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愛的教育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偉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方式來寫的,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學校、父母、兄弟姐妹、師生之間關係的看法。

看完這本書書之後後,其中有幾篇是我特喜歡的。例如《髙尚的行為》,內容是這樣的:作者上課室時,看見三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洛西,他是一隻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有的同學用尺子捅他,有的同學拿栗子殼擲他,有人學他一隻手掛在脖子上的樣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臉色蒼白,用求饒的眼光望着他們。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見他這樣,越發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學生們見了便鬨堂大笑起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從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蘭諦擲過去,但是弗蘭諦閃在一邊,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堂的老師的身上。大家見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師變了臉色,厲聲問:“這是誰幹的?”沒有人回答,老師提高了聲音再問,這時,卡隆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乾的,但老師説不是他。過了一會兒,老師説決不處罰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來,哭着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教師便叫那四個頑皮的學生站起來,教訓了他們一頓,然後走到卡隆面前,讚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卡隆還求老師饒恕那些頑皮的孩子。

我覺得克洛西雖然殘廢,但他也是一個人,大家應該尊重他,幫助他,使他不會因為殘廢而難過。但是那四個頑皮的同學竟拿他的殘廢來嘲笑他,當他是怪物。他們欺負侮辱一個不幸的人,他們做法是可恥的。?

人類不應該互相仇視,不應該侮辱別人,不應使人難堪。如果我仇視你,你仇視我,世界就會發生戰爭。我們要尊重別人,不要看不起別人,這樣,世界就會和平,人類才會過着幸福的生活。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最近,我閲讀了一本名為《愛的教育》的書。這部書的作者從一個國小生的角度,以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一些小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闡述了愛的意義。雖然我對愛的意義有些還不能理解,但我已被書中揭示出的什麼是真正的愛所震撼。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意大利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裏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所見所聞,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愛。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及故事,卻體現出了感人肺腑的力量,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例如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問候時的神態,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為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抒發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

讀完這本書後,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雖然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應該努力做到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愛,這才是愛的真諦!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3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被世界公認的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成長經典。這本書裏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愛。比如説親子之愛,師生之情,同學之誼,社會之同情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這樣的。朱利奧是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一家人的生活過的十分清苦。他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在鐵路上做僱員。最近他為了補貼家用,還在工作之餘接了一些書稿來抄。朱利奧看到了這樣的父親,心裏十分心痛。所以準備幫助父親一起抄。但是被父親反駁了回去。可朱利奧還不死心,每天晚上12點,總會去幫父親抄寫,抄到疲憊不堪。父親看到了這樣的朱利奧,以為是他最近沒有好好學習才導致這樣。結果朱利奧被罵了。可朱利奧被罵完之後仍然每晚12點起牀抄寫。有一次,朱利奧在抄寫過程中不小心弄出了些動靜,結果被父親發現了,父親十分感動。

朱利奧是個十分有孝心,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寧願讓自己累一點,晚一點睡覺,也要幫父親減輕負擔。我感受到了朱利奧對父親深深的愛。其實生活中的.我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在家人下班回來時,我會主動給爸爸媽媽倒一杯熱茶。當他們在生我弟弟的氣時,我會去平復他們的心情,讓他們少生氣。當他們生病時,我會給他們泡藥。而且我不會讓媽媽操心。自覺幹好我的事。記得有一次寒假,媽媽突然得了重感冒。我很快的做完了當天的作業,去陪媽媽。媽媽躺在牀上,根本爬不起來。由於爸爸在上班,所以我來給媽媽泡藥。我細心的把藥倒進杯子裏,衝上水,用勺子攪拌,再把嘴放在杯子邊上吹一下。生怕媽媽燙着。我慢慢地把媽媽扶起,把杯子放在她手裏。看她吃完藥才安心。

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的道理。將真誠,友愛,堅強,還有善良緩緩注入我的心田,滋養着我的心靈。

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感受到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世界。

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朋友之間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子女和父母間的愛,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的周圍,因此常常會被我們所排除,可是我們的生活可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國家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愛。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温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我繼續閲讀《愛的教育》,書裏講到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他們進行的愛的教育和孩子對父母的愛和孝敬都讓我特別感動。

在《母親的一封信》中,媽媽批評兒子安利柯,因為她看到兒子安利柯在回家路上對一個窮苦女人和她的骨瘦如柴的孩子無動於衷的態度,她很難過,責備他太冷漠無情。媽媽讓兒子好好想想很多很多聰明的好孩子,在繁華的大城市裏無衣無食是多麼令人寒心的事情。他希望安利柯再遇到向他乞討的母親千萬不要冷漠地走開,要幫助他們,幫助了他們心裏會感到甜滋滋的。

在《父親的一封信》中,爸爸教育孩子在街上走路時不小心碰到別人,一定要説聲“對不起”;碰到醫院的擔架時,要停止説笑,擔架上躺着的是病重的人或去世的'人;對殘疾人不要另眼看待,他們是不幸的人;在街道上發現未熄滅的煙頭,要把它踩滅;路上有人向你問路,要熱情、禮貌地告訴他。這位爸爸説:雖然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儒和,是最容易從他們在大街上的行為舉止看出來的。

在《替父母分憂》得故事裏,很懂事的姐弟倆覺得家裏可能遇到了不幸,他倆就告訴媽媽以後不吃水果了,吃飯也要簡單些,不要花很多錢。也不要再買新衣服和鞋襪。上學前後和節假日幫家裏幹活,不用請人花錢幹了。他們跟媽媽説:“只要爸爸媽媽少一些麻煩,只要看見爸爸媽媽快樂的樣子,我們什麼都願意幹!”

在《馬克尋找母親》的故事裏,因為家庭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負債累累。母親為了還債,去阿根廷當傭人。馬克為了尋找母親,歷經千難萬苦終於找到了生重病卻拒絕治療的母親。驚喜萬分的母親見到了日夜想念的兒子,馬上催促醫生給她做手術。

這幾個故事是不是給了我們最好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是作者通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裏的記事,穿插着老師講的“每月故事”,娓娓地記敍着一件件看似平凡、細微的事情,卻飽含了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感情。那一個個樸實無華的故事,似作者筆端流淌出的涓涓細流,平緩而波瀾不驚,卻悄無聲息地浸潤着我的心田,深深地感動了我,久久難以平息……

《費魯丘的熱血》是第六個每月故事,也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個故事。“我總是讓你傷心,但是……我也很愛您。您能原諒我嗎?……原諒我吧,外婆!”—染有打架、賭博惡習,令外祖母失望的費魯丘在外祖母將受到傷害的危險時刻,奮不顧身地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外祖母,擋住了強盜的刀子,被刀貫穿身體而死。

讀到這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費魯丘用足全力向一直疼他、關切他的外婆懺悔、道歉,説出了平時因年輕氣盛、自尊、固執而想説又説不出口的話。儘管費魯丘行為有所偏差,不是一個好孩子,但是他的心並沒有硬似石頭,他的心底還有柔軟的一角,珍藏着對親人的愛,對最疼他的外婆的愛……我深深地體會到愛的偉大—再有劣跡的人只要心中還存有愛,他的心還是善良的——費魯丘用他的的熱血洗滌了自己的靈魂!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這融融的愛,這暖暖的感動一直在我心底湧動着。這本書讓我感悟到:生活中,愛的力量無處不在!我不是也一直在親子之愛、師生之情、同學之誼中茁壯成長嗎?我更應在學校、家庭學會事事處處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心來回報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在愛中我得到了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7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説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我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後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説,後彙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國小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經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裏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説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着或温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我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必須能夠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温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迪。

愛的教育讀後感8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這本書裏處處洋溢着令人感動的愛。讓我的感受很深。

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級的國小生——安利柯。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直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洛貝諦捨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恩里科的媽媽。當她的孩子生病後,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着自己的孩子,她可以置自己的尊嚴於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己的命都要搭進去了,也不在乎。

恩里科的媽媽是偉大的,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昔日,幼稚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打是親,罵是愛”的真正含義,當母親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還要為我生氣,那誰還受得了呀!小時候,爸爸去出差了,媽媽每天都要為了我忙來忙去,她那麼忙,還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為了上第二天的課,媽媽每天晚上都要備課,晚上到了十二點鐘時也還沒有睡覺,早上到了十點多才有時間吃早餐,媽媽是多麼的忙碌啊!也可見,媽媽是多麼的愛我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每個人都感受過母愛,哪怕一點點。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誰把我們帶到人世?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又是誰給我們不厭其煩地講述人生哲理?是母親。她無私地為我們奉獻自己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當我完全感悟了這本書時,我才明白了原來自己體會到的母愛是那麼浮淺。

沒有什麼愛能比母愛更加偉大,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奉獻到老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母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衡量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作者亞米契斯寫的著作。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

雖然故事裏面的文字都很簡單樸實,但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比如:每月故事中——爸爸的陪護人。講到了西西洛的父親在法國工作,前幾天回到了意大利,但在途中,忽然生病了。他的妻子想親自看看他,但家裏一個孩子正生病,不能分身,於是只好讓西西洛去看望父親。到了醫院,西西洛他向醫生描述了爸爸的樣子,終於找到了爸爸,他天天陪他,照顧他,還向醫生詢問爸爸的情況。有一天在取藥的途中,他看見了自己的爸爸,爸爸要他回家,可西西洛仍堅持陪護着這位原本素不相識的“爸爸”,因為他要完成一個使命:照顧這個已經5日生活在一起的爸爸。但是,儘管在少年的細心呵護下,病人還是沒能逃過危機。直到他病逝。

故事中的西西洛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顆愛心!而我呢,當然也要做一個:“西西洛”。

有一次,我在校園外撿到了一個鉛筆盒,上面寫了棋盤街國小,一年級二班。於是好心的我就送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裏了 。幫那位同學找到了鉛筆盒。回到班裏我就向吃了興奮的藥物一樣快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伸手去幫助別人,自己會很快樂。我們要向捨己為人、樂於助人的人學習!

只要讓世界充滿了愛,那麼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創造愛的世界吧!讓我們在愛的沐浴下共同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一開始,我為了應付作業,極不情願的翻開了《愛的教育》。書中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拉扯着我,讓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開始是它來找我,到之後就是我來找它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着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着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書中不一樣背景的孩子演繹着不一樣的故事。強壯的卡羅納誠實可靠,伸張正義;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助人為樂;炮兵上尉的兒子羅伯蒂捨己為人;教師為了學生日夜操勞、無私奉獻……

書中父母的信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説的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小事,卻常常讓我深思……

精彩的每月故事,催人淚下。其中費羅倫薩的小抄寫員為了家人,幾個月沒有睡好覺,半夜起來幫爸爸抄寫紙條,導致白天無精打采,受盡了委屈和責罵,忍聲吐氣,默默的奉獻着;還有那倫巴第的小哨兵為了祖國,不畏艱險,在勘查時,壯烈犧牲……

讀完整本書後,彷彿這些事都剛剛在我身上發生過一樣,我的心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洗禮。我如夢初醒,原先愛一向伴我左右。因為愛無形無影,看不見,摸不着,所以那些來自平凡的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我要讓所有人的心裏都燃起愛的烈焰,讓愛在每個人的心裏傳遞,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完美家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在老師的推薦下,今年暑假我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本盪滌人心靈的書,它猶如一把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讓我深受感動。

《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向我們娓娓地敍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我認識了愛國少年,從他身上我體會到人窮志不短的愛國情懷;我認識了歷盡千辛萬苦、千里尋母的馬可,從他身上,我懂得了什麼是堅持不懈,什麼是勇敢孝順;我認識了善良懂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小抄寫匠朱力奧;我認識了心靈高尚,純潔的卡羅內……

我最喜歡“千里尋母”的故事。十三歲的男孩馬克,自告奮勇去找媽媽,漫長的旅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受盡了孤獨、恐慌,一次又一次沮喪失望,每天只吃兩頓飯,有時甚至去乞討,被拒絕,被侮辱,他哭幹了眼淚,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母親,他就會振作精神,熱血沸騰,毅然抬起頭,握緊拳頭,繼續踏上尋母的漫漫旅途。由於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好些人的幫助,他終於和媽媽團圓了。

當我讀到這裏時,我的心中有一種無法表達的感情在盪漾着,不知不覺,熱淚已經流淌到自己的面頰上。我為馬克擔心,我驚歎於他的超人毅力,我欽佩他驚天地泣鬼神的孝心,我為他們母子團圓而激動、興奮——想想自己,和馬克一般的的年齡,卻時常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頂嘴、發脾氣,甚至吵架,絲毫沒有顧慮父母的'感受,反而把父母的愛當作嘮叨,很反感,我為自己的無知、渺小、任性、無理而難過,羞愧!

《愛的教育》讓我在一個個充滿愛的故事中得到教育,引發了我對愛的思索,讓我明白愛是一種堅持、一種責任、一種奉獻,理解寬容是愛,默默忍受也是愛,見義勇為是愛,捍衞國家的尊嚴更是一種大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不僅是意大利小朋友必讀的一本書,而且風行全球。成為一本膾炙人口的著作。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寫了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國小生安利柯和他身邊一百多個國小生的故事。篇篇都很感人,給我心靈強烈的震撼,使我受益匪淺。

讀到《俠當我義行為》這一章時,我的心靈便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故事講的是一個一隻手有殘疾的孩子克洛西竟然受到了三四個孩子的欺負。他們不僅沒有一點同情心,還用各種方法來侮辱克洛西。我想,現在的社會中不也存在着類似現象?有些人看不起那些農村進城的打工者,還有那些下崗工人們。不僅沒有給予幫助,反而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瞧不起他們。這太不應該了。我們對任何人都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存在任何的偏見和歧視。那些無助的人更需要我們伸出同情的手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温暖。這是我在《愛的教育》中深深感悟到的。我們都應該向樂於助人的卡羅內學習關鍵時刻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之手。這樣,人間將處處充滿温情,充滿愛心。

當我又讀到《雪球》這一章時,我再次被故事的'內容所折服。故事講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加洛菲在玩雪球時不小心扔到了一個老人身上。從不願也不敢認錯到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向老人道歉。這種事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然而每個人都有像加洛菲那樣最終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嗎?有些人在不小心弄傷別人後,為了逃避責任竟然一走了之。但是他們的良心能安寧嗎?我想不會的。一個人做錯事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改正錯誤,勇於承擔責任。這就是這篇故事給我的啟發。

《愛的教育》這本書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愛的哲理。它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書中所敍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和社會的同情。雖然有點近於理想的世界,但是它洗滌我們的心靈,激發了我們的愛心,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充滿愛的文明社會。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假期裏,我看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着的《愛的教育》,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僅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教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教師!當安利柯的教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教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教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寒冷的冬日,靜靜地坐在桌旁,翻開這本《愛的教育》,便能夠感受到那温暖平和的氣息在我們的身邊蔓延開來,它散發着濃濃的愛意,帶我們走進這一個個簡單明朗的故事傳説。

這本書,是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運用日記的形式所記錄下的一百篇感動人心的故事傳説。而這所有的故事傳説都那麼平凡,其中沒有任何對愛和感恩平鋪直述的讚揚和扣人心絃的故事傳説,可是我卻被它所吸引,因為這本書可以帶給人們寒冬中的一絲暖流,讓大家跟着一個心中盛滿愛的孩子,去感悟身邊的愛,所有的讀者都可以擁有一種簡單明亮的心情,去聽這個孩子的故事傳説,聽這個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主人公安利柯只是一個年幼的孩子,但是他卻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甚至是一個眼神中,感悟到身邊的愛。即使有時候,他會因為受到生活上的挫折而失去勇氣,但是,他那顆能夠敏鋭地洞察愛,發現愛的心,又會燃起他對生活的渴望。短短的一個學期,看似平淡的每一天,在安利柯的眼裏,在他的敍述下,充滿着美好 聖潔以及深深淺淺的感悟。安利柯僅僅是一個小孩子,卻具有着一份連我們大人也無法超越的對生命的讚美和熱愛。安利柯和他的'夥伴們,也許就是懷着那感悟愛的心情,去面對所有的日子,用他們的每一天去追尋,真正的不順心,真正的平凡,不過是藉口罷了。

等待着我們的,是無數個嶄新的一天,點點滴滴中都包含着愛的情愫,用最真誠的態度去感悟你身邊的愛,用最炙熱的心情去感悟你身邊的愛,其實一切都不會平凡。相信,我們都會擁有像安利柯那樣快樂的生活,會像他一樣,期待着每一個新的早晨!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今日,我看完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首要講的是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周圍發作的事,儘管都是普通的人物,但他們都有崇高的質量。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最最感人的是一篇“每月故事”——《小謄寫員》。它首要講:十二歲的國小生敍利奧看着父親天天辛苦地為一家掙錢,他想協助父親謄寫(由於他父親的作業錢很少,所以協助報社謄寫而掙錢)。所以,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謄寫,一開始,父親未發覺,他決議持續做下去。後來,他由於每夜睡覺欠安而導致常常打瞌睡,引起了幾回父親的叱罵,但他沒有拋棄,還持續謄寫,更沒把本相説出來。最終,父親得知了敍利奧一直在協助他謄寫,對自己罵敍利奧而後悔不已,並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

我讀了這篇故事,眼角漸漸地濕潤了。敍利奧只是十二歲,就那麼明理,不只瞭解大人的辛苦,還自己去協助大人幹事,關於玩,他根本想也沒有想過,並且,為了給大人分管,他還不怕辛苦,真的`了不得啊!多麼令人感動啊!我和敍利奧比,差得太遠了!比方:星期一到週四,我都先做作業。但是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就一點也堅持不下去。我知道,必定要先做作業後玩遊戲、看小説、看電視,但是,我便是“心是手非”。每個星期五,電視都會親熱地叫我:“主人,怎麼樣,今日有你最喜歡的節目哦!快來看看吧!”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電腦都會引誘我:“主人,現在能夠玩遊戲、看最新的小説了!別怕,媽媽爸爸不會回來,我不會告知他們的。”唉,真難為情啊……

今日看了這個故事,給我的牽動很深,我本年現已十二歲了,我必定要以敍利奧為典範,不能老是對爸爸媽媽評頭論足,要把心用在學習和訓練上,以優異的成果來讓爸爸媽媽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