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陶行知的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15W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小編為你整理了陶行知的演講稿,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陶行知的演講稿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那個被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兩座大山重重壓着的年代,陶行知先生以這樣的一種獻身精神,為中華教育尋覓曙光。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他走向講台,不慌不忙地從箱子裏拿出一隻大公雞。台下的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幹什麼。陶先生從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雞隻叫不吃。怎麼才能讓公雞吃米呢?他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裏塞。大公雞還是拍着翅膀蹬腿使勁掙扎,簡直如上刑場,如臨大敵。先生輕輕地鬆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後退了幾步,大公雞自己就開始吃起米來。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餵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陶先生採用“餵雞”這件平常的小事,來比喻課堂教學中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三種不同境界,教師好比是餵雞人,而學生恰似那隻“被擺佈”的大公雞。三次餵雞,餵雞人為了想讓大公雞吃米,採用了三種不同的餵雞方法,從而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身處其中,我們很能理解餵雞人“望雞成鳳”的迫切心情。

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曾經有那麼多的無奈:當我們把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有條不紊”地實施以期達到“行雲流水”的效果時,我們的孩子偏偏喜歡“迂迴繞道”、“節外生枝”;當我們在講台前動情地直抒情懷慷慨陳詞時,卻看到孩子們端坐位置無動於衷,一臉漠然;當我們把費盡心機找來的資料全盤呈現欲贏得孩子們驚奇的喝彩時,卻見孩子們手揚網上查閲的最新信息,臉上露出一絲不屑……多少年來,教師們兢兢業業、用心良苦,一次次“告訴”, 一聲聲“叮嚀”……然而我們失望地發現,我們的“投入”,我們的'“痴迷”,我們的“煞費苦心”,從來都是教師的“一相情願”和“孤芳自賞”,孩子們並不“領情”。於是,我們的教師委屈、困惑,或大光其火,或百思不解:我們的教育怎麼了?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打開中外教育大師的著作,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發和鼓舞。羅傑斯也説過:“自由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事實上,“學生自己所獲得的事物概念,要比取他人教義的概念更為清楚並更有説服力。”

多年來,我們的教師歷來感覺太好,太充滿自信,太誇大自己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識的源泉、正義的化身”,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們在孩子們面前透着當然的“霸氣”。“該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很強。”“這堂課學生沒‘配合’好”,‘駕馭’、‘配合’,不經意的言談透出教師“主宰”課堂的心態。儘管我們自認為是教育的新生代,我們對學生會和顏細語,滿面笑容,然而骨子裏“救世主”的角色意識依舊存在,試想,我們是否曾經一次次滿臉笑容、千方百計地把孩子引領到自己設計的“教程”?我們是否常常通過“循循善誘”的啟發把孩子們的思維束縛到自己預設的“標準”答案中?我們是否通過讓學生一次次複述把教師總結的答案“搬運”到學生的腦海?我們是否常常“科學藝術”地設計並控制課堂的密度、節奏、氣氛和情緒?我們把這一切做得那麼坦然,還會感覺良好地以為這一切就是“民主平等尊重和熱愛”。然而,我們偏偏最最忽視的是孩子們內心實實在在的需要。許多時候我們在備課時設想的難點以及預計課堂中的“出彩點”竟是孩子的已知,而孩子們那麼富有挑戰而具有思維價值的“未知”部分卻沒有機會展示或被老師“完美”的教案排斥在外乃至被扼殺。

聆聽着大師的語錄,沐浴着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我們變得“豁然開朗”——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僕人。正像蕭伯納説過“我不是你的老師,只是一個伴侶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

因此,我們的教師應該從高高的講台上走下來,走到孩子的中間,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開放的教學空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激起孩子探討、發現知識的願望,共同總結獲得知識

的途徑、方法,發展孩子的元認知水平;教師應該深入到孩子的心裏去,和孩子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經歷期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孩子們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

課堂上,以學生的問題作為“路標”,教學的內容從學生的疑問中來,使解疑釋疑成為孩子們的主動需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的問題作為“路標”,彌補了教師備課遠離學生實際的缺憾和弊端,尋找到師生溝通的捷徑,避免了課堂的諸多無效灌輸;以學生的問題作為“路標”,課堂變成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多變的、極具生成性的系統,整個教學過程變成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不斷生疑、主動質疑、共同釋疑的過程。課堂就是一個生動的問題情境,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智慧場”。在“智慧場”中,學生思維活躍,充滿靈性;在“智慧場”中,學生急中生智,巧妙答題……學生人人蔘與,師生真誠溝通,共享知識經驗,使課堂成為自主的課堂,交往的課堂,夥伴的課堂,師生對話的課堂——學生時時處於思維探索的興奮狀態,知識在獨立思考、自我釋疑中不斷被激活;教師在引導釋疑的過程中,分享孩子“探究發現”的快樂,與學生共同成長。

由此看來,我們的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我們的孩子不需要精心打造。課堂不是舞台,教師不需要慷慨陳詞,滔滔不絕;教案不是劇本,不需要按部就班,亦步亦趨。教師的作用在於營造氛圍,適時調控,巧妙點撥,以激發學生多層面的思維和多角度的理解、體驗,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的真諦。

教學就像餵雞吃米一樣,只有在寬鬆的氛圍中,當學習成為孩子自己的需要時,學習才會發生效果。把課堂還給孩子,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樂學、想學、願學,才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