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4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4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説,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如同古人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歎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説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説過:比之被官員大量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這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接着他路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説,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不過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直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不過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但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歎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給人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從過去到現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下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藴。

翻着那本微微泛黃的書《文化苦旅》,我們就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那些廣博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深思細膩的筆觸,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了一筆風采。剛開始讀着這篇篇文章,我內心真正可以體會到那種“苦”:我痛恨,痛恨掠奪其他文化財產的侵略者,這些財產對我們的意義與對你們的完全不同,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你們無權與我們來爭奪它們的所有權;我惋惜,惋惜我們後代沒有好好保存這些精神財富,沒有真正地去領略其價值而讓它們落入別人之手。但是深深思考後,我卻發現或許這種“苦”它的價值更高。在我們讀過這部文學鉅作後,就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切的重要性。

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歷史古蹟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因為它們才有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而在這裏,我就借莫高窟和柳侯祠來淺淺論證一下自己的觀點。 個人認為,苦旅中描寫了許多不完整的美,而這不完整的美其實就是那歷史的寫照,給我們的借鑑,有時或許比美更有價值,這也從老子的思想中有所體現吧,對立的面其實可以相互轉換。書中描寫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現在依舊壯觀;實像,壁畫正如以前。我靜靜讀着書中描寫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讀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讓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都是殘缺的壁畫,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美中不足,但是個人想説:“或許這樣被破壞過才更有價值吧”。因為現在莫高窟卻有着無數參觀的遊客,這應該是我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意識到了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的一切,深刻的歷史教訓更能讓人成長。 並且苦澀不是隻能讓人消極。

苦旅中的文人的歷史故居成為人格的象徵同時激勵後人,這在柳侯祠這一篇的描寫就可以體現。文中曾描寫祠中了無一人,惟能靜聽作者自己的腳步聲,時斷時續,我覺得這應該是在描寫不合當時世俗的文人退隱的一個體現吧。憤世嫉俗的柳宗元,厭倦了黑暗的社會,無奈的仕途,靜靜地脱離世俗,官場,激情昂揚的他安身於此。文人一種無言的苦澀縈繞於此,讓這兒地方瀰漫着一層灰暗的色彩。但是柳卻依舊有不悔的追求和執着的精神,將自己的人格特性融入到詩中,求真求實,雖然因為心態不是很樂觀而早逝,但至少他也努力過,反抗過。柳侯祠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腳步,不知道他們又是以何種心態讀着這些依稀可辨的文集。但是我只認為這座建築,肯定成為過後代壯志未酬的人們一種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築,這是精神,這是經歷了歷史的風化留下的精華,這是文化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傳承,我們才在苦難的路途中前進,坎坷卻依舊蹣跚前行。

所以不管何種形式,他們都對我們炎黃子孫極其重要,那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縱使煎熬與疼痛,但這更是一種體驗,體驗其“苦澀”。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説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説明,那便是那帶着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着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歎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裏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裏,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閲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説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説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攜一縷茶香,沉醉於書卷。

初聞餘秋雨是因為那篇《信客》,久久不能忘懷。於是打開《文化苦旅》,跟隨者餘秋雨的腳步,徜徉山水間,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在他的中年時光裏,懷揣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靜靜地品味這一杯歷史的佳釀??

未看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莫高窟的石洞守護了千年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黃沙之上馬啼聲聲,唯留下千年的遺憾。眼前不禁浮現王道士送外國學者遠去時虔誠的微笑,想恨他,卻覺得無力,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了。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江南小鎮給予我們一種寧靜與安適。面對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厭倦了官場浮沉,找個地方隱居,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柳宗元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於是“永州八記”成為永恆。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陽關坍弛了,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沙墳座座,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驗證過的人生的壯美。羌笛聲聲,音色極美,可惜,後來都成了一個民族的哀音,然後消失在朔風之中了。

天一閣風雨飄搖,一個家族艱守着一座藏書樓。範欽究竟有着怎樣的情懷,留下了這座巨大的寶藏,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也許正是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

更多的更多,一切盡在不言中?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錄求着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錄求着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餘秋雨先生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實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一次文化文化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

合上書卷,沿着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閲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歎息。原因就在於看着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為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歎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着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歎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裏,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敍述了考察完眾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脱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循環,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歎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着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説也很疑慮,因為“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才可以捧着《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着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説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為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衞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着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為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説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讀《道士塔》《莫高窟》後,我一直無法平靜,我的靈魂深處彷彿被什麼撕扯着,那樣疼痛,疼痛。

——題記

我震撼了,為那個“恨”字。我的眼前彷彿展現了悲涼的莫高窟和無知而愚蠢的王道士。我不知道那是莫高窟的悲哀還是望道士的悲哀。

一個道士,一個敦煌石窟的罪人,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而些文化,在他第一次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就註定被破壞被吞噬。“1907年7月,法國人伯西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卡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手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毯因有一次用一點銀元換取了35大箱,6000百多卷經書……”餘秋雨先生在寫這些數字是心是否在淌血?我的嘴裏忍不住咒罵,咒罵那早已死去的罪人,但現在又有什麼用呢?莫高窟外的道士塔啊,你聽到了來自沙漠深處的哭泣聲嗎?無奈和悲哀!也許於秋雨先生的那一句“我好恨!”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

真想去看看被王道士粉刷白了的壁畫,去感受那石灰底下薄弱的呼吸,去聽聽那泣血的聲音。這一夜,註定無眠。

王道士已經逝去,而莫高窟還存在,即使已經破碎不堪,把他依然是一個生命,屹立在風沙之中。

於秋雨想到了千年前的樂樽和尚,他是莫高窟的始主吧!第一個來這片土地上的那個人,他看到了三危金光。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騰燃的.金光,背後是五彩的晚霞,他渾身被照得通紅手上的錫杖也變得如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他有所悟,把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身來,朗聲發願,從今要廣為化緣,在這裏築窟造像,讓他成為真正的勝地……從此這個響起了工匠敲打的聲音。工匠中隱含着真正的藝術家。前代的藝術家有遺留給後代內藝術家以默默的滋養。於是這個沙漠深處陡坡濃濃地吸納了無數才情,空靈靈又脹鼓鼓地站着,變得神祕而又安詳。

就如於先生所説的“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年的沉沉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火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而終地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個何等壯闊的生命!”

而我卻沒去莫高窟,我只叢電視上看到過那壯闊的景色。在這裏,我從新感受到一個鮮活的生命,聽到那跳動在歷史深處,那雄渾的脈搏聲。從古代的工匠藝術家到現在的建築師,從古代的詩人到現在的散文家,攝影師,莫高窟迎來了一批批人,又送走了一批批人,而有着不同程次的景深,讓不同的遊客攝取。於是,於秋雨先生的眼前出現了兩個長廊:藝術的長廊和觀看者心靈的長廊;也出現了兩個景深:歷史的景深和和民族心理的景深。但我有怎麼懂得那深刻的含義呢?我意識到,自己的見識是如此短淺,也只能從文字裏感受到點點莫高窟:

他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他把人性神化,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

他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他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紅;

他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論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儀式應有的玄祕,潔淨和高超。

……

在沙漠深處,一一個偉大的靈魂,等待人們去觀仰,膜拜。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讀一本好書,走一段旅程;品一杯清茶,悟一段人生。

——題記

在暑假輕鬆的四十多個日夜裏,我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在夏蟬聲中合上算不得厚重的書頁,眼前卻又浮現出先生那在祖國乃至世界大地上行走的瘦弱卻如竹般挺拔的身影,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文化苦旅》記述的是什麼?是美好壯麗的河山?是千年歷史的印記?是旅遊觀光的雜感?不是,或者説不全是。未翻開這本書時,我期待看到的,是先生關於祖國名勝的評價;翻開這本書後,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膚淺無知。曾聽過這樣的評價——“餘秋雨先生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的確如此,先生他,是懷着對祖國文化與河山的熱愛,以山水景物為依託,憑藉着自身淵博的文學與史學功底,用濃厚的筆墨,抒寫文化的靈魂以及人生的感悟。

文化苦旅,這不僅僅是一段旅程或一本書,不單單是幾處古蹟或歷史印記,它對我而言,或許用“諄諄教誨”來形容更為合適。畢竟,有多少人會像先生一樣在參觀文化古蹟時,思考它們的故事,思慮它們的未來呢?日益殘敗的莫高窟,讓我感受到文化毀壞的悲痛;熱浪中的沙原隱泉,讓我明白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狂風飛塵中寧古塔,讓我看到了流放文人的不屈文化之魂;神話般的都江堰,讓我感慨着古人的智慧與文化的力量……跟隨着先生的腳步,品讀着先生的文字,同先生一起用獨特的視角和眼光去觀賞文化古蹟,我的視野不再狹隘,我看到的不只是風光的壯美,還有民族文化被棄之一旁的悲痛與不甘,這近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卻又有着強大到振奮人心的力量。這絕不同於我平日裏看到的小打小鬧、無病呻吟的“輕鬆”遊記,它是一部文化的'史詩,卻又是文化的無聲求救。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秋雨先生的自序。是的,怎能輕鬆瀟灑,在每一段旅途的輕鬆外表下,包裹着的分明是千年歷史的沉重。在《文化苦旅》中,先生教會我們的、展現給我們的,是一顆民族心,是一抹民族魂!先生用淺顯易懂的人文歷史景觀,來訴説辛酸沉痛的文化故事,用以喚醒我們沉睡已久的靈魂,讓我們感悟中華文明的壯美與不易,銘記歷史深刻的教訓,將中華民族之魂永儲心間!

如今是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中華人民講求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看似關係不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不能將強大的民族文化之魂永儲心中,又如何讓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如果我們不能將優秀的歷史底藴藏入心間,又如何促使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如果我們自身沒有保護、發展中華文化的自覺,又如何繼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中華優秀傳統?因此,在合上書卷後,我們更應將書本的文字轉化為實踐的精神動力,讓文化的精神指引前進的方向,將秋雨先生的“苦旅”繼承下去、發展下去。

行走在中華神州的大地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發展社會主義的精神,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這便是我們當代青少年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

我隨手翻開一頁,“漂泊者”三個加粗宋體字映入我的眼簾,之後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潔白乾淨的佈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興趣。漂泊者,是在外遊蕩的的人麼。

縱觀全篇,除了首標題“漂泊者”再無其他。用其一其二這樣簡單明瞭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訴我什麼。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講一位新加坡的華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異國度過了他的一生,母國的商品支撐了他上半輩子,下半輩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這位身材瘦小的老貨郎還在風雨驕陽裏一搖一晃,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沒有任何職位,沒有聚多少錢財,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貨郎,拴住了同處他鄉的華人同胞瑜家鄉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鎖鏈,這是所有漂泊者內心渴求,代表着漂泊者們對故鄉的不捨,以及隱含在日常瑣屑的無盡思戀。

老人到底沒有順溜到老。他的魚塘,他的海灘小屋,他的家庭動物園,也許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島裏僑胞間的情誼也許會因此而淡薄起來,這種如朝聖般虔誠的對祖國眷戀的綿長生態也許會結束。

但老人是漂泊者,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他一路遠去,四處打量,笑笑,道一句“入鄉隨俗,總得跟着變”。我知道,祖國母親與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着斬不斷、隱藏於血管的密碼,在生活中悄悄表達。不然,那老人怎會如此安詳地守株待兔,等待魚蝦自來。

這分明是中國的血統給他一種違和的生態,與海鳴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是那麼不同,兩種價值觀,兩種文化在作者樸實真切的文字裏相撞又迅速逃開,引無數人遐想。

無論什麼時候,母國手裏牽拉出的線,真的是好長好遠,細密地接着無數海外遊子的心。

法國哲學家an現在七老八十,已經成了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但一接受採訪,開口還是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純正倫敦風味”的咖啡座,裏面全是在他鄉的歐美人,沒有中國茶,講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嶺。到底是倫敦風味呢!

這樣綿長的生態只可感悟不可細説,真要好好品味,確實要從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裏細嚼,猶如陳年美釀,須得先聞上一聞那飽含泥土深情的飄香,方可傾倒在半新不舊的瓷碗,三分滿,仰頭而盡,如瓊漿入喉,除了陣陣火辣似乎什麼都沒有。

正如沈老的'稿紙,除了那一點點蒼老的跡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看着這樣優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種視覺與感覺的享受,我受此啟發想了些別的。我的家鄉,是山東,風箏的故鄉。幼時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廣場放風箏,那樣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飛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裏的不停地轉,扯得絲線颯颯作響,好像在激動地擺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斷了線,在我最快活的時候。

我看到他飛的越來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顧叛逆地飛着,帶着長長的風箏線,消失在我的視線。

以前父母怎樣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這樣的文字,竟讓我看開了!它掙脱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滄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麼不幹被我調控,所以飛走了,先是無意,後是刻意地將我的痕跡帶到我所到達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這麼廣闊的世界。

我合上書,輕抿一口淡淡的綠茶,抬頭看向窗外,有人在放風箏,飛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衝向太陽。

我想,漂泊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麼緣由來到異國他鄉,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悄悄將處在深閨的老母親帶到了大眾視野。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父愛如大山,嚴厲背後,是一顆細膩的心;父愛如湖水,默默無聞,卻滋潤我們的心;父愛如皓月,沒有火熱,卻在黑暗中給你指明方向……看,那父愛如涓涓細流,匯成一絲絲温暖,深入人心,沁人心脾。

翻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牌坊》一文首先躍入眼簾。正在吸引我靜下心去看這篇文章的還是其中穿插的一個外國故事,説的是一位姑娘為了保住貞潔而跳水自殺,她的父親抱回她的遺體,放進了冷庫保存。老修女寫信給教皇,這個姑娘被封為聖徒。有一天,一位醉酒的青年誤闖入冰庫,發現這位美麗的姑娘,當他貼着冰塊時,本該冰冷的冰塊卻是熱氣騰騰,他靠着姑娘散發的熱量,扛過刺骨的寒冷——姑娘真的顯靈了。最後,青年挾着解凍的姑娘飛奔,像要把她送出天邊……

這是小説《熱冰》,關於處女與冰塊的故事,一塊聖女的牌坊,不是石頭做的,而是一方冰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具有這樣幻想色彩的外國小説。剛翻開這本小説,我便看到那段微微加粗的黑色字體,這些字好像從泛黃的紙張裏悄悄地浮了上來,就像那位美麗姑娘把温暖傳給青年那樣,要把書中的內涵傳給我。才疏學淺讓我領略不了別的,只在腦海裏出現明晃晃的兩個大字——父親。

往前翻了幾頁,開始看《牌坊》的正文。這是一個由叫潘木公的聰明老道和善良的石匠引發的故事:一位年輕石匠告訴潘木公,那些立了牌坊的自殺女子墓都是空的,不是升了天,而是被她們的父親轉移了。故事的最後,寫了這麼一段話“在昏暗的月色下送別小船的,總是父親。因為母親裹着小腳,行走不方便,更怕她在河邊哭出聲來。父親很少説話,步子輕輕,快速向小船走去。那神情,與那位把女兒封進冰庫的外國父親,完全相同。”父親把女兒送走,是想給心愛的她一個未來,鄉村的封建思想會讓這些女子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小船向前駛去,漸漸淹沒在遠處的微光中,父親還是靜靜地站在岸邊,舉目遠眺,默默留下一行淚水……這讓我想起我與父親的一個故事。

童年的時候,父親常要等我。有一次拉丁舞演出,我要去彩排,父親開車把我送到表演的地方。我和朋友一起在台下等候時,突然一個和我們一起跳舞的女生撞了過來,她的手機掉在地上,發出“啪”的一聲,她心疼的罵我:“你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走過來嗎?沒教養的,當自己是誰呀?快把我的手機撿起來!”突然遭到一頓痛罵,我一時沒回神愣在哪兒。朋友看她狂傲的樣子,義憤填膺的'説道:“明明是你撞過來的,憑什麼説我們啊……”,亂説一通後,朋友就拽我離開。意外被罵使彩排的心情也沒了,草草結束彩排就準備回家。

獨自離開舞台,去父親停車的地方。在我的必經之路,遠遠就看到父親一個人站在路口等我的身影。盡力隱藏心中的不快,但我還是低估了父親的火眼金睛,看來子女任何的喜怒哀樂都逃不過父母的雙眼。心中的委屈瞬間氾濫,父親雖沒有替我伸張正義,但他的循循善誘,悉心教導還是慢慢平復了我的心情。這就是我的父親,常伴我左右。沒有豪言壯語,卻用潤物無聲的默默等待詮釋着一個父親的無聲愛意。

散文中的那個父親,等待着沉睡大地上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等待着鄉村的解凍。我也在父親充滿愛意的注目中,從蹣跚學步到翩翩起舞,從牙牙學語到四書五經。在人生漫漫長路上,父親就是那個始終願意不離不棄給我温暖的人。

想人間婆娑,全無着落;看萬般紅紫,過眼成灰。珍惜那如山的父愛,讓那絲絲的温暖流進子女的心田,開出人間最豔麗的花朵。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讀了餘秋雨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又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時光流轉千年前,在風沙彌漫的戈壁中,有這樣一羣人,伴着駝鈴聲陣陣,手上的獵旗隨朔風飄揚。沙塵迷了眼,模糊了遠方的視線。一串串厚重的腳印,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大門。領頭的那人,叫張騫。

時光流轉千年後,在了無人煙的大漠上,天空下飛鳥絕跡,有一人揹負行囊踏上這片土地。他閃爍着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堅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險家,他是個文人,去尋覓曾消失不見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餘秋雨。遼闊蒼穹中,唯他一人走在這充滿艱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復一日地走在那孤獨的文化路上。

我於是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裏追尋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

沙山月泉相映好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與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一面用巨大的篩子篩過一般,熱浪翻湧起的風將沙山勾勒成優美的線條。他停下腳步,駐足於鳴沙山上,向遠處火得燦爛的夕陽致敬。轉身,他眼睛一亮,在這雄奇壯闊的鳴沙山後,竟又一輪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風肆掠,山下水平如鏡,他知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月牙泉。巍巍鳴沙,娟娟月泉,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獷與江南人的靈秀組成了中國這個羣。

他曾説:“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他走在路上,走過了沙山月泉相映好。

陽關歷史自歎惋

他繼續走在風沙席捲的沙漠中,只見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圍一派荒蕪,甚是頹廢不堪。他漸漸走近,只見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着兩個字“陽關”。曾記否,陽關古時是通商之地,關隘重鎮。如今城牆早已如過眼煙雲般不復存在,昔日的繁華景象如夢般閃現,那輝煌的歷史不會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獨自守望,幽咽的聲音對往來的人發出無盡的控訴。他忽然想起王維温厚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自然又想起那盛極一時的唐人風範,那豪邁、灑脱、上進、大度……可那唐人風範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磨折,終是消散不見。正如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陽關坍塌了,坍塌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在;身前,寒峯如浪。”他在陽關的歎息中,走向下一處文化。

莫高窟絕美壁畫

走進漆黑的石窟,那殘破的壁畫雖已不完美,但還是能夠看到古人的智慧與才能。他彷彿看到,幾千年前,人們在這修整壁畫,來自各地的商旅駝隊、僧人等一羣有一羣人來這裏駐足觀賞。金光透過窗户,折射到壁畫上,洋溢起神祕的金輝。莫高窟的壁畫記錄了中國的歷史,如一位老者,見證了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迴、生命的存亡。它的.顏色是厚重的,沉澱了幾千年的風沙,令世人仰慕。

莫高窟最終被譜寫成一首意藴深長的詩,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一個永不泯滅的神話。餘秋雨先生感受着莫高窟的情誼,繼續行走在文化之路上。

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熱血沸騰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傳承的路上,他重新走過那消失的古文明,仰着頭,朝那充滿希冀的文化聖地走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餘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負使命,就是去傳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走在路上,我們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與信仰一路同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我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説,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如同古人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終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歎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説“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説過:“比之被官員很多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那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之後他走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説,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可是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向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可是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可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歎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我慢慢合上書本,心頭滿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餘秋雨先生的作品,起初,我認為這是一本講山水,談人情的書,可當我開始閲讀時,才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

於“文化苦旅”四個字,我最先抓住的便是“苦”,我認為,這裏的“苦”,不是旅途艱辛操勞之苦,而是作者內心的苦,為國家的燦爛文化瑰寶流逝而苦,為古往今來的名人遺憾而苦,為佳作無人欣賞而苦。我讀着讀着,竟也感到了苦,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快樂無比的,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有金碧輝煌的莫高窟,也有天地間一片茫茫的沙漠,有寧靜而優雅的江南小鎮,又有悽清寂寞的天柱山,我彷彿身臨其境,去感受那文化遺留,歲月沉澱帶給我的震撼。

我細細品讀這本書,發現餘先生僅用有限的筆墨描繪景色,但卻靠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或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將各地景色描繪的飽滿而厚實。塔中的道士,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李白蘇東坡嚮往的天柱山,蘇小小一生惦念的西湖,故事動聽,卻又發人深省。

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道士塔》,我為王道士發現國家的文化寶藏而感到驚奇萬分,這個土道士對自己擁有的財寶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筆可觀的財富,愚昧的道士伸出了貪婪的爪牙,他用中華的文化瑰寶,換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幣,他站在道士塔口微笑着送別一隊又一隊的洋人,然後轉身離去,不帶一絲眷戀,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丟失瞭如何的一筆文化寶藏。他是多麼可恨,而又可悲啊!

而像這樣的時間,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被強取豪奪後燒燬的圓明園,國內珍寶卻在日本被拍賣,我們想要將屬於我們的瑰寶帶回,竟要高價購買,每當我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捶胸頓足,也正是因此,我們更要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再讓它白白流失。

再往後看,我便發現整個人的眼界,都更加開闊了,我獨自走在雪地上,感受這陽關雪的潔淨無瑕;我站在白蓮洞裏,感受中國文明的衍生和發展;我站在蘇州古城中,感受這座城的寧靜和別具風情。

我彷彿變成了餘先生,走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感受中國之美,世界之美,於是,在我的眼中,山便不再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它們被烙上了“歷史”和“文化”,變得別具風情而又不失純粹,經過歷史的洗滌,它們變得更加可愛了。

餘先生一步步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幀幀風景,更是見證中華五千餘年風風雨雨的一本厚重的史書,站在這些美景前,與古人對話,為他們的欣喜而快樂,為他們的悲傷而遺憾,以他們的懲戒來自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和富有?

美麗的山水,大好的風光,是自然的慷慨饋贈,更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樸實財富。餘先生走過這些山水,將美景與自己的想象和見解巧妙的融合,再以生動的語言文字加以表述,於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它是中國文學文之壇中眾多璀璨的星星中的一顆,也正是因為這顆明星,讓我想要去走一走那萬水和千山,看一看那風土和人情。

待我親自走過那大江大河,青山綠水,待我親自悟過那多彩豐富的傳承和文化,才更會有深一層的領悟和感觸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4

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案,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了。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散文裏濃濃的文化味道,《文化苦旅》這書一出,便央爸爸託人買了一本給我,依稀記得當初拿到書的時候那種興奮,當下就忍不住捧書看了起來。書一直放在家中的書櫃裏,幸而沒有沾上灰塵,這次回家,站在書櫃前翻翻找找,視線還是被這本《文化苦旅》吸引,似是愧疚地拿出來,一打開,就看到了這篇《牌坊》。

高中時就已經閲讀過這篇文章,現在看來卻全然是另外一番滋味。

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着嚴格針對的羣體,哪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教的壓迫”的論調,我便不在這裏重複,因為那大約也是人人熟知的。文章牽着線,從牌坊,走到了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着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裏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

如果,故事停在這裏,那麼餘秋雨也不再是餘秋雨了,他不會享有如斯盛名,而整篇文章,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正是後邊尼姑庵裏女老師的情節。

孩子們漸漸大了,已注意到,女教師們都非常好看。她們的臉很白,所以一臉紅馬上就看出來了。她們喜歡把着孩子的手寫毛筆字,孩子們常常聞到她們頭上淡淡的香味。“你看,又寫歪了!”老師輕聲責備,其實孩子沒在看字,在看老師長長的睫毛,那麼長,一抖一抖地。老師們極愛清潔,喝口水,先把河水打上來,用明礬沉澱兩天,再輕輕舀到水壺裏,煮開,拿出一個雪白的杯子,倒上,才輕輕地呷一口,牙齒比杯子還白。看到孩子在看,笑一笑,轉過臉去,再呷一口。然後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絹,抹一下嘴脣。誰見過這麼複雜的一套,以前,渴了,就下到河灘上捧一捧水。老師再三叮嚀,以後決不許了。可村裏的老人們説,這些教師都是大户小姐,講究。

看文章的時候,我尤喜這一段,來來回回地看了幾遍。清新自然的文筆,把女老師們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她們清秀娟麗,斯文優雅,講究生活的情致,濃縮了整個古代社會女性的優秀品質。

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女老師的來頭,也不曾説明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地知道——是大户小姐,至於為何淪落至鄉間教書,作者避而不談;但,我們都知道,這些如素娥臨凡的女老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衞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整篇文章真正的句號畫在了這裏,卻還是留了餘味滿口,嚼來不知是苦,是香?

淡淡的倦淺淺的哀貫穿了《牌坊》。女老師們,或者説中國的女子們,揹着沉重的歷史,艱難地求着生路,委曲求全地去了,只留得一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所有愛恨情仇。

文章的後來,提到一名女老師的自盡和美國小説《熱冰》中的貞女,在這裏,文章的意藴推得更遠更長,我卻還是最喜對女老師們的描寫,因為,在那些文字裏,我看到,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的女子,裊娜娉婷地向我走來……

有人説,愛是兩個人的事,因為摻雜了第三個,所以復; 我説,活着是一個人的事,因為摻雜了很多個,所以沉重。

Tags: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