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

欄目: 設計 / 釋出於: / 人氣:6.76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簡報,簡報的寫作既不同於文字作品,也不同於評論文章。簡報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

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1

在當今技術變化迅速、資訊數量劇增的全球資訊環境中,教育要迎接資訊化社會的挑戰,只有通過資訊素養教育才能教會人們如何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與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與素養,適應當今競爭激烈的資訊社會.本文通過對學校11個班級的696名學生的資訊素養調查統計,瞭解到國小生資訊工具的擁有及使用情況,國小生對網路的認識,國小生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情況,國小生整理編輯資料的能力及學生資訊道德調查情況和家庭對孩子資訊素養形成的影響等等,對進一步發揮優勢,全面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提出了幾點建議,如: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環境,營造良好的資訊化氛圍;規範資訊科技課程,採用任務驅動方式實現對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深化課題研究,加快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步伐;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在學生資訊素養培養過程中激發創新精神;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和轉型的時代,以多媒體、網路化和智慧化為特徵的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使人類邁進了資訊化社會的大門.資訊化社會的發展要求人的素質與之相適應,要求人必須具備獲取、儲存和交流資訊的能力,資訊素養成為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標準,成為人的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國小生的資訊素養教育.

資訊素養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資訊意識和資訊處理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其具體是指人們所具有的對資訊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和管理的知識、能力與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質的總和.它主要包括資訊意識、資訊能力、資訊道德、資訊知識、資訊觀念、資訊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體素質的一部分,與讀、寫、算一樣重要,是未來資訊社會必備且終生有用的新的基本能力之一.在當今技術變化迅速、資訊數量劇增的全球資訊環境中,教育要迎接資訊化社會的挑戰,只有通過資訊素養教育才能教會人們如何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與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與素養,適應當今競爭激烈的資訊社會.

為了瞭解我校國小生資訊素養現狀,更好地推進我校國小生資訊素養教育,我們對本校11個班級的696名學生進行了資訊素養調查,其中,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和理論研究》課題實驗班在兩年內進行了實驗前期和中期兩次資訊素養調查.

一、調查的內容及方法

調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國小生的資訊意識、資訊能力、資訊道德、資訊知識、資訊觀念、資訊心理等方面,同時對國小生閒暇時間的支配與家庭資訊教育的裝置也進行了一些瞭解.

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輔之以談話法和訪問法.調查問卷由23道選擇題組成,每道選擇題提供28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單選或多選,調查物件為我校一至五年級11個班的學生,除一年級抽三個班外,其他每個年級各抽兩個班參加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96份,回收問卷696份.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國小生資訊工具的擁有及使用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我校學生家庭電腦的擁有量還是比較樂觀的,佔了調查家庭的一半以上,但使用電腦的情況卻並不是很理想,有半數以上的學生不能熟練地使用電腦,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上網,自然談不上利用網路資源.雖然近年來,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先後建成了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雙向播控室、新型配置的計算機房、視聽閱覽室、軟體開發室等功能教室和圖書館電子管理系統,並且開通了百兆的寬頻網,加快了資訊科技建設的步伐,為師生營造了良好的資訊教育環境,但是每週一至兩節的資訊科技課程更本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對學生閒暇時間的利用情況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每週在電腦前的時間不超過全周時間的12.6%,低年級學生有90%以上的業餘時間都用於做作業和特長學習,而中高年級學生的大部分業餘時間除了作業及讀課外書外,還在進行奧數及英語的提高學習.可以看出,如此繁重的課業負擔和特長學習佔用了學生大量的業餘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資訊素養的提高.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參與課改實驗的二年級學生很會使用電腦查資料的人數超過了三年級,這主要是因為新教材特別強調課外資料的收集,加上該年級有兩個班的學生提前開設了微機課,而且教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上網搜尋相關資料,這使得二年級學生使用電腦的能力大大加強.

(二)國小生對網路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聽說過網際網路,但對網際網路並不是十分了解,很多學生是因為看到父母常在網上看新聞而認為網際網路就是新聞網,還有的學生接觸網際網路的唯一用處就是玩遊戲,因此誤認為網際網路就是遊戲網,而認為網際網路無所不包的學生還不到半數,知道網際網路能對學習進行指導的孩子更少,可見學生對網路的認識還處於比較稚嫩的階段.此外,我們還發現,學生對網路的認識與學生年齡的增長並不是正比關係.從訪談中我們瞭解到,家長或教師資訊素養較高,其孩子或該班學生對網路的瞭解也較多.

(三)國小生處理資訊的情況

資訊處理的能力是指“能對收集的資訊進行歸納、分類、儲存、記憶、鑑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是一個人資訊素養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從調查情況看,我校學生國小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資訊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都能較為科學地、一分為二地看待所收集的資訊,比較重視資訊資料的來源.但對紙質媒體的資訊收集意識還有待加強,只有少數學生讀了好書後能堅持做筆記.一篇文章應有相信故事或評價資料質量時不同的觀點電視中的事認為來源重要.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學生雖然沒有養成及時收集資料的良好習慣,但普遍對來源於紙質媒體和電視媒體的資訊處理能力較強,他們大都能根據情況處理資訊.不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較重視資訊的內容和自己的看法,對借鑑別人的資訊則關注較少.

(四)國小生運用資訊的情況

通過調查與訪談,我們可以看出,我校學生有著較強的資訊運用意識,他們喜歡運用從各種途徑獲取的資訊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且在解決的過程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學生對於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來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卻表現得不盡人意,很多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最常做的是請教父母或老師,表示要自己查資料解決的學生沒有超過半數,選擇“問

可見,儘管我校國小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資訊行為方式和接受利用資訊的個性特點,但由於學生所處的資訊環境特點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明顯表現出資訊意識和資訊能力較差的問題.如何運用新型的資訊工具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資訊活動的實踐中來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是我們與學生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五)國小生整理編輯資料的能力

從問卷調查及學生電腦小報的製作情況可以看出,我校學生整理編輯資訊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大多數學生在面對大量的資訊資源時都能有選擇的下載,但對下載的資料進行編輯的能力則較差,主要是因為學生不能熟練地使用資訊工具.因此,加強資訊科技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是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關鍵所在.

(六)學生資訊道德調查情況

資訊科技在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與傳統倫理道德相悖的現象.浩瀚的資訊資源往往良莠不齊,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能力,要正確引導學生自覺抵禦和消除垃圾資訊及有害資訊的干擾和侵蝕,不斷完善合乎時代的資訊倫理素養.陳至立在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素養已成為人的科學素養的重要基礎.在推進教育資訊化的全過程中,要克服單純技術觀點,加強對學生鑑別資訊真偽的能力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技能.通過調查訪談,我們可以看到,我校學生大多具有較高的資訊道德.

(七)家庭對孩子資訊素養形成的影響

調查顯示:我校學生家長大都非常支援孩子廣泛涉獵各種資訊資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孩子在網際網路中可能遇見的不利問題如影響孩子學習注意力的網路遊戲及不健康的網路資源表現出憂心忡忡,有的家長乾脆採取了“平時不準使用電腦”的強制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的上機訓練時間,使孩子的資訊工具使用能力始終提高緩慢.

三、思考及建議

本次對全校十一個班的學生資訊素養調查,使我們對目前學生的資訊素養情況有了基本的瞭解,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資訊素養狀況有令人欣慰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容樂觀之處,如何進一步發揮我校電教實驗校的優勢,全面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環境,營造良好的資訊化氛圍.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機組合體,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方面努力.在調查訪談中我們瞭解到,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合理使用電腦還是表示支援的,大多數學生對電腦也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如課業負擔重,特長學習佔用時間過多,網路的負面影響,學校條件的

限制等等,使得學生上機時間較短,訓練次數過少,導致學生資訊素養情況並不理想.為此,我們應根據我校具體情況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環境,著力創造條件以培養學生獲取資訊、利用資訊、創新資訊的能力.

(二)規範資訊科技課程,採用任務驅動方式實現對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

學科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規範資訊科技課程教學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關鍵所在,學生通過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應對資訊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有一定學習和掌握.在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中,應特別重視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學習.對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特別重視學生以資訊科技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資訊的理解、對資訊的判斷和評價比具體機器的操作、具體軟體的使用更為重要.我們必須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資訊素養,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通過不同的媒介獲取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為此筆者建議採用任務驅動方式教學.任務驅動是資訊科技課程的一種學習方法,這是一種問題解決式、發現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求解問題的過程中去探索知識,發現知識.任務驅動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去探索、去發現有關的資訊科學的知識.如果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學習、掌握,這一次的任務完成了,下一次同樣的任務可能完成不了,因為他沒有將任務的完成變為一種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自覺行為.任務驅動中,既要完成任務,更要注意通過完成任務應驅動的知識學習.研究證明:在學生自由地嘗試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和操作障礙時,能自主學習,從而克服學習困難,順利學習.學生間的互相交流、互相指點,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學習有興趣,有熱情,學習會更主動,更具有創造性.把學生實踐與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的學習相結合,學生學中做、做中學,更能促進技能與知識同步提高.

(三)深化課題研究,加快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步伐.

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去學習其它課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學科的學習效率,而且對提高資訊素養也起了不斷補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20xx年10月,在中央電教館的親切關懷領導和省市電教館的直接指導下,我校承擔了國家級課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一年多來,我們始終把課題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課題研究的著眼點,以“行動研究”為課題研究的切入點,按照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邊研究,邊實踐,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四(4)班與三(7)班的學生在一年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資訊素養提高較快,以三(7)班為例,20xx年能熟練使用電腦的人只佔全班人數的1%,而在20xx年調查時已上升到17%.經常使用電腦查詢資料的人數由實驗初期的22%提高到97%,學生從實驗初期只有兩人能在家長指導下先下載資料編輯電腦小報到現在有45人可以自行編輯.與同年級的非實驗班比較,學生的資訊意識、資訊獲取與處理能力都較高(見表10).可見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整合,既有利於學科課程內容的`學習,也利於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很會使用認為互經常使用遇到困難對蒐集來的電腦查詢聯網無電腦查詢自己查資資料,先下資料所不包資料料解決載然後編輯.就目前而言,由於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儘管我校已建成了一定規模的校園網,有了一定的技術設施基礎,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供給學生自由、單獨使用的計算機等設施太少,校園網在很大程度上還只能為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服務.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還須加大資金的投入,解決資訊化教育所需的、起碼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們還應進一步深化課題研究,設計創立學科專題學習網站,為學生的資訊獲取、收集、整理、評價提供機會.專題學習網站不僅應提供互動學習空間,而且還應面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學習素材,完成資訊的搜尋.網站為線上學習者提供資訊的釋出,讓學生在互動的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真正將提高全體學生的資訊素養落到實處.

(四)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在學生資訊素養培養過程中激發創新精神.

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給學生更多的提高自身資訊素養的機會,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如繼續組織學生參加省市舉辦的qb競賽、網頁製作、動畫製作、機器人活動等各種比賽,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資訊工具使用能力.同時結合教材,設計綜合性學習內容,鼓勵學生上網收集資料,編輯文稿,自辦電腦小報,並建立相關學習網站,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用資訊科技去解決一些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積極創造環境,讓學生在學、用資訊科技的氛圍中潛移默化,併成為一種習慣.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把資訊交流、資訊蒐集與處理整合起來,在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此外,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儘管我校有相當多的教師善於上網收集教學資訊,但帶有明確教學目的,善於高效搜尋資訊、處理和加工資訊、創造性運用資訊發揮教育教學功能的卻不多.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就是抓好在職教師的資訊素養的繼續教育,讓教師們通過系統的資訊素養課程教育,獲取有關提高資訊素質的系統知識,達到強化資訊意識、提高資訊能力的目的教師自己也必須在教學之餘不斷地學習,一定要學會利用圖書館、國際網際網路等資訊源從中獲取新資訊和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不斷地優化教學,探索出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

總之,高度資訊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資訊化社會要求人們具有快速獲取資訊及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資訊和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是新世紀發展的必然要求.我校全體教師需要共同努力,尋找一條適合我校資訊素養教育發展的道路,大力營造資訊科技環境,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經驗和教訓,更新觀念,加大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2

摘要中國小生正處在品德發展的關鍵期,在進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養的同時,如何進行資訊科技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密切關注的話題。學校是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主陣地;家校配合是學生資訊道德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會支援是培養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基石。

關鍵詞資訊科技資訊道德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1學校是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主陣地

1.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資訊道德觀念

資訊道德觀念又稱資訊道德認識,它是學生養成良好資訊道德習慣的起點,只有先提高認識,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選擇。中國小生由於其自身心理髮育的特點,易對直觀、形象而又新奇的事物發生興趣,而且是非判斷能力較差,很難對事物的實質加以正確的評判。鑑於以上原因,就應利用資訊科技課和活動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他們介紹信息技術和網路,展示資訊科技和網路的優越性和優勢;同時,教師要有側重地向學生展示一些反面材料,小到網上的某些圖片和內容是不健康的;過分沉迷於網路和電腦遊戲,就會耽誤學習,還會導致犯法;大到全球範圍內的病毒氾濫,以及利用電腦進行的高科技智慧犯罪等。在對比中分析,幫學生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資訊道德觀念。

1.2整合其它學科,共同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資訊道德觀

教育作用的發揮僅靠單方面力量是不夠的,它往往需要多方面協同進行。為此,應注意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共同教育學生。資訊道德歸根到底是人的道德,所以政治課成為整合的首選。如在學習“尊重他人”時我們提出不僅包括他人的人格、風俗習慣、信仰,還包括他人的作品、隱私等,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在公用電腦上操作,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檢視、刪改他人作品;再如“要對他人負責”,美國人埃瑟戴森說得好:網路賦予人強大的權力――能夠贏得全世界的觀眾,能夠獲得關於任何東西的資訊,但是隨著運用和濫用權力本領日益強大,個人需要為他們自己的行動以及他們所創造的世界擔負更大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學生在利己時不能損人。比如在公用電腦上不隨便設定密碼;不胡亂儲存無用的檔案;在網上不胡亂發表言論等。其次,與語文相互滲透,談談智慧財產權;與班會、團會結合開展一些活動,舉辦一些講座等。通過活動,整合各方面力量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資訊道德觀,尊重他人,對他人負責。

1.3指導學生綠色上網,學會判斷選擇,提高他們的資訊道德判斷能力

網路社會資訊的豐富性極易導致資訊的膨脹與氾濫:合法資訊與非法資訊,有益資訊與有害資訊,有價值資訊與垃圾資訊,真資訊與假資訊以及亦真亦假的資訊等混雜在一起,從而產生網路的“資訊汙染”,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長。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出發,言傳身教。如上網時調高安全屬性,增加一些反黃、反暴力,防病毒的過濾軟體(如綠壩);及時回覆學生的電子郵件。其次,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學習網站、資源網站如“K12”、“西祠衚衕”,並且組織學生利用網路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選擇一定的課題,使學生有目的的上網,正確使用網路資源;同時我們還經常組織有關網路、時事、科技類的知識競賽;通過班、團會交流上網心得;通過校園廣播介紹小經驗等等,在不斷實踐中讓學生明辨是非,學會選擇,讓學生在瀏覽過程中不僅豐富知識,拓寬視野,而且以網上美好的人物、事物為榜樣,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

2家校配合是學生資訊道德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當前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玩遊戲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長認為上網、玩遊戲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響;有些家長認為上網、玩遊戲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不應限制;有些家長因不懂、工作忙等原因對孩子上網、玩遊戲不聞不問。我們教師要加強家校配合,主動同家長取得聯絡,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培訓班,積極做好家長的工作;強調學生上網、玩遊戲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上網、玩遊戲應該有目的、有計劃;針對孩子的特點,同家長制定網路使用計劃,使家長在學生上網時心中有數,正確引導。

3社會支援是培養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基石

我們應當儘早健全完善資訊科技與網路環境中的行為道德規範,出臺有關法規,使得學生“有規可依”,幫助學生增強網路法制和網路倫理道德觀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網上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要求。要儘快建立健全社會監管機制,採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網路進行犯罪或傳播不健康資訊的行為和現象。建立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能夠吸引學生的網站和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認識到網際網路的負面影響,從而有效地減少和避免網際網路對學生傷害,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積極作用。要在網上經常舉辦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成材的活動,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達到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作用。

總之,電腦、網路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作為未來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中國小生,應具備良好的資訊道德素質,以充分利用這些工具、資源,以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學生資訊道德培養的活動設計簡報3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的普及,計算機在中學生當中已不是一個新鮮詞,甚至學生當中有大多數家庭已經配置了計算機。計算機網路也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為中學生打開了瞭解世界的視窗,即便身處農村,也能輕而易舉地瞭解世界各地的資訊變化。然而網路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一切是非善惡同時存在,對中學生的思想、生活與學習造成很大的衝擊,對中學生正在形成中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近幾年來,隨著中學生掌握越來越多的網路技術,網路安全犯罪中也出現了青少年的身影。因而在中國小資訊科技教學中進行相應的網路道德教育,讓學生明辯是非、規範網路行為,就顯的尤為重要了。

一、什麼是資訊道德

資訊道德是指在資訊的採集、加工、存貯、傳播和利用等資訊活動各個環節中,用來規範其間產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道德意識、道德規範和道德行為的總和。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等,使人們形成一定的信念、價值觀和習慣,從而使人們自覺地通過自己的判斷規範自己的資訊行為。

通俗地來說,資訊道德是人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過程中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規範,它沒有強制性,通過人們的自覺性表現出來,形成習慣,隨著人們綜合素質的提高而逐漸提高。

資訊道德是資訊素養的要素之一,是人們擁有良好資訊素養的基礎。

二、中學生資訊道德素養的現狀分析

“90後”是當代中學生的主體,他們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喜歡玩QQ、用火星文、滿嘴的網路語言,寫部落格、帶手機。他們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追求時尚,追求自我,追求獨立卻難以擺脫家庭依賴,樂於助人但又常常顯得缺乏責任心。國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特別強,同時又存在或多或少的叛逆心理,在資訊科技課堂上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導演“惡搞鍵盤”“亂點滑鼠”“拿刪除他人檔案取樂”等惡作劇。甚至公然在資訊科技課堂上瀏覽不健康網站,引起別人的注意。在家庭和校園中,多種因素制約著學生的言行舉止,所以中學生選擇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扮演各種角色超脫現有規範的束縛和制約,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三、提高中學生資訊道德素養探究

1.資訊科技課堂與德育教育相結合。

資訊道德教育是中學生德育的一部分。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而資訊道德則是擁有良好資訊素養的基礎,把握著學生個體資訊素養的發展方向。所以,作為資訊科技教師,要完成在資訊科技課程教學中貫徹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職責就必須做到努力鑽研業務、切實提高自身修養,既要傳授知識、技能,還要關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結合課程特點,進行適當的道德教育。

案例:我校的資訊科技教室只有兩個,全校18個班輪流上課,這樣學生儲存在本機的作業就很容易被別人抄襲、修改或刪除。即便後來我使用了“學生作業上交系統”,每個同學都有獨立的密碼,管理自己的作業,可還是有少數幾個掌握計算機知識較好的學生破譯其他同學的密碼,抄襲作業。甚至還有的同學在計算機教室裡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站。

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一次資訊道德教育的活動:上課之前,我佈置了一個很簡單的小作業,學生大部分很快就完成了,然後我公佈了所有同學的作業管理密碼,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同學們開始使用這些密碼瀏覽別人的作業,甚至修改或刪除了別人的作業。十多分鐘後,我開始檢查作業,並宣佈作業得分加入期末成績,這時學生就開始申訴,並且引起了很多同學的憤怒,就此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等待學生平息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建議,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避免本節課現象的發生。

經討論彙總,建議如下:

1.未經允許,不能隨便瀏覽、甚至修改、刪除別人的作業。

2.每個同學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碼,不隨意透漏給別人。

3.老師作為管理者要為同學們的資訊保密。

4.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不抄襲。

其後的一個學期裡,學生在資訊科技課堂上的自覺性和規範性有所提高,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逐步開始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風氣。

國中階段的學生,在網路上進行的一些不正當操作,其實其動機極少是惡意的。大多隻是好奇,也有的只是為了追求成就感,顯示自己的水平。他們往往不考慮這種操作的後果。通過這次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與德育相結合,使學生懂得資訊科技課堂同樣要遵守道德的約束,嚴於律己,尊重他人,不能為所欲為。資訊道德是掌握資訊科技的基礎,所以資訊科技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道德。

資訊道德教育以活動的形式開展,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討論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在學生心中會留下比很深的印象,同時全班同學之間可以相互監督,讓學生在大家的相互監督和幫助下,逐漸形成自我約束的習慣,規範自己的資訊道德行為。

2.資訊道德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教育是一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綜合體,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家庭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計算機在家庭中的普及,資訊道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方面,更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援。要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如果沒有道德的自我約束,即使有再多的知識學問,也難以成材。

當今社會的教育風氣,使家長更注重學生開發智力,學習知識,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孩子言行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品德問題,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特別是資訊道德的教育更容易被忽略,作為資訊科技教師,要加強家校聯絡,結合學生和家長的特點,制定有特色的教育方式,讓資訊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起來,共同培養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有才學生。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培養學生資訊道德的內容、方法還有很多,我們資訊科技教師必須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資訊道德教育,不斷研究探索教育方法和思路,集“傳道”、“授業”於一體,做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切實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