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的賞月中秋作文四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6.98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賞月中秋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賞月中秋作文四篇

賞月中秋作文 篇1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家裏買了葡萄、梨子、月餅等豐富的食品,我多渴望月亮姐姐早點出來呀!

吃完晚飯後,我們全家拿着賞月的禮品到文化廣場賞月,一到文化廣場燈火輝煌,人山人海,我們家像很多家庭一樣鋪開了早已準好的席子,擺好月餅、水果等食品。抬頭東望,米黃色的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微微露出了笑臉,但大半個身子還躲在雲層裏。7:30分月亮姐姐終於全部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高興極了。我拿着食品對着月亮姐姐,虔誠地祈禱她保佑我們全家安康幸福,保佑我快高長大,學習進步。

在這團圓的日子裏,多少家庭相聚樂融融啊!廣場上每個家庭都在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大人們有的在打牌,有的在談心。伴着有節奏的音樂,廣場上美麗的噴泉時而直插上空,像一條條銀色彩帶,時而濺開無數水珠,又像是天女散花,與廣場團圓的氣氛多麼協調啊!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不禁吟誦着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此時,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爺爺,他年事已高,但仍然在家鄉辛勤勞動。如果他現在能與我們在一起賞月多開心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多麼想念我的好爺爺啊!

藉助廣場上別人的高倍望遠鏡,我觀賞着神祕的月宮,多美啊!——有凹凸不平的山脈,有銀白色的湖泊,還有古銅色的巖石,多希望有一天我能登上月球,探索她的奧祕呢!

為了把這美好的月色留住,我和爸爸拍了很多月亮姐姐的相片,我將珍藏着它,作為美好的回憶。

賞月中秋作文 篇2

賞月可是中秋節重要活動之一。中秋的夜晚,月亮又大又圓,大家都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欣賞那一輪最美麗的圓月。

今天是中秋節,賞月活動從夕陽西下時就開始了。傍晚,我們一家人坐在爺爺奶奶家的院子裏,一邊聊天,一邊等待着。

太陽慢慢落下,它的餘暉毫不吝嗇地染紅大片的天空。那層層疊疊雲霧的顏色是那樣豐富,不斷變幻出白色、黃色、藍色、青色而這些顏色,最終都融化在了一片濃濃的紅色中。而這濃濃的紅色,也呈現出了不同的層次:粉紅的,火紅的,橙紅的,甚至橙黃、土黃、金黃,排列有序,特別美麗,讓人忍不住駐足痴望,夕陽西下時的天空可真是絢爛多彩啊!不過,可不要着急哦,更美麗的還在後面呢。

不知不覺中,太陽慢慢落下去了,天空已經一片灰藍,並逐漸變得暗淡,黑夜即將來臨了。就在我們還在懷念夕陽的美景時,隨着媽媽的'一聲驚呼:"快看,月亮出來了!"我們齊刷刷地把頭轉了過去。

月亮正從灰濛濛的雲霧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升起來,緩緩地穿過雲層。等到它終於從雲層裏露出來,我們都歡呼起來。月亮又大又圓又亮,全身潔白,就像一塊被打磨得又光又滑的透明翡翠,反射出一道道純淨而又美麗的亮光。此時的它,呈現出與夕陽截然不同的柔和寧靜之美。

月亮在天空中繼續緩緩移動,慢慢上升。在灰濛濛的雲層映襯下,月亮顯得更加雍容華貴。它像一顆大明珠,又像一個白玉盤,更像一盞帶着美好祝福的明燈,將輕柔的光輝灑向人間。

當雲開始移動的時候,月亮也彷彿動起來,它瀟灑地穿行在廣袤的天空中,就像是穿行在繁花林間的快樂女子。此時的我們,靜靜地看着這美景,彷彿都沉浸在美好的幻想裏,生怕一聲驚歎會驚擾了這個美貌的女子。月光傾瀉下來,周圍的景物都籠罩在迷茫的白光裏。

月亮就這樣高高地掛在天空,在這"天涯共此時"的美好夜晚,用它那温柔的眼睛,俯瞰着人間萬物,守護着神州大地,直到迎來又一個燦爛的明天,它才悄悄隱去。

賞月中秋作文 篇3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分享着喜悦、快樂,分享着那美味的月餅。

我們拿着椅子來到陽台開始賞月,欣賞這美麗如畫的夜色。

“爸爸,有沒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説呢?”我好奇地問。“嗯?”爸爸想了想説;”從前,月亮上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聽了爸爸的話,我小聲地嘀咕着:“我可不能和吳剛一樣偷懶。“爸爸摸摸我的腦袋笑着説:”看:天上的`月亮可真圓呀!”我仔細一看:“真的!”月亮害羞地蓋着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抬頭望着月亮,心裏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中秋,是閤家歡聚的日子,中秋,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這個中秋,我與爸爸媽媽歡聚在一起,感受到了許多歡樂和幸福。

賞月中秋作文 篇4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説:“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