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合集】讀《文化苦旅》有感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1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合集】讀《文化苦旅》有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文化苦旅》,反反覆覆、斷斷續續、間間歇歇讀了幾遍,今日,我從書架上取下這本略帶有灰塵的愛書,又重新咀嚼了一番,別有味道。

跟着《文化苦旅》我領略了西北地區淳樸的民情,瀏覽了江南的柔情,心就那樣隨着作者手中那隻不朽的筆一下一下的遠行,眼睛一行一行的盯着略微泛黃的紙張,手就那樣一頁又一頁地翻閲着……

我崇拜餘秋雨的文字,甚至是迷戀,專情於他對於每一件細小的事情由小及大的拓展、聯繫,循序漸進的解説,對於他書中提及那個浩瀚古老的世界的感悟就像雨露悄悄地滋潤進內心,躍然紙上寫出自己內心的情緒卻又總是寫寫停停、停停寫寫。

作者的文字帶我觀賞了中華千古文化的興衰存亡,目睹了大千世界的秀麗壯觀,詩情畫意的敍述。筆下那如痴如醉的蘇軾李白,美妙絕倫的西湖,千年的文化在凝聚、在融合,南方千年柔和的陽光造就了江南的柔美,歷代官人辛勤維護的天一閣。文化是美的,文化卻又總是缺乏的,又是最容易流失的,令我感觸至深的是道士塔中那位受盡世人詆譭的道士,我們無情的批判他的過失,他的盲目,他的鄙陋,他的無知,可是我們卻總是忽略了那個坎坎坷坷的歲月時光,那裏的風土人情,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一個飢不果腹的時代,一個新文明大量湧入的時代,一片令人絕望的`戈壁荒漠,一片遙遠迷茫的戈壁荒漠,一片封閉禁錮的戈壁荒漠,一片不見綠洲的戈壁荒漠。生命的延續在他的眼中也許是無上重要的,生活的繼續是他的燃眉急事。我們總説“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失足而知榮辱”。可是歲月總會帶給人不同的誤解,隔着近一個世紀的模糊時光,我們做的也只有換一個角度看這一個變幻的世界。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這也許是我所最喜歡的對於《文化苦旅》的書評了,那深淺不一的腳印,踉踉蹌蹌的路程引領我站立在“充滿詩意的原野,歷史悠久的蒼山”。

文字的魅力總是無窮無盡的,它使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總留下一片淨土,去感受文化帶給我的慰藉。我感受他寫下的文字的重量,他對於漢語、對母語、對於家鄉方言的純真的熱愛與追求,對古時生活的迷戀,遠離與喧譁的城市,躲避了車水馬龍,不被現實那鋪天蓋地的科技生活所征服,而是選擇繼續追求文人雅客的生活,用毛筆書寫下他心中的激情,讓文化萬世傳承。

讀《文化苦旅》有感2

在這篇寄情于山水的散文中,我與作者同道去那歷史的風景中旅行。剛剛高一的我,讀慣了哲理性的小短文,面對文化苦旅這樣一本講述歷史中大道理的書,説實話我的內心很是牴觸,當老師告訴我這是我們現階段的必讀篇目時,我十分擔心,要怎樣去完成那不少於600字的閲讀筆記,但讀後我發現,是我錯了。餘秋雨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從他的書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沸騰着的使命感,有人説餘秋雨只是在炫耀罷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他是在用真理向我們解釋那飽含歷史的風景。他在書中寫道他覺得都江堰是最美的景色,長城也無法與之媲美,在他看來長城雖壯麗,但它的背後卻有着殘暴的歷史,他是有多少人的血淚搭建的,而都江堰不同,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歷史是乾淨的。

書中最令我有所感悟的就是道士塔,一個道術不精,對於佛教毫不知情的人,王道士,他連自己的信仰都沒有,卻成為了我國文化的“守護者”,那精妙絕倫的莫高窟,那一卷卷代表着中華歷史的佛卷,在王道士的眼中卻只值一個小洋鏡,歷史的文化被他如此的貶低,在他的意識裏沒有責任,一個矮小的身軀,一臉愚昧的笑容,當讀到他將中華上千年的文化換作一個小洋鏡時,當讀到西方列強將我們的文化運走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憤慨,作者也是一樣,他是多麼的想將車隊攔住啊……就像作者所説,再渺小的身影,只要你“有所作為”,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浮現出了一幅殘缺的畫面——被大火燒燬了的圓明園,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恥辱,但我卻喜歡這殘缺,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讓我們記住,不忘國恥;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提醒我們,要讓侵略者血債血償。這殘缺不是代表中華的不完美,而是告訴別人,這就是我中華的歷史,他飽經風霜,卻屹立不倒,這就是我中國發展的見證,我因我歷盡滄桑的祖國而自豪!

説得多了,反而成了故事。做的少了,只會讓人覺得浮誇。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的昇華。

曾經有位哲學家説過: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邂逅《文化苦旅》

一路上,餘秋雨先生引領着我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再普通不過,細細探索,才知大有玄機。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是正用在阿諛奉承的官場中的中國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加上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是一種恥辱。再乘船去三峽吧。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李白和劉備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急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它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蘇州的嫻靜,就像一位婷婷裊裊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葱葱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小巷中,無數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使蘇州保留了風韻的核心。

“它只是一個藏書閣,但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直接將筆觸指向了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天下不乏愛書者,可是他們所鍾愛的書,有的葬身火海,有的zou私海外,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徒留一聲歎惋。

總覽全書,作者的文字無不在呼喚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這辛苦的遊歷,藴含太多歷史的厚重,我們蒙塵的心需要一聲吶喊。或許多年後。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許久未讀此書,當日的感動已隨青春逝去褪色。但我永遠記得,它曾觸動我,教會我忠於良知。

讀《文化苦旅》有感4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裏。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了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裏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説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飄着秋雨的日子,在濕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潤肌膚的冷麗;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一豆油燈之下,藉着那淡淡飄忽的,陰陰涼涼的燈影,感受那悽豔的古樸。讀餘秋雨的書總能想起一句很蒼涼的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總是看到一個多情的文人,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單身孤旅,漂泊在文化與自然景觀之中,在悽豔的晚霞中投下一個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腸”化作的相思淚,李白有“酒入豪腸”嘯成的劍氣,偏偏讀餘秋雨,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斷腸,偏偏這斷腸的心酸溶在一片悽美豔麗的文字中,讓你甘願斷腸。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隨他到了天涯,天涯沒有酒,只有大漠的風聲響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陽關雪飄處烽火台上的葦草,只有洞庭煙波上繚繞的香煙和鐘聲。

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悲壯,那太沉重,卻有屈原投身汨羅攪起的三峽波濤,有昭君遠嫁時塞外的朔風;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蒼涼,那太蕭條,卻有廢墟的殘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蒼苔,有大漠的`疏星殘月。讀餘秋雨感覺到的是冷豔,是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長毛飄飄的駱駝背上,櫓聲嘎嘎的吳江船上,鄉村旅店飄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煙下,餘秋雨走過了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靜聽着千百年的風聲鳥聲,在腳印所到之處吞吐千年,飄泊天涯,寫盡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讀秋雨的文字,清淚與簫聲灑天涯。

“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片,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這是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旁,秋雨的沉思;“廬山沒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這是在寄予了陶淵明,謝靈運的歸隱行跡,山水詩情和千古詩句的廬山上秋雨的感悟。餘秋雨帶着一雙鋭眼,一腔詩情,一顆多情的心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把一掬清淚沉澱成悽豔的文字,蒸餾出冷麗的美,令人唏噓不已,浮想聯翩。煙雨渺渺處,心在遠處飄忽,朔風獵獵處,腳印向大漠延伸,波濤浩淼處,餘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長劍,李白的輕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灑在西子湖畔的淚,荒涼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關,大漠的炊煙中他望見了漢月。

讀着餘秋雨,追隨着餘秋雨的“苦旅”,讓你看到道士塔上空悽豔的晚霞下,一個民族的傷口如何在滴血,讓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畫的流彩在60華里展現的飛天后人的興衰,讓你在不住的猿鳴中,看到白帝城的詩情與戰火,讓你在飄忽瑰豔的神話中,看到洞庭煙波上娥皇、女英飛動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龍宮,讓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讓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櫓聲中劃出一條晶亮的水路……

餘秋雨的文字中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餘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跡灑遍天涯,把他的文字灑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帶到天涯……

驛路斷橋邊,烏衣紫巷裏,悽豔的晚霞映照出一個天涯人的背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光陰。

苦,文化之苦旅,思,歷史之長河。一提筆就感受到歲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句話出自餘秋雨先生的第一本遊記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找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我們,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彷彿看見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敦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這裏有美麗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二、風雨天一閣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氣的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終,便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滄桑的歷史。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文化悲劇,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地隨之惆悵。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7

初讀《文化苦旅》,總覺得越讀越像遊記,一本普普通通的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也似乎並不是那樣地簡單,他向我們傾訴的像文化長河那般的熱血情懷,他用自身的實際給我們上演一場苦尋文化的旅途。

其實我一直在想,“苦旅”中的“苦”到底是什麼,是對文化傳播的一種冥想,還是對行走大江南北之路程的辛苦,亦是對文化的一種否認或者是苦惱……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但即使作者並沒有給出一種確切而標準的答案,我也通過一章章文字,讀出了許許多多的人生之道。

首先一段相對來説比較短小的文章《沙原隱泉》給我的震撼很大。“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清澈和寧謐。”這灣清泉,確實來源於荒涼的山腳下,橫卧山底。“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班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乾”作者如此的描寫,讓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股清泉,它勇敢而堅強,他不畏黃沙的阻擋,不屑颶風的凜冽,只求自己能夠保持一份純潔的內心而不骯髒玷污,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如此高的境界啊,我們也不會知道,我為了保持自己的淨亮之身,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啊!作者在書中又説:“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鋒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這個“它”就如同隱泉,它會在高山崎嶇之地蔓延延伸,我希望我們都要成為這灣泉水,努力保持着自身最好、最亮麗的一面,並且要堅持不懈,堅強勇敢,努力向前奔跑,才能過好人生的每一道關卡。

《道士塔》也同樣是讓我感受至深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也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因為無知,掌管莫高窟的道士自作聰明地將珍貴的壁畫粉刷、挖掘;也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的文化魁寶用歷歷可數的銀元換給外國人;更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踐踏、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同時我們還應該有所覺醒,那個“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時代,如何讓人們有心去理睬荒涼之中的文化,“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唯有努力學習,奮起直追,用日益強大國力和永葆先進的文化捍衞我們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對於文化的追求,我可以説,餘秋雨先生的“苦求”並不能完完全全給它一個完美的答案,但確實讓我們明白了很多,在“苦”中默默地展現對文明的探索,對事物真相的追求……

感受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實際他是在訴説着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坎坷曲折的歷史,那是一條充滿艱辛和坎坷的路。如今,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的國民也不再是懦夫,外國人也不敢在國人面前“任性”。偉大祖國高樓林立、交通發達、技術先進、國富民強,毫不遜色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想,我們每個人如今那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可以抵禦任何的愚昧和落後,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自強不息代代承傳。

讀《文化苦旅》有感8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裏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着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為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裏藴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着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着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着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裏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歎。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裏,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閲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説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温秋涼,是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翻開《文化苦旅》這本書,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鎮》這個題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鎮,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磚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還有隨處可見的拱橋的身影,在一輪橋的倒影邊,是一級級用青石鋪起來的石階,總有幾個農家姑娘伴着歡聲笑語在石階上洗衣、洗菜。

餘秋雨描寫的江南小鎮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筆下,小鎮多水多橋,石階是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的;姑娘蹲在石階上洗臉打扮,還有從不遠處的烏篷船上裊裊升起的一縷縷的白煙。河岸邊又有石欄相映襯,石欄邊三三兩兩地倚着幾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視着河面,彷彿要看穿小鎮悠遠的歷史。

也許先生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如同先生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鎮的代言,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樸實、淳厚,即使他們比喧鬧的都市人多金,也寧願淡泊處世。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忙碌而安靜的。伴着清晨的炊煙,小夥子們繫好衣帶,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踏上一條船,慢慢滑動雙槳,悠閒地哼着江南小調,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們駕着輕快的小船,漾起層層水波,駛向遠方。撒網、收網、撈魚,一天的勞動就如此簡單。而婦女們則倚着窗,靜看家人的船駛向遠處,然後洗衣,織布,燒菜……

江南的小鎮,沒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鎮的血脈。的確,沒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縱橫交錯,河裏來來往往穿梭不絕的船隻,把小鎮的各處都連接了起來。而河裏純淨清澈的水則把人世的喧囂、滔滔的名利全部沖洗盪滌,讓心靈得以淨化。

想着餘秋雨筆下的江南,耳畔迴盪起一首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幻想自己坐於船上,穿過一個個橋洞,淺渚波光雲影,撲面而來的空氣帶來的古意滲透全身……江南小鎮的河總給人童年、故鄉的感覺。

讀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鎮水,訪訪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鎮的文化,看穿歷史在小鎮留下的倒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竟是自己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文字於我的定義開始有了不同。它從之前的一粒沙石、一片落葉、一陣芬芳和一支清蕭中踱步,身姿優雅的走了出來,它的字符變成了家國的千年歷史,它的音韻轉化為筆者身為炎黃子孫所抒發的內心無限崇敬與熱愛。

到今時我仔細想來,答案也算得上簡單,或是因為它,或是因為他罷。

《文化苦旅》這本書,應該是在國中的語文學習中所第一次聽到的名字,起先是因為這鏗鏘的四個大字感染了我,於是在閒暇時光開始斷斷續續的閲讀,也曾在第一遍通讀後就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對這沉澱深遠的文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席間也不過是對廣大山河的讚美和對其作者由衷的敬佩。那時的讀後感雖然是酣暢淋漓,但也終歸要有個句點,但這股神祕的力量卻始終驅使着自己在或是明媚的午後或是陰鬱的清晨去再次閲讀,一次又一次。

記不得有多少個深夜,輾轉夢鄉中也能透過他的筆觸勾勒一幅山水,那裏有李白的狂傲不羈,有蘇東坡的放浪形骸,有千年之前的文人騷客在山水間起舞翩翩,他們衣袂下流傳的是不朽的歌謠,他們眉眼間表達的是永恆的盼望。他説那是一段“苦旅”,可也曾在心上小小否定,我這樣説

——苦旅,左不過是苦了軀體。卻充盈了內心,卻強壯了精神。

然而我必須要承認的是,時至今天再翻開那書頁都帶着和第一日絲毫不減的敬畏。我説不清那究竟是今人對亙長曆史回味時所特有的凝重還是筆者所書寫之一花一草都帶了快餐文化少有的洗練,終歸是覺得讀不懂、讀不透,就算是今天躍躍欲試還想要一展自己的見解,卻要也誠然內心的惶恐,就像其中的一篇題目所説,這是三十年的重量,而於我,這冊書恐怕是更長的歷史疊加、更厚的文字傳承、更重的精神分量。

無疑,餘秋雨老師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領軍人物,更是今天我們少年報效祖國的標杆楷模。人的'一生,或長或短,看其價值;人的一生,奉獻多少,看其晚年回眸時的作為。而這位長者,這位智者,拋卻了功名利祿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走上山水尋根之路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且不提身為讀者的自己還資歷尚淺根本沒有立場去評論他的行跡,單是這一份浩然,這一份對祖國文化的熱忱,便足以令人內心吶喊,手中搖旗。

文化,本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其中璀璨奪目從未中斷的中華文明,卻也不曾躲過歷史的陰霾和晦澀,讀罷我心上竟有那麼清晰的慶幸——這文化苦旅,還好有這樣優秀的筆者記錄,還好有這樣睿智的筆者鼓舞。

一次關於尋根的閲讀,一次關於歷史的叩問,它終將繼續,它永不褪色。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

帶着虔誠去尊敬餘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每每、處處無不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着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着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