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精選】《文化苦旅》讀後感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3.0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我並沒有忘記,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青年,初讀本文時的恨,和難以控制的想決鬥的衝動。

一個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數千年文明寶藏的洞門。他在壁畫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師泥菩薩,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書經卷、畫卷和雕塑,換成了幾疊子銀元和少許外國商品。他滿足了,他想不到會得到那麼多錢。

一個諾大的國家,竟然無處存放一個洞窟的.古物,道士為了孝敬官員拿出來的一些零星的字畫,在官場上把玩、傳遞,流失、毀損。他們知道這些古物的價值和意義,卻藉口長途運費難籌集而置之不顧。

封存千年的文化寶藏,就這樣被挖掘毀損,散失異國他鄉了。這不是民族的悲劇嗎?文明最後變成空洞和廢墟,這難道是歷史的必然嗎?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個事件其實是很倉促的,就像盜賊踩好了點、瞬間完成了盜竊。儘管盜賊找出了各種理由,來掩蓋其偷盜行徑,掩蓋其骯髒的慾望,但是終究掩蓋不了醜惡的真相。

今天讀此文,我依然是衝動的。就像文中的那位當代青年詩人,要與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決鬥單挑一樣。我更欽佩秋雨教授的豪邁,要與盜賊他們國家的學者對立沙漠,比比學問!此刻,似乎只有這源自內心的衝動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卻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僅只是恨奸詐的竊取者和貪婪的掠奪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惡的慾望,和因此對文明的踐踏。

尋寶、掠奪和侵略戰爭,都是為了將財富佔為己有。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從價值的角度來看,物品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故稱物以稀為貴。何況是更優秀和稀缺的中華文化遺產,堪稱絕品,價值無法估量。所以,敦煌、圓明園、和那時的中國,自然就成了瘋狂追逐利益的掠奪者的耀眼的目標。他們的生存理念和價值觀,就是佔有,且不論用何種方式實現佔有。

他們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的文物,都裝好了,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聖彼得堡,運到東京。莫高窟空了,圓明園燒了。中華文明遭受了劫難。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實物遺產,但不是全部。文化遺產更重要的內容,不是實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與傳承!

掠奪,只能解當時之渴,而不可以補虛空。武力,只能呈一時之強,遠不足以撼歷史。掠奪了文物,卻搶不走文化,廢墟上依然記載了文化的繁榮!

如今,被盜賊掠奪的文物已經陳列在世界各地。我覺得,他們只是供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裏的文化,終究會在哪裏光明!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人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老信客從有信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後來的後悔彌補,最後守墳過完一生,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年輕信客任勞任怨、待人寬容、真誠無私和信客的閲歷使他增長才幹,又教好國文最後受人尊重,如願葬與老信客墓旁,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這是在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寫的自序。當我看到這句話,實為之一驚。

《文化苦旅》表層上講的是各種令人驚歎的名勝古蹟,但其背後卻隱藏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華夏曆史軟肋。以故作輕鬆的筆風為我們寫下了消逝這兩個字。例如《道士塔》中寫道“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道士塔就是原由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圓籙掌管的一座寶塔,內原含數以千計的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及佛經等。但最後卻因王圓籙太過單純對世事不練達而毀於一旦。原本屬於中國的寶藏卻被輕輕鬆鬆交予外國人的囊中。寶藏的消逝不就代表着文明的消逝嗎?在文中,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王道長的深深不滿: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璀璨的文化卻是活生生的毀在一個道士手中,那僅僅是藝術品嗎?那帶滿了民族氣息和深深的'華夏文化底藴啊!讀到這,我不禁想起了圓明園的毀滅,圓明園毀於強盜之手,我們已是憤怒不已,而道士塔裏的寶物呢,聽説是毀於國人之手。有意無意呢。我不知道。

文明渲染整個世界,文明的氣息傾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文明在不斷的變更中,推動着世界的發展,而只要有人類的存在,文明就不會敗落,但文明確實在消逝,在悄無聲息的消逝。

道士塔消逝了。在從由道士掌管的那一天起就在消逝。神祕優雅的壁畫被刷的充滿“光明”慘白,於是優雅就消逝了;豐富的寶藏被他交予外國人,他也擔不起民族的吼叫和這筆沉重的文化重債,於是寶藏消逝了;因為消逝了優雅神祕和寶藏,促使道士塔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因消逝而消逝了。王道士也在消逝,不僅落得不好的下場還要揹負千古罵名和賣國賊的辱罵。是的。都在消逝。

什麼都會消逝不見對嗎?歷史呢?文化呢?難道它們也像握在手中的一灘水,不管華夏人民握緊還是攤開都還是會流失於指縫之間的嗎?幾千年來,華夏文明不斷變更,實已傷痕累累,久經風霜,文明踏遍全國,最後還是澀的嗎?

璀璨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4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

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從文化大家的園地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介紹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或者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文化苦旅》,聽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即是講的文化又是講的苦旅。可以説這本書本身的內容並不甘甜,因為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餘秋雨的這本書除自序與後記還有39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所謂廢墟,想必大家會認為是一堆破爛,一羣沒用的垃圾,但在餘秋雨筆下則是不然。他認為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與明天。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千年的漂泊,苦難的中華何嘗不是那艘滔天巨浪中的航船。瘋狂的浪濤肆意撕扯着船身,怒吼的颱風蠻橫的搖晃着船體。當我們新奇地看着漫天的煙火,外國人的槍炮已經射向我們的.胸膛;當文人志士竭力挽回王朝的衰落,昏庸的統治者卻在酒池肉林荒淫縱慾;當國將不國的危難時刻,還有那麼多麻木不仁的民眾甘願為奴。歷史的大船即將傾覆,千鈞一髮,勇敢的舵手毅然挺立,搏擊海浪。在站出來的一刻,壯士已經忘卻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殷殷熱血化作鮮豔的路標,得之,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建全?

合上書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往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

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

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8

苦,文化之苦旅。

思,歷史之長河。

——題記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凋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物構成。或許在常人眼中山水僅是高山流水,不無特別之處,象徵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由此可見,當他泛舟於千年文明的長河之中,對自然風光情由獨忠,才會有獨樹一幟的思想見解。他超越了現實中的詩情畫意,還回顧與歷史,欣賞着了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遊歷的途中,再翻開歷史的長卷,疊加自身的觀念,呈現給讀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國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着幾座僧人圓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他買掉了一車又一車的文化古物。這不僅是自取其辱,對於中國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國的罪人,也是歷史的罪人。餘秋雨恨他,那些專家們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睜睜地看者外國人運走中國的東西,卻無能為力,也恨世界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罪人,恨歷史無法改變。但值得慶幸得是,無論敦煌運到倫敦,巴黎,運到彼得堡,東京。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他們可以帶走文化,卻帶不走文化。

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境。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燦爛中華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來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問到中國歷史上令人最激動的工程是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會毫不憂鬱地回答道是長城。而餘教卻説是都江堰。他總有獨特觀點。着要説服人們得要花點工夫。因為他必須把自己的思維灌輸到別人的腦袋裏。在描述長城時,他大力讚揚,從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覺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長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宏偉就更難了。可他娓娓到來。從修建的時間看,他比長城早數十年,早已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從對社會功用看,長城早已頹廢,而他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請流;從歷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着一代英雄人物;他讓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從建造的歷史人物看,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橫生,甚至打動了我。想想也如此,想當年秦始皇築長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積極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統一,他常常成為了排場。

我非常佩服餘教的獨特的審美能力,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國文化的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在短短的一個寒假裏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是什麼?以前我是不太喜歡思考這些久遠、深重的東西,但這次拜讀了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書才深有體會。

全書包括“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手法,體裁,閲讀視域是不盡相同的,但每個部分卻都能流露出書香味,描繪出人文味,傳達出情懷味,這是令我這個晚輩後生所深深迷戀的,深深敬佩的,深深感動的。

文化不是傳統,或者説是不等於傳統,它是表現在每個國家上,體現在每個民族中,深鑄在每個靈魂裏的。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它“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洗且泣”。書中的“文化”所談論的是“中華文明”,但又不止於“中華文明”,而餘秋雨老師又相信“最美麗的月色,總是出自荒蕪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總是出自無字的曠野”,於是為尋找,為探索,為重拾那些被丟失,被掩埋,被遺忘的文化,那些在塔裏,在井中,在雪下藴藏千年的故事,他出發了!

旅行是苦的,但更苦的是創造。歷史創造出文化,時間孕育了文明,也許是因為歷史創造出了文化,使它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甚至不講道理,但好在文化不會因為人類的一點錯誤而拋棄人類,不會在人類喪失自信力的時候否決人類,這是身為“人”的我們的一點慶幸。但只是一點,因為文化很脆弱。它於歷史中誕生,卻不只是依附於歷史,它是由人類與自然共同締造,共同鑄成。但自然卻比歷史更漠然,它的冷眼,連地球都不寒而慄。所以説,人類真正能靠的只有人類自己,只有靠自己才可以守住文化的根脈。但凡事都有正反,人類之中也有險惡的,他們被慾望,名利,權位矇蔽,拿起“棍子”,把文化套上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使文化呼吸急促,胸悶氣短,日漸衰弱。我們當然不可以與其同流合污,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堅守文化,傳承文化,在無聲中改變那種漠然。

“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書中的話總是令我潸然淚下。悲,為歷史而悲,但更多的是幸,為文化而慶幸。那些“強者雄姿”多是雄心壯志的文化新興者,而“悽怨靈魂”則代表文化守護者,這可能從表象來看是對文化的摧殘,但我認為從深處細觀會有所明悟,這實質上是文化的昇華,是文化的進化,這實在令人慶幸,畢竟,它的枝葉可能會在不同朝代而有所更替,時光流轉之中都被修剪,被搖曳,但是,它的根基仍然穩固具在,非但沒有因為那暫時的動盪而燒燬,挖掘,砍裂,反而更加龐大,更加強壯,更加充滿生機!

歷史可能沉默,或許漠然,但它不會忘記,那埋藏已久的文明,那悠久綿延的文化,因為它的根就在那,只等我們來尋!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再也看不到翩翩青衿吟賞煙霞詩酒趁年華,再也看不到揚州十年一覺夢醒多情酬紅顏,再也不見金戈鐵馬征戰四方的慷慨遺恨,再也不見無奈歸隱閒雲野鶴的生不逢時。歷史的風沙淹沒了繁華盛極,埋葬了枯死白骨,凜然安坐的萬古湖山下沉睡着一條名為文化的古旅,深長且艱阻,途有芳草萋萋風景如畫,亦有滄桑血淚徹骨慟哭,蜿蜒曲折一直通向五千年文明的深處。

古旅有美。“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江南美,美在水墨淡雅,美在淡泊安定,美在詩詞古韻。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古樸精緻的蒼老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浣洗單衣的女人。離她們只有幾尺遠的烏篷船上正升起縷縷炊煙如清晨的殘夢,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河邊的石欄那裏看着過往的船隻。江南有安詳疏淡的面容,都説人淡如菊,而江南清雅的鎮邑無不如是。人生不如意的失意人在此蟄居,感悟到喧囂官場鐘鳴鼎食中難以尋覓的清空安然;早年離鄉遠去的遊子登高遠眸、月夜苦思、夢中輕笑,無不是心心念念着江南小鎮的美色,遠離故鄉後他們方知世上縱有美景三千,然江南之景只有此弱水一瓢。

古旅有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誠然如是,讀《文化苦旅》最受益之處莫過於餘秋雨先生的憂思深思漫思。寫藏書之憂,餘先生從嗜書如命的中國文人一生傾盡心血與錢財擁有豐富藏書,在其死後藏書卻隨意流散無人問津,感慨“社會上多的是隨手翻翻的借書者。而少數好不容易走向相對完整的靈魂,隨着鬚髮皓然的軀體,快速地在書房中隕滅”。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牀,居之有書,便是窗外時過境遷或是悽風苦雨,仍可心無旁雜,享受人生的大安詳。文人愛書如是,但生時卻飽含對他人借書之憂,死時又為藏書不得善置而心神難寧,讀來竟也有些許悲涼與歎息。

古旅有恨。敦煌莫高窟,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它耗盡終生,無數中國的榮耀與恥辱由它吞吐。這裏閃爍的本應是無盡榮光,但在外國人用微薄的財物從王道士那裏運走成千上萬的無價文物時,衰老的民族匍匐倒地,深至血脈的傷口再滴着悲哀的鮮血。我好恨!可是恨又有何用?即使重回當場,渺小的我們仍是無能為力,縱使攔下斯坦因的車隊,截阻下祖先給我們的饋贈,可是偌大的中國官場腐敗竟也是存不下這幾卷經文的!那個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不過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腐朽的封建車輪吱呀而過,它已無力再支撐這大好河山綿延江山,它也無法再現那千里錦繡萬里昇平。一個時代的毀滅總會有物為之陪葬,只是這次,代價昂貴得讓後世遺恨了一代又一代。

這是一條古旅,有過風輕日薄桃花十里,也有過萬徑蹤滅暮雪千山。這是一條苦旅,它隱沒在字字珠璣句句佳文裏,唯有你讀破萬卷行萬里路,你方懂得文化柔美的微笑和哀痛的血淚。

古旅深深,苦旅侁侁。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知道這段話是餘秋雨先生寫的,一直喜歡這段話。今天讀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終於找到這段文字的出處。

對於蘇東坡最初的認識,來自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他説蘇東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全才最可愛的男人,於是一直崇拜和景仰。今天看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篇,東坡的悲慘遭遇和經歷,竟讓我幾次淚目。

蘇東坡一生走過和流放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遠比黃州美麗,但是僻遠的黃州卻給了他最大的驚喜和震動。

他來到黃州之前,正陷入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台詩案”的案件中。我們也許會猜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時代的無上驕傲,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的珍惜他,虔誠的仰望他。事實恰恰相反,無數卑劣文人與小人的嫉妒、誹謗和誣陷,讓這個曠達、單純的男子不知身犯何罪,竟讓差人用繩子捆紮着,像驅趕雞犬一樣,走在示眾的路上!

“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於是,那個温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雲的大文豪,在牢房裏受盡了非人的折磨!

許多他昔日的好友竟在他危難時悄悄地躲避了。但是畢竟有勇敢之人,仗義之人。

杭州的父老鄉親在他入獄後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佑他。

獄卒樑城,知道他是個大文豪,無人時盡力照顧他的生活,連每晚的洗腳水都為他準備了。

他的朝中好友,甚至他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也仗義執言。

最動情的是那位太皇太后。

如此形勢下,皇上釋放了蘇東坡,將其貶謫黃州。

由此看出黃州對蘇東坡的重要。

在黃州的日子,悽苦的生活,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將內心寄託於無言的山水,寂寞中反省過去,覺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華外露,缺少自知明,“他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在無情地撥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是佛教讓他習慣於淡泊與靜定!

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着自然與生命的原始意味。

也是在這時候,他自號“東坡居士”,完成了由蘇軾到蘇東坡的蜕變,藝術與才情又獲得了一次蒸餾與昇華,他真正成熟了。

於是也就有了開頭的文字,秋雨先生對他蜕變後的解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第一次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讀的時候什麼也沒讀明白,只覺得這本書與其它的散文集有所不同,但又説不清有哪些不同。現在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比一般散文少了一份絢麗,多了一份滄桑,它寫出了那一處處古蹟背後所隱藏着的不為人知的一面,也正是這一面。使它比其他散文集多了一份震撼力。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星空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不凡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給我的教誨,是由它們所反映的一段段歷史,使我們銘記於心。

餘秋雨先生走在華夏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與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去為這趟華夏民族的文化“苦旅”畫出一張張黑白素描,沒有色彩,只是黑白……它不甘甜,因為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經歷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加了一味,耐人尋味的一味。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蹟的背後竟然會有如此深厚沉重的含意。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番深思,餘秋雨先生運用妙筆,以乾淨的文字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我們像一羣迷失的孩子,來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千錘萬鑿開啟了千年後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卻其拱手讓給外人。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有充滿意義的洞窟卻引來華夏兒女無數的`驚歎,無數的惋惜。

“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對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不是由自然雕琢的天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餘秋雨展示的江南小鎮有別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的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在江南的小鎮,你聽不出歷史的治歎,感受不到類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江南的小鎮所擁有的是難得的清雅靜謐,是似乎被遺忘的文化底藴。書中的江南小鎮給了我們一種回家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使江南成了大多數文人的隱居之所,為了他們的逃避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

合上書卷,走到窗前,看着這繁華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卻想起了“南京——沒落的貴族”這一令人心震的評論,想想,我們是否也該去讀讀南京的文化,去親自體現驗證一下這場辛酸的苦旅呢?

文化苦旅,因為有苦,才有文化,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化,而是那被時間掩蓋的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餘秋雨先生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為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