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42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

提前安排好了課,早早地等在電腦前,就怕錯過了週四上午温儒敏教授《談談中國小語文的備課》的講座。可以收聽到現場直播的講座,實數機會難得。一個半小時的精彩講座讓我耳目一新,聽到了好多新鮮的聲音,我一邊做着記錄,一邊也思考了很多,回來將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番。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去落實新課標的每個環節,到底該怎樣去備課等等,很多地方都引起我們年輕教師思考的。

首先:温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了當代很多教師的一大通病,就是在備課前對新課標缺乏整體的認識,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僅僅是把自己的視野限制在自己要講授的一課上,對於每個年級段的目標自己也只是簡單的瞭解。那麼究竟如何落實教學目標?怎樣能對課程目標有個通盤的認識?怎麼把課程目標真真切切地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去呢?温教授指出現代的國小語文教師應對整過的國小,國中的教學目標都要有整體的把握,甚至要有量化的標準。要儘可能瞭解每個單元在整過教學目標中的位置,努力做到一課一得,教學目標遍地開花,面面俱到,就會導致重點不突出,目標達成度不高。我想,如果教學目標都錯了,再好的教學方法都沒什麼意義。所以對於課標我們要反覆讀,仔細讀,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把課標牢記在心。曾看到一位名師的做法,就是把每一個學段的課標貼到自己的教案上,這樣就能隨時温習課標,時刻把課標銘記於心。

温教授還提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學要有梯度,有年段的針對性,並舉例説明,要求我們廣大的老師一起摸索或者嘗試確立教學的梯度,能真正做到根據每個年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和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其次:温教授指出很多教師對課本不能深入探究,過分依賴教參和名師教案是一線教師的一大通病。很多教師都是在臨上課前,簡單地看一看要上課的教案,殊不知有些教案在自己的課堂上根本就沒辦法實施,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每個地區的學情有所不同。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循序落實課程目標,還要備學生。不同年段,每個班級學生的學情不同就決定了在備課中如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落實教學內容。信息化時代是對教師敬業精神的考驗,如果過分依賴現成的教案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對教師工作的褻瀆。語文教師首要的是要提高個人的語文素養,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高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都是很多老師要不斷追求的。所以即使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課文,教師也不能輕車熟路,也要重新閲讀,針對每一篇課文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要學會知識的變通,絕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味的教書匠。

第三:針對温教授提出的另一個通病,我也很贊成,就是很多老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的花架子,課堂程序太多。眼花繚亂的教學設計讓課堂非常活躍,孩子積極性很高,但實際上孩子的收穫很少,知識點被分離的支離破碎,潛心閲讀的文字太少,孩子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詞句上,不能真正地走進文本。

温教授的講座實實在在提出了老師在備課中的很多問題,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真是受益匪淺!更多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慢慢去探究和改變。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2

4月10日下午,在學校階梯室,我們有幸聆聽了廣東省第二師範學院李季教授的《三尺講台上的師德星空》的專題講座,這是一場精彩的演講。在場的100餘名教師被李教授積極樂觀的職業情懷、敏鋭的職業視角、睿智的教育思維、深厚的職業素養所感染。李季教授用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這些感人的故事讓在場的每位教師內心一次次受到洗禮和震撼。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何汝玉老師的“細節德育”。何汝玉老師老師的德育工作做得非常細緻,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德育對學生乃至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何老師從細節的角度去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果我們敏鋭地抓住細節,深入挖掘細節,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強勁的教育旋風,讓學生的心海漾起,我深刻地體會到班主任每發現一個細節,都會成為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鋪墊,使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多一份希望。“好習慣是你一生用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你一生換不清的債務”,我們班主任細節德育還是得從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抓起,從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彎腰拾垃圾)來教育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細節德育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教材去教育學生。

關於“細節德育”,李季教授進一步講到: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落實“一問好”,就是學生要舉止文明,彬彬有禮,遇見教師長輩、嘉賓、同學,都應該主動敬禮,或微笑點頭問好;“二彎腰”,就是學生在校園看到紙屑、食品袋等廢棄物彎腰撿起放到垃圾箱內。李季教授同時強調,落實這兩點離不開教師的引領示範和以身作則。李季教授的精彩報告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和深深的觸動,那就是做班主任不僅要有愛心,而且還要有智慧,班主任工作再“細”也不為過。細節決定成敗,關注細節才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蹟。

其次打動我的就是“學會微笑”。李教授説“笑聲、歌聲、讀書聲應該成為校園裏最美的風景線”,學生進校的第一個見面禮就是“一微笑,二點頭,三問好”。微笑就是笑起來有魚尾紋的,發自內心的笑。因為微笑是人類最甜美、最動人的表情,微笑可以表達人們的喜愛,傳遞友善的信息,使人們顯得可愛而有魅力。以前,我總是一進教室就是板着一張臉,一副兇巴巴的樣子,因為我覺得不這樣學生就管不住,於是微笑着上課離我越來越遠。不可否認,不苟言笑的老師學生是會怕,學生是會聽話一點點,可是當老師真的是讓學生害怕,讓學生畏懼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後來,學校領導首先給我的建議就是:上課時不能表情太嚴肅,要着微笑走進課堂,講課的聲音要温和。自那以後,我慢慢的改變自己,走進教室前我都會把自己情緒調節好,大部分時候是微笑着面對學生,學生的確很喜歡,從而使我的課堂教學很和諧、很温馨、很快樂,師生關係很融洽,課堂環境很和諧。微笑是老師與學生的心靈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我們也希望學生喜歡自己,喜歡聽我們的課,喜歡與我們交往,我們也喜歡微笑着過每一天。微笑就像一縷縷晴朗燦爛的陽光,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甘露,温暖着學生的稚嫩的心靈,學會微笑,做一個快樂而又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李教授精彩、生動、詳實的報告,如一陣温暖的春風給我的靈魂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洗禮和震撼,在學習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一個優秀的老師,必須多為學生着想,用真情打動他們,用細節感化他們,用愛心關懷他們,這樣才能贏得他們的理解和尊重。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3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世界的未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關係着每個家庭的幸福、關係着一個民族的希望。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是每個父母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在觀看了專家講的學生人格教育講座後,本人感觸很深,現將我的一點體會淺談如下。

一、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從興趣出發,讓孩子快樂地學習。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社會上有各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都要參加很多輔導課、興趣班,家長之間相互攀比,看誰報得班多,孩子大部分的雙休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去學,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父母應該從孩子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温加油,讓他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

二、。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面對挫折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要經常鼓勵孩子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困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孩子,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再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當孩子説出自已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時,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自信,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四、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由於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生活條件具有相對優越性。作為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鼓勵孩子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多做各種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人類文明誕生至今,永恆的課題。讓我們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為了下一代的科學教育共同努力吧。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4

自從聽了賀慶國教授的講座,我反覆思考着:怎麼樣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渴望快樂,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質條件相當優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師行業,職業倦怠情緒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的精神空間越來越狹小,常感身心疲憊心力憔悴,在這種情況下,又何談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呢?為了孩子們,也為了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閲讀經典!為教師終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教師要想發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閲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

“經典為伴,幸福一生”。為什麼這樣説呢?首先,經典誦讀可以使人趨真向善。其次,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寧靜致遠。同時,經典誦讀還可以使你寵辱不驚。再次,經典誦讀還可使人氣質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讀書、讀好書,閲讀經典,享受讀書的幸福。

二、要充滿自信,提高自己的業務修養,體驗成功

自信者的心理狀態在任何境況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只要始終充滿自信,不管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遭遇多少波折,最終就一定能夠成功。在要求學生背誦的同時,自己也和學生一起背,與學生比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作為教師一定不要説學生笨,時時刻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表揚他們,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我時刻注重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利用科學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時刻盡心盡力地參與教育教研工作,讓自己有足夠的能量駕馭課堂,給孩子帶來成長的營養。信心是成功的基礎,有了信心就會有成功體驗,在成功的體驗中收穫幸福。

三、寬容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係

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一名教師,對違紀學生、不學習的學生、甚至逃學的學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就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耐心地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寬容並不是縱容,寬容也不是對學生的過錯無原則地袒護,而是以我們博大的胸懷去激勵學生自己改正錯誤,追求進步,爭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學會寬容,也是為自己留下一份輕鬆,一份快樂,一份幸福。

對於教師來説,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影響着自己的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5

7月11日,對於我來説,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天。平凡就在於在這一天裏,沒有什麼突起的波瀾,突然發生的狀況,還是平常的過日子;不平凡就在於在這一天裏,我學到的東西比以往每天學到的東西多得多,自己從熊哲昆哥哥那兒學到了很多東西,那些東西都是不平凡的,在以往的生活中所汲取不到的。

那天上午,我揣着一顆好奇的心來到了熊哲昆哥哥的講座現場,靜靜地等着他傳授給我們他長年累月從生活中體會出的一些道理。講座開始了,熊哲昆哥哥侃侃而談,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並談了他對那些事的見解和看法,把他從中體會到的東西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我們。經過這一次講座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具體如下:

一、我們應該抓住課堂上的一點一滴。老師上課的四十分鐘是最精華的部分,老師所講的一點一滴都是他們從多年的生活中體會到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全身心地投入,聽老師講課,不能漏掉老師講的任何細節。如果你上課不聽的話,你課後再認真,花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都不一定能把課堂上漏掉的知識補回來。所以,我們應該抓住課堂上的一點一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注入到每一堂課中去。

二、我們要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熊哲昆哥哥考得長沙理科大學聯考狀元這個頭銜之後,許多家長就問他,你在哪裏上的培訓班,為什麼考得這麼好?而熊哲昆哥哥只是莞爾一笑,説:“我沒有上過培訓班,我只不過是認認真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老師出的習題罷了!”其實老師佈置的作業也是一個很好的複習點,我們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並要做到高速度、高效率。做什麼作業就把全部的精力給灌進去,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只能看到這一方面的書,不能在桌上放兩本小説,放兩袋零食,從而擾亂了你的思路,就不能安下心來做作業,就會降低效率。做作業時還有一個妙招:先做自己感覺最乏味的作業,做到你不想做為止,再拿出你最感興趣的作業,提高自己的興致。當你的興致非常高的時候,再做你感覺乏味的作業,就為樣循環下去,再加上你的全神貫注,就可以做到高速度、高效率了。

三、我們要有求知慾,不懂就要問,直到自己理解了為止。現在有很多同學,在學習上過於靦腆,遇到自己絞盡腦汁也想為出來的問題時,不去問老師,沒有要把這道題弄懂的慾望,從而導致考試時類似的題型不會做。如果他當時自己勇敢一點,鼓起勇氣向老師討教的話,説不定還能舉一反三,做出別的題呢!還有,上課的時候,很多人心中有疑問,有自己的見解,可他總是畏畏縮縮,不敢舉手,生怕自己的見解是錯誤的或提的問題別人認為太容易從而取笑他,讓他難堪。其實,那些人應該放下心靈的包袱,如釋負重,敢説敢問,勇敢地提問,繪聲繪色地説出自己的見解,不要顧忌周圍其他人的感受,只要你勇於説出自己的想法,你就成功地在人生的康莊大道上跨出了一步。

四、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我們應該多放鬆,多進行體育鍛煉,多開展活動。有很多人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不知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放鬆自己,在這裏,他給我們推介了一個好方法:進行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那樣你就會感覺很快樂,把自己所有的煩惱拋到腦後,緊張的神經自然也就鬆弛了下來,還能增強自己的體質,那豈不是一舉兩得?

五、對夢想要有追求。我相信在每個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都有着一個夢想,也許很大,也許很小,不過都沒有關係,但是你不能放棄對夢想的追求,因為那是你學習中、生活中所有力量的源泉。沒有它,就等於缺少了一根頂樑柱,就等於缺少了一隻手臂,你的生活就會變得迷茫、乏味、沒有色彩,你也就只會盲目地指揮身體做一切又一切,而自己只會變得不知所措。沒有一個目標存活有你的心中,你就不會去努力,你也不會試圖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心中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目標,並朝着這個夢想、這個目標目標去不斷奮進,這樣,你就會成功。

六、對奧數、課外閲讀、英語的培養。很多人認為,語文是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只要抓好語文就行了,可事實卻不是這樣。從小就要抓好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為以後的考試做鋪墊。如果他科科成績都很好的話,可以多方面培養他的興趣,奧數比賽得了獎,大學聯考可以加分;課外閲讀量大的話,作業可以下筆成章;英語口語好的話,還不愁以後出國留學,真是碩果累累啊!就算只對某一科感興趣,也不能灰心喪氣,重點抓好自己最感興趣的那個東西,在這一個點上做個突破,將來把它當成突破口,為別的科目拉分,也可算是個好事吧!

七、積極參加譚外活動、學校組織的活動,積極參加各項比賽。部分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根本,從而忽視了孩子們的活動,這樣長年累月,那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書呆子”,變得不喜歡運動,不喜歡活動,身體也會越來越經不起考驗,抵抗力越來越差,到頭來孩子動不動就生病,害的也是他們自己呀!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絢麗多姿。還有,我們要積極參加區、市、省甚至國家的活動、比賽,增強自己臨場考試的能力,測試自己到底有多高的水平,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為以後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

總而言之,那天我學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數也數不清。哎呀,快要十二點了,我得趕緊去睡覺了,下次再敍!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6

在通小校本培訓很榮幸能聆聽到李羣教授的講座,她給人的感覺親切自然,語言富有魅力,專業術語信手拈來,但又絲毫不做作賣弄。她真誠地與我們交流,並沒有空洞地説教,而是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故事與我們分享、分析,引領我們從中體悟“快樂”“樂觀”。真不愧是教授級別啊!

李羣教授首先為我們講解的是“壓力”,她談到正確認識壓力,壓力產生的因素,壓力的影響等問題,我記住的一句話是“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強調的是適當的壓力也會創造佳績的事實——我相信這句話,也相信生活中要不斷的給壓。

李教授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樂觀”的,她引用馬丁-賽得格曼的《學習樂觀》,在 “樂觀型解釋風格”中,李教授借曹操的樂觀來説明這個問題。“赤壁之戰”曹操大敗,逃回的路上,曹哈哈大笑。屬下不知為何,故疑惑問之:“主公,我們打了敗仗,為什麼你還哈哈大笑呢?”曹操笑着回答:“勝敗乃兵家常事,我的失敗只是暫時的。”曹操的這種氣魄讓人折服,我們且不論這個歷史人物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形象,但他的開朗和樂觀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我很喜歡李教授對教育的詮釋,她説“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幸福”,“一個好老師的標準,是能從大家都認為的差生身上找到10個優點”,她還説:孔子最欣賞的,不是子路的勇敢和帥才,不是子貢的外交和商務能力,也不是冉有的可以面南為王的謀略,而是顏回的“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高尚人文精神。

李教授説,樂觀是可以修煉的——在我們的心理銀行,每天都要存下資本——別人對你的好,你要敏鋭地感受到;別人對你的不好,你要遲鈍地反應。偉大的“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但苦中作樂,不斷創作,開荒種田,研製服飾,打獵引渠,無所不能;痛並快樂着,煩但不閒着,苦日子好過。。。

李羣教授的講座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們該怎樣做人,做個什麼樣的人,做個什麼樣的老師?我們的性格特徵和價值取向都會極大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我們不僅要反思,更要行動!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7

這次專家講座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每個投行人能以專業的眼光研究財務報表,從而準確評估被投資公司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為投資及退出決策提供依據。通過聽這次講座,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分析和評價公司財務業績和風險,讀懂財務報表是關鍵

財務報表是公司根據財務標準或準則編制的,向股東、高層管理者、政府或債權人提供或報告公司在一段時期以來的有關經營和財務信息的正式文件。財務報表特別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作為一種信息的載體,是外部瞭解企業經營能力、償債能力、風險承受能力的門户。因此讀懂財務報表是分析和評價公司財務業績和風險的關鍵。這裏所説的讀懂是一個去偽存真,除粗取精的過程。每個投行人應具有敏鋭的眼光,應從紛繁複雜的信息中提取對決策有用的信息。

二、做投行,應重視財務危機預警分析判別模型

做投資,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風險,高回報”。雖然高回報是以高風險為代價,有很多風險是未知的,但有些風險是可以加以預測的。我們對一個項目進行投資,必須對其風險進行預測,因此財務危機預警分析判別模型是預測的最基本也是最實用的工具。這一基本分析工具每個投行人都應重視,並儘量用於實際分析與評測過程中。

三、投資回報的高低源於被投資單位獲利能力的強弱

被投資單位獲利能力越強,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越高。因此在進行項目決策時首要考慮的是企業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一般通過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來衡量。目前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回報率、銷售淨利潤率、成本費用率、每股收益率、市盈率等;常用的營運能力分析主要指標有營運資本、存貨週轉期、存貨天數、經營性循環週期、總資產週轉率、應收賬款平均收賬期、固定資產週轉率等。

四、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投資決策應關注被投資企業現金流

在東南亞地區爆發金融危機以後,企業界提出了“現金為王”的口號。沒有現金流,企業就無法生存。誰有現金,誰的抗風險能力就強。現金獲得的能力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因此我們在分析被投資企業的經營能力時必須注意兩點,其一,利潤額大不一定具有持續的現金流,抗風險能力不一定好;其二,作為一個企業而言,產本站是它盈利的根本,我們注重的是其經營性現金流量,至於投融資所產生的現金流只是作為考察它償債能力的一種指標,它的流進流出並不是一種常態。

五、財務戰略決策矩陣具有一定實用價值

財務戰略矩陣通過一個座標軸(橫座標為現金流的狀況,縱座標為經濟附加值)直觀表明公司是否創造價值,公司的發展速度的快慢,公司在不同的座標軸區間應採取的發展戰略。只要獲得現金流和經濟附加值兩方面的數值,就能大致擬定公司的發展戰略。而做為投資公司,我們可以根據其發展策略推測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的狀況,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總而言之,非常感謝公司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時間,但我相信所學所感所悟的東西將終生受益。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8

xxxx年4月26日下午,我校邀請了內蒙古師範大學的教育專家李淑章教授到我校為全體教師做專題報告講座,報告的主題是《教師的品格修養及其專業攻堅與守護》,李淑章教授結合自己多年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深刻的思考向我們詮釋“何謂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什麼?何謂教師”等問題,聽了之後,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講座中,李淑章教授引用當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政策,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基礎教育的豐富經歷和深刻思考,具體、精要地論述了《教師的品格修養及其專業之攻堅與守護》這兩部分內容。針對教師的品格、職責、基本任務、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以及師德、知識與方法的關係等重要課題,全面詮釋了“如何履行教師的使命、成為一名合格教師”。

通過學習,讓我體會到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先樹人。”學生時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着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範作用,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焰。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其次,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職業心理品質,才能適應素質教育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學生,成為一名21世紀高素質的人民教師。

從李教授的講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水平,較強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修養。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9

今天我們來到實驗中學聽取北京市張海燕化學專家的講座,觀摩她精心準備的一節酸鹼鹽複習課,在課中思路清晰,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總結能力,受益匪淺,下面説説我的一些看法。

一、善於發現,總結

海燕老師講述了她創意撲克牌的原因:一個孩子因病很長時間沒來上課,為了給孩子補上所學的知識,而且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能夠輕鬆的消化,她與孩子達成共識,每天寫給老師十個不同的方程式,孩子寫的很棒,最後孩子説這些方程式都有一定的規律,這時我就想到創意撲克牌,讓孩子們歸納總結,提升孩子們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時我想到,海燕老師善於發現,總結,尋求捷徑,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孩子們的總結歸納能力

複習課是一節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內容多,讓孩子們將所學知識死記,做不到活學,學習效率低,怎樣讓孩子們識記起來更輕鬆,容易呢?張老師尋求方法,重在教給孩子們歸納總結的方法。

三、題型的選擇

面對現在的孩子,機械完成老師的佈置的任務,因此我們精簡佈置作業,統籌一節課的內容,題量少,但內容寬,孩子們喜歡做最少的作業,提高注意力。

作為一名教師,深知教師行業的正直,不能一絲馬虎,我們不僅教育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努力吧,同行們,讓我們的孩子能夠立足於當今發展的社會動態。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0

11月17日下午,我有幸聆聽了阜康市一小組織的“卓越父母家庭教育專家講座”。説實在的,孩子到了四年級我愈發覺得對孩子教育有些力不從心,出於這個原因我抱着試試的心態來聽這次講座,沒想到這次講座對我來説猶如久旱逢甘露,迷途遇嚮導。

專家的講座精彩極了。她們的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而讓家長扮演孩子的角色做一些體驗遊戲,時而播放一些現實生活版的有關家庭教育不當而發生悲劇的影視,一個個鮮活的事例直接滲透人心,催人淚下,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兩個小時的講座,感覺瞬間而過,使人意猶未盡。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夙願,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往往在家庭教育中盲目的搬出老一輩教育自己的方法粗暴的用在互聯網時代的孩子身上,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得其反。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對孩子的教育更是竭盡全力的,但聽了今天的講座我發現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在不經意間傷害着孩子,而且已經很久了。拿我來説,專家每一個講題都會戳中我的痛點,比如父母要尊重孩子,要放下姿態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要認真聆聽孩子的訴説。這樣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孩子有什麼事兒才會第一時間給父母説,尋求幫助。

反之,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會有隔閡,孩子遇到什麼事兒也不會告訴父母甚至會刻意瞞着父母,往往自己處理不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後果。可作為母親我一直把他當小孩看,很少正兒八經聽孩子的心聲,經常對孩子的話敷衍了事,只要求孩子必須重視和絕對服從我的“旨意”。現在想想,作為母親我竟然就這麼理所當然的剝奪了孩子享有尊重和平等的權利,更要命的是我一直認為這是對他的愛,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愛孩子請尊重孩子”。

還有,當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時行為矯正的最好方法是關注好的行為忽視不好的行為,不要故意放大孩子的缺點,要肯定和放大孩子的優點,使孩子變的自信,否則孩子就會越來越不自信。當我聽到這裏時感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簡直是個反例,每當孩子做作業慢的時候我總會絮絮叨叨訓斥半天,並且説一些打擊孩子自信的話,比如會故意誇大其他同學寫作業多快多快,而故意放大孩子的慢動作,“你就會磨蹭,你就是慢,慢,慢。”除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沒有一點正確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除了受得委屈以外依然茫然無助,結果幾年下來也沒見孩子寫作業速度提高,反而完成作業的時間更長了。不得當的教育不但不能有好的收穫,反而會推波助瀾使孩子從心裏認同了自己的這一“缺點”,久而久之孩子會把這種“缺點”當成自己的性格。孩子就是父母手中一塊待雕琢的玉,玉雕的優劣皆出自父母的手藝。只有父母手藝精湛才能雕出美輪美奐的稀世珍寶。

再比如,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對事不對人進行教育,更不要粗暴的打罵孩子。老説孩子怎麼怎麼不好會使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天生不優秀,沒有別的孩子好,從此失去上進心。打罵只能導致孩子今後更加叛逆。這一點我自歎也做的不盡如意,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常常會説他笨啊,沒出息啊之類傷害孩子自尊的話。總之,這次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打鐵還得自身硬。想教育好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首先家長自己得學習掌握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否則我們所謂的教育恰恰是家庭教育的反例,不但起不了好的作用,反而會南轅北轍。

記得曾經有老師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不盡如人意、不順心、煩惱、憂愁,甚至讓我們惱怒、無法容忍的事情,可能會接踵而來。尤其是孩子的學習讓我們頭痛不已。從專家講座中讓我深深感到,作為母親,更要學會寬容。寬容是教育孩子的祕訣,寬容比懲罰更有收穫,孩子犯錯是難免的,因為他們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都處於不穩定、不成熟時期,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錯誤。母親更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一步步地走在通往孩子心靈的小徑上,和孩子一起承擔錯誤,一起找出錯誤的原因,正確引導孩子改正錯誤,從而使孩子在温暖的陽光下成長。

通過這次聆聽學習,雖然不能説我已經掌握了一套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但最起碼使我認識到自己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匱乏,認識到自己對孩子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錯誤的方法,使我從思想上對孩子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我相信,在我今後的努力中自己和孩子會一步步前進。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1

聆聽錢志亮老師關於《解讀入學成熟水平》有感 聆聽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錢志亮老師關於《解讀入學成熟水平》講座有感如下:

幼小銜接的話題不僅是現在多數家長在幼兒教育問題一大困惑,同時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實踐的一項課題,更像一條摸索之路。教育改革的初衷始終是以人為本,以幼兒的發展為基礎,以國家的發展為根本的實踐之路。 幼兒升入國小低年級時許多家長都會對於幼兒入學適應困難,上課不專心,坐不住等問題過度集中關注,有時國小低年級的老師也會出現同樣的困惑,但多數認為是因為幼兒還“太小”,或者家長期待性過高,幼兒園沒教好等等之類。而錢志亮老師一句話點明瞭這些困惑的誘因:“幼兒沒有達到入學成熟水平提前上學的結果!”。誠然,幼兒從幼兒園升入國小是其一生中最早也是最大的艱難轉折之一,學習環境、人生使命、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師生關係、生活規律乃至社會要求與家庭期望的變化等等這些都以近似對立的情況放生了明顯的改變。這些改變的'前提基本都是以幼兒的生理年齡為界定,而幼兒與幼兒之間在學習中是存在客觀差異的。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國小,甚至是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出現“起跑緩慢者”的情況。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指的是從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神經協調能力等心理髮展水平與狀態判斷幼兒是否達到作為國小新生應該達到的要求。——錢志亮

關於幼兒入學成熟水平的解讀,有的老師會將其作為幼小銜接的評判標準,或者作為大班幼兒進入國小前的準備方向。但同時我們從一些事例當中不難發現,在一些以家長期盼為核心的地方,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扭曲現象:幼兒教育國小化、幼兒教育片面化等等這些不僅傷害了幼兒的身心,更重要的是束縛了幼兒的獨立個性和想象力的發展,過早的扼殺或者灌輸不適合其現階段的思想也容易為幼兒種下厭學和不良人格的種子。

作為專業化的幼兒園教育、幼兒教師,我們在幼小銜接方面的開展首先應有一個與教育方針較為統一的方向:幼小銜接從幼兒踏入幼兒園接受教育時做起,而不是從大班做起,同時清晰明確幼小銜接的研究思路:幼兒園目標——國小課程要求——尋找接軌之處——實施方案。通過幼兒園目標與國小課程要求的對比、幼兒教師與國小教師間的探討交流從而制定出適宜本地區的銜接策略,並且應注意一個原則:幼小銜接在於專注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與遷移而不是將國小教學內容下移至幼兒園。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年輕、受教育水平高、有自己的教育主見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幼兒的教育問題上不能關起門來做教育,要走出去,面向家長、面向社會大力的走出去,只有與家長、與社會銜接起來,對於幼兒的教育轉折才能更好、更快、更適宜的發展前進。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2

這個週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脱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瞭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裏有習慣,哪裏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着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並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瞭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後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閲讀,上國小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閲讀,後來上了國小,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閲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後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閲讀,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慢慢讀書的範圍就起來越廣。

最後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麼好的教育講座,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説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3

四月份,我有幸聽了牡丹江師範學院孫朝霞教授的有關國小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講座,受益匪淺。為了預防和減少學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教育部特制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我仔細閲讀,知道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學生自行到校外活動或者放學後滯留學校活動;體育活動中不慎碰撞、摔倒;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安全標準;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未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等,都會引發學生不可避免的傷害。因此,如何應對校園傷害事故、妥善解決和處理此類糾紛,明確法律責任已經迫在眉睫。通過學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我有以下體會。

學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體會到,對於在校老師、學生人身傷害事故予以妥善、正確處理,這不僅有利於維護老師、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也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老師、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它不僅避免了家長和學校之間不必要的扯皮,讓我們老師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教學質量,嚴抓教育管理和校園建設上。《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劃定了學生事故傷害的責任範圍及其責任人,將學校、老師、學生及其監護人所負的責任明確,將有助於更妥善、更準確地解決處理學生在校期間遇到的人身事故傷害,兼顧學校和學生兩方面的合法權益。

我認為,國小生在校期間發生一些傷害事故是在所難免的,但在事故的解決過程中往往要牽扯學校、老師太多精力和財力,並且學校往往要成為事故的主要責任人而被推上被告席。不管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學校擔大頭,這對學校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學校成了事實上的“弱勢羣體”。

仔細閲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後,體會到在某種意義上是為了維護教育事業的正常發展,是為了保護“弱勢羣體”的利益,而不是幫學校擺脱責任找一個合理的藉口。但是《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也在教育我們學校老師在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作為老師、班主任,一定要盡責盡力教育好學生安全防範措施,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當然學生也必須遵守學校紀律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在不同的受教育階段,應當根據自身的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應的危險。在學校期間聽從老師的教導,不得從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安全的活動。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還提醒我們,如果發生傷害事故,學生或其監護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完全推給學校,可以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如不能協商解決,可依法起訴。每位教師都要牢記:當學生髮生傷害事故時,要及時通知家長並緊急救助。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後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後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避免了老師、家長和學校之間不必要的扯皮。也讓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14

20xx年10月16日,我參加了教育學院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有幸聆聽到錢志亮教授的講座《教師職業的基本邏輯》,他的個人素質,個人魅力非常值得我們做教師的好好揣摩,好好學習,錢老師的報告主題內容清晰,理論聯繫實際,從遺傳學、心理學、倫理學、宗教學、儒家道家哲學、文字學等諸多方面論述了人的涵義,人的差異,人的教育等內容,這些問題不少都是老師們、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實際問題;他用幽默、睿智、富有哲理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引領我們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順理成章地導出——愛生,導出教育的原點是愛!由愛生而產生的責任。他的語言詼諧幽默,生動、活潑,幷善於運用各種方式與聽者溝通,錢老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大家聽起來很舒服、很有感染力,他的論述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參與互動,把較深奧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學校文化及管理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能夠緊緊抓住我們的興奮點,吸引在場的每個人,時刻打動我們的心,講座內容更引發我深深的思考:在當今教育中我們應該做什麼,用心走出自己生命的軌跡。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給學生正確的、飽滿的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我們又有誰能真正做到了呢?有時我們也看不上班上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有時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也冷言冷語,聽了報告後,我會改變這種態度,我會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人都不是完美的。讓我們愛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如同愛我們自己!我們應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我們應珍惜這份“教育緣”,我們相遇不容易,正如錢志亮教授所説:“五百年修得擦肩過,一千年修來一回眸”。同時我們更應慶幸我們活着不孤單,我們的身邊有好多陪伴我們的人,我們要感謝上蒼,讓那麼多的學生來陪我,我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陪伴我們的人,呵護比我們弱小的生命,因為我們能夠因為教育而結緣,這是何等的榮幸。我們用我們教師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用理智去教化他們、用知識去武裝他們、用愛去感化他們,讓我們正視差異的存在!讓我們珍惜相遇的這份緣,讓我們關愛學生,讓他們快樂的成長。錢教授用他那大師的智慧、幽默和深刻的思考,無不啟迪着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要感激生存,敬畏生命!珍惜緣分,用心感動!傾心相助,激發潛能,促進發展!我們要把愛學生當做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當做教育藝術的核心。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畫上完美的句號。

下面是我對建構有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第一,充分做好上課前的準備。除了要做好體現教學內容的精細的備課,還要做好心理、形象方面的準備。這方面錢教授講了生動實際的例子,在某個班級,喜歡數學老師的學生數學成績較高,喜歡語文老師的學生語文成績相對較高。這就告訴我們教師的形象很重要,我們應該注意自身形象,儘量使自己讓學生看起來賞心悦目,同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這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潛在因素。

第二,抓住學生的感覺通道。錢教授主要展開講了視覺通道和聽覺通道兩個方面,深入細緻地告訴我們如何確保學生的感覺通道的通暢。使我們一下子注意到很多平常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細節問題,比如學生對色彩的喜好與厭惡可能導致學習心理的千差萬別,甚至給我們講到人眼睛的虹膜色差造成的對光線的不同需求。使我們瞭解到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個體差異,都有可能影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收。

第三,回顧自己每節課的課堂效率。隨着錢教授深入淺出的科學理論指導,對有效課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與把握。在分析自己課堂效率的時候有了一些比較詳細的指標,比如是否絕大多數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掌握規定教學內容,比如看課皇冠網址堂是否兼顧優差生,學生的參與程度等等。這樣就使我們在分析自己課堂效率的時候有章可循,儘快找到課堂的不足之處。

此外,有效課堂的評價以及好課的標準等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我們要潛下心來鑽研方法,分析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瞭解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升自己的素質,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打造自身獨特的教學魅力,才能真正構建屬於我們自己的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