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3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58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巷深處》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3篇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

(1)體會瞎眼養母和養女之間深深的母子之情。

(2)學習文章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瞎眼養母和養女之間深深的母子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1.初步感知

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提煉課文所體現的情感。

2.分析、討論標題——《小巷深處》的作用。

問題:能不能把標題《小巷深處》的“深”字去掉,改為《小巷處》?

討論、明確:“深”指小巷的長,幽深。與“小”字配合,突出了“我們”住的偏僻,“我們”家的貧窮。

追問

①深”字有幽深的意思,突出了我家的偏僻和貧窮,在情感上有什麼作用呢?

討論、明確:“深”突出了“我們”住的地方很偏僻,“我們”家很貧窮。可是養母卻收留了我,可見養母對我情深。

②:哪些地方體現了養母對我情深呢?在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③:養女對養母的一片深情又是什麼態度呢?有什麼變化嗎?文中找找,抓住關鍵詞句或自己概括回答。

歸納小結:養女對瞎眼養母的情感深不深?現在請同學們來總結一下,“小巷深處”中的“深”的含義有哪些?

討論、明確:"小巷深處"是母女倆家的所在,是她們生活的場景。“深”是幽深的意思,與“小”字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我們”住的偏僻,“我們”家的貧窮。

更突顯出瞎眼養母和養女之間的深厚感情,她們的這種深厚的感情超越了物質,超越了血緣關係,是難能可貴的。

3.學習文章藉助具體意象抒發情感的方法。

問題(1):第27段中“路”“小巷”“竹棒”“人影”順序能不能調換,有什麼規律?真的看到了這些嗎?為什麼要重複“長長”?

討論、明確:不能調換。範圍由大到小最後聚焦到母親身上,這些都是“我”和母親一同生活時熟悉的事物,能夠引發人的聯想、勾起人的想象,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 藉助這些“物”形象具體地抒發了“我”對養母的思念和自己的悔悟。這裏是“我”想象的情景,表現“我”對母親的這種感情是翻越千山萬水,沒有空間的阻隔的。“長長的”重複,是強調了我對養母的情感的深沉。

追問:想象三年來“我”不與瞎眼的養母見面,母親對“我”思念的情景。使用原來的句式。路,小巷,竹棒,人影應該是什麼順序?改後讀一讀。

問題(2):課文還有哪些段落是把抽象的情感通過記憶中典型的“物”,具體形象地來抒發的?讀一讀體會這種感情。

4.作業:

以下句式,任選一條,寫一段通過具體的“物”來抒情的文字,

⑴我開始淡忘了……那……甚至淡忘了……

⑵我其實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還有,還有……那……那……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的第六課,是一篇回憶性的抒情散文,抒發了養母對“我”深切的愛和“我”對養母的感情。文章富有感染力,很適合國中生學習。它的語言淺顯明瞭,但情感內涵豐富,可以通過此文教育學生尊敬和愛戴自己的母親。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加深兒女對母親的理解;

2、學習如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二、學生分析:

學生剛離家到學校唸書不久,普遍都有思鄉、思家、思親情結。特別是思念自己的母親。但是他們又搞不懂自己離不開母親的真正原因。這正是學生的天真幼稚之處,也是為人處世膚淺的一面。他們的真情需要薰陶、需要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在他們幼稚的心裏種下“孝”的種子。

三、設計理念:

體現語文人文性,學生的主體性和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創設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水平和審美情趣,使他們敢於説話,敢於質疑,這就是本節課的設計思路。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經歷和實際,體會母女之間那種真摯的情感,並認識母親對子女成長所做出的無私奉獻。

2、知識目標:瞭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懂得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教學流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欣賞歌曲《媽媽的吻》。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歌曲的動人旋律及感人的歌詞,同時談一談自己的內心感受。

反饋:這個環節學生普遍比較能投入,能夠為歌曲優美的旋律所吸引,有些同學甚至產生共鳴,流下了眼淚,特別是女同學。另外同學們在談自己感受時均認為這首歌很有吸引力,很令人感動,而且容易引起自己對往事的回憶。我想借助一些優美的暗示來上語文課效果的是很好的.,同時學生的心底是純真無邪的。

2、學生分組討論,暢談感受。

A、母親對自己影響最深刻的一件事:

反饋:有的同學談自己生病時母親連夜或冒雨送他(她)到醫院的故事;有的同學則談了母親在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巨大幫助;有的同學甚至提到母親如何對自己進行嘔心瀝血的教育,如何為了兒女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總之有回答問題的同學在談話過程中無不流露出感激和自豪之情。認為自己應該在長大後孝敬和報答自己的母親。

反思:學生各式各樣的回答,雖然讓人應接不暇,但我內心裏還是感到欣慰。因為通過他們的回答和談話,我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含義所在。我想我面前坐着的是一羣本性善良、質樸的孩子,如果教師能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教育,我們使學生“學會做人”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B、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經做過的對不住母親的事:

反饋:一開始學生都不太敢説出自己做錯的事,後來在我的帶動下(先讓他們聽我的經歷——這也體現師生平等、互動的原則)同學們慢慢踴躍起來了,紛紛打開自己的心扉,把壓在自己心中的不快都説了出來。比如有個同學説自己曾經在背後罵過母親,並取笑她,後來發現自己錯了又沒膽量向母親承認錯誤;還有個同學説自己假裝生病,來騙取母親的同情……

反思:雖然同學們的話讓我感到驚訝,但我同時卻也看到了他們誠實、善良的一面和可塑性。作為教師,我想應該從正面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讓他們知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二)、學生閲讀課文《小巷深處》,並且分組探究:

1、課文中的“小莉”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母親的?(主要通過哪些描寫)

2、應如何評價她的這種行為?

反饋:對於第一個問題,學生們的討論相對活躍,但是回答的答案比較統一。一般是:喜歡→反感→討厭→感動。學生能夠較全面地去發現問題。而對於第二個問題,學生們則由討論轉化為爭論,主要形成兩種觀點:

1、對“小莉”的行為應持批評態度,因為她忘恩負義,沒有盡到做女兒的責任,對不起自己的養母;

2、認為“小莉”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為她是一個被撿來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時她還是一個孩子,是老師、家長沒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錯能改的做法也是值得表揚的。

反思:暫且不管誰對誰錯,就這一環節同學們的表現來説,已經達到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另外,我們也發現了學生自身擁有的人文性。這便是語文教學最需要,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我想如果能以此為基點,緊緊結合課改新理念,我們的語文教育一定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給學生多一些思考、説話的空間和時間,多走近學生、瞭解學生,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究,這應該成為語文老師的一種習慣。

(三)、佈置作業:

1、調查自己母親的生日並準備祝賀方式(寫一寫自己的設想);

2、完成課後練習。

五、課後反思:

這一節課在接觸語文的人文性後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正確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一失足成千古恨”,孩子是純真、幼稚的,他們的心地不壞,並充滿好奇,只要老師耐心地教育,他們是會明白事理的。我想這一節課最大的成功是我進一步瞭解了學生,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孝”字的含義。當然,在這一節課中我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比如:留給學生説話的時間還是不夠;課堂形式也較單一,沒有讓學生更徹底地表現自己能力;同時對個別學生的引導還是不夠,以致他們孤芳自賞、顧影自憐,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價值觀:讓文中最精華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來薰陶感染學生,感悟母愛、讚美母愛。

  教學設想

1、教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是基礎,品味文章事情是重點,激發學生理解愛、感悟愛是難點,這也是文學作品教學的重要價值所在。

2、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塊層層推進,以“這是一個故事”、“養母是一個的人”、“妙在,寫(用)得好,它表現了(它寫出了或它説明了、它點出了)”貫穿其間,以學生談感受母愛、理解母愛和根據對“愛”的理解,説一句很美的話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內涵,昇華作品的美點精粹。由淺入深,逐塊推進,讓學生自由説、主動説、積極討論,相互質疑,理清作品內容,品味感情,領會深意,感受母愛,學會做人。

3、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緊扣精彩凝練的語言文字,讓文學作品的韻味,情感價值充盈課堂。

4、用孟郊的《遊子吟》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導入,用感動人心的MTV《懂你》創設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衝擊與震撼,引起共鳴,真正感悟、理解偉大的母愛。教學過程

課前2分鐘播放MTV《懂你》,創設氛圍,觸發學生愛的情感。

導入:

同學們,在唐詩中有一首讚美母愛的詩歌,那就是孟郊的《遊子吟》,同學們還能背出這首古詩嗎?(全班背誦《遊子吟》)

幾年前,香港曾舉行過一次“我最喜愛的一首唐詩”的評選活動,孟郊的這首《遊子吟》榮登榜首。想一想,人們為什麼會如此鍾愛這首詩呢?(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這首詩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一片愛心,而這種愛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撥動無數讀者的心絃。看過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誰,都會潸然淚下,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林莉的《小巷深處》,來聆聽一段感人的有關母愛的故事。

第一個教學板塊:理解課文

1、學生各自圈讀字詞,藉助工具書查閲字詞。

2、教師點出需要認讀、積累的字詞。按句式説話:這是一個故事。

瘦癟炫耀執著揶揄

落寞哽咽蹣跚憧憬

3、快速默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了解詞語的語境義。

4、進行寫法指導,閲讀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瞭解,選擇角度用“這是一個故事”這個句式説話,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

學生説出的內容可能有:這是一個愛的故事。一個養母收養棄嬰的故事。一個小巷深處的故事。一個棄嬰長大後厭貧離開養母最後悔悟的故事等。

同桌相互討論,標出“我”對家對母親感情變化的句子。

5、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養母為“我”做了哪些事?

(學生回答)

6、分角色朗讀:“那個學期的最後一個星期……又彷彿在等候”,請同學們用“養母是一個的人”的句式説一句話。(教師示範,學生髮言)

7、同桌相互討論,標出“我”對家、對母親感情變化的句子。理解是什麼原因使“我”疏遠母親,淡忘破舊的家?

8、質疑:再次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詞句(學生提出的問題儘可能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只作點撥)。

小結:

文章用樸素無華的語言,通過生活瑣事表現養母對“我”的愛,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母親躍然紙上,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的市場與無私。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我”隨着年齡的增長,對養母的感情變化了,最後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這平實的敍事中潛藏着一條深沉而真摯的感情之流。

第二教學板塊:品味課文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讀,並談談自己的理解。(自己先小聲地各自説,然後發言)

2、教師:預習的時候要求同學們“從任何一個角度説説對課文的理解”,這句話應該這樣説:“妙在,寫(用)得好,它表現了(它寫出了、它説明了、它點出了)”

3、教師示範:妙在“在風中,她的臉是那樣黝黑,她的手是那麼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麼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兒卻是那麼挺拔,那麼堅定,彷彿在憧憬,又彷彿在等候。”妙在描寫了母親的外貌,既寫出母親的痛苦,又寫出母親的堅強。

(學生們按句式發言)

4、教師指出最重要的是:

①妙在用生活瑣事,表現了一個母親偉大而無私的情懷。

②妙在用小巷深處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長長的竹棒為情感依託,寫出了母女情深。

③妙在語言描寫和外貌描寫,寫出了母親的含辛茹苦,母親的寬容,母親的堅強。

④妙在用含蓄的寫法,寫出母親對“我”觀察細緻,瞭解透徹,表達母親對“我”深深的愛。

小結:

通過理解課文、品味課文,我們感受到小巷深處那深深的母愛,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一定對作品有了更深的感受。

第三個教學板塊:感悟課文

1、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春雨一樣滋潤着我們,學習了這篇感人的散文,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前後桌討論交流,而後上台發言)(老師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

2、播放MTV《懂你》,創設氛圍。(學生邊欣賞,邊跟着唱)

3、“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母愛事那樣的無私與聖潔,母愛也是永恆的話題,現在請同學們根據你對“母愛”的理解,以“母愛”為話題,説一句很美的話,長短不限。

教師示範:母愛是燈,照亮前行的路。

學生説話,教師整理。

4、比較閲讀:《又見秋風起》(參閲《教師用書》P55)

5、小結:

同學們,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愛像陽光一樣,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細心感受,你不難發現你生活在母愛之中,請珍惜這份濃濃的親情吧!

6、佈置作業:

①把文中四個字的詞和你認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讀書文摘卡”上。

②課後練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