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品15篇

欄目: 文化 / 釋出於: / 人氣:1.5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品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如果說,讀李白的詩,好比喝烈酒;讀柳永的詞,如同飲甘醇。那麼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無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體味甘與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沒有安逸、嘆息的塵土氣息。

《文化苦旅》稱得上是“三位一體”。它寫了中國各處的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可以說是一本遊記。其中也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不論是參觀或是旅遊,餘秋雨先生都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滄桑。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息壓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其實他是把自己真實地融入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出於對自己的負責及對人們的.警醒,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最質樸、最深沉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歷史事件的如數家珍,對歷史人物的真實再現,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在他清晰而又獨特的思維視角的帶領下領略了歷史的足跡,感悟到最深沉的歷史呼喊。

如果歷史是一部長卷,再怎麼博大精深也終究要翻過去的;如果歷史是一個故事,是是非非就會在一個多彩的世界裡迴圈往復。我們攔不住他滾滾的潮流,唯有在現實的寂靜中或漠然或虔誠地品味曾有過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記憶。正如餘秋雨先生說的:“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是啊,對於歷史的教訓,歷史的遺憾我們不能漠視、不能旁觀,因為只有敢於同它正眼對視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紅豆的濃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許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也許只有正視、面對、承認了這種沉重感之後,才會有一份輕鬆。人生之路,對我來說還很長,我只是站在一邊,踮起腳來張望,迷惘之餘,心中默默暗記:只要做得踏踏實實,珍惜就好。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喜劇是把人生沒有價值的東西撕壞了給你看——痛快;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壞了給你看——痛心”那麼我認為《文化苦旅》帶給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日本的敦煌學研究家用沉重的語調在敦煌石窟門前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而在場的聽到了這句話的中國學者們並沒有太大的激動,而是默默的退了出去,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相對無言。——題記

餘秋雨對文化總是有著別樣的情感,他用自己的足跡來向世人闡釋著那不朽的,穿越了千年的文化情結。他用近幾年的心血澆鑄著《文化苦旅》,用鏗鏘的文字表達了華夏民族文化歷經的的滄桑。經歷了多少的苦難,那民族的瑰寶傳至今天,完好無損的又有幾個?那西子湖畔的一代名妓蘇小小,那擁有通天本領卻想成人的白娘娘,那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雷峰塔,那寧波月湖西岸擁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天一閣······他們無一不為世人傳頌。

似乎是被這寓意深刻的.書名所慟,所以便時時翻閱,哪怕年幼的我對裡面的涵義十分懵懂,但並不影響我從那簡單的字詞中讀出那由內心噴射出的怒火,那對文化深沉的愛戀。記憶中感觸最深刻的是裡面的《道士塔》一文。或許是因為心生哀慼,對那來自遠方,夾雜著血與淚的哭泣感同身受。餘秋雨化身為憤怒的河濤,控訴著那敗壞了莫高窟文化傳承的無知道士王圓籙,控訴著他僅僅為了幾枚銀元,便將無價的文明賣給了外國人的無知行徑。

王道士原本是一個知識匱乏的農民,當上道士後便掌管了敦煌石窟。他因為嫌棄壁洞太過昏暗,竟用石灰將那自遠古流傳下的筆畫逐一掩蓋,將大能的著作永遠埋在了慘白的石灰裡,再不得重見天日。他講那一個個形態逼真的少女飛天雕塑鑿毀,想要改成佛像,最後變得不倫不類。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好恨!”這是餘秋雨有心而生的吶喊。他恨自己生不逢時,沒有在那時阻止王圓籙愚蠢的行為,恨那時的官吏有眼無珠,錯把珍珠當魚目,再把文獻押運歸京時,隨意糟蹋,以至於最後只留下稀稀落落幾本孤本。

猶記得初看到餘秋雨老師的憤慨時,我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幾本書麼,丟了就丟了,反倒是那些飛天雕塑,實在是讓人遺憾!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文化傳承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文明積澱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個民族發展壯大的基本。《文化苦旅》中所記載的,只是世界在變遷中所經歷的歲月中幾個遺憾的縮影。誰又能保證能正確的面對古物?甲骨文出土前,那些刻有資訊的甲魚殼不也照樣被村民當作藥材賣給了藥鋪?為了賣一個好價錢,他們便將那些個刻文一點一點的剔除,最後終是再也不見蹤跡。

其實,在當代社會,像王圓箻一樣的人有很多,那個在埃及已有3500年曆史的金字塔上刻下的“丁錦昊到此一遊”無疑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在這個人類自以為進步的時代,毀壞文物,斷送文化的行為終究是令人心寒。那個刻字的孩子,留下的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7個字,他也葬送了我華夏泱泱大國,文明之都,禮儀之邦的形象,而丁錦昊的事例也引起了國人對我國現狀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事,並非個例!

重溫《文化苦旅》我彷徨了,那從古至今都未消逝的文化缺陷,是在向華夏的臉上抹黑。我想,作為新中國的一份子,華夏未來的驕傲,我們應該尊重文物,尊重我們的文化傳承!自先秦時期的焚書坑儒,我國就流失了大量的典籍,將千年的文化積澱付之一炬,如今的我們,更該對那走過了艱辛大道的文化致敬。

讀《文化苦旅》有感3

短短一段開篇描寫,餘秋雨先生以他細膩的文筆帶我們走進了那個淒涼、悲愴的年代。眼前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如此地悲涼,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片空地愈發的詭異。就在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這麼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圓籙。對於我這個對歷史不太通曉的人來說,這個名字無疑是陌生的。不過,作者很快就告訴我們,這個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一個那個時代典型的中國農民就這樣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這麼個逃荒的道士,能有那麼大的影響?抱著這樣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這一章。心情十分淒涼,我去過那個曾經很輝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卻不知道就在這美麗的背後竟然有這麼悽慘的歷史!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是最能觸動我心的段落,此時我的心彷彿也在滴血。可是,在我們譴責王圓籙這個歷史罪人時,有沒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寶藏的發現者?可以說,無論什麼人發現藏經洞都是一種貢獻,都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現。因為藏經洞的發現就預示著“敦煌學”的產生。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同樣有功,而不能視為過錯。至於有人說應該在某個時代發現合適,那純粹是一種主觀主義的一廂情願。

如果說,中國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價值,那可就錯了,他們懂,只是他們沒有真正領悟,他們還在拿這無形的“敦煌學”文化和運費在比較,他們只知這些文物在自己手裡把玩時的價值,卻沒有徹底明白它們對於國家的價值!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卻阻擋不了國外的學者、探險家、考古家的明智,他們不遠外裡、風餐露宿,費盡千辛萬苦,在沙漠中穿行,預料著各種困難,只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風采,奢求著能將它的鳳毛麟角帶回自己的國家研究。而他們卻不知道面對著個骯髒的王道士,一切都變得那麼簡單。他們幽默地聳聳肩,而此時在他們的眼裡,敦煌文化,變了樣子,可想而知,中國,又成了什麼個樣子?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這篇文章都會感慨:“如果我能阻止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個世代……如果我能當政於朝綱……”如果……如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與其糾結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珍惜未來。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雖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為我們放棄敦煌文化的藉口!看,世界已經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會在中國發展地如日中天。讓那個渺小的王圓籙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能夠變得真的那麼渺小。

讀《文化苦旅》有感4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在這裡,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讀《文化苦旅》,在這本書裡,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裡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的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其實不然!

讀著《文化苦旅》,我彷彿置身於敦煌,走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我記得一車車的經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難以想象的低價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後來中國站起來了。當年,日本學者滕枝晃曾怎樣狂妄地斷言:“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種欣慰,這是瑰寶迴歸後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過一場浩劫,可見莫高窟至今還能美麗綻放,實屬不易。

也從這裡,讓我們嚐到了苦澀。再看看天一閣,你可曾知道曾經有幾代人用他們的心血,來守護住了這座瑰園?你來看看,80歲高齡的範欽中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終,藏書閣存了下來。你也許會感激範氏家族的無私奉獻,但在感激與仰望的同時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家族在守護美麗的苦澀!

的確,中國“文化瑰寶”的傳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經營和艱辛維護,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為美,一種像青花瓷那般優雅婉轉的美,也許會有殘缺的遺憾。在書裡我們找到了心靈與心靈的撞擊,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在這兒,也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經歷一次艱難的旅行。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何嘗,人生不也就是一種苦難旅行!不經歷風雨,怎見美麗的虹彩!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光陰。

苦,文化之苦旅,思,歷史之長河。一提筆就感受到歲月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句話出自餘秋雨先生的第一本遊記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找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我們,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彷彿看見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敦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這裡有美麗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二、風雨天一閣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一個家族揹負著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著,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氣的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終,便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滄桑的歷史。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文化悲劇,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地隨之惆悵。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裡的敏感。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我非常喜愛餘秋雨這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僅寫得很打動人,更是一代大師,在文學上有這樣的成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歡。

讀過餘秋雨的這本書,給我的觸動有很多,讓我瞭解了很多文化古蹟,這些勝蹟的出現和保留讓我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艱難,今人應該珍惜和繼承發揚。散文集中還寫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題,也讓我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所謂閱歷不光是要多讀書,還要多思考和經歷,這樣才是真正的見多識廣。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裡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著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著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著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著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控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說: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裡,靜靜閱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著.叫喧者.沸騰著。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這裡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溫,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這裡,這不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塚.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一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現在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裡只有尋著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這裡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這裡沉靜躺著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文明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著我要熱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因為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裡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嘆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文明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要感嘆.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文明的餘秋雨,將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敦煌文化,多麼的燦爛與輝煌,走進它,一股自豪之情就會油然而生——看,這是我們華夏民族創造出的史歌一般壯麗的文化。可是,在敦煌莫高窟,你會發現,一片殘缺的壁畫,一面刷白的牆,它們與這古老的輝煌格格不入。

而這些完全不搭調的風景,絕大部分出自一人之手——王道士。

王道士原先是個農民,他愚昧無知,外國人用極少的錢物就可以換走一大箱價值不可估量的珍貴文物:

xx年,一個外國商人用幾塊銀元就換走了幾大箱敦煌壁畫與文卷。又是同一年,德國人用幾件不值幾個錢的珠寶,就換走了幾十箱敦煌珍品……

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無數價值連城的寶物因此流失,而現在,我們的'專家只能屈辱地從外國人那購買昂貴的攝影膠捲。但,我們也不能全怪王道士,因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清政府。

如果當時,清政府對敦煌莫高窟進行保護,並派專人來看守,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怎會如此輕易地流失?

當外國探寶人翻過一望無際的沙漠,又幹又渴時,中國的官員卻躺在花梨木的大椅上,悠閒地品著香茗;當外國人將珍寶偷運出國門時,中國官員卻躺在香榻上,尋歡作樂。乾清宮龍几上堆積如山的奏摺裡,沒有一個字是關於敦煌莫高窟的。於是,一大箱一大箱的珍貴文物被運到海外。

真的,我們真的不能怪王道士,他只是一個如螞蟻般渺小、卑微、可憐的人,他對敦煌的“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怪就只能怪腐敗的清政府。

然而,怪又有什麼用呢,歷史的一頁已經翻了過去。那一頁留下的文化債,我們永遠還不清。

因此,我們只能站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輕輕地發出一聲耐人尋味的嘆息……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選一截閒靜的時光,開啟《文化苦旅》,隨餘秋雨山水一程,風雨一程。茫茫然旅秋雨之所旅,茫茫然暢秋雨千年之談。

清茶一盞,助我入境。

它是文化散文,讀來卻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歷史。穿梭其間,我無法不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穿越千年,時空飛躍,人間百態,躍然紙上。或清明,或慘淡;或蕭條,或慄冽;或溫和,或肅穆;或人情備暖,或砭人肌骨;或擘目憤然,或筆底柔情。

他曾說:"一個人,幹著別的事,有感而發,寫兩篇散文,這才是自然。"品味自然,鑑賞風物,感受社會,領略人情。自然而然,有感而發,情自流淌,筆自相隨,這樣的文章也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走馬觀花,或駐足欣賞。合上書,閉上眼,腦海裡,構築著他所描述的文化場景,沉湎於涓涓流淌的深刻文字,或憂,或喜。詩人何其芳曾說:"每一本書都像一個梯子,使他從獸類爬到人類。"與我而言,不是每本書都能成為梯子,讓人爬升。很多時候,它們是一個個迷津,我在裡面艱難摸索,苦悶思慮;時而也曲徑通幽,豁然開朗。在餘秋雨的筆底,更多時候,我行進艱難:讀懂故事,記憶歷史,品味語言,領略情懷,沉澱思想,昇華性靈。

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在他的筆下沉澱為駁雜的'滄桑。雍容大氣,潔淨而不矯情;激情浩宕,智慧而不失靈動;俯仰天地,無愧古今,行雲流水,收縮舒展間靈性撒濺,飽蘸著智者橫亙時空的千年憂患,洋溢著聖哲滌盪今古的敏睿哲思。

他擺脫了沉湎自我的小家碧玉,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情懷,巨集立於天地之間,慷慨豪邁。奔湧的是歷史滄桑,心中塊壘;亦是民族自豪,毅然決然。居高時不傲物,坎坷時不失志。依稀間彷彿又尋回了中華民族沉睡已久的精神圖騰……

寫文章是件苦差事,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中東歐美、大洋大洲間旅察,美景入眼,風光無限,卻無法感受他旅程中無人問其粥可溫,無人與其立黃昏的舟車勞頓、艱險重重;或許,更難以領會他置身大美之地情感濃烈,思緒奔湧,卻難以為文、斷然擱筆的的寂寥,窗外黑黑,筆下白白……

而作為讀者,欣賞這樣艱難而成的文章,也未嘗不是一件苦事。足不出戶,跟隨他旅足萬里,思接千載,感受風幽怨,水清寒;更感受離傷黯,轉零亂。在歷史的時空裡,與作者一起,與民族一起,即使苦苦掙扎如塵埃,也不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在災難面前,難過地哭泣,倔強地微笑,卻依然把腳步繼續鏗鏘……苦著,也快樂著,與民族同榮同辱、同進同退、同喜同悲……惟其如此,我們才能載著華夏,負重前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源泉。深刻感悟,深情以待,認清局勢,保持清醒。期待中華文化不敗,期待中華民族長興。

恐懼著,我們都泥足於井底;無畏著,我們暢遊於海天之際……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人生步履匆匆,總說要慢下來細品人生,可又有幾人能真的做到呢?

從第一次翻看《文化苦旅到今天已經有些年頭了,可當我再一次開啟書時 ,那撲面而來的書香氣息和餘秋雨先生那躍然紙上的文字便很快讓我深陷其中。

第一次囫圇吞棗般讀下這本書時年齡尚小,對於餘秋雨先生的苦也只是淺嘗輒止的閱讀,許是年齡尚淺總是不明白苦從何來,為何而苦。可當到了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卻彷彿一切都撥雲見日一般。

人生長河慢慢,人生的旅途又何嘗不是一次苦旅呢?試問這匆匆人生中有多少人能像餘秋雨先生-般毅然辭去一切的官職,不顧功名利祿隻身一人去探尋中華民族那被時間封存已久的歷史古蹟呢?我想大家一定會說不吧?可餘秋雨先生卻做到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個忘記了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可人們殊不知,中國燦爛輝煌的文明正在被時光-點一點的磨滅,直到最後可能會消失殆盡。

你是否也曾想過,如果古時中國的官員不那麼腐敗,曾經的制度也不那麼封建,如果王道士能夠再勇敢一點, 哪怕只是一點 點,也許那些曾經輝煌的文化典籍也不會淪落他鄉吧!

人生慢長,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每來到一處古蹟,總會不自覺地問一問自己,“她”的前身究竟是如何的呢?當你驟然醒悟過來時,也定會嘆一口氣吧,原來我們也早已經忘卻了。

總喜歡在清晨時分捧起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故事裡的情節似是化不開的一杯清茶,總是有濃烈的苦,也有回味後的甘甜。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旅行的步伐,帶我們重溫了中華民族不可忘卻的歷史。

如今的我們再一次走過先輩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每一個亭臺樓閣都在煙雨朦朧中訴說著那些難以開口的往事,跋山涉水來-場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何嘗不是一場苦旅?靜靜聆聽歷史的可歌可泣又何嘗不是一場苦旅呢?

有時在讀到怒氣四起時,我也曾想,如果我能夠早一些出生 ,是不是就能攔住那一批運送著中華文物的車輛呢?王道士是不是也就能成為那千古罪人?也許,當今的考古學家也就不用一次又-次卑躬屈膝地像外國博物館討要研究那些本該屬於我們的燦爛的敦煌文物呢?

有時當我實在困惑時,我也會問究竟是什麼讓範欽死守著天一閣那麼多年 ?明明僅僅只是一個藏書閣,卻被他注入了畢生的心血?還傳給了後世的一代又一代,我想也許是因為熱愛,也是因為初心,正是他的一份堅守,給後人留下了一片小小的精神休憩之處。

可歷史卻總是不能逆轉,留給我們的也總是隻剩下無法彌補的遺憾。讀《文化苦旅》便是-種精神上的享受,一次心靈洗禮。

在匆忙人生中,捧一杯茶, 讀《文化苦旅》在薄霧將歇的清晨,感受著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現實也是笑對人生。失意時總會想起範欽先生堅守初心;驕傲時又想起一個又一個歷史人物盛衰興敗的歷史。

餘秋雨先生筆下的一字-句,皆是他所走過的每一步路程;一情一感, 皆是百年來滄桑的路程,蜿蜒綿長。

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我們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重視文化,在文化中再識山水,讓自己的林混感受文化的薰陶、隨心所欲品《文化苦旅》與塵世的喧囂隔絕,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所謂的歷史。960萬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而輝煌的華夏文明。

總在想,究竟是什麼,支撐中國文化,一路走過了那麼多年?一個民族的強大,來源於他文化的傳承,在時間的流逝後,是否那些曾經被埋沒的歷史也在等待著被人重新拾起,輕輕撣去那一層厚厚的灰塵,巧笑嫣然地對他說:“原來你一直都在......

書總是有結尾,可歷史仍在繼續,走!歷遍人間大好河山;品,品百態歷史,笑看人生!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裡,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著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嘆。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裡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裡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裡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巨集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著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悅,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著《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著,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裡。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瞭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裡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說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文化者,謂何?當今世界,文化一詞已經鋪天蓋地,小到家長裡短,大到國家政策,此詞一出,整篇文章瞬間“如獲新生”,十分大氣。那麼,這擁有如此神力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它的用途,又何在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化”,時而如雲霧繚繞之峨峨山巔,時而如四極八荒之滔滔巨浪,時而又如紮根鄉土之蒼翠松竹。他它無處不在,又無跡可尋。

傍晚殘燈,我靜靜地翻開《文化苦旅》,試圖於卷籍中尋覓……尋覓什麼呢?剪不斷,理還亂,我只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祝祈,希望能在其中,尋找那個多年未解的答案。

可翻開此書,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遊過白石清涼的牌坊,訪過肅然寧和的古剎,又跟隨肩挑信義,腳踏客鄉的信客,走出解凍的鄉村……

翱翔九天,俯視山河天地之線,山河無言,卻包容一切,一如千年前,陶潛一句“託體同山阿”;回視萬里,西風殘照,都江堰水物合一,天人合一;莫高窟清冷月夜,年代交織,歲月綿延;陽關煙雪,沙墳荒原,悽迷風雪中放達步履,竟更加暢意向前;黃州赤壁,東坡一賦,衝破千載年帷,至今仍隨大江東去;寧古塔下,悲號餘音中的不屈風骨,仍血脈相傳於那片厚實的土壤中;以至於那早被浩浩史書所湮沒的歷史風雲,渤海國那廢弛千年的廢井冷眼,波光仍然執著地閃著……

何謂文化?此謂文化。覽卷至此,我豁然開朗,卻又久久沉思。

我一直以為文化就是詩詞歌賦,民語俚俗。而當我的目光深入到百年前,千年前,文化突然從一闕詞、一行詩、一本書、一群文人上升到了土地的層次,上升到了天空的距離,上升到了人類思想的寬度——是啊,它又豈能是一人之言,一家之說?文化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也早已鐫入我們的靈魂。

文化,是土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男耕女織,桑麻稻麥,其實是一種文化——不,應當是文化的最初載體,因為文化,來自山河大地,真正的文化,絕不是連篇累牘的高屋建瓴,它帶著泥土的芳香,攜著江河的水氣,悟著天空的無垠。

文化,是人們內心的柔軟和堅硬。都江堰,一個水利工程,一個歷經千年風雨的滄桑背影,挑起擔子的卻是一個叫李冰的普通官員。他如水般溫柔,撫過豐饒的大地,卻又如鐵一般的堅硬,在泥沙中傲然挺立,千年不悔。

莫高窟多少朝代的文化匯聚,它們風格不同,十六國時期的苦難,魏晉豪邁,筆觸劍戟,隋唐風姿,《高山》流瀉;元代藏傳,神祕之精……文化之長,隨著文物的散失而環繞世界,可文化或豐美或堅挺的'塑像,卻屹立於後世之心,存生於中華之脊。陽關的煙雪,一去不歸的羌笛,將士們的內心何嘗沒有柔情?面向朔北,披堅執銳,而荒原上年代已不可考的古戰場上的沙丘,卻十分坦誠——死亡而已,何必遮遮掩掩,夜風嗚咽?

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東坡一人之遭遇,無形中照應了遙遙史冊之後的寧古塔的悲劇,而文人之遙遙悲歌,似是又成了如渤海國之國破家亡後人們僅存的精神脊樑……因果複雜,但我想起因源於自信,而結局歸於篤定。

文化是自信的,它傲視千年,直看到宿敵凌亂,宿命改寫,滄海桑田。文化也是篤定的,它堅守千年,直守到蟬鳴初雪,山地稜絕,初心不變。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自信和篤定支援著他走過千山萬水,源於自然又歸於自然。喧囂城市似與它無緣,它本來,不是人間富貴花。文化的高貴使它能屹立於莽莽荒原,這種高貴又在苦難中更加顯現。也許不是苦難給文化帶來了高貴,但是苦難中,文化必定不會丟失高貴。就像,即使自己心中僅有一點燭光,也要化去別人心頭的萬千霜雪。

文化與人,心意相通。掩卷不語,我笑而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你踏“雪”尋“梅”;沒有都市的歌舞昇平,你“夜泊”“西湖”。就這樣,你思考著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蒼涼;就這樣,你描繪著江南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和世態人情;就這樣,你用你的筆直接觸向文人的心路歷程;就這樣,你詛咒著廢墟,又寄情於廢墟……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憂傷感觸,聽你一一訴說。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面對輝煌,永遠感召著我們的靈魂。而你,餘秋雨,沒有顧忌,沒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巨集的民族文化面前體會著自己的渺小。

面對被破壞面目全非的舉世文化瑰寶,你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剖析著王道士麻木的靈魂,引領他跪地懺悔。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面對這一出整個民族在顫悸的歷史悲劇,你無情地撕開她的傷口。

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終究是明白的,於是,蹲縮在道士塔前寫下這樣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

向他傾洩。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無聊……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譴責,遣責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為祖國的古老燦爛文化的榮耀與恥辱而感慨萬千。

二一蓑煙雨任平生

“風到這裡就是黏,黏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裡纏成線,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江南始終是有著那一份“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觸碰了你,觸碰了我,也觸碰了餘秋雨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雲所鋪成的!

當轟鳴的機器與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遠古的那份單純和寧靜;當破碎的激情與饕餮的物慾橫飛,充斥著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門口看著煙雨下的老人,雨水輕輕的飄落在水中。這才知道什麼叫心靜如水,什麼叫“心,軟了,化了”。

時間越過空間,碧水驚秋,黃雲凝暮,霜冷長河般的歷史亦如追風而逝的秋葉,蓬飛零落。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緒在心底縈繞,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許也只有在這一方淨土,才能在俯仰之間,從容面對滄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舊繞舍似陶家,中秋的蘇月依然皎皎空中掛。

正如一種禪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在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帶著崇敬和疑問瞻仰著這為大文豪。

從“垂淚千行便濯纓”到《永州八記》,那種入世與出世的蒼涼與孤獨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淚水所溼潤。

靈魂的居出不僅緣於世內之紛亂,更是宇宙深淵處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無法承載他那顆滄桑的心。於是,他來了,將困厄感傷的心境寄託與遊山玩水和紙墨之間。一切都很靜。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裡歷來寧靜。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臺烽火空餘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你說。

因為廢墟吞沒了你的企盼,你的記憶。然而是你,定義了廢墟,又給了它新的詮釋。

廢墟,並不僅僅是斷壁殘垣散落在一片荒蕪之中的蒼涼。古羅馬的`角鬥場、中國的圓明園、瑪雅文化遺址都可以說是古代文明留給我們的廢墟,歷史面對它們顯得有些殘忍,但它們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它們就如同時間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承載了不同民族厚重的發展歷程,昭示著不同民族文明的興盛與衰敗。讓人窺見到一個民族步履的蹣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遺言,使你不能不為之動容。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延續,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也不會有未來。

因此你吶喊: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後記:蒼天緘默,大地無語。於是我終於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任,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苦在內心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