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關於教師反思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教師反思15篇

關於教師反思1

20xx年暑期新課標教師培訓總結與反思

在專題培訓中,從以下幾個問題對新課程進行了一個解讀

1.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在總結了什麼經驗的基礎上起步的?

2.我們怎樣認識當前這次課程改革的背景和課題?

3.在課程改革的視界裏,我們研製課程標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4.作為研讀課程標準的前提,我們怎樣確認這門課程的性質和功能?

5.基於課程性質的解讀和課程改革的追求,如何把握課程理念的意義?

6.以課程模塊的建構為基礎,如何理解新課程的基本框架?

7.“三維目標”:如何理解課程目標特有的意義和取向?

8.“行為目標”:如何讀懂內容標準的呈現方式?

9.“畫龍點睛”:如何理解每個模塊內容標準的要領?

10.“凸顯觀點、關注過程”:如何把握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

11.亮點與難點:如何評估新教材試用以來課程改革的成果和問題?

前五個問題主要都是與課程標準中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向對應,即新課程標準第一部分的一二兩個標題的內容,重點介紹了新標準的五個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徵相統一;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的特點相結合;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建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

第六個問題就是對應課程標準第一部分的第三個內容——課程設計思路。

第七和第八個問題對應的就是新課標的第二個部分,即課程目標,講解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學。

第九個問題對應課程標準的第三個部分內容標準,講解了新課程從總體上劃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塊,此外還重點介紹了四本必修的標準。

第十個問題則是與課程標準的最後一個部分實施建議相對應。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與課程標準的最後一部分中的內容相對應。

在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最感興趣的要屬課程目標這個部分了,相對於以往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同,新課程對教學的目標作了一個更為細緻、更為人性化的劃分,總體上包含了總目標和分類目標兩種,而其中的分類目標則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的亮點,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一步一步地提升學生學習的境界,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改造。

關於教師反思2

本次期末考試29班成績下滑較快,從原來的年級第一名下降到現在的年級第九名,為了促進班級的進步,下面對本次考試總如下:

雖然我剛接班才四天,但我原來就教這個班級,因此本次成績的下降也基本在意料中,只是沒想到下降這麼多,通過我以前的觀察和這幾天的瞭解情況,我覺得班級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班級有的學生有驕傲情緒。上次考完後,我在班級裏提過生物考得不錯,前40名成績是年級第一,學生就高興的不能自已,但實際上與其他班級差距很小。

(2)上課精力不集中的學生較多,包括有的成績很好的'同學。

(3)自習紀律較差。好幾次上自習時教師在教室時候學生很安靜,但是一出門學生就開始活躍。

(4)學習習慣有待加強。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懶,筆記不記或記得很少,背書時候只是簡單背書,不動手導致考試時候眼高手低。

剛接班級,很多情況還不瞭解,我準備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

(1)加強班風建設。針對有的學生反映的班風有點散的問題,我準備通過主題班會和集體活動進行教育,用班規紀律進行約,進一步提高凝聚力。

(2)狠抓班級常規。開學以來,班級常規做得並不好,早操、紀律、衞生工作都有待加強,在以後的幾天狠抓,只有把班級常規做好,才能保證同學更有效地學習。

(3)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針對班級在本次考試中有43人下降的情況,準備籌備主題班會,介紹學習方法,加強學法指導。

通過期末考試總和反思,找到問題了就要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提升成績。看看到底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然後注意在以後的教學重要提升自己。

關於教師反思3

一、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反思必須與科研緊密結合,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目前高校教師的崗位類型一般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三種。不管哪種崗位類型,高校教師都必須具備科研能力。之所以分成三種崗位類型,不過是工作有所側重。因為我們所面臨的21世紀已進入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高等學校作為知識傳播與知識創新這兩大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國家大量的科研任務,高校教師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對建設創新型經濟、創新型社會、創新型國家起着舉足重輕的作用。就教學型高校來説,同樣需要有科研創新牽動。因為教學型高校肩負着培養有技術專長的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使命。知識經濟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必須與社會需求無縫接軌,教師如果不能隨時跟蹤知識更新,就無法傳授給學生新的知識以面對社會挑戰。這一點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高校領導都有明確的認識。但是,我們卻遺憾地發現,高校教師中存在着科研與教學內容相脱離的現象。至於教學反思與科研緊密結合更是無從談起。其中主要原因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科研功利化。部分教師把科研只作為晉職的敲門磚,不重視科研與教學關係;另有不想參與晉職比拼的教師,科研只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任職期間的科研任務,保住職業飯碗,至於是否與教學掛鈎,了無掛懷。第二,科研遊離化。許多高校教師研究方向遠離所教學科,儘管取得科研成果,但卻與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無補,與教學反思無補。第三,科研投機化。部分高校教師科研處於一種投機化狀態,既不考慮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也不考慮研究方向的統一性,只是什麼方便寫什麼,什麼冷門寫什麼。東一頭,西一頭,研究方向模糊,研究思維模糊,根本談不上以科研引領教學。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是否具有創新性是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方面,要使這種反思真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助於高素質的人才培養,就必須與科研緊密結合。在教學內容反思中遇到問題,通過科研可以發現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直接用於教學;通過撰寫科研文章,進行創新研究,也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中又可以發現科研某方面的不足,反過來促進對某一專題的深化研究,形成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促進這種良性循環的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政策上規定高校(尤其是教學型高校)教師的科研必須與所教學科內容密切結合,使科研成為教學內容反思的行為延伸,使科研成為更新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內容的先導。第二,科研必須為教學跟蹤學術前沿服務。高校教學內容脱離實際,已經成了高校培養適用型人才的瓶頸。有的教師一本講義講幾年甚至十幾年,如果沒有科研跟蹤學術前沿,必然造成教學與實踐脱節。第三,科研必須為教學內容創新服務。教學內容創新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學術前沿成果基礎之上,建立在科學鑑定新學術成果基礎之上,建立在教師對新成果的充分內化有效把握基礎之上。只有將科研真正置於教學內容反思延伸位置,才能使教學內容反思與科研形成良性循環。教學內容反思給科研提供研究專題,研究專題解決教學內容反思的問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必須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搭建起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快速通道。教學方法的反思,必須要以課堂教學為核心,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來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理論認識。教學與反思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反應,在反思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課堂反應、接受效果中來反思自己教學方法的得失。目前在校的大學生是伴隨着中國社會的大變革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中國發軔於20世紀80年代的大眾文化對於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大眾文化多元化取向,培養了學生個性化的審美需求;大眾文化的娛樂性特徵,培養了他們習慣藉助於形象化媒介感知世界;大眾文化的功利性引導培養了學生以功利主義眼光判斷知識價值。如此諸多的變化,要求高校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方法不斷反思,搭起現代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橋樑,而這個橋樑的搭建必須與高校教師的教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但我們同樣遺憾地發現,這個結合並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研論文選題並不是來自教師自己的'教學反思,而是一般意義上就理論談理論,或者生搬硬套教育新理念,或者翻版成功經驗。論文發表了,只是雨過地皮濕,根本解決不了自身教學反思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第二,教研課題多由上級主管部門統一命題,教師自己命題往往很難通過。

統一命題的結果是教師搞教研課題實際上等於在做命題作文,只要按題作答,做好啟承轉合就算完成任務。至於教師在教學方法反思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要麼擱置,要麼自行解決。第三,教學方法反思限於膚淺化、瑣碎化,而教學研究往往不能及時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使教學方法反思陷於一事一議的窘境。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有如下幾方面:第一,教學方法研究選題必須來自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解決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並且在用於教學實踐時,具有實效性。第二,抓住“兩頭”,改變教研課題主管部門的工作。一方面取消教研課題主管部門的具體命題,只劃定範圍,把具體命題權迴歸一線教師;另一方面轉變目前官僚式單一紙製材料案頭課題驗收方式,輔以抽樣實地考察驗收。第三,鼓勵教師將教學方法反思上升到理論高度,使教學方法反思問題的解決步入科學化、理論化、規範化的軌道。

三、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要堅持終身學習。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教師的專業成長,必須在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追求至善的大文化背景下得到實現。所以有人説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大約需要一生的時間,是言之有理的。教育新理念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推進器,因為教育新理念是滲透於教師觀念形態的思想意識,它一旦在教師的心靈中紮下根,就會直接制約教師的教學動機、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行為等等,也會對教師職業化道德人格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才能不在紛繁多樣的教學改革中迷失自我。目前指導和影響基礎教育進行的新課改的“三大理論”支柱是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和有效教學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不是被動地通過感官接受的,而是通過大腦根據自己的經驗加工建構的;知識不是對本體論意義上的客觀世界的發現,而是人經驗世界的一種建構,一種創造,是人創造的產物,知識是生成性的;認識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認識不能準確無誤地表徵客觀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認識,知識的功能是適應世界,併為建構經驗世界服務的。它為我們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新的知識建構,提供了理論支撐。而多元智能理論則為我們全面評價學生,發現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個性智能,並加以準確的肯定、鼓勵和引導,認定學生個個是人才,個個能成才,給予了原則性指導。有效教學論則給我們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持。這“三大理論”支柱所形成的教育新理念,同樣適用於高校教學改革。教學反思隸屬有效教學論理論範疇,但是必須有“三大理論”的融會貫通才能使教學反思獲得理論支撐,才能使教學反思的問題解決,具有理論縱深。以“三大理論”構成的教育新理念延伸為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探索: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情境式教學、開發非智力因素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式教學、學生自主體驗式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學評價主體由教師走向多維,評價形式由單一轉向多元等等,紛至沓來。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如果沒有在宏觀上、深度上內化教育新理念,極容易迷失在一個個具體瑣細的問題之中。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才能涵養出具有個性化的教育觀與方法論。教學反思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劃分不同類型,上文是以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劃分教學反思類型。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反思劃分為單元反思、單項反思、創新反思等等。

單元反思是在進行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教學內容後的教學反思,這種反思的目的是對單元教學中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完成情況、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風格等多方面教學實踐進行綜合性反思,從中總結提煉出成功的經驗,找出不足,為下一單元教學提供良好的思想準備。單項反思,是教學反思實踐中運用較普遍的一種反思方式,即教學中的某一單項內容進行反思,便於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貫徹情況,問題式教學實踐情況、師生課堂互動情況等經驗與不足的反思。創新反思,是一種以素質教育為目的深化教學改革的教學反思,這種反思沒有成例,需要教師逐步探索,積累經驗,所以更加彌足珍貴。不管哪一種類型的教學反思,都離不開教育新理念的指導,都必須在教育新理念的關照之下進行。否則教學反思必然陷於膚淺化、碎片化。因為就人的認識規律來説,教師掌握了教育新理念,只能説完成了對教育新理念的初步認識,這個新理念是否管用,是否能達到素質教育目的,還必須到教育實踐中檢驗。每個教師在實踐檢驗中,由於原有的學識水平、情趣愛好、表達習慣、教學風格的不同,必然使教育新理念的落實打上個性化的標籤。這種標籤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複製的。西方有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説得正是這個道理。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從肩負的歷史使命出發,從承擔的社會責任出發,從自身專業化成長出發,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昇華到理論高度。充滿激情地主動內化教育新理念,使之成為自己個性化的教育觀、方法論組成部分。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教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職業生涯的不斷完善,生命價值的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還在路上,不夠完善是難免的,我們只有鐵面無私地進行教學反思的反思,才能使行進中的教學反思避免或者少走彎路,使高校教師在教學反思中不斷提升自我,不斷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務於學生,服務於社會。

關於教師反思4

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我就常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和觀賞一些有經驗教師的優秀課得到的幾點心得。

(一)反思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

隨着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走進我們的學習生活。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教師和同學在政治學習中應充分利用網絡,我現在任教的是高一年級,此階段學生的特點是以形象思維見長,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文字所描繪的形象,我在課前就從網絡上下載大量與文本相符的圖片或視頻,然後在重點課或是學習難於理解的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給學生帶來視覺的衝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合理的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將多媒體的文字,聲音,圖像等要素展示出來,對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產生了積極地影響。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靈活性,新穎性等優點使課堂變得圖文聲像並茂,使教與學變得豐富多彩,真正做到了服務於教材,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學,大大優化了教學效果。

(二)反思教學對象——“一個都不少

面向全體學生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着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並不意味着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於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髮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餘力的優生脱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羣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採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台。

(三)反思課堂的評價語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不善於表揚學生,似乎表現的很冷淡,但在學生答出正確的答案時心裏還是很欣慰,很高興。針對自己的薄弱點(),我在網上看了一些課堂評價語,準備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看過以後覺得現在教師視批評如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温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的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着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我一定會注意賞識的分寸。

《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所以我會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關於教師反思5

這次培訓以培養教師的內在涵養為主,從藝術特別是美術的角度出發,啟發教師如何教學,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修養,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這是一次機會難得的培訓,是會讓人受益良多的思想啟迪。當然很幸運,我參加了這次培訓。

牛老師首先教育我們要學會與學生保持距離,這點我非常認同。我認為應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之情。首先學生必須尊敬老師,明確老師是自己的長輩,對長輩要尊敬,要有禮,其次要讓學生對老師產生畏的感情,通俗的説就是要讓學生害怕老師,當然,這種害怕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等條件下自然存在的。做到了這兩點,我想自然就能和學生保持合適的距離。如果不分場合的和學生打成一片,那麼當你需要對某些學生進行比較嚴厲的教育時,可能就無法起到其本應有的作用,因為學生把你當朋友,而不是長輩,所以自然不會覺得朋友會對自己真的怎麼樣。

牛老師還教育我們要學會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工作,在平常瑣事中找到樂趣,體驗人生的快樂。而不是等自己退休之後發現自己留下的只是一摞厚厚的教案、教學資料。牛老師還給我們分享了許多美麗的圖片,在帶領我們欣賞美的同時,也啟發着我們如何做教育,教育是:啟蒙、喚醒、引導、傳授、修正、成就。目的是讓學生變得聰明、善良。教師有教育意識,學生才會有教育留痕;教師有思想文化,學生才會有智慧文明。我們在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想辦法啟發學生多思考,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識硬塞給學生。用啟發的方法,給學生留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才是今天的.教育要達到的目標。

總之,這次的培訓帶給了我很多教育上的靈感,對於剛剛踏上教育工作崗位上的我來説,未來任重道遠,但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幫助下,我定會把本職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

關於教師反思6

我反思 我成長 又一個學期結束了,這一個學期,較忙碌,較充實,其中有着失敗的心酸,也有成功的喜悦,我反思 我成長。我凡事都腳踏實地地去做,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為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功夫。細細品味,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同時也對自己走過的彎路進行反思和總結。

作為一名教師,我能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師德,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做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在思想政治上,自己雖不是一名黨員,但時刻能以比黨員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學校大家庭中的一員,我能主動關心學校的點點滴滴、角角落落。

能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懲罰學生是為學生好的錯誤思想,改變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態度,主動、積極地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熱愛學生,尤其要熱愛差生和後進生。 樹立四個意識

(1)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的意識,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

(2)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育人為本職,作學生、教師的表率。

(3)樹立服務意識,憂患意識,競爭意識,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4)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以教為業,校興我榮,校衰我恥。 積極調整心態,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集體與個人,名利和道義之間的關係。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給學生獨立的.空間,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本學期,我任四年級音樂教學,在教學中注重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這個基礎理念,這一理念常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魅力,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

我格外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突出音樂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探究,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知識基礎上創造音樂。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我多用鼓勵的方式,儘量避免説教,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使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喜歡音樂。

在少先隊工作上,我能盡我所能做好少先隊的本職工作。協助少先隊處理日常事務,做好文明勸導隊的管理,在工作中,以樹立隊員的合作意識,服務意識為主,要求隊員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常規管理工作及每週紅旗班級的評比。對於工作中必須考慮的細節問題,我也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提出合理的建議。對於學校領導下達的任務,我都會認真去完成。

在工作中,我總喜歡默默無聞地表現。在抓學生常規方面,我是高標準,嚴要求,自上學期對學生抓常規教育以來,我經常利用升旗儀式、聯合早會以及行為規範的知識培訓等機會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對一些頑皮的學生所犯的錯誤,我會緊抓不放,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耐心的教育;對一些涉及到生活中的禮儀規範我就利用課堂上的一些時間來教給他們。

本學期根據學校要求自創的搏擊徒手操在全體體、音樂育老師的鼎力支持下,通過緊張的編排、訓練,深受學生的喜愛,同時也讓學生天真好動的天性得到釋放。應該説,在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的常規比以前有了明顯進步,校容校貌也有所改觀。當然,由於學生年齡小,好的行為習慣不能長久保持,“冷熱病”重,這就需要少先隊給他們做正確的引導,許多細緻入微的事情有待我去努力。

當然,一學年來,我所做的都是些平凡小事,雖然沒出什麼成績,但我參加各級各類演出及活動:10月,組織參加瓷都廣場文化演出;11月,組織五年段的學生到南埕基地參加社會實踐。12月,策劃了“與特殊學校手拉手活動暨慶元旦文藝匯演”。多次組織鼓號隊,腰鼓隊參加徵兵、奠基等儀式等。

以及學校裏學生的各項比賽活動中也融入了自己的不少汗水。但由於學校裏的雜務性事情太多,自己往往會為了應付這些事情而打亂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工作計劃。其他老師都説我忙,但我總覺得忙得沒有成績,但有時回過頭來想一想,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有人去忙,也許是我比較適合吧!所以自己雖然失去了一些,但我並不後悔,也絕不會停止不前。

在工作中肯定存在着許多不足的地方,老師們可以幫我提出,我想這是對我工作最好的支持和幫助。對於今後的路,我會盡可能地把工作做細、做實、做活,同時也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我會謹慎地走好每一步,用自己的努力實踐、勇於探索使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再上新的台階!

關於教師反思7

通過關於國小生減負的問題探討,我感受頗深,我們對學生的“減負”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減負”僅僅是減輕書包、減少作業,減少學生在校時間,甚至取消考試。誠然,這些都是“減負”手段,並不是“減負”的真正目的。“減負”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們客觀的發現,學生的負擔並不是都重,而是“負擔”不合理:機械學習負擔重,實踐活動負擔輕;考試分數重,習慣培養輕;用腦負擔重,動手負擔輕;心理負擔重,思想疏導輕。更何況,由於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他們學習負擔的輕重又不能一概而論。

教師的職責不是把課本,教參中的文字重複講出來,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應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應試教育留下的毛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新世紀具有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的健康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我認為教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創造成長空間我認為,創造學生更多的自主成長空間,個性化地發展學生的特長,是做好“減負”工作的關鍵一點。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了“兩個層次”、“兩個針對”、“六個讓給”的靈活學法指導體系。“兩個層次”是目標原則。淺層目標:讓每個學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高層目標: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即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個性、風格和能力,對通用型的學習方法進行靈活選擇或再創造,提倡適者為上。

二、提高教師素質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能力強,教學效率就高;教學效率高,學生的學習容量就大,學習效率也高。這種意義上分析,“減負”對老師而言,不是“減輕教學負擔”,而是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實現“輕負擔,高質量”。

總之,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減負的關鍵;課堂教學是“減負”的主渠道;學生的學習管理,是“減負”不可視的重要環節。

關於教師反思8

首先,我關注了學生多種方式的閲讀。上課學生聽老師範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初步瞭解了搭石風景的亮麗。接着,我又引導學生通過默讀、自由讀、感悟讀、齊讀、背讀等多層次、多角度地讀,充分地接觸文本,在閲讀中感悟美、欣賞美,突出了教學重點。同時,通過重點段的品讀,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家鄉這道風景的亮麗。在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學生情感與文本產生了共鳴,感受到鄉親們濃濃的鄉情。

二是加強了説寫訓練。課文中多次出現假設句子。教學中,讓學生初步瞭解了假設句子的意義,然後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説身邊的美,進行説寫練習,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語言內化與表達。

三是注重傳授學習方法,揭示學習規律。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也提示理解的方法。如在理解重點詞協調有序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這個詞的本義,我又引導學生説出了這個詞的引申義,即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然後再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個詞用得準確。又如:在開課伊始,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思考,邊畫句子,邊理解,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掌握了一種很好的閲讀方法。

關於教師反思9

在我教了人音版國小音樂第五冊《草原上》一課之後,我更深地理解了音樂課堂中的“有效”二字,雖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鐘,卻使我受益匪淺。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中我有兩點收穫:

首先,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給孩子灌輸複雜的音樂理論,而是簡化其並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吹、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後,然後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並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慾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為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們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同時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關於教師反思10

一直從事國中語文教學的我今年第一次教一年級,對於以一年級的教學方法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拼音教學,漢語拼音的內容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只是一些抽象的符號,難讀又難記。老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沒勁,要想讓學生學好拼音,只有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下功夫。我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1、圖、形、音結合記憶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我將字母的形、發音和插圖充分結合,將抽象字母具體化、形象化。如:學習a o e時,利用口形、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口形、插圖、編順口溜的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接受、識記枯燥的拼音。

2、形近字母比較記憶

生母鐘b p d q這四個字母容易混淆,我就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再加上順口溜,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右上半圓p p p,左上半圓q q q。讓學生邊學邊看、邊説邊畫,使抽象的.字母變得生動形象,這樣就有利於學生識記。

3、讓學生當小老師

有的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把拼音學得很牢固了,老師教一遍他們就會,我就突發奇想讓這些學生幫我教,省的他們認為自己會了就不用學了。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管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當老師的慾望,也讓他們產生了競爭的意識,心想:“他能當小老師,我也能當,只要我好好學,我也會教。”學生對這種教法積極性很高,都爭着相當小老師,有些學生還因為當不成小老師而哭鼻子呢?這種方法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4、做遊戲鞏固生母

一年級孩子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我就根據他們愛玩好動的特點,將拼音的複習的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等遊戲的新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玩耍中輕鬆的學習拼音。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有苦惱,也有收穫,從無所適從到小有成就,我嘗試運用了好多方法,就是怎樣將枯燥的知識轉變成生動形象的知識,只有動起來,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他們才能主動的學習。

關於教師反思11

新的學期開始了,“雙減”工作迅速地全面鋪開,在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新的機會和改變的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整體考慮學生的校內外生活,如何合理佈置課內外作業等現實問題,都第一時間擺在學校尤其是教師面前,相信最近每一個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慮:雙減怎麼減?減了作業減了練習,怎麼落實課堂教學質量?低年級學生不留書面作業,中高年級各科作業總和不超60分鐘,我可以利用哪些途徑提高孩子的數學技能與能力?

陳xx的講座——《“雙減”政策下有效作業的'設計》,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就像一場及時雨。它引導我們:

一、向課堂教學設計發力,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向40分鐘要質量。陳老師以不同課例,簡單清晰地讓我們看到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容易犯的錯誤:1。告知式的課堂教學,看起來效率,但沒有過程參與的學習,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2。過分強調過程參與,看起來孩子們學得很開心,但卻是一種低效的學習,因為學生在課上做練習的時間沒有了,往往需要在課後增加很多補救式作業。3。長時間的複習鋪墊後展開教學,沒有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階段展開教學,容易造成“前鬆後緊”如同吃夾生飯的學習效果。

他建議,課堂教學要:在課堂教學的關鍵處發力,快引入、尋突破、後拓展。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給學生留幾分鐘的課堂作業時間。沒有在課堂教學的關鍵處發力,會造成課堂教學拖拉,擠佔學生作業時間,學生對知識理解與掌握不夠,也是作業多的原因之一。

二、在作業的設計上發力。減少簡單記憶、機械重複的作業,提高自主設計作業的能力、設計分層作業、加強作業批改和反饋、加強作業管理等。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和補充,只有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了,目標落到實地了,作業才能減得下來。

關於教師反思12

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授較多,以傳授學生知識為主,機械地傳遞知識。教師對於學生來説,是知識的權威傳授者。

而探究式教學,特別重視探究的過程,而不是結論。因為提供給國中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題目,其結論是早有的,即科學上已有定論的,之所以還有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讓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教學中要組織好探究活動的教學過程,即讓每一個學生有明確的探究目標、科學的活動程序,每一步驟都要到位,在教師指導下做好分工合作、觀察、記錄、檢測、描述都要實事求是,討論時要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的新發現、新見解或提出新一輪的探究問題。所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求得結論。所以新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怎樣對待大量的信息,更多的是一名嚮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令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學生知識構建的促進者。

關於教師反思13

從試卷內容上分析:

今年的語文試卷題目量大且靈活多變,具體表現在學語文用語文、閲讀理解、習作三個方面。如學語文用語文方面這部分題目來源於本冊課文中的口語交際、課外知識積累兩個方面。對本班學生來説課外成語接龍是個難點,導致學生失分過多,其實自三年級以來我一直嘗試在班級進行成語接龍的課題研究,現在每個學生都能接成語一、二百條,可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靈活性不夠,導致沒有接上;基礎知識中修改病句中有近20名同學用修改符號修改的沒有把句子按要求抄下來,都沒有得到分。這方面原因是學生審題不認真。在閲讀理解中,此次的閲讀理解相對來説不算多難,但學生讀文、讀題非常不認真。這是此張試卷失分最多的題。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叉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反覆看了這部分,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學生不認真讀文對於“禮炮”等詞表示什麼這樣很淺顯的題都丟分。學生不在文中找答案,平時我經常強調用在文中找答案的'這種閲讀方法,並把這種發法形象的比喻成找犯罪分子的特徵。也許由於考試的緊張,很多學生並沒有按照平時教的方法去做題。這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把它當作重點去強化訓練學生,爭取期末考試不會在丟很多分。在習作方面,把《草》題目串改的現象嚴重,寫跑題的還有三名同學,這些都原於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昨天的榮與辱只能代表過去,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比以前更加認真和自信,因為失敗並不算輸,它到給我提供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只要我沿着自己正確的方向前進,勝利一定屬於我。

關於教師反思14

本學期即將尾聲,現結合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着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

(1)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繫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説,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

(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其策略:

(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

(3)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

(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

(5)強化活動課程,促進自主學習。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遇此情況是讓其發展下去,還是把他們的熱情消滅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二、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脱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的基本策略是:

(1)從一個實例(或現象)入手,使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分組進行探究。

(2)每組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然後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方案。

(3)方案的實施。各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或實驗,然後小組得出結論。

(4)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結論進行分析,最後探究出結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但對於整個探究過程選題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實,一定是先發散,後集中。如《生長素髮現》一節的教學,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交流結果。這樣以探究、實踐為核心,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多樣性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高效完成生物學科的學習任務,達成課堂課程目標。活動方式如探究活動、創新活動、實踐活動等。

關於教師反思15

鎮統考的八年級期末考試結束了,我所擔任的八(1)班思想品德課考了個倒數第二。

思想品德課如何教,對於我一個具有32年教齡的老教師來説,確實是新手,但苦於領導的安排,我一輩子又不會説不字,就這麼硬着頭皮接下來,到頭來的當頭一棒,卻使我清醒了許多。

幾年來的門衞工作,使我遠離了學生,遠離了課本研究。儘管一直參與鄉鎮及學校的課改活動,單但過多的是研究教法上的改革,尤其過多的是研究老本行語文的教學改進,對於思想品德確實是生疏,苦於學校的人手空缺,苦於領導的信任,我就裸着身子攆狼,衝鋒陷陣了。

失敗了我卻很快樂,畢竟我沒有去多用一節課,沒有去佈置一點點課外作業,沒有放學後留學生遲迴家,只是靠着課堂45分鐘完成的教學。

失敗了我沒有懊悔,付出跟收穫成正比。一個學期的教學,我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讀課文,自主體會活動中的問題,自主解決練習冊上的疑難,我只是高度總結一下,我只是略微提醒一下,我只是例子多了一點,我只是反覆強調了一些,整個教學我很輕鬆,學生也不累。在輕鬆中沒有坐紅椅,這叫進步。

失敗了我沒有責備學生的心思。努力了就足夠了。主席説,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十個指頭伸出來不會一半長,人人考一百分那是虛無飄渺的狂想。前些時候,看了《安陽教育信息網》上的一篇文章——《中國式教育最大敗筆是往豬圈裏趕牛》,文章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很多孩子明明是牛,卻硬生生被趕進了豬圈,只要能塞進去就好,容不容得下,過不過得好就不去考慮了。”這是教育的悲劇。在我們班,就有一部分學生,一句話都念不下來,你如何叫他把一個段落背下來?我實行分層管理,把最簡單的問題,也就是三兩句的題,讓他們背,哼哼歪歪的背了十幾分鍾,還是念都成問題。這是念,寫更不成樣子,就是自己的名字寫下來也很難讓人看得清,更別説讓他寫一段話了,不説寫不出來,就是抄上去了,批卷的人也認不得,這樣的人咋會給你得高分?

農村的孩子良莠不齊,一概而論,只會讓教師教起來沒勁兒,學生學起來困惑,甚至走向退學。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是古老的教育家留下的難得經驗,我們的創新應在前人的肩上拓起,不能棄前,不能不顧眼前現實。九年義務教育是普及適齡青少年的文化,教學的方向應該把持在這一航線上,在德的統領下,能智則智,能勞則勞,能體則體,能美則美,揚其個性,張其特性,這樣才能找到快樂,我們的學校才會變成樂園。

教的不好,哪有資格説長道短?我也是這麼想。不過也在心裏的話,不一吐就不快,過年了,為了心順,還是説出來吧。

Tags:反思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