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推薦】音樂活動方案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1.4W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音樂活動方案

音樂活動方案1

中班音樂活動:打擊樂—小小樂隊

執教老師:黃豔玲

執教班級:中一班

設計意圖:

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認識節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重視從節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體驗師幼合作和同伴合作的樂趣。

2、模仿樂器的聲音,能集體演奏,能看指揮協調一致地演奏。

3、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沙錘、響板、鼓、鑼等樂器為樂曲伴奏。

活動準備:

(1)樂器:沙錘(6對)、響板(6對)、鼓(3個)、鑼(3個)。

(2)音樂圖譜一張、邀請函一封。

(3)攝影叔叔、獎狀、錄音機、磁帶、輕鬆愉快的頒獎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今天我的心情真好,因為早上,我收到了一封邀請函,(出示邀請函)我來看看裏面寫了些什麼?哦…. 原來是森林裏的小動物寄來的,它們要在森林裏舉辦一場“音樂會”,想邀請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去表演節目;你們想去嗎?(想)那我們要好好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樂器

師:我們可以組成一個小小樂隊去參加演出。瞧,這裏有我準備的四種樂器,誰能舉手告訴我它叫什麼名字?(最後兩個樂器一起説)

師:它們還會唱歌呢,一起來聽聽。請小朋友模仿樂器的聲音,可輕輕拍手。(注意強弱)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手拍得很不錯,模仿小樂器的聲音也非常動聽。現在我們來聽一首以前學過的音樂,並請小朋友用小手為樂曲伴奏。

2、聽音樂,幼兒跟隨歌曲節奏拍手

(1)、幼兒集體拍手,有節奏拍打完A段的音樂。

師:誰能告訴我,這是一首幾拍子的音樂?(2/4拍樂曲的特點就是前一拍重,後一拍輕。)

(2)、播放音樂B段音樂,幼兒分組在X X | X—處拍手三下。(強、弱、強 - )

師:現在我把小朋友分為四組,第一組的小朋友在沙沙沙的時候站起來拍三下手,拍完後坐下。接着第二組站起來在卡卡卡的時候拍三下手,拍完後坐下;就這樣,一組接一組。當第四組小朋友拍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坐着伴奏,好嗎?(注意別的'組在拍手的時候自己組要保持安靜;注意強弱拍、一重一輕;小眼睛一定要看着老師)

——播放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分組拍手練習。

3、練習沙鈴、響板、鼓、鑼的演奏方法

(1)、出示音樂圖譜,介紹圖譜。

師:你們看,我這裏有一張<小小樂隊>的圖譜,上面有什麼?(歌曲的名字、音調、節拍、旋律、還有樂器)樂器寶寶正在幹什麼?(為歌曲伴奏)

(2)、幼兒取樂器。

師:今天這些能幹的小樂器來到了這裏,它們正藏在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呢!現在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樂器拿在手上準備好。注意不能讓樂器唱歌,看誰的小樂器最安靜。

(3)、集體與分組練習。

——教師唱節奏,幼兒集體練習兩個八拍的強弱;接着集體練習X X |X—。

——現在我們要分組練習,但是練習前老師提一個小小的要求:當有一種樂器在唱歌的時候其他三種樂器都不能發出聲音。

(4)、根據圖譜打擊樂器。

——播放音樂,幼兒聽着音樂、看着圖譜,在X X |X—打擊樂器,完整地打擊一遍。

4、幼兒表演奏

師:音樂會開始拉!看!攝影叔叔過來了,我們攝影叔叔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一起大聲地告訴觀眾我們的節目是什麼?(音樂《小小樂隊》)

——再次播放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一遍。

六、結束部分:

師:現在請把樂器輕輕地放回原處。森林國王説剛才小朋友們表演地非常好,音樂《小小樂隊》獲得最佳表現獎,所有小朋友起立拍手。請朱錦彧小朋友上台領獎。

音樂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風格及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初步學習隨樂曲有節奏地進行身體動作。

2、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熱情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投入活動。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活動準備:

事先適當欣賞該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仔細傾聽《送我一枝玫瑰花》的樂曲,掌握 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感受新疆民歌活潑、歡快的風格。

1、讓幼兒聽第一遍樂曲,説説你聽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教師介紹樂曲的.基本特點(新疆民歌)。

2、讓幼兒聽第二遍樂曲,感受 ABA 的曲式結構。

3、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拍手,兩拍拍一下手,感受樂曲的

基本旋律及附點、切分音多的特點。(兩遍) 二、傾聽樂曲,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1、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做身體節奏動作,如拍手、拍腿等。重點強調合節奏地做動作和表現音樂的強弱變化。

2、教師將幼兒想的身體動作編入進去,幼兒觀看教師表演。

3、幼兒跟隨教師做身體動作。

4、個別幼兒帶做。(遍數視幼兒的情緒而定) 三、幼兒隨音樂跳新疆舞。

音樂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能隨着音樂的高低起伏,大膽地合作,嘗試用肢體語言或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2、感受音樂噴泉給人們帶來的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美。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觀看音樂噴泉的視頻,瞭解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瞭解各種小樂器的特性,並能熟練地使用各種小樂器。

2、教玩具:

截取音樂“動物狂歡節”

小樂器:小鈴、三角鐵、圓舞板、沙球、鈴鼓、串鈴、鑼、鼓、鈸。

活動過程:

一、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

1、你見過音樂噴泉嗎?誰來用你的動作表演一下音樂噴泉是怎樣的?

重點指導:知道噴泉有高低、起伏、旋轉等各種姿態。

2、老師一邊哼唱音樂,一邊隨音樂舞動。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觀察教老師的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繫。

3、討論噴泉是怎樣聽着音樂跳舞的。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噴泉與音樂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

4、小結:

①當輕柔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慢而優美;

②當強烈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快而激烈;

二、音樂噴泉的雙重美

(一)理解音樂:動物狂歡節

1、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音樂中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優美的、歡快的、熱鬧的')。

2、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思索用什麼樣的動作可以分別表現這三種不同的感覺,請個別幼兒示範。

(二)音樂噴泉的視覺美

1、自由組合成6人一組,圍在一起協商:怎樣用好看的動作表現噴泉隨着音樂跳起舞來?(有音樂背景)

重點指導:教老師個別指導小組,瞭解各組的隊形以及動作組合。

2、每一組分別上前表演最滿意的一段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現每一組幼兒用了不同的隊形以及動作表現音樂噴泉。

3、小結:我們可以隨着音樂的高低、起伏,用身體表現出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讓人們看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三)音樂噴泉的聽覺美

1、出示樂器若干,自由選擇一種樂器。

2、討論與音樂相匹配的樂器。

3、根據樂器分組,教老師指揮,幼兒常使用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高低起伏。

重點指導:根據所選樂器分組,引導幼兒看老老師指揮為音樂噴泉配樂。

4、教老師指揮,幼兒合作表現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合作,根據音樂完整地表現音樂噴泉。

5、小結:我們還可以用各種美妙的聲音來表現音樂噴泉的姿態,讓人們聽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音樂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變化與樂曲質的關係,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創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漁舟唱晚》。

2、古箏一架,老師熟練奏樂曲。

3、各種小樂器及紗巾、帶等。

活動過程:

一、整體感受部分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古箏音悦耳動聽,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完整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提問:聽着這美妙的音樂,你想到了什麼?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師完整奏樂曲,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2、分段欣賞,跟着樂曲打節拍,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美,然後逐漸加速,最後回到緩慢優美。

3、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三、藝術同構活動

1、藉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找找哪張圖給人的感覺和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麼?

2、聽第二段音樂(同上)。

四、創造表現部分:

1、簡單介紹小樂器和舞蹈道具,請每人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道具。

2、自由討論。請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圍在一起,試一試怎樣使手裏的'道具隨音樂發出優美好聽的聲音?有幾種方法?拿絲巾類材料的小朋友試一試優美緩慢的音樂怎麼表現?逐漸加快的音樂怎麼表現?

3、幼兒大膽地、創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音樂活動方案5

目標:

培養音樂的.節奏感。

準備:

小蝌蚪頭飾若干,青蛙頭飾一個。

玩法:

幼兒戴上小蝌蚪頭飾,跟着音樂邊唱歌邊做簡單的動作,如游來游去,扭一扭,轉一轉等。唱到“小小蝌蚪遊遊遊”,幼兒蹲下用手矇住眼睛,老師戴上青蛙頭飾在活動室一角躲起來。唱到“媽媽媽媽在哪頭”,幼兒作尋找的樣子。歌曲結束後,青蛙媽媽叫兩聲“呱呱”,小蝌蚪循聲跑到媽媽身邊,説:“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延伸:

可以讓個別能幹的幼兒當青蛙媽媽。

音樂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2、在教師的語調、體態動作暗示下,嘗試邊唱邊按歌詞內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換做動作。

3、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知道小花狗叫過“汪汪”後,“肉骨頭”才能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動準備:

1、“小花狗”頭飾3個,“肉骨頭”胸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客人導入活動,集中幼兒注意力。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聽聽它是誰?汪汪!(教師清唱歌曲。)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內容。

(1) 歌裏唱的是誰?小花狗在做什麼?

(2) 歌裏還唱到了什麼是我們沒有説到的?我們再仔細聽一聽。

(教師再次範唱。)

(3) 師幼一起完整朗誦歌詞,熟悉歌詞的內容、順序。

二、幼兒按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

小花狗是什麼樣子的?誰會用動作表示?“蹲在大門口”怎樣做動作?“兩眼黑黝黝”怎樣做動作?“想吃肉骨頭”怎樣做動作?

2、師幼共同整理動作,並分句練習邊唱歌邊做表演動作。

我們邊唱歌邊把剛才學的動作做出來。

3、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邊演唱歌曲邊做動作。教師用表情、體態強調每句句首歌詞重音,並運用動作提示幼兒一拍一下地按樂句做動作。

三、幼兒學玩音樂遊戲“小花狗”。

1、介紹遊戲玩法與規則。

教師:“小花狗”站在場地的前邊,“肉骨頭”蹲在場地中間的'空地上。大家一起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完歌以後,“小花狗”“汪汪”叫兩聲,“肉骨頭”迅速逃回“家”。(空座位)

2、 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練習2--3次。

3、幼兒戴頭飾,完整地玩音樂遊戲。

(1)師幼共同回憶遊戲的玩法與規則: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遊戲1--2次。

(2)在教師的提示下,2--3名幼兒扮演“小花狗”,教師與其它幼兒共同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遊戲1--2次。

(3)請幼兒送肉骨頭給小花狗吃,和小花狗説再見!

音樂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⒈在遊戲情境中初步學會唱歌曲《點豆豆》。

⒉樂意用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歡與大家一起唱歌、遊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⒋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豆豆圖片:甜豆豆一個、酸豆豆一個、辣豆豆一個。

幼兒每人一個小標記: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動過程

⒈練聲活動

⑴練習歌曲《蘋果歌》

⑵替換歌詞,練習歌曲。(將紅蘋果換成甜蘋果)

⒉學習歌曲《點豆豆》

⑴甜豆豆

師:甜甜的蘋果真好吃,今天夢夢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兒了?

【從圍兜袋子裏掏出一個粉色豆豆圖片】

師:這是一個什麼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師:為什麼?(引導幼兒看豆子圖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動作和表情。(幼兒的表情很到位)

(學唱前先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對甜甜的東西,幼兒的味覺印象較深,先從甜豆切入,同時也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

師:想吃嗎?我們一起來做個點豆豆的遊戲,拿出你的食指來點一點,邊聽我唱,邊玩。【教師隨音樂範唱“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麼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請幼兒跟老師一起做相應動作。】

師:歌曲中你都聽到了什麼呀?

師:這麼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兒跟老師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教師用比較親切自然的.語言拉近與幼兒的距離,讓他們帶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⑵綠豆豆

師:呀,口袋裏還有豆豆在跳呢,猜猜會是什麼豆豆?(請一位幼兒摸一個)

師: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綠色酸豆豆圖片】

師:下面我們來唱唱酸豆豆吧,聽聽誰誰唱的聲音聽,動作表情最最像。

(這裏幼兒的表情不太會做,只有部分幼兒在跟着老師學做。)

師:還有一個豆豆呢,請一名幼兒來摸出來,看看什麼豆豆,用表情告訴大家。【出示紅色辣豆豆圖片】(幼兒的表情比較僵硬,只有個別幼兒表情豐富,幾個幼兒開始遊離活動。)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時候,幼兒的反應沒有看到甜豆豆時的強烈,因為幼兒對酸和辣這兩種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從未嘗過這兩種味道,他們沒有相關地經驗。)

師:三個豆豆都吃完了,還想不想吃豆豆呀?來來來,每個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師掀起圍兜,貼滿了豆子,請每位幼兒選一個豆豆貼到自己地身上,還要説説自己是什麼豆豆。】

(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表達情境語言的時候,注意將歌曲中地部分歌詞融入,繼續範唱,讓幼兒不自覺地熟悉旋律和歌詞。)

⒊遊戲活動《點豆豆》

玩法:師:現在我們來做點豆豆的遊戲,一邊唱一邊點豆豆,唱到“點到一個豆豆”的時候,我們請這個豆豆上來,然後大家問:“這是什麼豆?”上來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來回答。

示範:師:我先來點一次豆豆,引導幼兒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遊戲情境的創設,又一次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中,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豆豆,特別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選完豆以後,老師可以問問哪些孩子分別是什麼豆,幫助幼兒強化記憶。)

結束:遊戲多次後,請一名幼兒來點豆豆。啊呀,這麼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現在跟着豆媽媽再去找找有沒有別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動反思

⒈選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老師選擇的歌曲《點豆豆》,音樂形象鮮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強。歌曲中有趣的點豆豆遊戲,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麼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當這些有趣的遊戲情境與音樂融合在一起時,孩子們的興趣更為濃厚,同時也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了音樂。這樣的音樂素材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⒉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⑴點豆豆中,教師準備的不同顏色豆豆圖片代表不同味道,請孩子們在學唱的時候觀察豆豆的表情,間接地感受他們不同的味道,再假裝吃一吃,並把表情、動作做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幼兒動手動嘴動腦。加深記憶,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抽象的文字歌詞轉化為形象的動作。

⑵在學習理解歌詞的部分,教師並沒有刻意地強調歌詞是怎麼樣的,教師通過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麼表情?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後鞏固點豆豆的遊戲,並將兩部分串聯起來。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來加深對歌詞的理解。⑶將整個遊戲情境貫穿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最後的點豆豆遊戲,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吃的豆豆,這樣孩子們參與的熱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⒊教師教態自然、豐富老師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在這次音樂活動中,老師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感染着活動中的每一個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賦,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那麼誇張,都是那麼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們始終被吸引。教師範唱的歌曲也非常動聽,在動聽的歌聲中,孩子們感受旋律,完整欣賞。

建議:豐富幼兒的經驗準備。在《點豆豆》中,不管是點豆豆的遊戲,還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後的表現,都是需要孩子聯繫生活經驗而表現出來的。我們明顯感覺到孩子在表現酸、辣的表情和動作時不夠投入,是因為他們對這兩種味道不熟悉。現在的家長都什麼主意孩子的飲食,會避開這種稍帶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師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嘗一嘗,讓他們更好的參與活動。

音樂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詞內容,學習演唱歌曲。

2、熟悉遊戲玩法,能根據遊戲規則,進行遊戲,通過變“門”的造型,培養幼兒創造、合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音樂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1、將活動室佈置成森林。

2、人手一張報紙。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一、音樂能力訓練:跟聲音走

1、發報紙,幼兒用報紙擋住眼睛,跟着教師拍出的`鈴鼓聲走。

2、隨芝麻開門的音樂跟老師即興舞蹈。(熟悉音樂)

二、聽辨樂曲結束音遊戲

(幼兒將報紙鋪在地上,坐在上面。)

1、教師彈奏樂曲,要求幼兒聽仔細樂曲的結束部分。

2、遊戲:聽辨樂曲結束音

玩法:幼兒在樂曲開始時出門去玩耍,樂曲結束時跳回報紙的家裏。

(遊戲進行2—3次)

三、學唱新歌《芝麻開門》

1、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歌詞內容。

2、學唱新歌採用教師先示範演唱,再運用整首跟唱法進行教唱。

3、進行遊戲“穿越森林”

A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小朋友進入森林的路上,有個老巫婆會説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就變成一扇門擋住我們的路,如果我們聲音響亮地唱《芝麻開門》的歌,老巫婆就會打開門,我就能從門裏鑽或爬進去。

B 引導幼兒進行遊戲

第一次請配班老師做巫婆變成一扇大門,當小朋友唱《芝麻開門》後,巫婆打開門,幼兒依次用不同的姿勢過門。

第二次請一名能力強的幼兒變門。

C 發揮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變出各種各樣的門。

D 和客人老師合作遊戲,幼兒變門,客人老師來唱歌,鑽過小朋友變的門。

四、結束活動

音樂活動方案9

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

2、能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並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入室律動

(二)、複習歌曲《好媽媽》

(三)、歌唱:《郊遊》

(1)教師與幼兒一齊回憶郊遊的快樂,引導幼兒説唱歌詞。

(2)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3)學唱歌曲,教師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4)教師與幼兒一齊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三)、音遊:《小花貓和小老鼠》

(四)、出室律動:《小白船》

環境材料:

錄音機、錄音帶、貓和老鼠的頭飾。

目標: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繞圈走,在遊戲中遵守規則。

準備:歌曲《快樂的小青蛙》

玩法:幼兒排成一列縱隊,排頭的幼兒帶領同伴按順時針方向跟着音樂節奏自由做動作,並走成一個圓圈,教師作為“邀請者”站在圈外跟着音樂按逆時針方向行走。

當每次唱到“小青蛙”時,邀請者隨意觸碰一個幼兒的肩膀,該幼兒就離開圓圈,跟在邀請者身後,繼續按逆時針方向走,也圍成一個大圈。圓圈裏的幼兒仍然唱着歌按順時針方向走。當歌曲結束時,裏面圓圈的幼兒做小青蛙的動作,外面圓圈的幼兒蹲下,雙手託頭做荷花的動作。(當幼兒熟悉遊戲後,可以變化邀請者的位置在中間。)

音樂活動方案10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健康的校園活動氛圍,為體現全體同學的演藝水平和潛力,為每一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個人特長的平台。並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廣大學生“愛校、愛班、愛單元組”的團隊精神,以此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經學校研究決定,特制定《元旦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為慶祝元旦的到來,豐富廣大同學的課餘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我校學生的風采,學校決定開展以班級為單位文藝會演和個人代表單元組。

二、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及指導教師

三、活動內容:

學生才藝展示:相聲、小品、獨唱、合唱、舞蹈等

學習大比拼:古詩詞朗誦、計算比賽、記憶比賽等

講故事和演講比賽: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為主題,講述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

四、活動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單元組為活動主體,組織開展單元組文體競賽活動

五、活動要求:

1.活動內容由班主任負總責,指導教師做好指導,各單元組具體落實活動內容。

2.活動內容要文明健康,充分體現我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素質。

3、各班將各班的學生節目表和指導教師的節目表於12月31上交團委。

4、活動結束後各班將活動總結上交校團委。

六、活動時間:

七、注意事項:

1.活動結束後,注意清掃好衞生。

2.活動期間注意安全,不能夠買節日彩噴等對身體有危害的物品。

音樂活動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規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團隊精神,陶冶學生對音樂的情操, 提高審美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現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音樂活動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自由發展、張揚學生個性”為主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規範學生音樂活動內容和形式為途徑,引導廣大學生都能積極參加文明、健康、活潑的課外文體活動,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實施原則

1 、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於樂,寓練於樂。

2、堅持自主自願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3 、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舞蹈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範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

三、實施範圍 : 石龍鎮中心國小全體學生

四、工作內容 及時間安排

1.藝術:音樂(舞蹈、合唱)

2保證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健全,並擴大規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學生經常參加文體活動總數達到 100% 。

時間安排

每天的音樂課中實行合唱的知識及訓練,同時結合舞蹈應用與課堂,下午放學後,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不定期留半個小時進行舞蹈基本功的鍛鍊,確保學生的每天活動時間不少於 1 小時。

五、石龍鎮中心國小音樂活動實施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許瑞明

副組長:鮮思紅耿鳳 陳學芬 許允

成員:潘易娟 鄭誼 熊英

六、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集體活動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級的集中鍛鍊。其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地點集中,活動時間、內容便於統一安排,能夠做到統一領導,督促檢查,相互促進。

分組活動是指以班級、興趣小組等為單位活動。分組活動規模小、人數少,地點可以分散,方式靈活,便於組織和區別不同情況,並能發揮文體骨幹的作用。

巴南區石龍鎮中心國小

音樂活動方案12

一、活動目的

1、繁榮校園文化,營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

2、為學生展示個人才藝與風采搭建舞台;

3、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欣賞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二、活動時間:xx年12月24日——xx年12月28日

三、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四、活動組織

組長:xx副組長:xx

組員:xxx

五、活動內容

1、校園音樂節啟動儀式:12月24日升旗儀式(藝術節節目展示)

2、一到六年級個人才藝秀展示(“小百靈”聲樂比賽、“小孔雀”舞蹈比賽、“小精靈”器樂比賽,週二、週三、週四7:30——8:30詳見附件1)

3、一到六年級班班有歌聲比賽(週五下午12:30開始,詳見附件2)

4、頒獎儀式:週五一到六年級班班有歌聲比賽以後現場頒獎。

六、具體安排略

七、活動要求

1、本屆藝術節以班級、個人為單位,組織開展內容豐富的校園藝術活動,由教導處、少先隊統一組織實施,學校相關科組人員積極參與指導、配合。

2、各位班主任要重視此次活動,及早籌備,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展示自己,使得本屆校園藝術節真正成為學生們自己的.節日,而不是極少數同學的表演與展示。

3、因演唱活動與伴奏有重大關係,因此,請班主任能及早選好歌曲,充分利用週三中午、音樂課和其他時間給予練習,使學生能發揮最佳水平。

音樂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

在遊戲時學會自我控制,不大聲喊叫,體驗創編歌曲的快樂。

能憑藉記憶唱準歌詞,根據節奏創編説唱部分。

藉助圖譜理解歌詞。

活動準備

圖片(冬瓜、茄子、四季豆、土豆、火腿腸、辣椒、胡蘿蔔、西蘭花)

活動流程

1、談話導入

你買過菜嗎?跟誰一起買的?買過什麼菜?

2、出示圖譜

第1、2、7、8句的'圖譜,教師指圖譜講述歌曲中的故事。

孫子和奶奶買了些什麼菜?

3、教師教唱歌曲

現在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

(1)、教師範唱歌曲。

孫子和奶奶買了哪些菜?(幼兒基本説出菜名)

(2)、教師邊出示圖譜邊總結幼兒的回答。

師:孫子和奶奶買了……。..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中那一句是沒有曲子的?

(3)、教師再次範唱。

歌曲中那句是沒有曲子的?我們一起來念一念。(練習2遍)同時教師出示節奏譜。

4、幼兒學唱歌曲

(1)、跟琴聲完整學唱2遍。(慢→快)

(2)、藏圖遊戲(2遍)藏圖2、圖3。。

5、歌曲仿編

(1)、教師出示蔬菜圖片。

師:老師準備了許多蔬菜,我們把它們唱在歌裏吧。

(2)、幼兒集體選圖仿編。

(3)、幼兒相互仿編。

6、幼兒集體表演唱兒童

音樂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安靜地聽樂曲,感受音樂的抒情旋律。

2、幼兒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來表達對外婆的喜愛之情。

3、在説説、唱唱、玩玩中,拓展幼兒的語言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

活動準備:

準備外婆頭飾一個,外婆圍裙、MP3音樂、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輕音樂MP3兩隻小鳥,作手指遊戲:即:兒歌《兩隻小鳥》兩隻小鳥站在大樹上,(兩手大拇指伸出,其他手指握拳,左右擺動)它叫丁丁,它叫咚咚,(先伸出左手大拇指,再伸出右手大拇指)丁丁飛走了,咚咚飛走了,(左手藏在身後,再右手藏在身後)回來吧丁丁,回來吧咚咚。(左手從身後伸出來,右手從身後伸出來)問答遊戲,引出話題:老師問,幼兒答。《組織形式靈活性》如:天氣晴朗,小鳥都喜歡停在大樹上,曬曬太陽,小朋友想不想出去曬曬太陽呢?幼兒回答想

(二)談話導入:

1、你們都有外婆嗎?外婆住在什麼地方?

2、你去看外婆嗎?你是坐什麼車到外婆家的?

3、有一個寶寶他也要到外婆家,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去外婆家的.?《活動過程問題情景性》 (教師問,幼兒舉手回答)

(三)欣賞歌曲:(教師播放MP4畫面) 1、電視機裏的寶寶是怎麼去外婆家的?

2、你們乘過船嗎?乘船的時候船是怎麼搖擺的?(請幼兒做做搖船的摸樣)

3、寶寶搖着船,到了什麼地方呢?我們來仔細聽一聽!

4(欣賞音樂後提問)橋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搭一座橋?

5、聽音樂搖船、搭橋去外婆家。(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來做不同的動作)

延伸:老師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這隻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點,讓老師也能乘?)

(四)學歌曲、明規則、做遊戲。

1、分弟弟,妹妹做遊戲。(體驗遊戲規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聽聽唱唱做音樂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外婆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愛你們的外婆嗎?回家以後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孝敬老人的乖寶寶。

(六)結束

師:我們一起和太陽寶寶來跳個舞吧!走出教室。

音樂活動方案15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樹立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增強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特制定麻東中心國小音樂活動周方案。

一、指導思想

面向全體學生,將音樂文化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為學生提供展現個人才華技藝的機會,培養髮展學生個性,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全校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辦出具有特色的音樂活動周。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8日~6月1日

三、人員安排

負責人:xx

成員:xx各班班主任

攝像:xx

宣傳:xx(橫幅2塊、站牌2塊)

四、器材

音響、電子琴、多功能收錄機等

五、活動安排

1、5月28日啟動儀式:宣佈活動周開始。(負責人:xx)

2、5月28日~5月30日組織評選實施階段:

(1)下午第三節課各班班主任組織開展唱紅歌、兒歌活動,學生個人才藝展示(負責人:一、四xx,二、三吳天樂,五、六xx)。

(2)各班推選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參加校“十佳小才子(女)”的評選活動。同時上報校“十佳少先隊員”候選人名單。(負責人:xx)

3、6月1日成果展示階段:(負責人:xx、xx)

6月1日開展慶六一文藝匯演,表彰“十佳少先隊員”、“十佳小才子(女)”並進行才藝展示。

六、活動總結

Tags:音樂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