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考試

歷史考試複習計劃(通用7篇)

欄目: 考試 / 釋出於: / 人氣:2.8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考試複習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考試複習計劃(通用7篇)

歷史考試複習計劃1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複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複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

時間大約在2月10-5月1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複習,此階段約佔了整個複習階段的一大半時間,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在此階段複習時,注意充分利用“複習要點”,以課本為基礎,迴歸課本,厚書薄讀,以專題為載體,針對性複習,全面把握歷史知識體系。在複習過程中,採取教師系統講解與學生熟記相結合,實行預測—複習、檢測,鞏固練習與檢測相結合。這一階段以學生複習為主,教師指導。這是打好基礎的關鍵,這一遍要細要慢,一般是要先從教材中找到考點,然後分析考點,最後還要強化識記考點;

第二階段是綜合訓練

針對會考、題型分析、加強訓練,迴歸課本,這一階段,老師講解為主,時間是在5月1日-5月27日,將四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會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因此,認真研究會考改革態勢,深入剖析會考命題思路,引導學生科學訓練,確保能在會考中輕鬆奪取高分。近幾年的會考試題,既是真題也是範題,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認真研究這些考題,有益於制定複習計劃、選擇複習方法、整合複習內容,更有益於挖掘內涵、明確目的、總結規律以便結合實際指導複習。根據會考試題來編制綜合試卷。

第三階段是查漏補缺

模擬測試,時間大約在5月27日——會考,根據列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同時,要把握試題解題特點,加強解題方法的研究指導,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能力。加強學生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問答題的解題策略指導,注重新題型探究式問答題的研究,只有這樣,歷史複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才會烤出好的成績。

歷史考試複習計劃2

為迎接期末考試,特制訂如下複習計劃:

第一遍複習以教材內容為主,包括教材標題、大小子目及具體的內容,做到事無大小、輕重,均一一過目,理清各標題之間的關係。目錄是知識的框架,只有把握了歷史框架,才能將零碎、非有序的具體知識點歸屬弄清楚。

第二遍複習以理清歷史線索並進行知識拓展為重點。歷史學科的試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強調對歷史發展沿革(即歷史基本線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及創新能力。因此複習時要注重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整理併力所能及地進行學科間的知識滲透。

第一週複習課本內容第一、二單元

第二週複習課本內容第三、四單元

第三週理清歷史線索並進行知識拓展

第四周綜合複習,利用試卷檢測學生的複習效果,並進行查漏補缺。

例:第二單元複習題綱

第5課夏商西周的更迭P22

夏朝(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商朝西周

時間公元前20xx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啟繼承-"家天下"開始湯周武王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都城陽城亳、殷鎬京

末代國君夏桀(暴君)商紂王(暴君)周幽王(昏君)

(公元前771年)

***公元計算(公元前558年用世紀和年代表述;你出生在多少世紀多少年代;公元前21世紀比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8世紀比公元前19世紀;西周建立距你出生多少年)

****西周經濟:1、農作物品種增多,已有人工灌溉2、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製作普遍3、建築物開始使用瓦

第6課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P28

實行目的:為了鞏固國家的統治

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內容:P28兩點(P33材料讀)

歷史作用:鞏固了國家的統治

貴族、平民與奴隸(社會網路示意圖P)

統治人民的手段: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雙重手段(作用)

第7課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P34

背景:周王室衰微,幾個大諸侯國為了擁有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乘機爭霸,先後出現"春秋五霸"(齊、宋、晉、秦、楚)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國富兵強,成為第一個霸主

概況晉文公:城濮之戰打敗楚軍後成為中原霸主

楚莊王:必之戰打敗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戰國時期七雄並立: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地圖)

政治外交策略:"合縱"、"連橫"

*****成語(見大題)

第8課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春秋戰國時期)P41

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鐵器(春秋)牛耕(戰國)廣泛使用(引起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根本原因)

生產方式的變革(個體生產代替集體耕作)鐵器牛耕引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公作則遲分地則速---春秋戰國時期)

發社會變革歷史背景

富國:獎勵生產;承認土地私有;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強兵:獎勵軍功;(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

(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影響最大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編制戶口,加強刑罰;推(衛鞅、秦孝公)行縣制;統一度量衡

歷史意義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

(歷史作用)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9課甲骨文與青銅器(商朝)P46

龜甲、獸骨甲骨文漢字(意義)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鑄刻在青銅器金文

代表

C、司母戊鼎(是現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列舉商朝以前的三項世界之最

歷史考試複習計劃3

第一、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

1、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管理。集體備課要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定主題,重難點、集思廣益,資源共享。備課組必須認真研讀“三綱”,精心研究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試題,複習才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逐步轉化備課方式。集體備課要實現由備教案向備學案的過渡,由備教學內容、備知識梳理向備教學實施的過渡。

3、潛心研究備課內容。備課要認真關注“三情”、 “三生”(尖子生、邊緣生、學困生)等問題。

4、在備課和教研時,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幫帶作用,從備課、講課、作業佈置,重點講解各個方面細緻的指導新教師。並要求新教師儘量做到聽一節講一節,學習中提高。

第二、認真落實目標教學,調動學生讀、記、聽、寫、練的每一根神經。

1、解決好目標設定問題,要以學生為本設定目標,目標一定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是學生學習的收穫、積累和提高,要直指學生的學習結果。目標用詞要清晰、簡單、明瞭、切中要害,為此,我們通過教學研討,形成統一的教學案模式:目標提出要有恰當的動詞;知識結構清晰、精練;大學聯考真題有導向性;每節課解決1-2個重點問題;習題鞏固針對性強。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鍵看學生基礎知識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學生獲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2、堅持“三鼓勵、三不許”的教學基本要求,即“鼓勵學生多說,多上講臺,培養主動意識,使學生開口敢說;鼓勵學生多寫多思,使學生養成動手、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不迷信資料、課本和名師,使學生養成探索創新的能力。調動學生讀、記、聽、寫、練的每一根神經。

3、整合教材,提升綜合能力。

目前高中歷史新課程是以專題史的形式呈現的,同一單元的各課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但專題史的教學明顯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因 此在歷史複習中,最好按通史體例重新整合三個模組的內容,構建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徵。抓好通史複習,既可溫故,即整理同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專題模組的 知識;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識基礎上歸納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徵,構建知識體系,融會貫通,形成新的認識。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國富兵強,成為第一個霸主

概況晉文公:城濮之戰打敗楚軍後成為中原霸主

楚莊王:必之戰打敗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戰國時期七雄並立: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地圖)

政治外交策略:"合縱"、"連橫"

xxxxx成語(見大題)

第8課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春秋戰國時期)P41

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鐵器(春秋)牛耕(戰國)廣泛使用(引起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根本原因)

生產方式的變革(個體生產代替集體耕作)鐵器牛耕引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公作則遲分地則速---春秋戰國時期)

發社會變革歷史背景

富國:獎勵生產;承認土地私有;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強兵:獎勵軍功;(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

(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影響最大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編制戶口,加強刑罰;推(衛鞅、秦孝公)行縣制;統一度量衡

歷史意義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

(歷史作用)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9課甲骨文與青銅器(商朝)P46

龜甲、獸骨甲骨文漢字(意義)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鑄刻在青銅器金文

代表

C、司母戊鼎(是現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xxxxx列舉商朝以前的三項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