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精]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5篇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2.7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5篇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

本人教齡已有15年了,中學一級教師,長期擔任中學歷史教學工作。對照《教師法》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及“五規範”、“十禁止”,並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通過和大家一起學習、討論和評議,自我剖析如下:

1、在依法執教方面,我能夠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能夠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沒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但同時也認識到,對新近頒佈的政策還不能深入領會,需要進一步學習。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師從嚴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職業行為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首要準則。

2、在愛崗敬業方面,我能夠做到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播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思想。愛是教師職業的基礎,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前提。但有時候我對待工作還不夠盡職盡責;在批改作業、考試閲卷等方面,偶爾有敷衍現象。

3、在熱愛學生方面,我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熱愛學生是教師處理與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如何激發愛心、永保愛心,我尚待努力。

4、在嚴謹治學方面,我注意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我注意嚴謹治學,提高業務水平;但教育教學方法還缺靈活性和改進力度,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

5、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與同事之間關係的準則,是優化校內育人環境的關鍵因素。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在團結協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尊重同志,能夠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也關心集體,積極維護學校榮譽,但對如何更好地共創文明校風,還缺乏智慧上的協作;我應當通過靠集體的力量,羣體的智慧,合作創共贏。

6、尊重家長是教師處理與學生家長之間關係的準則,是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環節。我積極聽取家長的合理建議。

7、廉潔從教是教師處理教育教學活動與個人利益之間關係的.準則。在廉潔從教方面,我堅守高尚情操,講奉獻,堅決不搞有償家教。沒有亂辦班、亂補課的現象,更沒有亂收費的行為,嚴格按照“五規範”和“十禁止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8、在為人師表方面,我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係的準則,衣着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作風正派。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自查反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一名無愧於教師稱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2

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約於學生的思維水平、從思維特徵看,七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佔優勢,採用直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教學的直觀形式有實物直觀、模型直觀和語言直觀等。由於歷史室的建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直觀教學提供了更現代化的廣闊天地。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那麼,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呢?為什麼説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教材提供了七幅圖。《考古發現的我國漢紙的出土地點》告訴我們,我國不少地區在漢朝就懂得造紙。彩圖《甘肅天水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證明了“我國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彩圖《居延出土的'漢代簡冊》我們看到沒有紙之前人們用竹木簡作書寫材料。

竹木簡很笨重,《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簡,派了兩個人才抬進宮去》。書寫材料還有帛,但很貴,不能大量使用。隨着文化的發展,需要有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書寫材料,這就推動人們發明了造紙術。《蔡倫》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紙的質量比較差,產量也不高,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紙的使用日益普遍。

造紙的過程是複雜的,《漢代造紙圖》以靜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而教學錄像“造紙術”片斷,則以動態形式展現了造紙的過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漿——抄紙——烘乾。《造紙術傳到世界各地的時間》我們看到,造紙術從我國先後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了世界書寫材料的面貌,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從而認識造紙術的發明是了不起的科學大事,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運用直觀的圖,適時插入對圖的闡述、説明和描述,圖言並茂,還有集“視、聽”為一體的動態錄像,引導學生在感知直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不僅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最終獲得科學的理性知識,還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課的教學,直觀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地將認識的材料進行總結歸類,上升到一般的理論,這是感知過程的最後目標,只有這樣,國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是系統的,深刻的。

四、加強學法指導是引入門道的關鍵

中學的學習要求與國小的不一樣,學習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學生在國小成績優秀,但由於七年級這個轉折點沒過渡好,成績大幅度下滑,反之,卻上升。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是必要的。

1、回答問題。每節課都有提問,學會回答問題是最基本的。如果問題是一個點,學生可以作答。如果問題是個面,大部分學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這是一道比較題,必須把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進行比較回答。但學生的答案是毫無判斷、沒有選擇地照搬課文,反映出學生答題的水平較為低下。

教師要為學生分析題意,介紹答題的基本步驟,然後引導學生先閲讀課文,分析判斷,再綜合作答,並要求答案內容有一點以上的必須分點作答養成條理清晰的好習慣。

2、列大事年表。學完一個單元,列大事年表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理清歷史線索的方法。

3、設計表格。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都異彩紛呈,頭緒繁多,設計表格教會學生歸類整理知識的能力。

4、編寫課文提綱。這是學會學習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課文,學生從閲讀入手,分析重點難點,到綜合提煉形成文字。不僅學會了閲讀材料,分析問題,綜合概括,文字表述,還懂得了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系統。會讀一篇課文也就會讀一本書。有人説“學習就是善於整理這本書裏的全部家當。

整理一遍以後,放好,全在腦子裏。”學會編寫課文提綱,也就是學會整理書中的有效信息,把這方法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行之有效。長大以後,還會處理所有的信息——社會的和生活的信息,從而獲得工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3

本學期九年級年面臨會考升學,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水平的提高。

一、複習經驗總結

1、立足點:考試説明、指南、課本。

考試説明是指導,考試説明沒有要求的知識點複習期間砍掉,比如《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可去掉,課本是依據,北師大版的《複習與提高》作為參照。

2、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1)時間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輪複習(泉州質檢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輪複習(晉江質檢前),最後做幾套模擬卷。

(2)能力層次:按能力不同層次實施有效教學,識記層次講清是什麼就可以,掌握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結果。理解、運用層次的要講清是什麼,還要講清為什麼、怎麼樣,對知識點進行拓展,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

(3)講求方法,實施有效教學,講究效果。由於歷史是開卷考,九年級年總複習每一節課最好要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按照考試説明閲讀教材,熟悉教材,鞏固每節課的基礎知識點。偶爾進行課堂小測,儘可能訓練學生不用查書就做好選擇及辨析題。同時,結合指南、《複習與提高》的題目有針對性地訓練講評,在訓練和講評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點

(4)、要示學生掌握課本中重要的圖片,如鑑真、胡適、孫中山、司母戊鼎、雅爾塔會議的圖片,因為中考試卷出現不少圖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機結合。

《複習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較多,與教材緊密結合的泉州歷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學生掌握。如《七下歷史書》的宋元時期泉州是全國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經濟開放區而不是經濟特區。

4、注重對學生學法指導

1、抓住關鍵性字眼如標誌、轉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同時可結合題目讓學生訓練。

2、對複習中覺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學生用紅筆打記號:有△、波浪線、括號等各種標誌,

3、老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記憶的辦法。

(1)抓住關鍵詞強化記憶;如抗戰的勝利,洗雪了----恥辱,成為----轉折點。

(2)諧音記憶法;哥倫布航行時間1492年記成“醫師救兒”,-5是迪亞士航行的時間,+5是達伽馬航行的.時間,麥哲倫航行的時間1519年可記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可用前進賓館四個字記憶。

(3)生活實際聯繫記憶法;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電話,第一次與第二次相差19年。

(4)線索記憶法;如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實行郡縣制----元朝實行行省制。《八下歷史》有建國以來的我國的農村生產關係發生變化和調整的過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一堂課有時讓學生齊讀、默讀、老師講解、做筆記,做練習交替進行,儘可能讓學生不覺得疲勞。

5、引導學生規範答題

(1)辨析題:這是學生薄弱的題型,指導學生答題規範很重要。

△錯誤的要不要全抄,點明錯誤就可以了,節省考試時間,實在不會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關鍵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關鍵詞寫出來,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創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説“沒有”,要進一步説明“為什麼沒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學説。錯誤:儒家學説。理由:秦始皇沒有推行儒家學説,秦始皇焚書坑儒。

(2)指導學生做好材料解析題。注意訓練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今年會考材料題佔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從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從書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從材料或圖片中獲取信息,歸納概括得出答案,這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具體做法:

(1)要求學生認真閲讀材料,

(2)帶着問題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來回答問題

(3)對九年級年學生,要注意培養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材料,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時的訓練和考試中,選取典型材料如《複習與提高》的材料題(又是考試説明理解、運用層次的題目)來強化訓練。如明治維新圖片《巖倉使團離開日本赴歐洲考察》提煉出“派人出國考察”。《海軍軍官向學生介紹戰艦的知識》提煉出“聘請外國專家”。

如《八下歷史61頁表格》小崗村生產隊時間、糧食產量,人均口糧變化,教師要抓住時間,數據的變化幫助學生分析材料。

總之,認真閲讀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題。

6、抓時政熱點重點複習

以史為鑑,古為今用,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對現實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來觀察,分析當前社會熱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時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平時多關注時政新聞,瞭解國家大事,從中也可以預測一些會考信息。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4

本學期,九年級歷史課學的是《世界歷史》,幾個月來,能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一、激發興趣,發揮潛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歷史學科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又通俗易懂。我還在教學中採用簡單的講故事、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上這門學科了。

進入九年級後,學習科目增多,學習任務更加艱鉅,學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逐漸削弱,尤其是本學期學習的世界歷史,對學習好的學生還比較感興趣,問這問那,對於偏差的學生他們就如同天書,沒有興趣,外國的地名,人名、事件、時間等學生感覺難以掌握。如何讓學生在諸多的學科中重視它呢?我只能“激”趣了,學生感興趣我就多講一些,拓展教材沒有的知識,比如,凱撒大帝,矮個軍事家拿破崙,華盛頓等。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課上帶着耳朵聽,一讓他們動筆,就開始偷懶。從九年級開始,我就注重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我要求學生用筆勾劃,並註明考點的項目:如“明治維新”的內容,使學生一目瞭然。上課時,我邊講,邊巡視,提醒和督促。緊緊抓住45分鐘,儘量讓學生多讀、多寫。課後也沒有作業,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三、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

九年級世界歷史的內容,繁雜且瑣碎,對於重要的章節,我則採取“重點進攻”,讓學生把重要的內容識記下來,課堂上再默寫。學生通過小問答題的反覆訓練,基礎知識夯實了。選擇題和材料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閲讀、理解、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關鍵是掌握解題方法。我十分重視解題方法的指導,如“尋找關鍵詞語”、“先讀問題,後讀材料“等等,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

四、關注後進生的成長

如何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這是我們面臨又一個棘手的課題。後進生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愛心、給予更多的理解。轉化一個後進生談何容易,需要老師極大的韌性。他們屢教不改,讓老師頭疼、甚至想到放棄,但欲罷不能。《士兵突擊》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是“不拋棄、不放棄”。轉化後進生要多動腦、想辦法,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把握時機等。每次考試後,對於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努力學習的信心。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自我調整與改進。

五、考試成績分析:

九年級(1)平均分71.2優生率44%及格率84%

九年級(2)平均分78.3優生率57%及格率86%

總的來看,各班成績比較均衡,但一班和二班差生太多,還要加強管理,不能放鬆。

存在的問題:

1.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個別學生掌握的不好。

2.審題不清。審題能力不強,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徵、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的能力不足,理解偏差問題嚴重。

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概括歸納、分析綜合問題的思維能力較差,二是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差,三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較差。

六、採取的具體措施:

1、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聯繫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崇高的理想。

3、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4.進一步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做好轉差工作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5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級二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為把以後的教學工作做的更好,特將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一、制定好計劃,備好課,備好學生,上好課

針對目前九年級學生在校學習狀況,要完成新授課程並複習好迎接會考,必須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時的每一節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

歷史學科是事實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興趣性,但對偏理的學生來説,容易感到枯燥無味,一味的記憶易失去興趣。因此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作為教九年級歷史課的老師,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關於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我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差生的培養。做到面向全體,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並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從會考結果證明,在教學成績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三、積極參加教科研工作

作為新世紀的教師,不能只做一個教書匠,教學與教科研相聯繫。尤其是現在正處於課堂改革浪潮中,教學工作中積極撰寫教學體會,論文,參加課題研究,做一個學者型的教師。今學期,我寫的數篇論文獲得省教科所、縣級論文,還參加了校本課程的編寫工作。積極編寫教育教學信息等。

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全鎮的兩次拉練考試和會考都取得了另人滿意的成績。這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也明白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和完善,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加倍努力,爭取取的更好的成績。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6

會考已經結束。回顧一年來的九年級歷史教學,面對考查內容增加數倍、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勢,我們打算努力用最小的負擔幫助學生獲取最好的成績。反思一年的教學工作,一些做法已成為我們值得珍存的寶貴經驗,當然也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先説幾點成功的經驗:

1、堅持減負增效的原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年曆史教學,我們歷史老師形成一個重要的共識,那就是:努力地不讓歷史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是千方百計讓學生愛學歷史、學好歷史。這一年,我們基本沒有佈置過筆頭的家庭作業,基本沒有佔用過除學校安排的教學時間以外的時間補課。我們總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個40分鐘,通過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後的負擔。

2、集體備課、科學安排,順利完成複習計劃

一年的教學複習工作能順利完成,有賴於我們對每一個教學複習階段需要做什麼、怎麼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等問題形成比較明確的計劃。兩位老師雖然分頭教學,但目標一致、方法一致,採用的複習提綱、複習卷等都是集體備課的結果,凝聚了兩個老師的智慧、增強了科學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試説明,準確把握歷史的主幹知識,編制了系統複習提綱

我們兩位老師利用各種機會研究教材、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先後數次研討考試説明,深入領會考試説明中知識點為什麼這樣選擇編排、能力要求的具體內涵是什麼、例題中透露出哪些命題信息。在此基礎上,按照學習專題對考點重新整合,編制了11張系統的複習提綱,對每個專題配以相應的精選習題。這樣在複習中做到了講、看、讀、練的有機整合,每課一個專題,課堂效率大大提高。複習提綱得到學生歡迎,尤其是中外對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學生視為“法寶”。

4、科學複習,把握習題的各個環節,注重練習效率

在複習階段要減負,就是要避免題海戰,努力讓學生做有用的題,學會做題的方法。我們在複習中努力把握習題的各個環節:選編、練習、批閲、講評、改正。每份練習卷都是在教師大量查閲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精選精編而成的。每份練習我們都儘量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完成,避免課後抄襲作業的`現象,實現練習的價值和作用。每次練習教師都認真批閲,都要求學生認真改正,真正弄懂每個題是怎麼做的。我們十分重視每一張練習的講評,決不就題講題,而是深入探討題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應該怎麼解決、還能怎樣變化,使學生真正掌握解題方法。

5、搞好補差工作,採用新的方式提高補差效率

集中補差強化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讓習題得到直觀呈現,習題練習、方法指導有機結合,取得了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學複習過程,也還有一些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改進的地方:

1、11張複習提綱當然包羅萬象,但學生卻往往無從下手,我們設想要根據學情、考情進一步去粗取精,讓複習提綱更便於使用。

2、早學習的東西遺忘多,因此在複習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安排好對八年級中國近現代史的系統有效複習。

3、從七年級開始就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培養提高學生在歷史學科上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以上這些總結可能還不全面,歡迎批評指正。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7

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本學期,九年級歷史課學的是《世界歷史》,幾個月來,能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一、激發興趣,發揮潛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歷史學科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又通俗易懂。我還在教學中採用簡單的講故事、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上這門學科了。

進入九年級後,學習科目增多,學習任務更加艱鉅,學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逐漸削弱,尤其是本學期學習的世界歷史,對學習好的學生還比較感興趣,問這問那,對於偏差的學生他們就如同天書,沒有興趣,外國的地名,人名、事件、時間等學生感覺難以掌握。如何讓學生在諸多的學科中重視它呢?我只能“激”趣了,學生感興趣我就多講一些,拓展教材沒有的知識,比如,凱撒大帝,矮個軍事家拿破崙,華盛頓等。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課上帶着耳朵聽,一讓他們動筆,就開始偷懶。從九年級開始,我就注重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我要求學生用筆勾劃,並註明考點的項目:如“明治維新”的內容,使學生一目瞭然。上課時,我邊講,邊巡視,提醒和督促。緊緊抓住45分鐘,儘量讓學生多讀、多寫。課後也沒有作業,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三、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九年級世界歷史的內容,繁雜且瑣碎,對於重要的章節,我則採取“重點進攻”,讓學生把重要的內容識記下來,課堂上再默寫。學生通過小問答題的`反覆訓練,基礎知識夯實了。選擇題和材料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閲讀、理解、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關鍵是掌握解題方法。我十分重視解題方法的指導,如“尋找關鍵詞語”、“先讀問題,後讀材料“等等,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

四、關注後進生的成長如何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這是我們面臨又一個棘手的課題。後進生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愛心、給予更多的理解。轉化一個後進生談何容易,需要老師極大的韌性。他們屢教不改,讓老師頭疼、甚至想到放棄,但欲罷不能。《士兵突擊》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是“不拋棄、不放棄”。轉化後進生要多動腦、想辦法,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把握時機等。每次考試後,對於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努力學習的信心。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自我調整與改進。

五、成績分析:三次月考,我所教的班每次及格率在80%左右,優生率30%左右在同年級中屬中等。存在的問題:1.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個別學生掌握的不好。2.審題不清。審題能力不強,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徵、基本

線索和發展過程的能力不足,理解偏差問題嚴重。

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概括歸納、分析綜合問題的思維能力較差,二是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差,三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較差。

六、採取的具體措施:1、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聯繫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崇高的理想。

3、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4.進一步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做好轉差工作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8

一、教學反思:

本期擔任城北中學九年級四個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教學工作中認識到: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教學的時候,我對了解學生的學情對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結果是有的學生不易接受.。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剛接觸新的教材,同學們還不能馬上適應;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極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在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從而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相反,如果沒有認真備課,課堂氣氛就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二、本學期主要工作:

1、凸現現代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本學期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業務學習和教科研理論學習。

2、深入學生實際,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及方法等。

3、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前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或突破難點、或選擇教法和學法、或設計作業、或營造情景。

4、積極主動地參加其他教研組和學校組織開展的公開課。聽課節數達10節以上。

5、及時瞭解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6、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績:

1、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2、課外活動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做人,掌握了歷史知識。

3、指導年輕教師的教學工作,多次獲得好評。

四、存在的不足:

1、個人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特別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於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實質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點具體的內容。

4、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夥伴。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9

回顧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能嚴守師德,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悉心研究教法,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一些教學經驗。希望能通過總結,做到揚長避短,在今後的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自我嚴格要求:

作為畢業班的歷史課任教師,我明白自己擔負的重任及教學任務,故在課前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習題;為了提高每節課教學質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難點外,還採用其他的教育方式來培養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45分鐘教學質量;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編寫教案。

注重整理資料,蒐集選擇、組合會考模擬試題。在第三輪複習中,我多方面蒐集整合資料,為開卷考試做了充分準備;並結合各省近年的會考試題和各種練習冊中習題精選組合了10套模擬試卷對學生進行了訓練,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們應試的.效率和技能

二、培養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要學好歷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歷史的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趣事與歷史奇聞,讓他們開始接觸歷史,也開始喜歡歷史,並主動要求當學習歷史的主人。

接下來,在每上一節新課前,都會有每天一故事,讓學生輪流帶來一個故事,走出講台,向全班同學講述。因此,學生首先成為課堂上講的主人,並且人人都有成為主角的機會。每講授每一新課時,都讓學生事先預習,討論決定採用哪種活動方式展開學習。學生根據每課內容的特點決定上課方式。如在民族政權分立一課中,典故較多,就採用講故事比賽的形式。

三、引導學生規範答題:

如指導學生做好材料解析題。注意訓練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如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從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從書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從材料或圖片中獲取信息,歸納概括得出答案,這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0

本學期,本人任教九年級年級的歷史課,一學期來,能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畢業班的教學工作。

一、 激發興趣,發揮潛能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歷史學科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又通俗易懂。我堅持在每節新授課中採用多媒體教學,大量的圖片資料、生動的視頻、悦耳動聽的音樂,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聽效果。我還在教學中採用做些簡單的小遊戲、講故事、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歷史課變得生動了、有趣了,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上這門學科了。

進入九年級後,學習任務更加艱鉅,學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逐漸削弱,如何讓學生在諸多的學科中重視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統考後,我會在課堂上表揚一些學生,一種是優等生,讓他(她)們介紹成功經驗;一種是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只要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你就會取得理想的成績。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同學們逐漸有了競爭意識,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

二、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課上帶着耳朵聽,他們挺樂意的,一讓他們動筆,就開始偷懶。從九年級開始,我就注重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我採用課堂筆記本和歷史作業本合二為一,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由於歷史學科採用開卷考試的方式,在教科書上勾劃重、難點顯得尤為重要。我要求學生用紅筆或彩筆勾劃,並註明考點的項目:如“明治維新”的內容,使學生一目瞭然。上課時,我邊講,邊巡視,提醒和督促後進生和調皮的學生勾劃課本。

臨近期末,七門學科進入都進入大複習階段,各科作業接踵而至,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我只能立足於課堂這塊主陣地,緊緊抓住45分鐘,儘量讓學生多讀、多寫。下課時,人人必須完成課堂訓練,交給老師後才能離開教室。課堂上抓緊分分秒秒,關注每位學生,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課後也沒有作業,學生負擔減輕了。

三、 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

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基礎是根本。沒有基礎,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歷史會考基礎題佔70%左右,抓好基礎題,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出成績。九年級世界歷史的內容,繁雜且瑣碎,讓學生將所有的考點背出來,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是不太現實的做法.對學生而言,記憶是一件看似簡單可實際上最為困難的`事。我首先採取“全面進攻”,把會考考點整理好,並在重要的內容下做好標記,印發給學生,再把考點逐題改編為小問答,讓學生當堂訓練,熟悉會考的每一個知識點。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讓學生練習一遍,同樣一張小問答,我一般讓學生訓練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訓練,學生對考點由陌生逐漸熟悉。對於重要的章節,我則採取“重點進攻”,讓學生把重要的內容識記下來,課堂上再默寫。學生通過小問答題的反覆訓練,基礎知識夯實了。

紮實的基本功是應對考試的第一步,僅僅訓練小問答是遠遠不夠的。會考的選擇題和材料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閲讀、理解、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針對會考題型進行有效訓練。題目是千變萬化的,關鍵是掌握解題方法。我十分重視解題方法的指導,如“尋找關鍵詞語”、 “先讀問題,後讀材料“等等,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

四、 專項訓練、專題複習,培養綜合能力

期會考試結束後,我主要進行專項複習,把近三年來的全國各地的會考題按選擇題、非選擇題兩大項進行分類,再按世界近代時間段進行整理,讓學生進行訓練。學生感到往年的會考題比平時訓練的題目要難一些。這是二輪複習了,我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學生最好獨立完成選擇題,這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學們躍躍欲試,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嘗試這種做法。

歷年會考題經常涉及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繫,這對歷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對學生進行專題複習。沒有相關資料,自己動手,上網查詢、結合考綱,整理、編寫“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等七個綜合性專題,再配以相關的練習題。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日漸疲憊、鬆懈,學習狀況大不如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前採用多寫字,少讀書的方法。現在我只能改變方法,讓學生少寫字而多讀書了。歷史學科處處都有綜合題。我通過查詢、收集、整理,自編出會考綜合題複習資料,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歷史所涉及的綜合題。專題複習使零散的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便於學生對歷史知識融會貫通,培養了歷史學習的綜合能力。

五、 關注後進生的成長

後進生所佔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成績的提高。如何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這是我們面臨又一個棘手的課題。後進生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愛心、給予更多的理解,來驅散他們內心的孤獨和自卑。轉化一個後進生談何容易,需要老師極大的韌性。他們屢教不改,讓老師頭疼、甚至想到放棄,但欲罷不能。《士兵突擊》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是“不拋棄、不放棄”。我們每個人面對困難挫折時,不應該輕言放棄。轉化後進生要多動腦、想辦法,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把握時機等。後進生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過程中他會出現動搖、反覆,老師不能輕易放棄,而要堅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試後,對於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會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努力學習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課餘時間與後進生交流,共同尋找考試失敗的原因,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自我調整與改進。期會考試後,我常常利用業餘時間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主要是加強基礎題的訓練。

六、 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我平時按時參加市區以及我校的集體備課和教學反思等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且能不斷了解外面的前沿信息。我主動向同行們學習、請教,對歷史複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複習進度與方法。我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歷史教學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嘗試。九年級學生所用的複習資料絕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整理、編寫的,工作量雖然很大,卻很實用,而且在教學中基本做到了紮實、細緻、到位,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揚長避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考出優異成績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而不懈努力!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1

本學期,本人任教九年級年級二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

一、本學期實施的措施及成效

1、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為了能更好的講好歷史課,我購買並閲讀了很多歷史方面的書籍,比如歷史知識成語故事從書、歷史基礎知識手冊、七年級歷史優化練習等等。在備課前,我將這些書裏的相關內容仔細的看一遍,過濾出與知識點比較貼近又能結合實際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精心的組織起來,參照教學大綱及教參、教案,儘量使歷史教學即符合大綱要求又充滿樂趣。

2、精心設計學生練習。根據學科特色和學生特點,精心準備課堂練習,設計開放性課外習題,製作歷史手抄報、電腦報,歷史手工製作等,使學生動手動腦。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給予不同的評價,正確引導學生,耐心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取得了學生的信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

4.優化課堂教學,採用多種多樣的教法。如分析法、討論法,自學、閲讀等方式,使學生有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5、嚴抓課堂紀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並且養成了主動複習、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分層,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減低問題難度,增強其自信心。

6、按質按量完成了本學期歷史課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重點、難點,抓住基礎點,講清了重大歷史事件,評析了重要歷史人物,使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掌握了從世界歷史近現代史到中國歷史近現代史中的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內容。

7、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通過對歷史文化、經濟等成就的講授,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教會學生客觀分析歷史人物,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進行了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教育;進行了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學生思想覺悟。

二、不足之處及存在問題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所以學習大部分是憑興趣去學,不夠精細,高分不多。今後要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努力使歷史科成績更進一步的提高。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2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年級兩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按照學校的各項要求,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為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歷史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歷史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學,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

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3

九年級以來,課堂全面迴歸傳統,我也開始使用自己探索出來的模式進行教學。比如,針對課本內容多、層次雜的特點,在每次上課之前,我專門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把我在黑板上板書的重點內容抄到紙上,課下好好背之,下次上課時我提問。可以説,這種方法是我鍛鍊學生總結能力及背書能力的開端,此後,大範圍的背書活動展開了。

在具體講課的時候,我也開始注意向學生灌輸知識之外的史學理論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比如,很多學生到後來一見到我進班,就會想起來八個字,那就是我天天和他們講的如何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一分為二,有好有壞。“一分為二”本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史學理論觀點,但是由於中國人向來具有直線思維的特點,對人物、事件的評價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非對即錯,因此普及這個觀點便顯得極為重要。很多學生經常問我,拿破崙是好人還是壞人?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從來不想一想,好人也做過壞事,壞人也幹過好事。於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天天向他們灌輸“一分為二”的觀點。在講具體人物和歷史事件時,我也總是從正反兩方面來評價他們。慢慢地學生們都接受了這個觀點,有的甚至到了“過火”的程度。他們一從書上見到一個人,就找他的優點和缺點。在講美國的開國功勛華盛頓的時候,書上並沒有説他的缺點,只是高度評價了他的優點,於是有的學生便對我這個理論產生了懷疑,他們讓我當堂説出華盛頓的缺點。其實,實話實説,華盛頓這個人的缺點還真的非常非常的少,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如果我説他沒有缺點,那麼這個“一分為二”的理論就站不住腳。幸虧我平時涉獵比較廣泛,知道華盛頓家裏養了很多奴隸,他當時沒有廢除黑奴制,這就為近百年後的美國內戰埋下了伏筆。於是,從此學生們都認為不廢除黑奴制是華盛頓的缺點。

這個時候,我還特別注重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為“歷史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我們學習歷史,並不是要站在旁觀的角度看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有哪些人,而是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加入到自己的性格之中,利於人生的豐富與進步。因此,凡是能講到可以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內容時,我都不吝惜時間。記得當初講《法國大革命》這一課的時候,課本只為拿破崙這個人安排了幾百字的內容,這是非常不好的。拿破崙堅韌不拔、愈挫愈勇、敢於戰鬥的高昂精神,對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具有勵志作用,因此,我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來講這個人物。結束的時候,我還專門挑選十條拿破崙的名言,讓學生抄到了書上,比如,“人生的榮光,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屢敗屢戰”等。我想讓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習得,向大人物看齊,當自己的人生遇到黑暗與困難的時候,可以獲取持續進步的.精神力量。

我的教學思想,可以在畢業之前在班裏錄畢業贈言時送給學生的一句話裏得到體現,這話是:存中正平和之心,行利人利己之事。前面一句,是要求學生看問題做事情不要偏激不要非黑即白,而是像我以前經常講的那樣“一分為二”,區別對待。而後一句則是要求他們向華盛頓、波利瓦爾、章西女王、孫中山等人學習,做事情時,既要對自己有好處,更應該對別人有好處。

可以説,在九年級這緊張的一年中,我儘自己所能教學生課本內容,還儘自己所能教他們正確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我自認為已經“無愧於心”了。

關於紀律。九年級時的班級紀律已經大為好轉。傳統課堂佔據上風,學生們已經被壓制得有些習慣和麻木,不復有八年級時候的囂張氣焰。很多老師都已經使用了鐵腕手段,上課時用巧妙的手段諷刺人、罵人,這已成家常便飯;讓學生一站就是半節課甚至一節課,這也習以為常。在一些班裏,我經常説“你給我滾出去”等話語,學生也沒什麼意見。現在讓我總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我想至少有以下五個原因。第一,大環境變好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極度影響個體。當時整個環境是嚴抓狠管,一些調皮學生自無興風作浪的環境。第二,我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束紀方法,這都是在殘酷的現實中磨練出來的,每一條方法之後都有説不清的辛酸往事。第三,各班班主任加強了紀律管理,有些班主任開始坐班,久而久之,學生漸漸習慣上課不説話的“不正常”現象了。第四,有一些差生轉走了。這些差生轉走之後,不僅所在班級紀律為之一變,甚至整個九年級都發生了不少變化。我感到非常好笑,我教他們一年,都沒有管住他們,最後還靠他們走人才了事。這讓我想起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學習好的,不是老師教的,學習差的,也不是老師教的。看來這話很有道理。第五,中招考試的緊迫感。無論如何,再不學習的學生也知道會考馬上將臨,也多少有了點緊迫感,這就為紀律好轉準備了條件。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4

不知不覺,繁忙而充實的九年級下學期歷史教學工作已宣告結束。靜夜捫心,反思艱辛的半年,既有成功的收穫,也有些許遺憾。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以促進水平的提高。

一、統籌規劃,全盤考慮。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歷史學科在制定複習計劃時,力爭做到統籌規劃,適時調整。

1、統籌規劃,靈活調整。歷史學科在九年級年級要完成兩本書的新課學習。按照既往經驗是上學期趕新課,下學期專門複習。但去年受制於國家教材修訂的政策影響,定版的下冊教材遲遲未能面世,而網上流傳的各種版本又是五花八門,難以選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備課組經過集體協商後,一致決定九年級上學期,趕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冊書新課學習任務。剩餘時間,即着手複習中國古代史內容。待到來年新學期開始,新教材正式下發後,再結合我省當年《會考説明》的要求,對九年級下冊內容再展開學習。此時新課學習與複習提高一遍過。《會考説明》中不做要求的內容,學生自學,《會考説明》中的次要內容、簡單學習,《會考説明》中的重點內容,注意拓展廣度,加強深度,重點學習。實踐證明,這一做法是成功的,為畢業複習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及早動手,搶佔先機。我們在九年級上學期新課學習時,為學生選擇配套習題時,就直接選擇符合會考要求,難度較深,能力要求較高的會考試題。力爭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講精練,提高實效。

“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歷史學科力爭在複習中將有限的時間用在重點內容上,精講精練。

1、研究考題,區分考點。整個九年級複習中,歷史學科可能是複習任務最艱鉅的學科,面對6本書,200多個大小考點,但每週只有四節課,而且隨着後期各項考試的展開,課時又減少不少。在講課過程中,重點講分值高的必考考點和常考考點,常規講分值小的必考考點和常考考點,簡略講選考考點。這樣既保證了複習的廣度深度,也提高了複習的效率,節約了寶貴的時間。同時,講解時主要抓階段特徵,進行縱橫對比,中外聯繫,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相互勾連的'知識網絡,讓學生能提綱挈領的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

2、精選作業,限時完成。整個九年級學年,我們歷史學科只選擇了《試題研究》一本複習資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實。在每次佈置課後作業時,並非全面撒網,而是根據當日所學內容,精心選擇練習題目,學生回家後限時獨立完成。

3、習題講評,注重方法。習題講解時,將選擇題分成不同類型,反覆講解各種類型選擇題的具體解法。講解非選擇題時,要求學生先判斷該題所考知識點以及具體的考察方式,再針對具體的考察方式給出相應的解題方法,甚至將這些方法總結成順口溜,如“原因找前影響後,政經思文相結合,影響注意點線面”等等。注重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掌握解題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視卷面,樹立典範。歷史學科是書寫量較大的文科學科之一,學生的卷面呈現對閲卷人的賦分評判有着重要影響。因此在前幾次模考試卷講評時,老師都要向學生展示一張自己手工書寫的答題卡,做到字跡工整,層次分明,序號排列,分點結合;後期電腦閲卷後,我們都會精心挑選得分較高、答題規範的學生答題卡,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建立規範答題的習慣,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組內協作,齊心合力。

“民齊者強”。在複習計劃的制定,複習方案的落實,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組內幾位老師齊心合力,相互協作。

1、合作命題,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題時,一位老師主命,其他老師負責審題,反覆推敲,精益求精,力爭力求命題的質量達到會考的要求,提大學聯考試的效率。

2、題型講解,各展所長。九年級複習,我們認為基本上可以説是放兩頭抓中間。前面的好學生,不需要教師太過費心,他們會主動跟着老師認真學習。而後面的一些學困生因基礎太差,欠賬太多,跟不上,老師費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師費力用心的則是那些有一定潛能的中等生。歷史學科由於受限於課時較少、內容較多的客觀條件,無法獨立開展抓中等學生的專門教學活動。但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統一的補差課時,開展提升中等生解題能力的專題教學。我們在補差教學中,以往年會考真題為素材,精心編制練習資料,並且在習題講評時,打破常規,一改往年每位老師選擇一個題型,並將該題型下的所有題目全部講完的做法。而是積極創新,要求三位老師每種題型都要選擇相應的題目進行講解講評,這樣雖然加重了教師的備課工作量,但能讓不同老師的學生能夠從其他教師那裏學到更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答題方法、書寫程序,實現博採眾家之長,成就個人風範。學生反饋,反響不錯,效果良好。

3、評卷收穫,及時共享。在試卷評卷過程中,發現一些普遍性問題及特殊性問題,不同題組的老師之間相互溝通,及時通報。以便其他兩位老師能夠在試卷講評過程中注意此類問題,及時提醒學生改正提高。

四、蒐集信息,撲捉熱點。

方向決定對錯,方法決定成敗。在歷史學科的複習中,不僅要埋頭拉車,時時還需要注意抬頭看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廣集信息,認真鑑別。通過參加交流羣,以及同學羣,會考閲卷羣的微信交流,及時獲取各方面有關會考歷史改革的信息,並對複習計劃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當然有時有些信息也是真偽難辨,令人無所適從。我們對其進行認真分析甄別。此後一些學校立即着手讓學生把相關筆記,往課本上謄寫,但這樣做必然要耗費學生大量的時間。我們經過認真分析後,認為這個措施在會考進場檢查時難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關注現實,緊扣熱點。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學科的考察與現實熱點緊密相連,因此我們在複習中高度重視週年大事,同時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將考點中與之相關的內容重點強化。

3、考點預測,最後一搏。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

當然,也存在着一些遺憾,比如沒有資料積累意識,沒把一些辛辛苦苦蒐集整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而導致七零八散、甚至誤刪。還要時間有限,一些好的想法沒有落實、流於空想。由於學科本身的侷限性和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對於歷史學科沒有充分的重視,甚至存在忽視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經過上學期的教學工作,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下學期工作當中,要繼續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重視程度。

總而言之,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多多汲取他人的優秀經驗繼續認真備課,優化教學,走進學生,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九年級歷史教學總結15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教學只有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由相對低級的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由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國小時學生主要依靠具體形象思維,而到了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慢慢發展到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

七年級學生能夠學習一些比較系統的科學知識,但思維多停留於事物表面。喜歡聽歷史故事,有英雄主義意向和強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水平,才能科學地確定教學的起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準確把握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國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記憶、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達到這個要求,七年級歷史教學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教師要依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注意國小教材與中學教材銜接。

例如:孔子。學生在國小已學習了“大教育家孔子”,七年級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大教育家孔子,還要學習作為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們繼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學説。再次掌握孔子的學説後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二、激發學習的興趣是引入門道的第一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有巨大的心理效應,能使人的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進而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強化,化非智力因素為智力因素。為學生學好歷史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要激發並保持學生的興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悦”。

而這個成功還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壇講故事。國小的歷史學習是以故事形式進行的,七年級學生已瞭解與國中課文有關的一些故事。讓學生將國小了解的故事與相關的課文結合上講台講故事。每個學生都可通過努力做到。

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了學生的膽識勇氣,還嚐到了做小老師的滋味,內心充滿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設疑。“思維自驚奇而開始”。驚奇和疑問也是興趣的淵源,只有學生對某一現象發生驚奇和疑問時,他們才願意去進行探索。學習“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設計一個問題鏈: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人與猿有什麼不同?

人是不是動物?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我國境內最早的居民是誰?他們長的什麼樣子?吃什麼東西?住在哪兒?把每個問題假設為一個“寶藏”,解決一個問題等於發現一個“寶藏”。把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到歷史的隧洞中去尋寶。學生隨着教材內容的展現,不斷地發現,在成功的喜悦鼓勵下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