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必備(9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2.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必備(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新年吃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新年倒貼福字的來歷。

從前,有一個大官,他命令大家在過年的.時候貼福字。在一次過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過得怎麼樣。大官走在大街上,他發現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著貼,於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們全家抓進了府裡。大官審問其中一人,道:“你怎麼把福字倒貼了?”那人顫抖著說:“大人,把福字倒貼,讀起來就是福到,因此小人就自作主張將福字倒貼了……”大人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不僅沒有罰他們一家,還獎勵了他們。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奇妙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不管怎樣,中國人都不能忘“本”。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緊急情況下,推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雙腿高位截肢。不少人感嘆她的舉動,但也有人替她感到惋惜。對比《二十四孝》中的某些類似“埋兒養母”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更讓人尊敬。

文章中提到的有違當今社會主義所“規劃”的和諧藍圖的“傳統道德”如今註定要被剔除,倘若繼承這些糟粕,必定會收到法院的“通知書”和“警察的手銬”。對那些垃圾道德必須剔除,毫無疑問。“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千年後的我們描繪了一個男權社會。“裹腳”定義了當時的審美標準,那也註定要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被巨浪衝走,儘管它在某些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的我們可以用千年後的眼光重審過去的歷史事實,諷刺當時的文化糟粕,卻不知道後人千年後亦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今天我們的一切。

千年前“精忠報國”的英雄與現在騙津貼的“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文化的精華大都隨時間的拉長減輕了質量,甚至湮滅了。

不可否認,自中國開啟大門迎接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便遭到外來文化的侵襲。新舊思想道德文化的激烈碰撞,新時代的先進文化才能佔到上風,而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精華大都失去了,或者改變了最初的形態,遭到扭曲,甚至泯滅,無跡可尋。“聖誕日”“復活節”充斥店家“商戰”,“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這是多麼的遺憾。

我們承認,中國傳統道德中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間斷的文化精華,留傳至今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丈量的巨大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區別於其他民族血脈的獨特精髓。換言之,這就是“本”這就是“源”。

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道德文化,衡量其思想價值,繼承並發展精華,保持傳統道德的內在思想形態,維護精華的本原,將它帶入當今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它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這一時代的道德文化大廈。

不忘“本”,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即使外來文化與新思想侵蝕到了我們的每一寸土地,我們也無法丟掉傳統道德的“本源”。這“本源”,就是文明從未間斷的古國文化延綿至今的重要原因。傳統道德中的精華教會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倘若你已被新文化浪潮沖掉了這看似包袱的財富。請一定要找回它。

因為,不管是什麼理由,只要我們是中國人,就絕對不能忘“本”!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巨集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那一年的北京,在城市巨獸的擴建中,千年古城牆與眾多美輪美奐的文物級建築轟然倒塌,時至今日,給人們留下無法修補的深深遺憾和沉痛反思。這一年的北京,還是在城市巨獸的擴建中,樑林故居又遭拆除!為什麼?這種在“建設”旗幟掩護下,對文物、對文明的肆意損壞,以及隨後而來的無邊悔恨總要在我們的社會中重複上演?

我想,這應該是人們在現代文明科技、經濟強力“前進”的衝擊下,對傳統文化“無言靜守”的內涵表現出的無知與漠視。

近代的我們,對物質的追逐和對西方社會的盲目崇拜所激發出的'強有力的氛圍,猶如一張大網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社會考量曾長期把GDP增長與否作為衡量進退的標杆;普通百姓仍普遍把“洋氣”與否作為判斷美醜的標準;學校首先注重的也絕不是學生的修養與德行,而是越發單純的強調分數嚎叫出的分貝;家庭教育也大多沒能擺脫這樣氣氛的干擾,用大部分精力,把子女引領到追求物質的新一輪迴圈中。至於電視裡、書本上、智者間殘存的些許文化的氣息,在科技、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感官快樂與極度刺激中,愈發蜷縮在角落裡,被人遺忘。

暫不提北京城牆、樑林故居那樣飽含歷史積澱的巨物,從小處說,你心裡是否甘心端午節被韓國在聯合國正式註冊?當韓國學生集體紀念屈原時,我們是否還只是因為下一次考試而默寫著《離騷》?甚至,連最代表中華民族情懷的中秋月餅,都在商家花樣百出的裝飾下,被用來名利攀比,還被大家見怪不怪、無所質疑的接受時,你說,我們的民族情結、文化情節和我們民族豪情,還剩下多少?如此反覆,我們還能用什麼樣的文化積澱支撐起我們號稱的千年古國!

對傳統文化的漠視愈演愈烈,國之大恥啊!

幸運的是,荒漠中出現了一片綠洲——孔子學院譽滿全球!一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清泉噴薄而出,給物質燥熱的社會注入一股清涼溫潤的精神良藥。我們的國家也能不時的令人眼前一亮:那一年,北京的奧運盛宴讓中華民族璀璨奪目;那一年,廣州亞運會讓羊城文化得到弘揚;那一年,世博會讓中國紅照亮了世界。隨著古代聖賢的哲思之理逐漸浸潤在每個角落,當傳統文化被人們視若珍寶的時候,那些急功近利,買櫝還珠的悲劇,應該會慢慢減少了吧!

踏著前人開創的土地,生活在前人建立的國家,我們要把珍視傳統、傳承文化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義務,幫助國家和民族不忘初心,筆直向前。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齊白石曾說:“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世,似則媚俗。”國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愛國畫,因為我愛祖國,也緣於我的爺爺,他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他的作品多種多樣,把祖國描繪的栩栩如生,有花鳥畫、山水畫,尤其是牡丹和貓,美麗動人,另我羨慕不已。

於是,我便央求爺爺教我國畫。剛開始學時,爺爺問我:“梅、蘭、竹、菊四君子,是學習國畫的基礎,你想先學哪樣?”我看他畫的菊花又大又美,就選擇了菊花。爺爺說:“好啊!‘秋菊能傲霜’,就從秋菊畫起。”爺爺先教我握筆,再教我蘸墨,然後讓我臨摹。呀,國畫的學問還真多!我興趣十足,學著外公的樣子,勾、圈、染、點,練了一遍又一遍。每當我想打退堂鼓時,爺爺就會鼓勵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比菊花、竹子、蘭花,我畫得最好的是梅花。

爺爺教誨我說:“梅花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徵。古人說,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畫梅花,重要的是要體現了它的品格。”我似懂非懂地聽著,學著爺爺的樣子,畫梅骨、勾花朵、上色、點胎。爺爺對梅花的要求特別嚴格,我畫了一遍又一遍,有時候是哭著鼻子畫完了。功夫不負苦心人,在犧牲了無數張潔白的宣紙後,爺爺終於拿著我的作品含笑點頭,我樂得心花怒放。有一張墨梅,還參加了學校的'書畫展,上了電視,我纏著爸爸把畫拿去裝裱,掛在客廳,每當聽到客人的稱讚時,我都會自豪地笑了。如今,我與國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愛國畫,愛我的爺爺,更愛我的祖國。是

他教給我欣賞國畫的能力,引我進入國畫的大門,讓我懂得了在國畫中感受生活的美,體會做人的品格。雖然爺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教誨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今天,天氣非常晴朗,路邊的花都開放了,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參加了三(1)班組織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我們玩的非常開心,還學到了很多知識,很有意義。

自弘中學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主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包括草編、繩藝、剪紙、泥塑、臉譜等很多藝術課程和遊藝專案,內容很豐富,安排得非常充實。

早上,我們聽了自弘中學的哥哥姐姐們組成的古樂隊的演奏,並在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很多藝術品的`展覽和現場製作藝術品的過程。我選擇了繩藝和臉譜的課程,並在老師的輔導下現場製作了兩個作品,編了一條漂亮的紅手鍊,畫了一個很個性的臉譜,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們玩了打陀螺、滾鐵環、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這些傳統遊藝活動,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別開心。我們覺得比電腦遊戲和遊樂場都好玩。

對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報》記者去採訪了我們,晚上在電視上已經播出了《小手拉小手

非遺咱傳承》的節目,我在電視上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特寫,很滿足哦,太有意思了。你們要是想看看,就去網上搜一下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到過我們學校的人都會被那一處景觀所吸引,那就是我們學校大門後面的背景牆。那牆上刻著比我個子還高的三枚章,別看這三枚章,聽我們老師的介紹還真是大有故事可講了。

每天上學、放學,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去看看這三枚章,因為這樣大三個鮮紅的印章我從沒見過,估計別的地方也找不到。不過紅色印章裡的那幾個字我都不認識,估計我的同學也都不認識,聽老師說那些字是篆體。但我是不懂什麼篆體的,雖看不懂但覺得那形狀很好看,有點像畫。幸虧每個印章旁邊都有四個隸書體的小字說明,那分別是“浩然正氣、博學多才、身心健康”。現在我能把印章裡的篆體和旁邊的.隸書小字挨個對上號了。我們老師說,這印章上的字是從我們的鄉賢——呂留良身上提煉出來的。學校期望我們全校學生要做這樣的人!

我明白了學校的用意,但是我覺得這麼大個的字讓人看不懂還是不太好。有一次,回到家和爸爸聊起我們學校的三個章的事,爸爸笑笑說:“孩子啊,真是學無止境啊!你們學校用印章的形式來銘刻這幾個字是很有創意的!用印章的形式比單純寫上這幾個字來得有文化味,特別是配上篆體後,更顯得你們學校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了。那三枚章紅底白字,顯得穩重、大方、大氣。孩子啊!紅色表達著強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還有種喜慶感。而且印章在我們中國代表了誠信的思想。”我靜靜地聽著,不時地點頭。

原來三枚印章不僅僅是好看,它裡面還包含著很多東西。怪不得,期末的時候老師會帶著三好學生、各類先進學生到“三章”前拍照留念。我也已經有兩張照片了,我把這兩張照片像寶貝一樣安放在我的書桌前。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漢族傳統文化活動之一。為什麼叫舞龍呢?這是因為,“龍”是中國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中國人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正好,今天我校很榮幸地邀請到了舞龍隊來表演。

齊心協力划龍舟。舞龍隊的奶奶們,個個生龍活虎,渾身是勁,可不輸那些年輕人呀。看吧,只見她們三兩下就把長龍變成了一艘龍舟,真像變戲法啊!這條龍舟看起來雄偉、精美、壯麗。此時此刻,我感覺自己就在這艘龍舟上,它正載著我們一起乘風破浪,駛向彼岸。這時,我的'心情別提有多舒暢了。龍舟代表一帆風順,這可是對大家的深深祝福。

更上層樓跳龍門。下面就更加精彩了,她們遊走一圈後就把長龍擺成了龍門。俗話說得好:鯉魚跳龍門。我又好似變成了一條小鯉魚,正在渾身使勁,努力跳過那高大的龍門。越過龍門的一剎那,我成了一條騰飛在空中的巨龍,那感覺可不是之前的小鯉魚能體會到的,那是成功的喜悅。

盤龍似錦節節高。接下來就更加精彩絕倫了!先是舉著龍頭的人站在中間,然後龍身和龍尾慢慢地圍在四周,這條長龍盤旋而上,就感覺要一飛沖天,直入雲霄了,那場面,那氣勢,可把觀眾給看呆了。盤龍代表著一年比一年更聰明、更厲害。

龍花盛開千家富。這可是壓軸好戲,龍頭和龍尾,首尾相接,龍身組成花瓣的形狀,我想這應該是一朵巨型的牡丹吧,因為中國人都認為:牡丹意味著富貴。那花在原地轉動起來,真是活靈活現。忽然有一個人被抬了起來,那人左右手各拿著一束鮮花,這象徵著每家每戶都花開富貴。

這場舞龍表演又壯觀又好看。可真是“齊心協力划龍舟,更上層樓跳龍門。盤龍似錦節節高,龍花盛開千家富。”呀!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上午,秋高氣爽,我們快樂牛牛小隊舉行了第二次小隊活動,跟著課本,來到了河坊街和吳山廣場,尋找中國的傳統文化。

走進河坊街不久,我們就看到一家店門口有個招牌,上面畫著一條卡通的龍,還寫著大大的“龍鬚糖”三個字,有個叔叔在裡面忙著做著什麼,一個阿姨招呼我們上去看看。我們往前湊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櫃檯上放著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餡料。

只見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把像細細白白的毛線一樣的東西,從盆裡舀上一勺餡料,放在“毛線”裡,然後把它們捲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邊上的盒子裡,很快盒子裡就有了十床小“棉被”。這就是龍鬚糖嗎?味道不知道怎麼樣?這時候,邊上的阿姨說:“小朋友,買點龍鬚糖吧!”

看我們大家都很有興趣,媽媽就掏出錢給我們買了一盒。新出爐的龍鬚糖歸我們了!大家每人拿了一個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塊龍鬚糖塞進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裡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邊上的小朋友就笑話我,“看看盧知鑑,像不像長了龍鬚啊!”

“你吃這麼快,怎麼能嚐出味道,日記怎麼寫啊?”我趕緊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來,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絲絲的,糖裡裹著的花生、芝麻香噴噴的,非常美味。我吃完一塊,舔舔嘴巴,呀,下巴上還真留著一條“鬍鬚”呢!

我讓媽媽幫我拍了一張“鬍鬚”照,然後又伸手抓了一塊龍鬚糖開始吃,邊吃還邊看盒子上的介紹,原來龍鬚糖已經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龍鬚是從麥芽糖裡抽煉出來的纖幼銀絲精製出來的,它的名字還是明朝正德皇帝給取的呢。

吃完了龍鬚糖,我們去了方回春堂,參觀了這家始創於1649年、364歲的中藥老店;然後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還品嚐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勝糕,體驗了抖空竹這項民間活動,最後還去參館了朱炳仁銅雕館,見識了不可思議的銅雕藝術。

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探尋傳統文化之旅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地離開了吳山廣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