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範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7.57K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範文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1

第一,從詞語的語源和演變推溯過去文化的遺蹟;

這個部分之中,羅常培先生舉了幾個例子,通過追溯幾個常見詞語的來源極其變化來表現了同一時期文化的變化,例如“牆”這個詞語,最初取義與“柳條”,“柳枝”有關,這是數種語言的共通之處,也就是説,在最初,各個國家都是用柳枝柳條一類的東西編織而成,這是一種文化的共通現象,當然,這也表明是當時的人類普遍受限於生存環境和發展狀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知道“柳”應當是易於存活且分佈廣泛的一種植物。

第二,從造詞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這個部分就是非常直觀的且有意思的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詞的興盛和消亡來看出整個民族的文化進步程度,如在中國古代關於牛羊的詞彙極其豐富,年齡、性別、形狀顏色和病症、動作和品性等等,都有特有的詞來對其進行描述,這些詞的大量出現,可表明當時牛羊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説明在中國古代裏的畜牧生活是不可湮沒的。而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詞幾乎不再出現,它們差不多隻存於古書之中了,這也表明現代生活中牛羊不再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從借字看文化的接觸;我對這個部分最為感興趣,所以着重來介紹一下這個部分。

文中引用薩丕爾的話“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是自給自足的。交際的需要使説同一種語言的人和説鄰近語言的人的或文化佔優勢的語言的人發生直接或間接接觸。交際可以是有好的或敵對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務和交易關係的平面上進行,也可以是精神價值——藝術、學科、宗教——的借貸或交換。很難指出一種完全孤立的語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間。鄰居的人羣互相接觸,不論程度怎樣,性質怎樣,一般都足以引起語言上的交互影響。”

這個部分幾乎就是圍繞這個內容進行展開的。我們可以從這些借字的來源推測我們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歷史淵源,有友好的也有敵對的,借的詞反映歷史邦交關係;從借字出現的文獻來考證其時代與年份,並可由此推及同時期發生的其他歷史事件;借字出現的緣由亦可反映部分歷史事件;由於有些借字由來已久,難以確切考證,就需要我們大量閲讀,從眾多信息中去篩選,而不可同門琛一樣僅憑“鮮卑”一詞便斷定“師比”源於印歐語;借字由於是“借”來的,所以其穩定性比本土產生的詞差上許多,不同的時期可能完全不一樣。文中將借字分為四類:聲音的替代,新諧聲字,借譯字和描寫詞;在每一類中又分別舉例説明。

相比之借字,貸字就少得多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漢語的方言太過於複雜,説不同方言往往很難順暢地交流,所以哪怕本國的人也難以辨別一個詞是否來源於中國。以前中國對外貿易以絲瓷茶為主,所以隨之衍生大量貸字,又由於貿易可能集中於某些地域,所以帶上了地域方言的特色,説其他方言的人幾乎都無法分辨,但就當地人來看卻是極其親切相似的。

第四,從地名看民族遷徙的蹤跡;

地名通常給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以重要的證據來補充他們未完全瞭解的領域。在中國,地名可以顯示當時人們的交通狀況,映照一些歷史事件。羅先生舉的例子我就不再多説,舉一個我知道的例子:我來自成都,成都有一個小鎮,以前叫什麼名字已不可考,現在叫天回鎮。據説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一路逃到此處,剛歇下腳,得到唐軍大勝,反賊戰敗的消息,興奮得坐不住,立刻率部回朝。天子回朝之處,之後便一直叫天回鎮。

第五,從姓氏和別號看民族來源和宗教信仰;

中華民族包含了多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之中慢慢融合,許多地方已看不出差別來,但某些細節方面卻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書中提及多個姓氏,原本我都以為一直是漢姓,沒想到各個姓當中有那麼多的講究;比如馬、白、洪、丁、古之類的詞,在漫長的歷史融合期下,我們早已不會看到這個姓就想到外族;不過反映宗教信仰的倒是會明顯許多,像“薩保”這類詞明顯與漢族的用詞習慣不同,不過其究竟是屬於哪個宗教詞彙,便又需要查證才能明白了。

第六,從親屬稱謂看婚姻制度

根據書中所舉出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實各個民族各個地域所採的婚配製度不盡相同,要通過親屬稱謂來看婚姻制度,必須要根據當地的那套系統來分析,所以十分複雜。但我卻覺得這樣使用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因為我們的親屬稱呼其實是隨着時代在不斷變化。僅書中所述黑夷人稱呼其父親,岳父,公公都一樣,在羅先生那個時代看來是很奇怪的,但我們現在的社會許多家庭都採用這種這樣的稱呼方式了,一來是這樣顯得更加親近;二來是因為我們這一輩多是獨生子女了,男女地位越來越趨向平等,所以這種由於男方女方而區分的稱謂逐漸被淡化了。

從這本書中我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也對語言與文化兩個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瞭解,但是我也看到關於有些方面的觀點不再像當初那樣準確了,因為時代的前進,社會在變化,我們再作這些研究時應多結合現在的現象和事實;相比起來現在我們往往太過浮躁,沉不下心來了,而前輩們著書相當嚴謹,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排除外界的干擾,靜心書寫,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2

《語言與文化》一書出自“大家小書”第三輯,作者羅常培。所謂“大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書的作者是大家;二、書是寫給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讀物。所謂“小書”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顯得較一些罷了(出自“大家小書”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錄有關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各個文科領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舉重若輕,深入淺出,整齊地展示學術成果;又是大家民眾的讀物,可以開闊讀者眼界,一窺學術堂奧。而一冊小書,凝聚着人類的智慧,濃縮了學者畢生的心血和才華。所謂大家,就應該是把他的學術,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讀,讓所有的讀者都可以品味出個中奧妙。那些所謂晦澀難懂的.文章,不僅顯示不出作家學術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學問的貧瘠。

本書作者羅常培,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滿族。歷任西北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1949年後,籌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並任第一任所長,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一生從事語言教學和研究,對漢語音韻學和漢語方言研究卓有成績,被學術界譽為“繼往開來”的語言學大師。

本書引言中,引用美國語言學教授薩皮爾所説:“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並且,語言不能離文化而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總和,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並且説明想從語詞的含義討論語言和文化的關係。內容分六段:第一、從此與的語言和演變推溯過去文化的遺蹟;第二、從造詞心裏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三、從借字看文化的接觸;第四、從地名看民族遷徙的蹤跡;第五、從形式和別號看民族來源和宗教信仰;第六、從親屬稱謂看婚姻制度。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都是社會學和人類學上的重要問題,作者想做的就是嘗試給語言學和其他學科搭起一座橋樑。

每一章節中,作者都大量舉例説明,足以見得作者在語言學領域的廣博學識。第二章,我們可以看到有趣的語義演變,繼而瞭解到文化演變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語pen從拉丁語penna來,原意羽毛(feather),最初之嚴格應用於原始的鵝毛筆(quillpen),後來筆的材質雖變化,但這個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現代語詞和羽毛的關係,我們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筆的制度。我國著名的《説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歷史遺蹟,如“安”,靜也,從女在宀下,會意,就是説把女子關在家裏便可安靜,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對女性的觀念。

第三章,從很多語言的習用語或俚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造詞的心理過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3

在《語言與文化》下編這部分,一開頭就開始講明瞭字與文化的一種脣齒相依的關係——沒有文化就沒有文字,沒有了文字文化也會慢慢失去傳承。

作者的態度在這本書裏可以很清楚的找到:在文化這輛車上,漢字只是外殼,是輪子,不是發動機,更不是操縱方向盤的。也許通過這個我可以猜測作者的想法是文字是載體,文化是核心,也就是文字是文化發展的一個表現。感覺就像文字是文化的附庸。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在作者的陳述中也能感覺到的是文字是文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和語言、繪畫、音樂一樣,將文化這種比較抽象的概念,以一種其他人可以輕易接收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女書,就像各個民族的文字。書中所提到的女書的形成,就和當時婦女的生活息息相關,她們不能通過和男性一樣的方式——上學讀書——來學習文字這種書面的表達方式,可是她們又需要向遠方的人傾訴,那時又沒有傳音的物件,於是女書這種表達方式就出現了,它的出現解決了當時婦女對於向他人傾訴而又無法傳達的問題,其實進一步説,就是反映當時當地的社會風氣和文化——婦女沒有社會地位,但是依然希望能和男性一樣擁有傾訴和爭取幸福的權力。各民族的文字同樣也是反映了各自的生活情況,特別是文字還停留在象形文字的時候,放牧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現牛羊,農耕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現土地,放牧民族文字更形象,農耕民族文字更規矩——或許是當時遊牧民族的社會結構簡單,條文和規矩更少,人們的生活更加自由和簡單,而農耕民族更多的是集權制度,人們生活在規矩方圓中,這種情況在文字中就反映了出來。

文化在文字中的除了會以文字結構來表現,還會以文字的排列來表現,這種文字排列就是我們的句子。在句子中,詩句反映的似乎更加明顯,就像作者引用的一句“取之於心而注之於手”,對於一首詩而言,取的是一個人的“心”,而對於眾多的詩篇來説,取的就是跨越了一大個時代的文化的“心”。就像在詩經中,我們經常能讀到的文字多是擬聲,擬形的,而且多是一些生僻字。可這些生僻字所代表的事物卻簡單明瞭,就像“瀌瀌”擬雨霧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聞其聲而知其意。簡單直接地描述着作者希望傳達出來的意景。其實這也間接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樸實,單純,還有率直。作者只是用着一個個疊詞就讓讀者彷彿置身於田野森林之中,若不是他們常與自然溝通、常去聆聽自然,怎能恰到好處的將讀者引入蟲鳴鳥叫之中去呢?隨着時間推移,文化發展經歷了幾起幾落,到了唐宋時期,文字的表達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湧現了許多的優秀詩人詞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可以發現,這時的詩句已經由簡單直率變得委婉含蓄,不再是直接説明環境,

而是利用簡單的幾個意象,比如常見的“明月”,“垂柳”,“孤帆”等,勾勒出作者想要描繪的環境,再加幾個字的補充,就給了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讓詩人想表達的意象自動浮現在讀者腦海之中。從詩句中能感覺到,這時的社會環境已經失去了那種簡單淳樸,上層社會已經開始逐漸腐敗,奢靡之風盛行,有願者眾多,可也難以扭轉。詩句詞句中透露出來的點點滴滴,無論對也好錯也罷,都忠實的反映着當時的文化,或者説就是文化在書面上的表現形式。

所以在讀的過程中,感覺到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很多看法和作者表達的態度不同,或許是我不理解原本的意思,或許是誤解了作者的觀點。但是這就是讀完了這部分的最大感受。

  語言與文化的讀後感4

人是符號的動物,而語言則是所有符號中最為重要的符號,因此文化與語言的關係,是文化與其他任何關係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説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因為人有文化而動物沒有文化,那麼,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語言。

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總和,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柏默也説:“語言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可以互相協助和啟發。”由這些話看來,我們可以知道語言和文化關係的密切,以及它們所涉及的範圍的廣博。下面就來看看有那些方面吧!

從詞語的語源和變遷看過去文化的遺蹟

在各國語言裏有許多現在通行的涵義和它們最初的語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瞭它們的過去文化背景,我們簡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麼關係來。可是,你若知道它們的歷史,那就不單可以發現很有趣的語義演變,而且對於文化進展的階段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很清晰的片影來。例如,對中國古代語言和文化的關係,我們便不能撇開文字。現在和錢幣相關的字,像財、貨、貢、賑、貸、賒、買(買)、賣(賣)之類都屬貝部。貝不過是一種介殼,何以用它來表示錢幣的含義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曾經用貝殼當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後廢貝行錢,但是這種古代的貨幣制度在文字的形體上還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當初造字時“紙”字何以從糹(糸)呢?那是因為在蔡倫沒有發明造紙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國曾經用絲絮造過紙。還有“筆(筆)”字,從“竹”從“聿”,《説文解字》解釋説:“聿,所以書也。”就是説,聿是用來寫字的工具。秦漢時期,筆桿大多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又加了竹字頭。

從造詞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從許多語言的習用語或俚語裏,我們往往可以窺探造詞的心理過程和那個民族的文化程度。現在姑且捨去幾個文化較高的族語不談,單從中國西南邊境的一些少數部族的語言裏找幾個例子。例如,雲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針婆”,雲南的少數民族叫“結婚”做“買女人”。從這兩個語詞我們可以看出少數民族社會對於妻子的看法和買賣婚姻的遺蹟。當我們調查文化較低的族語時,遇到抽象一點的語詞,像代表動作或狀態一類的詞,往往比調查看得見指得着的東西困難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們的造詞心理以後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比方説,昆明近郊的彝族叫“發怒”做“血滾”,“欺負”叫“看傻”,“傷心”叫“心冷”,這幾個詞的構成,多少都和這些動作或狀態的心理情景有關。在初民社會裏對於自然界的現象,因為超過他們知識所能解答的範圍以外,往往也容易發生許多神意的揣測。例如,福貢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黃馬吃水”,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日食叫太陽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從借字看文化的接觸

語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歷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來文化接觸時,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舊有的糅合在一塊。所謂“借字”就是一國語言裏所糅雜的外來語成分。它可以表現兩種文化接觸後在語言上所發生的影響;反過來説,從語言的糅合也可以窺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國語詞的聲音轉寫下來,或混合外國語言和本地的意義造成新詞。就像純音譯的:軟椅叫沙發(sofa),咖啡coffee、可可cococa、朱古力chocolate等;音兼義的(即有些借字雖然音譯的,但所選用的字往往和那種物件的意義有些關係):廣州話把領事叫做江臣(consul),把電話叫做德律風(telephone),還有美國涼爽飲料譯作可口可樂(coca-cola);還有音加義的:廣州話襯衣叫恤衫(shirt),普通話冰激凌(icecream)、卡車(car)、卡片(card)等。

從姓氏和別號看民族來源和宗教信仰

中華民族原來是融合許多部族而成,儘管每個部族華化的程度已經很深,可是從姓氏上有時還可以窺察它的來源。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和現代人裏都容易找到。比方説,尉遲氏是唐朝的望族。相傳於闐王室在唐以前就屬Vijaya(藏語)一族。於是于闐國人到中國來往的都以尉遲為姓氏。

至於唐代流寓長安的尉遲氏諸人,大概出自3個來源:一支出自久已華化的後魏尉遲部一族;一支是隋唐之際因衝質子而到中國來的;還有一支是族系和來歷都不明白的。還有慕容氏本來是鮮卑姓,他的後裔分化成了兩支:一支是廣東東莞容氏,一支shiite山東蓬萊慕氏。這兩姓看起來你毫不相干,其實是出於同一個祖先的。姓氏和別號有事也可以反映出宗教信仰。中國回教徒的姓固然有和漢人相同的張、王、劉、楊、李等等普通姓;同時也有他們特有的回、哈、海、虎、黑、鮮等純回姓和馬、麻、白、滿、藍等準回姓。純回姓都以回教徒的譜系作基礎,準回姓就有依據漢姓來的。因此我們有時可以根據這些姓氏就可以推斷他們是不是回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