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集合14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3.22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集合14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

本書共分七輯。書中的建議是她們日常工作的經驗提升,內容全面,涉及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方面面。本書從文風上來説是親切的、可讀的;從專業上來説,是實用的、有益的、能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

在書的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上海市宋慶齡幼兒園徐冰老師的一文《聽孩子的話》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正如她在文中所説:“傾聽充滿了無窮的魅力。”雖然傾聽孩子的心聲對於幼兒教師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來説可能有點奢侈,但傾聽其實只需要教師作出一些小小的改變:如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孩子聊聊天或聽聽孩子間的聊天,教學中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多互動、討論,有時可多追問一句“為什麼”等,而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幼兒教師還要善於把握契機,去耐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解開心結、釋放情懷、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當孩子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今天當班時,我發現小A坐在鋼琴邊,眉頭緊縮,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走過去關切地問他:“怎麼啦?為什麼不開心呢?想和我説會兒悄悄話嗎?”小A主動拉起我的手,來到閲讀長廊裏坐下。他悄悄告訴我説:“爸爸媽媽要離婚,我跟媽媽,媽媽讓爸爸給20萬,可爸爸不肯給……”可憐的寶寶!我把他輕輕摟在懷裏,輕聲細語地安慰着他:“這是爸爸媽媽的事情,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無論怎樣你要知道爸爸媽媽心裏都是愛你的……”當小A離開我的懷抱時,他又恢復了往日純真的笑臉和清澈的眼神,我也舒了一口氣。是啊,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善於察言閲色,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當他們傷心煩惱的時候,要主動去聆聽孩子的心聲,適時幫助孩子解開心結,釋放情懷。

二、當孩子遇到困難發脾氣的時候,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小B是豆豆班的寶寶,正如他奶奶所説:“小B樣樣都好,可就是愛發脾氣,稍有不順,就哇哇大哭!”那如洪水般決堤似的突然爆發,真讓當班的老師有些措手不及。記得有一次元宵節,我讓寶寶們做小湯圓,做完後,讓他們自己數數做了多少個。正當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時,小B突然大哭起來。經過我的耐心詢問,終於瞭解了小B哭泣的原因。原來,小B做了許多小湯圓,可一時數不清楚,他就急哭了。於是,我就建議小B先給小湯圓排好隊,然後再一個一個數……當小B終於數完自己做的小湯圓,臉上露出帶着淚花的笑意時,我鬆了一口氣。是啊,面對這樣的寶寶,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沉着應對,悉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只有當我們瞭解了孩子的心聲,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促進他們快樂成長。

三、當孩子的作品(或行為)不合乎常理的時候,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小C是個活潑天真又調皮的寶寶。他喜歡畫畫。有一次,他在巧手坊作畫,藍天白雲、房子小花……顏色鮮豔、畫面豐富,佈局合理。我當即就表揚了他。可當我在講評時想讓他來介紹他的作品,卻發現原本清晰豔麗的畫面被黑色的線條繞得亂糟糟的,當時我真有點兒暈,但轉念一想,還是先聽聽他的説法吧。小C興高采烈地拿着畫上來介紹着: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小姑娘在草地上玩,媽媽在家裏做飯,煙囱裏的煙飄出來了,飄呀飄呀,飄到了天空裏、飄到了草地上、飄到了小姑娘的身上……隨着小C的`介紹,他的畫在我的眼裏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可貴的美,但我知道,其實更可貴的是孩子的心聲,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不合乎常理的行為或作品時,千萬不能主觀武斷,而要細細聆聽他們的心聲,因為這樣你可能會收穫一份感動和一份欣喜!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們的心聲也是古靈精怪、精彩紛呈的。我們要善於捕捉契機去聆聽孩子的心聲,那我們的教育才會煥發生命的活力和無窮的樂趣。讀完這本書,我真的收穫多多。雖然我只拿了書中的其中一文來反思,但今後我還會細細品讀,慢慢回味,讓自己不斷從書中汲取營養,感悟教育的真諦、領悟教育的藝術、啟迪教育的智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2

近期,我拜讀了這本教育專著,作者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調的闊論,但卻説的很真誠實在,可以説是條條經典,用來指導我們實際的教學,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對我感觸很深,對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受益匪淺。

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祕密何在”是談興趣的,關於興趣,我們當老師的,有太多的話要説,誰都知道,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看看我們現在實際的教學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現實的根本問題。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主要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何為有趣?就是: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種對課的描述很令人嚮往,説實話,要想使每一節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樣説有什麼意義呢,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裏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學生沒有興趣,我想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設情景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這裏面我引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這裏,我想到這一條建議更多地是促使我們思考,教師如何保持對知識的興趣,並且有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我們首先做到了,才會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會不去做傷害學生心靈的事,才不會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彷彿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又象慈祥師長,不斷地給我們以指引。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遠。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學習這100條建議,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3

今天,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第4條“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國小教師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構築一個牢固的知識地基。一個堅實的地基對學生今後進一步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譬如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語文數學的教學大綱,也看看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請你看看閲讀課本里有關歷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級的這些學科的教學大綱。請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比較一下。要使學生在升入中高年級順利地進行學習,那麼你現在教的他要掌握到什麼。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了作為一個教師,不能將視線僅僅侷限在自己正在教的這個年級,這門學科上,而應對這門學科整個學習階段的教學要求都有所瞭解,並心中有數,還要對其它學科的教材有所關注。對於正在做低年級教學工作的老師,不僅要鑽研本年級的教科書及教參,還要廣泛涉及高年級的教科書,同時要關注歷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這也是教師的素質的重要部分,它不僅要求老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素質,還要求老師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因為科學知識都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學科之間都與緊密地聯繫。老師只有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多方面發展的學生。同時,對於教師自己也是一種學習與提高。

但是我們現在有多少教師能做到這一點呢?不談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就自己教的'那門學科你是否對整套教材體系很瞭解呢?我想這條建議對我們來説真的很重要,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

有位名人説過:“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事實的確是這樣。在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後,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現實作為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給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想每一位教師都該終身拜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4

雙手無所事事,也像不加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同樣是有害的。

單調的、令人疲勞的、不需要任何技巧的體力勞動,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能量的器官。

在人的大腦裏,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有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腦的這些區域就處於沉睡狀態。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也不會覺醒了。

因此,從一年級起,就應該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在手工勞動課上,在課外小組裏,孩子們就學習用紙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細的圖畫。誰學會了使用雕刻刀,能寫出漂亮的字,他就會對稍有一點點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馬虎了事的作業。這種敏鋭的'感覺會遷移到思維上去。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對於少年的作業,我們要求儘量使用精確的工具,使他們的雙手和手指做複雜的動作。用手工工具精細地加工塑料、木料和軟質金屬,對於培養少年的智慧起着重要的作用。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5

這裏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麼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麼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的引導,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麼應該培養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裏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一是閲讀。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這麼多的建議裏,不止一次提到閲讀,他將閲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説,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説,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閲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愛好的發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然後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建議裏,他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麼樣的勞動,而是指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繫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就出自這一條建議中。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閲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説,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於鍛鍊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建議裏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擇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樣去做。像他説的那些設計製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願意去做呢?特別是農業勞動,他説,我深信,農業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可是,在我們的城鎮學校,幾乎已經絕跡了。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我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的一小部分,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藴涵着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閲讀,才能夠體會到那麼一點點,所以我會認真的把這本著作讀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6

最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後,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恆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閒暇時會抱着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於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複着昨天的故事,面對着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不夠用了。那麼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覆閲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閲讀。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指出:能夠在閲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閲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而沒有學業落後的現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那麼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閲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後,我對班裏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

拿到一篇文章後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後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閲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後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能力的培養,要多佈置閲讀文章的作業,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閲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閲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閲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閲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閲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閲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與執着,他深愛着每一個學生,他關懷着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着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祕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複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7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覺得每條建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

如他提到的“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一條建議,我覺得獲益匪淺。蘇霍姆林斯講到:“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頑強地克服困難。因此,不管是面對犯錯的學生,還是面對某方面發展有障礙的學生,我們都應該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愛護他們、尊重他們,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擁有熱情,才能無悔的付出,才能孜孜不倦的鑽研,合理地運用空閒及有效時間來工作,學習。

葉瀾教授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建議和葉瀾教授所説的這句話我們更應該重視寫教學反思、並且堅持寫,以此促進我們的成長,以此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同時,我覺得做為老師應該要多讀書。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無時無刻都告戒我們要努力讀書,讀好書。有人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長流活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我想,最要是讀書。所以,讓我們做一個樂學的教師,因為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8

我們教學中力求使學生在學校養成細緻的、温存的、敏感的富有同情心的心靈,然而只是在兒童上學後才開始培養情感,為時已經晚了。假如兒童在家裏沒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靈認識世界和接受老師的話,他所能瞭解的,只是他聽到和讀到的東西的邏輯意義,而情感上、心靈上的潛台詞,他不會明白的。

為什麼往往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好幾天,課堂教學紀律不好組織,學生對教師的話還沒有過多反應?教師不得不大聲吆喝、學生被批評、被罰站,為什麼有時這樣做也無濟於事呢?罪魁禍首就在於個別孩子缺乏一定的情感教育。

假如我們想要學生留心聽我們的每句話,感受每句話,就要關心學生家庭情感關係是否豐富的`問題。道德怕心靈的孤單,如同思想怕周圍無人一樣。我們需要與家長加強溝通,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況,什麼樣的事物給孩子帶去快樂。

學生好比一塊大理石,家長與教師作為並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要朝一個方向,有共同的教育理念。關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切不可對兒童採取體罰的方法,體罰不僅是對人肉體的暴行,更是對人精神的摧殘。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温暖的言語教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兒童進行一定的勞動教育,讓他們體驗創造勞動帶來的快樂。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9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上有所發展,我從讀這本書中總結出幾個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為重要。《給教師的建議》中就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二、關心學生

《給教師的'建議》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三、賞識學生

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可見,賞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欣喜,也使學生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揹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0

最近認真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教師,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反思等,可説到收穫卻不大。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這本書中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博覽羣書,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贏得自身的發展。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着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讀書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揚優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

一、讀書提高內在素質。

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同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讓人們切實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動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讀書提高教學水平。

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鋭,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裏成為“老古董”。這樣教師在學生眼裏就失去了威信,而威信是維繫師生關係最牢靠的鎖鏈。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海闊天空,教師的魅力在於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讀完這本書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也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為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並優秀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1

最近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説,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2

認真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會使人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麼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我總是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分鐘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教的是什麼?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麼?最難接受的是什麼?”“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

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本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

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裏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

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3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反覆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裏,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他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麼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麼在班級中會有明顯的優差生等級?為什麼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麼也學不會,現在我終於明白,雖然老師們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但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麼,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使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就因為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備學生不夠充分的備課,使我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

所以,我們要在課前充分的備學生,瞭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在課堂上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答不同難度的檢測題目,課下佈置不同難度、不同數量的作業……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14

在閲讀了書中的部分文章後我驚喜的發現,《給教師的建議》讀起來十分親切,他的每條提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由一些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獨具觀點,總能道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我們有着指導和借鑑作用。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繼續學習。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而“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思想,自古有之。我國早在孔子時代就有終身教育思想意識。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導終身教育,他主張“活到老,幹到老,學到老,用到老”。許多人説教師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開設多樣課題,搞教研、進修、培訓、評職稱、提高教學質量……忙了一天,只想坐下來看看電視、聊聊天,放鬆放鬆,哪有時間讀書。但冷靜下來一想,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在增強國力方面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能守着不變的知識教幾十年的書嗎當然不能。僅有不斷讀書,不斷學習,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要給學生一滴水,自我必須要有一桶水”。我們從小就開始理解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的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的教育需要。“當今時代,是要求人們必須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一切反映當代世界發展的新知識,學習做好工作所必須的一切知識。知識挑戰的嚴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門學科都是學無止境。專業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舊知識淘汰很快,我們隨時面臨知識危機。新世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崇尚學習我們不會落伍。迎接知識挑戰,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當代教師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終身學習無疑是艱苦的,同時也是歡樂的。因為學習使人自強、讓人發展、教人創新。教師要務實求真,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並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於教學實踐,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引導和啟發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自我增長和應用知識,學會懷疑和創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在教與學之間循環發展。

其次,要有寬容精神。“寬容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種精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全國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説過:“學生不管多麼難教育,畢竟是孩子,其內心深處必須有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惡醜與真善美並存的。教育學生時,要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裏,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忙他。”

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學生是最需要被寬容的,無論他們有多麼優秀,他們身上都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不足,他們需要教師的寬容。而那些學習上有困難,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教師的寬容,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細緻的工作。一些學生學習品質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那種對學生的缺點不依不饒,動輒譏笑、諷刺、挖苦,或多或少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有些學生還會出現否定自我,學習信心下降,自信不足,出現自卑,充滿敵意等行為。這時。善於寬容就意味着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減少教育遺憾。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對稍有越軌行為的學生,我們必須耐心地加以教育,幫忙他們認識錯誤,改正缺點,最終實現其人格的重塑和再造。

所以,我認為,對於犯錯的學生,該批評的批評,該教育的教育,但最終,我們還是應當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這話我們都應當深有感觸。讀着書中的每條提議,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所以我會更踏實地走好這條路,因為工作是幸福的。

Tags: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