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中華經典文化經典課

欄目: 文化 / 釋出於: / 人氣:9.85K

大家是否還記得書本上古代學童搖晃腦袋,大聲吟誦古詩經文的場景?廣州一部分中國小校及幼兒園已經將這樣的場景搬到了現代的課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經典知識,被應試教育影響深厚的學生能否接受?家長又是怎麼看待呢?

中華經典文化經典課

3月13日上午第一節課,是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國小六年(3)班的經典教育課。本節課的“任君點吟”環節,老師點吟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全班同學一起吟誦,很是興奮。現在,班上的同學們已經熟悉背誦了60多首古詩,很願意表現自己。

“通過誦、背、書、寫、畫,把中華文化經典教育納入到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用文化經典的智慧,提升我們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日前,廣州市天河區天榮中學校長蓋惠文宣佈,在全校啟動中華文化經典教育。

不止天榮中學,天河全區中國小乃至幼兒園,從3月起,都要開設專門的文化經典教育課程,要求每週一課時,每學期16節課。據悉,這是廣州首次嘗試把國家語委倡導的經典誦讀上升為經典教育,納入課程。

訊息一出,有人高興:學習經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也有人疑惑:在應試教育模式下,經典教育課程會不會流於形式,甚至被直接擠佔?如果提出硬性考核要求,又可能會增加學生本已十分沉重的課業負擔。

達標要求很高,不設立專門考試

根據《天河區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工程實施意見》,天河區各校,都要把中華文化經典教育納入課程。

“學生在15歲前記憶力最好,我們希望他們通過學習經典文化作品,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記憶,從而培養高尚品質,提升人文素養,鑄造健全人格,建立主導價值。”天河區教育局局長柳恩銘說。

關於考核,天河區並未要求學校專門設立考試,提出通過趣味教育及開放自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柳恩銘還建議,老師要讓學生通過誦讀、速讀、配樂讀等方式,在“讀”的過程中汲取前賢智慧。

“但這絕不意味著‘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一個樣’。”天河區教育局副局長盧琳介紹,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頗高:幼兒園的孩子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國小一年級結束後,要求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

“天河區今年只是試行經典教育工程。明年在誦讀的基礎上,逐步拓展至包括音樂、書畫、武術等多元素的文化經典教育;後年逐步拓展至世界文化經典教育。”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通過這三步走,經典教育將成為天河區的教育特色。

經典教育要像蒸饅頭,慢慢加熱、慢慢發

對於開展經典文化教育,很多家長表示支援。家有三年級國小生的蘇慧明的話很有代表性:“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做人。孩子通過學習經典,更易於養成孝道品格和仁義禮智信的為人準則。”

“以前孩子放學後會讀點國學經典,但隨著功課越來越多,沒堅持幾年就放棄了。”學生家長王女士認為,把經典教育納入課程是好事,能讓孩子長期堅持。

但是,不少家長也有質疑:課業本已繁重,再加進經典教育,還要求全文背誦,會不會再加重學生負擔?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教師許家芸說,因為不進入升學考試,經典教育要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強化考核,但這確實會加重學生負擔。“讀經典當成興趣還可,若真的要列入教育大綱,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對於這些顧慮,柳恩銘認為,“經典教育傳承民族精神和倫理道德,對養護心靈、增進德行、開發心智意義重大”。而且“我們會挑淺顯易懂的內容,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開發心智、引起共鳴;而非囫圇吞棗,背會了事。”

對於天河擬定3年推進經典教育,中華書局經典教育推廣中心主任祝安順說,“就像煮餃子和蒸饅頭的不同,對經典教育,不要指望像煮餃子那樣說開就開,而要像蒸饅頭,慢慢加熱,慢慢發。”他希望,搞經典教育不要指望一蹴而就,需要頂住考試壓力,“由誰來教、教什麼、怎麼教、如何評估教學成果,需要在實踐中探索。”

祝安順還建議,讓現在的學生讀國學經典,要經過精心編制和創新教學。“實施經典教育,學校要建設富有個性的校本課程,恰當選編內容,提高經典的可接受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