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集錦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8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集錦15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熱鬧而快樂的寒假生活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真高興,又見到了曾經熟悉的同學們,大家都有一些變化:有的同學長高了,有的長胖了,還有一些戴上了學習的新武器——眼鏡……最大的變化應該是我調了新班——從二實小轉到了實小四年級五班,我發現這個班是個十分和諧的班。

這週一個特殊而美好的開始,迎着清爽的晨風,我跨入了這個熟悉又有點陌生的校園,心中感慨萬分。我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小鳥的歌唱聲和清脆的鈴聲。多麼美麗的校園啊!我完全沉入到校園的美妙之中。我帶着興奮之情,大步走進四、五班的教室。哇!好一個書香班級啊!每位同學都正在非常有感情的朗讀着:有的神態自若,有的面帶微笑,有的認真嚴肅,有的虛心謙遜,還有的似乎在冥思苦想……各種神情的都有,真好!

對於我的到來,同學們似乎好奇心特強。剛一下課,他們都迫不及待的擠到我的課桌前,似乎每個人都有一百個問題要問,你一言,我一語,不停地向我詢問着。

開學第一週,永遠是那麼記憶猶新,那激動的心跳至今還未平靜。這一週,永遠是美好的。它意味着我們又長大了,該向新的目標進發了。看到同學們和老師們親切的笑臉,心中不禁蕩起陣陣漣漪。看着陌生的書本,一股好奇心從心底萌發,學習的興趣不知怎麼地,比黑咖啡還濃。

真心希望,新學期的每一天,都像開學第一週一樣美好,繼續精彩不斷!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轉過街角,聽見鳥兒的叫聲,看見一棟棟高樓,聞到炒菜的香味,我從公園趕回家,看《開學第一課》。

大家還記得成龍爺爺、解海龍爺爺和王源哥哥的一次次努力嗎?

成龍爺爺從跑龍套,演死屍走向好萊塢。最讓我震驚的是,有次拍戲時成龍爺爺從15米樹上掉下來,頭部受傷,流出血來了,他還繼續站起來演戲。我想這就是對夢想的堅持吧!

解海龍爺爺在他拍的一次次照片中,我看見“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對讀書的如飢似渴。“大眼睛”,她為了上學,往返24公里的路,無論嚴寒酷暑她都要上學。“大鼻涕”他在上課的時候非常忘我地學習。還有“小光頭”,他的家庭已經非常拮据,他還要把別人捐助給他的錢,分一半給他的同桌。看到這裏,我心裏酸酸的。

王源哥哥跟一位老師做一個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小雞的孵化實驗要求很高。當王源哥哥一次次打蛋失敗的時候,他仍然堅持,更加全神貫注,終於打蛋成功了!從王源哥哥做實驗我看出科學家的細心和那永不放棄的堅持。

成龍爺爺對演戲的堅持,解海龍爺爺對困難學生的幫助和和王源哥哥打蛋成功。這些事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在爬滿甲骨文的鐘鼎上,讀童年祖國的靈性;在佈滿烽火的長城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國飽盡滄桑,受盡折磨,無數次的侮辱讓我們的祖國哭泣了,她遍體鱗傷,每一個地方都烙下了深深的血痕。看到這樣的情形,中華英雄昂首挺胸,時刻保衞着我們的祖國:有被敵人殺死也要讓八路軍打勝仗的王二小;有寧死也不開口的劉胡蘭、有寧可跳崖也不讓敵人俘虜的狼牙山五壯士……

他們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蹟時時激勵我們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努力學習。我們的祖國母親,您曾凝結着多少代人的痛苦、辛酸和血淚。您數十年的磨難,數十年的煎熬,終於換來了那聲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您此時的心情一定非常激動吧,因為從此以後我們就當家作主人了。中華民族這條巨龍又在長空中騰飛了。今天我們信心百倍,明天我們將用雙手創造出輝煌的未來。滄桑的歲月已無痕,輝煌的世界已龐大,這一天,世界龍騰虎躍。少年強則國強,建設祖國的重任擔負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讓我們攜手共進,努力拼搏,為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富強做好知識儲備。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更加懂得了“少年強則國強”的含義。我們時刻準備着,做一名有責任,敢擔當,有學識的新時代好少年!

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抗疫故事,把我們又帶回了那段牽動人心的抗疫時光,讓人的心靈再次震撼!以鍾南山爺爺為代表的白衣天使敢醫敢言,拯救了數萬人的生命,詮釋着醫者的使命與擔當,他更是寫下了“一個人也不能少”的動人金句。那些雷霆出擊的英雄逆行者眾志成城不辱使命,一次又一次支援各地抗擊病毒,還了中國一個安寧康盛。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個英雄的民族,古有岳飛精忠報國,今有全國上下攜手築起抗疫城牆。“疫情在哪裏,我們的實驗室就在哪裏”。一句樸實的話語卻滿含了他們抗疫的決心,也是這些最美的神兵天將給了我們從未懷疑的希望!

“少年自有少年強,身似山河挺脊樑。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有我少年郎。”

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我們停不下的腳步、擋不住的光芒,微笑吧!綻放吧!同學們,一起加油!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我們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作業:寫一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於是帶着這個任務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並邀請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微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毛青等共同為我們講述了他們在抗疫期間所發生的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我們最尊敬的鐘南山爺爺,爺爺首先為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名字的來由與含義。“什麼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的醫護人員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鍾南山爺爺語重心長的説出這段話讓我感觸最深刻。

陳徽院士秉持着除了勝利別無選擇的信念,帶領團隊研製出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疫苗是戰勝疫情的終極武器也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最有效的科學手段。

張文宏用生動傷感的語言結合簡潔直觀的動畫為全國中國小生送上既科學又實用的十大少年兒童衞生健康寶典。

開學了,一切都是新的,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不能忘記今年所發生的一切,更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學習,在未來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讓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湛江市第二十四國小在2017年9月1日上午8時開展“市24小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之字以溯源”,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田欣民及該校近140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新學期,學生們穿着整齊的校服,或結伴,或在老師、家長的帶領下高高興興地穿過“八德門”,開啟新學期的校園生活!

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李華球校長結合“中華驕傲之以字溯源”這一主題,介紹中國書法的演變,希望學生們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漢字是讀法最優美的文字。從古代的詩文,到當代的文學作品,處處體現出鏗鏘鋭耳、抑揚頓挫的美感,讀上去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漢字字形優美。目前在世界上,只有漢字有一門書法藝術,並且古代的一些書法作品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現在都成了國家的無價之寶。

接着,16名文化小使者介紹學校校園文化裏“八德書林”內容,還生動形象地介紹禮、義、廉、恥、孝、悌、忠、信中書法的特點。最後,(4)班的同學們為大家獻上經典誦讀《明日歌》,精彩的表演,讓學生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通過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希望孩子從小接觸傳統文化,領悟“傳統之美”,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今天的我已不再是在紙上畫着小人兒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已不再是還在計算簡單的計算題的國小生;今天的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我來到了東外,走進了七年級的生活。

上七年級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乾淨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這一切與國小都有着很大差異,使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上七年級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開學典禮上,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大聲朗讀開學誓言。國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上七年級了,再有的感覺便是緊張。

國中的學習和國小截然不同,有七門功課,沒有堅強的毅力,驚人的耐力,敏捷的思維是不行的。進入了東外,每個年級每個班包括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個個都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落在隊伍後面,所以絲毫不能放鬆,要時時刻刻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努力拼搏,共創輝煌吧!

上七年級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都得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我知道國中是人生道路上一個必經之路,就讓我們揚起人生之帆,鬥志昂揚地駛向另一個喜悦的彼岸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期節目,讓我深深地感受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句話的意思。

成龍,一位功夫演員,如今60多歲了,還在拍攝他喜愛的電影。他聊起了自己心中的夢想,為了夢想在劇組跑龍套、演死屍……不用替身,全身幾乎都受過傷,每次一處理好傷口或者來不及處理傷口又投入下一場拍攝……最終獲得全球觀眾的認可。

王桐晶,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厲害的人之一,作為珠心算國家隊的成員,她曾經獲得個人全能三連冠。這些榮譽背後是刻苦的訓練,她從6歲開始學習珠心算,9歲考進了國家隊,一直在國家隊訓練到18歲。這12年裏,她每天都要做大量的練習。除了白天上課之外,每天晚上還要練習至少兩個小時,週末、寒暑假從未中斷。因為只有不斷地重複,不斷地強化,才能不斷提高。

還有國產大飛機的總設計師、清華大校副校長等人的介紹,説的都是一個主題——不認輸、不放棄,努力才能實現心中夢想的故事。

我想,他們這些人的拼搏精神、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是我們開學第一天最好的指引。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我要學習他們這些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的精神。我更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又是一年開學季,又是一節精彩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裏面,最令我感動的是解海龍爺爺的紀實攝影。當我看到屏幕上的“大眼睛”時,我似乎看到了她那雙大眼睛裏透出對知識的渴望。她代表的是貧困山區的所有孩子們。這裏的孩子們每天要走20多裏的山路,甚至還要走只有4根竹子搭成的簡陋的小橋,才能到達學校;孩子們的衣服和書包都已經破爛不堪,桌子和板凳甚至都沒有完整的。但是不管條件多麼簡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我要上學。不禁感歎,在這裏,連上學都成了孩子們的奢望。而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解爺爺用照片幫他們實現了願望。他的照片裏的“大眼睛”蘇明娟,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已經有了一個團隊,她和這個團隊一起捐助了很多希望國小,幫助了很多貧困山區的學生。如果説解海龍爺爺是種植這棵愛心之樹的園丁,那麼被他幫助過的人又去幫助別人,慢慢使這棵愛心之樹壯大起來。

每個人都希望未來會更加美好,而我們要把愛心傳承下去,讓世界上不再擁有貧困的地方。讓我們共同築造美好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聽到這首歌,同學們,你們一定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在這堂課中,成龍大哥告訴我們要創造,要有夢想,更要敢於拼搏;解海龍叔叔告訴我們要有愛心,知識和夢想可以改變生活,改變命運;俞敏洪老師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放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吳光輝老師告訴我們,要勇於嘗試,敢於探索,一定會創造奇蹟等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解海龍叔叔,他是一位普通的攝影師,卻用一台相機改變了許許多多農村貧困孩子的命運,就像那張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照片。這張照片就是解海龍叔叔走進山區學校拍攝的,也是這張照片,改變了“大眼睛”的命運。當然,改變“大眼睛”的命運不僅僅是解海龍叔叔,更重要的還是她自己。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也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當一名畫家,雖然媽媽也給我報了畫畫的興趣班,但是我知道,想要成為一名畫家,不是上上興趣班就可以的,還要多讀書,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就像那個“大眼睛”姐姐,解海龍叔叔的一張照片只是一個機會,如果“大眼睛”姐姐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最終也是沒辦法走出山村,事業有成的。

“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一起“創造向未來”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1

中國的文化,古老又耐人尋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漢字,歷史悠久,從五千年以前的夏朝時代,便開始漫長的文字演變。那些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都是夏朝時人們費盡心血才發明出來的文字啊!我們現在有白紙,鋼筆,以前的人們是怎樣費力地用石頭把字刻在龜甲上,又是怎樣揹着沉重的龜甲到處走動的呢?

中國的文字歷史如此悠久,發展中是很有可能間斷的,比如漢字發展到大篆的時候,突然,古人覺得大篆非常簡便了。那麼,到了20xx年,我們還在寫那佔格面積大的大篆,那麻煩可就多了。

其實,在發展文字的過程中,紙也在不停地發展,先從龜甲到竹簡,接着是帛,最後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真是越來越輕便。

説好普通話也不容易,比如現在很流行的一個順口溜: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si)是前鼻音,十(shi)是後鼻音,再加上都是S音系,所以混在一起很繞口。

別看中文方方正正的,其實是很難讀準的。馬雲讀英語是很順的,但美國人讀中文就不一定順了。要麼音不準,音讀準了,就讀得很慢。

中文雖然很難,但是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研究它,甚至還在百度上開了一箇中國漢字網站,那種熱情是一般中國人都無法比的。

中國的漢字,中國的文化。我為我是一個華夏之人而感到驕傲!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2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滿懷喜悦,又在憧憬着新的生活的到來。新學期的第一天,我觀看了CCTV2《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這是一個關於愛的節目。

看完這期節目,我感受愛的`偉大,愛的力量。生活有愛同時,也就賜予了堅強,賜予了力量。只要有愛,即使是兩根手指頭,也能撐起再重的身軀。值要有愛,一塊錢也能鑄就心靈的希望。對於熱愛生活的人,懂要懂得愛的力量 ,用愛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愛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愛。擁有了一顆愛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

我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而愛就是一種生命和真情的團結。李連杰叔叔的話讓我很感動。一塊錢的力量看似多麼平凡和單薄,但是全世界的人們每人一塊錢,那一塊錢就可以建造一間學校,一個食堂,一條橋樑,更能鑄就一份希望。

讓愛的力量生生不息,讓愛的力量造就更好的明天。祖國加油。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3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假期的日子總是那麼的飛速而過。在白駒過隙間,我們送走了一個寒假,迎來了又一個新的學期。新的學期孕育着新的希望,所以,我應該打足精神,拋開上學期取得的或好或壞的成績,在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習中充滿信心。

首先,我認為,學習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像我理解能力還可以,老師講的東西不是不懂,但卻總出錯,而且對於一些死記硬背才能學會的東西總覺得不耐煩,因此,在這點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學期裏對待學習更認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覺得,在學習中,確定學習目標也是很重要的,正確的學習目標更是能催人奮進。反之,沒有目標的學習,就是對時光一種極大的浪費。我們可以在長短計劃的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沒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計劃也會付之東流。所以,在新學期裏,我最要學會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學習、娛樂、休息的時間,要把每一點一滴寶貴的時間都抓緊。

開學第一週,永遠是那麼記憶猶新,那激動的心跳至今還未平靜。這一週,永遠是美好的。它意味着我們又長大了,該向新的目標進發了。看到同學們和老師們親切的笑臉,心中不禁蕩起陣陣漣漪。看着陌生的書本,一股好奇心從心底萌發,學習的興趣不知怎麼地,比黑咖啡還濃。

真心希望,新學期的每一天,都像開學第一週一樣美好,繼續精彩不斷!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4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王熙澤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看了之後,感悟十分的多,接下來就讓我給你們説一説吧。

第一節課的主題是愛國。一提到愛國這個詞,我就想起了當年的戰鬥,地道戰、游擊隊……每一個戰鬥都十分的危險,但是那些有愛國精神的戰士挺身而出,保護了國家,獲得了勝利。當時,聶耳寫國歌的時候,有一句歌詞叫“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就是寫了當時一百多個戰士堵住長城破洞的場面。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勇敢。我們要學習抗戰英雄勇敢的精神,就是他們那一股勇敢的勁兒才使他們衝向戰場,保護國家,保護和平,才有了現在我們的和平生活。

第三節課的主題是團結。老師經常説:“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戰士們也知道,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就可以克服很大的困難和危險,然後就能獲得勝利。

第四節課的主題是自強。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做自強不息,它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要灰心,在危險的時候,給自己加油!鼓勁!

我的感悟説完了,我建議你也看一看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5

今天晚上八點,我觀看了央視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播出了一個多小時,令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令我震撼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當我看到登山運動員把鮮豔的五星紅旗插在8848米的珠穆朗瑪峯上的時候;當我看到我們的中華神盾海口艦驅趕走了海盜,鮮豔的五星紅旗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升起來的時候;當我看到澳門校長杜嵐老奶奶冒着生命危險把五星紅旗在濠江中學上空升起來的時候;當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來的時候……我感到驕傲,我為祖國驕傲;我感到自豪,我為祖國自豪。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是祖國的象徵;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是祖國強大的象徵。我們的玉兔號把五星紅旗插在了月球的背面,這是我國的首次,也是世界的首次。祖國強大靠什麼?祖國強大靠科技,靠人才。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學好每一科,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知識打好基礎。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讓科技興國,長大了為祖國的航天科技事業多做貢獻,讓五星紅旗飄揚在更加遙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