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

20xx年10月20日---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在聊城第七中學和聊城東昌中學聯合舉辦的“山東省國中地理優質課評選”的觀摩活動。此次外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國中地理教師的教學風采,也讓我從中發現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不足。主要聽了《地形圖》《海陸的變遷》《世界的人口》《世界的語言和宗教》《黃河的開發和治理》《土地資源》《水資源》7個課題共25節課。細細斟酌聽課記錄,收穫頗豐。

一、精心的準備

大家都知道優質課是集眾人智慧於一身、集眾家之長於一節且備課時間長、勞神費力的課。所以很多老師都疲於將優質課,但不可否認的是本次比賽的所有老師都準備的非常充分。彩印的新式地圖集,精美實用的導學案,自制的彩色繪圖版,自制的繪製等高線圖的簡易裝置盒,自帶了探究水土流失的模型等,這些小細節無不體現參賽老師的細心、用心,這些教具、學具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求知慾,產生強烈的情感效果,從而為上好一節課奠定基礎。儘管各位老師的導入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師的導入卻告訴我一個共同的道理:導入要親切自然、切合主題、有吸引力。主要形式有:

①設疑導入:如《世界人口》一節,威海神道口中學的地理老師張開紅以聊家常從聊城市的人口問道你知道世界的人口有多少嗎?引發學生的猜想,在學生五花八門的大猜想後老師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的視頻告訴學生世界人口已達72億。再如《海陸變遷》一節,菏澤市東明中學的老師用火山地震的視頻導入,問學生:問什麼會發生火山地震?地球上哪些地方會發生火山地震?即引起學生的求知慾,又引起部分同學對於火山地震成因和分佈的共鳴。

②情感導入:為了培養學生情感的導入。如《黃河》一節,中學的老師,以黃河的洶湧澎湃和其創造的文化的視頻介紹片導入。激發學生對黃河的認識,注重培養母親河的情感。

③知識導入:為了獲取知識導入。如《地形圖》一節,臨沂費縣杏壇中學的地理老師李梅儒老師,播放播放蒙山的視頻,即讓學生欣賞了蒙山的風景,而且為下面設計的爬蒙山施山體部位作了鋪墊。

三、教學設計精彩紛呈

精彩一:印象深刻的教學思路

此次參評的老師的教學思路設計都各有所長。無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種沒有明顯的主線,但條理很清楚。如:青島十六中的李瑤老師再講《黃河》一節時,

①通過大量的讀圖把黃河的概況乾脆利落的解決掉,

②小組通過選圖讀圖合作探究了黃河的水文特徵,

③對比了黃河不同河段的水能和含沙量的不同及原因,

④出示了大量的資料視頻和學生一起探究了黃河特有的水文現象指出黃河是憂患之河,

⑤運用大膽的設想沒有黃河讓學生説出黃河的功勞,

⑥引導是憂患的河流我們就要治理,是功勞之河我們就要加以利用,

⑦通過視頻瞭解國家的政策,談談中學生怎樣保衞黃河

⑧知識梳理與學習檢測

第二種有明顯的主線,設計獨具匠心。如:臨沂三十五中的杜欣老師的`《世界的人口》這節課通過招賢納士招聘

①人口數據分析專家

②人口問題分析專家

③人口問題解決專家

④人口分佈規劃專家四個活動貫穿始末。

再如:德州禹城實驗中學劉洪秀老師再講《中國的水資源》一節,用我們同學來做醫生給中國的水資源看病:

①找病因拍片子、

②對症狀開處方、

③保安康留遺囑、

④思診療留經驗來貫穿整個課堂。

精彩二:過目不忘的創新教具學具

每一屆地理優質課的評選活動中,總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教學輔助教具、學具出現,每一個創新教具、學具的出現都會引發一陣陣的感慨和讚歎。本屆優質課也湧現了好多獨具匠心的教具和學具:

1)濟寧汶上縣康驛中學趙靜老師執教的《地形圖》中將海綿等高線的模型放到盒子裏壓上玻璃,立刻等高線圖就透過玻璃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個模型裝置的好評如潮,那到底好在哪裏呢?我想了想大地應該是以下幾點吧

①直觀

②易操作

③節省時間

④可以反覆利用。

2)威海高區神道口中學張開紅老師在執教《世界的人口》一節中,在世界人口的分佈這一環節中採用了“多圖疊加”的膠片運用,也引起了現場老師對教具的瘋搶。那它到底好在哪裏?我認為

①“多圖疊加”提供了一種解決某些地理問題的創新的思路,在解決很多地理問題中都可運用到。

②多圖疊加活動可以體現學生探究問題是事實驗證的過程。

3)濟南槐蔭教研室的耿紅君老師在執教《海陸變遷》一節中,她設計的盆中裝水模擬軟流層巖漿,用不同顏色塑膠板做板塊拼圖,用吸管吹水模擬巖漿噴發,模擬板塊運動,很直觀的可以看出板塊的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運動,拍成了微視頻,便於全體師生觀看。

這些教具學具的出現可謂獨具匠心、光彩奪目。甚至有人説:“不虛此行”。是的怎樣稱讚都不為過,確實有其過人獨到之處。

精彩三:適時的歸納、梳理、反饋

參賽的老師有一個共同點:及時的進行梳理歸納總結,而且偏重對探究方法和探究思路的總結和所學知識的反饋。如設計以下環節:方法指導、對比分析、是真是假、猜謎語、知識梳理、探究方法歸納、建構與梳理、智慧對對碰、你言我語話收穫、學以致用、點擊快樂、開門大吉等。老師們非常重視課堂的歸納、梳理和反饋,相信這些環節的設置定會對孩子對知識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有很大的益處。

四、我的幾點感受與體會

1、及時到位的評價很重要

好的評價可以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並會起到引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甚至可以影響孩子的一些學習習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寡味。”同樣一節課,有及時到位的評價讓人覺得整個課堂就立馬鮮活了起來。而聽到一節沒有及時到位評價的課時總讓我有些遺憾和惋惜。我認為本次優質課做得最好的是威海文登實驗中學的劉軍麗老師所講的《土地資源》。其他選手的評價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弱。我不禁的反思一下自己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是的,也很不夠,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慢慢探索彌補。

2、怎樣才能脱穎而出?

我的體會是課堂一定要有新意,有亮點,有創新點。無論是導入的別出心裁還是整堂課環節設計的新穎獨特,也可能是一個小小的微視頻、創新教具,還可能是一個小小的遊戲,抑或是一個別具一格的板書設計等都會給聽課老師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在省優的舞台中勝出。而這一切的背後一定是一個強有力的智慧的集體在做後盾。

三天半的聽課學習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而且收穫良多。不僅讓我們學習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而且還領略到了優秀地理人的的教學風采並品味到了他們匠心獨運背後強大的集體力量與智慧。相信本次優質課的亮點還有很多,等優質課的光盤來了之後,我還要在細細品味,相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穫和感悟。在此由衷的感謝校領導對我們青年教師的培養,給了我們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們一定努力學習別人所長,努力提升自我,早日成才。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2

作為一名新的地理教師,能參加這次地理教師遠程培訓,很來之不易優秀地理老師的講解中,特別是對季風氣候顯著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理論與實際的聯繫必須在地理學科裏面充分體現。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針對以上教學觀摩,其中得出以下啟發: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強學生形象感。

2、合理有效的組織師生互動課堂。

3、肢體語言在地理教學中的靈活運用。

4、制定優美的教學計劃,在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

3、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我們當老師的.要活到老,學到老!

地理教學在中學地理尤其是國中地理教學中的阻礙,我總結了幾點:

一、學校、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1)就是我們學校總是用一些非地理專業的人來上地理課(特別是用理科老師來上,在他們看來,講講課,讓學生下來背就行了)我認為,地理學科不能像歷史學科,光背是不行的。

首先就説明學校不夠重視地理的教育。

(2)傳統的教育習慣形成的這是一門“副科”。給學生甚至老師打下深深的烙印。雖然人人都在説現在做素質教育,但無論從政策還是實際行動都表明這是一門無足輕重的學科,(還沒從這個陰影中跳出來)。以至於我們地理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困難重重。但就近兩年來看,重視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把成績加入會考成績中來以後,硬件和軟件的配置有所提高。

二、基礎設施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可用的教學用具(我們新來的教師,就連地球儀也沒有一個,還是我自己早有準備,在政史系弄了一個)。 看了教學觀摩與研討,人家那設施,差不多與國際接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些貧困地區將會改變,當然,政府的重視)。

三、學生嚴重缺乏課外的知識積累(國小是學過一些)。

學生每天有寫不完的各科作業,使得學生無暇顧及我們的地理課程(其實也不能怪學生,他們可比我們那時的國中艱辛多了)。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3

20xx年11月21日——25日,我有幸參加了清華偉新教育國中地理遠程培訓班的學習,儘管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但勝過我多年的教學,我們是通過衞星視頻,有幸目睹到六位老師的講課風采,聆聽專家們的教誨,感觸很深,收穫頗豐。我深深陶醉其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一、聽專家們的報告,提高了教育認識,昇華了教育理念教育要發展,要有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要每一位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人”。也就是必須堅持“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必須確立“主人、主體、主角”學生主位觀,在教學中必須強化“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行為。

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有動力。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真正熱愛我們自己的教育事業了,真正熱愛我們的每一位學生了,我們教師就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搞好,我們的教師就會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教學科研的活動中來,就會像這些講課的專家學者們一樣,從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所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是引領教師走上教育教研道路的前提與關鍵。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封閉的、落後的教育教學現狀。

二、聽專家們的報告,學到了很多教育藝術和方法人民教師的師德,其主要內涵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點和出發點。教

師對事業和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溶化學生心頭的冰霜,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聽了教授們的講座,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思考:傳統課堂上,我們教師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以成人的思維來備課、上課,“把自己清楚的‘説給’學生清楚、明白”,學生被動學習,而且不會有創新思維。新的教學理念是以發展學生的終生成長為理念,完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開發學生學會學習為主導,教師裝作什麼也不明白,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4

通過一段時間的網上學習,我對地理課改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網上專家研討、骨幹地理老師現身幫教以及地理老師們的互相交流取經,我收益匪淺。

一、要讓學生學得會,就要創設恰當的教學情景。

要鑽研教材;把靜態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動態的教學目標;理清楚重點、難點,才能選擇恰當的教法、學法,才能恰當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説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發揮圖像作用,形象生動教學。

用多媒體把相關的地圖、圖片呈現出來,再配合地理填充圖冊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閲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閲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佈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鍊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可以教學生編口訣,順口溜等,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鬆、愉悦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

四、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我們要改變整天坐在教室裏學習書本知識,要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中,進行實地考查。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地理知識可以在生活中運用。

通過這次培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課堂實踐中,並作到多學多思多改,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力爭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地理老師。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5

在瀋陽參加了幾期省高中地理教師的培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教育教學的具體實踐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學習方式更新:要注重學生探究,輕教師講授。

地理不是任意創造出來的,它是從已有的地理對象出發,根據科學、生活、生產實踐的需要,經人類自身的地理活動而形成的。雖然學生要學習的地理都是前人已經建造好的,但對學生來説,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類似的創造過程,即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或活動對人類已有的地理知識建構起自己的正確理解,而不是吸收課本上的或教師講解的現成的結論,應該是學生親身參與的思維活動和組織過程。

在學習方式上還要注重“自主探究”的技巧。“自主探究”,既要探知識發生、發展深化的過程,又要探在認知過程中的思維過程。對一個知識點要多問“為什麼”、“下一步還有什麼”、“由此可想(聯繫)到什麼”等;對一個實例要多思考“有什麼特色”、“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提高和發展”等;對一個疑問要多諮詢“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樣分析”等等。在自探過程中,學生通過討論,互相啟發,打開思路;通過實驗、觀察,反覆推敲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結構與教材知識結構接軌;通過歸納,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知識內在的發展規律與思維活動自然地形成了統一。學生在主動積極地建構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是積極的,只有親自體驗和感悟的東西才能為他們接受,並牢記在心。

寬鬆的.課堂環境,是自主學習的沃土。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放言無忌,一定要清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與學生要象朋友一樣,學生看到老師不應該有壓力,説錯了什麼也不應該有顧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尊重學生、包容學生。要關注發現他們的亮點,多鼓勵少指責,要一視同仁,不要歧視差生。教師最好能走下講台,走到同學們中間去,以消除學生心理上的緊張情緒。創造一種人人都能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不要讓學生有壓抑感,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學與辯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二、實施有效教學:用教材實施教學而不是教教材。

在這個問題上,在教學理念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的思考性訓練上,我們和瀋陽其他學校差距是巨大的!我們平常的教研活動在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上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對教材的分析、處理與整合也基本上沒有走出教材的枷鎖!我想,這是不是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

三、探究式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過程粗略地可分成提出問題、探究活動、表達交流三個環節。學生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實施探究活動,首先要創設情境,後經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觀察,繼而進行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以問題為中心,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採用分解和鋪墊的方法,設計一系列層次性、趣味性、階梯性的問題。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程度,然後再把這一系列問題組織起來,讓學生自己敍述大致內容。同時又可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從而啟迪學生思維,進而逐漸養成自主的習慣,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我非常幸運的能參加高中地理教師的培訓,幾期的學習雖然顯得短暫與匆忙,但卻讓我受益良多,碩果累累,培訓中聽到地理專家對地理學科教學的綱舉目張居高臨下的見解與闡述和一線教師對課堂實踐的展示與交流,我的內心無數次的受到啟發與震撼。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6

首先,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樣一個學習機會,讓我可以見見大世面。第一次參加大型的地理學科教師培訓,感恩不過也有兩個遺憾,希望明年能夠彌補:

1、命題比賽是年前糾紛通知了,但是由於惰性一直沒有動手去做。開學事情又特別多,更加沒有時間去出題,錯失了一次很好的機會。因為只要認真出一份題,至少是有個三等獎的。

2、由於時間預估不周,到會議現場,培訓已經開始了。本來參會人員都可以領取一份教輔資料的,還蠻多有用的輔導書。就因為我遲到,所以錯失了機會。當然,是我的問題,我也沒什麼可以抱怨的,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關鍵能力培養——命題的理念要求

1、認知能力,包括邏輯推理、獨立思考、信息加工、語言與寫作、學會學習等等的能力。多給學生自己講自己寫的機會。

專家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東莞東華中學全校學習和使用學科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還有地理論文,包括教學設計和課件,題目是非常重要的。要明確主題,所以我們在出題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四要素出題:時間、空間、主題、任務等等。

2、培養合作能力,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養創新能力。

4、培養職業能力,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家以廣東的地理研學比賽作為例子,在研學比賽的題目中,要求繪製地圖,只有極少數的學生的地圖是具備三要素的,即圖例、指向標和比例尺。

他建議我們在課堂上,要多講解為什麼,區域中的細節都要詳細地講解,特別是事物相互之間的練習,建立學生的系統思維。

我們在出題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我們國家取得了什麼成就,要怎麼去保護環境,做好當下每一件小事。注重地理的實踐能力,運用真實的案例和熱點時事新聞。在編題的時候日期和地點很重要,題幹要喝背景材料緊密相關。題目要精練,基本上提供的都是有價值的信息,不要有廢話。

20xx年地理會考考試大綱修訂

1、知識目標(對基礎知識的運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讀圖技能以及文字寫作能力。

2、考察在新的情景中解決問題。(我們八下學了很多區域,基本上考試是不會考課本的區域,而是考學生知識遷移,舉一反三的能力。因為區域的分析方法是一樣的。)

3、圍繞“主題情景“設計問題,增強學生對區域的認知。

4、地理核心素養——解決地理問題——從地裏位置出發——聯繫區域特點。

區域尺度(地理基礎——概念。規律)

小區域尺度(具體分析該區域,比如問智力是否適合開發,可開發的話理由是什麼;不可開發理由又是什麼。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分。)

區域特徵、區域差異化的對比很重要,特別是細節,比如同一種氣候類型,偏南和偏北氣候差異,都要學會分析。

5、地理綜合思維——地理事物的綜合性,圍繞一個主題,涉及主題的題目才放在一起。

試題講解

下午主要是參加命題大賽獲得一等獎的部分老師上台展示她們的試卷題目和命題的思路等等,這個環節收穫還蠻大的,能看到不同的老師思考的維度和角度都不一樣。

其實出一份題目,特別是原創和改編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首先要對考試大綱非常地熟悉,清楚考點的分佈;

2、注重地理核心素養要求,綜合分析能力——讀圖、材料能力等;區域認知能力——識圖;可持續發展理念——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

3、貼近生活、緊扣時事,解決地理實際問題。

4、着重考察信息讀取、讀圖和分析圖文、知識遷移等等的能力。

因此,前期需要研讀考試大綱,不斷參考各省市的會考題和大學聯考題,蒐集最新的材料——時事新聞、熱點話題等等提取地理相關的角度命題,還要不斷地推敲材料、題乾和選項的表達。(我説起來是很快的,真正要去做這件事真的很不容易。)

我當下可以做的事情:

1、核心素養專題教學:

(1)直接在材料和圖表中可以提取信息的題目整合;

(2)考察區域認知的,區域知識遷移的題目整理;

(3)時事熱點新聞的題目

(4)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題目

(5)組合式選擇題

整合出來,就可以進行專題講解,這一類題目可以怎麼回答。

在此之前,我需要多參考和刷會考題、大學聯考題以及這些優秀老師出的好題目,對考點分佈有非常清晰的認知。這件事一直沒有做起來嗚嗚嗚,還有不到100天就會考了,我需要比別人思考的得更多更仔細一些。

很感恩這一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對會考地理的命題思路和命題方向都有了更深的認知,自己一定要拼盡全力,對自己負責,對30位孩子們負責。

充分利用好微博和公眾號的資源,以及多請教身邊的優秀教師!加油吧,世榮!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7

  第一次聽到地理學科教育要踐行立德樹人,是20xx年在南昌召開的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上。當時段XX祕書長提出地理要踐行立德樹人,天津鍾XX教授宣佈下一屆年會探討主題地理課程價值(立德樹人)和課程標準修訂。

  接下來的兩年,在地理研討羣參與羣友關於地理課程標準的問卷調查,在《地理教學》、《地理教育》和《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看到多為專家關於我國教材、課程標準演變研究文章,隨後又有關於地理學科核心價值的探究。作為一名普通地理教師,對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自然十分關注。但是對於諸多變革的關聯並不瞭解和理解。對於各部分變革只是簡單的、碎片化的認知。今天聽朱XX司長的講座,是我對中學課改的頂層設計有了清晰的認識。

  基於我國教育現存問題,在黨的十八會議上,黨的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此背景下進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可見《課程標準》目的是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戰略目標落到實處。這涉及的各個學科,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任務艱鉅:提煉學科核心素養;研製學業質量標準。從這三大重任看,改革大於修訂。

  課題組比較研究國際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理清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的思路,包括課程標準修訂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目前課程標準修訂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一、提煉學科核心素養,以核心素養為綱,選擇、構建課程內容、創建新的課程標準

  二、研製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

  三、適應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突出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課程標準要為教學服務,為評價服務、為編寫教材服務、為大學聯考服務。

  朱教授的講座讓我對當前的課改有了整體的.系統的認識,對課改的頂層設計有了一定的瞭解。課改的終極價值在立德樹人,以人為本,在此框架下各學科探求本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本學科培養人的目標。當然,要使這一目標順利實現配套改革中大學聯考的改革勢在必行。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8

非常幸運的能參加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培訓,四天的學習雖然顯得短暫,但卻讓我受益良多,培訓中聽到各位地理專家和一線教師耐心而細緻的講解後,曾經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都在這裏得到了瞭解,也讓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認識。在這裏,我來談談對這次新課改培訓的一些心得體會。

這次培訓培訓首先讓我明確了目前新課程改革的現狀,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大多數教師在目前教學中的困惑及遇到的問題主要是:課時不夠,難以完成。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上好地理課?如何評價和考試?與大學聯考的關係等等。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對新課改的理念和目標有明確的認識。新課程的內容理念是要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質,建設理念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學習理念是要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而技術理念則是強調地理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新課改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識和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他就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價值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有了清晰的理念和明確的目標,才能讓我們在課堂中更加準確的把握好教學尺度。

在對於地理必修三的教授中,教師要選擇符合標準的主題內容;關注中國或世界重點熱點問題;選擇實際典型案例在實際區域進行實際分析。

從全國來看,目前的教材版本眾多: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以及魯教版。而在我們福建,新課改實行選擇的是人教版,從十年前的兩本小書到現在的三本必修、七本選修,不僅僅變化的是數量,更多變化的還是理念和目標。如何把握必修和選修、如何銜接必修和選修,我們勢必要清晰。

地理新課程必修模塊設置的內容是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同時,將涉及地理學科中的一些分支領域,以及與實踐結合較為緊密的內容納入到了選修模塊中。這些選修模塊也都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之間既不是主次關係,也不是主從關係,選修模塊不是必修模塊的陪襯,更不是附庸,兩者具有同等的課程價值;必修模塊是選修模塊的基礎,選修模塊是必修模塊的拓展;必修模塊側重於學術理論性的課程內容,選修模塊側重於實踐性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銜接教學將必修模塊中所涉及的內容作為選修模塊學習的知識鋪墊,幫助學生聯繫已學的知識,促進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在銜接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強化必修模塊中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地理問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不能讓學生覺得不學也無所謂。

具體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銜接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

1、構建知識框架,促進地理知識的有機整合。採用框圖的形式來建構新 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2、抓住知識結合點,加強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提升。所謂知識結合點是指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都涉及的,但在內容上有所深入和拓展的知識。

3、關注社會實際,貫穿人地關係主線。與高中地理必修模塊一樣,選修模塊的內容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為重點。

4、合理鋪墊,巧用類比,深入淺出。 “旅遊規劃”是難度較高的內容,其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在本模塊中是最高的,可以採用類比的方法,先讓學生聯繫“必修2”中工業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的有關知識,再引導學生認識,雖然旅遊景區不同於工廠,但考慮的因素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思維比我們想象中更為活躍,且很有自己的見地,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想不到的。他們喜歡老師給出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發揮,他們也喜歡在其他同學面前闡述自己的觀點,但還是有大多數學生習慣於過去的課堂模式,聽老師講多,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強。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9

7月13日至15日,我們來到北大附中,進行為期兩天半的集團教師培訓。其時已是正式放暑假的日子,但在清晨7點半的校園裏,仍然能看到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學生,他們身着便裝,安靜地穿過校園,步入不同的建築物內。

在之後的時間裏,我不時會看到一些學生,有些在空曠的食堂中攤開書本,有些在教室裏寫寫畫畫。聽説還有考試,可是沒有人行色匆匆,沒有人緊張兮兮,手機甚至筆記本電腦都在我們眼前出現了,活動教室裏的桌椅沙發温馨而舒適,學生們坐得也隨意……看似一切都是慢節奏,可是置身於這個校園中,卻感受得都是有條不紊的濃厚學習氛圍,也許這就是北大的校園氣質!

(一)主題教育

8點半的報告廳,已經坐滿了來參加集團培訓的老師,我們的主題式學習,是要閲讀一本名叫《看不見的森林》的書的節選,這是一本生物學類的著作,和印象中一般的理科書籍不同,作者的寫作方式極富文學性又不失科學嚴謹,如同講了一個繪聲繪色的關於植物越冬、光合作用、食物鏈的故事,讀起來讓人非常愉悦,還給了我一種生物老師改行教語文的奇妙感覺。

閲讀完畢後,我們對預先設定好的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其中的一個問題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如果一個生態系統中缺乏食草動物,討論該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的變化",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可能的.,缺乏食草動物,食物鏈就斷了,那生態系統應該會毀滅了。

下意識地想把這個問題pass掉,但忽然發現,我的思考方式已經出現問題了!遇到了一個看似不太合理的問題,就想把它直接丟到一邊去,而"如果……會怎樣"的這類問題,其實正是孩子們最喜歡思考、樂於提出的類型。我的學生是否也在課堂上也曾提出這類看起來很沒邊的問題,我是不是也曾習慣性地丟出一句"不合理"、"不可能"搪塞過去了呢?

於是重新審視了這個問題,並且開始和同組的老師們一起"打開腦洞":

生態系統的頑強程度其實是難以想象的,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不少"大滅絕"事件,但在大量生物永遠消失的同時,總會有一些能夠利用僅有的條件存活下來的,通過漫長的演化,又形成新的生態系統,直至今日……

然後我們開始在腦海中描繪這樣的演化過程:

食草動物缺失→植物數量暴增、食肉動物因缺乏食物而減少甚至滅絕→部分雜食性動物存活、個別食肉動物可能改變習性變成食草動物

或者是:

食草動物缺失→植物種子不能通過被進食後移動被運送到別處→植物生長範圍相對縮小

雖然這些思考未必有足夠的深度,但可以算是一次很值得銘記的嘗試!

(二)集體備課

7月14日的一大早我就非常激動,因為聽裴老師説,方燕校長專門為我們請來了北大附中的翟蕾老師指導我們地理教研組的集體備課。

翟蕾老師本人簡直就是一座知識與教法的寶庫!我恨不得把翟老師所説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寫出來,但還是在這裏優先寫下兩個給我震撼和啟發最大的亮點。

翟老師在點評了侯雅軒老師的一個大學聯考題複習案例之後,忽然指着屏幕上的一個鋒面氣旋的圖問我們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兩個鋒在這之後會如何發展,這個氣旋又會變成什麼樣。

這個問題直接就把我們問住了,其實説到天氣系統,這方面的大學聯考題大家都是經常要看的,高壓低壓、冷鋒暖鋒、鋒前鋒後、天氣變化……這些都是熟記於心的,但是好像因為從來沒有考試題問過鋒面氣旋之後的發展,大家也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於是翟老師開始啟發我們:圖中的兩個鋒面系統,冷鋒移動速度明顯要快於暖鋒,它又被氣旋控制着圍繞着低壓中心轉圈,很快就會追上暖鋒,相遇了!

然後呢?

冷氣團會把暖氣團都抬到高空中去,近地面被冷氣團牢牢佔據,氣壓也就隨之上升了,氣壓一上升,低壓中心自然不復存在,氣旋就這樣消失了!

聽了翟老師的一番解釋,我在倍感震撼之餘,也感到相當慚愧,在我的習慣裏,似乎一切的研究都止步於寫出考試答案,我從來沒有多問過自己幾個"然後呢"、"為什麼"、"怎麼回事",自然也就沒有習慣去啟發學生再進行深入思考,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思維的活躍都是需要靠經常鍛鍊來維持着的,豐富的學識也會在這些多把自己問住再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

之後,我準備了一節説課,翟老師在聽過之後,非常敏鋭地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也肯定了我在一些設計上的亮點。但在最後,她對我説,你不覺得你講得有點太多了嗎,整堂課基本都是你在講,你為什麼不給學生講方法,讓他們自己去試着做,然後你再對他們的答案給予指正呢?

我有些為難,我覺得以我們的學情,學生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翟老師卻説,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一定達不到呢,你不撒開手怎麼保證他們在考試的時候自己面對這些問題也能處理呢?這些基礎的東西——歸納地形地勢、描述一個氣候,把方法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你的作用應該是指正規範他們的答案,處理他們遇到的更難的問題。要讓他們多提問題,這樣他們才會有長進,你也才能有長進。

翟老師説,你們都覺得我知道得多,其實都是學生推動的,他們不斷地問我各種各樣的問題推動的。

聽了翟老師的話,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近幾年學生的管理難度增大,我確實也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瞭如何維持課堂的穩定上,甚至我必須承認在有些時候,為了防止一些習慣散漫的學生藉機説話違反課堂紀律,我會在授課中減少對學生的啟發、追問,少給他們講一些和課堂內容相關的地理趣事。

成為教師已經整整六年了,在這六年的時光中,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這種單純時間上的積累,足以使我能夠駕馭課堂,説出每一課的主要知識點是什麼、在考試中是如何體現的,這是剛剛成為教師時的我做不到的。可是追溯到自己還是一個新教師的時候,我清楚地記得,那時的我反而會常常追問學生問題,會鼓勵他們去發現教材上、地圖中的隱含信息,我遇到過把我問住的學生,承諾他等我回去好好查閲資料以後再來給他解答,並且送了他一個本子作為對他提出一個高水平問題的感謝,我和學生們的關係還因此更加融洽……

如果不是翟老師提醒,或許我都沒有意識到,我得到了一個安靜穩定的課堂,但也因此侷限住了自己,失去了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

新的學年到來時,又將是一輪新的開始。此時此刻,我無比感激這次培訓,因為發現自己的問題永遠不算晚,希望我們就從新的學年、新的七年級,重新揚帆起航,我願意去做一個永遠不停止思考、永遠不停止學習的教師!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0

在這學期我參加了國中地理培訓班的學習,培訓內容很多,勝過我多年的學習,我們是通過網絡,有幸聆聽了多位專家的講課風采,聆聽專家們的教誨,感觸很深,收穫頗豐。我深深陶醉其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一、聽專家們的報告,提高了教育認識,昇華了教育理念

教育要發展,要有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要每一位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人”。也就是必須堅持“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必須確立“主人、主體、主角”學生主位觀,在教學中必須強化“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行為。

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有動力。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真正熱愛我們自己的教育事業了,真正熱愛我們的每一位學生了,我們教師就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搞好,我們的教師就會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教學科研的活動中來,就會像這些講課的專家學者們一樣,從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所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是引領教師走上教育教研道路的前提與關鍵。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封閉的、落後的教育教學現狀。

二、聽專家們的報告,學到了很多教育藝術和方法

人民教師的師德,其主要內涵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點和出發點。教師對事業和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溶化學生心頭的冰霜,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聽了教授們的講座,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思考:傳統課堂上,我們教師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以成人的思維來備課、上課,“把自己清楚的‘説給’學生清楚、明白”,學生被動學習,而且不會有創新思維。新的教學理念是以發展學生的終生成長為理念,完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開發學生學會學習為主導,教師裝作什麼也不明白,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

三、聽專家們的報告,明確了教師職業的祟高和神聖

在這次培訓班上,許多老師都談到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師職業的地位,教師職業對社會的作用,通過專家們的講解,我更加明確了這個職業的關鍵所在。它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是以教育為中心的一羣勞動者。不是什麼人都能當老師的,更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好一個老師的。要當好一個老師首先是要有愛心。只有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處處去關愛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教,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我更加明確了教師的基本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既通過教書這個渠道和途徑,達到育人的目的。這裏要處理好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學生愛聽你的課,喜歡你的課,愛和你溝通交流,而不是敬而遠之。我覺得這個問題永遠值得我們去探討,去反思,去總結。

四、聽專家們的報告,認清了自已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

作為一位中學地理教師,應該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因為你不僅是一個實踐者,更是一個引領者。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學生。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開拓創新,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高,更智能化,走進課堂,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指導服務,有自己獨特的學科見解,成為讓教師信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研員,努力適應教研工作的需要。讓我們快樂健康的享受教師的健康成長。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1

10月31日、11月1日,大連市地理教師進行了為期2天的學習培訓,聆聽了大家之言,專家教誨,受益匪淺。對於今後教學,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具體操作上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現把收穫總結如下。

一、地理教學特別要注重培養地理素養

地理素養包括:

學生對地理的知識(概念、原理、規律等)技能、方法、視角、觀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練程度,以及運用其描述、比較地理事物和現象,闡釋地理聯繫和影響,論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等的敏感度、科學邏輯性和思維邏輯性。

誤區:傳統地理素養培養以大量的地理知識為依託,關注對

學過的

內容的再現和運用能力。這種思路導致老師以

掌握多少

來評價學生的地理素養,而學生以

學過多少

來衡量自己的地理素養。體現在地理學習過程以從老師處獲得多少知識為主要目的,相對而言,學生的自主學習被輕視了。結果,如果都是

好學生,地理素養的高低更多地取決於老師

講的多少,而與學生自身的能力差異關係較弱。

二、課標對地理素養的要求

1、在知識與方法之間,課改更強調方法,追求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在學習方法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

3、在學習目標上,重視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4、不關注知識量和知識系統,以

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

為終極目標。

5、不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大量採用案例學習的方式,許多傳統被認為是必學的知識,現在成為學習的材料。

6、降低對知識深、廣度的要求,強調可以歸納和分析出來的內容。

7、大量刪除一些知識(如大氣垂直分層、城市區位因素)。

三、教學中地理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1、過多關注知識而忽視能力和觀念培養

2、將教材內容機械化

3、大量超標擴展知識內容

4、對一些自然地理內容無謂加深

5、對一些人文地理內容僵化處理

6、缺乏對邏輯思維的培養

7、答題模板限制學生的獨立思考

8、大量做題,學生越做越疑惑

四、新課程地理素養培養的建議

1、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

以課標為依據,在課標規定的內容範圍內重新構建知識結構,形成概念圖,課標之外的內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將國中和高中(必修)標準綜合,逐

標準

要求達成方法目標和行為目標。將課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分解、細化,並與相關

標準

內容結合,形成每課的教學目標且予以落實。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類內容),對有爭議的內容,按教材講,但要理解其實質,而非機械記其結論(如人口增長類型、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參照教材。可適當補充實際材料或熱點問題,關鍵讓學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關於能力、觀念培養的內容。

3、強化對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注重培養地理觀念(如整體性和差異性、典型性和過渡性等),地理視角(如時間視角、空間視角、運動變化的視角、比較的視角、聯繫的視角等),推理、判斷、遷移的能力,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強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義

將緯度位置與緯度地域分異規律相聯繫,將經度位置與海陸位置及經度地域分異規律相聯繫,將地理事象與普遍規律相對應,若不符合普遍規律,則從非地帶性因素考慮。

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規律的為特殊,既然是特殊,則影響因素為非地帶性因素,多數情況下都與地形或下墊面有關。地形或下墊面影響氣流(風)氣壓、氣温、降水(濕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應放在普遍規律背景下分析,以説明其之所以特殊。

例三:把握空間尺度

課標和教材國中和高中的區域案例學習都注意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區域空間尺度的地理意義。空間尺度認知需注意以下問題:

(1)引導學生將區域內要素的分佈規律或特徵與更大或更小的區域同一主題建立聯繫,從而能將區域的學習放到統一規律和區域差異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國的地形特徵和新疆的地形特徵)。

(2)當提供案例或資料引導學生分析某區域相關規律或特徵時,一定要明確給出區域尺度,用經緯網表示的圖上至少要有兩條經(緯)線,否則會得不出想要的結論;小區域應有比例尺。

(3)當遇到小區域時,一要關注其空間背景,二要注意其關注的問題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導學生關注某自然現象所佔有的或某要素影響的區域空間尺度的大小,從而能在適度的空間尺度範圍研究相應的問題。前者如颱風,後者如洋流、地形影響降水的空間尺度。

(5)當研究的是局地小區域時,在沒有資料支撐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區域的規律來説明小區域的特徵(如南昌的降水季節分配)。

例四: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問題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為一般原理,由於教材編寫和使用有一定時間,且發展變化較快,因而,不可機械、絕對化地將教材所述應用到現實案例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根據所給案例的實際條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應的'結論。

例五:關注地理邏輯

地理之理,即有邏輯,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響,但是,當分析或表述時,應有層次並展示邏輯關係,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參照。學生需自己思考,進行表述,並逐漸培養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邏輯,答題模板或分點限制了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

例六:模型(式)化處理

這是地理思維的高級形式,將地理原理或地理事象就相互關係或因果分析等,抓住主要方面,進行假設,而凸顯其核心之理,原理的模型(式)化如工業區位三角、農業區位環型結構、中心地六邊型結構等,地理事象的模型(式)化如俄羅斯河流和地形的分佈格局、新疆地形三山夾兩盆等。

4、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地理強化對基礎知識(概念、原理、規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讀圖能力、腦中有圖等)的熟練掌握,建立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繫,構建概念圖,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嘗試解釋或分析,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活中、社會上或國際上有趣的地理現象,嘗試自主或合作思考和分析。思考或分析步驟是提出問題或質疑,給出自己的初步思考,求證驗證,最終得出結論。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寫到教師有三重境界,第一層:謀生境界

把教師當成謀生的手段;第二層:道德境界

認為教不好會對不起學生,對不起自己;

第三層:生命境界

他們會把教育當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學習,在教育的過程中感受職業幸福。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2

這幾天天氣很寒冷,我冒着寒風到了xx一中xx學校參加曾老師主持的新教師培訓,短短兩個多小時,就將心中的寒意驅散了。

為什麼一開篇就説這樣煽情的話呢?其實真不是煽情,是真情實感。這次培訓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地理教師的科研精神。作為一個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對科研的熱情和盼望是非常強烈的,尤其是對我最感興趣的地理教學研究。同時,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我也非常盼望能有多方面的嘗試,不僅僅侷限於常規的國中地理課堂教學,還有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競賽班輔導、野外考察指導、地理課題研究等,甚至包括高中地理教學,不過正好碰上一中德勝今年在進行改革,很多學生活動都被取消,也就少了很多機會。曾經也有人跟我説,那是因為我還年輕,沒有家庭負擔,才會想做這些繁瑣的事情。其實我自己也不敢想象以後因為帶孩子而焦頭爛額的情景,我只想趁我還年輕的時候,儘量多嘗試。

最近我也有嘗試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更多的是直接遭到回絕,我很受打擊,因為我很擔心自己在還有精力和激情的時候沒有得到機會,很快就放棄了。就在我的心也跟隨天氣進入寒冬的時候,聽了曾老師的話,突然覺得作為地理教師首先就要懂得堅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盡力嘗試,成果不是一兩天就會有的,而是需要一兩年甚至三五年。讀研究生的時候,老師們就經常會説,地理研究是週期最長的,也是出成果最久的,但成果都是驚天動地的,所以需要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從培訓時曾老師的話中,我感受到了這種精神。

我想,可能曾老師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也遇到過各種困惑,不斷地在嘗試中破除這些困惑,我也希望自己能像曾老師一樣,通過努力和思考讓自己快速成長,與時俱進,堅持不懈,讓自己的工作開展得更加有時代特色和個人特色,為學生呈現更有趣和有效的地理課堂。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3

雛鷹放棄了媽媽的懷抱,擁有了翱翔的自由;幼苗放棄了温室的呵護,擁有了參天大樹的體魄;我們放棄了與家人的歡聚,放棄了輕鬆愜意的假期,擁有了沉甸甸的收穫。在盤點收穫的同時還有些意猶未盡,甚至已經在翹首期盼下次集中培訓的到來。

一、環環相扣精彩紛呈

在教研室王鳳翠老師的精心籌劃下,在實驗中學周到細緻的後勤服務下,在常緒蘭、韓霞、於紅英、牟秀霞四位老師的精彩主持下,在全縣六十多位地理教師的密切配合下,這兩天的全縣集中培訓分三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首先是教材梳理,明確目標這一環節主要是把前兩天在鎮校級培訓時進行的七年級上下冊教材的梳理情況進行抽籤展示。不管是整冊教材的分析梳理還是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老師們都講解得非常細緻,層次分明,深入淺出。老師們對教材知識體系的把握,對教法獨到的見解,對教材重難點的`處理都讓我受益匪淺。展示結束後指導教師及時給予了恰到好處的點評,真是精闢深刻,一語中的。

第二個環節是資源共享,精彩再現在這一環節,以學校為代表把我們最成功的教學經驗和體會展示出來和大家共享。我首先代表實驗中學展示發言,把我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拿出來和大家共享,隨後老師們都爭先恐後,踴躍發言,紛紛毫不保留把自己成功的經驗説給大家聽,甚至為了解決一個難題我們總結了近十種方法,最後找出最直觀、最能使學生掌握的方法。於超老師還結合其它優秀的課例把參加省優質課的優質教學資源給大家進行了展示,更讓我們耳目一新,感受到全省較高水平的課例和全新的教學理念。

第三個環節是分組討論,釋疑解惑指導教師事先把各學校老師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收集、整理、歸類,然後把問題分到四個小組進行討論,人人發言,人人蔘與,小組長做好評價紀錄、彙總,再次集合後負責把老師們的意見和方法向所有老師展示討論的結果。經過大家的集思廣益,老師們感到困惑的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另外,為了調節老師們緊張的心情和使後面的培訓更有效率,我們還在每天培訓的中間和最後設置了快樂驛站和培訓建議兩個小欄目,更具人性化。

二、盤點收穫,受益匪淺

從教學中獨到的經驗精彩展示到教學中疑難問題的爭先發言,從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到指導教師的精彩點評,無不顯示了老師們積極探討的學習熱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每一個環節我也參與着,思考着,並快樂着。我感覺,這是一次思維碰撞的精神盛宴,行走於一個個獨特的領悟、一個個獨到的觀點中,汲取和品嚐着大家共同釀造的玉露瓊漿,不再為“獨學而無友”苦惱。我驚訝於每一個人都在認真地思考,真誠地交流,我們分享着智慧,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這裏,我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視野開闊了,見識深廣了,思想活躍了。這些教學方法和技巧,有些是我以前曾思考過的,有些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通過這兩天的分組討論精彩展示讓我茅塞頓開,大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我忽然慶幸,多虧了各位同仁,多虧了這些獨特的觀點,不然自己在今後教學中不知還要走多少彎路。

其實這次培訓我的另一大收穫,就是慚愧。當我看到別的老師旁徵博引,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知識積累實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寫出妙筆生花的培訓感言時,我發現自己的文筆生澀得很;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慚愧。相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這種慚愧將成為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看我們走過的這幾天充實的日子,看這些豐厚的收穫,那些放棄就顯得微不足道。現在我們又坐在了微機桌前……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4

一、聽向老師的講座,提高了教育認識,昇華了教育理念。

教育要發展,要有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要每一位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人”。也就是必須堅持“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必須確立“主人、主體、主角”學生主位觀,在教學中必須強化“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行為。 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有動力。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真正熱愛我們自己的教育事業了,真正熱愛我們的每一位學生了,我們教師就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搞好,我們的教師就會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教學科研的活動中來,就會像這些講課的專家學者們一樣,從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所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是引領教師走上教育教研道路的前提與關鍵。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封閉的、落後的教育教學現狀。

二、聽了講座,學到了很多教育藝術和方法。

人民教師的師德,其主要內涵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點和出發點。教師對事業和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溶化學生心頭的冰霜,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新的教學理念是以發展學生的終生成長為理念,完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開發學生學會學習為主導,教師裝作什麼也不明白,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

三、聽了講座,明確了教師職業的祟高和神聖。

在這次培訓班上,向老師講到到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師職業的地位,教師職業對社會的作用,通過專家們的講解,我更加明確了這個職業的.關鍵所在。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是以教育為中心的一羣勞動者。要有愛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教,親其師,信其道”。我更加明確了教師的基本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既通過教書這個渠道和途徑,達到育人的目的。這裏要處理好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學生愛聽你的課,喜歡你的課,愛和你溝通交流,而不是敬而遠之。我覺得這個問題永遠值得我們去探討,去反思,去。

四、聽了講座,知曉地理課堂設計的策略、教學過程的設計。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開拓創新,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高,更智能化,走進課堂,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指導服務,有自己獨特的學科見解員,努力適應教研工作的需要。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5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在暑期參加為期10天的省級地理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回顧這些天的培訓學習,我覺得自己深受一次心靈的洗禮,自已對新課程的理解更深了,新課程培訓是務實求真的培訓,他符合地理新課程理念為教學服務,為探究如何搞好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尋求如何使地理教學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使地理教學工作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提高學生地理素養。通過此次培訓我的收穫如下:

一、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課程應致力於學生地理素養形成和發展。在課程的基本理論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地理素養。”這個“素養”是一個嶄新概念。教學課堂評價中,專家教給了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藴育點”,培育學生熱愛地理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能力。

二、新課程下的師生關係,新課程中的師生關係是新型的師生關係。專家説:“把學習和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老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生學習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輔導者。”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不是教師一味地教,學生絕對服從老師,也不是教師只能造就學生,圍着學生轉,而是師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師,傳授地理知識不再作為地理教師的全部職責。在教學活動中,要學習地理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要把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慾。激發學生興趣,培植學習地理的自信心。無論是條件好或差的.學校,處處有課程資源,時時有課程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實施中,教師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提升自己素質和能力的過程。

四、教師要端正態度,雖然地理在國中階段不參加會考,但是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所傳授的地理思想會影響學生的終身。所以我們要端正態度,不能自己不重視地理學科。在教學中應做一名專業、時尚、精彩、合格的地理老師。

通過本次學習,我的感受是地理學科是一門專業很強的學科,地理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才能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作為一名初次教地理的老師來説心中要裝着目標,手中要拿着課本,眼睛要盯着學生,學生越來越難教,面對學生的變化和問題,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變化,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問題。在實踐中鍛鍊教

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的視野於境界。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的哲學在信息社會中已顯得底氣不足。如果是死水一潭,不僅一桶水不夠,十桶、百桶也不夠。教師需要的是長流常新的活水和學生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共同學習,是適應新時代的基本的要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