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43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初步感受到應用加法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加法的運算律。

教學難點

概括加法的運算律,嘗試用字母表示。

教學過程

一、教師適當引導,進入新知。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課件出示:這是同學們課外活動的情況。誰能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聯繫題意講解,並板書:28+17=45(人),問:還可能怎樣想:17+28=45(人)。

板書算式。

2、比較這兩道算式有什麼不同?

3、得數相同的算式我們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成等式。

4、舉例:你能再説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自己寫一寫。學生説,老師相機板書等式,並追問:介紹一下你是怎麼寫的?核實是否相等。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有什麼規律?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發現規律。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個規律?可適當提示:用符號、文字、字母

學生思考,充分發表自己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7、數學上,我們一般用a、b表示兩個加數,可以寫成:a+b=b+a.老師小結:

引出:加法交換律(板書)

8、小練習:填數

三、教學加法結合律。

1、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動腦,有了很多發現,大家真不簡單。現在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看看會有哪些收穫?課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題意追問算式含義,並相機加括號表示先算。還可能先算什麼?説算式含義

3、比較這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得數為什麼相同?我們可以用等號連成等式。

4、出示書上題目,説一説,算一算。

5、概括規律: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發現規律。

6、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學生舉例。

7、教師小結,引出:加法結合律(板書)。如果用a、b、c分別表示這三個加數,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練習:填數。

四、總結新知,組織練習。

1、剛才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它們都是運用在加法中的規律。師總結。

2、課後練習:

(1)下面等式各應用了什麼運算律?學生説一説,對第三道重點分析,引出加法運算律有作用。

(2)比較體會運算律的作用,知道湊整百。

(3)湊整百小練習。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7、28頁的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並能靈活運用。

2.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從現實的問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是什麼節日?

生:植樹節。

師:對呀,春天是植樹的季節(展示課件)。咱們學校也組織了植樹活動,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這次活動?它們一共要植多少棵樹?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展示課件)這是我們學校植樹的信息。

①這次參加植樹活動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樹60課,女生要植樹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學參加植樹活動,一共要植多少棵樹嗎?

[評析:在課的開始,教師能夠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創設了植樹節的情境。這樣處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情景、條件、問題學生都十分熟悉,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一)體驗加法的意義

師:請你在練習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彙報,師板書。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師:這兩個問題都是用加法計算的,誰來説一説,你為什麼要用加法?

學生説想法。

師小結:這兩道題都是要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就要用加法計算。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問題還要用到加法來計算,誰來舉一個例子。

一生舉例並例式解答。(師板書)

師:生活中像這樣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多不多?説一個給同桌聽聽。

[評析:結合現實生活情境,體會加法的意義。]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三組算式,你能發現些什麼?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彙報。

(學生彙報時,讓學生結合第一組算式説一説,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36+2222+36)

師:大家看,這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和相等。這兩個算式可以怎麼樣?(板書:=)

師:第二組算式可以怎樣寫?

(生答,師板書:60+44=44+60)

第三組算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師:大家看,這幾個小組總結出了這幾道算式中的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以後,它們的和不變。你們小組的結論和它們一樣嗎?誰能再來説一説。

師:這三組算式都是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沒有變。是不是任意的兩個數相加,都有這麼一個規律呢?誰能來任意説兩個數?

生:38+56。

師: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板書:

師:這兩個數相加符合這個規律,其餘的數是不是也有這個規律,請同學們先自己在練習本上舉幾個例子驗證一下,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小組交流,彙報。師板書。

師:剛才這麼多的小組説出了這麼多的'算式,哪個小組還願意把你們的結論告訴同學們?

師:剛才,經過同學們的努力,發現了不管這兩個加數是什麼,只要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不變。我們把這個規律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

學生齊讀一遍。

師: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加法交換律)

[評析:在學習加法交換律時,遵循先觀察,再交流,讓學生初步感知規律;再舉例驗證,進而發現總結規律,這樣一個思路來教學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課堂氛圍和諧、活潑、寬鬆。]

(三)學習用喜歡的方法表示

師:剛才是咱們自己發現了加法的這個重要的規律,你能不能用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

師: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説一説你的想法。

生彙報,師板書:

a+b=b+a(師:你能告訴同學們a、b分別表示什麼嗎?提示學生這兩個字母可以是任意的兩個數。)

甲+乙=乙+甲

△+○=○+△

師:同學們説出了這麼多的辦法,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字母表示。學生齊讀一遍(a+b=b+a)。

[評析: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符號感,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為以後正式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打下初步基礎。]

(四)加法的應用

師:咱們知道了加法交換律,並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請同學們想一想,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哪些地方用到過加法交換律?

生:驗算加法時。

三、練習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又學會了新的知識,掌握了新的本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呢?還有更高興的事情呢。

(展示課件)你們看,森林王國裏的小鳥和小鴨,想和同學們來交朋友,你們願意嗎?不過他們可是有備而來,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領。怎麼樣,敢不敢來試一試?

(課件)一、你能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數嗎?試試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細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換律嗎?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運用加法交換律,你能寫出幾個算式?寫寫試試吧。

25+49+75=()+()+()

學生寫出算式以後,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哪兩個數交換了位置,在這些算式中,你認為哪一道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説説你的想法。

師:小鳥和小鴨的.問題都解決了,它們高興得不得了,想請同學們參觀它們的家園,高興嗎?(課件展示)

[評析:通過這些題目,既鞏固了今天學的新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為後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總評】

1.這節課真正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真實地呈現給了學生。

2.真實地體現了學生的思想過程。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交換律表示出來,在他們得出了加法交換律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如有的學生説可以用猴子表示一個加數,用兔子表示另一個加數,這個過程把學生那種真實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現了出來,他們決不拘限於用字母表示數,而是用哭臉、笑臉、太陽、月亮、顏色來分別,這是我們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給學生探究數學的方法,遵循了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那就是發現規律、驗證規律、應用規律。

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先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植樹生活中發現規律,再引導學生驗證這個規律,最後應用規律來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探究數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學生如果能真正掌握這種方法,並能把這種方法應用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那可以説受益終生。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並能靈活運用。

2、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從現實的問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過程

一、誘趣激學

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裏有一個小動畫

1·動畫片《朝三暮四》

2·引發思考,感知規律

看完這個動畫片,你想對同學們説些什麼?(如果學生們笑了,就藉機問問學生們笑什麼?)引導説出:

4+3=7(個) 3+4=7(個)課件出示

問:這兩個算式有什麼聯繫?(得數都等於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麼數學符號連接起來呢?(等號)

課件演示:4+3=3+4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1.解決問題,發現規律

談話: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同學們會騎自行嗎?(會),李叔叔也會騎車,他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幫忙解決一下。 課件出示騎車主題圖。

問:從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麼呢?(上午騎了40千米,下午騎了56千米,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問:一共騎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計算解決這個問題嗎?(能)

請在草稿本上做,老師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書黑板。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問:觀察這兩個同學的列式,你們發現呢什麼?

兩個算式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

課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40+56=56+40

2.舉例猜想,概括規律

課件出示4+3=3+440+56=56+40

觀察這兩組算式,都是兩邊計算的結果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你能再舉出幾個這樣的列子嗎?同桌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把學生的彙報結果寫在黑板上。

同學們真聰明,舉了這麼多的列子,你能發現什麼規律嗎?請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來。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總結板書: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問:你能給這個規律起個名字嗎?(加法交換律)

我把加數換成其他任意的數,交換律還成立嗎?老師這裏有幾組算式 課件出示講解過程

① 30+20 兩位數加上兩位數,交換加數的位置,和是不變

② 100+30 三位數加上兩位數,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也是不變

③ 1000+200 四位數加上三位數,交換加數的位置,和還是不變

剛才經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發現了不管這兩個加數是什麼,只要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他們的和不變。我們把這個規律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課件出示加法交換律的內容。

3.用喜歡的方式表示規律

怎樣表示任意兩數相加,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呢?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嗎?

請同學們相互討論,老師下去幫助同學

全班交流 想法一: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想法二:□+○=○+□

想法三:a+b=b+a

師:同學們各抒己見,用了這麼多的方式表示。同學們覺得哪一種最好呢?為什麼?(簡潔明瞭。)

課件出示:a+b=b+a

談話:咱們知道了加法交換律,並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請同學們想一想,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哪些地方用到過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時)

課件演示876+1924

4.思考題,拓展規律

下面這個等式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嗎?

課件出示3+4+5=4+3+5

在三個數相加里面,我們也可以用加法交換律

運用加法交換律,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355+423=423+()

258+( ) =340+()

a+268=268+( )

35+42+65=35+()+( )

總結:這節課上,同學們個個表現都很棒,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學習熱情不斷高漲,數學家們總結的規律,我們也能發現,同學們真棒,想一想我們探索加法交換律的過程,你有什麼收穫呢?

看來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計算的規律瞭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計算過程中還有很多的規律,比喻説25+32+75 怎樣計算更簡便呢?讓我們帶着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來迎接下一節課吧!

國小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4

[教材簡解]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國小數學第七冊第六單元第1課時的內容,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運算定律,對於加法交換律的內容,從知識的層面上看,學生學習、理解、運用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也已經滲透,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習加法的運算定律,為以後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打下初步基礎,同時也為簡便運算打下基礎。

[目標預設]

1、使學生經歷觀察、猜想、驗證、結論的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結合具體實例,理解並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加法驗算.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地喜悦,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4、通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

2、理解不同算式間的相等關係,發現規律,概括運算律。

[設計理念]

1、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掌握新方法。

2、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嚮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策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預設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與思維坡度。

3、本着真實有效的宗旨,讓課堂煥發生活的活力,讓每個孩子在民主、平等的課堂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並注重教師與學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在對話中加強情感交流,使得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從而讓教師與學生都獲取豐富的,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設計思路]

1、展示生活題材的數學例題,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從而初步感受規律。

2、充分感知,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觀察,比較、不斷地思考與建構。得出規律,並能運用規律。

3、幫助學生反思學習過程,並總結數學思想與方法,並讓學生嘗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4、總結歸納。通過對一節課學習的回顧,讓學生談談收穫,尤其是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上做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高斯國小的故事:1+2+3+4+5+6……+97+98+99+100=?

2、引入新課:高斯為什麼能快速的找到答案,計算加法時是不是有什麼運算規律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索這個問題。

板書:加法運算規律

二、自主探索,尋找規律(加法交換律)

(一)出示情境圖

四年級的同學們在開展跳繩和踢毽子的活動,從圖中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多指名説)

(二)、解決問題,探究規律

1、出示問題:

(1)跳繩的有多少人?

(2)女生共有多少人?

(3)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師生研究解決第一個問題,揭示加法交換律。

(1)指名口頭列式:28+17;還可以怎樣列式?17+28;説説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這兩個式子相等嗎?為什麼?(計算結果相等)(都是求跳繩的有多少人)那我們就可以用“=”把它們連接起來。教師板書:28+17=17+28,指名讀算式。

(3)解答:女生共有多少人?板書等式:17+23=23+17

(4)仔細觀察這兩組等式左右兩邊的算式,思考:什麼變了?什麼沒變?你有什麼想法?(兩個數的位置變了,數據、運算符號、結果沒有變)

(5)這只是猜想,這種猜想在其他加法運算中也存在嗎?你還能舉幾個像這樣的例子嗎?(指名説,教師板書。)這樣的例子寫的完嗎?

(6)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麼發現?能找出它們共同的規律嗎?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全班交流。

(7)師:剛才老師用省略號把無數個這樣的等式藏了起來,你還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字母、符號、文字等方式把這個規律簡明的表示出來嗎?試試看。

交流介紹:數學中一般用字母來表示:a+b=b+a,這裏的a可以表示任意一個加數,b可以表示任意的另一個加數。這也是我們剛才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所得到的結論。這個規律叫加法交換律、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運算律。(板書課題)

3、其實加法交換律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回顧一下,我們以前學習什麼知識時也用了加法交換律?想一想加法是怎樣驗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