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3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8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3篇

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1

這是本人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屬於一家之言,看看也好,別太當真。歡迎交流探討指教。(轉發)

1.關於箱、筏基礎底板挑板的陽角問題:

(1).陽角面積在整個基礎底面積中所佔比例極小,乾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鋼筋雙向雙排,且在懸挑部分不變,陽角不必加輻射筋,誰見過獨立基礎加輻射筋的?當然加了也無壞處。

(3).如果甲方及老闆不是太可惡的話,可將懸挑板的單向板的分佈鋼筋改為直徑12的,別小看這一改,一個工程省個3、2萬不成問題。

2.關於箱、筏基礎底板的挑板問題:

(1).從結構角度來講,如果能出挑板,能調勻邊跨底板鋼筋,特別是當底板鋼筋通長佈置時,不會因邊跨鋼筋而加大整個底板的通長筋,較節約。

(2).出挑板後,能降低基底附加應力,當基礎形式處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時,加挑板就可能採用天然地基。必要時可加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體沉降,當荷載偏心時,在特定部位設挑板,還可調整沉降差和整體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認為是挑板上砌牆,不宜再出長挑板。雖然在計算時此處板並不應按挑板計算。當然此問題並不絕對,當有數層地下室,窗井橫隔牆較密,且橫隔牆能與內部牆體連通時,可靈活考慮。

(5).當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礎挑板,有利於解決抗浮問題。

(6).從建築角度講,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當為多層建築時,結構也可謙讓一下建築。

3.關於箍筋在樑配筋中的比例問題(約10~20%):

例如一8米跨樑,截面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斷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範圍內加密。縱筋總量: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縱筋=1/4,如果雙肢箍僅為1/8,箍筋相對縱筋來講所佔比例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摳門。且不説要強剪弱彎。已經是構造配箍除外。

4.關於樑、板的計算跨度:

一般的手冊或教科書上所講的計算跨度,如淨跨的1.1倍等,這些規定和概念僅適用於常規的結構設計,在應用日廣的寬扁樑中是不合適的。樑板結構,簡單點講,可認為是在樑的中心線上有一剛性支座,取消樑的概念,將樑板統一認為是一變截面板。在扁樑結構中,樑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時,應將計算長度取至樑中心,選樑中心處的彎距和樑厚,及樑邊彎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階式獨立基礎變截面處的概念)柱子也可認為是超大截面樑,所以樑配筋時應取柱邊彎距。削峯是正常的,不削峯才有問題。

5.縱筋搭接長度為若干倍鋼筋直徑d,一般情況下,d取鋼筋直徑的較小值,這是有個前提,即大直徑鋼筋強度並未充分利用。否則應取鋼筋直徑的較大值。如框架結構頂層的柱子縱筋有時比下層大,d應取較大的鋼筋直徑,甚至縱筋應向下延伸一層。其實,兩根鋼筋放一起,用鐵絲捆一下,能起多大用,還消弱了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鋼筋如有可能儘量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6.鋼筋錨固長度為若干倍鋼筋直徑d,這是在鋼筋強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鋼筋強度未被充分利用時,如樑上小挑沿縱筋,剪力牆的水平筋端部等,錨固長度可折減。如剪力牆的水平筋端部僅要求有10d的直鈎即可。

7.柱子造價在框架結構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時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經實驗,考慮空間作用時,柱子縱筋加大至計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證塑性鉸不出現在柱子上。可不按計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縱筋,同時增大箍筋。

8.抗震縫應加大,經統計,按規範要求設的防震縫在地震時有40%發生了碰撞。故應增大抗震縫間距。

9.錨固?搭接?:例如,中柱節點處,框架樑下縱筋錨入柱內LAE,其搭接長度:2*LAE-柱寬,如鋼筋直徑25,LAE=40D,柱寬500,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長度,已經達到了1500,遠大於1.2*LAE=1200。而柱變斷面,如上下柱斷面相差50,上柱錨入下柱40D,此處按錨固還時搭接?

10.關於回彈再壓縮:

基坑開挖時,摩擦角範圍內的坑邊的基底土受到約束,不反彈,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彈,回彈以彈性為主,回彈部分被人工清除。當基礎較小,坑底受到很大約束,如獨立基礎,回彈可以忽略,在計算沉降時,應按基底附加應力計算。當基坑很大時,相對受到較小約束,如箱基,計算沉降時應按基底壓力計算,被坑邊土約束的部分當做安全儲備,這也是計算沉降大於實際沉降的原因之一。

11.柱下條基一般認為在剛度較大,柱子軸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時,可按倒樓蓋計算。實際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樓蓋計算。即採用修正倒樓蓋。先按平均反力計算連續樑,然後將求得的支座反力與柱子軸力相平衡,將差值的正值加到柱兩邊的1/3樑上,負值加在樑跨中1/3,相對來講,跨中1/3的壓應力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與柱子軸力平衡。

12.主樑有次樑處加附加筋:一般應優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認為是:主樑箍筋在次樑截面範圍無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樑兩側補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應絕對。規範説的清楚,位於樑下部或樑截面高度範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承擔。也就是説,位於樑上的集中力如樑上柱、樑上後做的樑如水箱下的墊樑不必加附加筋。位於樑下部的集中力應加附加筋。但樑截面高度範圍內的集中荷載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當主次樑截面相差不大,次樑荷載較大時,應加附加筋。當主樑高度很高,次樑截面很小、荷載很小時,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樑,主樑可不加附加筋。還有當主次樑截面均很大,如工藝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樑,而荷載相對不大,主樑也可不加附加筋。總的原則,當主樑上次樑開裂後,從次樑的受壓區頂至主樑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樑產生的剪力時,主樑可不加附加筋。樑上集中力,產生的剪力在整個樑範圍內是一樣,所以抗剪滿足,集中力處自然滿足。主次深樑及次樑相對主樑截面、荷載較小時,也可滿足。話又説回來,也不差幾根箍筋。但有時畫圖想偷懶時可用此與老總狡辯。

13.一般情況下,懸挑樑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長度較短時。與挑板不同,挑樑的自重佔總荷載的比例很小,作成變截面不能有效減輕自重。變截面挑樑的箍筋,每個都不一樣,加大施工難度。變截面樑的撓度也大於等截面樑。當然,大挑樑外露者除外。外露的大挑樑,適當變截面感官效果好些。

14.現澆板一般應做成雙向板。其一,雙向板的支承邊多,抗震的穩定性好,垮了兩邊還有兩邊。單向板垮一邊板就下來了。二,雙向板經濟。從計算上講,例如四邊簡支支承的雙向板,其單向跨中彎距係數約1/27,兩邊簡支的單向板跨中彎距係數為1/8,二者比為2*1/27/1/8,約為60%。從構造上,雙向板的板厚為1/40~50,單向板為1/3~40,雙向板薄,再着,即使是單向板,其非受力邊也得放構造筋。

15.樑墊:為了減小支座反力偏心對磚牆體產生的附加彎距,可做成內缺口樑墊。

16.一般認為,板的上筋直徑為8以上時,可防止施工時踩彎,而現場經驗看,只有螺紋12以上的才能保證。

17.現澆陽台欄板,從施工條件來講,當布單排筋時,板厚應大於80,雙排筋時,應大於120。因振搗棒最小為30,布單排筋時,板厚如為60,雙向鋼筋直徑如為8+6,則鋼筋兩邊僅剩23,無法振搗。

18.當某一房間採用雙向井字次樑時,板應考慮整體彎距。即,井字次樑分隔成的4個角上的小板塊,負筋應考慮按房間開間進深尺寸截斷,而不是僅僅按本小板格截斷。即次樑僅認為是大板的加勁肋。

19.當建築大多數房間較小,而僅一兩處房間較大時,如按大房間確定基礎板厚會造成浪費,而按小房間確定則造成配筋困難,當承載力能滿足要求時,可在大房間中部墊聚苯卸載,按小房間確定基礎板厚。

20.挑樑端部的撓度並不完全取決於本身的變形,其支座內垮的影響很可能超過挑樑本身

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2

對於手機的結構設計我們通常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先期的ID外觀設計就是我們拿過來一個方案公司的顯示模組和pcb主板的3d圖[之後通過其規格書。由做美術設計或工業設計師。做出手機的外觀一般為圖片格式然後把其轉化為2d的AUTOCAD圖做為我們外做結構3d的依據。一般給出我們主、左、右、後視圖。此階段經常要做出外觀設計變更。

隨後,如果外觀設計得到認可後我們結構工程師開始建3D。對於做3D的軟件在這大部分應用就是proe、一部分應用UG。我們在設計時與傳統建模有很大不同。原因:

1.手機的內部結構件一般達到20-30件。而且環環相連。一般為給塑膠件最大公差為+-0.05也配合間隙給出0.1-0.25mm的間隙。為此就不可以應用以前先建個別零件然後再組裝的模式。

2.在沒有做模具時經常要修改例如外觀與結構。這樣我們就應用在世界上已廣範應用的一種叫做自頂向下的設計的模式。其過程為先建一個大的master文件就是先做一個主要的手機大概外形,然後以此為後繼變更主線。在其內部開始拆件。其中大量應用了數據共享等命令。應用proe最大特點可以與許多格式轉換數據可充分共享。可以把分散的數據結合起來生成最終的想要的結構樣品。其中由於以後要通過這個圖紙製造模具這樣在設計master文件時就要考慮其製品的脱模。一般我們給出塑件的脱模斜度為2-3度因為其翻蓋面與主機面、翻蓋底與主機底各為不同的出模方向這樣我們建模時要分清加以注意。我們現在生成幾乎全部是用曲面生成的。做曲面最大好處就是靈活可以生成複雜的外形這在手機中最為重要。但是缺點就是模形樹生成的特徵太多文件大,最後在生成實體。

我們現在做手機外殼有專用的材料一般為透明pc或pc+ABS原因有以下幾點1.成形穩定可以達到手機性能要求。一般它的收縮率為百分之0.5-0.7左右可以更好的控制成型。2由於現在手機的外殼要經常拿在手中就要防止掉漆還要拿在手中有手感。這樣就要求塑料的性能可以進行UV處理就是所説的裝塗。此工藝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3現在手機顏色多種多樣就需要其可以有很高的着色性。可以説ABS+pc、PC可以使上面問題迎刃面解。我們公司現在應用的材料大部分為我給老師的材料它為pc料編號為HF-1023.一些具休的參數上面有介紹。

在設計殼體時我們一般設計的壁厚為1.0-1.4mm太厚會出現應力集中注射不完全等缺陷太薄如果小於0.6mm此時手機就會出現一用力件就會壞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在設計時加以注意。在壁厚設計時另一個重中之重就是要力爭要厚度均勻如不可以做到也要使其順滑過渡。不然以後的大量生產時就會出現應力集中、熔接痕過多等注射問題。

在處理圓角時一般我們在不影響功能和外觀時都要做面圓角結構要避免尖角。有尖角時我們生產的產品就會出現注射不滿的情況。給出圓角在1-1.5mm。

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3

這是本人10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屬於一家之言,看看也好,別太當真。歡迎交流探討指教。

1.關於箱、筏基礎底板挑板的陽角問題:

(1).陽角面積在整個基礎底面積中所佔比例極小,乾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鋼筋雙向雙排,且在懸挑部分不變,陽角不必加輻射筋,誰見過獨立基礎加輻射筋的?當然加了也無壞處。

(3).如果甲方及老闆不是太可惡的話,可將懸挑板的單向板的分佈鋼筋改為直徑12的,別小看這一改,一個工程省個3、2萬不成問題。

2.關於箱、筏基礎底板的'挑板問題:

(1).從結構角度來講,如果能出挑板,能調勻邊跨底板鋼筋,特別是當底板鋼筋通長佈置時,不會因邊跨鋼筋而加大整個底板的通長筋,較節約。

(2).出挑板後,能降低基底附加應力,當基礎形式處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時,加挑板就可能採用天然地基。必要時可加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體沉降,當荷載偏心時,在特定部位設挑板,還可調整沉降差和整體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認為是挑板上砌牆,不宜再出長挑板。雖然在計算時此處板並不應按挑板計算。當然此問題並不絕對,當有數層地下室,窗井橫隔牆較密,且橫隔牆能與內部牆體連通時,可靈活考慮。

(5).當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礎挑板,有利於解決抗浮問題。

(6).從建築角度講,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當為多層建築時,結構也可謙讓一下建築。

3.關於箍筋在樑配筋中的比例問題(約10~20%):

例如一8米跨樑,截面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斷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範圍內加密。縱筋總量: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縱筋=1/4,如果雙肢箍僅為1/8,箍筋相對縱筋來講所佔比例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摳門。且不説要強剪弱彎。已經是構造配箍除外。

4.關於樑、板的計算跨度:

一般的手冊或教科書上所講的計算跨度,如淨跨的1.1倍等,這些規定和概念僅適用於常規的結構設計,在應用日廣的寬扁樑中是不合適的。樑板結構,簡單點講,可認為是在樑的中心線上有一剛性支座,取消樑的概念,將樑板統一認為是一變截面板。在扁樑結構中,樑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時,應將計算長度取至樑中心,選樑中心處的彎距和樑厚,及樑邊彎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階式獨立基礎變截面處的概念)柱子也可認為是超大截面樑,所以樑配筋時應取柱邊彎距。削峯是正常的,不削峯才有問題。

5.縱筋搭接長度為若干倍鋼筋直徑d,一般情況下,d取鋼筋直徑的較小值,這是有個前提,即大直徑鋼筋強度並未充分利用。否則應取鋼筋直徑的較大值。如框架結構頂層的柱子縱筋有時比下層大,d應取較大的鋼筋直徑,甚至縱筋應向下延伸一層。其實,兩根鋼筋放一起,用鐵絲捆一下,能起多大用,還消弱了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鋼筋如有可能儘量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6.鋼筋錨固長度為若干倍鋼筋直徑d,這是在鋼筋強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鋼筋強度未被充分利用時,如樑上小挑沿縱筋,剪力牆的水平筋端部等,錨固長度可折減。如剪力牆的水平筋端部僅要求有10d的直鈎即可。

7.柱子造價在框架結構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時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經實驗,考慮空間作用時,柱子縱筋加大至計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證塑性鉸不出現在柱子上。可不按計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縱筋,同時增大箍筋。

8.抗震縫應加大,經統計,按規範要求設的防震縫在地震時有40%發生了碰撞。故應增大抗震縫間距。

9.錨固?搭接?:例如,中柱節點處,框架樑下縱筋錨入柱內LAE,其搭接長度:2*LAE-柱寬,如鋼筋直徑25,LAE=40D,柱寬500,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長度,已經達到了1500,遠大於1.2*LAE=1200。而柱變斷面,如上下柱斷面相差50,上柱錨入下柱40D,此處按錨固還時搭接?

10.關於回彈再壓縮:

基坑開挖時,摩擦角範圍內的坑邊的基底土受到約束,不反彈,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彈,回彈以彈性為主,回彈部分被人工清除。當基礎較小,坑底受到很大約束,如獨立基礎,回彈可以忽略,在計算沉降時,應按基底附加應力計算。當基坑很大時,相對受到較小約束,如箱基,計算沉降時應按基底壓力計算,被坑邊土約束的部分當做安全儲備,這也是計算沉降大於實際沉降的原因之一。

11.柱下條基一般認為在剛度較大,柱子軸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時,可按倒樓蓋計算。實際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樓蓋計算。即採用修正倒樓蓋。先按平均反力計算連續樑,然後將求得的支座反力與柱子軸力相平衡,將差值的正值加到柱兩邊的1/3樑上,負值加在樑跨中1/3,相對來講,跨中1/3的壓應力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與柱子軸力平衡。

12.主樑有次樑處加附加筋:一般應優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認為是:主樑箍筋在次樑截面範圍無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樑兩側補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應絕對。規範説的清楚,位於樑下部或樑截面高度範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承擔。也就是説,位於樑上的集中力如樑上柱、樑上後做的樑如水箱下的墊樑不必加附加筋。位於樑下部的集中力應加附加筋。但樑截面高度範圍內的集中荷載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當主次樑截面相差不大,次樑荷載較大時,應加附加筋。當主樑高度很高,次樑截面很小、荷載很小時,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樑,主樑可不加附加筋。還有當主次樑截面均很大,如工藝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樑,而荷載相對不大,主樑也可不加附加筋。總的原則,當主樑上次樑開裂後,從次樑的受壓區頂至主樑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樑產生的剪力時,主樑可不加附加筋。樑上集中力,產生的剪力在整個樑範圍內是一樣,所以抗剪滿足,集中力處自然滿足。主次深樑及次樑相對主樑截面、荷載較小時,也可滿足。話又説回來,也不差幾根箍筋。但有時畫圖想偷懶時可用此與老總狡辯。

13.一般情況下,懸挑樑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長度較短時。與挑板不同,挑樑的自重佔總荷載的比例很小,作成變截面不能有效減輕自重。變截面挑樑的箍筋,每個都不一樣,加大施工難度。變截面樑的撓度也大於等截面樑。當然,大挑樑外露者除外。外露的大挑樑,適當變截面感官效果好些。

14.現澆板一般應做成雙向板。其一,雙向板的支承邊多,抗震的穩定性好,垮了兩邊還有兩邊。單向板垮一邊板就下來了。二,雙向板經濟。從計算上講,例如四邊簡支支承的雙向板,其單向跨中彎距係數約1/27,兩邊簡支的單向板跨中彎距係數為1/8,二者比為2*1/27/1/8,約為60%。從構造上,雙向板的板厚為1/40~50,單向板為1/3~40,雙向板薄,再着,即使是單向板,其非受力邊也得放構造筋。

15.樑墊:為了減小支座反力偏心對磚牆體產生的附加彎距,可做成內缺口樑墊。

16.一般認為,板的上筋直徑為8以上時,可防止施工時踩彎,而現場經驗看,只有螺紋12以上的才能保證。

17.現澆陽台欄板,從施工條件來講,當布單排筋時,板厚應大於80,雙排筋時,應大於120。因振搗棒最小為30,布單排筋時,板厚如為60,雙向鋼筋直徑如為8+6,則鋼筋兩邊僅剩23,無法振搗。

18.當某一房間採用雙向井字次樑時,板應考慮整體彎距。即,井字次樑分隔成的4個角上的小板塊,負筋應考慮按房間開間進深尺寸截斷,而不是僅僅按本小板格截斷。即次樑僅認為是大板的加勁肋。

19.當建築大多數房間較小,而僅一兩處房間較大時,如按大房間確定基礎板厚會造成浪費,而按小房間確定則造成配筋困難,當承載力能滿足要求時,可在大房間中部墊聚苯卸載,按小房間確定基礎板厚。

20.挑樑端部的撓度並不完全取決於本身的變形,其支座內垮的影響很可能超過挑樑本身的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