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集錦【14篇】

紅樓夢讀後感 篇1

自從看了《紅樓夢》,當我忘記黛玉在那一章被噴血殺死的時候,不禁為這個人感到難過。如果黛玉能堅強一點,就不會受到這麼一點點的痛苦打擊。這是我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想法。

然而,當我每天晚上睡不着,從牀上爬起來對着窗户時,明亮的白色月光非常柔和,輕輕地灑了進來。抬頭看明月的'時候,總會突然覺得環境很熟悉。轉念一想,是啊,這不就是晚上寶玉一個人坐在小亭子裏的情景嗎?我看到他獨自想着黛玉時的情景,多麼滄桑。人們不禁為他們的愛感到心碎。——突然之間,我學會了一些抗浮的知識。如果黛玉沒有死,如果寶玉如我們所想的嫁給了黛玉,這部悲劇劇不就變味了嗎?

是的,如果黛玉沒死,那之後的變數難以想象。多可悲啊!黛玉活着的時候為什麼不向寶玉坦白,寶玉為什麼不像黛玉那樣解釋清楚?

所以,世界上,給你的東西沒有那麼多,只有你自己能把握住。即使你明天就要死了,也要把握今天。如果你明天即將面臨挑戰,你應該抓住今天迎接挑戰的好時機。

所以在這本書裏,我不僅看到了賈家是如何衰落的,還彷彿經歷了寶玉、黛玉的悲慘歷史,也見證了晴雯、鳳姐、黛玉、襲人等的死亡。這讓我徹底感受到了當時的富足,當然其中也有各種快樂的時光,這讓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美好的今天,面對未知的明天。

紅樓夢讀後感 篇2

我是覺得曹雪芹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喜歡,他對林薛兩人的塑造都花了大力氣,我也是兩個都喜歡。玫瑰和蓮花只要看,不需比較。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種極其不同的性格。他們的性格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卻很真實,是立體的人物。

象有人説,林妹妹只會傷春悲秋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記得當初黛玉一個人進賈府的時候,小心謹慎生怕行差踏錯一分,還有仔細觀察眾人行為調整自己習慣來融入賈府。後來,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女性,在賈府這種深宅大院生活(周圍都是些捧高踩低勢利嘴碎的人),除了賈母能偶爾照顧到她,沒有人做她的依靠。身為一個女子,寄人籬下,沒有任何經濟基礎,除了有尖刻的保護色,我想不到她還能做什麼。

薛寶釵,父親早早就死了,哥哥是個不中用的,母親耳根子又軟,她又怎能不小小年紀就有城府。但是我記得,她細心幫史湘雲張羅詩會;她以自身事例耐心勸導黛玉不要看那些雜書;寶玉為黛玉起的`字‘顰顰’唯有她叫過;黛玉的病需要燕窩(還是人蔘?),她得知後就從家裏帶去給她(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以往),還有一次冒雨送過去。她的城府能讓她成為那個時代合格的媳婦人選,能讓她進後宮。她這樣才能在那個時代站住腳,還提攜家裏。她是商人之女,務實才最重要,不是嗎?

寶釵需要一個知冷熱的人,我覺得很對。在原著中,寶玉不正是一個知冷熱的人嗎,所以寶釵喜歡他是很自然的事。

紅樓夢讀後感 篇3

《紅樓夢》經過四大家族由勝而衰的過程和賈寶玉、林黛玉的感情杯具,展現了一段錯綜複雜的家族興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間百態。

其中元春省親、寶釵撲蝶、黛玉葬花等經典情節,充滿了詩情畫意,被廣為傳誦;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穩重端莊的薛寶釵等很多人物,形象豐滿,風采各異。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令人撫懷感歎,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遠難忘。

透過他們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場場悲歡離合、命運浮沉的人生大戲,更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書中的人物之多、場面之盛,在中國古典小説創作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掩卷沉思,淚水長流。寶玉和黛玉杯具式的結果,讓我感懷不已。可冷靜思考,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他們,結果自然是註定的'。想到自我,成長在一個日新月異的完美新社會裏,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和諧大家庭裏,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增強本領,用最優異的成績去擁抱完美的未來!

紅樓夢讀後感 篇4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當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那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並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能夠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杯具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 篇5

以前,讀《紅樓夢》時,對它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上,對它產生興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為中間摻雜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直到現在,取下這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情感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説的巔峯鉅著。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儘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在不同的情節,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紅樓夢》通過愛情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鋭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大膽地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的軌道推向萬惡的封建社會。以無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產的愛情。使她們在花季般的年齡裏享受不到應該享受的快樂與幸福。我可以體會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咀嚼一生。

紅樓夢讀後感 篇6

這就是人生。時間的齒輪周而復始,很少有人能夠掙脱,能夠扼住命運的喉嚨。再美的花也終會凋零,再長的夢也終將幻滅。可即便如此,也總會有人願意去鬥爭,去吶喊,去飛蛾撲火地追求自己的美好,去用自己的方式堅守自己的真理。她叫林黛玉,她冰清玉潔,她桀驁不馴,她自幼命運多舛卻從未選擇苟且。她短暫的生命如流星般轉縱即逝,卻在一望無際的茫茫夜空中留下了最最動人的永恆光輝。

雖然,春會傷,人會散,夢會碎。雖然,人們終究無法戰勝時代的浪潮。可是,無論如何堅守心中的純真,堅守心中的那份痴。

面對困難,或許你無力去改變社會,拯救世界。但是,請守住自己內心的純與真,永遠記得那個最美好的`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無論地處怎樣黑暗的環境,不要讓身旁的污水沾染你心中高貴的潔白。雖然我們終究無法改寫最終的宿命,但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活裏竭盡全力地去發光發亮。“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物掉陷渠溝”。如此,是對自己的尊重,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紅樓夢,紅樓一夢寫盡了人生的哲理,道破了命運的思考。一千個人,能讀出一千種滋味。有人讀出了兒女情長的纏綿,有人讀出了功名利祿不過是身外之物的超脱。而我,從中看見了林黛玉的執著,看見了曹雪芹的堅守,看見了純真的生命如花兒般綻放。紅樓夢,教給了我純與真的可貴,教給了我生命的意義與追求。

紅樓夢讀後感 篇7

俗話説“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對於我這樣一個少女,紅樓夢實在是顯得枯燥無味,那些男腔女調真是好生厭煩。

我小的時候,父親就曾經給我了一本紅樓夢的翻譯版本,只可惜我那時嫌多,並沒有看完它。記憶也隨着時間消磨開去。

直至當今,老師要我重讀時,才幡然醒悟,可是以前的翻譯本早已不見,只有堆在書櫃裏的那些原版書籍,其中也包括四大名著,那可是文言文啊,但硬讀也得讀下去,“狗啃肉骨頭”,用這句話形容非常恰當。

儘管讀《三國》、讀《水滸》我都是讀文言文的,但欣賞他們的粗獷,他們的豪邁。我父親曾經説過,只有等你長大了以後,你才會明白《紅樓夢》講的是什麼。我不記得他是什麼時候説的.,但我並不是很懂。

但當我讀了以後,我想,賈寶玉的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並非是因為好色,而是因為愛情的偉大。林黛玉見賈寶玉便熱淚盈眶,我並不相信書中所述:為了還澆灌之恩,而是覺得因為她深愛着賈寶玉的緣故。

曹雪芹,迷一樣的人物,紅樓夢所講述的一切,他可能都經歷過吧。夢哉,夢哉,那些繁花似錦,那些勾心鬥角;那些回憶深刻,那些窮困潦倒。這一切,是夢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遺夢,誰與回味?

紅樓夢讀後感 篇8

紫鵑:杜鵑在各種典籍中均是忠心赤膽的象徵,最常見的便是杜宇化鵑啼血哀鳴的堅守之説。我們的紫鵑姑娘也是如此。紫色有寧靜、聰慧、平和之意,正如紫鵑的善解人意,真誠待人。她對黛玉好得緊,始終與她一條心。先是“賈生”與“林鶯鶯”的媒人與和事老,後頭黛玉屈死又鐵了心地認為寶玉負心,不再與他有來往。這等真情,難怪黛玉説紫鵑妹妹比她從家裏帶來的人都還要親上許多。

黛玉:提起“黛玉”這名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樓夢》裏黛玉初現,一字一頓地回答寶玉她的名字“林、黛、玉”,簡直太靈了。黛是一種顏色,比青更深些,在國畫的寫意表現中常用到,國畫的山水縹緲與黛玉這世外仙靈相得益彰。現在有個很濫用的詞“温潤如玉”,許多人動不動就拿來作形容,實在欠妥。而黛玉卻與這詞契合無比,她是柔和的.,敏感的,似一片雨雲讓人感到温柔、靜美。玉比不得閃鑽或水晶,它沒有稜角,只是默默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似乎與黛玉有時表現出的孤高尖鋭的抗爭與嘲諷有些出入,可我不以為然。黛玉依然是幽靜如玉的,只是,還魂幽草誰憐?

紅樓夢讀後感 篇9

麝月:《紅樓夢》中最中意她的名字,是鏡亦是月,每每看到就會聯想起一幅圖畫:清冷的夜空中綴着一輪明月,靜靜地如水一般,散發着麝香的香氣,令人着迷。文中的麝月有着襲人一般的才能,卻毫無襲人的野心、計較與嫉妒。她的穩重不輸於襲人,而她的機靈也可與晴雯比肩。麝月也有鏡子之意,她並非主角,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NPC,目睹着發生的一切,走至終途。

晴雯:“晴雯”給人一種霽月初開,暖陽已至的感覺,這與晴雯本人非常相符,她是那麼明麗的一個少女,可惜造化弄人。“雯”是美麗的彩雲,與秋紋之“紋”截然不同。雲朵象徵明快、高潔與自由,而“紋”卻與她的主人一般呆板,老氣橫秋。中皇山上有種草名“晴雪”,與晴雯之名有異曲同工之妙,皆為陰霾中的明麗點綴。

鴛鴦:“鴛鴦”這名兒有反語的`意味。這丫頭太識大局太理智了,一心忠於老太太,曾言“寧一輩子不嫁人,太太死了跟着去”。“鴛鴦拒偶”與“巧遇真鴛鴦”的對比更讓人感到惋惜。這獨立堅強,削髮以明志的剛烈女子,卻始終以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眷侶生活無緣。此外,鴛鴦姓金,還真是姓對了。真金不怕火煉,再煎熬的環境也不會有一絲屈服與妥協。好一個金鴛鴦!

紅樓夢讀後感 篇10

《紅樓夢》之前是看文字,這次是聽書,前80回是企鵝有聲,講的聲情並茂,能引人入盛,聽久了,她的口音變化都能知道是誰在説話,後40回沒更新,便聽了語音朗讀,這就真是機械式閲讀了,沒有感情,所有文字都在一個調上,所以,除了聲音受影響,文字也説是高鶚所寫,沒前80回精彩有深度,總體來講,此書講的是一個世道一個家族的盛衰歷程,人情小説,依感情和才氣為背景描訴各類人的性情世故,寶玉黛玉是冥冥中的註定,心有靈犀的一對情人,終不能成眷屬緣於黛玉體弱多病,即使才情首屈一指,但在大家族的`環境裏,別説古代,世代也是不允許有這樣的媳婦,起碼對繁衍後代和興旺後族不會有好的影響,因此被上輩人拒之,這便是他們的悲劇之源。佩服賈母對幾代人傳承起了好的帶頭作用,因之總被稱為老祖宗,王熙鳳精緻漂亮,奈何書讀太少,欠胸懷,心狠手辣。個人喜樂寶釵和探春,有女子的才氣和胸襟。府裏的丫鬟襲人、晴文、鴛鴦、紫娟等也有她們獨特的個性魅力,討人喜歡,整部書裏以女人為主,男人也就賈政算是正面又正派的一個人了。歷史書歷史故事,又何嘗不是現世的重複?多讀多品多思,總會有數不盡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 篇11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今第一奇書,描繪了許多性格鮮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賈母之女賈敏和林如海的女兒,自小體弱多病,會吃飯時就開始吃藥。但生的.卻是極俊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只可惜如此佳人卻不得好下場。心愛之人娶了他人,大婚之日,獨卧病榻,抑鬱而終。縱是與寶玉兩情相悦,有情人卻終不成眷屬。欠的淚已還盡,臨死前卻不能與寶玉見上最後一面,留着最後一口氣還在恨着:寶玉,你我真心相愛,為何中間又插進個寶釵?可悲!可歎呀!

“可歎停機德,勘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裏埋。”

黛玉能詩善文,深得賈母喜愛,與薛寶釵相比,寶玉更喜歡與黛玉處在一起,黛玉可算得上是寶玉的紅顏知己了。但寶釵的身世背景更好,更能幫上寶玉和賈府。所以寶玉和林妹妹硬生生地被賈母等人棒打了鴛鴦。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男人娶的不是女人,而是她們背後的勢力。所以縱使兩人再相愛,女子若無家庭背景,又有什麼用呢?寶玉和黛玉兩人的愛情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我為黛玉悲慘的一生悲哀,更為寶玉和黛玉兩人無果的愛情惋惜。

紅樓夢讀後感 篇12

張愛玲曾説:人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不記得了,可我下意識覺得是“三恨紅樓夢未完”。是啊!只有曹雪芹才寫的出這千古絕唱。

《紅樓夢》的主題背景是賈。史。薛。王四大家族的繁榮富強。主要人物是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黛玉最終含恨而死,寶玉最終遁入空門,金釧最終跳井而亡,李執青春卻守了活寡,惜春最終守着青燈泥佛……這些鮮活的生命卻落的如此下場!

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是:黛玉初入賈府,被賈母(黛玉的外祖母)百般憐愛,和寶玉一起吃,一起住。和惜春。探春。迎春。寶玉。李執等姐妹們辦辦詩社,做做針線活,下下棋……生活的非常愉快。但一個巨大的消息隨之而來……黛玉的.母親賈敏父親林如海去世了!偏偏在這種時候黛玉和寶玉相戀了。黛玉要去老家,寶玉常常思念。這時薛寶釵來了,寶玉有寶玉寶釵有金鎖片因為所謂“金玉良緣”之説,賈母和王夫人讓寶玉和寶釵成親。賈府才出現一個個危機:寶玉犯痴病。王熙鳳惹禍……賈府才漸漸衰敗。

總之,《紅樓夢》並非讀過兩三遍就能懂得。《紅樓夢》是一本時讀時新的書。我們要倡導多讀書多學知識的新時代國小生!

紅樓夢讀後感 篇13

終於連聽帶看,一個半月,終於走完了,2400多頁,也是難得。目前讀完的唯一一本四大名著,讀完最後,感覺意猶未盡。整個文章,一邊上百度,一邊看其他人評訴,才慢慢有些頭緒的,起初想的是去大觀園看看,不瞭解此書原委,定是和看個熱鬧無異。第一,之前以為劉姥姥只有一次大觀園之行,結果漫讀才知道是三次,而且每次都和賈府的運勢相佐,挺有意思的'。第二,終於把各個丫環是誰的搞的有點明白了,而且對襲人,紫娟,鴛鴦,五兒,寶蟾,還有幾個唱戲的官兒什麼的搞清了點狀況。之前除了平兒,基本上沒印象。第三,才慢慢體會到賈母是個厲害角色,之前以為是死之後,家道中落,之後才曉得不是這樣。但是後二十回感覺吧,把賈母寫的太弱了,畢竟經歷多怎麼可能遇事就是哭,感覺前後的文辭還是水平差距大。一是文筆,而是人物設定,和情節構思。第四,巧姐,我之前以為很悲慘,其實是個好結局。第五,本來以為賈家從此一蹶不振,沒想法最後又回覆如初。很多東西還是要系統的,慢慢品位才能明白很多原委。好書,有空再讀。

紅樓夢讀後感 篇14

紅樓夢不過是時代的一場夢,輕易興衰的一場夢,只不過是造化弄人罷了。曹家也一樣,作者曹雪芹身處一個功臣之家,富貴的人生卻在一夜之間敗落。曹雪芹過着悽慘的生活。賈家何嘗不是如此呢?經久未衰的一個大府在一夜之間敗落。哀呀!

全文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作為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其實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正是因為生於如此家庭,才會以悲劇結尾。本是愛,卻因凡塵干預,以悲劇收場,賈寶玉也剃髮成僧了卻塵緣。

賈府之奇,竟有寧、榮二府。人物大小不計400餘人。其中甚有奇人。十二金釵甚奇也,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皆是奇女子。王熙鳳以“辣”著稱,人稱“鳳辣子”,行為風風火火,言語直接。還有賈家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也,也應了“原應歎息”之意。林黛玉,內慧外秀,不慕榮華富貴,“此女人間有幾個?”……

賈家敗落之因甚是多。一、府內人口眾多、主僕上下,事務繁忙,竟無一人出手管理、謀劃。二、賈家三代人人丁雖旺。自是個個遊手好閒的,誰人治家興家呀!三、賈府講究排場,不能節儉,面子還在,但是錢財早已虧空。四、日常生活之中,嫡庶之間、奴僕之間,矛盾比較複雜……賈府之敗落,因由太多。

封建貴族沒落的生活不過如夢一場,夢醒一切散盡罷了。太多錯綜複雜的人事糾葛、矛盾衝突。紅樓夢豈不是夢紅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