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

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1

最近讀了《讓學生學會閲讀》這本書,讀完了解到學生掌握閲讀方法的重要性。在課外閲讀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快速閲讀的方法。

作為中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要提高閲讀的速度學會快速閲讀,並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不僅要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不分心、不走神。還要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有意識地提高閲讀的速度,同時記錄自己的閲讀時間。但並不只要速度囫圇吞棗就可以的,還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那如何做到既讓學生快速地閲讀,又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呢?

首先提醒學生記錄閲讀所用的時間。這裏的時間不是目光掃過文字的時間,而是要在理解文章後,再記下的時間,做到邊讀邊思考,一邊讀一邊理解文章的內容。

其次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時注意力要集中,不分心,邊讀邊思考,閲讀與理解同步進行。比如讀到“每年汛期幼兒教育,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挽褲。”這一句時就知道,人們過小溪時非常麻煩。

再次要引導學生掌握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

1、在閲讀的過程中採用默讀的方法、不回讀。

在默讀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繫上下文猜一猜詞語的大體含義,比如,在閲讀過程中不明白“澠池、缶、瑟”等詞語的意思,但是能夠猜出表示的是地名、樂器的名字,不影響理解文章的內容,就不用管它們,繼續讀下去,這樣就可以提高閲讀的速度。

2、連詞成句的讀,儘可能地擴大眼睛所看到的地方。

讀“秦國的國君歷來不收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託。”讀這一句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儘量將視域放大,儘量看到“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不要一個詞一個詞讀。又如在讀到“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挽褲。”這一句時,按照逗號、頓號的間隔來讀,就比較慢,如果眼睛直接一掃而過,閲讀的速度就快多了。最後要引導學生在閲讀完文章後要進行交流,檢驗學生的閲讀效果。

一是可以交流學生閲讀的時間,讓他們的閲讀速度有一個比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閲讀速度的.快慢。

二是交流自己在閲讀過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閲讀速度,可以結合具體的地方做簡要分析。例如自己是如何連詞成句的閲讀的,遇到不了解的某個詞語自己是如何處理的。

三是教師可以根據作品出示一些選擇或判斷題、也可以讓學生寫一寫文章的主要內容,以便檢測學生的閲讀效果。比如在快速閲讀完《將相和》這篇文章後,我出示了一些問題: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

2、課題中的“將”和“相”在文章分別指的是誰?

3、文章中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故事?

文章中有那幾個主要人物?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這種快速默讀的方法要讓學生在課外閲讀不斷進行嘗試和練習,切實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

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2

莎士比亞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古人也雲:“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可見閲讀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那如何讓學生養成閲讀的習慣,博覽羣書,愛上閲讀呢?下面我來談談個人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內需閲讀的興趣

新課標閲讀目標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的確,只有讓閲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歷,學生才會感悟到讀書的快樂,徒增閲讀的興趣。

兒童進入國小就意味着從現實的雙向對話進入一個較多的與文字符號單向獨白的神奇世界。閲讀將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然而,低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相對低下,再加上靜不下心來,對讀書不可能像看電視那樣專注,必須循循善誘,逐步培養興趣。

在教學中,我常常會開展一些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從而激發閲讀的興趣。如每週五的班隊課舉行“小小故事會”或者美文誦讀比賽,比賽結束後,我會讓孩子們評出最佳表演的前五名學生,這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還讓孩子從容自在地吸收、沉澱、積累,在不經意間寓教於樂,最終達到厚積薄發。

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興趣、原有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我們可以遵循以上客觀規律,投其所好,有意識地選擇教學策略,增強學生閲讀的意識,激發閲讀的慾望。

二、體驗親情閲讀的快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都看在眼裏,感受於心。因此家長只要有時間,就要信手拿本書來閲讀,讀到感觸之處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感悟。當孩子們看見父母陶醉於書香時,他們對書籍就多了一份好奇,這種好奇會讓孩子向書籍靠近。和孩子一起閲讀,這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親情閲讀的快樂,還讓孩子與父母之間超越“距離”的和諧之美。

為了能讓每位孩子感悟到這份快樂,在開學初,我會給每位家長一封信。信中講述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並要求家長每週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到書店或圖書館,讓孩子暢遊書海,為孩子們選購一些故事書和繪本,並在書的扉頁給孩子寫上一句激勵的話。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為孩子買一個書櫃。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指導孩子安排合理的讀書時間,堅持每天睡前讀書20至30分鐘。

每個星期規定一天為“親子閲讀日”,在這一天裏,不管自己有多累,也不管自己有多忙,家長必須放下手頭所有的事,與孩子一起閲讀。孩子一邊看着精美的圖畫,一邊入神地聽着你的故事,並時不時還問上幾個問題,這時的你會完全忘了白天的疲憊,一股幸福的感覺不覺湧上心頭。相信只要每個家長堅持與努力,孩子的成長你會感到欣慰。

三、營造書香閲讀的氛圍

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句名言、警句或許能讓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從此與書結下不解之緣。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室裏有限的學習園地,讓它説話。每週我都會更新一句名言警句,如:“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高爾基”;“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託斯泰”;“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每當我一遍一遍地帶領學生朗讀、分析、背誦這些生動有趣的名言警句時,孩子們對書籍就多了一份親近感,自發讀書的孩子也日見增多。

接着,我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徵,本着“趣味性”和“資源共享”原則,我在教室裏開設了一個充滿趣味的小“書櫃”。要求每位孩子捐贈圖書2-3本,到學期結束拿回家中,在我的發動下,孩子們都高興地把書放到小書櫃。為了讓小書櫃更漂亮,我和孩子們還一起買了彩紙,把廢棄的'包裝盒子重新改裝成大小可以放五、六本書的小書架,而且還用水彩筆在盒子上畫上一些很醒目的圖案和文字,讓學生自己做圖書分類,把自己挑選的書放進去,保證“資源”充足,形成資源共享。每天中午閲讀的時候,由組長分發給孩子們,要求孩子們一週看完一本,第二週換一本。

此外,每天的晨會課,第一件事情就是“美文共賞”,由我向孩子們推薦一篇美文,接着再請一位孩子把自己最近看的圖書中的其中一個故事用幾句話來講出來,從而讓沒看過這個故事的孩子也有個瞭解,起到交流共享的作用。俗話説:“近朱者赤”,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學生的閲讀興致有了極大的提高。

四、分享快樂閲讀的成果

課外閲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老師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閲讀質量,把班級讀書會引向深入,每學期要進行閲讀展示並給予及時地評比、表揚。

每個月老師給學生一個主題,學生按老師的要求製作手抄報,然後將優秀手抄報帖在教室裏展示;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平時要求學生把課外書上看到的好詞、好句寫在自己的採蜜本上,後對自己的採蜜本進行裝飾;開故事會,展示孩子們在閲讀收穫中帶來的樂趣。每次評比後,要及時地評獎、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當看到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或羨慕的神情時,可以看出班級讀書會已成為一塊磁鐵,牢牢地吸引着學生。

閲讀是無止境的,班級讀書會作為課內閲讀的延續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低年級學生的視野,豐富了低年級學生的學識,培養了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找到一個支點,讓學生愛上閲讀,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

讓學生愛上閲讀心得體會3

一、一個良好的閲讀氛圍對學生閲讀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除了學校,家是課外閲讀的主陣地,更是啟蒙閲讀的發祥地。

筆者發現:凡是孩子的家庭氛圍中有好讀書的,其孩子大多喜歡閲讀;而孩子的家庭氛圍不好讀書的,則孩子大多也不喜歡閲讀。

有一朋友經營一書店,她利用經營書店的閒暇時間經常閲讀,開始只是為了打發時光。慢慢地她逐漸喜歡上閲讀,並且從大量地閲讀中懂得了經營之道,懂得了處事之道,也懂得孩子培養之道。她小孩從記事開始就是在唐詩、宋詞、兒歌、故事等薰陶下成長,從小就養成了每天閲讀良好習慣,現在她小孩學習非常優異,特別擅長文字學科的學習。

我們大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電視、網絡環境中,閲讀是碎片化的、零碎的,僅依靠課堂、依賴課後作業來補充,這與課標相比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家長至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閲讀的氛圍,創造一個閲讀的良好環境。多培孩子逛一逛書店,少給孩子買點零食,多給孩子買幾本書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閲讀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從閲讀中學會如何學習等,慢慢地,就養成了閲讀習慣。

二、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閲讀氛圍外,還要激發起學生的閲讀興趣,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融入到閲讀活動中來。

首先,老師要身先垂範,為學習樹立榜樣,堅持每天閲讀,並把閲讀到的精彩章節、精彩片段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從而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二是在班級成立圖書角,每個學生定期拿一本課外書存放在班級圖書角,老師從圖書室或自己一些課外書籍選取部分存放在圖書角,由學生集中管理,方便學生隨時借閲。

三是在班級中定期舉行閲讀競賽活動,通過自由分組、隨機分組等多種形式開展讀書比賽、講故事比賽、講典故比賽等,通過各類讀書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四是鼓勵學生寫讀後感或者讓學生説出來。通過讓學生談感受、談書籍中最喜歡的人物、最喜歡的章節等來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允許學生有多種觀點呈現,老師只做引導,不做點評,讓學生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敢於寫出自己的心裏話,這樣才能更加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三、推薦中文名著,讓學生在閲讀中快樂成長

在多年的國小教學經驗中,我會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推薦學生喜歡的書籍。譬如,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學習完拼音,識字少。我就為他們推薦一些帶拼音的兒歌、成語故事、童話書籍或簡單的`詩詞等。為了讓學生從閲讀中體會到快樂,選擇到適合自己年齡階段成長的書籍,我常利用週末時間,把學校周邊的書店都逛一遍,並且把將要推薦的書目、書店名稱記在筆記本上,然後利用課堂時間,我適時將這些書目適時推薦給學生。譬如:針對三四年級的孩子充滿好奇、充滿幻想的特點,我為他們推薦科幻小説《海底兩萬裏》《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中國成語故事》《西遊記》等書目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鑑賞能力,我便為他們推薦詩歌、散文、歷史、傳記等作品,如《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史記》《左傳》《二十四史》《三國演義》《水滸傳》《唐詩宋詞》《三十六計》等等。學生通過這些名著學習,再結合從課本中接觸到的歷史知識、人文知識的學習,一部分學生從要我讀轉變到我要讀。名著中優美的文字、富含魅力的場景變換,讓這些極富思考力的學生體會到文學的魅力,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我探究歷史、瞭解人物歷史背景,主動探究人物歷史走向,深刻體會到閲讀帶來的快樂。

四、教會學生思考,做一個真正的閲讀者

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閲讀。因此,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常要求學生學會思考。譬如學習《草船借箭》時,我要求學生先借閲《三國演義》進行學習!要仔細閲讀《草船借箭》前後幾個章節,並找出該場景發生的地點、季節以及當時的地理位置等進行閲讀。通過問題導讀,學生學習起來非常輕鬆有趣。在課堂上,學生從地理位置、人物性格、天氣等多個因素得出自己的結論,使得教學過程非常輕鬆、愉快。

其次,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教育學生要學會做筆記、背誦或摘抄優美語詞或段落。要想提高閲讀水平,提高語文成績,我告訴孩子們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時,做到圈、標、摘、寫、誦。圈是指好詞、好句、好的短語要圈起來加以積累;標是指標註修辭、描寫、表達等值得借鑑的地方;摘是指摘抄優美的詞句、片段;寫則是指寫感悟、體會、理解等;誦則是指有些詩文、精彩段落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但應教給方法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真正的閲讀,是要從閲讀中領會別人的思想,從歷史印跡獲取成功經驗,從他人的文字啟迪自己的人生。因此,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閲讀者,必須要學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