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時間管理》的讀書心得範文

欄目: 時間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時間管理》這本書是一個朋友推薦給我的。核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把時間優先分配最重要的事。具體操作原則是每天都要對面對的工作進行分類,分成“重要且緊急的”、“緊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緊急的”和“不重要和不緊急的”,然後把時間集中起來對付“重要且緊急的”以及“重要不緊急的”,簡單處理“緊急不重要的”等等。理論如此,但是,現實中往往不可能如此處理,因為現實中我們處理的很多事是與其他部門或機構相關聯的,往往對我們自身而言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往往對其他人而言就是“重要且緊急的”,如果認真處理往往會帶來很多問題,在工作中產生矛盾。

《時間管理》的讀書心得範文

其實時間管理的方法在我們小時候就學習過,具體課文名稱和作者我不記得了,但是內容卻印象深刻,我記得是關於統籌安排工作的內容,講的是我們做事情要學會安排,比如做飯的時候先燒水,燒水的同時可以收拾菜,水燒開了菜也就可以下鍋了……。這篇課文從非常淺顯的事情説明時間管理的方法,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對於時間,古人便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我下面邊談兩點對於時間的觀點:

走在時間前面

人們對待事情的處理態度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趕早不趕晚”,一類是“走一步看一步”,我屬於前者。因為最終做好做壞與兩種態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暫不説兩種方式的好與壞,只是我一直以為“趕早不趕晚”的'性格總是能夠讓別人感覺好一些,尤其是當別人對你所做的事情有依賴的時候。我們工作中通常會做計劃,這是一個好習慣,可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計劃不如變化快”的感覺,於是我們的計劃往往會拖延,於是你的計劃拖延了,影響到了我,我也不得不拖延……,於是乎與你有關的人都產生了連鎖反應,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於是一個人一天的延遲可能就造成了一個項目一週的延遲。

“趕早不趕晚”是一種相對積極的態度,這種態度使我能夠經常主動的想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安排去做,上中學的時候便習慣在中午就把上午佈置的作業完成,而此時很多同學都在休息,到了晚上便總會比別人早早的完成一天的作業,剩下的時間便是自己支配的了,慢慢的養成了習慣,即便是在大學聯考前也從來沒有晚於10點半上牀睡覺。工作後中午的短短1個小時和週末往往是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

能夠每天都規劃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提前想好自己一段時間的工作計劃,並且將做這些事情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自己便會感到對時間的把握很有自信,便有了一種“走在時間前面”的感覺。

三思而後行

雖然自己是那種“趕早不趕晚”的性格,可是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種遇事便匆匆去做的人,相反的,很多工作往往是先思而後行,並且常常思考的時間大於動手的時間。這些,都要歸功於在我博士生階段的工作體會。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自己和很多人一樣,憑着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年輕的衝勁,接到課題任務後便馬上開始工作,計劃性不強,經常是“想到哪做到哪”,開始還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直到系統集成的時候,面對着現場不斷的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其中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沒有充分的思考導致的錯誤,甚至是結構性的錯誤而無法輕易修改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痛苦慢慢的變成了思考的源動力。後來我便開始採用各種方式引導項目內的人員改變長期形成的詬病,促使他們能夠儘量的多設計多思考。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所有的想法得到了不斷的考驗和完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大家都嚐到了思考的甜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雖然不斷有各種管理學的書籍告訴我們這些那些,可是依然會有人看過後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因為不是他不想做好,而是習慣,一個成年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改變一個人的習慣要靠一個環境去改變,而環境的改變又來自一個個的個人,良性的循環能夠讓整個團隊邁向成功,而成功的起點便是團隊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