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教師成長隨筆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成長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成長隨筆15篇

教師成長隨筆1

我是個路盲,對深圳縱橫交錯的交通線路頭疼得很,坐的士往往只能説出目的地而説不清行走路線。看着朋友們駕車熟練地穿梭於各大街小巷,我忍不住歎息:“如果我開車怎麼辦?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找路。”朋友安慰道:“沒事,等開車了自然就記路了,何況還有導航呢!”

今年我家買車了,裝了導航。雖然駕照拿到一年有餘,但其實並無上路經驗,我便請朋友春梅陪駕。我們決定去書城,因為我不小心錯過路口,不好走春梅知道的路線了。她建議換一種走法,上新洲路,但是她也不能確定怎麼上。我説用導航吧,她阻止了:“自己摸吧,這樣才記得住。導航只是在自己實在弄不清楚路線時起提示作用,不能完全依賴。”我們還真摸到了新洲路上,併成功地轉到紅荔路。

但在紅荔路轉向的時候,我走入了進兒童醫院的安全島旁的小路上。那個塞車啊,走兩步要等五到十分鐘。我開始埋怨自己傻,自找麻煩。春梅卻輕快地説:“沒事啊,這樣我們就知道以後不能這麼走了。本身就是學習嘛!”聽她這麼一説,我那浮躁的`情緒也就散了,笑着説:“你説得對,自己摸得路記得住。下回來書城,我絕對不會錯。”

“開車也是,最好是靠自己慢慢摸索,遇到實際問題想辦法解決,技能自然增長。教練是需要的,但到一定程度必須放手,否則永遠無法單獨上路。”

回去的時候,我們又換了另一種走法,一路順暢,很開心。回到家裏,我還興致勃勃地拿出深圳地圖,研究今天走過的路線。下次,不用導航我也知道怎麼去書城了,而且是兩種路線!

合上地圖後,作為教師的我又浮想聯翩

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找路如此,學習更是如此。只有自己摸索的才最能為自己記住並能靈活運用。如果對於學生的學習,我們還是一廂情願地喋喋不休。看似我們是“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實則是剝奪了學生本該自主學習的時間,更是一條又一條捆綁學生手腳的繩索,使得他們不能自由生長,而他們本該茁壯成長的探究能力、創新思維被扼殺在搖籃裏。這種教學方式,輕點説我們是方法不對,重點説那就是誤人子弟!

我們必須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是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引導,在重要的路口予以指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並在自己摸索中體會到發現和成長的快樂。學生的自主與合作學習中,或許有許多不完美,有許多差錯,但那是成長的必須,也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教師,我們就不要像導航那樣絮絮叨叨,一點一點去牽着學生走了,放開手,讓他們自己走,必要時我們再出手。讓我們安於做課堂的配角,給學生自己成長的機會吧!

教師成長隨筆2

每個幼兒園都有那麼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們總讓老師們頭疼不已。前些天,在園裏看到老師正在批評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不由得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每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上半天課下來,再遇上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難免會生氣、會動怒,經常口乾舌燥。老師的嘴巴一停下,他們就不約而同的吵起來了,很難安靜下來。他們不是與老師過不去,而是因為孩子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自制力差,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言語。而且現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條高壓線,誰也碰不得,特別幼兒園孩子年齡小,更易發生意外。因此我們更要小心謹慎,不能有半點馬虎。

很多人都覺得當一名幼兒教師是很輕鬆、很快樂的事情,不過,其實在教學活動中,既有快樂,又有很多的無奈。但我要説的是,既然我們選擇了幼師這個職業,我們就要調整心態做一個快樂的、稱職的、孩子喜歡的幼兒園老師。

沒錯,同樣是幼兒老師,有的就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有的卻整天愁眉苦臉,怒目而視,但這都是取決於心態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有足夠的愛心,就能做到熱愛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我們不妨以輕鬆的態度對待工作,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去研究,寫真實情感的教育隨筆,享受孩子的純真,享受家長的信任,享受領導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體驗快樂。

我常常想,有的時候,向孩子一樣,保持一份好奇心,對什麼事情都有一份探索精神,這會促使我們更主動、自覺地吸收新信息;會使學習成為源自內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強求;會使我們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主動適應環境,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尋求新的發展;會使我們越發接近孩子的心靈,在工作中不斷煥發新的動力,永遠擁有一顆年輕的心,給自己的心靈留一片空間。

幼兒教師成長故事隨筆5

“這是我媽媽新給我買的書,你可別弄壞了。”恬恬一邊提醒,一邊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書拿給蔡善。“我知道了,我會小心的。”蔡善一邊迴應着恬恬,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看了起來。

這是一本童話故事彙編,蔡善打開書看到第一個故事是《三隻小豬》,就一邊看一遍講述了起來。

在聽了一遍蔡善講述的故事後,我對他説:“等等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好嗎?”蔡善看看我,不説話,似乎有點害怕自己講不好,因為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不自信的神情。“你講的很好地,我剛才聽你講的故事非常棒,一會兒你就像剛才那樣講給大家聽,要是講不下去了,我會提醒你的,你放心吧。”我鼓勵起孩子來。蔡善又想了一會兒,終於答應了。

我把孩子們都召集起來,一起來聽蔡善講述《三隻小豬》的故事。

“從前,有三隻小豬,有一天媽媽叫他們自己去蓋房子……”蔡善講起了故事,剛開始的時候聲音很輕,眼睛也一直盯着書,只是偶爾會看大家一下,我和孩子們坐在一起,一邊聽故事一邊為蔡善翹起大拇指,鼓勵他。漸漸地,蔡善講述故事的聲音越來越響,眼睛也不看書本,動作也慢慢豐富起來了。

一個故事講完,孩子們都為他送上熱烈地掌聲。“再講一個,再講一個”的呼聲也同時響起,蔡善備受鼓舞,又為大家講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

其實《三隻小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無數遍了,可就是從來沒有一個孩子可以站出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今天我在自由活動中聽到蔡善的講述後,為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我的'鼓勵幫孩子樹立了自信,也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中間也有那麼棒的小朋友,會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告訴大家,下次我也要來試試。

在今天的活動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以後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就讓大家輪流來講故事,看看哪個小朋友講的故事最好,我們一起來評選“講故事能手”,我們的決定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相信孩子們在經過一次次的鍛鍊後,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發展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幼兒教師成長故事隨筆6

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因為他不僅僅是教書,還要育人,在教授孩子們書本上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們做人的道理,同時教師也是一個永遠年輕的職業,因為每天真和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在一起,心情總是愉快的。

幸福的時候,是選擇幼教的時候。幼教,似乎有無窮的魅力,她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下面我來談談對於這麼多年來從事教育事業的體會和感悟:

第一,作為一位教師首先應該先調整過來心態,工作畢竟不是享受,尤其是教師,比起其他的職業來説,她的奉獻精神要求更多一些,而且在工作過程中又離不開學習,必須要學會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興趣與信心去準備每一天的課程,應該腳踏實地的一步步來,要謙虛謹慎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第二,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第一環,如何備課,我想對於每個老師來説確實都是一大難點。我認為備課不等於是抄寫教案,應做到熟悉內容大綱,把握大綱中的思想,要了解孩子們,備課要從孩子們的實際出發,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去設計一堂課,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在孩子們與教師,孩子們與課本,孩子們與孩子們的交流中,讓孩子們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鑽研教材的必要性,教材雖然是最基本的材料,但它是固定的東西,要做到對其創造性的處理,把握其精髓,因為老師上課所面對的是有思想,有頭腦的孩子們,而不是一堆標準件,教師也不是獵手,無法讓孩子們跳入自己預設的“陷阱”,課堂上存在很多的變數,要求教師具備隨機應變和靈活機動的能力,我應該還要努力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充分發揮課堂上孩子們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三,在課堂上要注意與孩子們的互動,這一點也是我工作以來特別注重的一點,因為無論是哪一門學科,都應該是先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參與進來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授課,孩子們對之不感興趣,不參與其中,就算老師在上面講到口乾舌燥也是事倍功半的。

想要讓孩子們先尊敬你,然後喜歡你,這樣自己的課才能教好。正確處理好與孩子們的關係,我認為應以博愛之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們,尋找孩子們各自的閃光點,挖掘其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在課餘時間對孩子們多關心,多幫助,並輔以更細緻,更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朋友,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教育引導孩子們的方向,同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繫,獲得家長的支持與信任,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逐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素質,同時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在我以往的工作經驗中,入園第一天的孩子們,心情往往會很緊張,甚至害怕,會緊緊地拉着媽媽的手不放鬆,這時的教師要以和藹可親的笑臉迎接幼兒,親切的摸摸孩子們的頭,臉或者親親他、抱抱他,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很喜歡他,這樣緊張會消除很多的。

面對幼兒不停的哭鬧,有的教師可能會不知所措,無計可施,我覺得對待幼兒啼哭的辦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對症下藥。由於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兒啼哭的原因、情況也盡不相同。這就要採取相應的方法來止住幼兒的哭泣。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們,因對環境陌生、不適應集體生活而哭鬧的幼兒,哭起來聲音往往較小,低聲哭泣,教師應多注意在行動上親近他,給他以安慰、滿足他的社會需要,讓他熟悉集體成員,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

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的自尊心、好勝心都較強。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及時給幼兒適當的精神鼓勵,會大大增強教師的吸引力,誘惑力,幼兒對教師依戀情感會更強。幼兒入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對不哭鬧的幼兒,在他們的小腦門上貼上聰明豆,或者給他們一朵小紅花以示鼓勵。最後,教師對入園活動進行小結,大張旗鼓的表揚按時入園、不哭鬧的幼兒。這樣,不僅給其他幼兒樹立了榜樣,而且,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增進了幼兒對教師的依戀。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説、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總之,幼兒教師要具備一顆博大的愛心,包容之心,對待幼兒要親切、有耐心,精心準備與幼兒的每一個活動,努力縮小與家園之間的距離,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就能使幼兒逐漸喜歡幼兒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看似平常,但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理念,是一個行為表象的問題,更是一個思想深處的問題。

教師成長隨筆3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教師,一轉眼我已從事這個職業6年的時間。雖然我説不上是一位合格的成熟教師,但我也不再是一為新教師。不管我現在是一位怎樣的老師,但終究我是從一位新教師成長而來。下面我就簡單談談自己的成長吧!

從專業的角度看,幼兒園新教師完成從學生向老師的角色轉變,實現從新手水平向承受成熟水平的發展,多是從其直觀的教育行為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就是其教育行為有效性不斷提高的過程。角色適應的目標就是高效的教學行為。

1新教師與成熟教師在教學行為上的差異

許多學者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界定新教師與成熟教師的。《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是這樣界定的:新教師是指缺乏良好教學效能和教學監控力,不能根據教學情景的變化靈活地採取恰當的教學行為的教師;成熟教師是指具有良好的教學效能感和教學監控能力,教學富有創見,能根據教學情景的變化及時而靈活地採取恰當的教學行為來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能夠產生較高教學質量的教師。

教育教學行為是教師的專業行為,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產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的一種折射。教育教學行為可以綜合反映教師的專業水平。有效的教育行為是指教師在達成其教育目標和滿足學生髮展方面都獲得成功或表現俱佳的教育行為。

從幼兒園教師的角度看,思想新教師和成熟教師在教學行為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活動前的準備

活動前做計劃是所有老師都要進行的工作,包括文字性的計劃(如活動設計教案)以及老師頭腦中的計劃。新教師與成熟教師差異在於:文字教案從結構,內容來看兩者也許差的不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設計也沒有太大的差異,最大的.不同來自教師頭腦中的計劃,或者説是對設計好的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成熟教師對將要進行的教學活動,有很強的預見性,能夠考慮到幼兒可能出現的反應,並且瞭解幼兒的水平和特點,活動設計具有針對性。而新教師的頭腦中則缺少這些預備知識,計劃只是抽象的文字,實際帶活動時則比較被動,只能走一不,看一不,不能像成熟教師那樣“胸有成竹”地調空,引導活動的進行。

在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過程中,新教師對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的組織指導往往方式簡單,乏味,不重視導語的設計和運用,常常顯得匆匆忙忙;不重視精心設計提問,對哪些問題要提問,怎樣提問等研究不夠,提問的隨意性較大;不重視研究指導幼兒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在教學中出現意外時常常驚慌失措,缺乏應變能力,等等。

在組織指導遊戲時,新教師易受固定模式束縛,不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指導,在幼兒提出新的遊戲主題,扮演新的角色,改變原由的遊戲規則,設想新的構思時,常常得不到新教師的及時發現,支持,引導,甚至加以制止,致使幼兒遊戲的主動性,創造性受到壓抑;不善於處理全面指導和個別照顧的關係,往往顧此失彼,要麼一頭鑽進某個主題,對其他主題不聞不問,要麼走馬觀花,每個主題都巡迴一遍,結果對整體幼兒的遊戲情況不甚了了,因而也就談不上對幼兒遊戲給予及時,適當的指導,等等。

(2)一日活動的組織

處處時時皆教育使幼兒教育不僅侷限與課堂教學這種形式,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指遊戲活動與集中教學活動。活動中,秩序管理和對教學的調空是新教師與成熟教師差異很大的兩個方面。

1)秩序管理。新教師會發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紀律和秩序問題。活動進行當中,出現了無關行為或者紀律事件,新教師多半會中斷正常的教學活動進行處理,或者缺乏有效的手段進行控制。而成熟教師的處理技巧則更多地體現出經驗和理性,或眼神示意,或用手撫摸,或變換聲音,就能有效地加以解決。

2)教學調空。這是新教師與成熟教師在教學行為中差異最大的地方。對教學有力地調空要求教師首先要準確地解讀,領悟幼兒的行為反應,然後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把握以及創造教育機會,完成教學任務。面對幼兒的行為反應,新教師往往不能透過表面現象洞察出幼兒行為反應背後所隱藏的真正意圖,不能識別幼兒掌握的水平,據此調節自己的教學行為。事前預見性與準備性的不足使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總是“按部就班”,力求教學任務的完成,如果幼兒的反應與設計的不一致,新教師經常的反應是:不要理他,把課上完了再説,往往忽略了幼兒行為後面所代表的新的需要,或者竭力將幼兒的思維朝既定的目標方向引導,甚至包辦,替代幼兒作出結論。而成熟教師能比較敏鋭地捕捉到幼兒的需求,調動自己所掌握的教學策略,機智地對幼兒的反應作出迴應,所謂“收出自如”正是對成熟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寫照。

(3)一日活動的評價

活動後的評價是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整體認識。新教師與成熟教師在這方面的差異表現在:前者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活動中某個細節的得失,頭腦中缺少整體性的思考,且目的不明確。而成熟教師則能根據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策略的運用,對幼兒的反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出客觀的評價和反思,基本能夠找出存在的問題並形成正確的歸因,為搞好下一次活動,為自己整體活動指導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

成長是生命自然的過程。春天就要來到了,無數的生命正在萌動,生長。這個時刻我特別想呼喊“生命神聖”!“幼教神聖”!“幼教成長”!這是幼教人應該篤信的真理,也是幼教人永恆的使命。讓我們的點滴努力成為追求這一真理,履行這一使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教師成長隨筆4

讀書傳承文明,讀書使人明智、聰慧,讀書對一個民族和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徜徉文學殿堂,滋潤心靈成長 教師隨筆。因此閲讀教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閲讀教學的成敗決定了語文教學的成敗。

閲讀是人格平等基礎上的心靈相約、和諧對話,是相互信賴氛圍中的精神交融。當今閲讀教學中的對話體現出多元化和開放性的特點,即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

我認為在諸多的對話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最為重要,是所有對話中的根本,脱離了文本,一切都無從談起。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既呈現在課堂上,又表現在課堂外;對學生的學生時代不可或缺,對學生的整個人生又影響深遠。學生與文本對話,教師又要做出哪些努力呢?

第一,要激發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願望和興趣。

這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經常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舉辦一些讀書會、交流會、朗誦會和故事會,利用語言的有趣、幽默、詼諧、凝練、深刻、意境、曲折、豐富,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讓學生漸漸愛上讀書,老師筆記《徜徉文學殿堂,滋潤心靈成長 教師隨筆》。

第二,要給學生營造與文本對話的環境和氛圍。

中外書籍浩如煙海,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推薦適合閲讀的書目。並在教室裏設置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書籍奉獻出來,一人拿出一本書,就能讓學生讀到幾十本書,不僅大大減輕了學生購書的負擔,而且營造了讀書的氛圍。老師每天課堂上拿出固定的時間,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喜歡的書,給學生讀書提供時間保障,創設讀書的環境。

第三,要尊重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理解和體驗。

讀書歸根結底是讀書者的事情,是讀書者不斷思考、理解、感悟、分析和體驗的內化過程,只要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教師就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強加給學生。學生隨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和環境的改變,就會有更深程度的理解,也許這就是我們説的“常讀常新”吧。

書籍是精神的食糧,是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汲取營養,拾級而上,盡情欣賞旅途的美麗風光。

教師成長隨筆5

今天在全校例會中,老師們集體收看了《怎樣成為一個高手》的視頻,看完這個視頻,對我當前的處境有了一些想法。這個視頻以學習為主題,從“刻意練習”、“套路”、“概念”以及“即時反饋”為切入點着手。

“刻意練習”即針對性的重複練習,這個重複不是一直做你會做的事情,而是去做你不會的事情。也就意味着你要走出舒適區,做讓你感到困難,內心不舒適的事情。學習的過程不是輕鬆愉快的,過程充滿着艱辛、茫然和絕望。就比如招教之路,經歷了數次的'失敗、絕望,卻依然靜下心來繼續往前走。經過不斷的學習、磨練,最後的結果並沒有太差。所以作為一個新任職老師,如果選擇成長學習,那麼就要準備好面對各種磨難,並且靜下心來應對。

視頻中提的“套路”和“概念”和“結構連接”問題,結合當前的處境。我認為我需要做的就是虛心求教各位有經驗的老師,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在教學方法、教育方法方面不斷的學習,通過總結經驗,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到教學當中。對於這些老師的教學以及教育方法,不能照搬照抄,而是擇優取之,選取合適的並加以改造以適合個人的教學模式。希望通過汲取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提升自己。

關於“即時反饋”對我觸動挺大的。視頻中提到的一個教練只用指令就可以打造優秀的隊伍。而反觀我對學生的管理,用吼、用強制明令甚至用懲罰的形式來管理班級,效果只是暫時的。學生在你的管教下明白了不能幹什麼,因為會被罵。但是學生並沒有明白他們應該幹什麼,以後應該幹什麼。因為我發的那些指令沒有規律性和科學性,所以就出現了混亂指令之後亂象依然存在的現象。對於這一問題,應對措施就是儘快找出或者借鑑切實有效的教育方式,用科學的引導而不是沒有規律的方法去管理學生。

這次學習讓我明確了學習的方向,對於以後面臨的各種問題,改變認知,正確對待學習的這一過程。同時還要積極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儘快讓自己走入正軌。選擇學習,走出舒適區,勇敢的面對即將面臨的種種困難。

教師成長隨筆6

有的時候,小朋友的一些行為,恰恰表現了他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如説,我們班上的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小卿,年紀不大,才六歲,個子不高偏瘦,好動,課堂表現正常,在數學及繪畫上表現突出。剛入園在户外活動中發現,該名幼兒在踏步時表現為同手同腳,在上平衡木時,十分緊張經常會掉下來。律動時手腳不配合,與人交流時不願意看對方的眼睛。發現這樣的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得到家長的配合。該幼兒此情況屬於感覺統合失調,所謂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對來自感觀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然後使個體能夠做出適應性的反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由於大腦對信息的解釋不準確,導致孩子的行為不恰當。一般來講,感統失調到6歲才可以通過測試判定,6歲前為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預防期。

在瞭解這一情況後我們針對該名幼兒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的微笑讓他很快融入集體。其次:我們訓練孩子跑跳的能力,增加他肌肉的'能力。接下來是對孩子節奏感空間感的訓練,例如聽鈴鼓按節奏走,矇眼聽聲音走等。在小班我們和孩子一起玩了自制飛盤,在這個活動中訓練了孩子拋、接、奔跑的能力。中班我們開展了拍球的活動,這個對於手腳的配合有一定的要求,經過不懈的努力孩子在最後排球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大班我們開展了跳繩的活動,跳繩是訓練動作協調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首先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學會手腳配合學會跳繩。其次要求他速度要均勻,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動作要協調一致。最後學習包括各種跳法。

經過一年的練習從不會到會,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但是終究達到了我們最初的預想。如今孩子即將步入國小希望他能堅持鍛鍊健康成長。

教師成長隨筆7

近段時間,幼兒園隔壁的國小、周邊的民房等都在新建和改造,大批的粉刷匠、泥水匠、木匠等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吸引着孩子們的眼球。每天户外活動、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總會不自覺地趴在欄杆上目不轉睛地觀望着工地並討論着與建築相關的話題。

在瞭解孩子們的興趣後,我們決定在幼兒園操場上創設以“建築”為主題的遊戲環境。該創設哪些遊戲區域?投放哪些材料比較合適呢?在與孩子及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得知幼兒園周邊有一片竹林,村裏的很多村民都是靠竹子養家,練就了一身好手藝,竹屋、竹筐、竹籮、竹籃等都出自他們之手,為此,我們決定就地取材,第一期投放的主材料為毛竹。通過教研組的研討,我們把整個遊戲區分為3個小區域,並在其中投放相應的遊戲輔助材料。“衣帽間”主要提供馬甲、手套、頭盔、工作證等裝備行頭。“設計院”主要提供圖紙、尺、色卡等設計繪圖工具。“材料屋”主要提供老虎鉗、鉛絲、電鑽、鋸子、榔頭等建築工具以及大量的主材料竹子。

3個區域之間有着一定的工作聯繫,上一個環節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有利於孩子有計劃地去認真完成一件事情。在遊戲中,孩子們學到了如何用老虎鉗等工具剪鉛絲,擰鉛絲,如何用鉛絲把毛竹綁起來搭房子等技能,搭出了“小小毛竹屋”等建築物。

遊戲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們已經不滿足於只是搭毛竹屋了,他們想打造更豐富、更真實有用的東西。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孩子對建造的興趣,支持孩子持續學習,我們又投放了真實的木頭、木板、打磨板等主材料,還投放了滑輪、螺絲、釘子等,再一次滿足了孩子們的動手慾望和參與興趣。

這次我們把遊戲場地分成了5個工作區域:設計院、材料準備區、組裝區、打磨區、成品區。孩子們在那裏可以大膽創作、真實操作。

遊戲來源於生活又迴歸生活,不久,孩子們用那些材料完成了木頭圍欄、滑板小車、板凳、花架、推車等作品,多數是真實可用的,都被投放到班級中使用:有投放到自然角中做花架的,有投放到户外活動用於運輸的,有投放到户外遊戲中做滑板車的,等等。

看到自己製作的物品真的被用起來了,孩子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他們對遊戲興趣更濃了。有一天,有幾個孩子看上了幼兒園裏一個廢棄的6平方米大的沙池,告訴老師想把那裏改造成建築工地。教師欣然同意。這次教師沒有投放任何材料,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設計、找材料,盡情地按自己的意願去遊戲。沒想到這次孩子玩得更快樂了,遊戲內容也更豐富了。

因為沙池已經廢棄多時,所以沙子中混入了很多石子、貝殼、樹枝、樹葉等雜物,孩子們便從家裏帶來了竹筐、竹籃、竹篩,甚至小型的漁網等工具,準備把雜物從沙子中分離出來,孩子們把這道工序叫揚沙。因為沙池中的雜物有大小、輕重、粗細之分,孩子們會據此選擇揚沙的工具,例如,對鵝卵石、貝殼、樹枝,他們會用縫隙較大的竹筐進行揚沙,對留下的小石子、沙粒等會選用縫隙小的竹篩或網眼較小的漁網進行二次揚沙。有的揚沙工具較大,一個人推不動,他們就會雙人或多人合作揚沙。

揚沙後,孩子們就想用沙子砌牆,於是他們徵得工地管理人員的同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去附近的.建築工地找來了被廢棄的磚塊,在把這些磚塊運回幼兒園的過程中,孩子們動了不少腦筋。若磚塊放置太靠前,車子容易前傾翻倒,若磚塊放得過多,孩子的手部力量控制不了小車,小車就會因為不平衡而側翻。所以在搬運磚塊的過程中,孩子們不斷地調整磚塊裝在車上的位置以及數量,終於把那些磚塊順利運回了幼兒園。然而他們在砌牆過程中又碰到了新問題,沙子沒有黏性怎麼辦?於是孩子們就回家問父母,在父母的指導下,孩子們學會了用黃泥拌上沙子、草筋等土辦法制成砌牆用的黏合劑,而牆砌得牢固與否考驗的是孩子們的手藝和耐心。總之,問題不斷出現,孩子們便帶着問題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有一次,一個孩子大聲地説道:“我們這裏是黃沙建築公司。”於是“黃沙建築公司”這個名字便在幼兒園裏傳開了。

雖然我們是鄉鎮幼兒園,孩子們的遊戲材料都很“土”,教師的遊戲指導水平也不高,但在觀察孩子的遊戲過程中,我們能及時發現孩子興趣點,並追隨孩子興趣支持孩子持續遊戲,深度學習。這説明我們在有效支持孩子游戲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教師成長隨筆8

時間在悄悄的走着,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現在是我職業生涯的最開始。很多時候將現在的自己和兩年前的自己進行比較的時候,會得覺得很不可思議:思想上的成長是不可思議的!這包括教育思想,也含有思想裏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工作熱情和種。種與工作相關的記憶印在腦海中。這些印記全都來自於兩年來教學工作的每分每秒,這裏邊既有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也有自己的艱辛努力,這也來自於自己與前輩與同事與學生最真實的交流和互動,來自於每次或欣喜或失望或振奮或彷徨的難忘經歷,這些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和快樂。回顧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我有幾點成長感悟與大家分享:

首先,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工作業績。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例如備課、上課等業務,想學生所想,這樣不但會鍛鍊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向優秀教師學習,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然後,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每學期學校都會舉行骨幹教師講課等,這樣我跟着他們學習,經過摸索反思自己所教,自己所學不斷進步、改善、總結經驗,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説,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

作為日常的教學,這兩年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着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經過不斷的反思才能一步步的成長。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為以後寫教育論文做鋪墊。

最後,總結經驗,梳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我感覺自己在管理學生這方面有點欠缺。毛澤東説:“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班級管理講究藝術,要多動腦筋,考慮孩子的需求。從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上動腦筋,哄着孩子跟你走,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氣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總之,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要想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班級氛圍,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把工作做細、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營造健康向上的班集體。

還有一點就是: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人的智力

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學習的差異。要想把孩子都達到統一標準是不可能,也就是説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統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對的。要用不同的尺子來量孩子,發現孩子與與眾不同的長處。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來量所有的孩子,那樣你滿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我們怎能憑孩子的一時表現,判斷他的一生呢!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以上是我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做法和體會,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最後送給同行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自有它的偉大;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的,但苦中有樂,其樂無窮!

教師成長隨筆9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面臨的教學對象,基礎普遍薄弱。如何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好地健全人格,提高道德情操,是我們應該潛心研討的現實課題。前不久在給學生上課中,有一位學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比別人懂事,好學,有禮貌,我佈置的課堂作業,請同學們寫一篇《年終隨想》,其他人都還在冥思苦想,不知從何下筆時,這位同學卻成竹在胸,很短的時間裏就把作業交上來了,因為他有真情實感,隨想裏寫出了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寫出了少年兒郎的志向和報答父母的孝心,這在他們同班同學、甚至同齡人中,實在難得。

這位學生在《年終隨想》中寫道:“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又到年末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這個不斷進步不斷變化的社會裏,我們唯有多學習、多實踐,才能適應信息化的時代,才能融入其中。”

在教學中,我們給學生講述最多的是要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樹立學習靠自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和不怕吃苦受累的觀念,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知識要靠自己去挖掘,精華要靠自己去提煉。

人的一生看似很漫長,其實很短。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積累,不斷去運用,不斷地去體會。同學們現在身份是學生,任務是學習。時間經不起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耗和浪費了。我們不要説累,不要説苦。我們學習再辛苦,也沒有父母辛苦吧?再累也沒有父母累吧?想想我們的.父母也挺不容易的。父母在外面拼命地掙錢,就是想讓我們吃飽穿暖。我們生病了,最着急的是父母。父母流血流汗賺來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大水衝來的。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從小就嬌生慣養,被當成小皇帝、小公主一樣供着,不為父母做一點事,只會找父母要錢,沒有一點獨立生活的能力。根本就是吸血蟲,不停地吮吸父母的血,別忘了,是父母賜予我們生命,身為子女,難道我們不應為為父母減輕負擔嗎?不應該為父母做一點事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其實我們的父母真的很累了。我們應該體諒父母的苦心,而不是給父母增加負擔,讓父母為我們更操心和擔心。

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們的認識在逐漸提高,學生能認識到:老師的話要銘記在心。“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畢竟前途是自己的!一位學生這樣説道:在學習時,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想到了老師的鼓勵,就看到了希望,並讓我堅持不懈。要知道,社會競爭是激烈的,我們只有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説白了,沒有知識,沒有一技之長,就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我們就很難發展下去。

説得多好啊!學生們在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變得懂事!通過學生成長的軌跡,我們看到了辛勤耕耘的希望,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教師成長隨筆10

回答在《成長足跡》裏,這個題目,化用了《解憂雜貨店》裏第一個章節“回答在牛奶箱裏”。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出版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東野圭吾一向以推理小説見長,而這部作品超越推理小説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説更加扣人心絃。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髮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小説的`情節固然引人入勝,更吸引我的,是那個神祕的信箱。我想,若真有這麼一家雜貨店,我也會偷偷地寫一封信,並且會在清晨的微光裏從牛奶箱取到回信。因為,我相信,浪矢爺爺會給我最好的回答。解憂雜貨店裏,浪矢爺爺和三個意外闖入的竊匪,都不是專業的諮詢人員,卻都認真地作答每一個人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好玩兒的遊戲,但是因為每個角色心底的祕密投進了共同的信箱,通過一條時光的隧道,把這些不同命運的人物聯繫在了一起。他們謹慎地回答捲簾門裏投遞進來的每一封信,即使是一個玩笑,即使是一封空白的信。正是因為這份認真和執着,解憂雜貨店收穫了大家的信任,為迷途中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走出奇幻的温情小説,回到現實的生活。作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們通常都會給學生布置週記,寫一寫一週裏最有意義的事兒,藉此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班級的日常狀況。學校給週記本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

教師成長隨筆11

隨着天氣的變冷,孩子們都不願意出來玩了我班的八個一活動也有序地玩起來。每天早晨孩子們來到後,都會自己地拿起球自由地玩起來,等他們到齊後,我便和他們一起按一定的規律玩,剛開始他們興趣都很高,玩的也很開心。

可是這幾天,突然有幾個孩子到玩球的時候就説自己感冒了,媽媽不讓打球了,我感到很納悶,剛開始的'時候是文涵的媽媽來説,文涵感冒了,先不要打球了,我就讓他在屋裏玩玩具,昨天玩球的時候,又有兩個小朋友自己説感冒了,媽媽不讓打球了,我沒有多想,就讓他們也在屋裏玩玩具,可是,今天又有一個小朋友也説自己感冒了,媽媽不讓打球了。我想這就不對了,怎麼這麼巧,別的活動時不感冒,怎麼到打球的時候就感冒,這裏面一定有問題,於是,我讓其他小朋友先自己玩球,就來到那些感冒的小朋友跟前,看他們玩玩具玩的很高興,也不像感冒了,我便蹲下來摸了摸他們的頭,一點也不熱,我斷定他們一定是不願意打球願意玩玩具,就撒謊説自己感冒了。但是為了不冤枉每個孩子,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果然,通過了解這幾個孩子卻是沒有感冒,而是對打球沒有興趣了。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我向他們介紹了打球的好處,希望他們在家裏能抽空陪孩子一起玩球,幫他們建立起玩球的興趣。

我也改變了以往玩球的規律,不要求他們按我的要求去做,而是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去玩,讓他們自己想花樣玩,當孩子們玩累了,會讓他們坐在球上聽我講故事,通過好聽的故事,讓他們明白玩球的好處,從而激發了孩子們玩球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愛上了玩球。

這次的“感冒”事件,我並沒有直接去揭穿他們,也沒有強制他們去打球,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激發了孩子們玩球的興趣,這樣使他們從心裏願意去玩球,而不是被迫玩,因此,作為一位幼教工作者,在遇到孩子們不想去做的時候,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執行。

教師成長隨筆12

前兩天和孩子們照了畢業照,還有2個多星期的時間他們就要走了,離開幼兒園即將進入國小。在欣喜他們成長的同時也感慨一起相處了三年的孩子們要離開我的懷抱去尋找屬於他們自己成長的腳步,真的很捨不得!

一早來到班裏,看着一個個為照畢業照精心粧扮的孩子,有喜也有愁,喜的是他們已經長大了,即將畢業了;愁的是真的很捨不得他們。女孩子多數穿着款式不同的裙子、梳繫着漂亮辮子,如花一般的晶瑩剔透。男孩子看起來乾淨、清爽、利落,就連平時最邋遢的.那個小鬼也穿得整整齊齊,很是入眼,很惹人心生喜愛。

比起男孩子的泰然處之,女孩子對於畢業照表現的更為雀躍,思怡、珂珂、小妞、小悦、暄暄、子涵等幾個女孩子可稱得上爭奇鬥豔,哪個裙子更漂亮,哪個裙子轉的高,相互的一番品評,終歸是自己帶出來的孩子,此時更覺得是一道引人的風景,越看越愛。

上午周老師在晨間談話時跟孩子們説了很多注意事項,孩子和平常一樣進行教學活動以及遊戲活動,中午睡到2點就睡不着了,這時攝影師也正好來,孩子們起牀之後顯得很是興奮,大一班拍照時,我帶着孩子們到操場上去排隊,平時很活躍的孩子今天排隊都特別迅速。

三年的時間,從小班到大班,算起來帶過的孩子大概也有五十多,可走的走、來的來,帶到畢業的也就剩下這四十二個孩子,佳侖也由於身體的原因,今天也沒能參加我們的畢業照,不過還好攝影師老陳可以把佳侖的照片P進去,少了一點遺憾。在此時,我有點想念曾經在我們班就讀過的孩子們,豆丁、瑋瑋、章睿、但晨曦、王宇航、洛雨虹等等。因為畢業照裏不管少了哪一個都覺得是留有些遺憾的。

孩子們對着相機的鏡頭笑的幸福、燦爛,孩子們,張老師帶着你們一起幼兒園畢業了。最近我發現小妞特別愛蹭到我的懷裏,讓我抱着她,這個貼心的“小棉襖”一直以來都比較懂事,成熟,她知道自己即將離開,所以找到機會就粘着我,也讓我這個總是為離別而糾結、再糾結的人更加捨不得她們的離開。但是,我總歸要用“深深的祝福”取代“依依不捨的離別”。孩子們,愛你們,願你們帶起這份愛展翅高飛!

教師成長隨筆13

陳大偉老師在《怎樣觀課議課》一書中,當談論教師個人理論合理性的時候,提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另一條道路,那就是對個人受教育史敍述和研究。“每一個教師都有或長或短的受教育經歷,在當學生的時候,自己的老師在用他們的知識、他們的行為、他們的思想和人格操守詮釋教師角色。”他提到:“不當教師的人,也許不用去刻意回憶和審視自己受教育的經歷和自己的教師,而如果是要做教師,這種回望就具有了特殊的意義。這種回望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出發的,它有利於我們在教育交往與對話的實踐中更好的移植換位。”在咀嚼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又不禁想起了我的國中生活。那本該是學生生涯中一段彌足珍貴、值得回味的時光,但於我來説,我卻總不願去回憶,有意識的把它壓制到遺忘中,以避免內心的波動。我入學較早,11歲那年就上了七年級。一入學,我們這些從各村來的學生都得住校,週日晚上去上夜自習,週五下午回家。入學的第一天,除了見到陸陸續續進入班級的同學,當然還認識了一個頭號人物——班主任。他大概有三十來歲,身材瘦小,一看就很精明,再加上他那副殺傷力極強的眼睛,頓時讓嘈雜的班級安靜了下來。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他的面孔,我會毫不猶豫地説——兇!那時的我哪曾想到,這一相遇,我三年的命運就掌握在了他的手裏。我們晚上一般會有一節自由寫作業的自習。那時,他總喜歡在窗台外面出其不意地觀察我們,然後陰沉着臉在教室來回巡視一番,那惡狠狠的目光掃遍教室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膽戰心驚。巡視完一圈之後,再走上講台,用低沉的語氣告訴我們把筆放下來,接下來便是“大會”。大會的程序一般是這樣,先點幾個被他發現不遵守紀律學生的名字,讓他們站起來或者走上講台,然後惡狠狠地訓斥一番,那言語自然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讓被叫到的每一個同學都抬不起頭來。很不幸,我很快的加入到了被“”的行列。剛入學那會,我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學生,幹什麼事都很積極,上課喜好回答問題,成績也好。只是,那時的我紀律意識淡薄,在沒有老師看管的時候,總情不自禁地和同桌閒聊幾句。至於説什麼,我現在絲毫想不起來。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人生“禍根”就此埋下。很快,我就成了班主任重點打擊的對象。第一次被他罰站的時候,我害怕極了,內心的膽怯導致我的雙腿一直在顫抖,唯一期盼的就是下課鈴聲趕快響起,好讓我少受煎熬。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老師批評終究是一件極不光彩的事情,我也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無地自容。下課之後,我不敢和同學們的目光直視,還有,那時的同學也不太情願和一個被老師批評過的學生在一起玩,我只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再後來,我接二連三地被老師批評,以至他對我有點“恨之入骨”,語言一次比一次犀利,懲罰一次比一次嚴重。究其原因,還是我愛説話。其實,到現在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當時我為什麼要説話?可能那時真的是管不住自己吧,也有可能真的是無心之過。經過了半年的適應期,我已經學會了怎樣做一名遵守紀律的`學生。後來,他任命了一批班幹部,給他們一個紀律本,讓他們把平時違反紀律的人名記下來,留在每週一的班會上集中宣佈。想想那時的學生們能得到此殊榮是多麼的驕傲和自豪呀!可悲劇隨之再次降臨到我的頭上。班委中有一個體育委員,我和他曾鬧過矛盾。或許是少不更事,他便利用職務之便報復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早讀的時候,後面的同學拿着書本問我英語單詞怎麼讀,我便扭過頭去告訴了她。等週一開班會的時候,就聽到班長唸到:星期三早讀,扶晶晶和管芳芳説話。他還用小利小惠誘導其他班委也記我的名字,於是,我變成了眾矢之的。對於一個屢次被老師批評的我,根本不敢也沒有能力反抗,更不知道該向誰解釋,只能默默地承受一切。我每天都在提心吊膽下生活。怕上語文課,怕碰到班主任,甚至害怕去學校。長此以往,入學時那個活潑開朗的我蕩然無存。我變得不愛説話,上課也極愛跑神,成績自然也大不如前。這樣的我在班級中又成了其他同學的反面教材,因為曾在班會上,班主任告訴他們,紀律差的同學其他方面必定也會跟着差。在那時,我內心滋生着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那個能給予我關心和愛護的國小班主任能夠繼續當我的班主任,甚至多次夢到他真的成了我的班主任,讓我再次體會到當學生的幸福。可醒來的時候,內心還是不免失落和惆悵。就這樣反反覆覆、膽戰心驚地過去了一兩年。後來我們都懂事了,班委也不再和我作對了,自然也不記我名字了,而成績平平的我也被班主任邊緣化了。於是在相安無事中,我過完了我的國中生活。以前在回想這段經歷的時候,我的確有抱怨過當時班主任的想法。甚至還曾自嘲地説道,一朵祖國的花兒就這樣被他無情地掐死在了花園中。那時的我並沒有説是很搗亂,如果他能耐心地教育我一次,如果他能寬容我一次,如果他能讓我解釋一次,如果他能明察秋毫一次,如果他措辭再温和一點,如果我不是他的眼中釘。或許,我的命運又會截然不同吧。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現如今,再去挖掘這段經歷時,我已經很淡然了。“存在即合理”,或許,正是那段消磨不去的經歷讓我更加懂得了身為人師的我該如何去呵護孩子的心靈,該如何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明白了在孩子犯錯時定要先了解原因以及及時恰當地教誨;體會到了在孩子有困難時該如何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着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會帶着經驗教訓去愛護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茁壯成長!

教師成長隨筆14

生活中我們常有樣的經驗:心情好,天空特別亮,接觸的人也特別美;但心情不好,同樣的天空,同樣的人,看上去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謂“境由心生……

開學這一段時間,一種不良情緒始終纏繞着我,在辦公室、教室、回到家裏也是一樣,就連我的'母親也能從我的神情和狀態中發現我整日悶悶不樂。説實話,自己也能認識到這種不良情緒的危害,心境不佳,辦事效率就不會高;心情不佳,課堂上見到學生有違紀現象,就火冒三丈,亂髮脾氣,有時也影響到家庭和睦;心境不佳,工們緊張時會牢騷滿腹。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週期性和重複性,自己現在的狀態好像是產生了職業倦怠:一味的心力交瘁,一味的煩惱苦悶。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當教師還有什麼幸福可言?教師又怎能身心健康?

常言説得好,改變不了環境,你就要學會適應環境;改變不了別人,你可以改變自己。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你是幸福的感覺還是痛苦的感覺,全在於你對這件事的看法。辯證唯物主義告訴人們,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所以苦和樂也是相對的,都是對生活的一種感受。古人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將勞役者比,則悠閒者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健康者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者自樂。”就連魯迅筆下的阿q也會精神勝利法,何況我們呢?所以,當我們看到世間不如意事的時候,何嘗不也自我安慰一下呢?

鄭板橋老先生就説過:“難得糊塗”。人有時該糊塗時就裝糊塗,有些事情不必過於敏感,要有廣闊的胸襟和灑脱的人生態度,待人處事豁達大度一些,不要鑽牛角尖;要學會心平氣和地、寬容地、留有餘地地、全面客觀地理智地看問題,從繁忙的鎖碎的日常工作中去尋找快樂,發現快樂,體驗愉快的情緒,營造良好的心理狀態,也只有這樣才能戰勝種種困難,才能像霍懋徵教師那樣,在工作中得到快樂,而不是煩惱和苦悶了。

教師成長隨筆15

曾經的我,對於時間的感知度遠不如自己對於冬季寒冷的感知度,所有用來形容時間流逝快的詞語如:白駒過隙、韶光易逝、時光荏苒甚至是匆匆,於我來講不過是些辭藻華麗的修飾詞,只是用於潤色文章,甚至是文人墨客故意寫出來給他們的矯情找一些好的託詞。可是,到了xxxx年,這些詞對於我好像忽然有了新的含義,不再是修飾詞,不再是文人的無病呻吟,而是對於時間最貼切的描述。

今天是xxxx年12月9號。真的是轉眼間xxxx就進入了倒計時,進入了12月的中旬,我對於xxxx的感知似乎還停留在年初,停留在電子閲覽室該論文,停留在拍畢業照的文瀛湖,停留在美麗的大學,停留在天藍人美的大同,停留在迎接一年級小娃娃們進校的第一天。

現在有些明白,當人在一個年月裏經歷了太多的事,經歷了人生的不同階段的時候,這個年份似乎都對自己產生了不同的意義。我記不清楚國中是如何度過的,卻依然記得會考時作為考點的實驗國小;我記不清楚高中的.細節,卻記得復讀時每天早晨天上的繁星點點;我記不清楚大學中歡快卻短暫的時刻,卻記得第一天進校的情形,記得畢業之前我們在臨別的車站哭的稀里嘩啦。

即將邁入社會的我有無助、有恐懼、有期待,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幹什麼,可是即便這樣,我依舊對自己是充滿信心的,也不知道這股信心究竟來自哪裏。剛剛走出校門的我選擇了大部分同學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