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精選設計作文合集九篇

欄目: 設計 / 釋出於: / 人氣:2.8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設計作文合集九篇

設計作文 篇1

公園裡又神奇的古堡,它又兩個門。

第一個門你只要說暗語“芝麻開門”門就自動開了,裡面有許多植物共你觀賞。第二個門是一座彩虹橋,你一抬腿門就開了,那裡邊有各種各樣的小雞,還有一個喂小雞的地方,它的旁邊我又設計了一個滑冰場,夏天可以滑水也可以滑冰。只要小朋友坐在浪花上,就有在冰山上的感覺,忽上忽下的跟滑冰一樣,沒有一點危險。

古堡左邊100米處是一個像蒙古包一樣的亭子,裡邊有很多玩具,小朋友進去可以隨便玩。

古堡的右邊有一個用金屬做的迷宮,道路七拐八拐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可好玩了。

我非常喜歡我設計的奇特公園。

設計作文 篇2

國小生的夢幻世界是心靈世界的一個突出特點,國小最寶貴的思維物質是善於想象和幻想。下面為大家分享了童話故事作文教案,希望對老師有幫助!

教學設計思想:

學生進入一種童話故事情境,促使學生進入角色投入情感,展開豐富的想象。

讓孩子們在合作中學習,互相啟示,體會到合作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的意義。

讓孩子們從三年級開始就能夠感受到寫作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了以學習寫作,投入熱情去學習寫作,進行習作實踐。

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繪畫、手工、遊戲性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教學準備

ppt課件,小動物的圖片 地圖片等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什麼叫童話,童話具有什麼特點。學生明確適合兒童的語言和思維。擬人化的手法、豐富大膽的想象,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

第一步:編童話

想一想:“我們”來幹什麼了?

課堂上,為學生出示一幅草地上的圖畫。慢慢貼上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這是在哪裡?上面有哪些小動物?再想象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 讓學生同學自願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啟發學生想象:小組同學圍坐在一起,想一想,你們這幾個可愛的小動物到這裡幹什麼來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你們做了些什麼?會說些什麼話?神態怎麼樣?

第二步:講童話

小組內互相交流

口語交際課上,班上召開一次“我們小組的童話遊戲”資訊釋出會。各小組選一個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小組的遊戲是怎麼玩的,其他同學作補充。交流完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童話遊戲最有趣、最吸引人?

然後,請同學思考一下:假設你們小組的遊戲再修改一下,故事情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每個角色在遊戲中說的、做的會有怎樣的改變?

第三步:演童話

到草地上玩一回“童話遊戲”

時間活動課上,把學生帶到一片草地上面,讓學生在草地上面分角色來玩童話表演遊戲。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頭飾代表的一個小動物角色,戴上自己做好的頭飾,按照想象好的情節,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演一演小組內商量好的故事。教師提示學生:隨著故事的發展,事先想象好的情況可能會有變化,大家商量一下角色的變化是否合理,如果合理,遊戲中允許跟預先設計的有變化,大家細緻觀察一下:看哪個角色的變化更有趣味。

第四步:寫童話。把自己小組演的童話劇寫出來

習作課上,佈置學生按照交流討論的情況和自己的遊戲修改設想,寫一個“童話遊戲劇本”。教師提示學生:所謂劇本,只要寫一個故事就行。然後,以一個小組的想象為例給學生作示範:

──讓學生想象後表述: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動物,你們到了哪裡?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呢?

告訴學生:把每一個小動物怎麼說、怎麼做的,包括你自己怎麼想的,都寫進去,寫的通順、明白就可以了。

寫完了,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看看自己寫的是不是很有趣,有沒有什麼問題需要修改?再給小組的同學讀一讀,看看大家是不是喜歡,讓大家提點建議,修改一下。

教師批閱學生習作,對學生的“劇本”提出好的建議。教師批閱的重點是學生的“劇本”中的故事情節是否完整、故事情節是否明白具體,角色對話標點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等。教師批閱後請學生再按照老師的意見改一下。

第五步:改童話

互相修改, “誰喜歡我的劇本?”

學生寫完以後,把自己寫的童話“劇本”貼在教室指定的位置。組織學生閱讀,遇到自己喜歡的劇本就在“劇本”上面做一個表示喜歡的記號。如果哪一個同學的劇本喜歡的人少,教師引導同學去就去問問同學們,為什麼不喜歡?讓同學給他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後指導這個或這些學生按照同學的意見再進行修改。

為了拓展交流渠道,可以引導學生將“劇本”發到網上去,寫信寄給手拉手小朋友,寄給雜誌社的叔叔阿姨。

設計作文 篇3

今天,我回到家裡,想著:“現在家裡的設施能不能再發達一點呢?”於是,我想了一天,終於想出來了要怎麼設計才好。然後我把我的方案拿給了爸爸媽媽看,他們看了以後非常贊同我的方案,都說我很有創意。

為了給這棟房子的主人住得更舒適,我在房子的房頂上設計了一個像金字塔似地溫度自動調節器,它們會佈滿整個屋頂,這個溫度自動調節器會根據室外溫度來調節室內溫度,溫度的調節全靠太陽能來實現,這樣會更環保。

另外它還有一個天氣預報的功能,室內有一個黏在天花板上的接收器,它會把室外的溫度通過接收器傳送到主人的臥室,等到主人早上醒來開衣櫃的時候,裝在衣櫃上的揚聲器,就會告訴主人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並且告訴主人全天小時的溫度變化情況,主人可以根據溫度的.預報適當的帶一些衣物做準備。

這棟房子的防盜意識也很強。等主人到了門前,門旁的感應器會響,而且會說:“請輸入密碼或把食指放在指紋辨別器上。”如果密碼輸錯了或指紋不是主人的。那麼這個門下面的地板會分開就會把小偷關在裡面,然後這個防盜門就會自動報警,告訴警察:“在某個區域有小偷。”報完警它就會撥打主人的電話,主人看到這個電話號碼,就可以知道家裡有小偷了。如果小偷翻窗子進屋,窗子的中間有個吸鐵石防盜器,這兩個吸鐵石防盜器會分別粘在這兩個窗子的中間,如果小偷把窗子撬開並且把窗子開啟的話,那這個吸鐵石防盜器會和另一個吸鐵石防盜器分開,這樣主機的喇叭就會叫,在每個窗子都裝上就可以了。如果主人把窗子開啟,防盜器會自動識別,不會報警。

這個房子還有一項很強的功能,那就是抗震功能。這個房子的一個房間是用特殊的材料做成的。比如說:“如果地震了,這個房子會塌,但是這個房間不會被倒塌的牆等重物壓壞。”地震快要來臨的時候,預測地震器就會告訴主人:“地震即將來臨,請到地震間去避難。”還可以叫上附近的鄰居們一起來避難。

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一要完成這棟房子的設計與建設!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養成修改自我作文的習慣。

2、 提高學生修改自我作文的能力和技巧。

3、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品格。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作文評改的一般程式及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自我修改賞析作文的能力和水平。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由李賀推敲的故事匯入本課。

二、出示學習目標:師提煉目標,學生理解記憶。

1、學習使用規範的批改符號批改作文,會做簡單的旁批與總評。

2、通過作文評改進一步強化少寫錯別字和病句的意識。

3、互相探討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加強自己構思及寫作的能力。

三、明確評改步驟:自查自改、互批互改、典型展示、修改潤色

1、溫習舊課:常用的批改符號及其應用溫習與回顧。

2、自查自改作文:基礎等級、基本資訊(五查)

3、互批互改:找足亮點,找出問題。

4、典型展評:小組討論,展示交流

四、師生總結,教師點撥 五、佈置作業:修改潤色,美文呈現

後附板書設計:

自改:基礎修改,字詞句段 互改:發現問題,主題選材

展析:小組合作,典型分析 反饋:再度修改,美文呈現

作文教學課後反思:

通過一年來在我校實施《七年級作文評改有效性的研究》這一課題,這是一節彙報課,在課前圍繞著前期的寫作主題《選擇恰當的抒情方式》及《表達自己的看法》安排了本次專題寫作:我在————中得到快樂。學生已提前完成了專題寫作。本節課主要是完成習作修改及賞析環節,圍繞著前期的課題研究情況,結合本單元(第五單元)的寫作主題:勤於修改,設計了這樣一節課。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作文修改的一般程式及方法,教學難點:在於提高學生自我修改賞析作文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合理,但在實施中由於學生對標準修改符號掌握不實,故在範例修改上拖延了時間。在自改和互改環節學生都能夠按照標準、程式快速修改。在互該環節由於難度加深,在對文題的整體把握及修改重心上學生定位不夠準確,費時較多。在賞析環節學生合作分工明確,典型展示較為到位,對作品優劣及修改的情況做以細緻的彙報。由於課堂容量較大,在學生自我二度的修改,因為時間的關係只好放在課後完成,總之這節作文匯報課讓人喜憂參半,可喜的是通過專項作文訓練,學生的評改能力有所提升,參與意識及興趣培養了起來。擔憂的是作文評改能力提升緩慢,難以有長效機制來推動此項工作。加之學校的常規檢查手段滯後,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作文評改難以被更多的家長及社會所認可。

設計作文 篇5

理想是暮色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是茫茫黑夜裡指路的燈塔。它帶給了人生活的希望,照亮了人前進的路途。理想是那樣的美好。

我的理想,是那用靈感去設計與創造各式各樣絢麗衣服的人!——服裝設計師!這個理想源於一個偶然間碰到的滑鼠所點的網站,我走路時不小心撞上了電腦桌上,一個網頁彈了出來。我正想關掉,卻被上面美麗漂亮的衣服吸引了,是畫出來的,雖只有淡黑色,但是那份美麗無與倫比。至今為止,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再找,也找不到那個網頁,但是我印象最深的那幅設計稿我還記得,那畫的是衣服的背面,在靠上的方向有幾隻蝴蝶結,不是那種卡通形象的,是那種看著就漂亮的優雅有魅力的蝴蝶結。有了這幾隻蝴蝶結,沒什麼裝飾的衣服瞬間像優雅的晚禮服。旁邊寫著一行字,現在記起大概是“點綴在背後的蝴蝶結,別具一格,優雅美麗。”原句應該與這略有差別,但是這也是我發自內心的評價與讚賞。那一刻,我心底萌發了一個理想,“服裝設計師”!

空有理想而什麼也不做,那理想就一定不會實現。但是,我是希望這個理想實現的。

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服裝設計師是指對服裝線條、色彩、色調、質感、光線、空間等,進行藝術表達與結構造型的人。要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需要有一定的天賦,而且更需要懂得學習方法併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學有所成。”我的興趣更大了,我也知道了要想成為服裝設計師先要好好學習,畫畫好,思維力強,有好的創作靈感,有設計天賦,敏感,時尚,洞悉流行趨向等。當然我還是國小生,不用全做到,只要一點點向著這個理想努力,日後,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服裝設計師。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沒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我的理想是服裝設計師。世界上最快樂的事,也莫過於為理想奮鬥。

設計作文 篇6

一、準備工作

教師事先準備好兩個信封、100元人民幣

二、 遊戲規則

教師拿出兩個信封,讓學生看仔細,老師會把錢裝進去,之後要大家去猜,錢裝在哪個信封裡。最後猜對的可以吃到零食。

三、 遊戲過程

第一局:老師拿出兩個不同的信封和一張100元的人民幣。老師把信封和錢一起拿到講臺底下,老師在講臺底下襬弄了一番,之後拿出來讓學生猜:“錢在哪個信封裡?”,猜對了是什麼心情?猜錯了是什麼心情?

第二局:老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在講臺底下襬弄了一番,之後拿出來讓學生猜:“錢在哪個信封裡?”這回猜對了是什麼心情?猜錯了又是什麼心情?

第三局:老師左右擺弄,使用障眼法,讓學生弄不清楚是非(老師迅速將錢轉移)。老師把兩個信封拿出來,問:“錢在哪裡?”

這個遊戲給你帶來什麼感受?

四、學生習作 ,教師給予指導

附學生習作:

靜靜的教室裡散發著緊張的氣氛。原來我們班正在舉行猜“錢”的遊戲呢!

遊戲規則十分特別。有兩個信封,老師會把錢裝進去,之後要我們大家去猜,最後猜對的可以吃到零食。雖然我對那零食沒啥地興趣,但是我到可以看看我是否可以贏到最後!

終於,遊戲開始了。雖然教室不至於散發著火藥氣,但氣氛比平常來別具一格了。

第一局。老師將100元大鈔和二個信封一起拿到講臺底下。不過這兩個信封大不相同,一個是十分簡單的信封,另一個是一個十分精美的信封。老師在講臺底下襬弄了一翻,之後拿出來問:“錢在哪個信封裡?”當時我感覺在精美的信封裡,可惜的是完全錯誤。主要原因就在於我沒有用心觀察,只憑感覺。

第二局我吸取教訓。老師把錢裝好後問:“錢在哪個信封裡?”我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精美的信封只有紅印,確定在精美的信封裡。果真在那個信封裡被我猜中了。嚐到成功滋味後我更是信心十足,這加深了我要一直堅持到最後的信念。

第三局。老師左右擺弄,使障眼法,讓我們弄不清楚是非。老師把兩個信封拿出來,問:“錢在哪裡?”是初我沒有發現這一點,只是努力觀察罷了。令人匪疑所思的是:兩個信封都沒有紅印。我發現精美的有一點紅印,便站了起來,但我發現那只是花紋罷了。所以,沒等老師説完我就坐了下去。我左思右想,認真回顧,猛地發現老師問的是:錢在哪裡?我的種種設想都出來了,最後確認是沒有在信封裡了。結果猜對了!

我沒有上去取零食,因為這不一定是我擁有的。因為我知道只要認真仔細、努力什麼都可以做到。即使天塌下來,只要做到這三點都能撐下去。

我相信經過這個不平凡的遊戲後,我能做到認真、仔細、努力。我能做到一切我想做到,甚至超越平凡,做到沒有人能做到的事情。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朝著我們的夢想、目標、願望前進吧!

設計作文 篇7

院子的一隅,一抹火紅抓人眼球,那是一株盛放的海棠。當然這是我父親的作品。

父親喜歡侍弄花,院子裡便是花的天地:牡丹、山茶、梅花、海棠……各有各的地盤。花開季節,爭奇鬥豔,好不熱鬧。牡丹、山茶這類高貴的花兒,當然安置在顯眼的地方,唯有那棵海棠,隱蔽在院子的角落裡。

沒有夥伴跟它爭地盤,它就在那裡獨自瘋長,茂密的枝條向陽伸展,一簇簇火紅的花兒,密密匝匝綴得枝條彎下了腰,彷彿一股火紅的噴泉。枝條上的一顆顆小刺,大概就是這美麗的海棠花的衛士吧。

欣賞著這棵旺盛的海棠,我感到疑惑:這樣一棵美麗的、惹人喜愛的海棠花,為什麼會被父親安置在院子的角落裡,還要在它的周邊放些閒置的花盆呢?

一天,我走出院子,在小區裡隨便轉轉。走在小路上,欣賞著兩旁人家養的花。我發現養海棠的人家還真不少,不過那些海棠都種在柵欄邊。茂密的枝條帶著火紅的花朵遮蔽了漆黑冰冷的鐵柵欄,它們驅走涼氣,帶來生機。還有些枝條向小路傾斜,遠遠看去就像是一道由海棠花編織成的拱門,迎接著從此處經過的每一個行人。只是海棠旺盛,使得小路更狹窄了,有時需要撥開花兒的枝條才能路過。

正專注著海棠花呢,一串清脆似銀鈴的笑聲由遠及近鑽進我的耳朵。側頭看去,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心情似乎極好,蹦蹦跳跳,咧著嘴開懷大笑著,顯出小孩子特有的天真無邪。他並沒有注意到我流連在他身上的目光,自顧自地向前衝。也許是沒有注意到眼前的海棠,也許是將海棠的枝條與細嫩的樹葉混為一談了,他就這麼橫衝直撞地從我身邊跑過去。他就這麼與海棠枝條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哎呦”一聲,海棠枝條上的小刺毫不留情地在小孩額頭細嫩的面板上留下了痕跡:一道劃痕上滲出或濃或淡的血印。小孩怔愣在原地,抬手揉著前額,睜大兩眼委屈地望著眼前這些連花帶刺的枝條,又氣得鼓著腮幫子,狠狠瞪了幾眼那海棠花,便撲騰撲騰跑了。

我告別那棵海棠花回家去。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思索著:海棠花固然美麗,種在柵欄邊可作籬笆,也可供人觀賞,可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點不安全呢?

帶著沉思走進院門,不巧撞上了一株枝條,額頭卻沒有感覺到預想中的刺痛。抬眼,發現面前是一株普通的植物,柔軟的枝條隨風擺動,似是在笑我的不小心。反正又不是海棠花,傷不著。一抬眼,那棵海棠花在那偏僻的角落,在幾個花盆的包圍中,注視著我。雖同在院子裡,它嬌豔欲滴,卻又遙不可及,怎麼都觸碰不到我。

回憶起童年,那時的我也是個橫衝直撞,愛跑愛鬧的孩子,經常磕磕碰碰。現在長大了的我,也會不小心碰到這擦到那的。怪不得父親把海棠花安置在這偏僻的角落裡,就是為了防止我不小心被枝條劃傷啊。海棠花,小區裡隨處可見,而我家院子角落裡的這一棵,卻是父親最溫馨的設計。

父親不會在你受傷後心疼地抱起你,給你吹吹傷口,而是早就預見並遮蔽了那些可能對你造成的傷害。父愛,就是這樣悄無聲息,讓你不經意間被溫馨包圍。

設計作文 篇8

一、教學內容分析

讀一篇文章有了一些感想,把它寫出來,就是讀後感,讀後感是議論文的一種,是學生初學寫議論文的入門文體,如果學生寫好的讀後感,再學習寫其它的議論文就容易多了。讀後感一般分讀和感兩部分,先說讀了什麼,後說有什麼感想,感想由讀的內容引發,寫作時,寫讀的內容為感服務,這是一般的思路。“讀”比較好寫,“感”比較複雜。所讀文章內容不同感想不同,同讀一篇文章,不同人有不同感想。談感想要有理有據,要思路清晰。這樣初學,因不會寫,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寫,寫熟了,就得心應手了。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剛學習寫議論文,特別是基礎較弱的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還不會寫議論文,不知道該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說理也沒說服力,感想也不深刻。為些,我們先設計一套讀後感的寫作模式讓學生學,照貓畫虎,先學會基本寫法,然後再靈活運用。學會寫讀後感後,再學習其它議論文就容易了。

三、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學會讀後感的基本結構,教會學生寫作讀後感培。

過程與方法

養學生寫讀後感的結構能力和議論說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讀書後常寫讀後感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讀後感的基本結構,學習寫作讀後感。

教學難點:

如何使用所讀材料說理。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先說說什麼是讀後感,然後說說讀後感的基本寫法,再用一篇讀後感的寫作例項,讓學生感受讀後感的寫法,再留作業讓學生寫讀後感。在批閱學生習作基礎上,糾正學生的習作的中問題,再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寫成比較規範讀後感。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學案,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我們讀書後常常要寫讀後感,它也是考試常考的一種議論文體。今天我們學習讀後感的基本結構。 聆聽。 引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瞭解本節課內容,做好上課思想準備

二、知識導引

怎樣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寫好讀後感也有章可循。如果按下列方法,先掌握它的基本結構,很容易寫好。

一般寫法:

敘:(概述讀了什麼,並選好敘述的角度)

評:(說明有什麼感想,即論點。可某一點談,當然最好是從文章的中心角度談)

析:(分析論述為什麼有這種感想)

議:(論證為什麼這種說法正確)

聯:(聯絡實際並對比分析。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現象,一個話題,也可是自己的實際。把實際和讀的內容做比較。相同就類比,不同就對比)

結:(照應開頭,總結論點,說明寫作目的,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聆聽,思考,做筆記。

讓學生從理論上了解讀後感的常見的寫法,為寫讀後感打基礎。

三、體悟寫法

1.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讀後感。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當時有人駕著一輛馬車和它賽跑。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由於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然而史蒂芬孫並沒因比賽失敗而灰心,他不斷改進機車,堅信火車具有馬車所無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過去了,馬車仍按原來的速度轉動著輪子,而火車卻在飛速前進,高速火車每小時可達200公里,試驗性火車的速度更為驚人。

2.審題立意

可從史蒂芬孫的角度:“失敗是成功 之母”或“做事要有信心”。

可從火車角度:新生事物必將戰勝舊的事物。

可從馬車角度:驕傲使人落後

3. 學習讀後感的寫法。

設計作文 篇9

《令人感動的一件事》是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作文,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關注每個孩子,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

抓住兩個關鍵點,實現發展性

我們都知道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然而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寫作恐懼的心理,寫作時“無話可說”、“有話說不出”、“不知從何寫起”。因此,根據作文現狀及學情、學段的特點,我確定教學目標時主要抓住了兩個關鍵點:

1.藉助多種方法通過情感渲染,引導學生回味令自己感動的事,解決“寫什麼”的問題。

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動情點,圍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進行細節描寫,解決“怎麼寫”的問題。

●寫什麼—— 讓學生“言之有物”。

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東西很多,可是因為學生整天沐浴在愛的溫暖中,對“感動”已經很漠然,就像課堂導語中說的:“每天我們都在愛的溫暖中快樂地生活著,可是隨著我們的成長,有了屬於自己的天空之後,卻忽略了這些愛我們的人,忽視了他們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訓練學生寫作必須注重傾吐他們的積蓄。”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已經儲備了很多關於“寫什麼”的積蓄,問題是在我們的習作課堂裡能否提供一個相對集中的話題,從而積極地喚起學生的儲備,於是這堂課,我就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去回味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事”,發掘他們內心的情感積蓄,讓學生知道“寫什麼”。圍繞這個關鍵點,我設計了第一環節“回味愛”。這一環節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感受愛。這一層次首先讓學生“看看自己的身邊,有哪些人讓你感受到愛的溫暖?”學生自然想到最多的就是親人,為了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接著我和學生一起看著歌詞欣賞《母親》這首歌,歌詞中的“小事”給學生以啟發,在歌聲中,我給學生靜靜回味的空間,引領他們從日常平凡的小事中體驗到親情之愛。

第二層次是拓展愛。通過欣賞一組照片,引領學生走進“如何由被愛到愛人”的層次,像給親人洗腳、刷碗等,認識到“付出是一種愛,回報更是一種愛”,從而由自己家庭中的親情之愛,到學校大家庭中的師生之愛、同學之愛,逐漸上升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大愛,使學生愛的體驗由小到大,拓展了學生的思路。

第三層次是分享愛。學生在前兩個層次中,對“愛”的體驗和感動逐層深入,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紛紛調動起來,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傾吐的慾望很強烈。在學生表達的時候,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感動的瞬間來說,為“怎麼寫”做好鋪墊。

這三個層次實現了學生的發展性,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讓學生“言之有物”的目的也達到了。

●怎麼寫——讓學生“言之有法”。

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下一步就是“怎麼寫”了。根據學情和年齡段的特點,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動情點,圍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進行細節描寫。

第一步,抓事件中的動情點。通過《拐彎處的回頭》兩個片段的對比,讓學生髮現最能打動我們的心靈的地方,最讓我們感動的瞬間,最能牽動我們的情感之處,就是事件中的“動情點”,從而認識到“善於抓住動情點來進行描寫”更能打動人。

第二步,怎樣進行細節描寫。通過閱讀片段,讓學生體會出“細節描寫就是對突出人物形象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作具體生動、細膩逼真的描寫”,只有抓住動情點進行細節描寫,我們的文章才能感動自己,打動讀者。同時借鑑電影藝術中的“特寫鏡頭和慢鏡頭”,有效地和文學藝術進行整合,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

第三步,在掌握了方法之後,我讓學生試著運用細節描寫,寫一寫自己最感動的一件事中的動情點。這樣,學生能當堂學以致用。片段寫好了,就為寫完整的一篇文章做了鋪墊。

關注每個孩子

在課堂上,力爭關注到每一位學生,讓他們能得到均衡發展:

1.課堂伊始,我首先由《母親》這首歌匯入,而後欣賞一組照片,開啟思路,這些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談話的興趣。通過激發每一個孩子的興趣,讓他們都參與到本節課當中。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尊重每一位學生,給學生以充分表達的機會。如:“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出心中的這個人”,“讓學生走到老師、同學身邊用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動”,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當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時,就通過同桌或者小組合作幫助學。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在各個組內巡視,及時給予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指導和要求。這樣的合作學習形式,不僅體現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而且能使學生的優勢更優,弱勢得到填補,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3.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始終圍繞著“提升學生的作文素養”這個中心,以學生為本,激發他們的寫作慾望,使之主動發展,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達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法”,促使作文水平全面提高。如:在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時,主要從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回味:縱向層次有親情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以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愛。在親情之愛中又包含著付出和回報兩個層次。橫向的層次有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事情。在這些事情當中有像親情、師生、同學之愛這樣的小事,也有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愛這樣的大事。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說,有事可寫。

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即時的科學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與進步之樂,用成功的快感去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從上課前表揚學生的坐姿,到課堂上的即時評價,再到寫作之前的姿勢準備,我時刻注意學生習慣的養成,從聽、說、讀、寫各方面的習慣給學生以肯定和引領,從而讓學生投入地、充滿信心地學習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素養,這也是我永恆的追求。

Tags:九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