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共15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0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共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為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為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眾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藴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為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為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為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為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文化苦旅》作者餘秋雨,使我國著名美學家和作家,藝術家,中國文化史學者。現任上海戲劇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文化苦旅》是一部很好的書,是值得細細品味和體悟的書,這本書先後獲上海市文協藝術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看了這部書我想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文化苦旅》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主要是從描寫文化景點入手,他從祖國的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一直到大西南四川,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到境外南洋——新加坡一路上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江南小鎮》、《家住龍華》、《華語情結》、等37個文化景點,共記載文章37篇。每篇文章文辭雍容典雅,在每一個景點故事淡淡的敍述中又藴涵着濃濃的抒情意味,每篇文章都耐人尋味,也可以説都成了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我感到作者這趟旅程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不是單純描寫名勝古蹟而是帶着探索挖掘歷史文化的決心而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探訪“人文山水”,是想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人格構成。那一篇篇文章即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即展示了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

二、看了這部書後猶如伴隨着作者的足跡再次遊覽一遍祖國大江南北文化景點,領略了一個個令人稱奇的名勝古蹟,還有那一個個飽含滄桑歷史背後的那一份無奈、失落、彷徨、感動甚至於驕傲。這部書可以説帶領我從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制高點上,認識了那浮華塵世中的起伏盛衰,也是對擁有着太多苦難的中華民族更多了一份熱愛與敬畏。

三、這部書何謂《文化苦旅》,我感到可以從許多方面去解讀,但由於水平有限只能從最浮淺的角度去理解我感到有二個含義。

一是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時空去理解。在這部書中作者這樣寫道:“中國文化歷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難,所經歷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説盡”,在很多章節裏都可以看得到。譬如敦煌的《道士塔》中的文物被王道士當廢品一樣賣給洋人,當時的衙門官僚們也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文物被洋人運往國外。在這篇文章裏這樣描寫着:“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再譬如莫高窟的壁畫遭到無知道士的`毀壞時這樣寫着“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讀《文化苦旅》有感3

路,就是書。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山河為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為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温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痴痴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宂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説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為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説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台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為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歎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歎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為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4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5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這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温,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這裏,這不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塚。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一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現在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這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這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文明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熱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因為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歎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文明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要感歎。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文明的餘秋雨,將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讀《文化苦旅》有感6

飄泊旅途,莽蒼大地,行過以後,是苦味的回味無窮。

走得慢,華髮早生,苦到完美,是柔美得提升。

偶遇《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學們的臂膀中,淡黃色與灰黑色的封面圖連同顯眼的苦字幫我一種文學類壓力,我如同處於一片氣壓低中。在心中嘖了一聲,我急急忙忙擦肩而過,不給自身導致大相徑庭的精神壓力。搞笑的是,我還在兩年後於一排排書架上發覺它,又鬼使神差地買下來了它。也許是我想挑戰看一下,兩年前懼怕的書入了今日的眼睛,還是不是一種懼怕。

一、相關文化藝術人格

60華里的莫高窟壁畫才華滿滿、靜謐神密,1000很多年的生命在這裏蒸發。造型藝術投射內心,玄祕清潔如它是一種永久性的憧憬,如夢似幻。閲讀文章着在其中的文本,我好想跟隨時光穿越到1000很多年前,靜靜地矗立看這牆壁畫產生的傑出全過程,複雜的內心深處也會因賞析了獨一無二的造型藝術而穩定出來。我又登上似水柔情的鳴沙山,領略純粹的光與影切分,心裏鳴起天樂一樣的梵唄。一轉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如從天上來的恬靜祥合吸引住。老尼為什麼想要孤守荒蕪浮囂的地方呢?我不能很瞭解,內心才想是她看透了多彩人世間身後的簡易原體,寧可用此生理解這兒滿滿的一世界的禪機。大家經常做詩歌賞析,詩大家總會有很多化不動的憂傷,例如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一人釣寒江雪。我總是以為柳宗元十分享有沒有人打攪的情況,認為孤、獨二字也是作家難能可貴的理性和嬌情。直至讀了了《柳侯祠》,才更改對這首詩不正確的瞭解。

柳州市的柳侯祠,放置着他的生命,他一生的艱辛悽切。掩藏在其短暫性、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出眾,是期盼強盛的文化藝術人格,待中華青少年去講解只可是,我這中華青少年卻一直誤會了他,誤會了遭遇謫戍詩大家的人生。我愧疚不己,我如此懵懂無知,只圖遊樂設備,視若無睹活在封建社會下的我國文人墨客遭到的痛苦,還取笑她們的嬌情和矯揉造作。學了這些年的語文課,背過那麼多首古詩詞,也沒有對一首深有體會過,更不要説為大家的惡運唏噓不已。

二、相關生命

大家從哪裏趕到這兒?又從這兒邁向哪裏?一定有很多人也明確提出過這一疑惑,但針對大家平常人來講,沒有意義。你你是否還記得哪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源嗎?你是不是想過那般一個蓬萊仙境為什麼無法留住貧苦辛勤的漁人呢?由於人是沒法忘卻的。不可以忘記自己更不要忘記了生命的實際意義。或是並不是以便帶著空白頁返回賞賜你生命的超級黑洞去,只是要以便喜愛的日常生活固執拼搏,揮發出自身的全球。如同《武陵人》中常説這兒的幸福快樂取消了我思考的支配權。

艱險的黃土高坡上,一兩腳實實地置入又提到,留有一串孤獨的足印。信客日復一日往來於城鎮中間,包囊裏帶着一家又一家人對相互的回首想念。沒有電話、e-mail的'時期,雖然吸氣着同一海拔高度處的氣體,粘稠的想念呵,也直叫人呼吸不暢,如抵喉嚨。信客這一傑出的崗位羣體,用自身大半生為他人的生命送去春露太陽。她們被猜疑污衊,也煙橋掉入過無緣無故的爭奪,但她們仍在盡着自身的微薄之力為兩邊的大家惠及。經常出現人説:不必為他人活著。但我想,一個人的一輩子,若有一羣人非常值得你翻山越嶺,即便不可以名垂千古,也不會人死之後在墓誌銘上寫出悲哀的無所作為。

一個大晴天,我還在家裏的庭院唸完了最終一個字,算來自身竟花了大半個月左右讀該書,後邊又用了三天寫出這篇讀書筆記,合上書籍時,覺得自身也經歷了八千里路雲和月。那遮天蓋地柔和的陽光清洗了的身上的塵土,開心因素在身體輕柔彈跳着。飄泊旅途,莽蒼大地,行過以後,是苦味的回味無窮;走得慢,華髮早生,苦到完美,是柔美得提升

讀《文化苦旅》有感7

作為一名山西人,為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為首,太谷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為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在這篇寄情于山水的散文中,我與作者同道去那歷史的風景中旅行。剛剛高一的我,讀慣了哲理性的小短文,面對文化苦旅這樣一本講述歷史中大道理的書,説實話我的內心很是牴觸,當老師告訴我這是我們現階段的必讀篇目時,我十分擔心,要怎樣去完成那不少於600字的閲讀筆記,但讀後我發現,是我錯了。餘秋雨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從他的書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沸騰着的使命感,有人説餘秋雨只是在炫耀罷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他是在用真理向我們解釋那飽含歷史的風景。他在書中寫道他覺得都江堰是最美的景色,長城也無法與之媲美,在他看來長城雖壯麗,但它的背後卻有着殘暴的歷史,他是有多少人的血淚搭建的,而都江堰不同,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歷史是乾淨的。

書中最令我有所感悟的就是道士塔,一個道術不精,對於佛教毫不知情的人,王道士,他連自己的信仰都沒有,卻成為了我國文化的“守護者”,那精妙絕倫的莫高窟,那一卷卷代表着中華歷史的佛卷,在王道士的眼中卻只值一個小洋鏡,歷史的文化被他如此的貶低,在他的意識裏沒有責任,一個矮小的身軀,一臉愚昧的笑容,當讀到他將中華上千年的文化換作一個小洋鏡時,當讀到西方列強將我們的文化運走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憤慨,作者也是一樣,他是多麼的想將車隊攔住啊……就像作者所説,再渺小的身影,只要你“有所作為”,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浮現出了一幅殘缺的畫面——被大火燒燬了的圓明園,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恥辱,但我卻喜歡這殘缺,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讓我們記住,不忘國恥;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提醒我們,要讓侵略者血債血償。這殘缺不是代表中華的不完美,而是告訴別人,這就是我中華的歷史,他飽經風霜,卻屹立不倒,這就是我中國發展的見證,我因我歷盡滄桑的祖國而自豪!

説得多了,反而成了故事。做的少了,只會讓人覺得浮誇。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我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最適合靜靜的夜,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地去品味。它就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的空間的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文化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餘秋雨先生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的東西。從一個毫不起眼卻能興風作浪的小人看見了歷史的暗流湧動;從一個詩人(柳宗元)探索古代文人的悲哀;從一個道士(王圓籙)目睹中華文明的泣血歷史;從幾位文人(嵇康、阮籍)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紛爭與悲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顯然,讀書與行路需同時進行,學識與見識需同時增長。然而,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時,驚奇地發現,一本書就足夠了。一書在手,“足跡”竟也能遍佈千山萬水!

就是這樣,我閲讀《文化苦旅》,彷彿經歷了一場苦澀的文化旅程。自己那顆似乎是虛幻的靈魂,遊走在餘秋雨先生所勾畫的真實世界和歷史空間裏,既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如此的鮮明生動,如此珍貴可愛,又感覺到好象我也是歷史的過客之一。甚至有時會覺得我就是秋雨先生本人,站在歷史的某一個點上,或回溯,或展望。站在那兒,為未曾得到的.惆悵,為已經失去的神傷。

如《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文明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歎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文化苦旅整本書所要批判的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從一開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廢墟》《筆墨祭》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寫人類的精神文明隨着社會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物質文明。人類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並沒有給精神文明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環境,反而會破壞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質基礎,使之不斷的流失、散落,甚至走向滅亡。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的蠶食,就如王道士對敦煌文化的破壞那樣,進程緩慢,卻極具破壞性。作者把毫不起眼的道士塔列為全書的第一篇,其實在告誡我們,中國文化正在被許多像王道士一樣不起眼的人吞噬着,破壞着!

遺忘,也許也是一種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吧,就如餘秋雨《柳侯祠》中寫的“幾個少年抬起頭看了一會石碑,他們讀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執的愴然肅立,少年們放輕腳步,離它們遠去”,頓然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無知的少年。去過了許多地方,基本上都是下車照相,上車睡覺……或許有許多人也會和我一樣,以為旅行的意義只是為了放鬆自己,去追求視覺味覺聽覺的賞心悦目,卻往往忽略了其中內在的文化內涵。也許是我們的無知,也許是我們的浮華,已經將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文化精華給遺忘,殊不知遺忘卻是對中國文化最大的破壞。我們都已經不知不覺地淪為王道士!

對我而言,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有時會覺得有點困難;在品讀完一篇又一篇後只覺得裏面的寓意太多太深厚,總得要好好地細想一番,才能瞭解一些道理。完全地瞭解箇中道理,可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更為反覆不斷的閲讀。他不單單只是寫景,或者寫一段什麼歷史,文章總在細細訴説的一段又一段的長遠歷史中,藴含着超越歷史的感慨和思考。甚至對於人生,也不無補益。就像《沙原隱泉》中寫到的:“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我站立峯巔,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峯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在人生的追求過程中,要達成一個目標,就儘管爬吧!別管終點在哪裏,只要努力的朝目標前進,終究你會發現,原來你也走了一段不短的路,而終點就在眼前。但是,上天總是安排些戲劇性的演出,當你到達最高處時,常會不自覺的發現“高處不勝寒”!總要經歷過才會知道,再崇高的終點,原來終究也不能久留。所以,文中後來又説道:

“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峯,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近乎。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對生命的領悟和對文化感悟,讓我對中國文化,中國文人和中國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重新燃起我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熱愛。有人曾經説過“你知道的東西越多,活得越累”,沉重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或許會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就像餘秋雨先生所説的“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人生淪喪感”。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這本書給人一種超越精神,超越年代的期盼,當讀到道士塔,莫高窟,柳宗元等等,心裏就有一種莫名的哀傷,總有着一股想哭的衝動,如果能早生一個世紀,我想去牽住運滿經書的馬車;想去阻止士兵亂塗亂畫;如果能穿越到唐朝,我想去一趟柳州,去陪柳宗元説説話告訴他有很多人關心他,一切都會好的。

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説"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説,在蘇東坡後,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説。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説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説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對於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為有的散文太散,總會把人的思緒也弄散,看了只會把自己圍在層層圍城裏,卻始終領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這次我要向大家推薦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其實是一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其實都是介紹我國的一處處風景名跡和一些人文古蹟,説它是遊記,看了卻沒有讓我感到遊玩的悠然,反而讓我覺得沉重,我想,這應該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處。《文化苦旅》當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這篇《牌坊》僅僅是給予我個人最深感觸一篇。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餘秋雨在書的自序説:“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對於封建禮教束縛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們印象中,牌坊總是嫻靜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頭,卻鎖着一種貞潔,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從四個部分來講的,首先是從作者的童年時代的回憶來引起牌坊的話題。孩子們對牌坊的好奇,引導着孩子們去打探關於牌坊的消息,卻只得到小販的嘟噥和嬸嬸婆婆們的惡罵,他們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來,然後第二部分話題轉到了“尼姑庵”,主角變成了“尼姑庵”裏教書的女教師們,文中通過寫了孩子們與女教師們的互動,例如:孩子們初見花圃時,女教師們對孩子們的鄭重叮囑和女教師們拿着繡着成對的鳥的繡巾時的害羞,都體現了女教師們對生活的憧憬和無奈。第三部分則是着重描寫女教師們的言行,在這當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如她們喝水動作的描寫:笑一笑,轉過臉去,再呷(ka)一口,然後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絹,抹一下嘴脣。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師們的出身。並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師在見了一個來尼姑庵的男人後自盡的事情,來解釋文章開頭盜墓的老頭所説的那句話:“這些女人説是死了,墳裏常常沒有。”原來,這些女教師是在大户人家裏死了丈夫之後,為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殺”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於親情或其他原因,他們的.父母不願讓他們真死,可是,礙於封建倫理道德,他們又不得不死,於是,造了個假牌坊,送他們到偏遠的尼姑庵。最後一部分,作者通過《熱冰》這一個故事來質問:“我的家鄉為什麼有這麼多不透明的頑石呢。”又憐憫地問:“我的女教師們,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們送進冰塊。”

這篇文章都是通過兒童的眼光來探索牌坊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舊時代中國女性命運的悲哀。同時也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審視。文章並沒有魯迅先生筆下描寫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語,但卻同樣能帶給讀者同樣的悲愴。

看完文章後,只能讓人感歎:一座座牌坊,安靜的立着,以控訴者的姿態,向世人幽幽道出歷史的愁怨。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這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温,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這裏,這不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塚.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一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現在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這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這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文明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熱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因為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歎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文明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要感歎.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文明的餘秋雨,將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在一片荒涼的河西走廊上,有一位地道農民出身的王道人。竟看護着一座石窟,而這些,也許就可以暗示他就是歷史的罪人,就是民族的恥辱。

遠遠望見莽莽的塵氣中走出來幾個高鼻樑、藍眼睛、捲髮的外國人,牽着一隊駱駝,向洞窟走來。當他們到達洞窟時,眼中不禁流露出遺憾的神色。“這裏既沒有不苟言笑的博物館館長,也沒有戒備森嚴的保護所。”而看管着這一切的,只是一個愚昧無知、骯髒的土道士。他們僅僅是片刻的遺憾,隨即就是無盡的狂喜。

當然,這個愚昧的土道士不知什麼文物價值,也不知什麼國家利益。只是,他的眼睛發着異樣的光芒,盯着那個叫做斯坦因的外國人手中的`一個精緻的小鋼瓶,他的手早已不聽使喚,摘下掛在腰間的鑰匙,打開了那扇門!陽光透過塵氣,想要奔向、溜入那條縫隙,都想感受世界級珍寶那金色的光輝,來把它們映照的更加高尚。於是一個民族象徵的光芒就填滿了那個異族人的視角,長期的掠奪生活使他的瞳孔都不禁為之放大,那雙無恥的眼珠彷彿發出詭譎的光芒。王道士也只關心那個小鋼瓶是否為自己所有,他匆匆的搶過那個小鋼瓶,急切地放在自己手中撫摸着。只是他此時失去了自己作為中華民族兒女的那一份可憐的尊嚴,把國家的瑰寶拱手讓給了列強,更是把國家的尊嚴晾在了一邊。現在他儼然成為了國家民族的罪人!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概念。只是看着那個精緻的小玩意兒。在最後那個洋人臨走時,那個無知的王道士還“深情”的向他鞠了鞠躬,向這位無恥的盜賊鞠了鞠躬,更是無知地向這位侵略者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所謂的敬意!真是可悲,一位看護人的愚昧無知;真為可哀,一洞瑰寶就這樣的淪喪敵手;可歎,罪惡的列強們就這樣無恥的偷來另一個文明的精髓。

這恐怕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吧,這是其中的一個莫高窟,但在那個時代,也許會有千千萬萬個莫高窟淪喪敵手。這也許就是一個時代的麻木,一代國民的悲哀吧!

寫後小記:這段情節在全書中具有很凝重的思想,作者能夠將一些假惡醜間接批判地淋漓盡致。所以我認為這才是全書的思想核心!映射一個時代!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沙漠所吸引,漫漫黃沙,沉靜而疏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車道輪碾過的痕跡,或許,就是在這裏,開始的"文化苦旅"。

曾想將自己定位為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因為,是它們,在這裏,被一次次温柔地揭開神祕的面紗。只有它們,是這本書的主角,這樣才符合主辦方的要求。但,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歸於平靜,一盞孤燈、一杯濃茶,再一次體味文人的魅力,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目中的鄉,我似乎身不由己,加入了旅行的行列。因此,今天,站在這裏,我並不是名家筆下的主人公,我只是個配角,我是那隻輕輕揭開神祕面紗的手,是那個孤獨的旅者。餘先生是個導遊,不,是導遊的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

因為不再僱得到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因為無法穿越那種似現代而又非現代、由鬆散懈怠連接成的層巒疊嶂,餘先生選擇了自己的遊歷方式,而我有幸,選擇隨他一路講去,行行止止。

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的金光照耀下,領略那吸納了無量度的才情的、空靈而又膨脹的、神祕而又安詳的石窟。側耳聽山前那一泓泉流汩汩有聲,抬頭看沙漠之月特別清冷,這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衝着王維的那首《**曲》,我們去尋陽關。在那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因為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彷彿看到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聽到湖**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還有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朔風的軍旗。隨着一陣又一陣的煙塵,都飄散遠去。那裏的胡笳和羌笛,音色和自然混合。但後來都成了士兵們心頭的哀音,於是陽關受不住歎息的吹拂--坍馳了--坍馳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風如浪。

沿着沙路,我們遇見了老尼孤守的陋屋。那裏同她一起,聽夠了一整夜的風沙呼嘯。翌日,明淨的水色把耳根洗淨。當我們看夠了泉水的湛綠,抬頭,望望粲然的沙壁。這裏有鳴沙山,有月牙泉,還有沙源隱泉邊那靜靜的文化守候。

後來,我們去了柳祠,行於排排固執肅立的.石碑間,聽餘先生歎: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

而在白蓮洞中,我們想起了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上海青年藝術家的《山祭》、《魔方》,想起張曉風的《武陵人》,以及那句"這裏的幸福,取消了我們思索的權利"。

走出白蓮洞,我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長長的隧洞,其間奔逐着一個古老的民族。而這個古老的民族,不止有長城,還有**。

你知道,這時的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些山水--自然、人文;你知道,我已經為自己來自這偉大的民族而自豪。

"可憐"的白帝城是多麼的勞累,清晨剛送走了李白的輕舟,夜晚,還得迎接劉備們的馬蹄--我卻願意是白帝城,因為有三峽的奇詭,能聽見神女靜靜地夢語、殷殷的期盼。

還有范仲淹的洞庭,慧遠、陸靜修們的**……

第二天,夢醒,枱燈下的白紙上,紅色的水筆分明地寫着:我要去旅行,沿着餘先生的足跡。

正像餘先生所言,自己所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人留下較深印跡的地方,因為我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沒到一個地方,我們總會無端的感動、無端地喟歎,願意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着,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我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們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雨聲。

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的西南邊陲,將祖國的山水以文化的名義走遍,着迷於莫高窟的色彩、()線條,感慨於無法用文字解讀只能用意會的西子帶來的飄渺意境。

所有這些,來自一個人的文字,如果願意,還有我們每個人深深的腦海——

蓋上書,發現文化苦旅不苦,只是我們真的該攜了文化去苦旅--別讓她太寂寞,去雲深不知處的**,姑蘇城外的寒山寺,斯人已去的黃鶴樓,一一揭去他們的神祕面紗。

歷史面前,我們只是配角,若不深思,不徜巡,待有一天,在那屬於我們的歷史畫卷中,後來的人們將尋不着我們這代人的身影。

輕輕地,輕輕地,翻開黃沙作響的封頁,開始一段段神祕的旅行,去愛那些文字、那些思想,去愛山川、那些河流,去愛那些文化、那個民族,去愛這個時代、愛自己,可以不自私、不浮躁,我們可以有內涵、會感恩。

Tags:苦旅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