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如何切實有效提高微電子新專業的學科建設論文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1.7W

【摘要】本文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探討了如何構建自己的學科體系,進行科學的規劃,並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來做好學科建設,從而推動我校微電子新專業的快速發展,真正體現出南京郵電大學的微電子專業的專業特色。

如何切實有效提高微電子新專業的學科建設論文

【關鍵詞】微電子 學科建設

1 引言

微電子學是在物理學、電子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學等多種學科和超淨、超純、超精細加工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發展現代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微電子技術是電子工程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及核心,是世界高科技競爭的熱點,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1][2]。其中超大規模通信專用集成電路是現代通信設備的心臟,它的設計開發能力和大生產升級技術的掌握與提高,對於我國通信新產品的研發與創新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作為電子通信類高校,南京郵電大學建校近50年來,正朝着信息科技類大學進軍。我們不僅需要繼續培養大量工程實用型人才,而且當前特別需要培養大量理論基礎較紮實、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在江蘇省這樣一個將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大省,微電子技術必須大力發展[3-5]。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不斷提高學校辦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基礎,並決定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特色。加強學科建設,可以形成高校自己的優勢和特色,提高學校的影響力、教育質量、科研工作水平、效益等,使高校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如果學校的學科水平不高,就會制約教學、科研和學校整體發展,進而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6]。

2 加強微電子專業的學科建設措施探討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的辦學特色,每一個學科都有自身的歷史傳統。只有實事求是地綜合分析學校已有的學科基礎、特色、優勢和不足,才能明確學科發展的科學定位,才能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學科建設之路[6]。

微電子專業在我校還是一個新專業,如何把這個新專業做大做強,搞好學科建設工作,真正體現出南京郵電大學的微電子專業的專業特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根據我們學校長期為IT行業培養人才和我們系的基礎和優勢,設置以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為主要方向,並對專業方向的發展作了規劃,同時兼顧工藝設計與器件設計。與此同時,確立我校微電子專業的建設目標為:根據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樹立“理科本科教育以培養應用基礎和理工融合型人才為主,在堅持人才培養質量統一要求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工作指導思想。

加強本專業的學科建設,主要包涵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2.1 對學科進行科學的規劃

要想做好學科的規劃工作就要先明確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要先明確本校是主要培養什麼方向的人才,要求他們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和創新能力,從而體現特色、明確的專業方向。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本校的辦學歷史及現狀,瞭解國內外其他高校的相應學科的發展水平和經驗,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構建自己的學科體系,進行科學的規劃,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

在微電子專業正式招生之前,我們組織教師到國內不少高校進行調研,並與多所學校的教師進行了交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瞭解了國內外、省內外的同類專業的發展狀況和我校微電子專業的實力、優勢及所處的地位,我校微電子專業起源於半導體專業,後又同電路與系統專業相互融合和交叉,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專業。其特點是專業涵蓋面寬,包括集成電路理論與技術、半導體器件理論與技術和半導體工藝理論與技術三大主要方向,如何體現專業特色,是本項研究的內容之一。為此我們提出通訊集成電路和新型微電子器件作為我們的專業方向和特色,並在教學和科研中體現出來。針對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集成電路發展特色,以及南京郵電大學的學科特點和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強通訊集成電路、新型微電子器件和光電集成的課程,體現專業特色。注重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打破學科課程間的.壁壘,加強課程與課程體系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繫與綜合,精選經典教學內容,不斷充實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體現當代學科發展特徵的、多學科間的知識交叉與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此外還擬通過建立微電子專業實驗室,開設微電子和半導體測試實驗課,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既有較深理論基礎,又有一定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圍繞着如何培養和造就適應微電子技術飛速發展、微電子產業突飛猛進、集成電路向系統芯片(SOC)發展、器件尺寸不斷縮小和設計思想不斷更新的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一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形成了“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拓寬知識、增強適應性”的教學工作思路,將“微電子學”專業建成國內同類專業中特色鮮明、人才質量高、廣受社會歡迎的專業,“十一五”期間,形成1個強勢學科和研究方向;在培養優秀的本科生基礎上,積極建設微電子學科碩士點。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在8年內成為校品牌專業,再經過5年的建設成為江蘇省特色專業。

因此,只有明確了學科的現狀、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優缺點,這樣才能作出有效科學的學科建設規劃。

2.2 學科隊伍及師資隊伍的建設

學科隊伍是學科建設中的極為重要的部分,沒有高水平的學科隊伍,學科建設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且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培養具有良好的學習、工作和創新的高級專門人才,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沒有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也是不能完成高校所承擔的任務的。

為了實現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建立一支素質好、質量高、勤奮工作、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全面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逐步建設一支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和辦學規模發展需要,素質優良、結構優化、高效精幹、充滿活力、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師資隊伍。

(1)積極培養學科帶頭人

學科建設必須以人為本,要注重培養高精尖的師資隊伍,培育創新型人才就要統籌考慮學科直接承擔的教學、科研、服務三大職能的關係,加速建設首席教授、學科帶頭人、重點骨幹教師和優秀青年教師4個層次的學術梯隊。以中青年學科(術)帶頭人的培養為重點,並加大向青年骨幹教師和一線教師傾斜的力度,創造一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營造一個和諧、寬鬆、温馨的工作氛圍,培養和引進,形成一批整體素質高、學術實力強、結構合理、具有團結協作精神的學術梯隊,使其在學科建設中發揮突出作用。

(2)為年輕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

目前,我校的微電子技術系擁有教師7名,平均年齡35歲以下,年輕教師佔了90%以上。因此學校要為年輕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

可以把年輕教師送出去攻讀學位,鼓勵教師深造的同時,能適當減免正常的教學工作量,同時享受基本的工資福利待遇。目前我係全體教師中四人具有博士學位,三人具有碩士學位。計劃在四年內將專業師資力量從7人提高到10人,博士率達到70%。力爭八年內將專業師資增加到15人,博士學位人員比例達到90%。也可以把他們送到國內外高校去做訪問學者,積極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國際會議,從而瞭解專業的最新發展、前沿問題,並開闊了眼界。

設立專款建立青年教師培養基金,資助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3)改善教師的福利待遇

很多年輕教師工作不久,都承擔着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學院可以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消除教師們工作時的後顧之憂。適當提高教師們的工資福利待遇,設法解決青年教師的住房、交通等生活問題,達到良好的生活水平。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們能以更飽滿的姿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3 加強科學研究的建設

良好的科研環境是學科建設的主要內容,學科建設的成果主要包括高水平的文章、專利、獲獎成果等,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基於良好的科研環境來完成。因此也只有通過學科建設才能改善科研環境。

(1)加強開展科研工作的硬件平台的建設

要做好科學研究,就必須要有好的硬件平台。這包括實驗中心、專業實驗室等的建設。經費適當向這方面的建設傾斜,建立起良好的硬件平台,才有利於各項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逐步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我們的科研團隊中來。

(2)加強科學研究

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使自己成長為骨幹教師甚至是學術帶頭人。因此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科研項目。作為學院,可以動員或採取一定的向科研傾斜的措施來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各項縱向科研項目。為此我校設立了專款建立“青藍”工程,資助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科研工作,並逐步積累申報省部級、國家級項目的條件。

從事科研能力強的教師申請的項目,反過來又能進一步支撐科研,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3)發表高檔次的文章

高水平的論文是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鼓勵教師多發文章,發好文章是搞好學科建設的一個必經的途徑。比如,我校出台了經濟獎勵、增加業績點的方式鼓勵大家發高檔次的文章。文章的數量和質量也直接有利於各項項目的申報。

只要通過以上措施,把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常抓不懈,經過一定的階段一定會形成包括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學緣結構都較為合理的師資梯隊,同時取得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和教學成果。

3 小結

總的來説,新專業的學科建設中存在很多機遇和挑戰,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探討和嘗試。重要的是,如何根據我們學院長期為IT行業培養人才和我們學院自身的基礎和優勢,對專業方向的發展作出合理的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科建設規劃,採取各項有效的教學改革措施,把微電子這個新專業做大做強,真正體現出南京郵電大學的微電子專業的專業特色,是我們目前必須常抓不懈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楊宏,王鶴.微電子機械技術的發展與現狀.微電子學,2001,31(6):392-394.

[2] 嚴兆輝.微電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5(2):30-34.

[3] 李斌,黃明文.微電子技術專業創新教育探索.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2,22(1):108-109.

[4] 劉瑞,伍登學,鄔齊榮等.創建培養微電子人才教學實驗基地的探索與實踐.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5):6-8,23.

[5] 李文石,錢敏,黃秋萍.施敏院士論微電子學教育.教育家,2003,3:11-16.

[6] 蔣元平.學科建設的內涵詮釋和實現策略.中國西部科技,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