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有關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合集8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4.42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合集8篇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有一個地方,距離越遠,思念越重,有一種團聚,熱鬧與親情並存,有一種幸福喜悅與歡笑就像陳年老酒的香味時刻縈繞著我們著我們的記憶,這就是我們一年中最隆重也最認真的節日——過年!

通知書下來的第一件事,我就是想把取得的好成績及時彙報給已經回到老家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早在一個月前就回老家認真準備過年的事情了,因為過年是爺爺奶奶最重視的節日也是他們最幸福的日子。每年只要過了農曆小年,爺爺奶奶保準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問我和弟弟什麼時間回老家,準備在家待多長時間。。。。。他們在老師也不會閒著,打掃房子,買年貨,蒸饅頭,貼春聯,掛燈籠。。。。。每一項都儀式感很強。

農曆二十八老家,我們回來的時候,大院已經飄滿了濃濃的年味。新蒸好的饅頭堆成了小山,剛出鍋的油條,魚塊,雞塊個個色香俱佳,大鍋裡熬著的牛肉香味更是充滿了誘惑,調皮的哥哥還不時在院子裡放著鞭炮,門前的小路上也不時有鄰居家急匆匆從外地趕回來的親人。。。。。。

大年三十的早上已經是熱鬧非凡,爺爺仔細地打掃著院子的每一個角落,奶奶也在忙碌地為我們做著芝麻糖,大伯用力地剁著餃子餡,媽媽和大娘在和麵準備餃子皮,三叔和三嬸則正不停地用榨汁機把胡蘿蔔,菠菜,紫白菜炸出不同的汁水準備和麵用來包出彩色水餃,我和兩個姐姐幫忙擇菜洗菜,只有三個小弟弟最幸福,吃著美食,聽著音樂,放著鞭炮。

下午兩點鐘開始,就更熱鬧了,院子裡準備好了一張大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大娘和麵,媽媽調餡,三嬸則實驗著用蔬菜汁把餃子皮變成紅色的,綠色的,紫色的,我和大姐負責擀皮,然後大家一起動手包餃子。大人們嫻熟地在手掌裡輕輕展開餃子皮,填滿餡,使勁一捏,一個個像藝術品一樣的彩色餃子就拍成了一圈又一圈。那邊大伯和三叔也沒閒著,正像大廚師一樣計劃著年夜飯的菜品搭配。

下午四點鐘,隆重的請神儀式開始了,爺爺很認真地換好衣服,叫上弟弟他們,帶著香火鞭炮。去村子西邊的祖先墳地,上香,放鞭炮,小孩子還要給祖先行磕頭禮,爺爺口中還要念著請祖先回家過年的請神語。一陣鞭炮過後,爺爺便領著弟弟他們徑直走向家裡,路上不能和人說話,更不能拐到別人家。回到家裡的大門口後,還要順便把早已準備好的竹竿橫在門前,以防有其他鬼神走錯門,進到堂屋,點蠟燭,上香,燒紙錢,案臺上也早已擺滿了各種水果,乾果當作貢品,爺爺還要再說一遍請祖先回家過年的吉祥話。祖先就算是回到了家。

四點剛過,村子裡的鞭炮聲已經此起彼伏,還夾雜著尖叫的.煙花聲。我們也已經包好了餃子,鄉里人也有講究,過年吃的餃子一定要用柴火燒的那種大鍋,爺爺也把柴火燒的旺旺的,奶奶開始下餃子,爸爸也把一掛很長的鞭炮展開平鋪在了院子中間的水泥地上,餃子開始出鍋了,大伯也做好了菜品,大人們把盛好的餃子,菜品恭敬地擺在了點上蠟燭的案臺上,大伯已經點上了鞭炮,噼裡啪啦,噼裡啪啦,在電光火石中間,鞭炮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鄉下人都很在意鞭炮的長短,所以每家的鞭炮都很長很長,鞭炮過後,還有三個更大更響的大炮,嚇得媽媽都躲進了房間裡。這個時候,爺爺便會在堂屋裡讓我們小孩子排成一排,給祖先像磕頭,燒紙錢。然後就是給我們姐弟發壓歲錢。這是我們小孩最期待的環節了。

儀式結束之後,就是隆重而又熱鬧的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爺爺奶奶心滿意足地看著一家人歡聚一堂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爸爸媽媽,叔叔嬸嬸談笑風生,觥籌交錯,我們小孩子就更幸福了,品嚐著美食,還不停地收著大人發給我們的壓歲錢。年夜飯是個隆重的儀式,也是一家人幸福的源泉。

吃過年夜飯,爸爸媽媽還要帶著我們去給村子西邊住的二爺爺,二奶奶,三爺爺,四爺爺去拜年,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我也樂得這樣的儀式,因為大人們一見到我們,就會給我們發準備壓歲錢的。這個時間通常不會很長時間,8點鐘,我們又會準時地回到家裡團聚在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這幾乎也成了一種儀式。

當然,放煙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看著勇敢的弟弟們把一個個精美的花環送上了美麗的夜空,耳邊響著節日氣氛濃重的鞭炮聲,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像這煙花心裡樂開了花。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火樹銀花的煙火,其樂融融的親情,歡天笑語地快樂。春節也就成了最讓我們割捨不掉的一種幸福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

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今天我就講一講中國的節日。

正月七年級是春節,吃餃子,放鞭炮;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家人團圓,一起吃團圓飯的日子……

我重點說一說春節吧!春節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人們就在自己家裡先放炮竹後吃餃子。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因為人們感覺冬天太冷了,中國人為了不讓刺骨的寒風凍掉耳朵,就吃和耳朵長得很相似的食物——餃子。那為什麼吃和耳朵相似的東西呢?可能是人們以為吃下去的“耳朵”可以當自己的腦袋上的那個耳朵的“備用品”。哈哈,你知道什麼意思了吧!那又為什麼要放炮竹呢?我聽我爺爺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獸,古人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年”,為什麼呢?因為它只有過年時才來。“年”非常厲害,只要看見人就吃。人們又打不過它,只好躲在房子裡。可是有一次過年,一個小女孩兒淘氣的拿了一個炮竹出來了,“年”正好看見她,就想撲過來吃了這個女孩兒,這個女孩兒因為緊張而不小心點燃了炮竹,又不自主的向“年”丟去,只見“年”打了一個冷顫,等炮竹爆炸了,“年”就嚇得後退了幾十丈遠。一會兒“年”又回來了,旁邊的人把這一幕看在眼裡就都放起炮竹來,把“年”嚇的飛跑出去,所以以後只要過年就會放炮竹。

中國傳統節日就是這麼豐富。咦!你們有沒有發現中國的每一個節日都少不了吃?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年春節前,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和弟弟回老家與親人們團聚。

記得去年除夕那天,我們大家族的成員吃完午飯就各司其職,為迎接春節的到來做準備。大伯、爸爸和叔叔一起去超市,不一會兒就買回了鮮活的母雞,開膛破肚的鴨,活蹦亂跳的魚和五花八門的肉。伯母、媽媽和嬸嬸一起去自己家的菜地裡採摘各式各樣的蔬菜:有長長的白菜、圓圓的西紅柿和扁扁的豆角我們小朋友們正在瘋玩的時候,爺爺奶奶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燈籠和對聯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一窩蜂地湧上去,哥哥迫不及待地搶下爺爺手裡的'燈籠,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接過奶奶手裡的對聯,姐姐和妹妹這些女孩兒們也一窩蜂的過來幫忙,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紅燈籠和喜慶的對聯很快就找到了屬於它們的家,讓整個院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時間過得真快,大人們的忙碌換來了豐盛的晚餐。爺爺宣佈晚餐開始了,於是一大家人都圍坐在餐桌前。我看見餐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菜餚,有紅燒魚、鹽焗蝦、燜雞我最喜歡吃的是鹽焗蝦,因為它的味道美極了,桌上還有我愛喝的雪碧和可樂。為了這餐飯,大伯、爸爸和媽媽、嬸嬸們都花了不少心思。美食伴著歡聲笑語,在溫馨的氣氛中,大家舉杯慶祝相互祝福。吃飽喝足後又開始放煙花。叔叔抱出了一大卷煙花。你一支我一支,點燃的煙花在眼前綻放,像一朵朵絢麗的鮮花,有紅的、綠的、白的、黃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讓我感覺到春節快到了。放完煙花沒一會兒,電視裡開始倒計時了。大家呼喚著:5、4、3、2、1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終於到了,院子裡充滿了歡呼聲,我特別喜歡過春節,它讓我感覺到了團圓和幸福!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每當春節來臨,人們都要放鞭炮、福字、春聯、千千結。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年的大年夜都要在大門上貼上福字。 福字現在解釋是“幸福”,而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把福字倒貼過來,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馬皇后為了救那戶貼倒了的人家,於是就把倒貼的“福”字說成“福到”的意思。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記得去年春節快要到了,為了讓家裡更加漂亮,我決定在門上貼一個倒福。我先拿來一塊幹抹布,把門擦得一塵不染。接著,我拎來一桶水;一塊毛巾,我拿起毛巾往水裡蘸了蘸,把水灑到門中央,然後,我快速拿起福字倒著往灑水的地方一拍,倒福就貼好了。我得意洋洋了起來。不一會兒,我貼的倒福掉了下來。我想:用水貼倒福,水乾了,吸力沒有了,福字就掉下來了。於是,我想到了膠水。我認真地在紅福字上塗上一層漿糊,又跑出去,小心翼翼地將福字貼在門上。倒福終於貼好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6

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媽媽說端午節這天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所以,我們一大早起來,準備包粽子。首先,將兩片粽葉中間交叉疊在一起,按住交叉的部分往裡一卷,捲成一個漏斗形,再卷緊,拿出用熱水泡過的糯米,一勺一勺地放到卷好的粽葉中,放至二分之一處,就可以放餡了,準備的餡可真多啊!有臘肉、香腸、排骨、蛋黃、綠豆沙、紅豆沙……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豆沙,我把豆沙一點一點地放到糯米上,不要放太滿,不然會露出來,也不要放太少,會沒味道,放好餡後,再放一層糯米,用手將它壓緊,再將剩下的粽葉包起來,千萬不要鬆手,不然總會像小花一樣“盛放”,你又要來重做一次。包好口後,用棉線將粽子緊緊纏住,就像是給粽子繫上了一條花皮帶,再打上一個節,把它放到“桑拿”房中,蒸上半個小時,等到鍋裡直往外冒白霧,你不要心急,再等三五分鐘後,就可以出“桑拿”房了,拿起一個粽子,輕輕地剪開它的.“皮帶”,脫下它的衣服,米就露了出來,原本快到透明色的糯米,現在卻被豆沙染成了紅色;原本一顆顆的糯米,現在卻緊緊地擁抱到一起,可能是覺得冷吧!

輕輕地咬一口,糯米的軟、糯、粘就爆發出來了,再咬上一口,就可以看見餡了,甜而不膩,還夾雜著淡淡的粽葉的清香,不一會兒,一個粽子就下肚了,可我還想吃第二個,可是被好朋友吃掉了,粽子雖然還吃,但也不能貪吃哦,因為糯米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影響腸胃。

這就是端午節,中國人的端午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7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風箏;有獨特的民族節日,如:新年、端午節、重陽節。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新年了。

每當新年來臨時,人們就會放鞭炮、吃團圓飯、聽新年鐘聲和收壓歲錢……

新年到了,商場裡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如:各種各樣的紅包、精美的中國結、代表喜慶的“福”字等,讓人眼花繚亂。我們家裡也開始迎接新年。媽咪和奶奶開始打掃房間,爸爸在門口掛起了對聯,我在門口掛起了燈籠。不一會兒,屋子就變得乾乾淨淨。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午夜十二點的鐘聲了。夜晚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大地上一片沸騰,人們盡情歡唱,用歌聲迎接新的一年。我也不禁手舞足蹈起來,加入這個快樂的行列。新年的`鐘聲和鞭炮聲、人們的歡笑聲組成了一曲美麗的交響樂,熱鬧極了!

新年有著獨特傳統文化,新年是個闔家歡樂的日子,新年是個充滿歡笑充滿快樂的日子,徜徉在這歡樂祥和的氣氛內,開心的笑著、玩著、吃著。

中國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其中 我最喜歡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大家都歡聚一堂,十分熱鬧。

農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賣小吃的,猜燈謎的,還有賣棉衣的,應有盡有。電線杆上、店鋪的牌子上都掛上了大燈籠,紅的、黃的、綠的??五顏六色的燈籠閃閃發光,光彩奪目。廣場的舞臺上正在表演節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還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媽媽正在家裡忙著包湯圓。大家一起吃著團圓飯,我心裡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吃完晚飯,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外婆的手去逛街。我們還一起猜燈謎、賞花燈??天已經很晚了,我們也依依不捨地回家了。街上的人們也漸漸遠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紗布般的夜空和一輪白玉盤似的月亮,還有一些眨著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節只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其中一個,還有很多很多的節日!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啊!

Tags: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