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名著讀後感13篇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1.17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著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著讀後感13篇

名著讀後感 篇1

第一次讀它,似懂非懂,只是覺得它是一部很傷感的作品;第二次第三次,我不禁流淚了。當我讀到愛上了小王子的狐狸對小王子說的話時,這份深情讓我感動,當讀到小王子離開了他心愛的玫瑰花時,我又不禁感到惋惜……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寫的一本哲理童話,既神祕又很奇特。小王子在原來的星球上,只有他一個人,一朵玫瑰花和三座火山。小王子愛上了玫瑰花,可是有一天,他們吵架了,小王子離開了他的星球。直到他遇見了小狐狸,他開始思念他的玫瑰花。可是最後小王子死了,但他的靈魂卻回到了他的孤獨星球。

故事中的小王子是單純的,好奇心強的,對什麼事情都抱以認真的態度,什麼事情都要問到底,從不在心裡留下問號;小王子是孤獨的,喜歡坐在椅子上看日落,欣賞著日落時斜暉脈脈的憂傷,小王子的心同樣也是憂傷的。

小王子在他的星際之旅中,訪問了他所在的星球相鄰的六顆小行星。先後遇見了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和一個老先生。他們有的財迷心竅,有的愛慕虛榮,有的脫離現實……

直到他來到地球,碰到了小狐狸,並在小狐狸的主動申請下馴養了它。小王子終究是要離開它的,但是它是知足的。它擁有的麥子變成了金黃色,看到麥子,就會想到小王子金黃的頭髮,孤獨的`心有了一絲希望。在與小狐狸在一起的日子,小王子學會了愛,懂得了要對玫瑰負責,因為他馴養過玫瑰,就永遠負有責任。小狐狸送走了小王子,並告訴他,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首先讓我感動的是小狐狸。它請求小王子馴養它,小狐狸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小王子,正如小狐狸所說:“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隻狐狸,就跟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所以,我被小狐狸真摯的愛所感動。

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也讓我感動。小王子愛著玫瑰花,玫瑰花也愛著小王子。可惜,小王子離開了他的星球,可是小狐狸的話使小王子想起了他的玫瑰花。雖然世上有數多玫瑰花,但在小王子的心裡,只有自己的那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只因為那是他愛過的玫瑰花!

雖然小王子的星球很小,他只擁有一朵玫瑰花和三座火山。但他每天給玫瑰花澆水,每週清理火山,在他眼裡這是最正經的事了。儘管玫瑰花有時無理取鬧,自高自大,甚至常常騙小王子,但小王子還是包容它。他甚至怕綿羊會吃掉自己的玫瑰花,怕風會影響它的生長,他就是這麼關心它!所以,我被小王子的純真以及他對玫瑰花的愛,讓我十分感動。

水對心是有益處的,書對人也是有益處的,就像《小王子》這本書對心靈也是有益處的,能夠清澈心靈。愛的責任,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愛的、愛的責任負責。用心靈去洞察事物的本質,這是狐狸給我們的啟示,其實這也是《小王子》留給我們的啟示——愛的責任。

名著讀後感 篇2

看書,要看好書,才能取之精華,化為己有作為知識上的補充;看書,要看名書,才能取之精神,化為己有作為動力上的補充;看書,要會看書,才能取其優點,化為己有作為學習的榜樣。其中,著名人物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感動之至!

書中主要敘述了作者海倫凱勒的勵志人生,從出生到逝去,寫得非常清楚、詳細。這個曾經脾氣暴躁的小女孩六歲開始接受教育,十歲學習說話,因為“聾、啞、盲”,沒有人知道她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只是,多年以後,她的演講震驚了世界。她的事蹟不知道鼓舞了多少殘障人士,甚至在她的面前,許多健康的人都感到萬分羞愧。人們常說:“上帝關閉了一扇門,但同時也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這句話用在海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她活了八十七歲,但有八十六年都是通過這扇窗戶去感知世界,與外界交流的。然而,又有誰知道她在感知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與汗水?她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勇氣和毅力,在逆境中崛起,挑戰生命的極限,她憑藉自己的努力,把生命中的許多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海倫她是不幸的,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恩師莎莉文老師為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海倫頑強勇敢,她把這份濃濃的愛匯成成百上千倍地回報給了社會:她建起一家家慈善機構,將畢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正是海倫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她的作品隨著歲月的流逝越發散出光彩奪目的光芒。她的作品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像一股涓涓細流滋潤著無數人的心田。在海倫的身上,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她頑強不屈、積極向上的樂觀品質。

而我們與海倫相比起來是太幸福了。我們就相當於一個個各種各樣、有著不同的想法、不同外形的花瓶,海倫是不幸的,是有損壞的,而我們是完好無損的。但是,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才會有真正的財富,海倫靠著勇氣與毅力成就了自己璀璨的一生。我們呢?常常因為不小心擦破了皮、腿撞青了、作業如此之多呀等而煩惱、抱怨。相對而比,這些算得了什麼呢?我們閉上眼睛走路,感受到了膽怯,不敢邁出第一步,有時,你很熟悉這兒,會走的暢通無阻。但是,海倫從小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耳聰目明,而海倫呢?她聽得見嗎?聽不見。她的一生只有十幾個月有美好的時光可以看到、聽到,會知道並熟悉不同的地點與不同的路嗎?不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對海倫來說,短短的'三天光明是多麼遙遠、多麼奢侈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暢通無阻的。例如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因此,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知識,並學習鍼灸,在當地行醫。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幾國語言,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而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學習呢?何不珍惜眼前,利用自己僅有的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呢?

名著讀後感 篇3

最近,我學習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通過學習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受益匪淺.

一、教師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

學困生一直是任課老師很頭疼的問題,通過學習陶先生的教育名著,我覺得:有些學習困難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多,卻往往事倍功半,這是受到了不當的學習方法或不良的學習習慣的影響。教師上課要千方百計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一位學習困難生,由於幾次考試不及格,對語文失去信心,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生不愛聽老師上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師上課上得不夠生動,無法吸引學生去聽課。我認真地去反思我教學上的不足,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吸引學生來聽課,我感受到了教師肩上的壓力。沒錯,學生的上課不認真,能完全怪學生嗎?難道老師就沒有錯了嗎?我們的學困生只是把這種反映表現得更加明顯了些而已。由於他們本來對學習的興趣就不大,所以,一旦你的課上得不夠吸引,不夠生動,他們便立即表現出多動,不安。但如果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讓他們時時處在動嘴,動手,動腦的狀態,那麼相信他們還是會配合學習的。

二、 熱愛學生,喜歡學生。

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

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由於父母忙於生計,把孩子扔在一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學習跟不上,有時我真的不忍心責備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幾乎都在自己的看護下做作業,再想想他們,我們作為教師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呢?教育本來就要用愛去澆灌,心與心交融才能回報以真誠。

三、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

學生除了在學校學點科學文化知識以外,更重要的一點的是也要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學習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一個積極的學生能夠認真面對,從而解決困難;而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由於人性懶惰,所以放棄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缺乏了。記得一句話:對於遠足的駱駝,最可怕的並不是眼前一望無際的沙漠,而是心中無綠洲。那麼如何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就擺在我們面前了。世界著名的激勵大師安冬尼羅賓說過:“人為什麼願意去做事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快樂,另一種是逃離痛苦。”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所以首先得認識學生需要什麼,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有什麼好的地方。而總有一些基礎實在差的學生,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一大堆。那麼我們就不要對他們有多少高的要求。對於這一類同學,我一直灌輸一種思想:把困難當作挑戰。這樣子,就減輕了一些學生心理上的壓力,但我們決不可以不管他們!

名著讀後感 篇4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這句話深深地打動我,此後我就上了輝煌的讀書道路。今天,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讀了《紅飄帶獅王》這本書,它對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影響。 這本書講了五隻小雄獅,其中有一隻叫紅飄帶,它們出生幾個月後,因老獅王怕它們長大爭奪王位,把自己趕下臺,就把它們無情地逐出了獅群,就這樣它們被迫到野外玩著殘酷的“生存遊戲”。後來,它們經過重重磨難:冒著生命危險去獵殺長頸鹿;僅靠著它組織的一個小群體將力大無窮的黑犀牛處於死地;又靠著自己聰慧的頭腦和敏捷的身手咬死了大雄鱷。在一次次的搏鬥中,它的同伴們陸續地犧牲了,可是它毅然勇敢地面對生存的重重考驗。就在一次王位之戰中,它一時失手了,被打得渾身傷痕累累,差點丟了性命,可他並不氣餒,越來越努力,終於將帕魯魯獅群的老獅王打敗了,成為了威震四方的叢林霸主,它的智慧和英勇讓許多同伴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它還有了自己廣大的領土和親密的伴侶,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一顆堅定和充滿自信的心,在哪裡摔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不輕易向失敗屈服,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一次成長一次,世界上沒有一次就成功的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人類尋找光源的實驗中失敗了成千次也沒有放棄,終於在1006次時成功了,從此人類在晚上也能過上燈火輝煌的生活,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

想想我以前就因為一點點的小挫折不知道放棄了多少寶貴東西,感覺自己很可笑,比如有一次學校組織校運會,老師請有能力的同學舉手,我當時覺得自己還行,便舉手了,可旁邊有幾個同學諷刺我說:“你這麼弱不禁風,平時也不多鍛鍊,怎麼會跑得快?”我聽了心裡超級不爽,便悄悄放下了手。還有一次週末,爸爸帶我和朋友結伴一起踩山地車去五彩田園,大概有七八公里的`路程,開始的時候我特別興奮,感覺自己像一隻無憂無慮小鳥在空中飛翔,旁邊還有幾個“大鳥保鏢”護著,感覺不知有多神氣,大約走了一半路程,我開始感覺累了,大汗淋漓,氣喘呵呵地要下車休息了,5分鐘不到又要啟程了,我還沒休息夠呢,爸爸鼓勵我再堅持一下就到目的地了,我才沒有這樣累過,感覺身體軟軟的,不小心車前輪刮到了綠花帶,車子不由自主地倒下了,我的右膝蓋跪倒在地上劃破皮了,當時所有的興奮都變成了痛苦,還剩下1/3的路程我說什麼也不肯繼續踩了,爸爸無奈只好帶我在附近順便逛逛就回去了,過後我很後悔,從爸爸臉上看得出他有一點失望,其實我只是一點皮外傷而已,想想當時真軟弱!如果我當時能忍住痛苦堅持到底的話,成功的喜悅將撲面而來!

現在的我遇到挫折時,我便想著《孟子.告子下》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會經歷殘酷的考驗。紅飄帶獅王不也是這樣闖出一片天地的嗎?

名著讀後感 篇5

我讀的《史記》,是節選自司馬遷《史記》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的白話本。這本書只節選了30篇史記中的故事。古人說過“一葉而知秋”,讀《史記》我完全可以領略《史記》的歷史、文化的精深。

仰望夜晚的蒼穹幽深而遙遠,繁星閃爍,又使多少人沉醉其中,迷戀、憧憬,感慨萬千。《史記》猶如這深邃的夜空一樣給人思考、哲理,前車之鑑的警醒。

走進《史記》一個個帝王將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談笑風生躍然紙上。跟隨他們的腳步,我目睹了他們在那個時代留下的串串印記。有的人聖德,有的殘暴,有的英武,有的昏庸,······帝堯禪讓開啟聖德,商紂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無不揭露其有多殘暴,周厲王防民之口,讓百姓道路以目的暴虐無道,周幽王為搏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昏庸,項羽劉邦的楚漢相爭的風起雲湧的治國策的較量,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的美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明的人物成為古今文學典範。這也許就是母親說的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厚重的文化底蘊,是我們的文化樹的根基。只有這如此豐厚的根基,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讀史使人明智”說的一點也不假。“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讓我們這些後輩明白:身處絕境拼死一搏的.能量有多麼巨大!我們要多思考、多實踐。每一個故事,讓我們讀過之後,都是一種啟迪;每一個故事我們領會之後,都將變成我們的一種智慧!

我讀了至少五遍《史記》才敢拿起筆寫這篇讀後感,因為他的厚重、智慧、仁德,不容許我褻瀆!

名著讀後感600字篇二_《史記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史記故事》,它是從史書《史記》當中選出來的60個小故事,包括商鞅的故事、重耳流亡的故事、孫斌和龐涓鬥智的故事,還有趙氏孤兒、勾踐滅吳、韓信胯下受辱、項羽垓下被圍等,這些故事既尊重歷史事實,又寫得非常生動。它的原著是司馬遷,改寫是王家毅。

據說司馬遷是很正直的史官,因不幸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被處以宮刑。司馬遷受宮刑後曾經想到了死,但是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史官,有必要讓後人瞭解歷史的真相,於是,他忍辱負重,閉門著書,終於在他的有生之年寫成了這部歷史鉅著《史記》。在這部書裡,作者不但如實記錄了歷史事件,而且對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對後人研讀歷史,以史為鑑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史記》作為歷史書籍帶給我們的思考無窮無盡,它的哲理讓看過他的人一生受益。當我讀到《臥薪嚐膽》時,越王勾踐的毅力,改正錯誤的決絕,讓我心生佩服,他讓我明白:面對困境時,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未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讓我對軍事家項羽、韓信敬畏不已。《紙上談兵》趙括慘敗秦軍,讓我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語言的巨人,卻可能是一個行動的矮子。

《史記》這部書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和文學著作。以歷史事件為中心,按照時間的先後,記述了自皇帝至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事件,並且做了客觀中肯的評價,被魯迅先生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名著讀後感 篇6

1.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中國學生的100個真情故事》的書,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一篇叫《一碗餛飩》的故事。

這篇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女孩,她常和媽媽吵架。一天她又和媽媽吵架,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女孩不知不覺走到一個麵攤前,麵攤的老婆婆看見了她,問:“孩子,你要吃麵嗎?”女孩答道:“是的,可是我沒有錢。”“我請你吃。”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女孩剛吃了幾口就哭了,她說:“我們不認識,你卻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和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了出來。”老婆婆聽了,說:“孩子,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這麼感激我,你媽媽煮了十幾年的飯給你吃,你卻和她吵架!”女孩愣住了,飛快向家跑去……

讀完之後,我的眼眶溼潤了,就是如此如此簡單的哲理,卻有這樣令人流淚感人的故事!

是啊!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頸,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2.最近,我讀了《一碗餛飩》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了一位母親和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兒一起生活,她們家裡非常貧窮,過年的時候,鄰居送給她們一碗餛飩。母親讓女兒吃餛飩,而自己卻喝女兒吃剩下的餛飩湯。女兒問媽媽餛飩好吃嗎?母親騙她說餛飩很香,為了不使女兒懷疑,她還故意吃出聲音來。看到這兒,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這是多麼感人的故事啊!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從這位母親身上,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把全部的愛給了我。

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揹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第一次離開父母……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

我們都知道,父母給予我們的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他們傾其所有來培育我們,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起早摸黑地奔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勞苦和艱辛。細細思量,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凝聚著父母的辛勞和對我們的付出。僅僅用“偉大”、“無私”這樣的詞彙已經形容不出這種恩情的深厚。

記得以前,母親常告訴我,在我一生下來的時候,體質就非常的弱,一不小心就要感冒。而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如果感冒了是非常危險的。有一次,我不知怎麼地又感冒了,又是咳嗽,又是發燒,最後休克了。我爸爸當時急得不得了,抱著我趕到醫院,卻急得連醫生辦公室都找不到,只能大叫:“醫生在哪裡?醫生在哪裡?快來救救我的孩子!”經過醫生的搶救,我的燒總算退了,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掛著鹽水,而爸爸就坐在我的'床頭,用手握住我扎著針的那隻手,連飯也顧不得吃,整整一天一夜。我的病慢慢好了起來,而爸爸卻累得滿臉的憔悴,滿眼的血絲。在這十幾年中,只要我的身體稍有不適,爸爸媽媽就非常著急。

父母為了給我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那麼辛苦,那麼努力。為了能夠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他們付出的又何止是物質方面,還有金錢也買不來的心血和青春。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讓我們行動起來,點點滴滴,感恩父母。

名著讀後感 篇7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閱讀讓我成長,書香讓我振奮。在學校圖書館裡閱讀,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說到這我便想起了《西遊記》。

雖然在很小的時候經常接觸少兒圖書版的《西遊記》,電視劇也看過好幾次,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的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是真正品讀本書,卻是在近段時間的事情。

《西遊記》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主要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以及他們的師傅唐僧。它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了孫悟空的出世和他大鬧天宮的故事;第二部分講的是孫悟空要和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主要說了他們取經路上遇到種種妖怪和重重的苦難,從中認識了豬八戒和沙和尚,然後師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經,一起克服重重的困難,最後終成正果。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他們的師傅唐僧這四個人中,我比較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想必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孫悟空吧。孫悟空同時也是整篇神話故事中最光輝的形象。它是一個頭緊戴箍,身穿虎皮裙,會七十二變的'猴子。同時也是一個為人間降妖除魔、解除魔難的大英雄,在困難面前他無所畏懼、隨機應變。經過了重重困難,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頑強不屈、聰明機靈。

在《西遊記》中,最為精彩的就是三打白骨精,比如裡面的一個片段:打死的妖怪現了原形,成了一堆白骨,在脊樑骨上還刻有“白骨夫人”四個字。悟空把這些指給唐僧看。唐僧這才有點相信。不料,八戒這時卻在一邊插嘴:“大師兄怕師傅唸咒,才用了法術,變出副白骨來騙人的。”悟空聰明機靈,英勇無畏,但卻遭到師傅和豬八戒的不信任,其主要原因是豬八戒老是在其間挑唆。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怎麼喜歡豬八戒,但是他也有勇敢的時候。《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都有正反兩面,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人也一樣,所以我們要看到每個人的正反兩面,不能看到反面了就說別人的不好,就不喜歡這個人。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不斤斤計較的優秀品質。

《西遊記》不僅讓我領略到一些非常神奇的故事,還增長了我的知識,並且讓我學會了很多道理。我們做人應該像孫悟空一樣,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假如你是孫悟空,你做不到寬容別人,那麼肯定就不能成功地取經,因為八戒和唐僧並不是每時每刻都信任他,甚至有時還會冤枉悟空,如果做不到寬容的話,又怎能最後一起成功到西天取經呢。他們的成功還取決於他們一路上的同心協力、團結一致,一起解決了種種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心協力和團結一致也是不可少的,就例如我們的班級。我們每一個人的班級都是一個集體,特別是在參加一些班級的集體比賽的時候,就更加需要班裡的每個同學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個同學的同心協力和團結一致,才能在比賽中拿到好的名次。在學習上,也需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對於小事不斤斤計較,多年以後才能成功到達“西天取經”。

名著讀後感 篇8

梁山自古多英雄,千古英雄多少事?

——題記

看完《水滸傳》原著,看完《水滸傳》電視劇,我閉眼沉思:原著與電視劇異同嗎?

一定有啊。總體來說,原著注重的是“語言”,電視劇注重的是“畫”,使其更生動,更容易被人記住。細細品味,它們在人物刻畫、內容情節等方面均有異同。

人物刻畫的異同——

說人物形象,李逵是一個嫉惡如仇,有造反精神的人。他上梁山,沒有絲毫的勉強。上了梁山之後,他的要求是“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所以,一聽到說招安,他就撞翻桌子,甚至把朝廷的聖旨扯碎。此則為“同”。

在刻畫李逵上,原著與電視劇是同的,而在刻畫宋江上,則略有不同。

在原著中,宋江為人胸襟廣闊、目光深邃、志向高遠,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碌碌因人是廢才”,宋江卻不這樣,做押司小吏,散施銀兩,濟人急苦,義放晁蓋,怒殺閻婆惜,盡顯豪俠之氣;宋江在潯陽樓題的.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日若逐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仔細想一下,“敢笑黃巢不丈夫”,什麼是大丈夫,他認為自己忠義,現在虎落平陽,將來為國家建功立業,這才是大丈夫!

然而,在電視劇上的第三十八集——招安。那個時候,宋江放走了林沖的頭號敵人高俅,林沖先是吐血,然後氣死。因為自己要招安,惹出了更多的血腥場面。為了自己要求一個官職,導致了整個梁山義軍的滅亡。在此,宋江似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首先,電視劇中,林沖之死,是因為宋江放走了高太尉而氣死的。而原著中,林沖是病死的。我想:這樣一來,林沖對高俅的深仇大恨、對亡妻的深愛都進一步被強化,人性化的因素加強了。

再者,老版水滸傳電視劇中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情節——攻打遼國。這是在宿太尉招安之後,宿太尉的建議。我將《水滸傳》翻至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再翻到目錄,從八十三回起,花了七八回在攻打遼國上。而電視劇中,梁山義軍就直接進入朝廷。我認為,這段是不能漏掉的,因為在攻打遼國這件事上,體現了梁山義軍的英勇善戰:在此途中,因為遼國的一個太乙混天象陣,宋軍想了很多辦法。當我看著他們一次一次無奈地收兵時,我焦急萬分;當我看到他們成功時,我又欣喜若狂。期待電視劇上一幕。可是,看到電視劇,我是失望的。

還有,譬如林沖打洪教頭,一開始是戴枷的,並且,他是用槍棒掄了洪教頭的小腿,而不是打了一棵樹,樹倒下砸到洪教頭的腰部的等等。

相同的結局——

還是要提到梁山義軍的悲慘遭遇。因為宋江的一個招安,從正將到偏將,從馬軍到水、步軍,一個個歸神了。只留下贊名千古。我想:二十年後,你們仍是一條好漢!

實話說,是原著好,還是電視劇好,我也說不清。總而言之,各有各的優缺點。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尊重原著的。

“打魚一生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再次回顧阮小五的歌謠,望梁山泊,不禁嘆了一口氣。

梁山依舊人卻無,至今古蹟仍尚存。悲哉!

名著讀後感 篇9

買了這本書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了,一直放在書架上,沒開封。一直沒時間看,後來聽一個微博上的朋友說,這本書很震撼,所以借春節假期之際,開了封。果然很震撼。對南美不瞭解的我,通過這本書可以知道個所以然。作者馬爾克斯通過對小說情節的肆意構造又讓其沉浸於現實之中,將拉丁美洲人的生活方式和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故事程序交融在一起,通過描寫一個小鎮(馬孔多)的興衰和盛敗過程彰顯出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程序,通過描寫一個家族的新生、鼎盛到沒落和消亡過程來展示整個南美人的風土人情和生活面貌。情節之離奇、過程之曲折,色彩之濃烈,結局之意外,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對全篇小說的孕育能力和掌控能力。整篇文章都被一種異樣的孤獨所籠罩,讓人窒息。很奇特,我對作者寫這篇小說的動機很感興趣,有機會,一定要查查資料,看看作者出於何種目的寫這篇小說。

當我看完這部小說的時候,我竟然驚奇的發現這部小說與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首先都是描寫一個家族,而且極力將其所處的歷史背景淡化模糊,重點敘述故事內容和勾勒人物個性。其次,巧妙的將虛幻和寫真的`寫作手法融合在一起,使整個故事情節無限伸展,無邊無際,使小說中的人物無限穿越,鮮活如生。最後相似的地方,就是人物眾多。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影子。再一次佩服加西亞.馬爾克斯,但對人物個性描寫還是及不上曹雪芹,不同的是馬爾克斯寫完了,曹雪芹卻沒寫完,留下一個巨大的遺憾。

印象中的南美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有神祕的瑪雅文化和原始部落,也有現代文明和工業革命。美麗而又富饒的地域和勇敢勤勞的南美人卻過著貧苦的生活。他們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沒有經歷過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發展卻遠不及歐洲和北美。從哥倫布發現他們之後,就變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後來又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成了冒險者的天堂,同時把戰亂也帶進了這個地方。就如作者的故鄉一樣,到如今,也還在戰爭不斷。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有這樣一句歌詞唱到“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總不能明白其含義。後來反覆琢磨設身處地去考慮,倒是有些懂了的苗頭。正是因為孤單,才使一群不甘寂寞的人兒齊聚在一起,彼此消磨著對方的時間,去寬慰自己的顫抖的心靈。而與此對立的,縱使這群孤單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紙醉金迷中沉淪,自己內心的牆依舊把自己圈存在哪隻有自己的密閉的空間內,所以他們註定孤單。

正如同我剛開始對那句話的不瞭解,我在讀《百年孤獨》這本小說的時候,發現孤獨二字在文中出現的頻率並不高。但當我合上書本,再去細細品讀,卻又看到了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隱藏著的孤獨,甚至乎那個時代的孤獨。

孤獨之處首先體現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故事中的第二代貝麗卡,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阿瑪蘭妲以及從他們身上展開故事中聯絡到的相關人物的結局都不約而同地體現出孤獨二字。

名著讀後感 篇10

諸葛亮無疑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前後知天下事,左右曉天文地理。但讀來讀去,心中總有一個結不能開啟:他為什麼老是要和魏延過不去呢?在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後,我還是覺得魏延應該算是三國裡的一個悲劇人物了,因此覺得有必要為他說上幾句,鳴鳴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見,也希望能一起來談談。

我個人認為,在三國裡,魏延是一個深明大義、識時務的俊傑。想當年劉備攜民渡江投奔襄陽,劉琮拒不開門,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聲:“劉使君乃仁義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並砍死守門將士,要放劉備進城來。因文聘殺出阻攔,且劉備和諸葛亮並不領情,沒有進城,魏延只好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後關公戰長沙,與長沙守將老黃忠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頓有惺惺相惜之意。韓玄欲以外通內連之罪處死黃忠。在關鍵時刻,還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責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然後一刀砍下韓玄的人頭,投拜關羽。可見魏延對劉備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撓的`。就是這樣一個有功之臣,諸葛亮卻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還想當然地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所以要絕後患。這真是無稽之談!照此邏輯,所有的叛兵降將都應該推出斬首。最後還是劉備出來打圓場,救了魏延。但諸葛亮對魏延的偏見卻影響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諸葛亮麾下奮勇殺敵,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諸葛亮取了西川,論-功行賞時,連歸順不久的馬超也被封

為“五虎上將”之一,而和黃忠一樣資格的魏延,卻被排斥在“五虎上將”之外。這就大大地傷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諸葛亮一出祁山時,魏延出了一個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一舉定秦川。應該說,這是一個大膽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如果諸葛亮能夠採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議,以主力出陳倉或斜谷,以一部出隴右牽制魏軍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襲長安,是能夠一舉定秦川的。但諸葛亮卻過於謹慎,堅持所謂“十全必克而無虞”之道,坐失良機。反過來還譏諷魏延:“你以為中原就沒有比你聰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擊,管叫你有去無回!”結果諸葛亮還是傾舉國之兵走隴右大道正面攻擊,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自己也累死於征戰途中。此其二也。

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後事時,託付楊儀主持全域性工作,將兵法傳與姜維。此時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楊儀當魏延鬧情緒時可相機處死他。而魏延這邊正氣鼓鼓的:論資格,他最老;論-功勞,他;論文謀武略,他不輸楊儀、姜維,而到頭來這把年紀,還得聽小輩調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舉動:放火燒了蜀軍回撤的棧道,揚言要擒殺楊儀。最後還是楊儀和馬岱合力斬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劇性的命運結局,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諸葛亮卻始終對魏延抱有成見,而且還當著魏延的面說一些不利於團結穩定的話。無論魏延怎樣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久而久之。魏延心裡總憋著一股火,諸葛亮對後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導火索,當諸葛亮死後就爆發出來。

名著讀後感 篇11

一個有著驚人毅力和百折不撓精神的傳奇人物,憑藉著上帝賜予他的生存能力,竟在荒無人煙的島上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他就是靠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和一雙勤勞的手的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你瞧!在荒島上生病時,他咬緊牙關努力和病魔做鬥爭;在荒島上沒有吃的時,他想盡一切辦法,自給自足,種莊稼、馴化山羊、燒陶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做出了美味的麵包;在荒島上碰到野人時,他沒有退縮、畏懼,而是勇敢喝野人搏鬥,最後還拯救出了一名野人……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魯濱孫先生!

1719年,英國作家笛福創作了一本風靡全球的名著——《魯濱孫漂流記》,你知道笛福他是因什麼而創作了這本書嗎?請聽我來娓娓道來: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髮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蹟。笛福就根據這件真實的事情創作了出了這部作品。

主人公魯濱孫是一箇中產階級人,可他不安於現狀,喜歡冒險。他的夢想就是出海遠洋,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結果在一次航海的過程中,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給吹到了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開始了他漫長的荒島生活。他在荒島上找到了自己最心愛的獵狗,又從他們的船骸上拿下來了一些有用的物品,建造了一座溫馨的房屋。沒有事情乾的時候就讀《聖經》、馴羊、教自己的鸚鵡“波爾”學會說話……他十分勤勞,把自己的茅舍裝扮的別具一格;他十分聰明,嘗試著用菸草來治療自己的瘧疾;他十分有智慧,懂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這種頑強的生存能力令我嘖嘖稱讚。

讀過《魯濱孫漂流記》的人,大概都對魯濱孫拯救星期五的情節記憶猶新,我也是的。魯濱孫面對野人沒有害怕逃避,他先對那個逃跑的野人大聲呼喚,那個野人看了他,似乎很膽怯,魯濱孫用手招呼他過來,後面的兩個野人也慢慢地迎了上去。就在這個時候,魯濱孫衝到第一個野人面前,用槍桿子把他打到,魯濱孫不願意開槍,因為他不想讓其餘的野人聽見。第二個野人嚇壞了,拿起弓向魯濱孫射去,他不得不向第二個野人開槍,頭一槍就把他打死了。魯濱孫向那個野人招手,因為他知道,那個野人已經成他的俘虜了。他走向魯濱遜,立刻跪了下來,吻著地面,頭貼在地面,把魯濱孫的腳放在他的頭上,彷彿他願意成為魯濱孫的奴隸。通過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魯濱孫的機智和勇敢。

在這本書裡有這樣一句話:“神賜給眾生同一種能力,有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創造出奇蹟。而有的人則相信天命,不肯去開創自己的生活,他們認為‘奇蹟’都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只要去創造,奇蹟就會出現。”的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也要像魯濱孫一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奇蹟,勇於向困難挑戰,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堅強的自我。

名著讀後感 篇12

《簡·愛》的故事背景是在19世紀的英國,簡·愛的父親是個窮牧師,當她還在幼年時,父母就雙雙去世,於是她被送到了舅舅裡德先生家,但裡德先生也早逝,在他臨死之前,囑咐妻子好好照顧簡·愛。簡·愛在裡德太太家裡的地位非常低,受盡欺辱。由於缺乏愛,她變成一個叛逆,壞脾氣,不討人喜歡的女孩。後來,裡德太太就把它送進了羅沃德孤兒院,而孤兒院的院長卻用種種辦法從精神和肉體上摧殘孤兒們。之後,在孤兒院裡流傳一種傳染性傷寒,這場傷寒奪去了許多孤兒的生命,其中簡·愛的好友海倫也在這場傷寒中死去,簡·愛深受打擊。簡·愛畢業留校兩年後,由於受不了學校裡的冷漠,她登廣告在桑費爾德莊園找到了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莊園裡的男主人羅切斯特是個性格陰鬱而且喜怒無常的人,他和簡·愛經常辯論不休。簡·愛深受男主人女兒的喜歡,慢慢的,她與男主人也逐漸化解冷漠,簡·愛逐漸打動了羅切斯特,他們兩相愛了。然而在婚禮上,簡·愛卻發現羅切斯特還有個瘋了的太太,痛苦中,簡·愛選擇離開山莊。她回去找到了年幼時的舅母,並照顧著此時已中風的舅母。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的太太縱火燒了山莊,羅切斯特殘廢而且失明,正當他陷入一生中最悲慘的時刻,簡·愛回來了,並答應照顧要他一輩子,他們兩也結了婚。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其中許多地方都與作者的親身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人們都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寫照”。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她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歷經磨難,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在逆境面前,她並沒有低頭,沒有絕望,沒有在屈辱中沉淪。當她在學校被羞辱時,她化悲憤為力量,不僅在學習上飛速進步,也取得了他人的理解;當她在身份尊貴的情敵面前,她從容面對,顯得大家閨秀,保持著個人高貴的尊嚴;當她在心愛的人羅切斯特面前,她不會因為自己的地位卑賤而感到自卑,反而用自己的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讓羅切斯特自慚形穢,並獲得對方的尊敬以及真摯的愛;當他發現愛的人已有了妻子,於是她毫不猶豫的離開了他,始終捍衛這自己高貴的尊嚴和對愛情高尚的信仰。這是一個具有新興階級特性的女性,在她身上的種種,無一不體現了勇敢,堅強與執著。

人的一生的確要走過許多泥濘,遭到很多波折,但能在摔倒之後,勇敢地站起來,並且無畏的朝前走去的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這就是簡·愛能夠感動我們的原因。她的確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偉大不是因為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因為在平凡中,在面對自己的人生的時候知道該怎樣去選擇,並勇敢的去做,即使在迷惘中,也能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信仰。在遇到不公時她會勇敢地反抗,當確定目標時,她會努力的去最求,無論經歷了多少,都始終保持著一顆純潔的心,不計前嫌,對以前對自己不好的人好,這些無一不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簡·愛》用一個個文字組成了一個的故事,用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的人。在成天盲目的追逐之後,再一句句抱怨之前,想想簡·愛,想想她是怎樣面對生活,這無疑也會是一盞很好的指路明燈。

名著讀後感 篇13

“你以為,由於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靈魂沒心麼?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如果上帝賜於我財富和美貌,我必須要叫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目前難以離開你。我目前與你說話,是我的精神與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大家兩人穿過墓地,大家站在上帝腳跟前,彼此平等——本來就這樣!”

話語中所表現出的自尊自愛讓人動容。這句話源於一本世界經典文學名著——《簡·愛》。它是19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書中的女主人公簡·愛的一生,經歷了海量苦難與挫折,她的一生彷彿盡是不如意:自幼便失去雙親,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舅父過世後,她飽受舅母一家的欺凌、冷眼。被送進孤兒院後,她依然生活艱苦,朋友海倫的死亡,更是讓她遭到精神上的摧殘。再到後來,她尋得愛人,幸福的曙光好像顯現,但她的愛人羅切斯特的老婆忽然出現,使她的.生活又第三墜入谷底。

困苦的生活好似沼澤,她深陷其中,卻從不願沉淪、放棄。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她一直自尊自愛,堅強獨立,純真善良,勇敢追求我們的幸福。她從不屈服於運勢,種種不幸只是帶給了她愈加頑強的精神力量,使她不停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人格。她成為千百年來獨立女人的經典形象,永垂不朽。

大家沒辦法決定大家的出身——那是上天給予的。但“英雄不論來源”。生活,運勢卻是可以靠堅持、努力、拼搏來改變的。清朝著名史學家萬斯同,小時因為貪玩在爸爸的賓客前失了面子,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而在長期的勤學苦讀後,他最後成為了受人尊敬的著名學者。在這個故事中,萬斯同依賴努力獲得了大家的尊重。簡·愛也是這樣,她出身低微卻不卑微,執著堅毅。堅信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平等的,併為此不斷付出努力。最後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是我們的幸福。在堅韌與努力的同時,支撐著人站起來的,還有自尊自愛,這是平等的基礎。試問,一個人如果是沒廉恥之心,沒獨立的人格尊嚴,又有哪個會尊重他;一個人如果是不會自愛,不會潔身自愛,那便沒資格,也不會去愛其他人,又怎能奢望得到同樣平等的愛與尊重?說到底,大家給的尊重,都是為了褒獎在任何逆境中,仍不看輕我們的靈魂。這種靈魂不只應當獲得平等,甚至比那些所謂的貴族愈加高尚。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所身處的年代。當時,女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只不過附屬,無需有獨立的思想。而簡·愛身上表現出一種高尚的人格,她自尊、自重、自愛,面對魅惑有著好的剋制力,對於社會人格有著理性的認知。既是夏洛蒂·勃朗特內心抗爭,追求平等的縮影,也是當代所有獨立女人的縮影。

因此,《簡·愛》一書給人以難以抗拒的美感,折射出足以震驚心靈的強烈藝術感染力,也因此成為文學史上沒辦法被超越的經典。

Tags:讀後感 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