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快樂的清明節作文彙編十篇

欄目: 清明節 / 釋出於: / 人氣:1.9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快樂的清明節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快樂的清明節作文彙編十篇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1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快樂的清明節作文500字。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裡,下了車,大人們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著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著雜草,而哥哥拿著棍子和我打架。

接著,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著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說,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優秀作文500字《快樂的清明節作文500字》。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裡面,菸灰卷著向上竄,外公笑著說,現在燒了這麼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別爭錢呀。

森林裡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扛著一個耙子,掃著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著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人們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

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鐘就打完了。

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裡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母親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父親母親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父親母親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母親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3

今天中午,姨媽把咱們載到十都英外婆家去。一路上,咱們看見油菜花到處都是,真好看啊!

到了外婆家,咱們拿了白紙和煙花等一些東西去上墳。

到了太公和太婆的墳前,咱們用鐮刀割草,用鋤頭把土鍬到墳上,再把白紙掛到墳上。咱們拜了太公和太婆,最後放上煙花。咱們用這樣的形式來紀念去世的親人。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著這句詩句,大家必須會說,這是關於清明的,這還不完整,這就應是關於清明掃墓踏青的.,也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就在今年,我親自經歷了一次掃墓活動。

清明那一天,我要去掃我曾祖父和曾曾祖父的墓。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墳墓邊,大家就忙忙碌碌地幹了起來,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掃地,還有的在閒聊,幹完了這些,只見旁邊幾個老人拿出打火機,拿出一張張紙錢,在墳墓前燒了起來,紙錢越燒越多,火也越來越旺,火堆裡還冒出一團團濃煙,撲鼻而來還散發著一陣陣臭味,整個墓場都烏煙瘴氣。

突然,一陣風吹過,一張帶著火的紙錢就飄了起來,我心裡想會不會引起森林火災啊!我心裡正為山上的樹木們著急,它們要瀕臨死亡了,這該怎樣辦呢?我正著急的時候,有個人拿著掃把上前制止了這個“火芯”,我的心才平靜了下來,之後,我就問媽媽:“他們為什麼要燒紙錢?,這樣多危險啊?”媽媽說:“是啊,他們還不懂科學 你也能夠投稿,以為這樣做是對過世親人的關愛,也想讓他們給自我及家人帶來好運,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我們心裡對過世的親人存著懷念就夠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經過了這次掃墓,我明白了清明的好處。我更期望每個人都能用科學環保去掃墓,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大街上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您會不會覺得奇怪,怎麼會這麼多人呢?那是因為,清明節是我們西場鎮的趕集日。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還沒起床呢,就聽見大街上傳來各種各樣的叫賣聲。原來,是小販們前一天就把攤子擺好了,為了今天能早點做生意,多賺點錢回去。

我來到大街上時,大街上已經有很多人了。我在人群裡東竄西鑽,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小攤子,上面賣的是吃的,我和妹妹看了直流口水,一會兒買這個,一會兒買那個,幾乎攤位上的好吃的都被我們吃遍了。那兒的老闆忙得紅光滿面,心想:這回可是賺多了。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了。我們越過重重人牆,又來到了一個小攤旁,原來這是一個玩具小攤。我和妹妹看了,吵著,鬧著要玩遊戲機。媽媽實在拿我們沒辦法,只好買了遊戲幣給我們。這遊戲很簡單,我和妹妹兩個人玩得不亦樂乎。

我和妹妹邊吃邊玩,從早上到中午,又從中午到夕陽西下,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熱鬧的集市。我在心裡暗暗唸叨著:“清明節真好玩,希望明年的清明節快點到來!”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6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小姑的清明節就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自己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疼愛侄女的小姑為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以前,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自己身邊陪我自己。您就陪在孤獨的我自己身邊。我自己的童年因您而美麗、快樂。

透過那濛濛的雨絲,我自己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油菜花盛開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這一切都讓我自己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小姑您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蔚藍的天空下,一個小xx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婦人不正是小姑嗎,她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自己明白她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xx在婦女那嘮嘮叨叨的話語中,小xx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xx,你怎麼沒有看出小姑眼中的憂傷,老婦人是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xx的快樂。最後就無奈地離開人世。

小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自己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小姑您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自己度過的卻是那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並沒有詩人杜甫所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而是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我和媽媽沿著石子路往山上走去,路旁的草叢碧綠碧綠的,野花遍的都是: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星星。走啊走,我和媽媽走到了外公黑色的大理石墓前,一股莫名的哀痛湧上心頭,眼眶有點溼溼的。

回憶起兒時,最幸福的一幕是,我騎在外公的肩膀上,雙手拉扯著他的耳朵,吵著要外公給我去買鞭炮。七年前,外公的突然去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外公一生沒享過什麼福,每天奔波在田裡,面板被太陽晒得黝黑黝黑的,一雙粗糙的大手上佈滿了繭子,外公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就被抓到臺灣去了,所以外公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還跟著一個老人學唱“賀郎曲”。以前,村裡人結婚,都要請外公去唱。我多麼希望外公還活著讓我好好的去孝敬他,讓他享受天倫之樂。再讓我聽聽他唱“賀郎曲”,吃外公種上來的各種新鮮的蔬菜的蔬菜和水果。

媽媽把鮮花放在墳墓前,點上三支香,雙手合十,拜了又拜。無奈失去的親人已逝去,再也回不來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等香燒完了一半,媽媽用打火機燒掉紙錢,願外公在天上一切都好,有的吃,有的穿,有的喝……

清明,一個概念,永久的悲哀。掃墓,一個做法,永久的回憶。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8

今年的清明節是我過得最開心最快樂的節日!

4月4日的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很快就到達雷山。隨後,又去小唐弟家吃飯。

我們吃好飯後,準備好東西上路了。我們要去固魯掛親。

固魯這有我的一位姑奶安葬在這裡。這次去跟姑奶掛親的有伯父伯母、爸爸媽媽、姑媽、大姨、米多姐、米多姐的哥哥、九里哥、樑浩鑫、小姑和我。

小姑是我姑奶的小女兒,她有一個姐姐。姐姐早以出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小姑的爸爸又一次組成了新的家庭,以後就一點都不管她的死活。她一個人獨力維持生活,日子過得非常艱苦,更談不上上學讀書了,從沒踏進學校的大門。其實她很渴望讀書。她家和我們家距離很遠,自從姑奶去世以後,就失去了聯絡。

今年我伯父偶爾一次機會聯絡上了小姑,終於在凱里見了面,於是約我們大家一起去跟小姑的媽媽掛親。知道她的身世以後,我非常同情她。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知識文化去幫助她學習。彌補她沒進過學校讀書的願望。

我們從雷山乘著伯父的小轎車到固魯寨門,下車後就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我們活蹦亂跳、有說有笑。小姑也和我們一樣的很開心!走著走著,忽然下起了大雨。在大雨中我們互相照顧,小姑拉著我的手,我拉著樑浩鑫的手……,我們相互用自己的衣服去為對方摭風擋雨。一路上風風雨雨、行走非常艱難,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到達了姑奶的墓地。

走到墓地之後,一片綠色的草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位於草地中間的一個土包包就是姑奶的墳墓。雨還是下個不停,爸爸和伯父一邊吩咐我們一夥小朋友去避雨。一邊忙著清理墓地上的雜草,他們顧不上自己身上的雨水,七手八腳地忙著料理墓地半個小時後,終於完成了。然後伯父叫我們下來,我們這一夥小朋友爭先恐後地下去和大人們一起分享祭奠姑奶的食物。每個人一手抓糯米飯,一手抓著大塊肉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們吃得可香了!雨漸漸變小了,我們在細雨中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個空曠而美麗的地方。

一路上我在想:這不就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的一種思念嗎?其實掛親就是一種孝敬長輩、關愛親人的一種活動。

雖然這次去固魯掛親很辛苦,但我還是感到快樂,正因為這次去掛親,我認識了小姑,也讓我懂得了怎樣去關心他人、關愛長輩、關愛親人的道理。每想起掛親的這一天,我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開心和快樂。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9

我爸爸老家是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一齊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為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愛吃的各種菜餚,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著這些供品去墳前。

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豔……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是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後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期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後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這是有來歷的:春秋時,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後悔。他明白介子推是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為只要燒山就能夠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

而此刻,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後,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說這也是清明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是自我用篾片和報紙自我做風箏,此刻都是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說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是我老家的清明習俗,你們家裡的呢?

快樂的清明節作文 篇10

“老師,祝您清明節快樂!”聽到這句話後,你有可能”噗嗤”一樂,但是,這句話卻出自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之口,你會怎麼想呢?

那是清明節前(4月2日),剛剛上完品德與生活課,我正在收拾教具,這個班的一個男孩子畢恭畢敬地走到我跟前,我抬頭看了他一眼“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老師,祝您清明節快樂”“哦,謝謝!”望著孩子那真誠的祝福,我沒好意思再說什麼。回到辦公室後,和同事們說起了這件事,同事們都說“誰大清明節快樂呀?這孩子真不懂事!”坐在座位那我獨自反思,不是不能快樂,也不是孩子不懂事,因為按照以前放節假的慣例,老師和同學們都互相祝福“節日快樂!”今天這節課老師只留了“做家務”的家庭作業,卻沒有說和“清明節”的任何事,這個孩子很有心,下課趕緊跑到我跟前送上了這句話,他不懂得“祝您清明節快樂”該說不該說,可能還不懂得“清明節“的來歷;也許是他憋了一節課想說的話呢,不能責怪孩子,要為孩子們補上“清明節”這一課。

放假回來,還是這個班,剛上課,看到孩子們滿臉興奮的樣子,我便問起“咱們剛放完假,說說你們這幾天怎麼過的?都幹什麼了?”“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去了。”“咱們全家到香山爬山去了?”“很快樂吧?”我立即就問起這個爬香山的孩子“嗯,咱們還拍了很多照片呢,等洗完後拿來給您看。”“謝謝!還有和他們不一樣的嗎?”“咱們全家給我爺爺掃墓去了。”“那你們為什麼要掃墓呢?”“爸爸說要祭奠自己的祖先,不能忘了他們。”“真懂事!那你們知道為什麼在清明節時去祭祖?你們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不知道,您能給咱們講講嗎?”“行!”我望著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目光,痛快地答應了,這也正是我這節課想要給孩子們補充講的內容,以免以後再出現“祝您清明節快樂!”的尷尬。

首先,老師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講起,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因此現在許多人利用這個假期全家去旅遊。

然後,我結合一年級品生課講過的二十四節氣,讓孩子們回憶咱們國家的二十四節氣歌,請孩子們背一背,再講“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接著講到“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你們想聽故事嗎?” “想!”我用淺顯的語言有聲有色地給孩子們講起了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十分認真。“其實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有很多說法,但是咱們知道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老師給孩子們播放了海外華人回國祭祖的一些新聞圖片。老師藉機又說:“從這個方面講,能否祝別人清明節快樂嗎?”“不行,人們祭祖時還傷心著呢,怎能快樂呢?”“因此,遇到節日時要想一想這個節日有哪些來歷,能否說‘節日快樂’否則就會讓別人很尷尬。咱們還小,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或其他節日來歷,咱們要慢慢了解,把咱們的傳統文化繼承併發揚下去,好不好?”“下一個節日該是五一勞動節了,咱們一起去查一查它的來歷吧,在下節課‘請你說一說’活動中請大家來介紹。今天回家後請你作小老師給你的父母講一講‘清明節’的知識願意嗎?”??就這樣我利用近半節課的時間給孩子們進行了傳統節日的介紹,雖然超出課本講授範圍,但我覺得很值,適時地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們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正是德育教師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