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傅雷家書讀後感1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傅雷家書讀後感13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所以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信。對於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着他。所以,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我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説;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經過自我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着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明白感恩的人!

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我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應當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説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傅雷家書這本書中除了傅雷對孩子的教子之道,還有他倆濃濃的父子情深。在傅雷勸告兒子傅聰的同時,也是可以突出傅雷對自己兒子傅聰的愛。

舉一個例子,書本第93頁最後一段屬於抒情部分。其中寫了傅雷的感人語句,時刻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學習,因為他的'身後有很多人支持着你,不要辜負大家的一片苦心。從這段語句中,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期望很大,除了藝術與文化方面以外,傅雷還在教導傅從如何做人,因為傅雷知道兒子剛走入社會,遇到一些對自己前途毫無幫助的這種朋友是很正常的,為了讓兒子傅從不走向歪道,傅雷常常教導他兒子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心與關懷。

而且基本每次在信中都會有祝福兒子傅聰更上一層樓。這是傅雷要通過家書的方式,不僅要告知兒子該如何去做,還要來激勵孩子,鼓勵孩子,從而來激發孩子積極的上進心。綜合以上,從而可以總結出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在傅雷家書中,還有一部分寫到在國外留學時上台表演,與自己國家面子有關,所以一旦有上台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機會,為國爭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像這一塊相比而言,是父親在培養兒子傅聰的愛國情懷,讓他在國外留學,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所以傅雷家書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地方有許多,你可以任選出一句細讀都可以側面描寫出父親傅雷對於兒子傅聰的期望與寄託。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短短三分鐘的國際長途,讓爸爸感歎時間太短,唯恐自己遺漏了什麼囑咐,估計此時的傅雷要有好多的話對兒子説,可是,兒子回家的一個月都沒有談的.暢快,何況三分鐘呢!父愛就像一條河,永遠是不斷地流淌的。

隨時隨地都想着為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的過程中,還時刻擔心,自己為兒子做的的不夠好,不夠準確。擔心會給兒子有不好的影響……得知兒子有一個音樂會,只是心疼兒子會勞頓,會疲憊,告訴兒子關心自己好好休息。但是,唯一強調兒子,不管多累也要給爸爸抱一個平安。

很羨慕傅聰有一個這樣的好爸爸!他時時刻刻關心着孩子的成長。

現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忙於生存、忙於工作,認為管孩子吃穿上學就好了,忽略了孩子心靈的成長。其實,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指導、鼓勵、激勵和關注的。

不要指責孩子的不好,因為在孩子的心裏不知道對錯,只有父母指導他們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要嘲笑孩子的愚笨,在一些問題上,沒有了父母,他們就是一個瞎子一個聾子!只有父母才能給他們自信、給他們動力,他們才會自信並且驕傲起來。

我們的父母要有“扶上馬,再陪孩子走一程”的思想狀態。不要隨之任之。否則孩子就是一棵瘋長的草,就是一個又蹄又咬的野馬。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各個方面的啟蒙老師!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的往來。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現在,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勵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扇窗户。很好的為我們保護了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的.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親情令人感動。

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做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增益中進。給出經驗和教訓。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兩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有所成就,家書中的父母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感染了我。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更理解了父母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一本好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傅雷家書》中的內容蠻簡單,主要都是傅雷以書信給兩個兒子在藝術,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指導。一步步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成功。

正因為全書的書信,剛開始讀時是真的枯燥無聊,裏面既無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很少極大煽情。不過,看着看着,也就慢慢習慣了。大概是因為看久了,就覺得順眼多了。

在這部書中,傅雷用作為學者,父親兩個身份寫信。既有對兒子的愧疚,又會表達自己強烈的思兒心情;既會跟兒子談美妙的藝術,又會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面對兒子的.情緒,感情,都以開明,理性,樂觀的態度去指導兒子。也是嘴硬心軟,現實平靜,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兒心切。是個優秀,理想的好爸爸,好教師

對此,我也不禁想到我的父親。他雖然沒有傅雷一樣高深的文化,也不會專業的述語,但他會用最平凡的一切給我極大的温暖。之前,我對於自家老爸對我高談大學,高中的事較為不滿,當時心裏只想着當下,對爸爸這種話題即是煩躁。後來,一回,家裏親戚和爸媽在談孩子的話題,這個話題總會使大多父母孩子敏感。他那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知道她現在有壓力,她也長大了,要自由,會叛逆,所以對她的成績,我不去計較。”就是這句話使我對爸爸一向形象改觀。以前只覺得極好的高中,大學都是爸爸對我的必須,之後我才真正明白,這只是期望與動力。這就是爸爸給我的一個教導。

通過這本書,我懂了,父母心底最深沉的愛,從來都是毫不掩飾的給予孩子。用自己的經歷,理解給孩子上無數堂有意義的課,他們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用淳樸,平凡為孩子鋪設自由的未來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經濟爆炸的時代,且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增長大大超越了個人的接受速度,引發了學習方式的變革。

讀書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大家都讀過書,各種各樣的,勵志的、夢想的…...今天我想談談《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一位父親——傅雷,寫給他兩個兒子的書信。傅雷是一個非常關愛兒子的父親,並把自己的關愛寫進了信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家書,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書。在書中,傅雷不僅是父親,同時也是兒子的老師、好友,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父親的關懷、老師的指導、朋友的勉勵。

來往的書信中更多的內容是關於藝術與人生的討論,傅雷是在教給兒子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與個人的'榮辱是息息相關的。他教導兒子做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為此向兒子寄送大量中國文化資料,生怕兒子離開故土後淡忘。

傅雷作為父親,也關心兒子的生活與成長,兒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種種問題,比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他在信中多次談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愛子之情溢於言表。

透過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祖國有無私的敬愛,對兩個兒子有貼心的呵護,為了不讓兩個兒子走彎路,操碎了心,費勁了神。父愛流淌在樸實文字的背後,深沉而温暖!

在傅雷家書中,我們領悟到年輕一代人做事要有調理,不能激進,要謙虛做人,在學習上要狠下功夫。傅雷對兒子的期望,也正是天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所盼所望,讓我們鬥志昂揚,迎接最美的時代!(崔淑嘉)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厚,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風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異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心。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導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領會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導,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流露的親情令人激動。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計劃。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我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脱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職責。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親對我的成績並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問人處事的原則和做人的道理。父親常常給我講起以前的故事,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親苦苦婆心的教誨,可是我明白父親只是想讓我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父親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可是父親豐富的人生閲歷是我這個年齡沒有經歷過的。所以我明白,此刻應當好好聽取父親的教誨並且深深的記住,身體力行的去實現。

他雖然不是像傅雷一樣偉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學習的人。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自寒假起,我們便開始閲讀一本叫做《傅雷家書》的課外讀物,似乎從書名上聽起來確實有些索然無味,連內容也十分樸實,字裏行間充滿着對於孩子無私的愛。

其實中大概內容就是傅雷及其妻子對兒子傅聰進行的人生各方面的指導和滿滿的思念,雖然就現在來説,傅雷的教育方法並不好,那是當時社會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天性。

書中,傅聰的每一次演出或是比賽,傅雷都時時刻刻關注着,雖然傅聰遠在他鄉,傅雷所給予他的愛卻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減少一分,單看傅雷每一次在傅聰表演後寄給他的書信中,有鼓勵的,有指出不足的,但更多的是傅雷為孩子驕傲與自豪,他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

看到傅雷父子之間以家書的形式來表達愛意,讓我突然想起了國小我非常喜歡的一本類似畫集的讀物,《父與子》。他以漫畫的形式,來展現一對父子之間有趣的小故事。全本沒有過多的文字,只以簡單的色彩和鮮明的人物的形象演繹着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雖沒有文字點綴,但那對父子間的互動依舊向每個讀者傳達着情意。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第一封。全家人都哭了,傅雷也為兒時對傅聰太過嚴厲的批評而感到愧疚。全文有着強烈感情色彩的地方很多,但唯一讓我有所觸動的卻是第一封。

《傅雷家書》是我在那麼多閲讀中,讓我頗為感興趣的一本。他用着一筆一畫,勾勒着傅雷父子之間的最深切的親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這是一本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親情之書。這幾天來讀的幾本書中,唯有它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親情,就像書中説的那樣,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鋭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書的開始便傅雷的自責,我不由對他產生了一絲同情,但是他似乎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但卻沒有辦法幫助挽回。第二封信便是葉其母親服從的母親,在作者筆下傅聰的母親寫得那麼的純潔善良,也讓我不由想起我的母親,她也是那麼的善良,但在我出行的'五天中,她的眼淚似乎也變了,讀這兩封信便開始回味,可想要再讀的時候,夜色已深,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第二天讀的幾封信中,便是去勸告孩子,回憶昨天的內容,今天的似乎沒有那麼傷感,但這些囑託卻是父母最真實的寫照,從中我讀出了他們的擔憂,他們的關心,他們的關照,這一直是父母,從小到我們長大的時候,甚至成家立業以後改不掉的老毛病一樣。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正如上面所説,這幾封信便是要去教你如何做人。

做人弗雷説要心平氣和,要講誠信,我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像找到了伯牙一樣,我的內心似乎也與她產生了共鳴,也讓明白了,做人是很難的,但你不去做人,能做什麼呢?阿貓,阿狗?但是話説回來,如果你心有所向,那麼你將會感覺到做人其實並沒有那麼的難。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是的,不錯,這正是生活與人性的結合,只有去走進生活,去控制人性,去了解人性,才會迎來高潮,你以為你已經走到了世界的頂峯但其實你並不知道有一些人已經在月球上去俯視你只是你們相距太遠,很難發現對方罷了。讀《傅雷家書》給我感受很深,從小事到大事,讓我瞭解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親情,讓我對親情又有了新的認識。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和妻子給他們的孩子所寫書信的一本合集。它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孩子,也讓我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更讓我知道如何去面對人生。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甚至有些刻薄的人。這是因為他的身世,傅雷自幼喪父,童年時母親家教嚴格。傅雷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正如這本書封面上所提:“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他的確是孤獨的。

當了解到這些時,我曾想過:傅雷是一個如此“孤獨”又學識淵博的人,那麼他對家庭,對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是否也十分淡漠呢?讀完書後,我發現我的猜測與事實恰恰相反。

傅雷作為一位父親,他對孩子的感情是十分豐富的。每天寫信時,他不僅僅寫自己的生活如何,還會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同伴,有時更會在那遙遠的地方,以書信的形式指導孩子如何學習,怎樣去學。他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一位十分稱職的父親。他對孩子的愛跨越了空間的阻礙。

再來看看他的兩個兒子,傅聰和傅敏。用現在的家長經常説的話,兩人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一直出類拔萃。從《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出這些書信大多數是寫給傅聰的,傅聰自國小習鋼琴,並且在學習上從未落後。他多次獲得了國際鋼琴大賽的獎項。這不禁讓我想:他的父母不在身邊,他是怎樣做到這樣優秀的呢?答案無疑是他的自主,自覺了。

《傅雷家書》是本書,更是一個真實的環境,我彷彿置身其中,看到了傅雷一家由書信連接的温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初讀《傅雷家書》我幾乎要再三確認作者,“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説,可是不敢説,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這段話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細膩的情感讓我難以想象是出自那個嚴謹近於殘酷,倔強甚至有些暴躁的學者。正是他的嚴厲,教導出了一位驚世音樂家,正是他的温柔,帶給相隔萬里的'兒子温暖。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説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反而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在外留學的兒子的家書,它藴含着傅雷濃濃的愛子之情和對兒子的無限關心與思念,體現了無私而偉大的父愛,讀來感觸頗多。

兒子一出國,他便對兒子感到無限的抱歉和愧疚,因為自己從前虐待孩子。“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短短几句,卻是發自肺腑之言,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內心的愧疚。我們總會於不知不覺間傷害他人而不自知,到他人離去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總歸是不好的,我們要真心對待身邊每一個應該被真心對待的人,不失去才懂得珍惜。

我們身處青春期,雖正是情愫朦朧的時候,但也是我們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習才是我們的主業,其他的事無論是什麼都要往後排,尤其是感情問題。珍惜現在的青春時光努力學習,艱苦奮鬥,才能使自己有豐富的知識,具備豐富的人文修養,到那時再考慮感情問題才是應該的。努力學習是必然的,但我們不能一直待在屋內死學,要講究勞逸結合,適時放鬆自己的心靈,多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無窮魅力。

傅雷雖在國內,卻時時刻刻都在關切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對他的學習和生活給予指導,向他介紹自己讀過的優秀作品。面對他人對兒子的評價他總會提出自己的觀點,教育兒子無論是好的稱讚還是不好的批評,都應認真對待並以此審視自己。這樣教科書般的教育方式和相處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讀《傅雷家書》,體會傅雷先生的藝術修養和自由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