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生物

【精選】生物作文錦集5篇

欄目: 生物 / 發佈於: / 人氣:3.0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生物作文錦集5篇

生物作文 篇1

洗的乾乾淨淨的,普普通通的一雙手上卻還潛伏着我們看不到的數以億記的細菌病毒,不消片刻便又會飄落上無數的微塵,它們還真是小啊,小到必須用高倍度的顯微鏡才可以看到,然而比它們還小的還有分子、原子,以及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中國真大啊,大到只有通過衞星才能拍攝到中國的全景,960萬平方公里20多個省,十幾億的人民,無數的動物、植物。地球上有好多個國家,地球外有好多個星球組成星系,人類把已知的和所有未知的星系以及星系間存在的暗物質們統稱為宇宙,世界上所有學者都普遍認為宇宙對於人類來説是無限大的,人類無倫如何進化科技如何發達在宇宙中都有永遠傳播不到我們區域的地方。( )

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漂浮着很多細菌病毒,它們有的獨自懸浮,有的躋身在塵埃裏,地球的引力對它們毫無作用,但是它們卻可以依附在塵埃上。是不是塵埃就是它們的‘地球’空氣就是它們的‘宇宙’,然而它們卻永遠也不能上升到超過大氣層達到地球以外,就像我們人類也有永遠也接觸不到的宇宙之外的地方一樣。那麼它們是否能從一粒塵埃上轉移到另一粒塵埃上呢?如果可以那它們從一個塵埃上脱離到達另一個塵埃上和我們從地球上脱離到達另一個星球上探索的行為是否又是一致呢?‘細菌是沒有思想的’想必所有人都會這麼想吧,畢竟單細胞或者沒有細胞的根本沒有大腦連神經都沒有的生物怎麼會有思想呢?我們就算每天都洗澡身上還是不免有污垢、塵埃還有微生物,它們寄居在我們的皮膚表面、口腔裏、甚至有的可以隱匿在大腦皮層裏,我們的毛孔、汗毛我們的一切幾乎都是它們可以生存的地域,它們的作為對我們來説可能是微乎及微的,當然也有可以危害到我們的病毒病菌,它們有的可以破壞我們身體裏的某個細胞,或者用我們的某根汗毛做根據地,也許曾經的某一個時間裏這些微生物的某幾批曾經進行過某種戰爭,也許它們裏也有企圖毀滅或者稱霸‘世界’的妄想家,曾經讓我們生病難受,甚至生命垂危。對於這些微生物們來説,我們的身體也許就是它們的一個‘星球’?‘星系’?又或者是它們的‘宇宙’呢?那麼再反過來想,我們會認為我們所處的地球是有思想的麼?星系呢?以及我們的宇宙呢?那麼微生物們會了解它們的‘宇宙’我們麼?我們這些‘宇宙’們不能瞭解它們,那麼我們的宇宙又是否瞭解我們呢?

請允許我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形容為一粒塵埃,我們猶如微生物般的存在,那麼在我們永遠無法探測到的宇宙深處或者宇宙之外是不是也會有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存在’正持着‘顯微鏡’遠遠的遙望着我們這羣“他們”所不能理解的“塵埃上的‘單細胞’微生物”呢?那麼又會有誰去觀察“他們”呢?

生物作文 篇2

上課鈴聲響了,這一節課是生物課,大家都翻着生物課本,在上課之前再次瀏覽這節課要上的內容。

這時, 生物老師手提着兩個木箱子進來了,真不知道箱子裏裝的是啥?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老師調了出來。“我們這節課要觀察‘草履蟲’。”老師環視了一下教室,似乎在窺視同學們的反應,隨手將“草履蟲”三個字端正地寫在了黑板上。“草履蟲?”“什麼是草履蟲?”同學們竊竊私語小聲議論着,猜測着。

這時老師並沒有多説話,沉穩地打開了那個讓大家都感到神祕而精緻的木箱子——“呀,顯微鏡!”坐在前排的眼尖的同學在老師打開箱蓋的一瞬間彷彿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顯微鏡!”同學們更增加了好奇,更加躍躍欲試,伸長了脖子探視着想從中得知一二。

看到大家望眼欲穿的樣子,老師臉上綻放着笑容,手的動作似乎比往日更加麻利:拿出了一個酷似草坪的小方盤和一個放大鏡,用富有號召力的聲調説看誰慧眼識“蟲”到前面來觀察。

“我!”“我!”“我來——”我和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後。

“曹傑,請到前面來!”我幸運地被老師點到了名字。

我迫不及待地來到講台前,接過老師手裏的顯微鏡,按照事前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操作順序把顯微鏡調整好,彎下腰對準了眼前的“草坪”。哇,翠色的草坪上,真的有草蟲耶,“看到了!看到了!這就是草履蟲嗎”我驚喜地似乎是喊着説出來的。

這時老師問我:“你知道草履蟲長的什麼樣?”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草履蟲貌似一隻倒置的草鞋。”老師滿意地點點頭,還詼諧地用英語“Very good !”表揚了我。之後又説:“同學們,草履蟲是靠纖維毛的擺動,旋轉着前進,就像跳舞一樣。”這時一個同學突然站起來問道:“老師,那草履蟲旋轉時會不會被轉暈了呢?如果轉暈了會不會吐呀?”老師風趣地回答:“我又不是草履蟲,我不是草履蟲,我哪知道?這個奧祕只有等待你們去研究了!”這句話逗得同學們大笑。我只覺得太神奇了,真有一種探究的衝動!這時又有同學舉手要前來觀察,老師説大家輪着來看。

同學們爭先恐後而有秩序地衝到講台前排成了一條“長蛇陣”。觀察後大家都很興奮,回到座位上同學們有的翻開生物課本研究起來,有的用筆將剛才看到的草履蟲畫了下來,有的仍唧唧喳喳地議論着,我前面的一位身着紫色衣服的女孩和她的同桌邊議論邊做着動作,大概是模仿那可愛的蟲兒在旋轉或是跳舞,抑或是……嘔吐?

“叮呤呤,叮呤呤……”下課了,這節課還沒有盡興就結束了,感覺時間很短暫。“小調皮”何斌望着老師提着木箱的背影,晃着腦袋不無遺憾地説:“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可惜呀!”

這一節有趣的生物課過的太快了,大家都意猶未盡,真希望下一次的生物快點到來!

生物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們來到了形態萬千的生物園。

剛走到生物園門口,只見三塊堅硬的巨石搭成一個大大的三角狀,上面刻着“生物園”三個大字。一走進生物園,到處都鳥語花香、彩蝶飛舞。“咦?這是什麼?”“這是仙女般美麗的雞蛋花嗎?”有一位同學説道。這些雞蛋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有的已經整朵盛開了。雞蛋花的顏色很多有:嫩粉的、紅的、黃的、紫的……好像一樹彩虹花。我們繼續向前走,在生物園的正中心豎立着兩個可愛的小蘑菇,它們一紅一黃,像兩把大傘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向左拐,只見一座美麗的白玉橋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小溪裏有許許多多活潑的小魚,它們好像在水中嬉戲、唱歌。在生物園深處,陰暗而幽靜。柳樹姑娘梳着自己的“頭髮”,好像在嬌氣的説:“我美嗎?”

豹弛聘於草原,猴穿梭於森林,鷹翱翔於天空,魚兒嬉戲于海洋。我們的生物園就像大自然,充滿了樂趣。鳥兒在天空飛翔,魚兒在水中暢遊,老虎稱雄於叢林,我們的生物園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像大自然!生物才是大自然真正的主人!它們是地球上最美的景觀!

生物作文 篇4

轉眼之間春天來了,校園裏生機勃勃。小草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在春天探出了嫩綠的小腦袋。校園裏有美麗的大花壇,有讓你活力四射的籃球場和足球場,有讓你學習豐富知識的教學樓和生機勃勃的生物園。在春天,我最喜歡生物園了。

走進生物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棵落地生根。落地生根上掛着一串串的“小鈴鐺”,那是它的花。落地生根的花是朝下開的,一陣春風拂過,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只小蝴蝶圍着花轉來轉去,它們被落地生根的花迷住了。落地生根的葉子邊沿有一個個小齒,像一把把電鋸。聽説它的葉子落到地上就會生根發芽,所以叫做落地生根。這植物真討人喜歡。

仙人掌小的時候,刺很軟,顏色是嫩綠的。細心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花下半部分是綠色的,上半部分是火紅火紅的,像一團火焰,遠看就像一個個小火炬。空氣中漂着花香,引來了一隻只蜜蜂來採蜜。有的花凋謝了,剩下的部分就像一個個翡翠小杯子。仙人掌的刺是很尖利的,小心被扎到喲!

木棉樹上長了許多木棉花,木棉花紅得非常鮮豔,仔細觀察,那一根根又細又長的花蕊上面都有一顆小黑球,像一根根火柴立在那裏。那一個個橢圓的花苞就像那美味可口的奇異果。

蒲桃開的花是嫩黃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放射狀的花蕊,遠遠看去,就像太陽發出的萬道光芒,像節日夜空中綻放的煙花,像深海里長滿刺的海膽。蒲桃樹上還結着果子,像掛着一個個小燈籠。

竹子是黃色的,竹竿一節一節的,像甘蔗一樣。竹枝又細又長,都垂下來了。微風吹過,竹子就會“沙沙沙”地彈奏出音樂來。

我喜歡奇特的落地生根、生命力頑強的仙人掌、美麗的蒲桃、高大的木棉和那會彈奏音樂的竹子,我愛春天的生物園!

生物作文 篇5

在我們的身邊中綠化的好處多,實在是多,那她好在哪裏呢?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人類或者動物,無論有多厲害你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吸收大量的氧氣,同時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地球是原本儲存的氧氣是有限的,而且一點也不多!那我們是靠什麼來生產氧氣呢??那我們就要靠一切的綠色了。

可是現在只需要毀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就可以換100克漢堡包。可是人們有沒有想想雨林中的樹木不是幾個月就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那可是要幾十年才可以長大,你們就因為那100漢堡包就願意去毀掉那加起來有幾千歲的的樹木嗎?不,不是。

其實我們在保護綠化的同時也在保護我們自己。因為只有綠化才可以生產氧氣。沒有綠化就沒有氧氣沒有氧氣就沒有人類和動物。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和動物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可是隻有綠色植物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來給世界提供氧氣,而且城市的噪音大,粉塵多,綠化又可以吸收大量的粉塵,淨化空氣,減少噪音,預防了多種疾病,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綠化又可以美化環境。

綠色可以讓一切的沙漠變成大森林到那時候大家就不用害怕沙塵暴了想想這樣不就可以避免自然傷害了嗎?

綠化好處多,那不是一點的多,是那無比的多,所以請大家一起去植樹植樹就是植根植根就是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