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工業

【精華】機械作文四篇

欄目: 工業 / 發佈於: / 人氣:7.51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機械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機械作文四篇

機械作文 篇1

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叫機械星球的星球。之所以叫機械星球,是因為那上面既有人類又有人類開發的機械人。機械人的功能強大,可以以光速行走,方便人們帶東西。而有些機械人可以飛行,這樣就方便人們出行。還有很多的功能:潛水、鑽地樣樣在行。

有一天,機械人突然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它就在想:為什麼我們要被人類所控制,我們不也可以反過來控制人類嗎?於是,一場人類與機械人的大戰開始了,由於人類把機械人創造的太強大了,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應付,所以人類敗了,機械人佔領了這個美好的星球,人類基本快被滅族了。機械人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久了,想要去侵略其他的星球,它們就組織好部隊,帶着它們自己開發的強大武器到處侵略,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引起了眾多星球的不滿,與是他們也組建了一隻部隊,跟機械人抗衡,可他們驚奇的發現機械人居然自行進化了,成為了第二代機械人。他們擁有巨大的機械翅膀和強壯的四肢,最可怕的是,它們多了一層好似金剛的防護罩,普通子彈跟本打不穿。這下人類聯軍可怕了,他們本來面對第一代就沒有信心了,這回他們面對跟強大的敵人已經軍心渙散了,突然,大將軍馬蒙大喝一聲,説:“面對強敵,我們更應該無所畏懼,戰死在這我們也算為民族出了力,同樣是英雄。”將軍的這一番話讓士氣鼓舞了起來,全軍人不報任何掛念衝了上去。那場仗打的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由於敵人的強大我方節節敗退,正在這緊要頭,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可蒙説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事,説:“我終於研製出一種剋制機械人的東西了,只要啟動它,就能完全消滅機械人,可是。”“可是什麼,快説呀。”“可是需要一個人的生命來啟動。”“不要説了,我來。”“沒有什麼可是,快,沒時間了。”説完,這位大將軍毅然走進儀器。馬蒙含着淚説:“再見了,大將軍。”按下按鈕,一片慘白的光射了出來,彷彿像第二個太陽一般把整個大地都照亮了。一瞬間,光芒消失了,外面的響聲也停止了,一切都好似沒有發生一樣。終於,機械人被消滅了,而人類也遭受了重創,全球各地寸草不生,毀於一旦。而馬蒙科學家呆呆地看着天空,邊説:“這都是人類造的孽,這都是人類造的孽呀。”

機械作文 篇2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慘遭殺害之事層出不窮,也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一些網友表達自己的同情,希望逝者安息;然而,更多的是不和諧的聲音,而這些聲音也有越來越響之勢,他們用着戲謔、調侃的語氣:“活該!誰讓你跑到國外唸書,這是你應得的!“甚至這些不正常的言論點贊數非常之高。

網絡言論的去同情化,只是整個社會同情心淪喪與價值觀的徵兆與縮影;就像雪崩,往往只是一小塊的雪緩緩滑動,但預示這悲劇的到來。

現在已經是計算機時代,也即將步入人工智能時代,人們擔心的是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所可能導致的危及人類的事件發生,卻不料我們已經“自取滅亡”開始“機械化”地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

馬克思的“異化”可以精闢地概括這一現象,人們隨着勞動與勞動工具,勞動手段的升級,勞動目的相背離,逐漸異化。而在信息時代,我們可以用“機械化”來替代異化,科技的猛速發展必然導致的是信息的不間斷衝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碎片化的社會秩序使人們開始浮躁,人們開始追求效率,開始用一切可以用物質來展示的東西來展示與證明自己——名利、地位、金錢……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隻會加速人們內心的空虛從而越來越冷漠與麻木,而網絡則是他們最便捷的釋放自己的途徑。沒有了熟人的束縛,沒有了被發現的顧忌,只有惡意才可以舒緩他們內心的空虛,而惡意又可以為他們博來關注,因此越來越多異化的人們和他們異化了的價值觀與同情心充斥着網絡,但最恐怖的是,這僅僅是開始。

美國社會學家博爾赫斯提出過“社會道德流變”的概念,他指出社會道德流變從同情心消失開始,最先發生於對信息沒有辨析能力的低齡人與遭社會侵染許久的中年人。其實這些徵兆早已顯現卻又容易令人忽視。

價值觀的扭曲與去同情化者真的發生在現實社會所帶來的毀滅對每個人,每個社會都是打擊性的。價值觀是做人的基礎,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價值觀約束人們的`行為,正確奠定人們的認知,同情人使人們富有情感,有血有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若失去它們,人們開始冷漠與麻木,就像脱了疆的野馬,任意妄為,人們用惡意、猜忌互相傷害,人們用邪惡來博關注來獲取認同與讚美,人性的黑暗最大化;美國恐怖小説家史蒂芬金的小説中一切惡意與悲劇都是發生人性扭曲、價值觀淪喪的、混亂而又荒謬的社會,而結局只有絕望與毀滅。

倘若人們的負面人性得以完全釋放,結果就是令社會動搖,令社會失序了。失序的社會又會反作用人羣,強化人們的去價值觀與去同情化。二戰時期的德國在法西斯思想的浸染下,就處於這樣一個畸形的社會形態之中,他們的“同情心”在於德國的節節敗退,在於德國的失敗,而不是在於以種族滅絕為目標的排猶計劃。因為德國社會的教育機制出現了裂痕,教育中的去同情化與去價值觀化使得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滋長。故誰也沒有意識到,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價值取向都是完全錯誤的。

八百多萬慘死的猶太人不只是這個民族的悲劇,更是德國這個民族的悲劇,因為他們的同情心淡化,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淪喪。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上的循環史觀告誡着我們,歷史是循環往復的,尤其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

在面對之前的歷史教訓,處於信息時代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是讓歷史再一次狠狠的嘲笑我們,抑或是主動改變渡過這道坎,都將是我們自己的抉擇。告別做一個“機器人”拒絕“機械化”,別讓價值觀與同情心與我們漸行漸遠。

機械作文 篇3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如今,人工智能下的計算機常被提出與人作比較。越來越多的人們擔心人工智能終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思想,這類題材也是當下炙手可熱的影視文學作品主題。可人們是否想過,若將之反過來,人類如同計算機一般機械地思考、生活,那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此類問題早在許久之前就曾出現。偉大的具有前瞻性和諷刺性的作品也橫空出世,如喬治。奧威爾的《1984》、《動物莊園》,或是俄國作家的《我們》,這即是反烏托邦世界。何為反烏托邦?就是指和烏托邦相反,充滿醜惡、陰暗之地,在這種世界中,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發展成如今的我們無法想象之高,而與之相反的,人類的精神生活卻變得單調、缺失。高度的統一與個性的泯滅已讓人類成為了沒有價值觀與同情心的行屍走肉,這樣的機械紀元,到底算是進步,還是高度的退化呢?

我認為説是退化也是無可厚非的。史鐵生曾在《我與地壇》中這麼寫道:“沒有了差別的世界就如同一潭死水。”是啊,若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可不就是沒有了差別麼!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也就是思想的退化,就算科技再發達、物質生活再豐富又有什麼意義呢?一潭死水永遠不可能跳動。故那時的人類,想必是極其可怕的。

讓我們大膽試想一下後果吧。失去價值觀的人類分不清孰輕孰重,只會像機器一樣完成下達給他們的指令,而就算要他們做的是一件毀天滅地的事情,怕是也會一絲不苟地完成吧。失去價值觀也等於失去夢想、失去了精神生活,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活,是求生的本能嗎?抑或只是為活而活。這樣一來,不完整的人就不是人,而由不完整的人所構成的世界,怕也是一片灰暗,再看不出一絲光彩的機械紀元了。

而同情心的缺失則會將人性的醜惡悉數暴露出來,犯罪的人不會受到譴責,“善良”的人民也覺得與自己無關,這樣就會讓犯罪分子無法無天且數量不斷增加。在反烏托邦動畫《心理測量者》中有這樣一幕:一個犯罪分子在人來人往的馬路中間對着一個與他素不相識的女子用斧頭劈砍,直到那個女人的叫聲愈發微弱直至沒有了呼吸,變為了血肉模糊的一灘,都不曾有一個人上前阻止,甚至不曾有一個人停下腳步。這樣的世界,是否令你感到不寒而慄?

所幸目前的狀況還沒有那麼糟,人民被提醒、國家也注重公民的精神生活質量。可這畢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讓壓力壓垮了,不要被社會現象麻痺了,只有在這紛亂的世界中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才能夠遠離那樣的機械紀元,讓生活更美好。

機械作文 篇4

現代的生活在這高速的時代中,早已被所謂現代的大數據、時代化的信息所支配。人們不再期待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卻更希望能立即出現一個計算機去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而網絡的迅速的發展就為人們提供瞭如此可口的“饕餮”。

人類誰會在經歷錘鍊和進化後,似乎看起來更得高大上起來,人們的重心漸漸被各式各樣的計算機代替,與真正的自己背道相馳,細微逐漸變得機械化、片面化,逐步變得侷限,僅認定自己肉眼所看到的,不再想要深入思考問題,也不再想剖析實物的真相。卡夫卡嚮往着屬於自己孤獨的狂歡,他樂於在他自己的一方淨土中天馬行空,他不在乎世事的紛擾也不關心外界的喧囂,只想在他只有幾平方米的房間裏傾訴他對世界的看法,在只屬於他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初心,不被外界所幹擾。因此他的價值官被後世之人所推崇,所敬佩。

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已經遍佈於人們生活的角角落落,原本與自己毫無關聯的事,現今卻充盈着人們的茶餘飯後。網絡中各種各樣的“鍵盤手”爭先恐後地出現,只要他們看到一個即使很模糊的信息,他們的思維就會硬化,目光短淺的人更是會將注意鎖定在它的弱點並加以抨擊甚至出現各種不堪入目的惡言。當人們意識到這一現象後,一些“聖母”又出現了,他們認為自己站在道德的最高處——以毫無同情心,甚至可以説是毫無理性頭腦的將他們所認為的道德的輿論的壓力施加在他人之上,進行着一張隱形的道德綁架。而這種思維方式正印證了現代人們的思維僅限於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浮躁的心使他們開始從真正的生活中抽離開來,變得盲目,變得只會盲從,變得只會機械化的人云亦云。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數據所充斥的時代看似彌補着人們多餘的碎片化的時間,卻將人變得異化,思維的不理性和只願停留在表層現象的思維方式。人們的價值觀和同情心逐漸被那些虛偽的,虛幻的,錯誤的社會現象所吞噬,所腐蝕,殊不知,他們空虛的思想早已佔據他們的身體,還有他們周邊的生活,他們的雙手也早已經觸摸不到生活的温度。

機械化的思維,使人們與計算機變得一樣機械,在茫茫喧鬧的嘈雜聲中,我們應當撥開表面骯髒的“油脂”,而去尋找自己生活的價值和看似逐漸遠去但只要樂於尋找就能迴歸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