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合集八篇

欄目: 清明節 / 釋出於: / 人氣:1.94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清明節日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合集八篇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祭奠的日子,註定是個憂傷的日子。剛吃完早飯,我和爸爸就提著水果,拿起紙錢,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爺爺的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爸爸鋤完草,放上水果,點上香,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山坡上,盛開著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的墳前,希望他能得到些許安撫。

這時,幾隻小鳥在空中盤旋,不時地發出幾聲鳴叫,為這憂愁的氣氛增添了幾分哀傷。我拿出心愛的竹笛,為老爺爺吹奏起他愛聽的“東方紅”。吹完後,我好奇地望著爸爸,問道:“爺爺聽得到嗎?”爸爸說:“當然聽得到,竹笛聲會像紙錢一樣隨著風傳送給他。”聽了這句話,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勤奮學習,以後把好成績用類似的方法傳送給他。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為故去的人掃墓,燒紙錢,人們也利用這次機會帶領孩子去烈士陵園,紀念館,深切緬懷先輩們。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文化。

今天我也沒有閒著,也去掃墓,祭奠那些先輩們,我和祖父、祖母和爸爸坐車去祖墳,一路上見了許多沒有見過到東西,這可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下一跳,我們到了以後,拿著貢品和大金來到了祖墳前,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把大金放到裡面燒,祖母還給我講哪個是祖奶和祖爺。燒完了,我們就去我祖母他媽媽和他爸爸的墳前,我們又燒了許多的大金,燒完了,我們去二老舅的家,吃完飯,我們回家了。

在清明節裡,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上墳、包艾餃、玩一些遊戲……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上墳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麼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後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餚擺放在太太爺爺爺的墳墓前,然後,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後,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爺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包艾餃

我們一回到家,就開始做起艾餃來,我們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後,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中,再去洗乾淨,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後,開始包起艾餃來,在艾餃裡面包滿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別人做的不一樣,我做了個“女人像”那個女人的“肚子”中,裝滿了芝麻。燒好後,咬一口,汁水從中間噴了出來,我大聲叫道:“哇!真好吃呀!”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沙沙沙……”聽,窗外下著雨。雨點像一顆顆晶瑩珍珠,落在窗上,像一滴滴眼淚,掉在地上,變成水坑。今天是清明節,卻下著濛濛細雨。我。弟弟與媽媽坐著舅舅轎車,開到山腳下。下了車,大家都撐著雨傘。五彩繽紛雨傘在雨夢境中,顯得格外耀眼。雨點在雨傘上,又漸漸地滴在了我們身上,手上,鞋上,全身都是水,使人感到冷颼颼。山路上全是泥濘,每個人鞋表面都“包”著一層黃泥。

來到墳墓前,雨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弟弟妹妹們也不懂事,只管自己往裡面擠,好讓自己能燒到紙錢。他們一擠,雨傘上雨水全灑在我身上,我可真成了“落湯雞”了。終於輪到我燒紙錢,我拿起紙錢燒了起來,還沒來得及燒另一張紙錢,火早已被雨水給撲滅了。

我生氣了,腳可真癢,真想把那一堆已燒完紙錢給踢了。

下山了,我一身是水,就連鞋子裡都是水。這次清明節,缺少樂趣,缺少通衢,更缺少太陽情趣;這次清明節只能說“只有倒黴!”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去給去世的祖先掃墓。

記得去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回老家給去世的曾祖父掃墓。今年也是如此,到了家以後,準備地差不多了,我們就跟著爺爺去掃墓。曾祖父的墓地在老家的東南角,到了以後,我們將帶來的紙元寶燒了,再挨次序磕頭,磕頭完,就基本結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又想起過世的曾祖父,不禁流下了眼淚。這可能是清明節的意義吧!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6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一大早就和外公外婆一起去山上掃墓。

我們來到山腳下,看到很多的人也準備山上掃墓,還看到有很多賣花的人。外婆拿出酒水和我們一起往山上的祖墓走去,到了墓地,舅舅先把雜草弄的'一乾二淨,外婆再把酒水開始祭拜。媽媽告訴我說:“清明節這一天,有很多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來給已故的親人掃墓,這是對情人的懷念!我們全體人員進行了祭拜。

過了一會兒,等外婆祭拜好了以後,我們就一起下山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眠的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8

4月4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去山上紀念逝去的太公。

我在路上念起了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馬路上人山人海,汽車的喇叭聲經常傳到我的耳邊。太公的墓在後面的山上,墓的旁邊都是竹子。爸爸和我把太公墳上的雜草拔掉了,把花插在墳上,媽媽把三根香插在墓前。媽媽在太公的墓前說了幾句祝福語,媽媽把金元寶和紙錢燒了,紀念完太公我們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