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44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是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過去的培養目標着重知識與技能。但由於學生不可能學會所有的知識,教師也不可能預見學生今後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單純的知識學習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的終身發展的需要,學生必須學會學習,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環境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因此科學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科學教育的目標不僅關注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而且越來越傾向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等。因此課程目標由原來的一維目標轉向三維目標的培養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程基本理念:

理念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而非精英教育。過分強調學科中心或學科本位,將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學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導致學習內容難、繁、偏、舊等,並且物理教學也容易側重於知識的灌輸,這無疑會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為難的情緒。因此在課程設置時,將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等。

理念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自然界的神奇現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趣橫生,國中物理課程是學生在綜合科學課程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物理分學科課程,因此,該課程的設置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物理規律,同時還應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即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理念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成功的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又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式、自學式、探究式等。已有證據證明,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新課標從過去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承變為全面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於是知識本身的重要性相對下降,科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相對提高。

理念四: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帶來福音,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傳統科學教育強調科學的萬能、神聖以及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也正是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欠缺深思熟慮,我們的星球正面臨着如像放射性污染、温室效應、人口膨脹、自然資源枯竭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人類開始客觀地評價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理智的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而肩負培養學生科學觀的科學教育應重視及時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使學生在涉及科學技術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從它對社會的正反兩反面的影響去考慮,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理念五: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或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精神、積極的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有關評價指標單一,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評價結果則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結果,而忽視各個時期個體的進步狀況,因此不能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輪課改中,為實現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如:1、進行發展性評價。例如建立成長手冊(也稱檔案式評價)。2、積極探索書面考試題型的改革。

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的文明古國,但現在國民的整體科學素養需要提高。沒有全體國民科學素養的整體提升就不可能有21世紀中華民族的騰飛。國家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本國國民素質,尤其是本國國民科學素質的高低。作為中學物理教師,我們應積極應對物理新課程帶來的挑戰,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便適應物理新課程的實施。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2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解讀新課標,教師們花了力氣,學生費了時間,可教學目標卻不能有效達成,教學效率也較為低下。因此,筆者反覆回顧和思考及驗證,有以下心得與大家商榷。

誤區之一:以速戰速決的過程替代科學探究

例如“電磁感應”的教學,新教材用三個課時逐漸展示,其內容與人類認識“電磁感應”的過程相一致。對於初學者是一個環環相連、邏輯線索清晰的整體,並通過大量的實驗等豐富的素材給學生一個學習、認識科學規律的較完整的過程。但有的教師只簡單地介紹幾位科學家的發明和發現,作為科普講座式輕描淡寫地帶過,就講大量的習題,使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價值觀、科學方法、科學過程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這種把“理論”與“習題”教學對立起來的做法,看似節省了所謂“理論”教學的時間用於“習題”教學,卻忽略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是捨本求末,得不償失的。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學習,認真領會新課程理念,體會探究的過程既是學習的目標更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使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誤區之二:以膚淺的提問當作探究教學

個別教師把一個完整的物理問題表述劃分為很多支離破碎的“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等小問題不停地問;有的教師上課的設計以“讀一讀”、“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練一練”、“思一思”的互動形式使課堂教學程序化。上述教師的方式和做法對活躍課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膚淺的提問與表面熱鬧的教學形式,造成了教學的低效率。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故而課堂提問一定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認知特點精心設計,問在關鍵之處,問在學生思維的薄弱點,有效地激發學生思維。

誤區之三:以簡明輕快的實驗換取習題教學時間

大多教師把實驗當作魔術表演,然後提一些簡單問題得出結論,就“簡明、輕快”地完成實驗,擠出時間讓給習題講解。例如“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教師分別做了鋭角、直角、鈍角三種情況下的實驗演示,較詳細地介紹完作圖法之後,就板書出法則進行“思考與討論”,隨後補充大量的數學知識“正弦定理”、“餘弦定理”。從學生的學習規律來看,在對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圖的基本要領都沒掌握,還缺乏感性認識,學生對物理基本理論還很陌生,此時急於求成地引入數學定理,沖淡了對基礎物理知識的掌握,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大量的習題訓練只會讓師生跌入教師累、學生苦的低效的“題海”教學漩渦。

教學中,若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經過充分的觀察和實驗,自我總結或發現其規律,使學生深刻理解其本質,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補充必要的數學知識,拓展解題思路和空間,就水到渠成了。

誤區之四:以知識的拓展取代素質提高

教師普遍存在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認為“一標多本”增加了教學內容和學生負擔,對教材所編習題教師擔心太少,於是在必修本的教學中參人不少選修教材中的內容,在選修本的教學中參人大量大學聯考要求的內容,在大學聯考複習中參人大學普通物理知識和思維方法。這種教學內容惡性膨脹的反覆循環,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物理教學,反而使學生的學習無所適從,造成學生知識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不利於其學習。這樣漫無邊際地對習題拓展和延伸,反而會造成習題教學的低效,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重重的壓抑感在學生中瀰漫着,會使學生成績出現大面積滑坡。

新課程教學更加重視能力培養。新課後需要一定量的例題,通過題目的分析和討論,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絕不是拓展了知識面就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大量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只會使其負面效應越來越影響正常的習題教學。少量的一題多變、多解還是有益於習題教學的。因此,教學中不要把學生當作接受的容器,而要看作是活生生的有一定經驗的人。當今社會,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習題教學”規律,踏踏實實地完成必修、選修、大學聯考複習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任何拔苗助長都只會適得其反。

總之,新課程提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才是課改的根本。相信大家在今後的實踐中會不斷地改進、完善和發展,為課改提供自己合理化的經驗和建議。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

通過這些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熟悉到,當今時代,不再以具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標準,關鍵是創新能力的進步。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進步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展開探究教學模式成為物理教學的必定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1.體現了基礎性和時代性:改變了過去繁、難、偏、舊的老題目,新課程不但要求學生學習物理學最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瞭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思想和方法,把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同時還拓展了知識與技能的內涵,要求瞭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反映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會,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績和發展趨勢,和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和利用。

2.重視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教育:改變過去那種僅重視將物理學知識系統地歸納為簡明扼要的知識體系的做法,而將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滲透在知識的構成進程中,發掘活生生的實例,讓學生思考和領悟物理學思想方法的精華,增強利用科學方法的意識。

3.體現了課程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為使教材有益於不同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且對不同區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課程標準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屬於基礎教育,應重視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愛好、發展潛能和今後的職業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4.在課程實施上更重視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其中一個很重突出的特點就是展開研究性學習。我們現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已不再僅僅侷限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基礎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動手實驗,才能再這一進程中學到知識,更能利用知識。誇大知識的構建進程,重視培養物理實驗、科學探究能力;誇大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視物理學核心概念的建立。誇大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重視保護探索愛好,學習慾望;體現時代性誇大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重視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會;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觀念的滲透。反映選擇性綜合不同地區課程資源,考慮農村和城市學生認知特點;精心設計欄目,使教學內容豐富,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點,為學生髮展提供空間。誇大可操縱性重視繼續與發展,開發教材輔助資源.5.高中物理課程新課改最大的困難是:一)、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增進者,由學生的管理者轉化成學生髮展的引導者。.附送:

高中物理概念教學心得體會

高中物理概念教學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高中物理概念教學心得體會(完)心得體會教學概念物理高中

現就物理感念教學,談談我的一點想法,也藉此與位老師互通訊息,進步本身業務水平,不到的地方請師們批評指正。一般來講,高中學生已具有了比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對四周世界的物理現象、物理進程構成整體熟悉,也能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在此熟悉進程中他們表現出較強的心理積極性,這是一個積極的因素。但是在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時候,他們心理上的主觀能動性經常不夠。這是一個消極的心理因素。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進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心理因素的積極方面,克服消極方面,以期到達最好的效果。假如在教學中能夠留意到以下幾點,肯定可以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視聯繫生活實踐引入概念從學生熟習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由於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表象)輕易為學生理解。特別對高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熟悉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

好的物理環境。教師利用好這些生活素材佈置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經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八年就物理上冊教學中有關的教學:

包括聲現象、光現象、透鏡及其利用,還有來。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但在於它是具體的物理現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於它與其他概念的聯繫。學生不能把相干概念綜合成一個相連相容的概念網絡,也就不能把它們利用於各種物理場合。4.在物理概念教學中,留意教法的多樣化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11月26-27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南陽市舉辦的南陽市國中教師引領性培訓大會(物理學科總第七期),主要學習了廖博琴博士的《反思國中物理課程改革成效與問題》的講話和觀摩了一節優秀示範課《力》,受益良多,現把自己的一些體會、認識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點,並與同仁們共勉。

一、教師方面

課程改革呼喚與時俱進的高素質,高水平教師,同時也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一個有效平台,兩年來的課改實踐,使每一天參與其中的物理教師切實感受到緊迫感和自身素質的提高。

首先,觀念更新了,課程改革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式的觀念革命,教師觀念實現革命性轉變課程意識明顯增強。長期以來,絕大多數教師只有教學意識而沒有課程意識,更多的是教教材,考慮的是怎樣把規定的內容比較好的教給學生,而沒有課程意識,新一輪課改實驗使教師們參與到改革中來,不再是置身於課程之外的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創造者,根據學生特點,按照課改的新理念,適當地調整課程內容,具有主動性。

其次,教學行為切實轉變,突出表現在:第一,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一言堂現象明顯改觀,突出來的是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教”服務於“學”,正在逐步改變教師牽着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的現象。第二,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新教材更多地體現了探究式學習,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注意把結果與過程有機統一起來,注重揭示知識的形成規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第三,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課堂上必須放下“架子”,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新課程課堂中,教師是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根本,創設自主、寬鬆、和諧和民主的教學氛圍,並在整個過程中以飽滿的激情激活課堂。教師徹底摒棄了“唯師獨尊”“唯師是從”的專制性師生觀,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間,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持寬容態度,不歧視,不厭棄,隨時發現瞭解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滿腔熱情地保護學生創造性的幼芽。在課堂上,讓學生髮問,懷疑,甚至對教師的見解提出質疑,學生並沒有盲目服從教師的見解,經常有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場景,消除了他們在課堂上“恐懼”心理,讓他們心情輕鬆愉快地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使學生髮展了自己的個性特點,大膽想象,從而具備了創新的基本素質。關注了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中教師關注了學生知識、技

能、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關注了學生長期發展,關注了學生近期、中期、遠期的發展,注重了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培養,關注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得到允許,學生的尊嚴得到尊重,強調了人文性,重視了對學生心靈的關懷。新課改的探究教學中,立足於轉變了學生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和自立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了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了適合於自己的有效的學習策略。

二、課堂方面

(一)注重學生髮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的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這説明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核心因素,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幽默教學法”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學效果,首先在於它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學習上的“興奮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聽課熱情,從而提高聽課質量,課堂上適當的來點幽默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着獨到的功用。正因為幽默的教學方式能夠創造出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心境下攝取教學信息,興奮愉悦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魚”“漁”兼得,其效果自然遠在那種枯燥刻板、毫無趣味可言的授課方式之上,無怪乎著名教育家斯特洛夫作此評價:“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便是幽默。”

(二)在教學中應儘量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情與趣。

讓教學內容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將教學內容故事化,多媒化,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營造了一種愉悦的探索氛圍,首先教學中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生動有趣的遊戲,耐人尋味故事等,再現教材提供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識衝突,從而使他們產生解決問題的需求,其次,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了豐富的畫面形象,調動了學生形象思維,再次實施了遊戲情景,通過遊戲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學習。

(三)關注每一個學生和他們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

關注學生意味着尊重和關心學生,學校裏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都有豐富的潛能,都有自己的智能的優勢,因此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教師關注的對象。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格養成的聖殿,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道德教育素材,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對世界所做的傑出貢獻,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學物理教學中內容中充滿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自覺地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教學內容,闡明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物理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刻苦鑽研,勇於進取的精神和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的作風,在探究教學中,要注意培養

學生尊重事實,勇於戰勝困難的優良品德,同時,可以結合教學,介紹一些中外科學家發現重要定律和原理的過程以及堅持真理的事例,培養學生鋭意進取,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和品質。

二、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繫的教學

(一)關注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繫

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如納米技術、超導體、磁懸浮列車等;重視學習內容與家庭、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聯繫。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

教學形式服務於教學內容,讓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走進課堂,將課堂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如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參觀、採訪工廠、農村、電站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多種媒體通信工具蒐集各種科技信息,開展各種小發明、小實驗、小製作活動。現在的我校八年級的四個班,已經3——5人一個小組,開展了小製作活動,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有多個作品已經初見雛形,如:指南針、潛望鏡,還有學生進行紙鍋燒水、燒不死的魚等小實驗。

還舉辦各種物理知識講座,介紹現代科技的新成果,新動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多次撰寫小論文活動,學生將自已的小發明、小製作及參觀、實踐活動寫成小論文,很多同學寫的很有創意。

教師要花大力氣組織探究活動的教學過程,讓每一個學生有明確的探究目標,科學的活動程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都要實事求是,討論時要尊重其他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的新發現、新見解或提出新一輪的探究問題。重視過程的同時也要重視結論,還要注重探究形式的多樣化。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切有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都應該得到提倡,“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新課改的堅冰正在敲碎,冰山已經露出,“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有行動,就有希望”,讓我們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撐下,堅定信念,注重教師自身發展,開發學生潛能,新課改的“豔陽天”一定會到來。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5

一、師資隊伍的培訓,有兩個途徑:

1、在職教師的新課改培訓。其主要內容有:

主要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包括:教育部頒發的大綱,介紹教育部培訓計劃的內容,教育廳培訓計劃的內容,以及各地的經驗。

教師新課改培訓,着重解決幾個問題:

(1)教育觀念的轉變。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基礎教育要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們的社會從精英教育向義務教育轉變,正在普及高中教育,我們的社會將要進入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傳統的教育難以適應這個變化,教師必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才會接受和自覺地投入這場教育的改革中去。在培訓中,我們強調一個全新的教育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介紹學習最優化的幾種理念,即:動腦、動手、動口的“三動式”創新學習;全腦學習(即左腦與右腦協調、大腦與小腦協調);全面發展素質的學習;課內與課外學習的結合;校內與校外學習的結合;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我們着重指出,這些理念是分別站在不同的層面的專家的研究成果,他們分別適應不同對象。我們學習之後可以找到與自己相近的一點來嘗試,體驗現代教育理念與教學的關係。

(2)切實執行課程計劃。各地、各校執行新的課程,凡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師,都會理解新的教學計劃,忠實執行這個計劃。這恰好説明為什麼教育觀念的轉變是首要問題。

(3)對教師的支持。執行新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學校、教師都認為需要取得上級的支持除了介紹各地的經驗,還邀請一些教師介紹他們的成果;分層召開教師座談會,交流實施新課程的心得;要求每個教師都必須開展創意活動與外出交流。

2、教研活動。由物理教研組牽頭,制訂教研活動計劃,將開展新課程作為中心任務。主要活動包括:學習新課程的心得,教材分析,教學體會,怎樣開展研究性學習,座談交流,小組研究,青年教師與新教師培訓,公開課、實驗課介紹,研究性學習實施與成果彙報,。教研活動與新課改培訓從不同的層面為教師理解新課程提供了支持。

通過師資培訓,為支持新課程培養了一支骨幹隊伍。有了這支隊伍,我們的教學就會不斷取得成績,不斷進步。

二、教學控制是實施新課程的保證、

教學控制,一是教學計劃對教學的宏觀控制,二是對教學過程的控制。

1、在教師培訓中,幫助教師的教育理念轉變,使他們樂於接受新的教學計劃,體現了宏觀的控制。

2、有些教師教學的難度會超過教材的難度,不是因為他們對教材把握不好,而是他們擔心教學的難度不夠,會影響質量。在教師培訓活動中,我們指出教材的要求適應多數學生,教學應從多數的學生出發,同時兼顧少數資優生、後進生,要求教師上課前先了解學生,“上課時面對多數、課外兼顧少數”,一定要使全體學生都能受益,都得到各自的發展。難度控制不應片面的降低難度,也不應片面的加大難度,而是體現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有進步,控制難度是一門教學的藝術。邀請教師交流教學經驗,互相取長補短,各校相互交換資料,探索教學控制的變量與學習方法,體現了教學過程的控制。例如:變量包括學生投入的時間;教學的難度;學習興趣。方法包括自學法;研究法;合作學習法;討論法;調查法。一些教師説:拿別人成功的經驗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可以説是“投入少、收效快”。

三、在教師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研究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理念下的學習。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己選題,自己制訂學習、研究的方案,自己實施研究,自己總結研究的成果。這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研究性學習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的選題給予引導、支持、幫助。遇到教師不熟悉的其他學科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蒐集資料。研究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教師給予支持、幫助。研究性學習把師生的距離拉近了。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8月21日25日,我參加了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高中物理教師培訓,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細思回想導師、教授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導師的思想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譽藹琴教授的講座。高屋建瓴地引領我們走進高中物理新課程。通過為什麼需要改革課堂教學以及新課程新在哪裏這兩個主題。並結合一些很具體案例對新課程改革做了生動地、具體地介紹。我們聽後有收穫,也有思考。在將要新課程改革的前夜,我們怎麼把新課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帶進課堂。怎麼在課堂中有機的整合三維目標。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區教研員蘇明義老師的講座,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學物理界的這些精英對教育教學的關心和教師職業的執着追求,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一上午,既有理論知識,更有實戰的經驗。這種經驗上升為他對教育的四條信念:信念一:教育強調和諧:健康第一,以德育人,開發智慧,貫穿審美(系統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讓師生們用較少時間,能得到較大收穫(科學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發:用榜樣和實例去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去啟發(藝術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動: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技能,經驗出智慧(技術性)。他把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20條經驗毫無保留地教與我們,難能可貴,可以領略其人格魅力。

許曉林、陳繼明等其他幾個專家的講座給我們展示了新課改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為,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屏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難得的,是很寶貴的,我希望通過這個培訓班的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使自己成為學習型和專家型的中學教師,“學以致用,研學並進”,充分利用這個平台“廣泛交流,資源共享”。

在這幾天學習過程中,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對於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學生來説能喜歡物理嗎?同時與生活的聯繫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繫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較恰當地預測有關探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精神等達到怎樣的效果。總之,只有教師對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較好地引導學生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留出探索的餘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蒐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探索要進行正確地導向。探索作為一種學習活動,也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分。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引向有意義的探索,減少或避免無意義的探索。不宜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對學生進行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適當提示探索的方向,並當在不宜繼續探索時相機予以提醒。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科學合理地予以評價。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光要評結果,還要評過程;不光要評顯性指標,還要評情感與精神等隱性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悦,增強繼續探索的信心;也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把引導探索和教師講授適當結合。當前,由於大力倡導“引導式”教學和相應的“探索性”學習,“講授式”教學及相應的“接受性”學習似乎成了“禍水”,人們避之不及。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課程改革的本質不是教學和學習形式上的改變,而是使學生進行有價值的學習。而任何有價值的學習都屬於“意義學習”。根據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理論,“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具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即學生具有把新學的知識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建立起聯繫的傾向;二是學習的材料對學生具有潛在的意義,即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能夠跟其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實質性的聯繫。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要能對上述兩個條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夠促成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或學習方式就是適宜的,值得肯定的。講授式教學、接受性學習可能造成“意義學習”,引導式教學、探索性學習也可能造成“機械學習”。總之,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並無定式,應由學習內容及學生的情況而決定。新課程教學重視探索,但並不排斥講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學生的探索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對那些約定性的、常規性的、公理性的知識,更應以講授為主。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7

我參加了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此次的培訓精神是“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經過這次培訓我得到了許多啟發。下面談談我在這次培訓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對於課程標準的理解

新的課程標準共分為五部分,前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和附錄,這次培訓主要是對課程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整體目標,強調了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並且強調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2、強調了物理學習與生產、生活及時代發展的聯繫。如:在內容標準中“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説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等大量的課程內容目標體現了這一點。

3、進一步強調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在20xx年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已將“科學探究”寫入了內容標準。這一次,同樣將“科學探究”寫入了課程內容中,強調了“科學探究”不僅是物理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的學習目標。

4、內容目標中的行為動詞更明確。課程標準在認識領域中只設立了瞭解、認識和理解三個層次,沒有了初步瞭解、大致瞭解等較含糊的動詞,並對用到的行為動詞都劃分到了對應的三個層次,教學要求更為明確,使老師們教學心中有底。

5、對物理實驗的要求更為明確。相比實驗稿中的要求,在內容標準的三級主題中明確了實驗條目(如:通過實驗,理解密度;通過實驗,認識浮力等),並且在附錄中補充了20個學生必做的分組實驗,消除了教師們對實驗要求的疑慮(哪些實驗需要分組,哪些演示),也明確了實驗要求。

6、刪去了部分內容,降低了部分要求,切實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比如:刪去了“顏料的混合”、“波長、頻率和波速關係公式”;對“機械效率”、“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等降低了要求。

7、修改了實施建議。教學建議更切合了教學實踐、注重了多維課程目標的落實,國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不僅強調了知識,更強調了“過程”和“情感”兩個維度的目標。教學評價體現了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讓學生參與評價,家長、教師、學校共同評價學生,改變評價方式,用學習檔案等手段變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為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相結合,強調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而不只是為了選拔。

二、對於新人教版教材的理解

新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更有利於探究活動的開展,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反映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具有時代性,有一定的彈性,為不同的學生髮展提供空間。

1、內容次序進行了重大調整

將原來八年級下學期的電學內容放到了九年級進行了,將原來九年級的“機械運動”調整到了第一章,先學習測量知識和速度。相當於將力放到了八年級,九年級重點是電學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調整降低了八年級下學期學習電學的難度,待學生能力有所發展再在九年級突破電學的難點。

2、刪去了部分內容

從第一冊看,將“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整合到了“科學世界”、刪去了“顏料的混合”,將“看不見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節中等,這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

3、修改了部分習題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車時刻表”相比老教材,學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內容

比如:隨着新課標的實施,增加了“測平均速度”的實驗。

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課標理念的一些想法

1、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物理課程過分重視知識結果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操作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着力點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新課程改革中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的變化很大。由於教學理念的變化導致教師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教師們重視探究式教學,同時教學方式又是多樣化的。物理教學要教什麼?物理學不僅僅是指知識、概念和規律,是一個更寬泛的範圍。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導致學生的變化。使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都有提高,學生視野得到拓展。教學方式的變化以教學理念上的變化為基礎。現在我們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再就是,我們提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因此,老師們在教學當中,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閲歷,精心設計教學的引入,使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是與生活有密切聯繫的,是來源於生活的。課堂引入,這是決定學生是否用心聽你一堂課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所以儘可能要出奇制勝,可以採用各種有趣的實驗,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謎語或者是生活中很鮮活的例子。

4、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科學探究。這是在國中物理教學實施當中,最引起老師們重視和關注的一個環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事實上主要體現在科學探究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究,在探究過程當中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儘管有的結論還是比較稚嫩的,不太成熟的。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體驗到了物理學習的快樂,能夠在動手、動腦以及和同學們的交流、分析過程當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其意義並不在於他們探究的內容,探究的方式有多複雜、多深奧,而是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動腦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要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確認識物理實驗的教學目標,注意把握實驗教學的特點,合理開發實驗教學的課程資源。除了正規的教具外,我們還要利用身邊的物品做了很多自制教具,這也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了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也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中找準自己的出發點和位置,並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8

---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經過這一個階段的高中物理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説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着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

2 ---新增內容,哪些是大學聯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物理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3.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物理新課程不

4 ---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9

——付成維

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以及這幾個月的深入實踐新課程改革,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對新新課程改革的領會:

1.體現了基礎性和時代性:改變了過去繁、難、偏、舊的老問題,新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物理學最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瞭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同時還拓展了“知識與技能”的內涵,要求瞭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反映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合,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以及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以及應用。

2.注重物理學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教育:改變過去那種僅重視將物理學知識系統地歸納為簡明扼要的知識體系的做法,而將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滲透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實例,讓學生思考和領悟物理學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強應用科學方法的意識。

3.體現了課程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為使教材有利於不同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且對不同區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課程標準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屬於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展潛能和今後的職業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4.在課程實施上更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其中一個很重突出的特點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現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已經不再僅僅侷限再聽老師講課這樣的基礎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動手實驗,才能再這一過程中學到知識,更能應用知識。強調知識的構建過程,注重培養物理實驗、科學探究能力;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物理學核心概念的建立。強調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保護探索興趣,學習慾望;體現時代性強調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注重經典物理與近代物理的融合;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觀念的滲透。反映選擇性綜合不同地區課程資源,考慮農村和城市學生認知特點;精心設計欄目,使教學內容豐富,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為學生髮展提供空間。強調可操作性注重繼承與發展,開發教材輔助資源。

5.高中物理課程新課改最大的困難是:第一,教師的觀念要改變;第二,現有的教學資源要改變;第三,教學制度要改變;第四,教學評價,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都要跟隨課改的變化。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歸宿也是人的發展。“探究式教學”就是從學生出發,做到以人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環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還需在實踐中逐步摸索,並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許多新問題。為了儘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致力於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在實踐中善於發現問題,並進行專題研究,尋求有效的解決策略;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善於進行教學反思。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0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同時與生活的聯繫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繫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物理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年10月,我在參加了國中物理新課程培訓學習,此次培訓的指導思想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主持,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劉麗英老師主持,

首先由安達一名較優秀的物理教師高金鳳老師主講。

主要內容是:

1、修訂後的課標和教材主要變化及在教學中的基本對策;

2、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在新課標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接着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劉麗英老師主講。

主要內容是:

1、《課程標準》的修訂進程;

2、清楚課標修訂的主要原則和內容

3、《課標標準》解決了哪些教學實踐問題.;

4、落實《課程標準》要求,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5、對課標修訂後的教學和評價思考;

6、我市國中物理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及思考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瞭解到:

一、在課程標準方面

1、課標在哪些方面做了修訂?為什麼?

2、如何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修訂的精神?

3、如何把課標精神貫徹在課堂教學中?

二、在新課標教材方面

1、國中物理新教材修訂原則、目標是什麼?

2、新修訂教材與原教材有什麼區別?

3、如何把教材修訂精神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在這次培訓中讓我觸動很大,新教材更體現出物理的魅力,更激發了我對物理教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兩位專家的培訓,讓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了指明燈,若把他們比作奇葩,我願作遍及天涯的小草。把這次的培訓精神“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落實到教學實踐中,讓我們物理教學成效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