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6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1

教師專業成長——劉良華教育演講錄》分導言、正文和後記三部分。在導言部分,劉良華教授為我們呈現十種最受歡迎的老師;正文部分又分為五講,分別講教師應該具備的課程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人格魅力以及怎樣通過行動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由於此書的性質是教育演講錄,所以文字比較口語化,並且通俗易懂。另外,本書並不像其他教育書籍那樣有太多枯燥的理論,相反,劉良華教授為我們提供很多實際的教學例子,其中包括他個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老師和其他優秀老師的經歷體驗,同時也向我們推薦了許多中外優秀的教育電影,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教育,在藝術作品中研究教育。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第一個感觸就是談教育就應該這樣談,從做學生的角度出發,加上真實生動的案例,這樣可以遠遠勝過那些條條框框的理論。以下,我將抽取此書講到的幾點內容,結合自己將要教授的科目來講一講自己的感想。

非常欣賞。接受英語師範教育的時候,非常贊同劉教授讓教師們成為“教學工作者”之前必須成為“課程工作者”教師一般都是根據課程進行教學的但是照本宣科正是現在家長們學生們最討厭、最鄙視的一種教學。教師要成為課程工作者就必須“吃透教材”補充教材”更新教材”對於劉教授提出的這三點。便開始在想我高中時候用過的'英語課本的確不是很好,如果我畢業了去教英語,用的還是這套教材的話,那麼我一定會去改變我教學內容,把教材中不必要的內容去掉,把教材以外有利於提高學生聽和説的英語材料和資源分享給學生,不僅要教會學生在課本中學英語,更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和使用英語,因為英語是語言工具,學生不應該為了考試而學英語,應該要為了吸取國外先進的文化技術和進行國際交流而學英語。讀了這本書之後,知道我當初的想法有了理論支持,只要條件成熟,一定將其踐行到底。

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口一口地咬掉。都知道,劉教授有一句話點醒了這句話是這樣説的自卑是最折磨人的一種情緒。老師最容易關注的自信的學生,因為他自信就猶如一盞聚光燈一樣使他如此閃亮以至於老師忽略了黑暗的角落裏有這麼一羣自卑的學生。這羣學生要的並不多,需要的也許就是一個手電筒射出的光亮,但是試問,老師能夠成為這個手電筒嗎?讀這本書之前,一直相信老師能通過鼓勵、通過演講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因為我自己做過很多次旨在激發聽者自信心的演講,演講過後我聽眾總是過來向我反映,説他自信心已經來了然而,讀了這本書之後,又開始想,通過老師一兩次的演講雖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如果“自卑”已經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被激發起來的自信心不夠強大,又被自卑給鎮壓了那怎麼辦?講這個問題時,劉教授引用的死亡詩社》裏面基廷老師的例子,這個例子讓我明白,僅僅是説教的話,效果其實是很微小的更重要的要做出點實際的行動來幫助學生明白:其實我能行!

我們都清楚,在家長眼中,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因此有什麼事情,家長一般不捨得放權讓孩子做主。在這本書中,劉教授引用魏書生老師的話來解釋教育的民主管理:讓學生自己做主,當學生遇到什麼困難時,學生可能解決不了,然後,我來幫助你一下。我覺得這樣的管理理念很好,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一個做主的空間,既然他們在家裏、在家長面前做不了主,那就讓他們在學校裏過過做主的癮,鍛鍊鍛鍊他們制定計劃的能力、執行計劃的能力、辦事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建議。

總體來講,這本書引起我多次思考,讓我受益匪淺。劉良華教授自己在演講錄中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的好榜樣:將枯燥的知識點講解得生動活潑;對知識點的剖析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個人閲歷豐富、經驗充足。更確切地講,應該是《教師專業成長》這門課非常有意義,因此,我在此強烈建議每位準老師、在職老師有條件的話,都去看看劉良華教授的授課視頻或者讀讀這本演講錄。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2

我校組織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大家聽得認真。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個教師要從事科學研究,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瞭解教育動態,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教師更應強調自主學習。教師要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喚醒自主學習和成長意願,克服等待和依賴的惰性的想法與習性,在日常教育教學的同時,依據自身專業發展的個性需求,自主選擇,自主學習,自主研修,促進專業的自我發展和成長,持續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給自己制定出學習計劃,每週學習一篇教育理論文章,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並作學習筆記;多看現成的教育報刊雜誌,及時掌握學校教育科研的新動向、新思路和熱門話題,多瞭解各種專門性的科研信息,為日後進行科研選題積累資料。在學習時要注意方法,以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作為衡量標準,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水平、教育教學能力等進行梳理,確定問題,形成學習專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循序漸進地學習、實踐;同時,用適當的和理解的方式,對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做積累性的記錄,把這些記錄整理成學習文件夾,這樣不僅可以作為自我學習的評價,還能幫助自己認識學習的實力、缺點、傾向、習慣以及下一步的學習需求;此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從批判的角度去閲讀,學會與書本對話,養成在書的邊緣空白處寫下評語、隨感等的'閲讀習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在借鑑他人的教育教學經驗及理念的同時,建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並以此來審視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研究,以優化教學。

“一次充電,永遠放電”的時代已經過去,教師應當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弄潮兒。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讓我們彼此共勉:在研究中發展,在改變中進步吧!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3

教育教學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教師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邁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態出現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大膽探索,鋭意進取,是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在閲讀這些案例時,我時常驚訝於這些教師精妙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常為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的進步所感染,時常感受着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快樂。通過對本書的閲讀,談談自己的點滴感受:

一、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應具備的理念

1、不斷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被視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因而成為當前教育界比較流行的話語。從專業發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在對自身活動的不斷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才能在課堂教學管理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才會清楚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做,才會適當地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難度。通過自己的總結反思,改進教學方法,取得課堂教學管理的成功。

2、修身養性,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學生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説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説,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

案例中的教師無一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的教師,他們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學生,執着於所從事的職業,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3、無私奉獻,綻放教師美麗的光彩。

我們都知道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熱愛你的學生是做好一名教師的基礎”。

作為教師無論採取何種教育方法,都要在熱愛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才能取得效果;否則,都不會取得任何結果。做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

只要你擁有愛,那麼它定能傳遞到世間的每一處,傳遞給世間的每個人。從書中我還懂得了要學會理解與溝通,寬容與厚愛,真誠與善良。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自己,我們需要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在愛生的前提下,深入學生中間,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瞭解每個人的個性差異、憎惡喜好,我想這對於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是有益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學生呢!教師出自內心的寬容態度,是遠比嚴厲地批評強百倍的教育方法,這種寬容是出自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我們應根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教學內容、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學習的狀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從內心體驗成功,產生學習的動力。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心幫助,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其次,公正地評價學生。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偏愛優秀學生,不冷落後進生。而且,更應對後進生施以關愛,善於發現、賞識他們的閃光點,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使之獲得“我也行”的情感體驗。

4、積累得失,永不放棄,鑄就教師教育實踐的成功。

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對教學過程要認真設計與嚴格執行,教學方法多樣化,在活動中獲得語言,接近師生情感距離,鍛鍊與提高教學技能,完善和發展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在這點上我們應該向案例中的老師們學習。尤其是張曼凌教師的10分鐘+10分鐘+10分鐘>30分鐘理論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如果在平時我們能利用這10分鐘把上課的閃光點記錄下來,哪怕只有幾行字,日積月累一定是一筆不小的收穫。書中的衣奎偉老師每天都認真總結自己教育教學的得與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今天發生了什麼矛盾,是怎麼解決的;今天遇到了什麼挫折,有什麼感受;今天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悟。具體到課堂教學,課的成功之處,課的精彩之處,課的不足,學生的進步等等,都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還有案例中的彭榮輝老師,堅持“秉燭夜讀”,最終成為“成長”的受益者。此外周萍老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目前教師的存在的問題——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及對策

據檢測表明,中國小教師心理障礙發生率竟高達50%。直接影響教師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禍首就是“職業倦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應付日常的教學工作,很少主動地去學習,涉取新知識,沒有緊迫感,危機感,使命感,過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另外教育部門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方式單一,主要是專題講座,聽課以及研討會等,這些活動往往以講解為主,接受培訓的教師是被動學習者,很難有實際操作的機會,參與面也不廣。教師的專業成長應大力倡導多元化和開放性的活動形式,為此我們不仿採取以下舉措:

1、加強學科教育的思考與研究,不同理念和專業化發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現。

要關注兒童藝術思考和研究兒童究竟是怎樣學習和掌握學科知識的,要思考和研究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方式最適合兒童學習,要思考和研究學科設計與編寫思路,要思考和研究什麼樣的測試、評價的手段和方式,更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要積極參與校本研修,案例書寫和問題研究,勤於做教學觀察筆記和教學反思,善於進行研究成果的總結,要加強專業功底的提煉,如口語能力、閲讀能力、語言與跨文化意識,還要具備其他教學能力,如:板書設計、簡筆畫、演唱演示,體態語運用等能力。可以開展以培養閲讀,運用能力或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為主題的活動。打破傳統研討會上僅有專家講座的.形式,而是採用分組討論,大會自由發言和分享教學故事的方式展開。在分組討論中,每位教師都可以暢所欲言,每位教師都是學習者,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地位。通過分享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分析他人的教學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溝通和改變自我中得到提升,激活教師的創造力,並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

2、要保持教師專業發展的延續性。

在終身學習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已經不再是教師個人的事,而是教育系統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教師僅憑專業知識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多接觸網絡,案例中的許多教師就是很好的見證。我們可以通過方便快捷的網絡建立教師專業化發展羣,以促進教師專業化持續發展為目標,多參與教師自主成長的平台,營造共同學習、相互理解和扶持的文化氛圍,不斷輻射和引領自己在相互溝通中追求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把自己在交流中獲得的信息乃至教學理念遷移並滲透到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網絡等現代技術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共享,促進教師在專家引領下的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個人今後專業成長的方向

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教學,我認為其中很重要一點是課堂教學。無論新課改還是素質教育,其主陣地仍在課堂,只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觀念更新了,新課改、素質教育才能取得成功。作為一位國小語文教師,我現在甚至有點害怕上課,我感到自己越來越不會上課了,也不怎麼會評課,可是,我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啊,我要從頭學起,從上課做起,能從課堂中發現問題,有所反思,有所感悟,有所進步。教學方法上注重學生思維的開發,教學內容要儘量貼近學生的生活,要創設真實的情景,把身邊的東西當作教學資源,並且滲透德育教育,教學環節儘量做到層層遞進,板書設計規範美觀。多聽課,且要用心去聽,用腦去想,要常反思,勤動筆,把每位教師課堂的可取之處與存在問題都寫出來,並設想如果自己去上,應該怎樣做才能使課堂更完美,效果更明顯。我更要學書中提到的30名教育專家,優秀教師那樣,到網絡論壇中去吸取,去交流,去學習,使自己儘快地成長起來。

任何實踐的成功都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才能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不被時代所淘汰。我相信,每位實踐於第一線的老師們讀完這本書,也定會有更深的體會,會發現您及周圍老師在新課程實踐中的影子,讓我們在不斷反思中提高。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4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

而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素質教育的薄弱環節。學生普遍存在“聽説作文,如見猛獸”的心態。每一位語文教師也是談起習作教學有太多的疑惑和心酸。我們明明一心想要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最後結果往往不能得償所願。是方法不得當?是平時閲讀活動沒有開展好?還是沒有上好一節節習作指導課?

基於所有語文教師同樣的教學困惑,今年下半年在進修學校趙雲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全縣開展了以“習作指導課”為主題的磨課班培訓。我們趙營鄉全體青年語文教師也在在楊詠志老師和姚金勇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以“習作指導課”為主題的專業培訓。目前緊張而充實的習作培訓已經結束,可我們對於習作教學的研磨學習才真正開始。

這期培訓楊老師和姚老師先是組織大家花費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去研讀教材、教師用書和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然後針對自己所教年級的八個單元的習作進行概括和總結,這個過程是重新解讀教材的過程。我們整日與教材做伴,卻從未深入解讀過,裏面很多的知識結構我們沒有很好的領會到。接着我們針對楊老師選定的一個單元設計自己的習作教學過程。我們五年級要求設計的第八單元的習作。説實話,我一直想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一直忽略了習作指導課上40分鐘所帶來的巨大效益。然後是觀課議課,教學反思,課堂實錄,培訓總結。

培訓過程緊張忙碌,有條不紊,也收穫頗豐。每一次習作設計修改的過程就是自己用心去完善課堂的過程,每次錄完課堂實錄靜下來觀看的過程也是剖析問題的過程,每次總結反思的過程也是將零碎收穫上升為經驗總結的過程。

通過這次以“習作”為主題的青年教師培訓,我從心底重視習作指導課堂40分鐘。本着尊重課堂、尊重學生的角度,我們如果願意在40分鐘裏與孩子們一起徜徉在讀、説、寫的文學海洋裏,那麼學生也會在精心澆灌中茁壯成長。

同時,教師在習作指導課上應讓學生充分重視習作提示,認真閲讀習作要求。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學生在平時的.考試寫作中也會認真閲讀卷子上的作文要求,不至於出現偏題、跑題、審題不清的情況。

在習作選材時,儘量引導學生多留意觀察生活,善於發現和表達,讓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人經過文字的打磨都能成為我們作文中熠熠發亮的珍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方法,善思考,還需要有閲讀的積累。閲讀本身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每一位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做一個愛閲讀、善閲讀的人,引導着孩子們在閲讀寫作的詩意長廊中盡情徜徉。

培訓雖已結束,思考從未停歇。成長,一直在路上。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優質5

今天我就教師的成長問題談談我個人的一點認識和體會,與其説是報告,不如説是與大家共勉,因為我自己的專業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是沒有資格談經驗的。

我想結合我個人的認識和體會談以下幾個問題。

一、立志

“立志是事業的大門”。我們選擇了師範,就意味着把老師作為職業,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做什麼樣的老師,是做一般的老師,做好老師,還是做名師,我們必須要思考?有了志向,努力才有目標,奮鬥才有方向。我xx年大學畢業,説實在的,當時覺得讀師範做老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當時根本沒有什麼目標,到了任教的第一所學校海南振發學校後,我開始確立自己第一個目標,那就是是做個好老師,做個在學校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師。樹立這個目標不是我有什麼理想,而是振發學校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一切都是靠實力説話,你不能做好老師就沒有在私立學校工作的可能,所以一開始的目標更多的是出於功利的目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對這份工作有了感情,做好老師就不再是單純的功利性目的了,而是出於對學生負責的責任感和工作負責的事業心。

二、學習

本學習主要是學習教育理論著作、名師教育專著和名師課堂實錄。我們的教學實踐需要理論支撐,而教育理論著作的閲讀可以使自己的理論素養得以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課程,可以更好地樹立好的教育理念,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重視理論著作的學習。教育理論著作我讀的並不是太多,原來讀師專時學的理論基本上還給老師了,現在主要是讀函授那幾年學習了教育學和心理學以及學科教學理論,現在基本上一個學期能讀一本理論方面的著作。名師教育專著是我讀的比較多的一類書,這些專著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智慧,更有操作策略,讀這些著作,是多個層面的學習,有理論,有實踐,有操作。

三、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職業生涯是與教育教學實踐分不開的,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教師煥發光彩的地方。任何教育行為都是實踐,任何教育行為都是展示。實踐需要展示,展示才能促進發展。展示需要積累,需要鍛鍊,需要勇氣,需要能力。在工作的幾年間,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課堂練習自己,利用自己的學生練習自己,另一方面,努力把握走出去展示的機會。工作幾年來,我先後去英才國小、海南師範大學等做過班主任工作的經驗交流,先後去九小等學校做過課堂教學的展示。每一次展示就是一次實踐,每一次展示就是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