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教案集合八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3.04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信息技術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國小信息技術教案集合八篇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畫圖”軟件的作用及其窗口的組成;

2、學會啟動、退出“畫圖”軟件,並能保存畫圖文件;

3、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能使用“鉛筆”工具繪畫。

(二)、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畫圖”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

2、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使用“畫圖”軟件繪畫的全過程;

2、難點:保存文件。

三、教學手段

整個教學程中,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教師作適當的引導、任務驅動和協助。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展示優秀的畫圖作品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講授法介紹“畫圖”的啟動方法,並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對窗口的認識來了解畫圖軟件,設計用“鉛筆”工具“寫名字”和“自畫像”的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技能,最後分享收穫及作品欣賞。整個過程中運用了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和賞識法等教學方法,達到培養他們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團結協助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四、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選自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課本《信息技術》第一冊(上)第4課《認識“畫圖” 新朋友》的內容。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瞭解Windows“畫圖”軟件,掌握“畫圖”軟件的啟動、退出保存等操作,瞭解“畫圖”軟件窗口的組成,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及使用“鉛筆”工具。

五、學生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信息技術這門新的課程和計算機這個新事物,有着很強的好奇心。學習這節課前,學生已經瞭解Windows窗口的組成和掌握了鼠標的基本操作,以大部分國小生都喜歡畫畫為基礎,學好用計算機畫圖的第一節課,將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並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六、教學準備

1、每個學生一台計算機;

2、學生機安裝有“畫圖”軟件;

3、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及投影。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下午好!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説課的題目是《剪切圖形》,《剪切圖形》是江蘇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17課的“用計算機畫畫模塊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學完其他畫圖工具後,對菜單工具的更深入的學習。其中的複製、粘帖命令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創作繪畫的時間,變換各種形狀圖形,為創作繪畫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為:

1、 (知識和技能)掌握圖形剪貼,複製的技技巧,學會、翻轉命令的使用方法。

2、 (能力)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3、 (情感和態度)在同學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編輯菜單中“複製”、“粘貼”命重難點的使用。

教學難點:翻轉/旋轉工具的使用

(理論和指導思想)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過程,分別説出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在説每一個環節的同時説“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以“你知道孫悟空有什麼本嗎?學生知道,有七十二變。那麼今天我們也就來在計算機上讓它變一變。設這樣情境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興趣,孫悟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情緒。

二、 講解重點、點拔難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必須有一定基礎知識背景,否則就只能盲目嘗試。所以本對畫出一個月亮,“月亮”、“複製”、“粘貼”的過程。指出“旋轉”命令在“修改”菜單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完成任務提供基礎。

三、 自主探索、協作學習。

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創設情境後,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嘗試練習。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學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可以通過對:

1、教材的閲讀

2、同學之間的幫助

3、教師的指點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四、 創作繪畫,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種創作慾望。這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創作一幅作品,充分利用本節課學習內容,創作出一幅“簡單的繪畫作品”然後教師引導同學從技法的運用,構圖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評。

評價本着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教師是自已、同學、教師、評價2、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説出好在哪裏,,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正在我們信息技術所致力求的目標。

(突出説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

1、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體現在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協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

3、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教學目標:

1.文件的打開。

2.學會顏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

教學過程:

一、文件的打開:

上節課,我們把畫好的畫保存下來,我們怎樣把它打開呢?教師可演示打開上次保存文件的方法。打開保存的文件後,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我們能不能給圖畫塗上漂亮的顏色”很自然轉到顏色的填充這一環節。

二、油漆桶的運用

教學顏料桶時可採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在進行填色時,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有什麼不同。在講清楚封閉圖形的塗色後,可以讓學生打開課文例圖,自己嘗試對色塊的更改(換衣服)。

如果要將圖畫中的某一特定顏色A改成另一特定顏色B,即顏色A->B,可以使用彩色橡皮,具體方法如下:

1、將前景色設為顏色A;

2、將背景色設為顏色B;

3、選擇橡皮;

4、按住鼠標右鍵,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動鼠標。

(彩色橡皮的使用有一定難度,教材中沒有介紹,但這個功能比較常用,可根據情況作為補充知識介紹。)

工具箱、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在平常學生使用畫圖軟件時經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顏料盒沒有出現的情況,所出學生從心理上就比較想了解工具箱與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在這裏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暗箱,讓學生碰到問題,自己去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再從總體上給全體學生一個明確的方法。本課時講這一內容為學生以後操作標準菜單的工具欄服務。如果學生把工具箱或顏料盒拖到桌面外時,可採用更改屏幕的分辨率來找到工具箱、顏料盒。

應該讓學生把塗好顏色的圖畫保存下來。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調查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能力目標:能綜合運用實地考察、網絡搜索、信息諮詢等方法進行信息的收集。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能綜合運用實地考察、網絡搜索、信息諮詢等方法進行信息的收集。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美好的校園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來創造。要美化校園,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校園的環境狀況,而“調查”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

2、誰知道我們的“調查”該如何進行呢?

3、揭示課題:校園環境調查,並出示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

二、新授

(一)確定目標範圍

1、在我們的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我們的調查範圍,例如:“校園環境衞生情況”,你覺得需要調查哪些內容?

2、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確定小組的調查範圍、調查內容,並做好記錄。

3、將各小組做好的調查計劃上傳到學科平台進行交流。

4、反饋小結:(如有需要可以請一名學生示範操作。)

(二)運用調查工具

1、我們制訂了我們的調查計劃以後,接下來我們需要進行實際的調查工作了。

2、學生根據計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具體的調查活動,教師給予時常的指導。

3、調查過程中注意學生的進展情況,掌握時間。

(三)調查數據整理

1、我們的調查活動完成得很好,同學們都按計劃獲得了具體的數據,接下來你覺得該幹些什麼呢?

2、你覺得該如何整理你的數據呢?

3、請大家把獲得的數據輸入電腦中去,並以你的方法進行一定的整理。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密鋪,也稱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本節課是一節根據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實踐活動,集數學教育與美育為一體,對學生多種數學能力的發展十分有利。教材分三部分編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用磚鋪成的地面或牆面,初步感知、理解什麼是圖形的密鋪。第二部分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知道有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而有些則不能;有的還可以利用兩種平面圖形密鋪。第三部分,通過欣賞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美的體驗。這樣編排的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密鋪的含義,探究常見的平面圖形密鋪的特點,在思索和創作活動中進一步感受、體驗幾何構圖的美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觀察發現、合作交流、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學情分析】

在前邊的“生活中的數學—密鋪”這一內容,提供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密鋪圖案,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密鋪,瞭解圖形密鋪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密鋪創造的美。經過前面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已經較好掌握了常見平面圖形的特徵,初步瞭解了什麼是密鋪,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可以密鋪,並感受了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具備一定的收集、觀察、分析總結能力。

【設計思路】

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節課我設計了以“美”為核心的三個層次的數學活動: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在充分的觀察、分析中感受到密鋪在生活中的美和廣泛應用,理解密鋪的含義;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通過猜想、推理、實驗、交流、驗證等活動探索密鋪的特點,構建密鋪相關的知識經驗;第三個層次是通過創造設計簡單密鋪圖形,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密鋪知識的應用價值。本節課採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藉助電子教室及軟件進行輔助教學,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密鋪現象,初步理解密鋪的含義,知道什麼是平面圖形的密鋪;通過拼擺各種圖形,探索密鋪的特點,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

2.在探究多邊形密鋪條件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觀察、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能運用幾種圖形進行簡單的密鋪設計。

3.通過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享受由美帶來的愉悦。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密鋪的特點、知道哪些圖形可單獨進行密鋪。

教學難點:理解密鋪的特點,能進行簡單的密鋪設計。

【教學準備】

專題資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

1.觀察實物,抽象圖形,找準新知切入點

師:你們熟悉這些生活實物嗎?

師:能從這些生活實物中找到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師:生活中許多實物的建制都要用到平面圖形知識。此外,人們還常用平面圖形密鋪裝飾建築、美化布匹、進行商標設計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的密鋪圖案,欣賞後説説你有什麼感受?説説密鋪到底是怎麼鋪的?

[教學反思:教學中採用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着豐富的數學問題。開課出示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以“看實物找圖形”的方式,勾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回顧,幫助學生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樑,為學生用數學知識觀察、發現、分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埋下良好伏筆,同時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

2.欣賞從古至今的密鋪,加深理解密鋪含義,深入感受其廣泛應用

師:誰願意交流一下你的欣賞?

生:密鋪的用處真多。

生: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密鋪。

生:生活中的密鋪圖案很美。

……

師:是啊,密鋪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美的享受。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怎樣鋪才叫密鋪嗎?

生1:平着,一塊接一塊的緊挨着鋪。

生2:中間不留空兒的平着鋪。

……

師:這些同學都説出了自己對密鋪的理解,你們也認為密鋪就是無空隙的平鋪嗎?[板書:無空隙 平鋪]

問:這樣叫密鋪嗎?[師用手比劃演示重疊]

生:不叫。

師:那我們還應該給密鋪再加一個什麼條件?

生:不重疊。 [板書:不重疊]

師:對,象這樣無論什麼形狀的圖形,如果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在平面上,這種鋪法在數學上就稱為“密鋪”。[板書課題:平面圖形的密鋪]現在我們一起邊説邊比劃什麼叫做密鋪。[邊做邊説:無空隙、不重疊、平鋪]

[教學反思: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數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豐富學習內容,使學習素材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拓展知識視野。學生帶着問題欣賞從古至今的密鋪實例這一環節,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密鋪的美、感受密鋪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明確密鋪的含義,更是有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善於概括、總結、交流表述的學習能力。學生在豐富素材呈現,真實情景體驗,貼切體態演示中,心理輕鬆,參與積極,課堂氛圍愉悦和諧。]

二、探索美

1.説一説、猜一猜:

師:美麗密鋪離不開數學的基本圖形,通過欣賞,你發現哪些圖形能夠單獨進行密鋪?

(課件出示基本的幾何圖形)

正方形、長方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圓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

生1:正方形、長方形。

生2:三角形、梯形。

生3:六邊形。

師:有不同看法嗎?他們説的對不對呢?我們動手驗證一下就知道了。

2.操作、驗證:

要求:

(1)同桌為一組公用一台電腦,利用專題網站的資源,將畫板中現成的平面圖形自由拖動、旋轉進行驗證。

(2)彙報交流:展示驗證結果。

(3)得出結論:

可以單獨密鋪:正方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六邊形

不能單獨密鋪:圓、正五邊形。

師:看來,實踐最有説服力!那是不是圓和正五邊形在密鋪中就沒用了呢?

3.兩種不同平面圖形的密鋪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圖片,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生交流:圓、正五邊形這些圖形單獨不能密鋪,但是與其他圖形合在一起可以密鋪。

師:是的,象這樣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圖形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在一起,也是一種密鋪。設計師們正是將數學與藝術緊密地結合起來,用密鋪的方法為我們設計了各種美麗的圖案。今天我們也可以用我們學到的密鋪知識進行美麗圖案的設計。

[教學反思:操作驗證是數學證明的常用方法,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常規環境下進行操作驗證、創作展示有諸多不便:一是教學具的準備相當麻煩,不僅要準備若干個不同類型的平面圖形,還要準備粘膠和展示板;二是學生創作設計時畫、塗等做法比較費時,且不利於修改;三是常規環境下的展示可能侷限展示的作品量。而利用網絡資源在電子教室上課就能較好解決這些問題。]

三、創造美

1.閲讀、欣賞

A.密鋪的歷史

B.蜂巢的祕密

C.埃舍爾的神奇世界

師:通過閲讀和欣賞,你又什麼感受?想説些什麼?

生1:這些圖案太美了。

生2:埃舍爾非常善於觀察和思考,很會創新!

生3:小蜜蜂也很了不起!

生4:數學很深奧也很神奇。

生5:生活離不開數學!

……

師:同學們説得真好,如果我們也像埃舍爾一樣勤於觀察、善於思考,我們也可以創作出更美,更偉大的作品!

2.開動腦筋,為教室窗簾、地板磚設計一組花樣

創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入網站,選兩種或幾種圖形進行密鋪,在畫板中自己設計一組花樣設計。

(2)標註一組花樣佔用的面積。

(3)時間限制:8分鐘。

2.展示評比,説説花樣的面積是多少?怎樣計算的?

[教學反思: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本節課在最後安排了設計密鋪作品。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需要在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因此我在設計密鋪圖形環節中我設計了欣賞和創作兩步。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進入網站自由點擊,閲讀密鋪的歷史,瞭解蜂巢的祕密,欣賞傳統的漏窗藝術,進入埃舍爾的神奇世界,自主探究學習。豐富的網站資源,可以使學生對密鋪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且積累創作的素材。學生進入網站,在畫板中自己設計,選兩種或幾種圖形進行密鋪。利用預先設計好的畫板程序,學生只要將畫板中現成的圖案進行自由拖動、擺放、拼接,運用電腦程序設計,不但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提高設計的效率。在成果展示“比一比,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新穎”時再次利用電子教室軟件,在老師掌控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網絡上交流互動、自主操作展示設計作品,取長補短,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過程,此環節是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最佳體現。]

四、我的發現:

師:為了給同學們上好這節課,我也去尋找了生活中的密鋪,一天我把家裏餵養的小烏龜的搬到屋外曬太陽,無意中也發現了一個最自然的密鋪現象。出示:

龜殼上有近似的三角形、梯形、四邊形,於是,我猜想人們之所以會用密鋪美化生活,可能源於自然密鋪現象的啟示,然後又進行思考創作,就有了像埃舍爾這樣的藝術家和偉大作品。在我們生活中密鋪還有着許多深奧的學問,比一比我們誰的眼睛最善於觀察,把你的發現記下來説給同學們聽!

[教學反思:用我真實的觀察與發現,為學生養成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分析生活、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和習慣作潛意識引導,使他們在“親其師,信其道”的影響下,提升數學意識,培養良好習慣。]

課後感想:

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數學教學,應是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生動活潑、新穎有趣、紮實有效的課堂,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主動創新,獲得知識技能上的提高,獲得興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數學素質和信息素養。本節課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有效整合教學內容,較好發揮了信息技術的最佳優勢:一是省去了繁瑣的教學具準備;二是節省了操作、驗證所需要的時間;三是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四是向全體學生及時反饋展示學生個體的學習成果。這些優勢使得課堂教學直觀、生動、輕鬆、高效, 學生興趣盎然、參與積極;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得到較好彌補,課堂教學效率極大提高!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節課正因為有效整合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內容,才使教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堅信,只要勤于思考、勤於實踐、勇於創新,明天的信息化數學教學一定會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20xx年秋)國小信息技術教科書(上冊)主題活動3 收 集與表達信息的內容。本課是一個網絡模塊教學的一個總結,旨在讓學 生進一步掌握利用網絡收集自己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會了管理計算機中的文件,走進因特網、瀏覽網頁、搜索信息等知識。之前的任務基本都是由個人完成,學習過共享資源後,本節課可以進行小組合作,進行一個資源的收集和整理。

預設教學目標

1.能熟練應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

2.能對查找到的 資料進行分類下載和管理。

教學重點

資料的蒐集及分類下載。

教學難點

主題性應用;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

1.小組分工明確;

2.進行資源的初步蒐集。

重點:

小組成員分工明確

難點:

正確篩選和收集網上信息

預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互動遊戲激情,學生自啟入境 師:同學們,中華民族有着豐 富多彩的節日,這麼多的節日大家瞭解多少呢,我們來個猜迷遊戲好不好? 課件展示:“中國傳統節日猜猜猜”

師:是呀,這節課我們就要走近中秋、瞭解中秋; 我們知道有關中秋節的知識豐富、活動多彩,除了吃月餅以外,你還想了解中秋節的哪些內容呢?

師:(把學生説的歸類通過課件展示出來)

(指着課件説)是呀,有關中秋節的知識有中秋起源、中秋傳説等等,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方法快速瞭解到呢?

師:説的很好,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找的又準又快。

2、比賽激需導向,學生主動探究 (課件展示:小組比賽第一場—“中秋知識大搜索” 師:每個同學選擇自己最想了解的知識搜索。

3、反饋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誰能介紹一下你找的是什麼知識,怎麼樣找到的?(教師引導出搜索中“關鍵字”輸入的重要性)

二、下載與整理知識

1、問題引領,導入新學 師:老師剛才和大家一起也搜索到了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可這麼多的知識我們不可能一一記在腦海裏,為了以備後用,該怎麼辦呢?(引導學生説出要保存) 師:那保存在哪合適呢,是不是隨便亂放呀?(進一步引導學生説出保存的第一步先要建立文件夾)

師:是呀,要把網上的知識保存下來,第一步先要給它安個家,安家可有講究呢!(出示課件)“不同的安家方法”。小王和小明給網上找到的中秋知識也安了家,為了更容易找到我們保存的知識,誰安的家更合理?。

2、探究新學(給找到的知識“安個家”)

(出示課件)第二場小組比賽—“中秋知識分類安家” 師:給剛才找到的中秋知識分類安個家。

3、反饋(1):誰願意展示一下你安的家?

4、繼續探究—分類下載保存搜索到的知識

師:大家都給找到的知識安好了家,那怎麼樣才能把網上找到的知識搬到自己家裏呢?

(出示課件)小組比賽第三場—“網上知識分類下載”

師:把剛才搜索到的知識分類下載保存到自己建立的文件夾中。(引導學生將資料下載到分類好的文件夾裏。)

5、反饋(2):誰能説説你是怎麼樣保存的?

三、拓展延伸

1、看圖猜節日

(出示課件)—“看圖猜節日名稱” 師:大家知識真豐富,輕鬆完了,接下來進行我們最後的小組衝刺賽

(出示課件)---小組衝刺賽 師: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節日,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話題,下載保存到你自己建的文件夾中。

學生搜索知識,並保存。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完成資源的收集和整理;

2.正確的進行評價。

重點

完成資源的收集和整理。

難點:

能對成果進行自評和他評。

預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初步展示

請學生展示一下已經收集到的資源。

説一説有什麼優點,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2.繼續探索

請學生繼續圍繞話題下載相應的資料

二、整理信息

1.將下載下來的信息進行細緻的整理和再分類

三、演示並評價

1.請小組推薦一名代表進行展示

展示可圍繞以下話題展開:

小組收集的主題是什麼?

收集分為幾大類,每一大類裏又分為幾小類?

每一個類別裏分別有哪些資源?

2.評價

請學生與自己的對一個對比,進行評價

四、總結

同學們,網海茫茫,網絡是個大寶藏,我們不僅要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更要會運用資料。

教後反思:

本節課以一個個小任務圍繞一個主題來開展教學,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小組合作也是本課一大特點,培養了學生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橡皮/彩色橡皮擦”、“選定”“放大鏡”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合理的對圖形進行一些修改。

(3)在畫“太陽、月亮和星星”的過程中學習選擇合適的方法修改圖形。

(4)通過畫“太陽、月亮和星星”,讓學生感受修改圖形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1-2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掌握“橡皮/顏色橡皮”、“放大”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學會使用“撤消”命令。

3、學會設置背景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激趣。

1、同學們,平常你們寫字、畫圖時,寫錯了,畫錯了該怎麼辦?

2、在我們的“畫圖”窗口中也有一塊“橡皮”,同學們能在工具箱中找到它嗎?利用這塊“橡皮”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可以對圖形進行修改。

3、提示課題。

三、新授。

1、使用“橡皮”工具進行圖形修改。

⑴畫幾條直線,然後演示使用“橡皮”工具進行圖形修改的方法:

先單擊工具箱中的“橡皮”,再觀察背景色和畫圖區內的背景色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麼應該先改變背景色,使其畫圖區內背景色一致。然後,在工具箱下面的“工具狀態選擇器”中,選擇橡皮的大小。接着,在畫圖區內拖動鼠標,經過地方就會被刪除。

⑵學生依照教師演示,畫些直線、曲線後,使用“橡皮”進行修改。

⑶請同學們試一試將房子中的窗户由圓角矩形改成圓形。

2、使用“裁剪”或“選定”工具來修改。

⑴教師引入。

使用橡皮工具修改的區域較小,雖靈活,但速度慢,如果要刪除大片區域,要用“裁剪”或“選定”工具進行圖形修改。

⑵教師在畫圖區簡單地畫些曲線或幾何圖形,以“選定”為例講解刪除的步驟。

①單擊選定工具。

②在畫圖區拖動出需要的矩形區域。

③單擊“編輯”菜單中“清除選定區域”命令。

④學生任意畫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分別使用“裁剪”或“選定”工具來進行刪除。

⑤請同學們試一試,用這種方法將房子中的窗户由圓角矩形改成圓形。

⑶使用“放大鏡”工具進行圖形修改。

以“鉛筆”為例講解使用“放大鏡”對圖形進行細微修改的方法。

⑷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先畫好一條直線,然後用放大鏡把它修改成一條虛線。

三、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一練”。

四、結束教學。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師述:同學們,在你們前幾節課的畫圖作品中,老師收集了一些圖畫,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些圖畫中有哪些畫得好的地方,也説説這些畫在哪些地方還需要進行修改?

2、交流、互動。

3、師述:感謝這些圖畫的作者,為我們剛才的交流了話題。其實,這些圖畫畫得都挺不錯的,但如果我們能把剛才發現的美中不足的地方修改好,那它們就更加完美了!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如何修改圖形的問題。

4、板書課題圖形的修改

5、教師將圖畫作品發送給學生。

二、新課

(一)用“直線”、“曲線”修補圖形

1、師述:首先,請同學們在畫圖中打開第一張圖。

2、談話:同學們想一想,如何來把這個缺口補全?(使用“直線”工具)

3、全班練習。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同時留心學生修補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4、。

師述:使用“直線”工具,我們可以很快捷地把圖畫的缺口給補上。同學們,如果缺口比較小,我們也可以使用“鉛筆”工具來做修補工作。在剛才巡視的過程中,謝老師發現了一個新問題:有些同學在用直線補缺口的時候,一不小心補過頭了。

教師演示操作:如圖。

師述:很可能這個問題是因為鼠標不太靈活造成的,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就要請這些同學在操作時要更加用心一些了。好,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新問題!

(二)“橡皮/顏色橡皮”的使用

1、使用“橡皮/顏色橡皮”擦除圖形

(1)談話:圖畫有缺口,我們可以進行修補。圖畫有多餘的部分了,咋辦呢?(擦除)哦,在畫圖工具箱中有這樣的工具嗎?(有,“橡皮/顏色橡皮”)

(2)師述:好,請同學們選好“橡皮/顏色橡皮”工具。

(3)談話:選擇了“橡皮/顏色橡皮”工具後,在工具箱

底部的“工具狀態選擇器”中出現了幾個選項,你們能猜出它們的作用嗎?(能改變橡皮的大小)

(4)師述: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都能熟練地使用橡皮,下面,請你們來試試“畫圖”工具箱中的這塊橡皮好用嗎?

(5)學生獨立完成修改圖形;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6),過渡。

師述:通過努力,同學們終於把鈴鐺變得更完美了。(廣播教學)謝教師這邊的鈴鐺還是剛才的樣子,請同學們監督我完成最後的工作。

(教師故意擦過頭,意在生成新的問題,為下面的教學創設情境)

師述:哎呀,出現了失誤!如圖:

2、用“撤消”命令修改圖形

(1)談話:誰能來幫幫謝老師?

(2)師述:謝謝剛才幫老師出主意的同學!“誤操作”是我們在畫圖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畫圖”程序專門為“誤操作”準備了一個特殊功能——“撤消”命令。請同學們查看書本P31頁最後一段,找一找在哪裏可以找到“撤消”命令。

(3)談話:好,現在誰願意再謝教師?(指名操作)

(4)。

師述:單擊“編輯”菜單中“撤消”命令,我們就可以撤消剛剛做過的一次操作,將圖形恢復到這次操作之前的樣子。而且,這樣的“撤消”操作最多可以連續進行三次。也就是説,我們可以使用“撤消”命令,把圖形恢復到最近三次操作前的樣子。(教師邊説邊演示操作)“撤消”最近三次操作後,“撤消”命令選項變成灰色,無法繼續使用。這時,我們可以通過“重複”命令來重做已撤消的操作。(教師邊説邊演示操作)

3、使用“放大鏡”工具輔助修改圖形

(1)師述:好。現在老師的鈴鐺圖恢復到擦除前的樣子。為了確保不再出現誤操作,謝老師想到了另外一個工具——“放大鏡”工具,使用“放大鏡”工具可以輔助我們來修改圖形,特別是在修改的圖形的細微之處時,“放大鏡”工具可以很好地助我們一臂之力。下面,我們先來齊讀書P32頁上關於如何使用“放大鏡”工具的文字描述,瞭解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2)全班齊讀。

(3)教師繼續廣播教學,擦除鈴鐺多餘部分。

(4)佈置學生練習:請同學們先使用“撤消”命令,將圖形恢復到擦除多餘部分之前的樣子,然後藉助“放大鏡”工具再來擦除多餘部分。體會一下,藉助“放大鏡”工具修改圖形的用處。

(5)。

討論:“放大鏡”工具狀態選擇器中出現的“1X”“2X”“6X”“8X”字樣,表示什麼?使用“放大鏡”工具修改圖形完畢,如何將圖形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4、背景色的設置

(1)過渡。(屏幕廣播,出示下圖)

師述:美麗的夜空中,閃爍着五彩的星星。請同學們仔細看一下,這些星星有什麼區別沒有?(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黃星中間沒有線等)

(2)談話:我們可以把其它星星中間的線條擦除嗎?

(3)指名演示操作,發現問題:擦除線條的時候,把星星的顏色也擦掉了!

(4)組織學生討論:這是怎麼回事呢?星星的彩色被擦掉了,剩下的是什麼顏色?這個顏色與橡皮的顏色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髮現橡皮的顏色要與想擦除部分周圍的顏色一致)

(5)師述:在前面的課上,我們瞭解過“前景色”,還學會了如何設置前景色。從哪裏可以看出當前的前景色是什麼顏色?(看“顏料盒”左邊的框中上面一個小方塊是什麼顏色)與“前景色”相對,在“畫圖”中還有“背景色”,“背景色”就是“顏料盒”左邊的框中下面一個小方塊中的顏色。

(6)討論:現在的背景色是什麼顏色?觀察一下,背景色與橡皮的顏色有什麼關係?從“背景色與橡皮的顏色是一樣的”這個結論中,結合剛才擦除星星裏的顏色這個操作,你們有什麼啟發?(引導學生髮現要將背景色設置為星星的顏色)

(7)談話:在這裏,我們首先要改變“背景色”。我們知道,“前景色”是單擊鼠標左鍵來選取的,那“背景色”如何來選呢?(讓學生猜猜,然後告訴學生用“右擊”的方法)擦除紫色星星中間的線,要將背景色設置為什麼顏色?擦除綠星中間的線呢?

(8)全班練習(學生使用教師分發的“星空圖”);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鞏固練習

練習一:畫一條直線,你能將它變成虛線嗎?

練習二:你用“橡皮/彩色橡皮”能給“星空圖”加上標題嗎?

練習三:(為學力有餘的學生準備)你能使“星空圖”變得更美麗嗎?

四、本課

提問: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修改圖形的方法?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下載圖片》是蘇教版國小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的第19課,是因特網教學單元中的重點教學內容,是以前面學過的遨遊因特網、便捷訪問網站為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並保存圖片的方法,以及學會新建文件夾並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這些也是本課的重難點。掌握了這些將方便學生以後製作一些圖文並茂的作品!

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學生對於網絡的認識來源於家庭或以往的經驗,他們剛剛正式接觸電腦,對於鼠標操作和文字輸入應該説都還有一定困難。尤其,對於要上課的班級,可以説是一無所知。所以課前需要充分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差異性,對於接受能力強和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都應該有所準備。學生的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都應該是可以應用的學習策略,但考慮到師生間的陌生和課堂時間的限制,小組合作學習初定於同桌之間的合作。另外,本課利用學生向教師介紹鎮江的風景名勝,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給枯燥的搜索和下載增加情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的方法;學會新建文件夾並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學會保存網頁中的圖片。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認識到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下載豐富的圖片資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網絡學習的興趣,通過給文件夾重命名和保存圖片的嘗試操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能力。

(3)行為與創新:養成主動探究、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並保存圖片的方法,以及學會新建文件夾並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

難點:給文件夾重命名時出錯時,要注意對話框的提示語言,並能及時糾正。保存的圖片的位置和保存時更改文件名。

教學過程

國小信息技術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2.瞭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

3.瞭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係。

4.瞭解常見外存儲器的特點。

5.學會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計算機的硬件知識。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的換算關係。

三、教學方法

觀察體驗學習、合作討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啟發引導學習。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課件,展示現代各種各樣第四代計算機。

老師引入: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作為功能強大的信息處理工具,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計算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卻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軟件、硬件問題所困擾。那麼你們瞭解計算機多少呢?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回答,師生互評。

2.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課件,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台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3)第四代計算機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少、功能強、成本低。

老師引入: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結構組成,進一步認識計算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會成為一位計算機小行家。觀看介紹計算機硬件的錄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自主學習:學生結合所看錄像,學習教材中計算機硬件知識。

教師提問:計算機硬件從外觀和內部分別有哪些部件?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

外觀上:機箱、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

內部構造:主板、CPU、電源、內存、顯卡、硬盤、光驅、軟驅、網卡等。

教師提問:看完這些硬件結構,那這些部件分別都起什麼作用的呢?如果把計算機比如是一個人,那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部件都起到人的哪個器官的作用。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講解。

CPU:猶如人的大腦,起運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計算機的血管和神經,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顯卡:相當於人的眼球,圖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聲卡:它是計算機的聲帶,計算機能發出聲音全靠它。

內存條:計算機的臨時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內存儲器。

硬盤:猶如一個大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外存儲器,用於儲存程序和數據。

顯示器:相當於人的臉,大腦處理後的信息,往往通過人的臉表現出來,它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音箱:是計算機的嘴,計算機由它發出聲音,同樣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鍵盤、鼠標:各種操作和命令由它輸入計算機,它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

打印機:相當於我們使用的筆,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合作競爭學習:老師打開機箱,展現計算機實物部件,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搶答。

老師引入:在計算機硬件系統中,我們説內存是臨時倉庫,硬盤也是個大倉庫,不管是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包括硬盤、軟盤、光盤和U盤等),它們的容量大小是怎麼衡量的呢?(展示課件)

(1)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進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單位是字節,英文Byte,縮寫為B。

一個英文字符佔1個字節,一個漢字佔2個字節。

常見的容量單位有比特、字節、千字節(KB)、兆字節(MB)、吉字節(GB)。

(2)換算關係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1 GB=1 02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