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集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陋室銘》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集合)

《陋室銘》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借描繪陋室,表現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體會本文語言凝練、聲調和諧的特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分析能力訓練與朗讀能力訓練同步進行。

 教學過程

一、朗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標出不會讀的字,查字典給這些字注音。

2.放聲讀課文,在讀準每個字音的基礎上,按標點讀出停頓。

二、討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寫“山不在鬧,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目的是什麼?提示:為比喻因“德馨”而陋室不陋。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描繪了陋室周圍的環境,可以用怎樣的詞語概括這裏環境的特點?提示:環境幽雅。

3.對居室周圍環境的描寫,與表明作者“德馨”有什麼關係?提示:“綠苔漫上階沿,青草長滿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絲毫不感到荒涼、寂寞。這種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怎樣表明作者“德馨”的?提示:作者只與“鴻儒”交往,表現出對權貴的蔑視,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

5.“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這與表明“德馨”有什麼關係?提示:作者用“調素琴、閲金經”的恬淡生活與“絲竹”“案牘”的煩亂對比,流露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抒發了安居陋室的情趣。這種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

6.作者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麼?提示:“諸葛廬”“子云亭”都因主人“德馨”而不陋。作者用來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諸葛亮、楊雄自況,表明自己非凡的抱負。7.結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麼作用?提示:結構上,與開頭呼應。內容上,總結全文。引孔子的'話證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顯其陋的哲理。

8.試用簡明的話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現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與鴻儒交往,悠閒自得,胸懷着諸葛亮、楊雄那樣的抱負。

三、朗讀:讀出語氣,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按下面提示練習讀出相應的語氣:

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要讀出議論語氣,即用“有仙”使山着名,“有龍”使水靈,並證明“德馨”使“陋室”不陋。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要讀出描寫語氣,也就是要再現綠苔漫上階沿,青草長滿庭院的情景,表達出作者喜愛這幽雅的環境、安居陋室的感情。

3.“談笑有鴻儒……無案牘之勞形。”要讀出敍述語氣,彷彿在向人們介紹自己日常在陋室中的活動。要流露出對污濁的官場生活的厭惡,安居陋室、自得其樂的感情。

4.“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要讀出抒情語氣,彷彿作者自豪地説:我的陋室啊,多麼象南陽的諸葛廬,多麼象西蜀的子云亭。我感到驕傲!

5.“孔子云:何陋之有?”要讀出反問語氣,表達作者以“行馨”自勉,甘居陋室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課文,讀出語氣,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討論: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聯繫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經歷,談談作者表明的“德馨”有哪些積極意義。提示:作者恬淡樂觀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操守。他蔑視那些當朝權貴,厭惡污濁的官場生活。他的甘居陋室,以諸葛亮、楊雄自比,正是他正直、高尚節操的反映。

2.作者的“德馨”反映出怎樣的消極因素?提示:自命清高,超然脱俗的情調是消極的。反映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

五、背誦這篇課文

《陋室銘》教學設計2

【設計思想】

本設計根據《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銘文用韻和稱揚道德的特點,通過誦讀和韻譯,使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容,感受銘文的音韻之美。教學中,注意扣住“德馨”,從描敍和議論兩個角度,引導學生體味作者的情操之美,領略文章文法之妙。在此基礎上,促成學生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目標】

1.背誦名篇名句。

2.體悟作者安貧樂道,保持高尚節操的情懷。

3.培養學生運用託物言志等手法表達自我的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韻之美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銘”者(板書:銘),記載也,在器物或碑石上刻字,表示永記不忘,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體。為了便於廣泛傳誦,牢記不忘,文字簡約的銘文都非常講究修辭,講究押韻。本文雖然篇制短小,但運用對偶等修辭,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同時通篇協韻(“青”韻通押到底),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音韻之美,乃韻文也(板書:韻)。

欣賞配樂朗誦《陋室銘》。

師:感受這篇銘文的音韻之美,一要把節奏韻律讀好。

複習節奏的概念(句中根據音節或意義進行有規律的停頓叫做節奏)。指名根據剛才欣賞的配樂朗誦,朗讀文中停頓需要注意的幾個重點句子(投影: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②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要求正確停頓。

師生正讀: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②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生齊聲誦讀全文,體味明快的節奏韻律之美。

師:感受這篇銘文的音韻之美,二要把韻腳讀好。

複習韻腳的概念(放在句尾的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生標出韻腳。生齊聲誦讀全文,體味押韻的迴環往復之美。

師:感受這篇銘文的音韻之美,三要韻譯(針對這篇銘文作為韻文的特點,根據韻文韻譯的原則),而不是一般的'翻譯。一般的翻譯只注意求索原文的意藴美,而韻譯還注意不失原文的音韻美。這樣翻譯後,與原文保持一致的美。翻譯時,儘量讓上下句的字數相等,結構基本一致,同時注意押韻。

學生利用書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老師點撥,韻譯。

參考韻譯: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在於深,有龍(潛藏)則可降福顯

《陋室銘》教學設計3

《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久為流傳,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丰姿綽約的氣韻。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閲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悦感與成就感,結合"洋思"教學模式,做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讓學生借鑑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掌握古為今用的學習方法,深入瞭解作者思想,結合時代具有積極參與現實的意義。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 "名"、"靈"、"斯"、"惟"、"馨"、"鴻"等實詞的含義,瞭解與本文相關的文學常識。

2、能通暢地朗讀全文,獨立疏通文意,小組合作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先學後教,兵教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

重點實詞的用法;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獨立梳理文意;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在遙遠而神祕的唐朝,有這樣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他曾兩度被貶,但卻不改其志。他迎着歲月的風塵,品味着世事的滄桑,獨自在陋室中生活着。他的陋室環境清幽,他的朋友博學多才。在這裏,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他,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劉禹錫。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他的陋室,品味一下他超然的生活。(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 "名"、"靈"、"斯"、"惟"、"馨"、"鴻"等實詞的含義,瞭解與本文相關的文學常識。

2、能通暢地朗讀全文,獨立疏通文意,小組合作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背誦全文。

3、體會作者的高尚品質。

三、"先學"檢測:

1、作者介紹

2、背景介紹(學生彙報預習情況)

四、自學指導:

一讀:讀準音,通文意

1、自由朗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三分鐘後,比誰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學生聽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4、指名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更好。

5、再放課件,學生跟讀課文。

二讀:重情感,練譯講

1、小組內自由朗讀,然後參考課下註解或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有疑難向同學或老師請教。5分鐘後,比誰譯講的最準確。 譯講方法:逐句譯講,即讀一句,解釋一句(人名、地名不譯)。

3、小組討論:用原文回答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文中哪句話統領全文大意?

(2)文章從何入筆?

(3)作者筆下的陋室環境如何?

(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麼樣?

(5)作者從哪幾方面寫"陋" 室?

三讀:探問題,悟意旨

1、 閲讀課文,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路。

1—3句: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點明主旨。

4—7句:描寫陋室的特點,突出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襯托陋室不陋。

8—9句:類比古賢,點明陋室不陋

2、全班齊讀短文,暢所欲言: 你覺得陋室的主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當堂訓練:

1、練習背誦,五分鐘後比一比誰背得好。

2、看圖背句子。

3、小組接力背誦。

4、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山不在高,有仙 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出名)(成為靈異的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只)(品德高尚)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大)(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5、翻譯句子。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6、原文回答問題。

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n 表明環境之雅和交往之雅的句子分別是: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u 以古代賢人自況,表明自己的志向的句子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六、我來説一説:

這節課我學到了什麼?

七、總結:

同學們: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陋室銘》,它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久為流傳,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希望同學們從今天起,努力學習,迅速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出色的人。

八、作業:

寫一篇仿作: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遊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環境 安貧樂道

德馨 交友 不陋

生活 高潔傲岸

託物言志

課後反思:

這是一片文言文,篇幅短小,易於記誦。正好可以把它作為訓練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文言文的一個範例。結合我校開展的"洋思"教學模式,我吸取了"洋思"教學模式的精華,採取了自學指導,一共分為三方面。每一步又有規定的時間,所以學生始終處於緊張的學習狀態中,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只不過此種方法剛剛展開,要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還應該多多進行訓練。可謂任重而道遠。

《陋室銘》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體會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背誦並默寫課文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麼,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説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着密切的聯繫,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並圖解“銘”這一文體。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聽示範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並且劃分節奏

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三)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後,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係,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餘三組做評委。然後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四)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瞭解了文章內容,那麼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説説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主人交往之雅

4。“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閒,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麼?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麼?

答:託物言志

(PPT展示)託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八)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後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九)板書

陋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環境清幽安貧樂道

室不陋交往之雅

銘情趣之雅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託物言志

六、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於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於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説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後註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採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於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後,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後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並能結合課下註解及參考書裏同文意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內容

3、瞭解“銘”這種文體的基本知識,理解託物言志的手法在銘文中的使用,並模仿陋室銘寫一篇《 銘》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理解其中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託物言志的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儀器: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自讀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那首膾炙人口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它的作者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劉禹錫。今天就讓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篇激情昂揚的文章《陋室銘》。解題:銘,是古代鑄在和刻在器物、碑碣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發展成為一種記述功德行為或勉勵自己的文體,如座右銘、墓誌銘、鐘鼎銘等。這種文體一般都要押韻。

二、熟讀課文

1、既然銘文一般都要押韻,那麼就讓我們先自己將全文讀一遍,看這篇課文押的是哪個韻並找出所有的韻腳。韻腳: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韻母:ing

2、課文的題目是《陋室銘》那麼這陋室到底陋不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這篇課文體會這陋室到底陋不陋,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你的觀點?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在哪些方面體現出陋室不陋?直接表現:環境 清幽淡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朋友 談風高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板書) 生活 安閒清雅——“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間接表現:自比諸葛廬和子云亭

4、陋室之所以不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居住在陋室中人的特點。“孔子云:何陋之有?”由作者所寫的陋室的'特點你覺得做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品行高潔、安貧樂道(板書)5、知道了陋室為什麼不陋,我們可以看出本文作者着重想表現的是他的志向特點,但他卻借陋室來表現,因此本文的寫法是什麼?託物言志 (板書)總結:陋室為什麼不陋?

三、擴展發散

1、關於作者寫這篇文章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呢?(根據當時的情況來決定講不講)據資料記載: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裏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小鞋穿。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 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於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於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由此可見《陋室銘》並非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賞之作,而是憤世疾俗之作。所謂清高是“不問政治,與世無爭,安貧樂道,潔身自好”。劉禹錫寫《陋室銘》本身就是與惡勢力進行不屈的抗爭,為官而不計較居室的大小、陋與不陋,恰是他為政清廉的真實寫照。

2、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銘,用它來鼓勵自己、鞭策自己。現在就讓我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座右銘,先在紙上寫好你的名字,然後我們在班裏猜一猜這是誰的座右銘。(學生活動)

四、總結

1、一起將此文試着背一遍;

2、你學到了什麼?(學生自己總結)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翻譯課文

2、預習《愚公移山》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陋室不陋直接表現:環境 清幽淡雅託物言志 朋友 談風高雅 生活 安閒清雅間接表現:自比諸葛廬和子云亭作者特點:品行高潔 安貧樂道

《陋室銘》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感悟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領略韻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妙處。

【教學重難點】

1.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的現實意義。

2.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以及瞭解韻文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文學聖地一日遊

閲讀下面兩副對聯,説出其中的兩位歷史名人分別是誰?這裏有兩處文學聖地,你知道嗎?分別在哪裏?

草堂起宏願,杜工部病體寒衣不失天下之懷。 (杜甫)

陋室有德馨,劉夢德安貧樂道不改高潔之志。劉禹錫

2、課外拾趣

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千百年後那位勢利眼的官已化為塵土,而這篇銘文則成為“天下第一銘”名垂千古。

二、知識抽查

1、你知道嗎: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速讀全文並圈出本文韻腳是什麼?所押的韻是什麼?

本文韻腳:名ing,靈ing,馨in,青ing,丁ing,經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和in韻

3、“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中國現代傑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恆、恬、誠、勇。

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4、古代詩人被稱為詩豪的是誰?劉禹錫

5、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現在屬河南省)人,著名詩人。唐順宗時,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後又連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陽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作品有《劉賓客集》。

三、初讀課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讀課文。並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1、圈出文中你所不熟悉的字詞。

2、劃出朗讀的節奏。

1.辨音識字:德馨(xīn)苔(tái)痕案牘(dú)鴻儒(hónɡ rú)西蜀(shǔ)何陋(lòu)調素琴(tiáo)

2、節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欣賞名家朗誦,並試揣摩朗誦的技巧,注意朗讀的節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

4、各組推選一位實力最強的一位,代表本組進行朗誦比賽,朗誦內容《陋室銘》。

四、質疑探究

再讀課文圈出文中你不熟悉的字詞和句子。提交全班討論。看誰提的問題數量多而質量高!

1、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

意思是:有什麼簡陋的呢?

效果檢測

1.一詞多義:

名:有仙則名遂以名樓卷卷有爺名

是:斯是陋室是吾劍之所從墜

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孔子云: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無義)

馬之千里者(定語後置的標誌)

2、對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調素琴,閲金經。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譯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五、研讀課文

1、作者怎麼樣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與第三句有什麼關係呢?中心句是哪句?

3、在作者看來,陋室真的簡陋嗎?

4、從哪些方面看得出來?

5、諸葛、子云分別指誰,他們是怎樣的人?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們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賢人,表明自己的心願,希望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高雅脱俗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

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為什麼只引用下句?

前面直接用諸葛亮與揚雄自比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詰點題。

8、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龍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為了表明什麼心跡呢?安貧樂道,高潔偉岸

9、這種借他物來表明心跡的手法叫什麼?託物言志

10小結課文

六、遷移拓展

學完陋室銘之後,你的同桌傳了一個紙條給你內容如下,針對他的這種思想,你將怎樣來勸告他。

新陋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閒情。

小説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遊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

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心,自習説閒話,講課聽不進。

心裏説,混張文憑。

“××你好,我覺得你這個銘文寫得很有文采,看出你語文基礎功非常好,這一點我真是自愧不如,不過這種對待學習的思想我卻不敢苟同,我們學習既不是為文憑、也不是為別人學,而是為自己的將來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陋室銘》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相關的文言字詞,翻譯並背誦課文,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疏通文意以學生運用輔導資料自己把握課文與教師點撥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字詞以及背誦課文。

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誦法、講授法、自主合作與探究法。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根據作者簡介導入文章。

2.新課講授:

誦讀課文,分組對課文進行翻譯,講解課文。

3.鞏固練習:

通過問題,鞏固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瞭解。

4.小結作業:

小結:閲讀古人的作品,要擇其善者而從制,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閲讀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對古人的道德品質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是我們學習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好的,今天的課程就告一段落。

《陋室銘》教學設計8

【教學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文言文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又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陋室銘》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散文。“千般教法讀為本”,文言文的學習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讀準,即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抑揚頓挫。二是讀懂,即讀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內容。三是在讀準、讀懂的基礎上學習其結構、語言及寫法,體會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分析】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鑑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裏地理解文言文。《陋室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丰姿綽約的氣韻。本課教學,既要積累重要文言詞彙,理解內容,又要解讀“銘”的特點,掌握託物言志的寫法,從而更好的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2、瞭解“銘”的特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誦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及寫法。

4、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

【教學方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朗讀品味法;

學法:探究歸納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描述陋室情景導入新課。

(設計理念:每一個文本的導入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文本之中,為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文本,感知陋室:

1、一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朱熹曾説: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穿插生字讀音)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練讀課文兩遍;②指名一生朗讀,師評價;③全班齊讀課文。

2、二讀:讀出節奏

出示劃分節奏的文本,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停頓。

3、三讀:讀出韻味

解讀“銘”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到韻腳,根據駢文特點指導讀出語氣。

(設計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教學尤其要重視朗讀,通過反覆有層次的朗讀,讓學生獲得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情感體驗。)

三、賞讀文本,走進陋室:

1、由題目,問:文中直接出現“陋室”“陋”的地方有哪兩處?

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2、引導學生思考辨析:這是陋室,可使人卻説不簡陋,這是為什麼呢?

結合具體詩句理解詩人眼中的陋室。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歸納: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概括出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是新課標新理念對師生關係的重新定位。而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架空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應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去閲讀去品味。)

四、品讀文本,走進作者:

1、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高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以“仙”、“龍”自喻,表達高潔的追求。

2、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傲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以“諸葛廬“子云亭””自比“陋室”,表達自己傲岸的節操。

3、出示作者背景,瞭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4、總結歸納託物言志的寫法。(課中微課)

(設計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通過對劉禹錫背景資料的導入,既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完成個人的獨特情感體驗。)

五、總結評價,背誦文本。

劉禹錫一生安貧樂道,保持着高潔傲岸的節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其精神令世人敬仰。讓我們帶着敬仰之心齊誦課文。

《陋室銘》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翻譯課文。

2、把握文章結構,深入瞭解文章內容。

情感目標

3、能明確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4、發表自己的感悟,確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教學重點

翻譯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與作者進行對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打造美讀、美教的課堂模式。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營造美

1、講述劉禹錫被欺寫陋室銘的故事。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初讀課文感知美

讀韻文最好從朗讀入手,大家先仔細看視頻,並在難讀難寫的字標註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1、明確朗讀的要求技巧。

2、初步掌握詞句的。意思。

學生結合課文提示註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三、譯讀課文通內容

學生合作翻譯全文,提示:

1)藉助註釋,讀出疑點

2)注意字句,翻譯課文

四、細讀句子鑑賞美

我們再來細細分析下課文,我問大家一些問題。(也可由學生提問,老師補充問題,引導大家挖掘課文內涵。)

1、大家説説,這篇銘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呢?那大家可以從文中找出具體的表達作者寫作目的的語言麼?文章是怎麼樣引出“德馨”的呢?前兩句是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2、韻文從哪些方面體現作者的“德馨”呢?

3、作者已經從那三方面説明了陋室不陋,又為什麼寫“南陽……,西蜀……”?有什麼作用?(用類比的方法從而突出陋室不陋)

4、最後一句孔子的話是什麼意思?

(用“何陋之有?”反問,言外之意是“不陋”與文章開頭相呼應,更好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精神,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根據大家整理成板書:

設喻引題山水喻陋室

仙龍喻德馨

環境清幽(景)

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適(趣)

古賢自喻反問點題

五、巧取雅稱創造美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短暫,轉眼間就要和劉禹錫説再見了,離別在即,你不想留下點什麼紀念嗎?老師有個建議,你可以給劉禹錫的陋室起一個雅稱,例如──清心齋;也可以給劉禹錫送一塊匾額,例如──室陋德馨。起名時要説説根據。

啟發學生把自己讀到的東西表達出來。結合自己的觀察,如電視裏看到的、外出時觀察的宅名,給劉禹錫的陋室擬個合適的雅稱。

六、對話作者表現美

時間真快,不想説再見,也得再見了。老師建議大家這樣和劉禹錫話別,以“劉公,我想對你説……”為開頭説一段心裏話。

學生思考後説話。

七、課後練習鞏固美

1、將“劉公,我想對你説……”整理成一篇隨筆。

2、背誦全文給你的父母聽。

《陋室銘》教學設計10

授課教師:餘龍翔

參與備課成員:餘龍翔、劉志成、夏敏先、黃麗芳、劉舵

課題:《短文兩篇》之一——《陋室銘》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陋室銘》是國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

2、瞭解短文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

3、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2、背誦並默寫短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陋室銘》,感受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教學重點

1、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教學難點辨析

《陋室銘》中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的含義,理解類比手法的作用。

問題設計

1、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語句細讀品味。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來論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寫自己的“陋室”,為什麼提到“諸葛廬”和“子云亭”?

4、本文結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有何作用?

5、短文結尾“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照應?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6、文章僅僅只是寫陋室嗎?你認為劉禹錫是個怎樣的人?

核心語句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策略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提問法、練習法、競賽激勵法、拓展提升法。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2、文體簡介——銘

3、寫作手法——託物言志

4、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三、合作學習,探究疑難。四、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五、拓展延伸,提升能力。六、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教學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時間

分配設計

意圖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快)自主合作

探究問題

(慢)互動展示

解決問題

(透)當堂訓練

鞏固問題

(精)巡視指導

激勵啟發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出示

課件

2——51、“銘”的意思

2、瞭解作者

3、檢查字音

4、瞭解學習目標學生

自由發言、

觀看

PPT課件學生通過聽發言、觀看課件,完成導學案第1題⑴⑵小題,加深預習內容的印象,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預習不仔細或記憶不好的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印象,掌握必要的文體常識,糾正誤讀字音。引導學生養成預習課文的習慣和查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的讀書習慣。5分鐘

培養自學習慣

初讀課文

疏通文意出示課件6—10

1、畫出朗讀節奏,標出韻腳

2、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個讀課文,其他人點評。

學生練習

學生誦讀

學生點評

學生通過練習、朗讀、點評,完成朗讀訓練,並在讀中初步理解文章大意。訂正朗讀節奏,訓練古文誦讀能力。教師點撥朗讀方法,具體就課文指導朗讀。10分鐘

培養朗讀能力

合作學習

探究疑難出示課件11—211、學生分小組交流互譯課文

2、解釋重點文言詞語

3、分小組接力翻譯課文。

1、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2、分小組接力翻譯課文

3、學生有感情朗讀句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理解文章意思。輔導基礎差的學生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理解文章意思。教師點撥古文翻譯方法15分鐘

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出示課件22—33

1、交流討論。

2、背誦課文。

1、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思考題。

2、分小組競賽搶答思考題。

3、學生分小組比賽背誦課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文章主旨。教師點撥學生,先寫後説,鍛鍊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指導交流討論,激發學習興趣。10分鐘

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拓展延伸

提升能力出示課件22—33學生為自己寫座右銘。

1、學生為自己寫一則座右銘,學生通過學習,激勵自己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教師指導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詩詞名句4分

鍾自我激勵

課堂小結出示

課件35梳理脈絡歸納總結學生觀看

PPT課件明確

文章主旨1

分鐘領悟主旨

作業設計

1、背誦並默寫短文。

2、課後第二題第1小題、第3小題①、

3、課後第三題總結文言虛詞“之”字的意義和用法。

《陋室銘》教學設計11

一、劉詩導入並解題。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陋室銘》

讓學生介紹“銘”(試一試)

二、感知課文

1、 準備性朗讀。(讀一讀:要求讀準、讀通 )

2、 抽讀,其他學生找錯。

3、 聽一聽。(強調音節與“讀通”)

4、 齊讀 。

三、研讀課文

(一)疏通文意,理解內容。

1、要求:同桌合作,對照註釋讀懂課文。(考一考)

(二)問題探究

1、利用題目“陋室”與課文最後一句“何陋之有?”的矛盾,找出“不陋”的原因。(交流)

2、“惟吾德馨”表現在哪些方面?

3、這些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生活志趣?

4、對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你有何看法?

(三)寫法探討

1、以“陋室銘之醫室版”引入對本文語言特點、寫作方法的探討。

2、先同桌交流,後全班交流。

3、可能提及的寫作方法有:

語言:押韻、簡練、比喻、對偶、朗朗上口,易於記誦。

寫法:託物言志→託什麼物?言什麼志?

結構:用類比引出中心→描寫(陋室情景)→反詰結束,深化中心。

(四)教師總結、補充。

四、背誦積累

1、課堂背誦(方法指導)、默寫

2、再次齊讀感悟(強調音節)

《陋室銘》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

2、掌握本課實詞重點語句。

3、能順暢的翻譯課文。

4、能用原文回答問題。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同目標2、3、4。

教 具:網絡教室。

課 時:1

教 法:小組討論,自學

教學過程:

一、以《酬樂天揚州席上出逢見贈》導入,學生介紹作者。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

1. 讀準字音

2. 朗讀課文,可採取多種方法朗讀,如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學生個別讀、集體朗讀等。

3.

四、學生分小組進入網絡完成學習任務。

1、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 有龍則靈:靈異。

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 草色入簾青:映入。

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管絃等樂器,這裏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麼簡陋的呢?

2、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採。

4、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寫陋室幽雅恬靜的自然環境。

5、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6、提問:“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麼?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8、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完成課堂反饋

《陋室銘》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二、瞭解“銘”的特點,掌握相關的文言詞彙。

三、學習課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設想

一、以尊重學習者的學習體驗為重點,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體會劉禹錫的那份情懷。

二、在加強誦讀的同時,認真體會“銘”文句式整齊、押韻,節奏感強的特點。

三、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句讀。在朗讀合作中實現“字音準確,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的目標。

⑴自由大聲朗讀。

⑵同位互相聽讀。

⑶同學朗讀展示,聽後師生評點。

⑷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句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儲備和文下注釋,粗通課文大意。

⑴對照註釋,默讀全文,疏通文意。

⑵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瞭解。點評正誤。注意以下詞句的解釋:

①馨xīn 散佈得很遠的香氣.

②無絲竹之亂耳 之:助詞,位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亂:使……混亂。亂耳:擾亂聽覺。

③勞:使……勞累。

④廬:簡陋的房屋。

⑤何陋之有? “有何陋”的倒裝。之:賓語前置的標誌。

⑶齊讀課文,讀出節奏和語調。

四、三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懷。默讀課文,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讀出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體驗中再造陋室形象,理解作者情趣。

⑴作者説“斯是陋室”,“陋”在何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自然環境(景緻少、來客少)。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往來客人(來客少,古時讀書人少,“鴻儒”更少)。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主人情趣(陳設少、作為少)。

⑵“陋室”真的.“陋”嗎?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而不陋,關鍵在人。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境清幽。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交往高雅。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情趣脱俗。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用古代名賢類比。

“何陋之有”——以聖賢之語自勉,呼應開頭。

②明明是陋室,作者為何覺得“不陋”?交流對作者的瞭解,體會作者的難言寂寞。

作者是唐代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他求異心理很強,如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通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擠,被貶官降職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觀桃花》和《再遊玄都觀》詩作先後兩度被貶。劉禹錫寫此文時,正被貶為和州刺史,其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親。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卻又無可奈何。作者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讚美簡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當權者顯示自己並未因遭貶而鬱鬱寡歡,相反卻過得安逸瀟灑;另一方面表達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屢遭磨難而堅守節操的信念。

⑶齊讀課文,假想自己就是劉禹錫,讀出作者的心態和感情。

五、四讀課文,體會“銘”這種文體句式整齊、押韻,節奏感強,具有音樂美的特點。

⑴讀註釋①,瞭解“銘”的含義。(文字→文體。押韻)

⑵找出韻腳。(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⑶齊讀課文,讀出韻味和美感。韻腳要讀得清晰響亮。

六、小結。

七、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課文。

備課後記:《陋室銘》篇幅短小,語句讀來琅琅上口;加之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文言文的方法,粗通文意的目標較易達到。因而在設計教學中,把着力點放在關注學生的閲讀體驗過程上。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頻頻出現“體驗”這一字眼。作為教學意義上的“體驗”,既是一種活動過程,也是一種活動結果。關注學生的閲讀體驗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接觸文本,探究文本,感悟文本;讀準字音,讀通詞句,讀對語調,讀清思路,讀出感情體驗。

《陋室銘》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瞭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

3、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瞭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偉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字詞及句子的翻譯;

2、文章的主旨及託物言志的寫法;

3、默寫背誦。

三:教學難點:類比及比興的寫法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複習《陋室銘》這篇文章。

四組學生準備四項內容。

二、第一組學生準備文學常識

1、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世稱劉賓客。白居易稱他為“詩豪”。

2、文體:“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3、背景: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所作

二、節奏朗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請一位學生朗讀無標點的原文。

2、集體有節奏朗讀。

三、第二組學生準備文言字詞

1、活用現象

名:出名(名作動)

上:長到(名作動)

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

2、課下注釋

【靈】靈驗

【斯】這

【馨】品德高尚

【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

【白丁】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即知識淺薄的人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絲竹】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公文

【金經】指佛經。

【勞形】使身體勞累。形,身體。

三、第三組學生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靈驗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文: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文:苔蘚的痕跡,長到台階上,一片碧綠;青草顏色,映入竹簾中,滿目青葱。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譯文:(在這裏)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譯文:(在這裏)可以彈奏不加修飾的琴,閲讀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文:(在這裏)沒有的奏樂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譯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

8、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四、第四組學生回答內容寫法

1、揭示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樣引出陋室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用比興的手法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的山和水比陋室,以因“仙龍”而出名靈驗比“德馨”,説明因為陋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2、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突出了陋室怎樣的特點?具體説明。

答:從三個方面描寫陋室不陋。

自然環境: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突出了陋室的環境清幽的特點;

交往人物: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突出了交往人物博學的特點;

生活情趣:如“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突出了生活情趣高雅的特點

3、文章寫“諸葛廬、子云亭”有何用意?

答:運用類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希望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高雅脱俗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突出了陋室不陋.

4、作者借山水、仙人、神龍、名人的事蹟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為了表達自己什麼樣的人生追求?

答: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5、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麼作用?

答:引用孔子的話,以反問作結,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突出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節操和情趣,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含蓄無窮,發人深思。

6、這種借他物來表明志趣的手法叫什麼?

答:託物言志

五、展示會考習題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

2、《陋室銘》中既説“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又説“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

矛盾?為什麼?

不矛盾,調素琴,閲金經指高雅的生活,是作者嚮往的;絲竹之亂耳案牘之勞形指的尋歡作樂及被世俗紛擾的生活,是作者厭惡的。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陋室銘》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瞭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熟讀成頌。

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 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説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學生答選後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一、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齊讀(。課件2)

2、聽錄音範讀

3、引導斷句(。課件3)

4、請同學讀

5、再齊讀

6、跟讀錄音

二、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課件)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課件

四、文體簡介(。課件)

五、問題探究:

1、粗課文生,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麼“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課件11)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前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興的有關知識。(課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課件13

“苔痕”兩句 ——清幽寧靜,不染浮華。 環境之雅

到這裏來的人多不多?(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麼人呢?(鴻儒)

寫鴻儒是為了説明什麼?

“談笑”兩句 —— 交往高雅脱俗 交往之雅

朋友來了做些什麼?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託物言志:藉助某事某物,闡發道理 、抒發感情的一種。寫作手法。

7、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麼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8、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幹出一番事業。)

9、那麼,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0、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畫蛇添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小 結

略。

第二課時

一、檢查舊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誰能告訴我什麼叫做“託物言志”。

以圖片引導回憶舊課。(板書)

二、導入新課

全文結局“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課件15)”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説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品一品,你認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為什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四、文言知識歸納。

五、總結拓展

為你的家取個好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