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中國地理對中國文化影響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97W

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中國地理對中國文化,提供全面的中國地理對中國文化信息,希望對您有用!

中國地理對中國文化影響

篇一:淺談中國地理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淺談中國地理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底藴深厚、內容豐富,對中國的發展影響深遠。而這傳統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

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地理環境包含兩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這兩方面的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首先,遼闊的疆域和特殊的地形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向、穩定,從而導致國人保守的性格。我國疆域內迴旋餘地大,跨緯度長、南北遷移的空間大,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亂,都有着廣闊的緩衝迴旋餘地。這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相對封閉的內陸區域使文化有着內向性特徵。國人喜歡山多過喜歡水。而山給人沉穩的感覺,水給人靈活之感,由此看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向性就不言而喻了。特殊的地形使得中國的文化、國人的性格呈現比較封閉內向,比如我國黃河以北的地區由於東臨太平洋,西北臨險峻的山川高原,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參看我國的歷史,各朝各代的上山拜祭山靈,清朝的閉關鎖國等,其原因必定涉及地理環境。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收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其次,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強的延續性。中國始終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但是雖然外面的很難進來,但我們國人也很難出去接受他國好的方面。這導致了我國國人接受時代新信息的速度不如歐美國家。中國的農業精耕細作,使中國的農業的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使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有了穩定保障,從而使文化發展呈現出穩定延續的特徵。但是相對於歐美國家,其農業更加滲入科技等先進要素,農業特徵呈現自由、開放的狀態。所以説“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然而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再次,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有着相對多樣性、包容性。中國地形駁雜,由大江、大山、沙漠、沼澤、森林而形成了內部相對不同的區域。如先秦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也就使中國民俗、飲食、服飾、生活習慣等豐富多樣起來,使得各個地區相互交流,共同發展。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説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着生機與活力。

最後,中國的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存在兩極性。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太平洋,西北臨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但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温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醖釀成長,我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綜上所述,中國的地理環境深刻影響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深深影響着中國在當今世界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我們必須保護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可持續的延續下去。

篇二:論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論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摘要]中國是一個極有迴旋餘地的半封閉的大陸國家,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徵的形成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地理環境對開放與封閉的影響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開放或封閉的地理環境。

[關鍵詞]地理環境傳統文化影響

在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階段,由於人們對自然的支配能力遠低於自然對人的影響力,地理環境就成了制約人類文化生成的主要基礎。所以,要探討文化特徵形成的基本因素,就必須重視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從廣義來説,可以分為三類:“自然環境(或稱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或稱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①狹義的地理環境僅指“自然地理環境”。本文中的地理環境即屬後者一類。自然地理環境,主要指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海陸分佈等,總的來説,發展變化的速度較為緩慢,人們往往難以察覺。地理環境為塑造不同的文化類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提供了物質基礎,決定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自然而然地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並最終決定了他們的文化特徵。中國傳統文化也同其他各國文化一樣,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極有迴旋餘地的半封閉的暖温帶大陸而非海洋國家”,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特定的歷史舞台和可能性。下面將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特徵方面來闡述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和作用。

一、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統一性與延續性的影響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是一塊極為遼闊的大陸,其土地面積與整個歐洲大陸相差無幾。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國的版圖已“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②由於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形成裏一個疆域廣闊的大一統國家,也使得文化上易於形成統一

的類型。地域遼闊、迴旋餘地較大,即使發生較大的社會動亂,文化傳統也能夠得到較大程度地保存(如三國兩晉南北朝之際和兩宋之際的文化南移)。因為,遭遇戰爭時,縱使喪失了首當其衝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即所謂的“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走北方”。③而其他古代文明地區一旦遭遇外族入侵,即一蹶不振,惟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除了地域遼闊,中國還是一個半封閉的大陸國家,有着較為隔離的地理環境,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東面臨海,西北是漫漫沙漠,西南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這些地理上的障礙,既是一種限制,又是一種保護。正是這重重阻隔保障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性。在世界歷史中,曾多次出現過因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斷、消亡的悲劇,如西亞的古巴比倫,古印度以及古埃及都曾遭逢厄運。中國傳統文化則得益於相對隔絕的地理環境而免遭不幸,成為惟一一種不曾中斷而又延續千年的古老文化。

二、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地形複雜,氣候多樣,使中國傳統文化在統一基礎上又呈現出多樣性的

特點。中國背靠歐亞大陸腹地,面對遼闊的太平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佈。第一級階梯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為青藏高原向東、向北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一線,主要由盆地、高原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組成,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屬於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這種地勢有利於海洋濕潤水汽深入大陸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繫。這種地理環境的多樣性為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温牀。中國傳統文化自產生起,就因環境的多樣性而呈現出豐富的多元狀態,至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如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兩湖為中心的荊楚文化,以山東為中心的齊魯文化,以陝西為中心的關中文化,以山西為中心的三晉文化,等等。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據現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

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成為一個專有的地區名詞。發展到後來,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河南省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黃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與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安徽、山東毗鄰,地處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帶,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四大山脈環繞,間有陷落盆地,中部和東部為遼闊的黃淮海沖積大平原。河南省屬北亞熱帶與暖温帶過渡區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複雜多樣的特點,成為最適宜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地區之一,在歷史上很早就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原文化屬“河谷型”文化,有着極強的內聚力和包容性。內聚力主要表現為:當受到外力衝擊時,仍然可維持其文化上的共同性,加強內部團結,齊心協力對付外來的威脅。中原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始終沒有中斷或消亡,表現出極強的包容性。當其他類型的文化進入中原地區後,中原文化能夠將其吸收同化,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中。因此,中原文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

荊楚文化,又稱兩湖文化、楚文化,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地講,它是從楚立國到滅亡的800年間所創造的文化。??廣義地講,它是自先秦至近代以前楚地、楚人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徵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簡言之,它是長江中游地區的古代文化。”④荊楚文化發祥於江漢地區,發展到鼎盛時期遍佈長江中游的廣大地區,大致上包括了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地區。這一地區處於長江中游,有江漢平原、洞庭湖、鄱陽湖等眾多湖泊,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從而為荊楚文化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相較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誕生於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不似前者那般雄渾壯闊,而顯得細膩婉約,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支主要源頭。荊楚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對鳳的崇拜。眾所周知,龍是中原文化的象徵,而鳳則是荊楚文化的象徵。荊楚文化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中,鳳的圖像數量眾多,著《人物龍鳳帛畫》就反映了這種鳳的崇拜。不同於中原文化的理性主義,荊楚文化洋溢着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楚辭、樂舞等是荊楚文化的主要內容,集中體現了浪漫主義風格,楚人屈原的《離騷》更是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以孔孟儒學為核心的齊魯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具

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文化。狹義的齊魯文化是指先秦時期齊國文化與魯國文化的合稱;廣義上指今山東地區的古代文化,山東地區,大體上是以泰山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及其附近地區。山東地區中依泰山,其北西南分別為華北平原、豫東平原和江淮平原,山東半島伸向大海,濱渤海、黃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先秦時期,華夏文明的中心已在齊魯。春秋時期,齊魯文化已經是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成為華夏文化中的主導。泰山在齊魯文化中佔有重要位置。泰山為五嶽之首,曾為齊魯的分界線,後逐漸形成對泰山的崇拜,歷代皇帝都以泰山封禪為彰顯帝業,獲得上天認可的最隆重的慶典儀式。齊魯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以自身獨特的文化形態,對其他文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中,是一個特定的區域概念,以重要關口來限定,位於東部的是函谷關和潼關,西部是大散關,南部是無關,北部是小關。關中即由此得名。古代先後有十幾個王朝在此建都,人們將潼關以西的京畿之地稱為關中並沿襲下來,此為狹義。廣義上用“關中之地”泛指整個陝西省。因此,所謂關中文化就是以關中地區為主的今陝西一帶的古代文化。因項羽曾三分關中,“立三秦王”,得名“三秦”,故關中文化又稱“三秦文化”。關中地理位置險要,西嶽華山即以“險”著稱。關中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內有渭河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儒學,雖產生於齊魯之地,但是構成儒學基礎的周禮卻產生於關中地區。周公是完成周禮的關鍵人物,周禮對儒學的形成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儒學於漢代經董仲舒上書漢武帝“獨尊儒術”,取得正統地位,北宋張載在眉縣(陝西省)講學,創立“關學”,這是關中文化在宋元以後的核心內容,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來極大影響。漢唐時期,關中文化達到了鼎盛,關中地區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要地。關中地區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奘天竺取經,為其譯經而建的大雁塔成為當時佛教的中心。此外,關中地區還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與外來佛教文化在這裏撞擊、融合,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化。

古代的晉,是以今山西省為中心的地區。“狹義的晉文化是指春秋時晉國的文化;廣義的晉文化是指古代晉地晉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⑤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史稱“三晉”。因此,晉文化又稱“三晉

文化”。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以西,黃土高原的東部,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鄰,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因外河而內山,故有“表裏山河”的美稱。山西地形較為複雜,境內有多種地貌類型,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於暖温帶、温帶大陸性氣候。其戰略位置重要,資源亦十分豐富,汾河貫穿南北,其間盆地為重要產糧區,煤鐵資源更是全國首位。晉地也是先秦時期縱橫家的發源地與活動中心,是逐鹿中原,成就霸業的必爭之地,各國政治,軍事矛盾的焦點,始終糾結於此,因此,縱橫家應運而生,如蘇秦、張儀等人都是當時叱吒風雲的大縱橫家。晉商文化是晉文化的一大特點。晉商的興起與地理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晉地長期是京師的糧食供應地,同時擁有豐富的資源,自古臨近京師,成為歷代王朝所依的軍事重鎮;其交通便利,也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山西北部臨近北方遊牧區,使之成為中原物資與北方遊牧民族物資交流的通道;人口眾多,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古代晉商文化繁榮興盛。“到明代,晉商活動範圍已經‘半天下’,到了清代,就是足跡遍天下了”。⑥這種鼎盛局面一直延續到清末,才逐漸衰落。晉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流的樞紐,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化在這裏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晉文化兼收幷蓄的特色。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獨立性與保守性的影響

前面已經提到中國是一個“極有迴旋餘地的半封閉的大陸國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温順的國民性格。既維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創性,但又導致了文化上的保守性。

在生產力低,交通運輸工具落後的情況下,地理障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比現在要大得多。由於疆域的相對封閉性,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與境外的其他世界文明中心缺乏充分的接觸,因而中國文化基本上是獨立形成和發展的,具有很大的獨立性,迥異於其他國家的文化類型。例如,中國的哲學、醫學、戲曲的產生和發展,也都是自成體系,與東西方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同的。正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一種半封閉狀態下產生的,所以它是一種自發的文化,獨立成為一個系統,而且具有強烈的延續性與統一性。一方面,中國不容易出現由於別國文化

篇三:淺談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淺談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來源:《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意義不言而喻。人類依靠地理環境進行生活和生產,也是以地理環境為依託,文化才能形成和發展起來。當然,中國文化也不例外。在地理環境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形成了延續性、多樣性、封閉性和獨立性的特點。除此之外,它對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關鍵詞:地理環境中國文化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複雜多樣,中國文化就是在這片特殊的地理環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地勢走向的總趨勢是西高東低,依次遞降,形成地形上“三大台階”。中國地形複雜,幅員遼闊,大部分領土處於北温帶,氣候温和,季風氣候發達。這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的影響

由於中國的土地、氣温、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中國較早形成了農業社會,這也使得中化文化發展得又早又快。總體來説中國的氣候特徵是是雨熱同季,也就是説降水與氣温同步升降,這就十分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儘管在中國的歷史上農業文化也曾有過與遊牧文化的衝突和融會,但由於農業人口一直在文化和數量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直是農業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地區就成了最適宜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也是在這一帶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由於中國地域十分遼闊,因此局部自然環境的改變,是不足以對農業的總體生產水平產生較大影響的。由於早期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夠,中西方的文明中心又距離很遙遠,正是因為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所以中國文化才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延續性的影響

正如上文所説,中國遼闊的地理環境對中華文化的延續性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國文化搖籃的黃河流域,地理環境良好,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根底。除此之外,長江乃至遼河流域,西南崇山峻嶺間,也有長達四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也同樣孕育了中華文明。

眾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國除了古中國最後都滅絕了。從地理環境上來看,它們的疆域遠不如中國遼闊。所以一旦當它們被外族入侵時,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這樣一來,文明便難以逃脱中斷的厄運。與其他三大文明古國不同,中國有十分遼闊的疆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迴旋空間。我們不難看出,當少數民族入住中原時,中原王朝即使失去了黃河流域,仍可以在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延續自己的文化正是因為中國有充足的迴旋餘地,因此中國文化沒有像其他文明古國 的文化那樣滅絕,而是得以延續了下來。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除了中國文化的延續性,地理環境還促成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中國的地理環境是無疑複雜多樣的。

中國是幅員遼闊,內部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而這些區域具有各不相 同的地理特徵,在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上都有差別,這種自然特點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多樣 性。

具體來説,中國文化可以分為遊牧文化和農業文化,而農業文化又分為中原文化、楚文 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等等。

事實上中華文化的區域差異早在先秦就形成了。

不同區域裏形 成的文化也各具特色,中國的 56 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風俗習 慣都大有不同。

正如古語所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雖然多種多樣的文化之間存在差 異,但由於它們之間更具有統一,因此沒有導致中國文化走向分裂的局面。

四、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相對封閉性和獨立性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還體現在中國文化的獨立相對性和相對封閉性。

得益於相對封 閉的地理環境,中國文化相對而言比較獨自地完成了文明發生期。

中國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 路交通極不方便:東面是大海,西北面是戈壁和沙漠,西南面是青藏高原以及雲貴高原。

這就 導致中國與外部世界半隔絕,即使有外來文化的傳入也無法對中國文化產生很大影響,反而被 中國文化改變。

這就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千百年來一直延續了下來。

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等都自成體系。

英文、西班牙文、法 文、阿拉伯文、德文、印度文等都是來自於其他文字,而中國特有的“方塊字”漢字,是由中國 人獨立創造出來的,和其他文字的產生有很大區別。

意境高遠的中國書畫,也是中國人獨立創 造出來的,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

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也是由中國人獨立創造的。

當 然也有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外來文化,比如最典型的佛教。

但中國化的佛教經過中國人的 引申和發揮已經和印度本土的佛教有了很大區別。

中國的地理條件過於優越也是造成中國長期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更是了中國近代的屈辱 歷史。

中國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導致中國人沉醉於自己發達發達的農業文明,認為自己是“天 朝上國”,因此不願意與其他國家交往。

到了明清時期,更是閉關守國,拒絕接受和了解外來 文化。

Tags: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