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中秋節來歷作文彙編5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3.4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來歷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中秋節來歷作文彙編5篇

中秋節來歷作文 篇1

篇一: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這五百多年中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篇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是個很快樂的節日。人們會在中秋節吃月餅、看月亮、燒烤、玩燈籠等。

中秋節的那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吃完團圓飯後,就和親朋好友一起在樓頂燒烤、吃月餅、看月亮。小朋友們吃一點東西,就去玩燈籠。我們提着燈籠到處跑,把熒光棒掛在樹上,也會玩鞭炮等。爺爺和奶奶帶我去看別人表演,看了一會兒,我就覺得無聊了,想回家睡覺。奶奶還不想走,就給了我5元去買東西吃。因為爺爺奶奶對這個很有興趣,看得津津有味的。

有時候,爸爸帶我去別人家燒烤,我最喜歡燒烤了,有各種各樣好吃的食物,比如:雞翅、香腸、玉米、茄子……

中秋節的歷史悠久,還有一個傳説,是嫦娥奔月。

我很喜歡中秋節,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節啊!

篇三: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在這七個節日,我最喜歡過中秋節了。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秋節的快樂。中秋節可以吃月餅、賞月、掛燈籠,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時還會燒烤,所以我很喜歡中秋節。有一次我和爸媽一起吃月餅,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爸媽帶我去朋友家燒烤呢!我們烤了很多食物,有雞翅、香腸、玉米、茄子……大人們坐在一邊欣賞着又大又圓的月亮,小孩子提着燈籠到處跑,可好玩了!

現在我跟你説一下中秋節的傳説。傳説有一個人叫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她偷吃不死藥,結果飛上了天。后羿經常看着月亮,以此懷念嫦娥,從此就有了中秋賞月的習俗。

我愛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作文 篇2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中秋節來歷作文 篇3

中秋節,月亮圓圓地掛在漆黑的天上,星星紛紛躲了起來,家裏的飯桌上洋溢着快樂的氣氛,桌上一個大大的但沒有開的蛋糕,被精心包紮好了,媽媽爸爸和我吃着月餅,桌上一陣其樂融融。

這時,桌上的電話響了,爸爸拿起手機,來到陽台,接起電話:”洪總,麻煩過來漯河一下,有事情。“話音剛落,我手中的月餅落在了桌上,這聲音,宛如震碎了我的心,此時,爸爸無可奈何地放下月餅,背起包,拿起車鑰匙走向門口,我走過去,攔住爸爸:”吃完蛋糕再走嘛?“”有些事你不懂。“説着,爸爸走出了門,眼眶的淚珠,頓時順着臉頰緩緩地流了下來,我重重地坐在沙發上,放眼望去,餐桌上只有桌布和蛋糕。往日,餐桌上好不熱鬧,燈關着,蛋糕上插着精緻的蠟燭,然後我們幫爸爸許願,爭先恐後地吹蠟燭,最後分蛋糕,吃着,覺得奶油吃膩了,就開始奶油大戰,把奶油扔在互相的身上,就連爸爸也參與。

我是多麼希望爸爸不去應酬,在家裏一家人好好過一次中秋節,好好過一次生日。

中秋節來歷作文 篇4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至於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麪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餘,重有兩斤。”後來隨着歷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及花樣越來越豐富,製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來歷作文 篇5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我非常激動,又盼來了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

中午,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飯菜。吃完中飯,我和媽媽、哥哥、姐姐又去看了一部電影《南京》。這是一部紀錄片,在1937年的時候,我們的南京遭到了日本人的侵略,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都被殺害了。但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們團結起來了,我們的國家更強大了,這樣就沒有人能破壞我們的美好家園了。

看完電影,我們又來到了石湖風景區。雖然天公不作美,陣陣秋雨隨風而來,但是石湖邊還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興高采烈地擠在人羣中,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我喜歡的東西可真不少呀!最後我買了一隻毛茸茸的小狐狸玩具。天氣已晚,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石湖。

今天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