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品】學習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錦集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1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培訓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學習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錦集5篇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在歷史課改的嘗試與實踐中,我切實感受到我與學生都在不由自主地發生着微妙的變化:從講堂到學堂的空間轉變;從灌輸到探究的教學方法的轉變;從接受到合作的師生關係的轉變。這種變化是是微妙的,更是欣喜的。

一、教師從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教師如何更好的成為學生的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呢?

1、信任學生,他們就會帶給你驚喜。回顧我以往的教學,為什麼我會在課堂上當主角?為什麼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因為我的不信任。信任他們,相信他們有能力自主地學習、思考和分析。課改以後,我開始試着信任他們,他們回報給我一份驚喜。

例如在講第一課《中國遠古人類》這節課時,我按照以往常規的教學方式很快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有十分鐘,幹什麼呢?課後作業 “想象並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我想就讓學生寫篇想象作文吧!現在的學生最不愛寫作文,我無法相信他們在這十分鐘會寫出這樣一篇文章,也不相信他們能寫出什麼來。為了調動他們的熱情,我將題目改為“一個北京人的一天”。五分鐘過去後,一個學生舉手了——“我寫完了。”之後不斷地有人舉手表示完成。到下課時,全班絕大多數完成了作文,而收上來的作品,令我格外驚喜。很多學生的文章新穎、非常富有想象力。這一節課學生們的傑作,令我對他們刮目相看,它也鼓勵我再大膽些,放手讓學生表現自己。

2、教師在課堂中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要做好這些角色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在課前、課中要做大量工作。

首先要精心備課、備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問題,既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準備,也要想好不可預測的應對方法。

其次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還應特別關注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間的學習差異,通過不斷調整教學進程,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捲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來。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一課時,我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時,就有同學根據平時所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提出:“諸葛亮那麼傻,他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他當皇帝説不定能統一天下。”的問題,雖然不盡科學合理,但課堂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提出了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因勢利導組織學生討論,甚至辯論,最終達到“釋疑、解惑”的作用。面對學生有別於他人的探究方式,我們要引發學生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深入思考,順利地進入更高的層次的學習。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鬆愉悦。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生活的快樂。

具體説來,我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①設計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説和藝術》課時,我先播放四大名著電視劇的主題曲片段,創設情境,很多同學也跟着大聲唱,樂曲將學生的每一個思維細胞調動起來,我再因勢利導,隨即提問:你知道這是哪四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嗎?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你又知道哪些呢?學生會很快進入到學習佳境。“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課的開始是激發學生學習該堂課興趣的十分重要的環節。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思維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實踐講到商鞅變法,我作了如下設問:如果你是秦孝公、舊貴族、老百姓,你分別會對變法抱什麼態度?為什麼?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陳述不同人物的觀點。講張騫出使西域讓學生思考:現代史學家剪伯贊這樣評價張騫:“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外交家,同時又是一位戰將,真可謂中國史上出類拔萃的人物也。”你是這樣認為嗎?請結合本課內容加以闡述。這些問題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發現引向深入。

二、新課程改中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他們更願意上歷史課了

1、比如歷史探究活動課,是學生們活動的天地,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現給大家。當得到老師的鼓勵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常常是下了課,學生們還圍着老師問這問那,意猶未盡。他們開始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式的學習。

2、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轉變,學生學得主動了,變得大膽了。例如我在《宋代的社會生活中》一課時,設計了“假設在東京有一個六人家,夏日晚飯後,他們一般會做些什麼呢?”的實踐活動,同學們六人小組便討論開了,確定主題、分配角色,各組同學爭先恐後上台表演。有下棋的、看戲的、喝茶的、閒聊的,還有請鄰居共享美食的,一時間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高潮。同學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這麼大膽主動,這是過去不可想象的。

3、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沒有了“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已從過去的注重老師教,轉到了注重學生學。師生互動、學生間的互動成為課堂活動的主旋律。教學中我經常會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同學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學習熱情高漲,使學習成為充滿樂趣的事。

4、愛是無聲的語言,愛是最美的教育。隨堂潛入課,潤心細無聲。教學中我儘量使用鼓勵性、發展性、啟發性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尊,促進學生產生最佳學習心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並在學習中實現自我調控。例如:面對七年級學生手忙腳亂不會學習歷史的狀態時,我引用印度詩人的:“播種一個信念,收穫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的教育規律詩,與他們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談心對話,並介紹一些學習歷史課的基本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信,使全班學生信心倍增、精神振奮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着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為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渴望瞭解更多課改的知識,渴望指導,渴望交流,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怎樣設計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怎樣處理好教材?設計什麼樣的探究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們積極的情感,有利於他們的終身發展?這的確需要我們堅持實踐,堅持學習,不斷解決遇到的困惑。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次的校本研訓,對我而言,無論是在教學方面還是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體會,總結一下教學方面,主要還是立足基礎、尋求創新,保證學生能有效學習,畢竟學生接受知識的層面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認知。下面,我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必須認真而充分地備課,只有在此基礎上實施創新和生成,才會有精彩課堂的呈現。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改革得需要,因此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上好課已成為當務之急。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學裏念實踐到課堂教學中來。而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那麼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而創新”備課呢?

 一.有效地處理教材。

深入鑽研教材,仔細閲讀有關參考資料,弄懂教材的思想,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確定各章節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關鍵點、障礙電荷知識的內在聯繫等,其中瞭解教材結構,教學目的和要是教材處理的核心。科學地確定教學目的,要求不斷深入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全面準確地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啟動點。此外,一本教材的各單元之間的知識點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在處理教材時合理選擇編排教學內容,在大綱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終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縱”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繫;“橫”指知識的“塊”即具有橫向聯繫或互逆關係。這樣,便於使學生把知識聯繫起來,避免了前學後忘,便於教師講授時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的體現在課堂,所以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備課重要精心設計最佳教學過程,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並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在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有效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要結合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和學習的興趣。

2.有效的課堂問題設計和練習。所設計的問題應該由淺入深,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就應該精選練習,使學生所做的練習針對性強,效率高,而不是題海戰。

3.板書設計。目前由於多媒體的應用,有許多教師忽略了板書的應用。這是不合理的。適當合理的板書可以加強講授效果,突出教學目的和重點,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課堂小結。通過簡明扼要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強化記憶和理解。

5.學法設計。在新課標理念下學法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科學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知識,對學生進行學法訓練。

三.研究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所以教學方法的選擇應以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為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因此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抓住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引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3.適當有效地運用教學用具,如圖片,多媒體等,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一遍功夫一遍巧”,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進行“有效創新備課”,定能在教學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9月19日,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作為基層外事工作者,我們懷着激動興奮的心情赴廣州參加省外辦組織的全省市縣(區)外事負責人輪訓班的學習培訓。通過與省外辦座談交流、到東莞觀摩考察、赴北京聽取外交部政研司、禮賓司、涉外安全司領導授課等,時間雖短,前後只有一個星期,但大家都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認真參加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安排緊湊,針對性強,使我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提高了政策水平和外事業務能力,學習到了其他兄弟單位好的工作經驗與做法,收穫豐富。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使我們深受鼓舞,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此次培訓,上得到外交部部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翟副部長在百忙之中抽空接見了我們並作了重要講話,對我們今後如何開展地方外事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為我們指明瞭明確的方向;省外辦領導班子對我們的培訓班更給予了巨大的關懷,傅朗主任剛剛從國外出差回到北京的當晚,還沒來得休息就匆匆忙忙趕來接見我們,並作了重要指示;張利民副主任不但主持了省外辦各處室與我們的座談會,在北京期間還全程陪伴我們參加學習和各項考察的活動,鄭永駒副巡視員則陪同我們赴東莞觀摩考察,羅軍副主任也抽空陪同傅朗主任接見了我們;省外辦各有關處長在座談會上耐心回答我們提出的問題;負責學習培訓的祕書處給了我們無微不致的關心與安排。茂名市外僑局樑紅健局長不但自始至終參加全程學習考察活動,還給茂名市學員提出了五項紀律要求,又在局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租車接送縣(市、區)參加學習培訓的學員往返廣州。因此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由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親切的關懷與大力支持,使我們深受鼓舞,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二、學習培訓內容豐富,形式新穎,不但得到外交部的充分肯定,也為我們今後開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鑑。雖然時間短,但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安排緊湊,針對性強,有與省外辦處室領導座談會、赴東莞發達地區考察、請省外交部與我們工作密切相關的司處領導授課、到外交部參觀新聞發言廳(藍廳),在學習緊張之餘還抽空參觀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室內的座談,大家互比互學,領略兄弟單位工作的新亮點;室外考察,讓我們把目光投得更高、更遠。整個學習培訓做到了室內室外兼顧,省內省外遠近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使我們學習培訓自始至終都氣氛熱烈、熱情飽滿高漲。這種別開生面的學習培訓形式,創新的工作方法,不但得到了外交部的充分肯定,也為今後我們開展外事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三、外交部司處領導的專題授課,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外交部政研司的領導從國際形勢總體特點、中國與國際關係新變化以及幾個關心問題等三個方面為我們講解對國際形勢走向的看法、我們中國與國際特別與周邊國家關係以及最近南海問題等熱點,使我們認識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當今世界上的任何重要的國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中國的參與,我們中國發展也面臨着許多機遇與挑戰,因此作為地方外事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到內政外交聯動的問題,正確處理好地方涉外工作,“外事無小事”,防止國際問題影響國內問題,國內問題國際化;涉外安全司的領導在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情況為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與説明,由於NGO的非政府、非盈利、慈善類機構性的特點,在促進正當的交往和合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活動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但我們仍存在服務管理水平不高,法制建設不健全的問題,如何做到既加強管理,防範它的負面影響,又做好服務工作,引導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是我們今後工作要積極探討的問題;禮賓司的領導則為我們地方外事工作者講授了我們地方外事常用到的禮賓禮儀知識,為我們地方外事工作者打開了禮賓禮儀知識的大門。

四、通過幾天的共同學習與生活,增進了相互瞭解和交流,加深了友誼。我們這期培訓班學員都來自粵西,大家情況比較相同。在學習、考察期間,我們接觸了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學員,他們之中既有省外辦的辦領導、處室和科級領導,也有市(縣、區)的局領導和業務骨幹。管理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接觸與交流,加深了相互的認識和了解,學員之間坦城相處、相互學習的精神,勤學守時、雷厲風行的作風,積極的救知慾望、高標準的要求,團結協作、相互幫助的精神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我們的友誼。

第三期市、縣(區、市)外事負責人輪訓班已圓滿結束。學員都覺得不虛此行,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真正做到了省外辦領導班子要求的“學有所成”,達到了我們所預期的目的;同時也希望今後省外辦仍繼續舉辦類似的學習培訓活動,使我們不斷提高的素質,增強外事工作的凝聚力。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青島總部培訓的日子已經結束,回顧這次短短的三個星期的培訓期,從咖啡學校的理論基礎及實踐操作的學習,到咖啡店的下店實習,再到服務部的交叉培訓。系統的培訓流程,使我受益匪淺,從中學會了很多,也見識了很多。

從直觀上認識了公司總部的全貌,對總公司的整體形象和實力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不論從美麗的國際社區,到漢白玉打造的會所,以及氣派豪華的弄海園咖啡館,處處都彰顯着尊貴與驕傲,使我由衷發出感歎的同時併為之深深的折服。

按照培訓大綱,我青島之行的第一個星期將在公司開辦的咖啡學校接受培訓,咖啡的起源與傳播,飲品的操作理論,食品的製作,設備養護,店務管理等等。在老師細緻耐心地教導下,學員基本上能夠很好地吸收和掌握。當捧着自己親手調製的卡布奇諾,芳香四溢那種成就感是無以復加的。

在咖啡學校學到的咖啡知識需要鞏固、消化,我們必須實踐出真知,理論結合實際,因此下店的一個星期實習就為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與平台。一個乾淨整潔的消費環境對門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進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咖啡店的員工一起全面清掃衞生。禮貌用語和規範的服務流程直接反映出門店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態度,給消費者賓至如歸的感受。專業的食品製作和良好的品質以及豐富的食品種類則是門店營業額達成的關鍵。因此在咖啡館內每名員工都為能早日上咖啡操作枱而努力。當一天繁重卻充實的工作結束後,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在回宿舍路上,回想這一天咖啡店工作還是有很大收穫和收益的。

結束了咖啡店的工作,按照公司的安排將去服務部接受培訓。服務部是總部與各加盟店的聯繫樞紐,起着將總部信息準確,及時的傳達給加盟店,並將加盟店的情況向總經理和相關部門反饋。跟着帶教師傅阮剛瞭解到公司服務部的組織結構和職責,並對主要工作內容有了深入的瞭解和熟悉。如:日常訂貨,加盟店的開業檔案管理,加盟店申請受理、設備維護、信息、網站維護等等。

三個星期時間很短,但所學到的知識受益時間卻很長。結合展業工作,從以前的模糊概念到如今的直觀認識,這次培訓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也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更大的信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年暑假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兩三天的學習,雖然跑來跑去比較累,天氣也比較炎熱,但也很有收穫。這種收穫所表現出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更重要是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廣益、分析現狀、探討問題、共謀對策,是大家在一起分享快樂、交流感情……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收穫:

第一方面:站在一個高度去思考問題

第一天是信息中心李波主任的講座,講座上他以教育信息網的各類統計和搜索為例告訴我們,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不僅僅是在學校完成打打字、修修電腦之類的事,而更要合理發揮一個電腦老師的作用,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大家協同實現教育信息化。他説我區一直在致力於建設一個大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大家要在這個生態系統裏去實現“一人一空間,一校一平台”,也就是讓區裏的每一個學校,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網站,這些都是我們信息技術老師的責任。李波主任的一番話,讓我對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是啊,雖然我現在是在農村,雖然目前看來我們農村國小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很難,但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做,去完成,我們農村信息技術老師的每一個小小的努力都能給全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不一樣的提升,我們不要停滯不前,要積極推動,不要觀望,要努力。

在李波主任説道關於不同部門下發的表格類型不一樣給下面填報帶來困難時,大家有的認為要統一制度,有的認為要統一軟件,還有的認為要統一表格類型。李主任先是同意我們的看法,然後説道“設備、制度、軟件等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人。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思考問題的層次、平台、角度,決定了這個人的素養、修養。”是啊,關鍵在於人如何去思考這些問題。工作中,總是有這樣那樣問題,而很多人都只是在解決當前問題,很少有人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和解決全局的問題。作為一個信息技術老師,我們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為全局着想,要為信息技術中心彙集智慧,做一個好的建言獻策者,形成一個大的智囊團,去合力解決這些問題。

李波主任最後説,目前我們的現狀中,所遇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投入與使用的不對稱、彼此之間互不賣賬、信息化本身難得進化……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信息技術老師深思。

第二部分:活學活用範例教學

在培訓的第二天,區教研室為我們請來了原瀏陽市教研員 潘勇老師,他為我們展現的是他曾經長期致力研究的“範例教學”。説實話,潘老師的這個講座在今年上半年的長沙市農村骨幹教師培訓的時候我就聽過,讓我深受影響,此次的重逢,讓我能再一次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潘老師講作為信息技術老師,在日常的課程中,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並且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進行二次開發教材。聽到這裏,我想了想我們自己,想了想我們身邊的很多同事,大多都是根據教材上課,教材上有什麼內容就講什麼內容,教材上沒有就不講,教材上好講的就多講,不好講的就少講。説實話,很多時候都沒有想過如何去用教材,更不用説二次開發。當然在這種情況出所出現的就是知識傳授不均衡,讓學生在很多時候覺得學了教材跟沒學一樣,並不能體現出教材和實用性。我想長期下去,將會讓學生覺得學了這門課跟沒學是一樣的,因為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材裏的很多東西並不是當前的,教材的編寫永遠趕不上時代的發展。那怎麼辦呢?唯有的辦法就是老師要自己下功夫,自己花時間,根據大綱、根據教材再去開發,從而讓學生接受到新的、實用的知識。

關於範例教學,潘老師講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方法,而“麻雀解剖法”正是他們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這種方法找到突破口並深入下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範例都是值得深挖和開發的,關鍵在於我們在這方面用不用心,努不努力去實現。潘老師告訴我們,只要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做了出來,那就要肯定,同時要通過課堂去影響課外。在這裏我想到了我有一次上區裏的教研課,要試課的過程中,涉及到要把圖片插入到幻燈片中,我通過一直以來教材上所講的方法,先插入,再圖片,再來自文件,然後選擇圖片這樣一個流程給學生作了講解,然後讓學生進行練習,在下面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沒有按照我教的方法做,包括我請上台演示的同學,他們直接是找到圖片進行復制了過來。我當時很納悶,不知道説學生是對還是錯,然後聽課的張樣老師和彭主任告訴我,學生這樣沒有錯,因為他通過自己的方法把問題解決了。是啊,不能讓學生思想禁錮在自己所圈劃的圈子裏,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找到他們喜歡並且合適的方法,至於用什麼方法去完成,完全不用限定,而更多的是給他們肯定和鼓勵,在這一點,我是深有感受,學生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是件好事,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尊重學生的選擇,不會把思想強加給他們,給他們留足夠的空間去思考,去創造。

潘老師後面還講到了,比如信息技術課不僅要設計好,還要搞好組織教學;以及無論是材料的處理,還是應用解剖,都要體現出教育性等。很能看出潘老師以及他所帶的團隊以前在這範例教學方面花了很多功夫,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是我們創新和創造的源動力;這些讓我們感覺到上課是一種快樂,感覺到課題的研究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