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集錦15篇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3.09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集錦15篇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

閲讀了《教育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穫,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

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説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為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説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説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為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為目的的。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2

今年三月我參加了宜昌市秭歸縣心理健康網絡培訓,經過學習,使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段時間來,我克服種種困難,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集中精力參加培訓的各項活動,順利完成了培訓預定的各項任務。

在此期間,我自學了網絡課程,聆聽了專家的視頻專題講座,即《教師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和《教師職業倦怠的自我調適》,對心理健康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這次培訓活動主題鮮明,重點突出,任務明確,安排得當,使我在思想認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在這次培訓中,本人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將學習情況及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升了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少到多,由淺入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如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培養。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中,我們不僅瞭解到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還學習到了怎樣進行職業倦怠的自我調適的方法,同時還掌握了教師怎樣進行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

二、通過培訓,懂得了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理。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温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培訓,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總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為學習,為人際關係等等,且有增長的勢頭,這就説明現代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健康教師力求“對症下藥”,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瞭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時,就應該會同學生家長採取較為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總之,這次培訓使我澄清了以前的一些心理學方面的錯誤見解,弄清了一些原來迷惑的問題,理清了心理學教育方面的思路,為以後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理論支持。我感謝這些知名的教授和學者,他們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際經驗,他們以自己智慧為我們點燃了一盞明燈;同時也感謝我的學校,為我提供了一次心靈洗禮的機會。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3

作為一位教師,必然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的概念,比如習得無助、從眾、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等。也許畢業多年後你仍然能背出這些概念,然而當你真正面對課堂情境時,你能夠運用這些概念來判斷及應對學生的情況嗎?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作者唐全騰在教書一段時間後,重新回去讀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了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並從教師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對於教師或相關的研究人員來説,這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書。

書中從“學習”、“關係”和“決定”三個方面,用具體真實的事例講解了原本很深奧難懂的心理學理論。作者舉例後還講述了故事的背後,真的分析得透徹,深刻。在心理學的定義裏,當個體表現某種行為時,其理由並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為團體裏的其他成員都這麼做,這樣的現象就叫做“從眾”。儘管,這是一個高中的例子,但是作為一個國小教師,我覺得這一現象在國小更需要老師去引導。因為國小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弱,需要我們將他們引導到好的一面。這和我們平常所説的班風有着很大的聯繫了。

再比如,書中所説的“單純曝光效應”在我們佈置回家作業的時候似乎又有着很大的指導作用。這讓我想起復習階段,曾有個學生在訂正的試卷上寫了三個字“我恨你”。這個學生平常寫作業很慢很慢,總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邊一直鼓勵他,他才能將作業完成,而到了七年級下學期他就乾脆作業不寫了。看到他試卷上的三個字,我找他談心了,他最終告訴我:他恨他的爸爸,因為他總是催我作業快點寫,所以我就在作業上寫了這三個字。這樣的回答,讓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師也這樣催他寫作業,也許他恨的就是老師,也許時間久了,他恨的就是這門學科,時間再久一點,或許他恨的就是到學校讀書……這就變成了教育中所説的“厭學”了。看了“單純曝光效應”,我開始反思,對於這樣的特殊學生,動作很慢,能不能讓他每天只要完成別人的一半呢,讓他每天對這門學科知識有些接觸,持續的接觸一定會讓他對這門知識有興趣的。有時我們老師對所有學生都希望他們成才,也許這樣的好心,並不是學生所認為的好,也許我們認為既然有會考,就要讓我們的學生會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或許這樣的想法對有些學生就不太適合。

書中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確實,不管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還都要靠“人”來實現。所以教育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解決教育問題,就要解決人的問題。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那麼老師的專業地位就僅僅是學科知識嗎?我想,教師的專業地位更加體現在教師對教育心理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僅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提升,更要加強教育心理知識的鑽研,讓我成為一位真正的好教師。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4

在這次培訓中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的真正內涵,明白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在學生的人生成長中、心理健康發展中應該擔負的職責,因此我盡力把自己所學用於指導平時的工作實踐,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的、看待學生的成長中的言行,並利用掌握的知識、技能與家長交流、探討,優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能得以健康、平穩地發展。把“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最為基本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工作中。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能夠客觀的評價自我,積極悦納自我,從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訓練,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其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第三幫助學生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使他們能合理恰當的宣泄。最後,教師要積極組織心理諮詢,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應當時刻幫助學生和培養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能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髮現自我,增強自信心,挖掘內在動力,這樣才不愧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人類已步入21世紀,社會競爭也更加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要考核專業技能,也越來越需要心理素質好的人才。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豐富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的環境的能力。一個教師的一生要教育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如果教師缺乏愛心,人格不健全,對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問題缺少發現,缺少細心,甚至挖苦、諷刺、打罵學生,對學生不一視同仁,對考分高或家庭情況好的學生另相看,對學習成績差或家庭貧困的學生當成另類看待,這也嚴重影響了少年兒童正常心態的形成。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5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衞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於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鬱,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數據,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可以説,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一、學習心理學的動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運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後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係的矛盾,衝突,經常困擾着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説心裏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

二、心理學中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諮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諮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諮詢關係以外求得這些慾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諮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諮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裏,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衝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諮詢關係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衝突,不至於因為個人的問題干擾諮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諮詢師自己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且在生活中不懈奮鬥。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衝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2、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諮詢關係中給來訪者以温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於助人”説起來容易,但並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諮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敍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祕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諮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三、完善的知識機構

做好心理諮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諮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願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説那些處於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鬥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諮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着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症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用什麼防禦手段來對付內心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後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並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四、熟練的諮詢技巧

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上面所説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説: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五、粗淺體會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為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瞭解了許多關於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啟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那麼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6

假期裏,我認真閲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通過學習,我對這門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瞭解了一些理論知識,包括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等。也將學習本身當作一個學習的內容,講述了學習的分類: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發現學習。以及不同類別的學習運用於不同的知識和採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對學習的流程進行分析,以及學習的動機等。書中廣泛地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全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衞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是否受學生熱愛,因為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高爾基曾經説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學習的動機問題。這是自己成長和以後組織學習中都會遇到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保持學習的興趣,或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將這些興趣保存下去,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前者是自己學習成長的必要條件,後者是當一個好的老師需要的'能力。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有來自於學生內部的內部動機;也有來自於外部,比如學校的獎勵,老師的表揚,家長的稱讚等的外部因素。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響的,這些影響就是我們如何處理自己學習和教學中出現問題所要考慮的。現在的教學中如何對待對學生進行的獎勵?原來我認為獎勵可以帶來學習的動力,但是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學習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帶着興趣主動地去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7

最近,我學習了《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一書,讀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竟然有那麼多的人關注我們教師。

在現代社會,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壓力,既然無法避免,我們不妨學會面對、控制或利用它。其實最大的壓力還要數職業壓力。社會上對我們教師職責的高要求,我們平時承擔的許多非教學任務,有時需要抽出時間來上課。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寄宿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想想一桌子的語文作業,想想班裏的這樣那樣的瑣碎小事,再想想還有許多需要完成的工作,我的頭都大了。唯一的感覺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哪些應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間連十分鐘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過,發過牢騷。可越是這樣,我就覺得自己更累,彷彿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慢慢地,我發現牢騷、抱怨只能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只能讓我們覺得更累。那麼我們不妨換一種心態,那就是把我們的工作當成一種習慣。

當我們每一個人能把工作當成一種習慣,那麼工作中再辛苦的事情,我們也不會抱怨,我們就能坦然接受,工作中再勞累也不會覺得累,我們也會習以為常。同樣,我們就會覺得我們的拼搏、我們的奮鬥,那是一種幸福!

於是,我們就能在心平氣和中積累成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輝煌,或許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走入成功者的行列。

當然,要把工作當成習慣,我們就必須真心地熱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以工作為樂,淡泊名利。這樣,即便我們的業績並不理想,未能青史留名,也可問心無愧,活得有滋有味。

其實作為我們教師,沒有太高的`要求。孩子的一點點進步會讓我們興奮不已;孩子的一點點成績會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孩子的一句問候,家長的一句感激就會令我們感動許久。是什麼讓我們毫不保留地傾囊所出而又不圖回報,是什麼讓我們無怨無悔的愛着這些孩子們,時刻牽掛着他們?是埋在心底的那份責任哪,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那份責任!

讓我們每一個人把工作當成一種習慣吧,那麼,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多一些快樂,多一份輕鬆,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煩惱!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8

這個學期我在教學之餘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教師要在瞭解學生心理需求和主觀價值取向的前提下進行教學。通過閲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穫:

一、瞭解中學生的心理

我校學生年齡從十五歲到二十三、四歲,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在十五、六歲居多,這個時期,他們敏感,多疑,既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產異,強烈體現他們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易走極端,有時還有些偏激,缺乏變通性。其實,他們的需求不只侷限於課堂和教材,他們興趣廣泛,關心時事、體育、科技等,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是他們有時盲目追趕潮流,愛鑽牛角尖,常常因為歌星、影星、球星等爭得不可開交。我們看待學生就像對着一顆鑽石,切割好的鑽石有五十八個面,我們平時根本注意不到它有這麼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澤,這正是我們應該反思的,要以欣賞鑽石的心態去看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作為教師,對於個性偏激、學習上不思進取的學生,只是一味的批評,對他們發怒是不能使他們轉變的。教育學生沒有萬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們瞭解學生的心理,採用適合的方法,去踐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最終助長學生的優勢,矯正學生的不足。

二、教會學生學習應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

學習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才智的過程。學生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系統科學知識為任務。我們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並重,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工作、學習,他們的學習是為工作打基礎,為了更好的工作,還要不斷“充電”,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通過查看資料,向同行請教——學習,使問題迎刃而解。

學生要掌握新知識,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使新舊知識發生意義聯繫。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使新知識同已有的知識結構融為一體,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人們常説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知識發展非常快,這意味着不學習新知識一定會落伍,所以學生應不斷“刷新自我”,以適應新形勢。學會學習是現代人個體發展的關鍵,學會學習就是學會生存。教會學生學習就是讓學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於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託期望,並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四、遺忘的規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信息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信息經過複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信息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以後逐步緩慢。瞭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複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複習,合理分配複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覆閲讀相結合,採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大家去研究和學習,它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9

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參加了延邊州班主任遠程培訓,通過二個多月的網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説,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着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説,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裏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説,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對象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鑑別學生的行為,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脱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生,是指這些行為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國小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為,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為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變態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温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0

經過了一個學期教師心理學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也從課堂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心理學本身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學科,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悄無聲息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而教師這個概念更是一個我們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名詞,教師心理學講教師和心理學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從教師的社會心理,教師的應用心理,人際交往等方面向我們介紹了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以及作為一個合格的個體的要求。

教師心理學的課程主要明確現代教師心理學研究、性質和研究的原則與方法的基礎上,對國內外迄今為止關於教師心理的研究作了簡要介紹。着重論述了與學校教育密切相關的教師心理諸問題,主要涉及:一、教師的心理結構,包括教師人格、智能和職業才能等心理結構;二、教師的社會心理,包括教師的角色行為。社會認知與情感、教育意志與態度、教師的人際關係與交往、教師團體心理等;三、教師的應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師教育、教學的心理技術、教育的心理測量與評價、教師心理諮詢與治療技術以及教師心理衞生與心理健康等,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分析與探討。

《教師心理學》系統介紹了教師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以及教師羣體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實踐與轉化、技巧與策略、發展與提高、體驗與行為、幸福與成就、師德與人格、倦怠與促進、問題域途徑,以及教師心理衞生相關知識。《教師心理學》論述精煉,語言活潑,深入淺出,實例豐富,能夠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師心理,是教師的必備書籍。

我很有幸的在這一學期學習了教師心理學,無論以後我是不是從事教師這一行業,但是教師心理學帶給我的感悟和思考都會陪伴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讓我受益匪淺。以上是我對教師心理學書本身的結構和內容的一些簡單概述,下面我講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理論聯繫實際的談談我學完教師心理學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師心理學中我們學習了教師的.動機心理,包括需要動機、幸福動機和成就動機。

人是作為個體而存在的,因為個人存在的需要,所以產生了我們豐富的心理活動,正如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所描述的那樣,個體成長髮展的力量是動機。而人的動機根據其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為了活下去,必須去滿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為一個生物所必須去實現的。這是心理學最基本的有關需要的理論,所以,教師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也遵循這一規律。教師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師的生存需要,即指當一個人選擇教師作為其職業時,無論他對這個職業有多麼崇高的追求和熱愛,其前提都必須是他能依賴這個職業生存下去。這給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這個物慾洪流的社會,真的深刻體會到理想是豐滿的,顯示是骨幹的,那些把教師當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輕人在殘酷的現實條件下將會很難繼續自己的理想。另一個就是教師的認知需要,表現為教師虛心求知,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教師的認知需要是其個人生命成長髮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種內在需求的推動下,教師能夠對自己進行認真、持久的內部反省,從而對自己產生客觀的認識,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才幹,以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承擔和尊重,保持自信和從容。這些從最基本的方面規定了一個教師的需要。給教師們規定了基本的行為規範。

其次,教師的情緒和情感一章也給了我很大的感觸,相信情緒和情感這些名詞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學中,我們就習得了情緒和情感的定義,它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反映。教師雖然是一種職業,但更本質的他也是一個個體,他具有所有個體一樣的情緒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情緒情感要遠超過普通人,因為他的職業決定了他必須熱愛他的學生,熱愛他的事業。當然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突發事件以及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學生的青春期叛逆,這個時候教師必須做的是站在一個冷靜的角度思考與處理這個問題,既要考慮當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學生,這些普遍的來説就是教育機智。

其實,教師心理學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那些東西,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從中感悟到的,我們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説課堂教學對我們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這門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算是胡老師採取的學生課堂教學,而且還錄像了,這其實類似於普遍意義上的微格教學。我們很清楚,學校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微格教學的平台,但是學校有這麼多學生,保數量就很難保質量,同學們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學的機會,這實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師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同學自己準備教學內容,自己講解,再讓沒講課的同學評價,完成一整套的課堂教學,之後再反饋給我們自己。無可厚非,這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們完全的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其效果是明顯的。然而,有一點給我的感觸也是很深的,我們平時單一的老師教學生聽的課堂真的讓我們這些讀了好些年書的學生感到麻木了!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1

《教育心理學》是在師大里必修的一門課程,工作之後,再次拿起這本書,細細品讀,別是一般感覺。

一談起“教育心理學”,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但是讓他們細説,又説不清楚。專業的規定: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研究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在年前幾個難得的和風煦煦的午後,乘着早春的暖意,我讀完了整本書,第一感覺是這一次的閲讀自己的感受更深刻。整本書裏,我最感興趣的是“學習的基本理論”這一章節。

前人對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謂是執着與艱辛,因為他們要把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心理活動外化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且這種高度還要具備科學性,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學習的基本理論”這一章裏,對“學習”的定義就有兩個。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的過程中,有經驗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變化;狹義的學習即指人類的學習。緊接着,對於學習是怎麼產生的,不同的`專家經過他們的研究得出了幾種不同的結論,也就是現在的幾種關於學習的理論。桑代克的試誤學習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論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論被歸納為聯結學習理論,苛勒的頓悟學習、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和奧蘇伯爾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論被歸納為認知學習理論,還有在當代產生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縱觀近現代,關於學習的理論可謂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當然在這些理論的背後都有着許多鮮為人知的心酸故事。他們的理論研究來源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百上千次的實驗,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動物身上的實驗。桑代克為了其學説的成立,整天與兔子為伴;苛勒則為了否定桑代克等人的學説,孤獨地與大猩猩共處……面對着這麼多的故事,看着這麼多人的付出與堅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就為了一己學説得到世人的認可,就為了能為教育心理學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就為了探索教育心理的規律並更好地為教育實踐服務。看完這本書,我不禁聯想到了自身,想到自己時不時地抱怨這抱怨那,與這些大師們的奉獻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每一個學習的個體只能經歷一次心理成長髮展的過程,教師對其的影響是一生的。因此,我認識到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教育影響未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我想這也許就是每個老師的心聲。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2

當今的社會裏,壓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師的壓力與比過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課程改革、教學行為、人際關係、角色轉換、專業發展……

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學習,我明確了當前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現狀及職業壓力帶給教師的影響;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從何而來;掌握了教師職業壓力的有關理論。並從中受益,並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裏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悦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不要斤斤計較,憤憤不平。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進人性化管理等,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總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教師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為教師創設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解除教師後顧之憂;配備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善於鼓勵教師。林肯説,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也一樣,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樣希望得到校領導的肯定、鼓勵。

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

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確地瞭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訓:“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複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四,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第五,換位思考,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第六,低調處理問題,知足常樂。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構成;面對完美的渴求在,我們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平常人的心態,告別心理困境。

四、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説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願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讓學生的學習更優秀,讓家長更滿意,讓校園更和諧。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3

這次培訓,我有幸聆聽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羣之一。

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教師時刻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名學生需要耗費大量情感和精力,加上考試壓力大,工作負擔重。其次,社會對教師的期望過高且複雜多樣,教師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社會日趨功利性,師生關係日漸淡薄。由此可見,教師職業在辛苦之餘,還必須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積累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那麼怎樣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我認為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的價值觀取向直接影響教學行為與效果。教師應為“人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加強教學心態和自我心理健康調空。樹立甘為人梯,樂於奉獻,愛護學生的價值觀,用積極樂觀的'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教師不是聖人,對自己要求不要過高,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專家、學者,不一定要做最好的老師,但一定要做最快樂的老師。只有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只有完全的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和尊重。

三、加強學習,提高自我修養

教師的社會作用主要是承前啟後,但更在於啟後,要讓“青出於藍勝於藍”。俗話説“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水從哪裏來,就是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與社會發展相脱離,有了淵博的知識,才不會與學生產生代溝,才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工作才不會太辛苦,無趣。

四、培養積極的、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有時候我們應該有“阿Q”精神,生活中難免事事順心如意,總有困難和挫折,煩惱、憂愁伴隨着。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好、興趣,不斷加強意志鍛鍊。

五、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別人當然也包括學生,與同事和睦相處,互學互助、尊重領導,彼此理解,與學生民主平等,教學中,教師更應放下權威身份,對學生要求不過高也就是對自己不苛刻。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4

首先一點,我從感性上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説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國小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第三,教育心理學給我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為指導你教學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規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為我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為不管今後是否從事教育事業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麼東西,現在才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人內心的世界。

第四,對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衞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師心理學學習心得15

1990年,我在山東的一家醫院出生。我媽媽跟我説生我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她眼睜睜地看着旁邊牀位的人一個接一個的生完走人,她卻一直從7月31號早上生到8月1號凌晨。我想我要是我媽,我肯定恨死我這個彆扭的小孩,但是媽媽一見到我就“不計前嫌”了。

爺爺見到我説的第一句話是:“這孩子怎麼嘴這麼大。”爸爸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啊呀!是雙眼皮!嘿嘿。”事後,爺爺跟我媽媽這麼説:“這次沒關係,等政策開明瞭,你再生一個。”媽媽當時的心裏想法是打死也不生了,去他的政策,啥政策都不生了。於是乎,我便開始了獨生女兒的生活。

沒錯,我爺爺是有些重男輕女的,但是他隱藏的比較好,我長這麼大都沒有直接感受到自己被“輕”了,都是聽第三方的語言才知道爺爺的重男輕女。可能是我比較遲鈍,對於我來説,遲鈍是一個大大的優點。爺爺是在我高三的時候去世的,肺癌,來的快沒有太大的痛苦,當時我住校,被臨時叫回家裏才知道是爺爺生了重病,但是當時大人都不告訴我是什麼病,我只覺得是一個比較難治比較耗時間的病,也許調養個幾年還是能好起來的。我被臨時叫回來,大人叫我在牀前陪爺爺,我還真是遲鈍,什麼都沒多想,天天就跟爺爺説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説什麼等考上大學帶他去海南旅遊啊,讓他講怎麼追奶奶的事情,直到後來有一天爺爺忽然跟我説,説讓我以後找對象要找老實的靠譜的,不要光看家世相貌,我當時還覺得爺爺想的真多。其實這之後沒幾個月,爺爺就去了。

在準備爺爺的葬禮的時候,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我偷了兩盤準備燒給爺爺的磁帶(爺爺是陝西人,特別喜歡聽秦腔,叔叔爸爸知道這個,給他錄了好幾盤秦腔,我偷的是這裏面的幾盤),我把這兩盤磁帶裝到書包裏,參加完葬禮回到學校繼續準備大學聯考。當大學聯考成績下來之後,我考得還不錯,有天晚上我坐在地上收拾高中的書,從書包裏翻出這兩盤磁帶,忽然就特別特別難過,終於哭了出來。我忽然想起來高二的暑假,爺爺只是身體虛弱,還能出去遛大街的時候,我有天去爺爺奶奶家,奶奶他們都出去了,就只有我和爺爺坐在沙發上不知道該幹什麼,爺爺拿個小茶杯還挺愜意的'喝,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爺爺已經面色大不如從前了,可我沒有注意到。我不知道怎麼地,就問了爺爺這樣一個問題,我問:“爺爺你覺得你幸福麼?”爺爺回答“幸福啊。”

我繼續問:“什麼是幸福?”爺爺擺出大牌的架勢告訴我:“其實多麼有錢多麼有權那都不是幸福,你看我現在兒女都有工作,身體健康,不愁吃穿,還很孝順我,我有很多老朋友陪我打牌聊天,我就覺得我很幸福啊。”話説完,我準備回家,做公車回家,爺爺起身送我,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他一送就送到了公交車上,我坐在爺爺旁邊問他爺爺你為什麼要跟我一起啊?你去那邊有什麼事情嗎?爺爺説就出來走走,順便送送你,等我到站爺爺和我一起下了車,我問爺爺要不要去我家坐坐,爺爺拒絕了,我問去哪,他説他溜達回去,我一直看他過了兩條馬路才轉身回家。現在我想起爺爺,經常會問自己,爺爺到底幸不幸福。

我想爺爺不到我家坐還可能是因為爸爸媽媽離婚了,他覺得不方便到我家坐,其實沒有什麼不方便的。自我有記憶起,爸爸媽媽就一直在吵架,爸爸愛喝酒抽煙,媽媽愛大喊大叫(吵架的時候),我喜歡哭。離婚是一直掛在口頭上的,記得國小3年紀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手寫版的“離婚協議書”,是我在翻抽屜找東西的時候無意中看到的,我知道是媽媽寫的,當時一下就蒙了,一直以為他們只是氣頭上説着玩的,沒想到媽媽居然真的有這個想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覺得他們離婚不好,因為當時班裏有個小朋友爸爸媽媽離婚,同學老是欺負她,所以我想了一下,把那份離婚協議書撕掉了,我沒有跟爸爸媽媽説起過這個事情,結果是他們當時沒有離成婚,我覺得是因為我。後來我長大了,更加理解媽媽,到初四快大學聯考的時候,在他們矛盾進一步激化的時候,我跟他們説,還是離了吧。分家產的過程比較麻煩,我堅持跟媽媽過,爸爸做出了讓步。其實我當時是十分恨爸爸的,我一直覺得他們吵架的原因是因為他老喝酒抽煙,所以他們離婚,爸爸走了之後我是十分輕鬆的。現在想想,還是自己太不懂事了,太小,看不透問題。

他們離婚後,我從來沒有主動跟爸爸聯繫過,更沒有在意過他,雖然媽媽多次跟我説他們離婚是他們自己的問題,爸爸還是愛我的。直到我高一的一個暑假,我正在玩電腦,忽然一個電話打過來,是爸爸,能聽出來他喝了酒,他對着電話就哭了,我不記得他當時説了些什麼,我也一直在哭。因為反應比較遲鈍,我作出真正意義上的迴應是在4個月後,有天晚上失眠,可能是心血來潮,我拿了信紙到宿舍廁所裏(高中宿舍沒有桌子,也不讓打手電,只能在廁所)開始給爸爸寫信。這可能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給他寫信,大致是我知道他是關心在乎我的,其實我也很關心他,我不希望他繼續老喝酒抽煙生活沒有規律,讓他自己保重身體,把自己打扮的帥點,找個漂亮的阿姨,告訴他我還是隻有他這一個爸爸,以後是一定會奉養的,只是我們都不會表達罷了,讓他不要太難過。等到,高二暑假放假,媽媽從學校接我回去的時候,在車上忽然告訴我,爸爸結婚了,就是在今天。我當時是很無語,覺得爸爸太草率了,動作怎麼這麼快。等我再次見到爸爸,他已經是已婚男士了,西裝領帶頭髮梳的很整齊,我誇了誇他的裝扮,他説他結婚就是穿的這個,我又無語了。爸爸結婚後,買個車,酒就喝的少了。

我不知道離婚家庭的小孩是不是會遇到和我一樣的難題,就是媽媽會問,你爸爸現在那位怎麼樣?我不知道怎麼回答才能不讓媽媽想太多,我現在是一律説,那個阿姨明顯不如你有氣質會打扮,還特別嘮叨,看起來比你老。我媽媽是我最重要的人,也是我最愛和最愛我的人。我有的時候想如果我國小沒撕那個離婚協議也許媽媽現在能找個更好的人,現在媽媽也結婚了,但是我總是有遺憾。我以前還是太任性,他們離婚後,我問媽媽你會再結婚麼,她説她在我上大學之前不會結婚,媽媽就真的這麼做了。我也是前不久在跟媽媽的一次閒聊才發現,其實我一直認為對的做法並不一定是對的好的,媽媽有次跟我説找對象要認真挑,不要着急結婚,等結婚了之後就不要輕易離婚,因為再婚之後你會發現其實都沒有原配好。我聽了之後一下就傻了,我問媽媽怎麼會這麼想,是不是叔叔對你不好,媽媽説不是,只是覺得還是親爸親媽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好,對孩子好。我一直都不敢承認,他們當年離婚最高興的是我,我覺得他們離婚,對大家都好,如果他們現在都不幸福那我就錯大了。我對媽媽説我很好,我現在就怕你沒不好。媽媽沒有再説什麼。後來我問爸爸,如果你和媽媽都和現在的對象離婚,你們兩還有沒有復婚的可能,他説沒有可能,他説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我知道現在已經回不到從前了。

我媽媽很是關心我的思想狀況,他們離婚之後她怕我想不開,還一直開導我。媽媽在鬧離婚的時候情緒一直很差,和我也經常吵,皮膚睡眠都不好。現在媽媽跟我説,現在什麼都想開了,也不那麼恨我爸爸了,其實我們一家三個人,那時候都是不懂事的小孩,也許分開也是好事。媽媽現在起色什麼的是很好了,可我總是擔心她現在的老公欺負她,就像以前我不在家就怕爸爸欺負媽媽一樣,其實爸爸媽媽只是吵架,從來沒動過手。

現在我終於也20了,過了稚氣的童年,叛逆的青春期,再回頭看看我的家庭,有個更多的理解,雖然被我們幾個不懂事的給弄散了,但是爸爸媽媽對我的愛還是一直保護我走到現在,繼續做別的孩子也有的最堅強的後盾。走過了害怕,記恨,原諒,接受,到現在我已經是滿滿的對家庭的歉意了,好在現在也是我有能力道歉的時候了。不能夠自暴自棄,不能放縱自己,我知道爸爸媽媽現在是希望我幸福的,所以我必須幸福給他們看。

生活是很瑣碎的,把瑣碎的事情處理好,生活還是很有意思的。我喜歡和媽媽貧嘴,用各種古怪的理由反駁媽媽,出門喊我媽“姐”,但經常跟我媽嘮叨,我媽不是嘮叨的女人,我是。媽媽更像是我的朋友,開得了玩笑,有一個做錯了事情會跟我道歉的媽媽,還沒有什麼是比這個更幸運的了。爸爸麼,他現在比較喜歡搗鼓電腦,前一陣子給奶奶家按了電腦,不知道用了什麼裝置可以不用交錢按寬帶,就是能夠偷到別人的網絡上網,自己高興的不得了,還開始研究做菜,以前他是懶的要命,能做一手好菜但就是不做,現在時不時到奶奶家秀下自己的手藝,還是像個大小孩。以前我對爸爸那邊的親人説的話都比較敏感(因為他們離婚我很支持的關係,姑姑他們對我有些疏離),現在我也覺得不是那麼在意了,因為很多東西他們都不知道,他們也不知道我希望的是什麼,不過那都不是很重要,我在奶奶爸爸跟前開開心心的不讓他們擔心,其他的反倒不是那麼難接受了。

爭吵,眼淚,畏懼,面對,嘗試,原諒,接受,愧疚,輕鬆,歡樂,理解,這些填滿了我成長的過程,這些也成就了現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