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5篇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5篇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

1、黃鳳,女,16歲,安徽五河縣

【“板車女孩”黃鳳:爸在家就在】

6歲時黃鳳爸爸意外摔傷高位截癱,媽媽離開家。11歲時她推着400斤的鐵板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餵飯、翻身、按摩、換尿片。風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棄!16歲的她説:委屈時看見我爸笑,就沒事了

2、趙文龍,男,13歲,包頭市包鋼八中七年級五班

【“小蒙古漢子”趙文龍:13歲的男子漢】

貪玩調皮,本應是13歲少年的特質,而命運卻沒有給文龍這樣的機會。沒有父親的相伴,他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媽媽。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他説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讓媽媽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3、吳林香,女,13歲,重慶忠縣

【吳林香:逆境中她始終微笑】

重慶忠縣的吳林香六歲時父母離異,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繼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勞動力。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後,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

4、徐沁燁,女,13歲,浙江長興縣林城鎮

【徐沁燁:一夜長大】

13歲的徐沁燁原本有個幸福的家,20xx年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長大。她放棄了縣實驗中學的升學機會,全心照顧媽媽,用自己樂觀寬慰着母親。對她而言,媽媽治癒的希望不論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她也不會放棄。

5、弟弟何秀巡、姐姐林章羽(母姓),湖北恩施

【茶園姐弟林章羽、何秀巡】

湖北恩施州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在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常年堅持代父母行孝,照顧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姐弟相依為命,姐弟手足親情,在磨難面前姐弟倆依然快樂面對。

6、高雨欣,女,11歲,黑龍江望奎縣

【高雨欣:賣燒烤的小女孩】

在家庭陷入困境時,她摟着媽媽的脖子説:“媽媽,咱家我頂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裏的頂樑柱。“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高雨欣這樣説。

7、路玉婷,女,16歲,四川成都

【路玉婷:在奔跑中堅強】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以維持家用。這個“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個月迎來變故:母親離世……堅強獨立樂觀的玉婷,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着苦難堅強飛奔!

8、龍花,女,17歲,湖南鳳凰縣

【龍花:開在吊腳樓裏的小花】

17歲的龍花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選擇了放棄學業,勇敢擔起一個家。然而,龍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吊腳樓裏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着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着夢想。

9、邵帥,男,16歲,江蘇徐州

【邵帥:少年捐髓救母】

12歲,正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時候。可12歲的邵帥卻面對着一個連大人都會皺眉的抉擇。為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休學到北京為母親捐獻骨髓。最終在醫生勸説下,媽媽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邵帥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動社會!

10、王芹秀,女,13歲,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

【王芹秀:愛比血緣更美麗】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七裏村的13歲養女王芹秀,個頭不大,卻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一個家。她逼着自己堅強起來,養活有間歇性精神病的養父和80多歲的奶奶。上山打柴、照顧養父……她自己節儉,卻厚待家人。她用愛闡釋着超越血緣的親情。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2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白髮,還要為我操勞。”張鍾文的一篇作文《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感動了眾多網友。

張鍾文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為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後的鐘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言,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祕密一直保留在心裏。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鐘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鍾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為了鍾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裏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範鎮,為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裏。家裏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孫三口的温飽依靠,雖然鍾文並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為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鍾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張鍾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鐘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説,張鍾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老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榜樣,總是用正能量影響周圍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3

李博恆,12歲,潼關縣太要鎮中心國小六年級(1)班學生。他獨立自強,積極樂觀。一直以來,他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事蹟在太要鎮中心國小傳為佳話。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少年最美的孝心。

博恆的母親精神失常,生活不但不能自理,而且需要長期治療,幾乎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年逾古稀的爺爺,腿腳不便,雖然忙前忙後,但對於這個經濟困難的家也力不從心。因為生計,博恆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掙錢,幾年才能回一次家。家裏的狀況博恆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懂事的他便早早擔起了大人的義務,6歲時就學會了做飯,打掃院子、收拾牛圈、照看媽媽……從那時起,這些大人要乾的活便成了博恆最熟悉的生活中主要的一部分。當別的孩子在父母懷中撒嬌時,他卻在山溝裏挖山藥賣錢補貼家用;當別的孩子和夥伴們玩耍時,他卻在灶膛前點火為爺爺和媽媽做飯;當別的孩子們進入甜蜜的夢鄉時,他卻在照顧生病的母親……農忙時節,他和爺爺一道去田地裏幹活,節假日,他常常幫爺爺放牛。博恆農活、家務樣樣都幹,樣樣都行。鄰居提起他,無一不豎起大拇指,誇博恆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如果沒有他,這個家也就沒了,面對大家的讚揚,靦腆的他只是微微一笑説:“爺爺、媽媽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孝敬他們是我應該做的!”

在李博恆眼裏,最奢望的就是生日時吃一碗熱乎乎的麪條,他説:“那面叫長壽麪,吃了麪條後自己就健康了,也就能更好地保護爺爺和媽媽了。”每當學校裏發了火腿腸,麪包,牛奶,雞腿時,他捨不得吃,都會偷偷的攢下來拿回家給爺爺和媽媽吃。爺爺每每提及此事,便會老淚縱橫:“娃在我們家受苦了!唉,是我們當大人的沒本事,娃太苦了,太不容易了,我們對不起娃啊!”

百善孝為先。在艱辛的成長路上,李博恆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幫爸爸照顧爺爺,照顧媽媽的重任,用孝心詮釋了中華少年應具有的美德。雖然他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但正是這樣的生活,使得他更加堅韌剛強。現在學習任務繁重的他,依然是懷揣堅毅與感恩,為爺爺分憂解難,用孝心、責任和堅強承擔起家庭的一片藍天!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4

姓名:李娟汝

性別:女

所屬地區:蘭州市樹人中學

簡介:小娟汝的家庭雖然清貧,卻充滿了相互扶持相依為命的温馨;小娟汝從來不滿足於學習成績的優異,卻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如同海綿一般拼命吮吸知識的營養;小娟汝身處逆境,卻抱有感恩的美德和遠大的理想。她是我們這個時代孝敬老人的美少年,她的身上彰顯出我們這個社會倡導的崇高品德。

【孝心故事】

李娟汝,女,12歲,蘭州市樹人中學七年級年級學生,榮獲蘭州市第三屆美德少年。她自強自立,乖巧懂事,孝敬老人,思想品德優秀,學習成績優異,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裏的好榜樣,鄰居眼中的的好少年。

因家庭變故,李娟汝同學自幼跟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姥姥、姥爺兩位老人年邁多病,姥姥患有嚴重眼疾,幾乎失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小娟汝小小年紀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做家務、掃地、擦桌子、洗衣服、做飯,樣樣在行。特別是在姥姥患帶狀皰疹期間,她早上六點起牀,做好早飯,給姥姥送到醫院,然後急匆匆趕公交車去學校。中午放學再趕到醫院,從食堂打飯看着姥姥吃完,自己隨便吃幾口,再趕去學校上課。晚上再趕回醫院,操心姥姥吃飯吃藥、洗腳洗臉後開始寫作業。乖巧懂事的娟汝,是兩位老人的驕傲,每當和鄰居談論起孩子,老人臉上總露出自豪的笑容。

她永遠都不能忘記,兩位老人摸索着給她做飯穿衣,風裏來雨裏去拉扯着她上學讀書,一直默默地陪伴她成長,精心呵護她鼓勵她走向人生奮鬥之路。娟汝小小年紀,便懂得只有刻苦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才能練就改變命運的本領,才能拿到改變命運的鑰匙,才能讓老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才能回報老人撫養她的鴻恩大德。

正是這顆感恩的心,使她的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滿腔的熱忱。儘管家務活兒繁重,需要成年累月地重複,可這並沒有影響李娟汝同學的學業。她樂觀大方,自強不息,學習刻苦,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仔細鞏固和複習老師所講的內容和知識,回到家中做完家務便埋頭學習,因而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時常受到學校、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多次獲得“學習標兵”、“文明標兵”及“好孩子”稱號。

小娟汝不僅語文、數學、英語等各門功課成績優異,在省、市、區的比賽中多次獲獎,而且善良真誠,有一顆金子般的童心。她尊重老師,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對老師熱情、周到、有禮貌。她的言行曾深深地感動了輔導中心的老師,減免了她的學習費用。她關心同學,雖然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有諸多的困難,但只要同學求助她,她總會竭盡全力給予幫助,她帶動影響了身邊許多同學,學會自立自強,學會在困難中進取。她利用假期時間,參加社區活動,用鏟子把電線杆上,牆角的“垃圾廣告”鏟乾淨,為社區環境的美觀清潔出力;她常常幫助孤寡老人幹活,為他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她的鄰居就是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奶奶,在社區停電之際,生活陷入一片黑暗,李娟汝同學親自爬到桌子上,用稚嫩的手為她安裝了電燈,把光明重新帶到了她的身邊,她只要有時間,就陪在這些寂寞孤獨的老人們身邊,和他們聊天,給一顆顆孤獨寂寞的心帶來慰藉;她生活節儉,從不亂花一分錢,有一點零用錢,不用來買零食,也不用來買裝飾品,一點一滴,一分一釐全部存起來買課外書籍,可這來之不易的課外書籍,在貧困山區的孩子需要捐助時,她毫不猶豫地拿了出來,她堅信,只有把知識的.種子撒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世界才會遍開美麗的文明之花。

娟汝時刻用行動回報學校和社區好心人對她的關愛。她是學校的護旗手,每次護旗,都神采熠熠,精神飽滿,邁着堅定輕快的步子前行,她一次次用深情的目光凝視着國旗冉冉升起,並莊嚴地行着隊禮,表露出對祖國的熱愛。她為低年級的同學佩戴紅領巾,講解隊知識,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好好做人,以此成為了他們心中的好榜樣。她樂觀,豁達,甜甜的微笑如一股清澈見底的泉水,讓每個人的心田都濕潤潤的;她活潑,開朗,純淨的目光似一縷燦然的陽光,給身邊的人帶來温暖。

小娟汝的家庭雖然清貧,卻充滿了相互扶持相依為命的温馨;小娟汝從來不滿足於學習成績的優異,卻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如同海綿一般拼命吮吸知識的營養;小娟汝身處逆境,卻抱有感恩的美德和遠大的理想。她是我們這個時代孝敬老人的美少年,她的身上彰顯出我們這個社會倡導的崇高品德。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5

姓名:羅宇雄

性別:男

所屬地區:榮縣留佳中學

簡介: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他卻每天早上6:00起牀,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在山中獨自往返10裏山路,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重病的父親,用自己幼小的肩膀獨自承擔起家中所有的家務和勞作;他學習刻苦努力,待人謙遜有禮,喜歡幫助他人,他自理能力很強,生活的苦難並沒有嚇倒這位年僅15歲的孩童,確錘鍊出他堅強的意志。

【孝心故事】

面對腦癱父親獨自撐起一個家

15歲,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15歲羅宇雄卻每天早上6:00起牀,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邊上學邊照顧父親。用雙手獨自撐起這個艱難的家。

病魔突襲幸福家庭遭遇不幸

羅宇雄原本也有個温暖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家裏有幾畝柑橘,還修起了兩層小洋樓。然而,20xx年的一場變故徹底改變了小宇雄的人生軌跡。父親羅文富查處患上腦萎縮,治病欠下鉅額外債,病情卻不見好轉,只能終日以牀為伴,母親不堪忍受家庭重擔,離婚後遠嫁他鄉,從此,小宇雄便與父親相依為命,那年他才3歲。

看到病中的兒子與年幼的孫子無人照料,羅宇雄的爺爺主動擔負起照顧起兒孫起居的重任,然爺爺本就是70多歲的老人,體弱多病,需要照顧,5年後,羅宇雄開始學習獨自洗衣、做飯,照顧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父親,那年他才8歲。

家貧志堅小小年紀勇挑重擔

羅宇雄的家地處榮縣和犍為縣交界處,他家到犍為縣羅城鎮竹山國小有10里路,到留佳鎮國小有20里路,為了節約生活費和車費,羅宇雄則選擇離家較近的竹山國小讀書,每天來回獨自一人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這一走便是6年。

羅宇雄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父親,每天6點起牀,為父親把早飯做好,7點出門上學。下午3點放學後,他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路上一刻也不敢停留,回到家裏及時完成家庭作業後,便幹家務、準備晚飯和幫助父親洗澡。

儘管家裏生活很窮、很苦、很難,但是羅宇雄一直很堅強、很樂觀。他孝順、懂事、有禮貌,很討人喜歡。學習努力刻苦,主動思考,自理能力強,喜歡幫助他人,受到周圍羣眾和同學的一致好評。

生活的困苦沒有把羅宇雄壓垮,確錘鍊出他堅強奮進的品格,羅宇雄常説,在家裏洗衣煮飯、幫父親洗澡這些活兒,做習慣了並不覺得有多辛苦,最害怕的是爸爸從牀上掉下來,這樣的話,要費很大力氣把爸爸搬上牀,常會為此而失眠。

當談到自己有什麼願望時,羅宇雄説:“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能儘快好起來,媽媽能夠回到我們的身邊,我很想媽媽。”説到媽媽,一向堅強的羅宇雄眼睛裏也閃起了淚花。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6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日,我觀看了中央一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榮獲20_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有: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裏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可是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他們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們應對生活的艱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們並沒有退縮,小小的年紀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個年僅11歲的嬌小女孩,和我們年齡相仿,卻要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她3年如一日,孝養外婆和母親,還要照顧妹妹,同時不忘努力學習功課。她的的孝悌之舉、自立自強、進取樂觀的精神感動了深深地打動了我。

觀後了這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生活在無比的幸福生活中,卻不明白珍惜,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後也必須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7

王竹青出生在岫巖滿族自治縣龍潭鎮龍潭村王堡組一個普通農家,還在襁褓之中,母親就因一次意外導致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父親左腿有殘疾,平時只能靠打零工貼補家用,小竹青自小由外婆一手帶大。特殊的家境練就了小竹青堅強的意志和品格,她在很小時就學會了做家務、幹農活。鄰居們都誇她懂事乖巧。

小竹青懂事以後,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媽媽陪着玩,她也回家找媽媽,她想讓媽媽陪自己玩,卻被神智不清的媽媽打得鼻青臉腫。可是,這並沒有影響她對媽媽的愛,別人家都是媽媽來照顧孩子,她卻小小年紀學會照顧媽媽的生活。有一次,幾個小朋友在她的耳邊猛喊:"你媽媽是傻子!你媽媽是傻子!傻媽媽!傻媽媽……她説:"傻媽媽也是媽媽,是媽媽給了我生命,我愛媽媽。"

她更加貼心地給媽媽洗腳,剪指甲;幫媽媽洗頭,洗澡;給媽媽餵飯,扶媽媽上廁所……有一次,天下着大雨,不知媽媽怎麼走失了。她四處尋找,整整找了兩天,後來在一座大橋下,她終於找到了媽媽,媽媽蜷縮在橋洞裏,渾身濕淋淋的。她抱住媽媽哭喊着:"媽媽,我愛你!女兒不能沒有你,你好好的呆在家裏,我願好好照顧你一輩子"。從此她再也沒讓媽媽走失過。

爸爸有一條腿殘疾,走路十分不便,不能做體力勞動,只能靠做點手工活,掙點錢養家餬口。懂事的女兒一方面節衣縮食,另一方面儘可能幫助爸爸多分擔一些家務。有一次,快過新年了,爸爸給她二百塊錢,讓她買一套新衣服,她堅決不肯。因為她知道這是政府送給爸爸的困難補助金。她把這錢留給爸爸,買米買面填補家用。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她常常上山挖藥材,撿廢品,賣了錢,買一些學習用品,結餘的錢給家裏買生活用品。看到孩子每天很辛苦,爸爸和外婆都心疼的流下了眼淚。

上學後,王竹青學習十分刻苦,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每天放學,她總是快步趕回家照顧外婆、媽媽,並幫爸爸幹些雜活。一家人的日子雖然清貧卻也穩定。

然而,命運似乎一直在考驗這個弱小的孩子。20xx年的冬天,爸爸不幸患上了腦溢血,人事不知。在親戚的幫助下,爸爸被送進了縣醫院搶救,正在讀七年級的王竹青向老師請了假,日夜守護在爸爸的身邊,不時給爸爸揉揉胳膊、捶捶腿。為了讓爸爸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她每次出去買好飯菜,細心地用毛巾將飯盒包好,裹在衣服中,頂着寒風跑回醫院。

由於爸爸無法翻身,小竹青每兩小時就要幫爸爸翻一次身,瘦小的她每次都會累得滿頭大汗。而當爸爸睡着後,她就會拿出書本温習功課。在醫院照顧爸爸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她的功課一點也沒有落下。

給爸爸餵飯,按摩翻身,接屎端尿,換尿布……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在她的精心護理下,爸爸的病情奇蹟般的好轉,慢慢的恢復了意識,後來能夠坐起來……醫生説:"爸爸恢復得這麼好,簡直是個奇蹟。"

爸爸完全失去了勞動能力,這對一個本來就困難的家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王竹青一要上學,二要照顧媽媽,三要照顧爸爸,外婆又年老多病,家庭的重擔就重重的壓在當時還不滿14歲的女孩身上。面對重重的壓力,她選擇了堅強面對。她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牀做飯,飯好後,先餵飽媽媽,再安排好爸爸和外婆,自己有時顧不上吃飯,就匆匆上學去了。午飯由外婆湊合着做,下午放學後,她放下書包就趕緊幹起了家務……

她每天就是這樣的忙忙碌碌,但從不叫苦叫累,貧困的生活造就了她堅韌自立的性格,她不但能熟練地做好家務:做飯,洗衣服,打掃衞生……還能做許多農活,耕地,種田,除草,收割……她幹起活來,很多大人都趕不上。種菜的時候,她一個人犁地,施肥,撒種……她種出的菜長勢特別好。

小竹青在逆境中樂觀向上、以孝為先、自強自立的品格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讚譽,她被評為"岫巖美德少年",她的家庭被評為"岫巖十大最美家庭"。當地鎮黨委、政府也給一家人送來了温暖,將小竹青的父母安排到鎮敬老院居住,由那裏的工作人員來幫助照顧,這為小竹青減輕了很大負擔,她和外婆也得到了民政部門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現在她平時同外婆一起生活,到了週末,小竹青就去敬老院看望父母,給父母換洗衣服、收拾房間。"很感謝幫助過我們的人,我相信以後的生活會好起來的。"談到未來,小竹青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王竹青,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孩子,像那青青翠竹一樣,歷經風雨堅韌不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8

1月8日晚,“眾裏尋你”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由中共蚌埠市委宣傳部蚌埠市文明辦推薦的14歲少年宮井豪榮膺全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宮井豪家住蚌埠市秦集鎮高埂村,現就讀於仁和中學。三年前,母親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高昂的治療費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禍不單行,20xx年年初,父親因患急性白血病離開人世。家裏唯一的頂樑柱倒了,媽媽又喪失了勞動力,從那以後,宮井豪成為家裏的“小巨人”。做飯洗衣打掃衞生和姐姐一起照顧年幼的弟弟,宮井豪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每天早晨,他早早起牀,幫助弟弟穿衣洗臉刷牙吃早餐,自己簡單吃上兩口,便匆匆忙忙出門把弟弟送到幼兒園,自己再趕往學校;晚上,他一邊照看弟弟一邊做晚飯温習功課,等待姐姐放學回家一起用餐;下面條時,他會將唯一的一個雞蛋留給弟弟,自己則用白水煮麪……就這樣,宮井豪用最簡單而温暖的方式詮釋着“孝”的真諦。

曾經,宮井豪説過:“爸爸已經不在了,我要代替爸爸去照顧媽媽,照顧弟弟。”在頒獎典禮的現場,當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問他,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想法和責任感越來越強烈了呢?宮井豪回答:“爸爸不在的時候,我就想為家裏多做一點事情,帶着弟弟,好讓媽媽放心。”他還説,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把媽媽的病治好,他不想依賴姐姐,因為姐姐是女孩子,自己是男孩子,應該多做一點事。質樸的話語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在場觀眾,現場一次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從蚌埠市文明辦獲悉,近年來,蚌埠市始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努力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在陣地建設家庭教育打造精品淨化環境幫扶關愛上下功夫花力氣出實招,未成年人成長環境逐步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相關單位積極行動通力合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進一步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據瞭解,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主辦,致力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少年兒童核心價值觀培養,經中央文明委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中華慈善總會聯合推選,最終確定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人選名單。本屆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候選人共有408名,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位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宮井豪位列其中,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名十佳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9

每天早上五點多起牀,先給爸爸端掉尿盆,然後燒半鍋開水,一半灌到暖瓶裏,留給爸爸白天喝,一半倒在臉盆裏,兑上涼水,泡上毛巾給爸爸擦手、擦臉……接着做飯,給爸爸餵飯,喂藥,最後自己吃飯,收拾好碗筷再去上學,這就是一個9歲女孩楊金花一天生活的開始,五年如一日,她都習慣成自然了。

20xx年6月16日,一個小生命降臨到了高密市柴溝鎮王家店子村一個普通的農民楊振華家中,孩子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無窮的快樂和幸福,孩子起名金花,就是希望她能一生金貴幸福,將來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可是好景不長,20xx年春,外出打工的楊振華不慎從腳手架上跌下,命雖保住了卻成了終生癱瘓的廢人,並且欠下了一筆數額很大的醫療費,本來還算富裕的家庭也瞬間變得一貧如洗,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本來就不算堅強的媽媽身上,度過了艱辛而無望的一年之後,媽媽也終於選擇了放棄,拋下年僅五歲的女兒和癱瘓在牀的丈夫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從此以後這個家庭的角色就發生了徹底的大轉換,原來的倍受呵護的小幼苗一下子成了家庭的頂樑柱,五歲的楊金花和七十七歲的爺爺共同支撐起了支離破碎的家庭,幼小的楊金花從此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寒門出孝子”,於是本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她學會了做飯、炒菜、蒸饅頭,熬稀飯,學會了種菜、餵豬、餵雞,洗衣服,忙家務,學會了給爸爸喂藥、喂水、餵飯,睡覺前給爸爸洗腳,每天堅持給爸爸按摩,捶背,每當夏日來臨,正是褥瘡的高發季節,她總是每天多次給爸爸擦洗身子,幫爸爸翻身,給爸爸身上擦上爽身粉,換上乾淨的衣服,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爸爸從未得過褥瘡。她還給爸爸讀故事,説笑話,引導爸爸開心。爸爸大小便失禁,幼小的金花就為爸爸洗髒衣服,一點一點地用温水擦洗爸爸的身子,為爸爸端尿端屎,她還學會了給爸爸洗頭,甚至還時常用剪刀給爸爸修理頭髮……楊振華看着孝順的孩子常常淚流滿面,他説,像我這樣的廢人説起來還真不如死啦,省得給幼小的孩子帶來這麼大的累贅。但楊金花總是勸慰他,説媽媽已經沒有啦,只要爸爸在我就是有家的孩子,以後我會永遠照顧你,等我長大有力氣啦,我會揹着你去看外面的世界……就這樣,楊振華也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積極配合着康復治療。楊金花的爺爺快80了,身體狀況也不好,經常生病,加上家庭出現如此大的變故,心情也常常不好,時不時傷心落淚,小金花看在眼心,疼在心裏,總是搶着幹力所能及的家務,讓爺爺少幹些,每天早上她總是早起,讓爺爺多睡些,她還給爺爺洗衣服、洗腳,每當有好吃的東西,總讓爺爺爸爸先吃,爺爺生病的時候,她總是跑前跑後,給爺爺求醫買藥。生活是艱辛的,而祖孫三代相依為命的人間真情卻是令人深深感動的。鄰居們每當説起這個孩子,都是又可憐又讚許:“從沒見這麼孝順,這麼懂事的孩子。”

生活中的楊金花總是充滿自信,她陽光開朗,樂於助人,每次學校組織敬老愛老活動,她總是積極主動,不怕髒累,她還經常主動幫助那些孤寡老人,給他們打掃衞生,洗衣服,問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她始終與人為善,她的臉上總是掛着微笑,不知內情的人很難與她坎坷的命運連在一起。我要努力學習,將來考上大學,當一名醫生,治好爸爸的病,讓爸爸過上幸福的生活,回報那些幫助我的熱心人,回報社會,報效祖國。這是金花的夢想,也是她努力學習的動力。雖然家境貧寒,家庭負擔重,但楊金花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學習成績一直良好。每天晚上,做完家務,服侍爸爸和爺爺睡覺後,她就認真學習起來,經常學到很晚。由於家庭困難,她很少為自己買課外書,為了更多的學習知識,她經常主動的到學校圖書室借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的學習知識。她的這種愛學習、肯吃苦的精神,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讚許和欽佩。

“百善孝為先”。楊金花,一個不到十歲的女孩,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她給身邊的人帶來了深深的感動。一個小小少年,為我們樹立了孝老愛親的行動標杆,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讓我們真正體會和感悟到了濃濃的人間真情!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0

我是一位年僅12歲的女孩兒,她美可愛,成熟懂事,心地善良,是個性格開朗又孝順的孩子。

我從小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姐姐。在假期時,常常幫家裏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比如:洗碗、掃地、幫奶奶打掃衞生。因為奶奶有病卧牀十多年了,爺爺身體也不好。伺候老人的事就落在媽媽的身上,她心疼勞累的媽媽,打小就幫媽媽照顧老人。

可就在xxxx年的4月份,爺爺突然心臟病復發去世了,大家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奶奶傷心,她放學回家先到奶奶的房間去逗她開心,一邊講笑話,一邊給她按摩身體,奶奶常常笑得合不攏嘴。媽媽在爺爺去世不久做了痔瘡手術,媽媽在醫院住院,爸爸在一旁護理,只有她和卧病在牀的奶奶在家,於是照顧奶奶的日常起居就落在了小我肩上。

奶奶有病下不了牀,只得她自己做飯,她第一次做飯不知道怎麼辦,只好問奶奶,奶奶在牀上躺着一邊説她一邊照着做,雖然最後做成了稀飯,可奶奶卻吃得非常香甜。

晚上,爸爸媽媽不放心,打電話回來,她心裏恨不得讓他們快點回來,嘴裏卻説:“我沒事,能照顧好奶奶,你們放心在醫院治病吧!”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牀,做好早飯,伺候奶奶起牀,於是便上學去。可是她突然想起奶奶的大便時間是十點多鐘,於是她和老師溝通後間操和中午時間回家照顧奶奶,給她做飯,就這樣,她每天在學校和家往返數次。

媽媽因為捨不得花錢,做完手術第三天就出院回家了。媽媽每天都得上藥,為了讓刀口快點癒合,每次上藥的時候都會碰到刀口上的針眼,痛的媽媽直咬牙。懂事的我心疼媽媽,於是每天早上仍然堅持起來做早飯,然後把飯菜端到媽媽跟前,再去餵奶奶,媽媽看着我勞累的樣子偷偷的抹着眼淚,敏感的我怕媽媽心裏難受,每天都逗媽媽開心。她告訴爸爸,讓他放心上班,媽媽和奶奶就由她來照顧。她每天中午回家給她們做飯,放學後回家先收拾屋子,再到奶奶房間去逗逗她老人家開心。從奶奶屋裏出來她就上牀給躺了一天身體又酸又麻的媽媽按摩。做晚飯是我一天最後的工作了,她做完晚飯後才能抽空寫作業,寫完作業已經晚上九點多了,每天沾上牀就能沉沉入睡。

她雖然缺少同齡人的嬉戲玩耍,看動畫片的快樂,但卻收穫了為家庭分憂的樂趣;他雖然過早地品嚐了生活的艱辛,但培養了自強自立的意識,學會了生活的本領。

如今,她正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峯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1

姓名:樑維月

性別:女

年齡:16歲

地區:甘肅

5歲的時候,樑維月的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家裏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每天,小維月做好飯菜趁熱先喂爸爸,可爸爸經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飽了她才捧着已經變涼的飯自己吃。維月父親因為常年卧病在牀,臉上很少有笑容,她就變着法兒哄爸爸開心,把在學校得的獎狀都貼在爸爸對面的牆上。為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藥費,每個週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幹,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元,打工掙來的錢除了要維持家用,還要給患有腦血栓的奶奶買藥。

儘管飽受生活艱辛,小維月始終認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説無論走到哪裏就要把家人帶到哪裏,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2

姓名:王丹

性別:女

年齡:14歲

地區:吉林

八年前,王丹跟隨父母來到天太村,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小平房,因為媽媽常年卧病在牀,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維持生計。20xx年,不堪重負的爸爸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從那時起,媽媽開始拖着病弱的身子四處打工,然而長期的勞累和營養不良使得母親再一次倒下。

看着病榻上的媽媽,當年還不到10歲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絹花店,哭着央求老闆收下自己。老闆拗不過她,讓她做相對輕鬆的扎花工作。扎兩朵花給三分錢,一天要紮上四五百朵。那年暑假,王丹每天從井裏灌上一瓶水揣在兜裏,告訴媽媽自己去找同學玩。假期結束后王丹讚了47塊錢,40塊錢給了媽媽,剩下的7塊錢買點蘋果

買點菜。媽媽知道過後説什麼也不讓王丹再去打工,身體稍微好些,她就幫人種樹、扒玉米,打掃衞生,什麼髒活累活都幹。但是,為了貼補家用,每次下過雨後王丹都會順着小路摳上一兩公里去撿釘子,用一斤釘子換七毛錢。

然而,20xx年災難又一次降臨到這對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過敏性紫癜。醫生叮囑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復發,可懂事的王丹總説自己不累,每天變着法兒地幫媽媽幹活。在媽媽和醫院的精心照料下,兩個月後,王丹的身體慢慢康復了。20xx年夏天,王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化九中,花費一下子增加了,媽媽的病也三天兩頭地犯,王丹除了撿廢品,更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説現在自己只想長大,好為媽媽分擔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3

自馮泳淇4歲那年,叔父觸電身亡後,泳淇的父親深受打擊就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喝完酒後,馮泳淇和母親就成了父親撒氣的對象,有時娘倆甚至被打得遍體鱗傷趕出家門。父親由於常年飲酒過量,心情憂鬱,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跑醫院和喝酒是父親生活的唯一,也喪失了勞動能力,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親為了能更方便照顧家,就在家附近擺起臨時小攤,夏天賣水,冬天賣鞋墊,趕上淡季,就賣鹹菜,給別人修腳,送餐……馮泳淇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開始學着大人的模樣一方面要照顧父親,一方面要安慰母親,為分擔母親的壓力,她每天天剛亮,就會起來做飯,總是悄悄的,怕影響母親睡覺。飯做好後,馮泳淇也會在桌子上擺一瓶酒,等着父親吃飯,他知道喝酒是對身體不好的,但為了讓父親高興,不難為他和母親,他只能這麼做。晚上放學回家會順便買菜,寫好作業做飯,等着母親回來一起吃飯,這也是他一天開心的時候。時間久了,泳淇的雞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絲已經成了她的拿手菜。雙休日和假期,馮泳淇會和母親一起出攤,他從來不覺得丟人,幫着母親一起吆喝:“涼冰冰的水……舒適保暖的鞋墊,純手工製品……酸辣可口的鹹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他的叫賣聲常常會吸引很多人駐足。時間一長,馮泳淇成了附近很有名氣的人,只要從這路過的人都會向他豎起大拇指。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4

在長途駕駛過程中,修玉善父母遭遇了車禍,父親當場死亡,母親則因傷情嚴重陷入了昏迷,兩個月之後才甦醒過來。醒來後,母親曲文鳳的狀態很差,不單單是體質,從前的事情有很多已經想不起來了,甚至自己想説的話也説不清楚,很多詞彙明明已經想到了,但是就是説不出來。而且,曲文鳳也不認識家人、朋友,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是她只記得,自己有一個女兒。看到這樣的媽媽,修玉善的心裏既驚訝,又心疼。她嘗試着和媽媽接觸,和媽媽説話。上了國小之後,稚嫩的修玉善在學習了生字詞之後,做出一個決定,她要教媽媽識字,説話。每天在學校學的生字、生詞,回家後她都會給媽媽再講一遍。有時候媽媽會因為疼痛睡不着覺,修玉善就坐在媽媽牀邊,一遍給媽媽按摩痛處,一遍輕聲低語,給媽媽講故事。平日裏,修玉善也承擔下了家裏的家務活,擦地、洗衣服、做飯,修玉善做起來,都是輕車熟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修玉善幾年的努力,如今媽媽曲文鳳的身體相比從前,已經有了很好的恢復。更重要的是,曲文鳳可以正常説話了,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認清一些簡單的生字,這讓修玉善的心裏十分高興。隨着修玉善的逐漸長大,音樂天賦開始逐漸萌芽,修玉善發現自己對鋼琴有着別樣的喜愛,但是家庭條件卻不允許她學習鋼琴。修玉善母女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媽媽曲文鳳在學校周邊的學生之家刷碗,一個月有六百元的收入。兩人還有低保,每月共計八百元,這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收入。無奈之下,修玉善找來了一張小方桌,在桌子上用彩筆畫了一架“紙鋼琴”。這架“紙鋼琴”,承載着修玉善的音樂夢想,每天她都會花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彈這架“紙鋼琴”,鋼琴美妙的樂聲徜徉在她的腦海,無聲勝有聲。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5

邵帥目前和媽媽邵丹租住在北京。20xx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邵丹突發白血病,急需進行骨髓移植,否則性命堪憂。邵丹在電話裏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遠在江蘇徐州的母親。沒想到,這個電話卻被兒子邵帥偷聽到了。邵帥向學校申請休學一年和外婆一起趕到北京,而親人配型的結果只有邵帥滿足移植條件,可邵丹卻堅決不同意。除了擔心兒子的身體,在內心深處,邵丹對兒子還懷有深深的愧疚。在邵帥一歲的時候邵丹就離異了,邵帥一直跟着媽媽生活。20xx年,邵丹獨自北上到北京打工,把7歲的邵帥留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邵丹一直想着將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卻沒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兒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最終在醫生的共同勸説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

當時,邵帥年邁的外婆已經心力交瘁,於是做飯和送飯的任務就落在了邵帥身上。每天凌晨五點邵帥就起牀為媽媽準備早飯,坐兩個多小時公交車把早飯送到醫院,然後再急匆匆地趕回來為媽媽準備午飯,每天光坐公交就八九個小時,往返八十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