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青年教師論壇發言稿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45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好的發言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怎麼寫發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年教師論壇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年教師論壇發言稿

青年教師論壇發言稿 篇1

首先感謝教委教研室的各位領導和在座的老師們信任我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向大家展示自己。今天和大家談談我成長路上的三個平台和四點感悟。

一、成長路上的三個平台

第一個平台:把根鬚深紮在國小數學教育的沃土上

在聽公開課的時候,我們常常羨慕大師們在課堂上的風采,感歎於他們臻於化境的教學藝術。但事實上,光彩照人的背後,是汗水,是心血。名師們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根鬚深深地紮在數學的大地上。課堂,是老師勞作的田地,只有把根深深地紮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結出的果子才會香甜。所謂根深葉茂也。吳正憲,潘小明,黃愛華等老師,無不是從一線課堂的長期實踐和探索中走出來的。

一個教師的成長,固然離不開公開課,但是最能磨鍊人的,則是日復一日的家常課。因為教師的真正價值,體現在自己所教的學生身上!作為一個數學老師,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在學生身上。回顧自己所走的15年的數學人生,如果説前5年,是處於懵懵懂懂的狀態,只知道教着一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教這本書。這個時候,對數學的思考,僅僅停留在怎麼樣把一節課上得讓學生喜歡的層面上。稍後的一段時間,開始對數學有了些膚淺的思考,我開始追問:數學能為學生做些什麼?有了這樣的認識,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對學生髮展有幫助的;哪些事情純粹是在搞應試教育。經過解剖,我發現,自己的很多教學行為,的確是為了應試,而不是給孩子們最好的數學養料。發現這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是繼續這樣在應試的路上走下去,還是衝破應試教育對數學的束縛,走自己的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沒有屈從於所有指向於自己的重重壓力,用自己的改革,為孩子,送上一陣清風,抗起一片天空。課堂上,我盡力做到不搞瑣碎的提問,不搞枯燥的練習,努力讓孩子在課堂張揚靈動的個性,閃爍創造的火花,響起愉快的笑聲。我始終以“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學得靈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儘量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善待學生的每一次“靈光一閃”的創造與感悟。新課程改革以來,我雖然沒有在課改一線,從沒有教過新課程,但是我始終在自己的課堂上貫徹着新課程的一些理念,把生活中的數學引入課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讓學生感覺學習數學有用、有趣。我認為數學課堂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幸福棲居的天堂,一個數學教師只有將根深紮在數學的沃土上,數學的花朵才會開得豔麗多姿。

第二個平台:讀書,讓精神世界更加豐盈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閲讀數學教材,不僅要讀你所教學段的教材,還要讀其他學段的。我們國小教師不僅要讀國小教材,而且要讀國中、高中教材。這樣才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要閲讀數學史,因為“讀史可以使人明智”,有許多平時我們困惑不解的難題可以在讀史的過程中豁然開朗。要閲讀雜書,教數學的,不妨讀點文學、讀點哲學、讀點美學……做一個“雜家”。我們校長每學期都會向我們推薦一些好書:《誰動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亞的一封信》、《細節決定成敗》、《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出類拔萃》、《優秀是教出來的》、《改變千萬人生的一堂課》這些書我都讀過。讀了這些書一方面可以增強我們的職業素養,另外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多一份機智,多一份自如,多一份灑脱。要閲讀經典,經典能幫助我們分辨是非,澄清模糊,領悟真諦。除了讀有字之書外,我們更要讀無字之書。要閲讀同伴,能夠在一起工作、學習、生活就是一種緣分,“三人行必有我師”,同伴是一種資源,更是一座寶庫,我們要學會欣賞,並充分開發、利用。要閲讀社會,社會是一部大書,“留心處處皆學問”,要讀懂這部大書,必須拋開浮躁,沉下心來,處處留心。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有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如果説課堂是老師的根,那麼,教學理念則是一個老師的魂。教學理念怎麼樣形成,一靠實踐中提煉而成,二靠閲讀積澱與揚棄。教師的閲讀視野,直接決定了其理論高度與厚度。因此,一個有所作為的教師,必須要重視閲讀。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説過“讓讀書成為我的生活,必須成為我的生活,我們不要為校長讀,不要為新課程讀,不要為學生讀,而為你自己!只要你心靜,有一雙慧眼,真正地讀書,內化成我們內在的東西。”讀書,是一個人最好的精神化粧。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讀了不少遍了,那集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於一身的充滿智慧的書,每讀一遍總有新的感悟,真是百讀不厭!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飽讀詩書的人,不一定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但是要想成為一個優秀教師,必須要多讀書。

第三個平台:用鍵盤留駐美麗人生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探索、提升都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説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應該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温習的功課。

我最欣賞教育在線一位網友的簽名:人生就是戲,每天都在現場直播!反思可以讓我們把明天的直播做得更好,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美麗!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在第一線教師培訓會上,針對自己的不足和未來展望寫下的10條反思,我覺得很有意思:現摘錄下來與大家共享:1.激情不老;2.讀書一生;3.寧靜致遠;4.以寫促思;5.慎獨養身;6.伸展個性;7.愛在細節;8.海納百川;9.合作同進;10.海星角色。作為一個在全國有着廣泛影響力的特級教師,竇老師正憑藉着用自己的不斷反思,一次又一次躍上了語文教學的新高度。教育事業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是變數最大的、最活躍的因素,過去成功的經驗,在不同的教育對象面前不一定同樣會成功。因此,我們必須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讓自己的教學永遠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沒有深度?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

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這幾年,學術界比較倡導“敍事研究”,所謂的敍事研究,我想,説簡單點,也就是將教育教學中的故事和體會記錄下來,我們日常的反思錄,就是最好的敍事研究的樣本。

用鍵盤敲下自己的反思吧,我們的人生會因此更美麗。

二、教育生涯中的幾點感悟

回首十幾年所走過的風雨教學路,感慨頗多。現將感觸最深的幾點整理出來與大家共勉。

第一:只坐一把椅子

“人往高處走”,如果有更好的又賺錢又輕鬆而且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幾乎每個人都會選擇跳槽。在座的好多老師也許在還沒有走上教師崗位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跳槽。而且,也許一直在默默努力,但成功的可能性並不是太大。我想,如果我們在35歲以前還沒有跳出教師隊伍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將這一職業視為終身職業。在跳出去之前,你必須要將目前坐着的這把椅子坐好!不要老想着做不平凡的事,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不平凡的事情?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不要在年青的時候目標遊離不定和搖擺,更不能在不得志的感歎中消耗掉最金貴的青春年華,及至過了浮躁的歲月,人安靜下來了,卻再也沒有了青春的活力,再也沒有了奮鬥的激情。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羅帝年輕時讀過師範,畢業時他問父親我該幹什麼?父親告訴他,如當教師,就好好當,不要做歌唱家的夢;若是想當歌唱家,那麼你就去做歌唱家的夢,不要在兩把椅子中間彷徨!他選擇了當歌唱家,經過七年練習,終於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經過7年的艱苦奮鬥,他終於在各大都會演出,成了著名的歌唱家。日本郵政大臣野田聖子,曾經做過洗廁所的工作。她説,就是洗廁所,也要洗得最好!

每一種工作都是學習的機會,每一個崗位都重要。不管未來怎樣變遷,坐定目前那把數學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離你也就不遠了,機會和賞識也就離你不遠了,人生的精彩也就離你不遠了。

讓我們牢記這樣的話:“我不停地向大海拋灑着,因為我相信,總有一粒砂,會被那隻貝殼珍藏。”

第二:做一個名師,一個成功的教師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從來未曾想過出名的老師成不了好老師。沒有人在年輕的時候真的能做到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那是失落者的失落之言。一個教師,年輕的時候,要有強烈的成功慾望。不要以為自己底子不好,成不了優秀教師。其實這觀點是錯誤的。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就85%居功於他對待事業的態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是代表他這個人”,積極的態度就有積極的富有生命意義的人生,消極的態度只能收穫庸庸碌碌的人生。

有一個年輕人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成功?蘇格拉底約年輕人第二天來河邊見他。年輕人如約而來,蘇格拉底不容分説將他推到河裏,直到奄奄一息才拉起來,蘇格拉底問年輕人:“這個時候最需要什麼?”年輕人深深吸了口氣,答曰:“空氣!”蘇格拉底説:“對!這就是成功的祕密。當你渴望成功的慾望就像剛才需要空氣那樣強烈的時候,你就會成功!”

渴望成功,並不是説要對名利過分的追求,一切順其自然,就像徐志摩説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最理想的姿勢,應該是向外求得事業的發展,向內提升精神疆域。誠如李叔同説的“無事澄然,遇事斬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那麼,我們就能正確地面對名利了。

第三:細節決定成敗

人生是由無數個細節串成的鏈條。不注重細節的打磨,就不可能達到人生的高度。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也往往做不好大事。細節有時候往往決定成敗。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尤其要重視公開課的每一個細節。記得01年,我參加山東省國小數學優質課評選,就因為所裁的幾個圖片不規則,而與一等獎失之交臂;把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困難估計足,把每一個細小的地方都考慮周到,課,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否則,就可能功虧一簣。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捕捉教育契機,抓住課堂的每個細節,將課堂偶發事件,當作教育的資源加以利用,使得我們的課堂如一泓活水,精彩紛呈。

我們還應該注重職場生態,注意與人交往的細節,做一個受人歡迎的同事和老師。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舉手,一投足,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品格與風範。

第四點:做個陽光老師

我一直以為,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是自己快樂健康地學習工作,帶領學生也快樂健康地成長。老師,要成為追求瀟灑人生的典範。那麼怎麼樣做個陽光的教師呢?

1、丟棄煩惱,在自己的心裏撒滿陽光。

一個稍稍負責任的老師,每天都面臨着很多煩惱。學生用他的無知與偏執讓你生氣,家長因對孩子的偏愛與袒護讓你動氣,領導因對你的誤解和不公讓你慪氣,而自己有時也無端地低着腦袋生自己的悶氣,這些氣爭先恐後地彙集到你身上,就成了一堆惡氣。氣生了不少,但問題沒解決不了。所以,我們得學會原諒,學會寬容,學一學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隨時準備把煩惱丟到垃圾桶裏,努力做個快樂陽光的老師,這是永葆青春的祕訣。

2、經常摸摸學生的腦袋,將陽光灑進學生的心裏。

我們不一定打心眼裏愛自己的學生,但既然從事了這一職業,就應承擔我們相應的責任,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且,不要將關注僅僅停留在意識裏、口頭上,而應讓學生摸得着,感覺得到。拾起學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學生的提問,常與學生個別談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聲問候,哪怕摸一摸學生的腦袋,這些都是能讓學生摸得着的關注。親切地摸一摸學生的腦袋,對學生微笑,我們,就能把陽光灑進學生心裏。

3、心中備有一本英雄譜,讓生活陽光燦爛。

如果真的決定將教書作為終身職業,那麼我建議大家在平凡的日子裏學一學武俠小説中的人物:練習教學本領,要象郭靖那樣持之以恆;學習文化知識,要象黃藥師那樣兼收幷蓄;對待突發事件,要象黃蓉那樣隨機應變;對待教學藝術,要象楊過那樣痴心不改;面對大千世界,要象老玩童那樣童心未泯;面對權術與名利,要象令狐沖那樣淡然處置,而不要象嶽不羣那樣處心積慮。

青年教師論壇發言稿 篇2

很榮幸能有這次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機會。

常言道:“學海無涯苦作舟”,師道依然。走上三尺講台,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經歷過悲喜交錯,茫然無主,但教海揚帆若能以愛為舟,以勤為槳,這一路上我們定能收穫到許多意料不到的驚喜,教學的航海之旅也會因此變得充實和快樂。

作為剛入職不久的青年教師,我們有足夠的熱情和活力,可是我們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可是我們缺少實踐經驗。如何成為一名有“温度”,“廣度”和“深度”的教師,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一,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師——讓學生感到温暖、安全、快樂的老師。

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師,做一名讓學生感到温暖,安全和快樂的老師。當我們有温度可感的時候,我們與學生的關係就會融洽,而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我們整個的教師生涯,也不過短短的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三年一屆,也是區區十幾屆的學生,我們和任何一個學生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好好把握珍惜這種緣分。魏書生曾經説過:民主像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民主的程度越高,這座連通心靈的橋就越堅固,越寬敞。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去愛學生,不用自己的思想禁錮學生,用正確的方式,讓學生感到温暖,發揮我們教師人格力量的指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讓他認為自己在班級裏是不可或缺的個體。老師的温度是一種輕聲無言花自開的感覺。老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涵養,一種無言的關懷,一種純樸、善良的情感,也許這種愛來得不是那麼轟轟烈烈,但卻有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也就是這樣的“春風化雨”,使我們的愛如汩汩清泉,靜靜滋潤着學生們的心田。

我想老師越有温度,無論是班級工作還是學生學習都會突破現實的瓶頸,朝學校、家庭、社會期許的目標跨進一大步。

二,做一名有廣度的老師——用淵博的學識征服學生

我們要有有一顆不息的求知心,知也無涯學海泛舟的進取心。

現代社會來看,終身學習是現代人基本要求,而對於我們老師來説,似乎有更高的要求。“國人不讀書,國家難以強盛;教師不讀書,教育難以興旺。”我們以前學的那點東西,如升斗之於海洋,停止學習是無法有效施教的。況且信息社會知識變化極快,而各類知識之間的交融又讓我們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會學習無異自閉於圍城。“給學生一碗水,自己有長流水”。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文學書要讀,理解我們民族思維和語言的特點。歷史書要讀,“煮酒論英雄”,從中找到人生的大氣與豪氣。哲學書要讀,讀哲學如對一雙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燭照靈魂,可以擯棄人的浮躁與淺薄,保持心靈世界的寧靜和淡泊。教育學要讀,改變一個觀念,獲得一份成功。宗教書要讀,教育家陶繼新主張教師要知道佛學,勵志書、成功學、心理學、管理類書也要讀。人物傳記要讀,從偉人身上能汲取人生力量和智慧。人的精神充實了,人的底藴也就有了。我們有了自己的底藴,我們才能夠從心底裏煥發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能保證我們有效地駕馭教育教學。

未來教師應博學多識,做到學習現代最新的科學理論,具備不斷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科學的預見能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更新應該是我們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

三,做一名有深度的老師——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

教學與研究使我們專業成長必備的兩個方面,努力做一名做一個不斷學習、積累,研究的學習型老師。

近年來,國家下發了一系列的有關課程改革的重要文件,要求全面深化文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我們英語學科也根據要求修訂了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核心素養”的理念,把“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列為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這就突出提升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而從課程改革的方向來看,這就要求我們創建“文化”含量高的課堂。如何創建一堂文化含量高的課堂,如何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公民素養,如何在核心素養下,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潛心鑽研。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我們只不過是一個裹足不前的教書匠。這是大方向的研究,而小方向的我們平日裏的教學工作又該如何開展和進行。我們平日裏無非就是聽課,備課和上課。

會聽課,一邊聽,一邊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學。第一,看授課老師對教材的研究,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的設計,然後跳出這些細節,從總體上看這節課的時間安排,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第三,聽課後的思考和整理。俗話説,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等。

備課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備課時,不僅要知道本節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還要考慮通過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將這些知識落實到每位學生,記得曾經以為一位老教師曾經説過,備好一節課,需要一生的時間。

上課使我們教學過程中最核心的環節,我們講的天花亂墜不如學生聽得神采飛揚。讓學生成為活動主角,我們來充當幕後導演。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説,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面對社會和學校的期望,家長的重託,學生的尊重,我們時時自省,倍感重任在肩。不能説我非常熱愛教師這個職業,但是我每天都教的很開心,我喜歡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我教的是兩個文科班,女生特別多,2班一個班裏也就僅有4個男生。女生的特點就是靦腆,膽小。我曾經看過一個國外的視頻,20個同等水平的男生和女生同時學習編代碼其中有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沒有完成任務,男生就跟老師説:there is sth wrong with my code。我的代碼出現了問題。而女生對老師説的是:thereissthwrongwithme。我自己好像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説女生相比較男生而言更容易沒有信心,更容易自責。耐心的多鼓勵他們,融入他們,在他們眼中,你不是一個高高在上有威嚴的老師,而是一個和他們一起,幫助他們學習成長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們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學習,我們共同努力,慢慢進步,我們怎麼可能學不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