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論語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論語心得體會

論語心得體會1

升入六年級後,在爸爸的指導下,我開始系統地學習《論語》。爸爸經常告訴我做中國人,必須要學好中國經典文化,這樣才能永遠留住我們民族的靈魂、精神和根,才能實現國家振興的偉大夢想。會有這麼神奇嗎?起初我半信半疑,可是隨着學習的深入,越來越感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自己遠未識其“廬山”真面目,只是學得了一點兒皮毛,但是卻已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第一得意門生顏回。他在生活上幾乎沒有什麼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學習上,用在完善自身品行上。“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此惡劣的環境,人人都無法忍受這樣的艱難困苦,可是顏回卻以苦為樂,堅持讀書學習,追求真理,實在令人敬佩。孔子表揚他“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早死”,“其心三月不違仁”,在弟子三千中,孔子認為顏回最好學,只有他的高尚品行達到了“仁”的標準,多次在公開場合進行表揚,並以他為榜樣要求弟子們學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他的好學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因為學無止境,所以不要覺得向比自己差的.人請教問題是一種羞辱;“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取長補短;同時,善於提出問題,許多偉人都喜歡問個為什麼,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温故而知新”也是顏回的優點之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温習學過的知識,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領悟和收穫。可是我在學習中滿足於一知半解,讀書往往走馬觀花,常常造成錯誤百出。有的題目老師還沒講完,我早已得意洋洋地在心裏説,這麼簡單還用講嗎?可是做題的時候才發現有幾個關鍵的地方搞不明白,只好再重新去翻書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學習效果大大下降。在與爸爸媽媽討論作品中人物的時候,好幾次張冠李戴,把《水滸傳》裏李逵的故事説成張飛的,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又變成了吳用的了,為此沒少讓爸爸笑話,他批評我讀書不用心,沒有深度,太過於浮躁。想來實在令人羞愧。顏回“聞一知十”,善於舉一反三,將老師的學説不斷髮展下去。

作為當代國小生,我們也應當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全面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我最要學習的還是顏回的“不遷怒,不貳過”,他從來不把怒氣發泄到別人身上,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不僅人與人之間要不遷怒,國家與國家之間也要這樣,得互相尊重,不能動不動就發動戰爭,導致兩敗俱傷,給老百姓造成災難。如今國際局勢混亂,美國發動了好多次戰爭,造成別國老百姓流離失所,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傷害。人類要想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必須多學習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德不孤,必有鄰”,讓人民幸福的人,定有許多人親近他,反之,“惡有惡報”,發起戰爭讓人民受苦的人,就會嚐到眾叛親離的味道,變成孤家寡人。對於我們國小生而言,應養成尊重別人的良好品德,同學遇到傷心事,應多去鼓勵、安慰他;對於考試沒考好的同學,多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改正錯誤,而不應該去嘲笑他;犯過的錯誤,要仔細反省,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與顏回相比,我現在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太優越了,可是我卻還不知足,動不動就發脾氣、耍小性子。學習表現好了,要求爸爸媽媽給買好吃的、買禮物,如果飯菜不合胃口,就氣嘟嘟地把嘴巴撅得可以掛油瓶,與“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讀《論語》讓我學習了許多新的東西,懂得了很多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與方法,儘管現在學得還很膚淺,但我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讓他滋潤着我不斷成長、進步,成長為一個品德、學識與修養都優秀的有用之才。

論語心得體會2

隨着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説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衝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倖免。五四運動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曾經“批孔”思潮也曾盛極一時,而在現在,我們也可以不時地聽到“新儒家”等給傳統儒學重新定位的概念。然而,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如何看待儒學的現代意義,成為一個思想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閲讀了《論語》這部書後,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説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論語心得體會3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君子不爭》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説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在這一點上,孔子與老子觀點有相似之處。孔子的觀點是君子之人是坦蕩蕩的,光明磊落,他不與人一爭雌雄,即便是爭也要爭在明處,或者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生活中的好友。君子之人不與人爭高低,不與人為敵,待人以禮。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君子不爭利,若要爭,也是以切磋技藝為主,射場上的競技者,射場下的好朋友。有時就是最嚴酷的戰爭,也要互派使者,約時間,約地點,約人員,約回合,不以暗箭傷人。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蕩蕩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禮。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哀樂適度》這則語錄本來是孔子用來評價《關雎》的情感風格的,《關雎》是《詩經》的第一首,是愛情詩,是男子追求心儀中的女子,心懷喜悦,充滿了對愛情的執着、追求、渴盼,這是“樂”,但又思而不見,追而不謀面,充滿痛苦,這是“哀”,但這首詩卻恰當地處理了情感的度,樂但不過分,傷感但不感傷,這是一種中道思想。

這個評論的可貴之處是它告訴人們怎樣去合理調控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難免,莊子想通過“逍遙遊”的方式告訴人們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聖人,只有擺脱功名利祿。范仲淹告訴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些思想都告訴我們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修煉自己,寵辱不驚,樂觀曠達,恰到好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仁者安仁》孔子告訴人們應當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這是做人的目標,因為一個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長久處於貧困之中,不可以處於安樂的環境之中,他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會做出犯上作亂之事,會損害他人利益。

真正達到生命自覺的人,他會安於仁德,利於他人,他會以寬厚之風靈動之氣呈現自己高尚的.人格,他能一貫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因貧困,不因利益,不因權勢。孔子認為自己的弟子中最賢德的人是顏回,就是因為他住在簡陋的街巷,吃着粗糙的飯菜,仍然能不改其樂,老師以有這樣高度生命自覺的弟子為自豪。孟子也説:貧賤不能移,就是處於困頓的境地不能動搖自己的做人底線,不做苟且之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安於仁,利於仁,行於義。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台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裏經常發生冷戰,電腦佈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温暖”,悶得人難受。後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着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後寢室形成了統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於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論語》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裏,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暑假,我隨着我院三下鄉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儘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裏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裏,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的經濟、教育現狀。有一個鄉教學設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餘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子,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課後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山裏的孩。國小畢業或是國中畢業後,他們就面臨着勞作或打工就業呢?當地的學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麼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論語》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論語心得體會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的仁愛、禮儀和君子之道早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儒家文化已深深的溶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之中。但這樣一位“至聖先師”,也是由一個平凡的人逐步成長起來的。

孔子誕生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十七歲時,母親也故去了。

後來,他到周去學禮,回來後門下的學生就多了起來。這時的孔子,一心一意想要推行他的仁愛、禮儀,在他三十五歲時,終於升任了大司寇,主管禮儀。齊魯夾谷會盟時,孔子恰好監理典禮事務,臨行前他建議魯君帶左右司馬,以備不測。會盟時,齊方表演刀劍亂舞,孔子唯恐其傷及魯君,立刻揮袖制止。齊方又叫小丑和美女上台表演,他們對魯君做出了輕漫的舉動。孔子見狀,怒斥伶人,司法官即將其腰斬。由於孔子膽識過人,義正辭嚴,令齊景公十分不安。為表歉意,齊國將之前佔領魯國的土地全部歸還給魯國。

然而,由於與當權者政見不合,又不滿魯定公沉溺酒色,孔子終於去職離鄉,開始了漫長而坎坷的“周遊列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深知自己“任重而道遠”,他周遊列國,是為了尋找與他政見相合的當權者,來傳播仁愛和禮儀。他不為獨善其身,而是為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在衞國,他因衞靈公愛慕美色、不理政事而失望離去;在宋國,被想加害於他的'司馬桓魅趕了出去;甚至在鄭國,孔子與其弟子失散。有人對其弟子子貢説:“東門外有個人,額像堯,頸像皋陶,肩像子產,腰以下比禹短三寸,沒精打采,像只喪家狗似的。”子貢聽後非常生氣,便將此事稟告孔子,沒想到“至聖先師”孔子欣然笑道:“我的長相倒未必真像聖賢一樣,但説我為推行仁愛、禮儀的大道,落得無處藏身,像喪家狗似的,這一點倒真的不錯,真的不錯!”只有偉大的人格才能擁有這樣海納百川的胸懷,才能具有這樣榮辱不驚的境界。

經過陳蔡之難後,孔子終於回到了魯國。而魯國依舊不用孔子,他也無心出仕,遂開始修《詩》、《書》,定《禮》、《樂》,編《春秋》,又十分喜歡研究《易》。另外,作為教育家的孔子因材施教,門下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這些人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面有所成就,成為當時知識階層的中堅力量,並且彙集成了儒家學派。直至今日,還影響着中國人的方方面面。

論語心得體會5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藴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心得體會6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論語心得體會7

論語心得——“禮”

説到“禮”字,很自然我們會想到“禮貌”、“禮節”等詞語。“禮”的本義是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在儒家看來,禮是個體生存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説,“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萬事都要以禮為先。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聖明的君主治理國家,他們的大事小事都做得恰當。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變為恰當而求恰當,用規矩制度來加以節制。如果一個君主以禮治國,大到國家政治格局不會動盪,小到百姓生活不會出現偷盜之事。正所謂“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君子使用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君主應該以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應該忠心的服侍君主。君主應當知人善任,虛心納諫。臣子應當盡心盡力,忠心愛國,為國家大業出謀劃策。臣子上朝時,君主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説話時應呈現温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説話,因呈現出正直而恭敬的樣子。等到君主來的時候,因呈現出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行步安詳的`樣子。這便是君臣之禮,臣對君恭敬,君對臣賞識。共同為國家大業付出,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行鄉飲酒禮後,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之後,自己這才出去。這是對長者的尊敬以及對自己行為的約束。不與長者計較,對長者保持尊敬,虛心向長者學習,讓自己品格得以昇華。這便是禮。

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不再是君主制國家。但在那個時代,禮制非常重要。君與民之間的禮,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君與臣之間的禮,促進國家興旺發達。民與民之間的禮,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然而在這個浮躁的世界,禮已經逐漸淡化,鄰里之間沒有往來,對待親人態度冷漠,對待老者態度敷衍。這都是我們應該修正的行為。我們應該懂禮,用禮,以友好的方式待人,以奉獻的精神報效國家!

論語心得體會8

閒來無事,掐指一算,自餘去年習《論語》,至今已有一載有餘。除過背了“鄉黨”,“先進”等幾篇以外,竟無甚感觸。正暗暗哀歎時,周禮不禁觸動了我,遂意欲小議周禮。在此絕不從不高談闊論以充學者,實只乃表我之淺見也。

禮,乃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古時候重要重要組成部分。周禮,即周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建立在維護統治者權利的基礎上,並束縛人的思想和社會活動,調整老百姓行為規範的總和。

周禮,和禮法、祭祀於一體。所謂禮法者,即法紀與禮儀。法紀即法律。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何謂祭祀?即備供品向祖先致祭為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於是乎,周禮既為行業標準維護統治者利益的人性標準,又是法律規範,已經形成了禮律相通的禮教。即禮允許,法律亦允許;禮不允許,法律亦不允許。所以,周禮鞏固了附庸國的權威,這大概也是周公制宣的真實目的吧:鞏固年幼的便成王政權。

為什麼説周禮是統治者鞏固和加強政權的工具呢?因為它強調階級性與等級性的差別並且設計了一套繁瑣的程序來維持這種差別。正如荀子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堅稱也。”

周禮要求必須親愛以父權為中心的親戚朋友尊親戚,使親者貴,疏者賤。此謂“親親”。

周禮還要求下級其要求必須遵從上級,特別是周王。嚴格條例上下級秩序,不得犯上作亂。又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講的是一個卿大夫冒用皇帝規格的舞蹈,孔子認為不可原諒。此為“尊尊”。

周禮維護父權中心的社會,特別歧視婦女。“幼從父兄,嫁而隨夫,夫死隨子。”

看罷禮法,再來看看祭祀吧!“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説一個太師級的人物,卻祭皇帝才能祭的谷,所有人反對。這説明不同等級者的祭祀也不同,絕不允許僭越。

撇開毛茛禮的等級性和差別性束縛不談,其實踐過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瑣,如諸侯拉開帷幕每月七年級殺一頭羊舉行祭祀,表示‘聽政’開始;國君祭祀賜的肉不能過夜……

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發現統治者是如何利用禮來壓迫人民:周禮強調等級性、差別性和程序繁瑣性,並且極其嚴格地維持這種等級差別,決不允許任何人僭越,如果違反,輕則受眾人譴責,重則受刑罰制裁。

周禮因身分等級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禮不是一種公平的社會性。它不僅表現對被統治者的'競技狀態拘束,更是表現了統治者們不同的等級關係!只可惜,當時的人們沒有一點覺悟,對禮的束縛毫無察覺,並認為能可持續性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連聖人孔子都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了當時的社會矛盾,畢竟“禮崩樂壞”不是好事。同時周禮還形成了古代華夏文明的思想淵源。總之,我們要以歷史的歷史形像去剔其糟粕,汲其精華。

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時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論語心得體會9

讀國學《論語》經典,從我個人來説,有不少的收穫和體會。收穫可以從兩方面來説: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後,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麼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説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説出很多,也能説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讚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麼捨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閲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為河東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論語心得體會10

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澱在一本散發着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裏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的姿態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讀《論語》,本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看好書,寫讀後感的任務,可看着看着竟在書中發現了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於“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

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會進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地治學:“温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複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同樣的,孔子也是個孝子,大愛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對人民的博愛,還有對長輩們的孝愛。可是如今的人們漸漸地對孝這個字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原本閃光的字眼逐漸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這樣墜入了一個他們自認為的美麗卻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説:“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完全顛覆了平日裏人們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許你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幹活,有好吃的就給他吃,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上的豐富;是對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為了他們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損害道德的事情;是愛自己,而不是不顧自己的安危讓父母擔心、憂慮。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集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脱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學;還有的人對數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都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下茁壯成長,並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是引領我麼向上的階梯。

論語心得體會11

《論語》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于丹教授對現代人説半部《論語》可以修身。于丹《論語》心得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子對人們説過的最簡單的道理。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解開我們現代人的心結嗎?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士,這麼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難心的事。那麼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人生呢?

孔夫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地説:別人有兄弟,偏我沒有!他的同學子夏就勸他説: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就要學會承認。但有些事情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比如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虛有禮。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要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這就是《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現代人對待人生的態度。

一種遺憾,在現在生活中你也可以放得很大很大,也可以放得很小很小,這就取決於你的心態和素養。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下半瓶了!樂觀主義則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在今天這麼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論語》給我們現代人的,永遠是最簡單、最普通、最生動的道理。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解讀,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論語》,認識它的價值。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值得一讀。

論語心得體會12

翻看一本中國的經典之作,走進孔子的世界,品味《論語》的墨香,細細咀嚼“仁愛”之意,我不禁陷入省思之中……

孔老先生是我乃至我們民族備受崇拜的思想家,孔子一生推崇“仁”的思想,推已及人,仁愛待人正是他崇高思想恰恰的表現。記得有一次,顏淵問到先師怎樣做才能是“仁”,孔子説:“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則論語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外界影響,而且這少年兒童也是我們中學生日常行為準則。那麼,我們是怎樣做的呢?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不適合我們身心健康該書成長的書、影像等,我們是堅決杜絕的。可是我們個別同學還是去看一些認為無關緊要的閒書,我們應該勸喻他們,因為這不但是在浪費時間,而且會極大的干擾研習,減弱學習的熱情。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沒法禮貌的話語就不要去説不必它,不會文明的行為就別去模仿,否則中學生不但會損壞我們中學生的公眾形象,還會影響社會的文明中華文明和風氣的好轉。我們的語言是先輩經過幾千年兩千年才演變而來的`,我們切不可去刻意地玷污它。

不要漢語是世界上發源歷史最長而且最美的語言,我們應該弘揚光華的語言,讓世界都能領略到中國美,漢語美。

“非禮勿動”,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要去動它。偷竊可恥,而且是要嚴懲的。別人擁有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憑藉給與自己的勞動得到,還鍛鍊了自己的本領,何樂而不為呢?從另一個角度説,拾金不昧就是“非禮勿動”生動的表現。拾金不昧是我們振興中華捨身救人的美德,作為新一代的我們,仍須將這個美德發揚光大,為好的社會風氣的已經形成出一份力吧!

《論語》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言論,裏面還有許多寶藏在等待我們裏面的挖掘。古人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説,這足以表明出它的博大。老師説“半部論語修自身”,我想它也是一面鏡子,既照出了我們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完善又告訴我們如何去日益完善自己。

孔子推崇人“仁、義、禮、孝”等,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在幾千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也攜手孔老先生,踏上仁愛的旅途吧,我們要時刻銘記“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的含義!

論語心得體會13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説,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心得體會14

于丹老師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裏。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於我來説,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間、夫妻之間,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抑鬱於胸。“胸懷無限大,許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又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巧的佛像,每天都有許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讀後眼前一亮,我們過去總是喜愛與他人相比,為什麼你我一起參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輕視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5的奉獻、肩負的責任、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後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歡樂,我有我的快樂,知足常樂!

論語心得體會15

遍觀《論語》最有名的,莫過一那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表明了孔子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時隔數千年,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其中重視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和重視修身律己的觀念,不論對學術界還是普通國人更要重視和提倡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記得,我是在國中學到這句話的,因為課本中那節《論語十則》。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由教科書的安排中,可見這句話的地位之一斑。

論語不是一部由單獨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們合力編撰而成的,所以,在《論語》中,不但有子曰,還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當中,曾子曾經曰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他説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別人謀劃操辦卻不盡心盡力嗎?同朋友交往卻不講誠信嗎?對老師所傳授的學業沒有好好温習嗎?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了。《周易》説:君子以反身修德。現在也常説,批判與自我批判。自古以來,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見曾子這句話的影響力之深遠了。是為金玉良言也。

上述兩句,是我在《論語學而》中,最為喜愛的.,故有感而發。當然,這不是《論語學而》的精華的全部,也不是《論語》的全部精華,不可一概而論之。

已經讀《論語》兩三個星期了,僅僅讀完《論語》中的第一篇《學而》。也許有人要問我,你為什麼讀的那麼慢?給我兩三個星期,我都可以讀幾百萬字了!

對此,我也不想爭辯什麼,於《論語》而言,有人可以在一個星期裏一口氣讀完,也有人宣稱一輩子都讀不完,哪怕他已經讀《論語》讀到可以背了。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呢?這裏,我不得不感歎一下,那些把國學經典當快餐文學讀的人了。

曾遇有朋友誇耀自己已讀了《史記》《老子》《孟子》《孫子兵法》等等好幾本國學經典,自稱通其關竅,不過數週。當時,我是甚羨慕的,甚崇拜的,如今回看,不禁訝然,朋友何其才也,於數週間,通其關竅,吾不如也,恐周樹人先生亦不如也,真乃國之大才也!

其實寫,讀《論語學而》有感,這個題目我是十分羞愧的。在我這篇小文中,切實的説,也就寫了《論語學而》中的兩句話,而舉證參考了他人之作,取巧也,自身感想又太貧乏,真才實學不多,甚至沒有,亦談了不少題外話,箇中因果實是力有不逮也,自身才疏智淺,不自量力矣!疑在有譁眾取寵之嫌!似為滿足虛榮乎?當真愧不能當,但實在於《論語學而》有感,故作此文以記之,又無力於作題目,只好姑且妄之。請讀者姑且聽之,萬望見諒。

如有同道者,望能指點一二,吾當應了孔老夫子那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