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3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8.43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3篇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1

當捧起常生龍《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時心中不禁感慨,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修行”二字把讀書的境界提高了,把讀書的目標確定了。讀書是必要的,是長期的,是讓人思考的。從目錄上可以看出本書分為五個體系——“教學即創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閲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感受作者的厚重,領略閲讀的魅力,汲取教育的智慧。

書中讓我頗有感觸的是第67—74頁的兩個板塊:(閲讀,是為了活着),(名師成長之路)。書中提到:“成長無捷徑,讀書很重要。”一個教師之所以稱得上名師是因為他始終能大量地、廣泛地、堅持不懈地閲讀並在閲讀中不斷地反思、實踐。作為一名剛任職的語文教師經常會覺得工作很忙,抽不出時間來閲讀。其實都不過是把讀書當做是一種負擔的由頭罷了。就連薛瑞萍老師都説過:“戀愛的人總有時間擁抱,想讀書的人永遠都有時間。”在我的身上一直缺少的都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堅持。這讓我不禁反思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能僅僅依賴教材、教參等去“教”學生,而更應該抽出時間“多讀書”以積澱自己的文化功底,讓讀書如同吃飯一樣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是啊!讀書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我經常會羨慕我的同事如少晶姐、燕萍姐和樂梅姐的文采。她們的腦容量似乎很大,無論你問到哪方面的知識她們都能張口就來,並且來有所依。之所以“羨慕”的原因無非就是就算我提前打好草稿再説出來也不及她們的一半好。這其實就是因為她們在平日養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書本上的知識永遠處於一種較“飢餓”狀態,時不時去汲取一些營養和精華更好的去沉澱自己。這也正是她們在公開課上能遊刃有餘並且自信大方的原因吧。由此可見,閲讀的重要性怎樣提及都不為過,單從部編版一年級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讀”親子閲讀欄目就可以看出閲讀的重要了,從孩子都開始抓起了,更何況一位教書育人的教師呢!

作為語文老師,按理説應該是讀書人。但總是由於這樣那樣的藉口將閲讀拋諸腦後。寒假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標題,還以為是寫讀書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的書,讀完才知道完全不是的。這本書其實是作者的一些讀後感。都説讀一本書容易,讀一批書難,讀萬卷書更難。而在常生龍先生這裏已經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讀再多的書已經不是難事而是樂事了。他將閲讀當作一日三餐,天長日久,終會內化在自己的精神樣貌裏,從而讓自己心靈成長。

這本書有一個標題最讓我銘記於心,就是第75—78頁的《教師要挺直腰板兒》。是啊,教師只有挺直腰板兒,做一個真正的人,才能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可是能挺直腰板並非易事,這需要我們有淵博的知識,需要我們去日積月累去沉澱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閲讀。其次需要的是“愛”,只有真正的用心去愛學生的人,學生才會去愛你。發自內心做好良心教育才能夠讓自己真正強大。最後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讓自己的教學充滿藝術型。讓孩子不僅喜歡上課更愛老師這個人。讓自己在課堂上更是挺直腰板兒熠熠生輝,也只有這樣堅持做自己才能在這個人云亦云的複雜社會中脱穎而出。

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其實閲讀的過程,就是要將所思所感付諸文字,堅持不懈,讓自己變成有思考力的讀者。作為一名剛步入教育行業的年輕人,更是要堅持閲讀,並在書中進行圈點勾畫,及時將所思所悟表達出來,做一名上進的好青年!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老師要多一點書卷氣,少一點煙酒味。多一點書香氣,少一點胭脂氣。”所以,書還是一定要讀的,並且要有計劃的堅持不懈的讀下去。只有這樣,才會不斷成長,不斷進步!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也應該是教師成長的唯一路徑和最好的路徑!所以,好好閲讀,堅持閲讀,享受閲讀吧!新的學年,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2

時代變遷,科技進步,作為教育者,需要不斷的跟着時代成長。如何成長?在閲讀了《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後,我覺得最好的成長,就是豐富自我的閲歷。書中精選了好多作者的研究,有關於課堂教學和學生成長的書有關於籍,教育和生活的,還有提到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和變革即未來等五大方面。每一篇文章都從作者不同的視角去闡述了其中的利弊,有着啟迪和喚醒作用,需要細細品味。不管是“行萬里路,不如讀萬卷書”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話都有它提出的理由和時代背景,準確的説,經濟和條件允許,行萬里和讀萬卷書,都是當今時代必須去嘗試,去體驗,去努力成長。其中讀萬卷書,是成長過程中最經濟實用的辦法。

一、活在當下,活出真我

拿到書,我都是習慣找自己喜歡的文章先看看,最喜歡的就是本書《活在當下》。此文章提及到心理學上一個很著名的情緒ABC理論,A是指事情的前因,B是信念和我們對情境的評價,C是指事情的後果,即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結果。不同的人,看到同一個事情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可能會責怪是引發事情的A,但是因為B的詮釋或者信仰不同,會導致不同的C結果出現。這就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從關注事件或者他人A引向關注自己B和結果C,即我們期望事件結果C往積極一面發展,我們就應該改變自己對事情A的看法,往積極的一面去思考。從而時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才能讓自己有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樣才能以身作則,給學生傳遞正能量,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身作則,以身示範,多引導學生關注每天自己的成長,體驗生活,提高自己的覺察力,活出真實的自我。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書中在《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提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到了可以通過每天竭盡所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乎他們,或者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注重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繫;或者傾聽學生和家長的所思所想,用同理心的方法去感受對方的的所思所想;或者主動聽取學生的反饋或者建議,真誠的向學生展示自己的積極的教學態度等。喜歡書中提到這些建議,這些也告訴我們跟學生構建好師生關係,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教學,還能在關注學生的過程中聆聽學生的故事,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可以多豐富我們的閲歷。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書中《教育就是讓學生養成好習慣》裏提到葉聖陶告訴我們養成好習慣的方法有從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和發揮教師以身示範的作用。其非常好的告訴了我們教書育人,需要以身作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是需要有個過程的,這個需要我們教育者首先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培養學生有課前預習的習慣,這個不是佈置課前預習就好,需要有個指導過程。那我們就可以在課堂上預留學生預習的時間,瞭解學生的是否掌握如何預習,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提示和指導,培養學生學會預習。

書中還提到教書是為了無須教。我是挺想實現這以目標的,但是如何做到無須教?目前我在課堂上的做法就是佈置好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希望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自己通過閲讀課本找到我預設的問題,並在學習過程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我在預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段留意學生的情況,如果有學生有疑問,就進行一對一的解答,如果有大多數學生問到了同一個問題,則需要在全班同學的面前講述這個問題,如果學生都會的問題,就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自己説出自己自主學習的情況。這個對於預留課堂時間自主學習是做到了,可是在學生展示方面還是比較欠缺,這種操作也在根據學習內容在不斷的調整着,具體教學效果也是比較擔心的事?想改變課堂上始終充滿着教師聲嘶力竭的叫喊聲,實現較是為了無須教,但是對於效果,我還是不能胸有成竹。所以呈現出來,希望大家能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也希望我能夠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實現書中所説:“教是為看實現不需要教。”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3

打開《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這本書時,在作者親切的“讓我們讀書吧”的自序中,瀏覽了被作者精心架構的五個小專輯,分別是“教學即創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既有課堂教學和學生成長的研討,也有教育名家教育啟迪與喚醒,更有世界頂級國家教育成功的祕訣,足見作者的用心。現分享我的閲讀感受與心得:

一、閲讀激發了我的教育夢想

杜威説:"從教育產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生活。沒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從何談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家校關係、閲讀與寫作的關係等,都是繞不開的話題,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關係,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應當是我們所有當教師最美的夢想,當師生融為一體時,教育真的是一種幸福,教育真的會變得簡單、輕鬆而有效。陶行知先生也説過:“我們必得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師”。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們也曾有過像於永正老師那樣,在自己或長或短的教學生涯內,有過留給學生串串珍珠版精彩活動的難忘痕跡,也曾有過充當童心未泯教師的幸福體驗。教育生活原來可以這麼幸福的過,沉澱許久的教育夢想再閲讀的體驗中再次被點燃!

二、閲讀刷新了我的課堂教育觀

教學是一門充滿藝術的創新科學,對教學技術的研究,對教學方法的探討,對學困生的轉化,對提升教學質量策略,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給我啟發最大的是教學技巧中“按部就班技巧”和“走動技巧”。

在三尺講台耕耘,支點在哪裏?如何再能讓教室裏每一個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擁有整個教室?讓我時常把講台作為支點,視野的限制讓教室裏學生的動態不能及時盡收眼底。每次轉身板書或低頭伏案寫字,總聽到台下竊竊私語聲,抬頭凝視或剛做邁下腳步的動作,頓時鴉雀無聲。我在心暗暗發誓:“看我逮着機會怎麼收拾你們!”困惑了許久,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直到我閲讀到《閲讀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書中道格.萊莫夫的《教無不勝:卓越教師的49個祕訣》中提到的“走動技巧”,才恍然大悟:“教師要在上課開始的前五分鐘內,讓學生意識到你已經擁有了整個教室的任何位置。”接下來的課堂上,我拉開了教室的座位,從講台的踱步到台下的關注,不時在後排座位處停留,俯下身子點點學生的書寫,鼓勵的伸伸大拇指,做一個加油的鼓勵!或在想要開口説話的男生旁邊做一個禁止説話的暗示。隨着關注度的提升,教室裏竊竊私語聲消失了,我心裏掠過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三、閲讀完善着我的師德素養

“用柔軟的眼睛看待孩子,願意為了孩子而改變,找出任何一種和他深層對話的可能,那麼您會發現您身邊的孩子,正在開始學會微笑,那潛藏在內心的熱情,也即將會大大地發光,大大地發熱。”

沒有了解,就沒有有效溝通,沒有有效溝通,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沒有教育。教師和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是相影響的夥伴,是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蹲下身子,就像一堵牆,為學生遮擋風雨;教師彎下腰來,就像一座橋,引領學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師挺直腰板兒,就像一把梯子,引導學生攀登科學高峯。

帶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感動與激勵的點點滴滴自己也許做的還太少太少。也正如郭振先生所言:“教師有沒有文化主要不在於教師的職稱、職位,而在於教師有沒有高尚的師德、豐富的學識、生動的個性、感人的故事在學校流傳。”

費爾巴哈曾經説過:“你的第一責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個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別人幸福。”閲讀之美,美在感悟;閲讀之美,美在積累;閲讀之美,美在常讀常新。閲讀能夠促使教師的自身成長,豐富教師的教育智慧,使教師享受教育成功帶來的幸福。做一個幸福樂教的園丁,做一個自己幸福,也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人,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