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8.88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信息技術説課稿1

為了讓學生養成好學、樂學、會學的習慣,在本課中我將貫徹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思想,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開展我的新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過渡:分析好教材是授課的保障,這樣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突破本節課的目標。)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8課的任務《認識“畫圖”》,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知道啟動“畫圖”軟件的方法以及窗口組成和簡單的畫圖製作,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新認識一個軟件,也為後面學生學習辦公軟件做鋪墊。

(過渡:教師除了要對教材瞭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三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信息技術課程,所以充滿了興趣,但是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是很強,即使在生活中瞭解過畫圖,但是具體操作學生們不瞭解,所有在授課過程中我會採用演示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過渡:只有突破了教學目標,才能使整個課程更加的完成。)

三、教學目標

我設計瞭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能説出啟動“畫圖”軟件的方法及“畫圖”窗口的組成,並能繪製簡單的圖畫。

2、通過類比繪製圓形太陽的方法,完成太陽光芒的繪製,提高知識遷移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畫圖”軟件的認識及太陽的繪製,體會計算機功能的豐富性,提高學習畫圖軟件的興趣。

(過渡:教學重難點是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的內在體現)

四、教學重難點

我的教學重點是“畫圖”軟件的啟動及窗口組成,難點則是繪製簡單的畫。

(過渡:“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位合格的教育者要做到對每一位受教育者進行因材施教。)

五、教學方法

我準備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演示法、小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

(過渡:教學過程是説課中最核心的環節,整個環節圍繞着新課標的最新理論,突出教師引導,學生主體的思想。)

六、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四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會在多媒體上展示動漫《龍貓》中的場景及相應手稿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完成手繪場景需要使用什麼工具?手繪場景是如何變成動漫場景的呢?學生產生疑問。我會總結:在製作動漫時需要先繪製故事情節的設計稿,為了便於將繪圖內容轉變為動漫情節,一般會使用計算機進行原稿繪製。此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本節課的課題。

採用多媒體導入是因為國小生對於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龍貓》的動畫也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這樣會更加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並且通過問題的提問也會讓學生產生好奇的心理,為本節課的內容做鋪墊。

(二)新課講授

1、認識“畫圖”窗口

在認識軟件前,我會強調在使用軟件時,需要提前啟動軟件,之後我會演示“畫圖”軟件的啟動的過程引導學生觀看並提出問題:啟動“畫圖”軟件的步驟是什麼?學生觀看後舉手回答:“開始”→“程序”→“附件”→“畫圖”。

學生們瞭解之後,我會佈置任務:以信息技術小組為單位,限時5分鐘,合作討論軟件的組成部分和“畫紙”“畫筆”的功能。學生們通過討論會給出相應的答案。之後我會再次提出問題:如何根據繪製內容選擇大小適宜的“畫紙”呢?學生操作後回答:拖動畫布右側、下面或右下角的小黑點改變畫布的大小。我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將指針指向工具箱中的工具按鈕,可以顯示按鈕名稱和功能簡介,單擊後可選定相應工具,同時單擊顏料盒中的色標,可以給畫筆設置顏色。

通過小組討論可以提升學生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有利於教學的展開,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2、畫一幅簡單的畫

這部分的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所以我會演示太陽主體的繪製方法,引導學生觀看模仿並思考這樣的問題:太陽的主體部分的形狀和選取的工具。學生觀看後回答圓形和橢圓工具。我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表揚,並補充繪製前需要選定工具和線條的類型、設置前景色為紅色。為了讓學生對這部分的內容學習得更加透徹,我會再次提出繪製太陽方法的問題,之後佈置任務:限時3分鐘,類比繪製太陽主體的過程,自主完成太陽光芒的繪製。待學生完成後,讓學生回答整體的繪製過程。最後我會強調可以利用Shift鍵畫出更美麗的太陽。

(三)鞏固提高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後,我會開展一個小活動。開展活動“我説你畫”,活動要求:教師出示需要繪製的物品,以同桌為單位,一人描述繪製時需要使用的工具,另一人使用“畫圖”軟件進行繪製。教師巡視指導,指導要點:選取的工具是否合適,繪製前是否設置前景色等。

通過這樣的活動激勵形式,讓班級內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程中。不僅可以檢驗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我將採用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總結,如:軟件的組成和繪製圖形的過程等。

為了體現信息技術學科的工具性和實踐性特點,我設置的作業為讓學生使用畫圖軟件為自己繪製一幅自畫像,並與父母分享。

七、板書設計

以上是我的板書設計,這樣設置可以簡潔明瞭地突出本課重難點,符合國小學段。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信息技術説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XXXX》。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這四大方面展開説課,請各位領導、專家多多指正。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XX是選自XX人民教育出版社X年級X冊《信息技術》教材中第X單元第X課的內容。而本套教材屬於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國中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進行編寫,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律來安排教材內容,編寫時強調系統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同時本套教材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以計算機技術作為主要認知工具,在動手和動腦緊密結合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對信息處理的能力,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為今後高一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任務驅動、學得有趣、教的輕鬆”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教材內容以“活動”為主導,以任務作驅動,注重學習方法的策略引導,密切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指導學生以信息技術為工具學習其他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在整個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中有着不可忽視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知識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模仿、實踐等方法,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如何XXXXX的方法和技巧,並且能熟練運用。

②學習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實踐動手操作,體驗和感悟學習的樂趣。

③情感價值目標:讓學生通過在XXXX操作的過程中體驗XXXX的功能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難點

經過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難點是:我將採用教師示範和講解的方法來突出重點,用活動任務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4、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十三四歲的學生,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這有利於本節課的學習。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夠專注,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針對此種可能性,在教學

中我一方面根據教材內容安排一系列的小任務、小活動來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適時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主動性。

二、説教法

因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XXXXX,主要目的是要讓學會XXXX的操作方法,屬於實踐技能課,為了更直觀的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來開展課堂教學,並以講解演示法、討論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三、説學法

前面我已説到信息技術課追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學習方法。因此通過上述教法,本節課還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小組合作,分組討論為輔的方法展開學習,讓學生通過實踐、觀察、分析,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根據上一節課的佈置的活動任務,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並回答的方法來導入新課。

2、新課講解、演示

結合導入新課時所討論的問題,向學生展示出一個作品,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習結合以前學習的內容進行觀察分析,看能否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直接做出一樣的作品,如果不能,那應該怎麼做?這時,可以先簡單的講解下製作這個作品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然後再利用教學控制軟件將剛才講解的製作方法在電腦上給學生現場進行演示,演示的節奏要放緩,讓學生能觀察更仔細。最後,根據作品和演示過程給學生安排本節課的活動任務,讓學生自己先嚐試操作。

3、學生動手實踐

學生根據教師剛才的示範操作,再結合本環節安排的活動任務自己動手進行操作練習,完全掌握後再自己單獨或與其他同學合作一起去探究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不斷巡視觀察並隨時進行指導。

4、展示交流

經過前一個環節的實踐操作,教師抽幾名學生在教學控制展示平台上進行展示操作,其他學生觀察其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後再進行交流討論,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並給出改進意見。

5、評價反饋

這個環節其實和上一環節是緊扣的,教師根據學生展示交流後的結果,最後進行歸納總結,做出評價。尤其是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着重點評,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理解。

6、小結

簡要的總結下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操作技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7、課後活動

根據本節課學到的技能,結合日常生活,適當給學生安排幾個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信息技術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信息的獲取和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而這個就是我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信息技術説課稿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公式的使用

2、選定單元格。

3、掌握單元格中數據及公式的複製方法與操作

教學重、難點:

數據的複製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用電子網絡教室進行演示講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公式輸入有哪些規則?

2、如何利用公式進行單元格中數據的計算?

二、新授

1、Excel20xx中,單元格的具體數據和計算公式都可以進行復制。不僅可以複製單個單元格中的數據或公式,還可以複製多個單元格中的數據或公式。這樣可以節省輸入相同數據、公式輸入的時間。

2、選擇複製區域操作:

(1)選定單元格(激活單元格)

(2)選定單元格區域(選擇連續多個單元格)

做一做:在電子表格中選取如下區域:A1:B2,C3:C7,D2

3、數據複製

操作過程:選擇複製對象(激活單元格);使用複製命令;選擇複製的位置(激活目的單元格);使用粘貼命令。

(1)字符型和數值型數據的複製(即把字符或數值原樣複製到指定的位置上)

(2)公式複製(公式複製時,Excel會自動改變公式中相應的單元格地址,使複製後得到的公式具有原公式一樣的運算規律)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小結

信息技術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本節課選自()出版社出版《國中信息技術》教材。本教材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針,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本節課所學的()是()製作過程的重要內容,主要學習()的靈活運用,是在學生對()掌握後的能力提高訓練,激發學生製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的靈感。

2、教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操作練習,熟練使用()。

(2)學生通過()操作練習,熟練使用()。

(3)結合前面知識,特作包含()的作品。

②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教師引導、動腦思考、交流與實踐操作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2)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繫生活實際,學習(本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在協作與交流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

3、教學重、難點:(如今信息技術學科不再是孤立的技能性工具,我們更要考慮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的整合過程,本着這一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本節課學習,熟練製作()。

難點:學生通過交流與實踐操作掌握()技巧,並做到與()學科完美整合。

二、説學習者特徵

1、學生是()年級的學生。

2、學生已經學習了()。

3、學生思維活躍,樂於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識。

4、學生善於和同學交流,能夠虛心學習他人長處。

5、學生強烈希望自己能夠製作一份()作品。

三、説教學策略

1、信息技術綱要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當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本課的新知識環節中的學習目標是以任務方式出現的,例如()。

2、本課內容比較抽象,我本着直觀性教學的原則,多次採利用直觀演示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比如在()。

3、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難點,我把“探究——合作——創新”的思想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

4、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四、説教學過程:

依據新課程改革教學理論,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觀摩欣賞”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

廣播()遊戲(播放()視頻、播放()動畫),學生帶着無比的興奮觀看完遊戲(視頻、動畫),我提出:這樣的視頻(動畫)我們也能製作,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製作一件這樣的作品。那就讓我們馬上出發吧。

這樣的設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濃厚興趣,成功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二)探究新知:

本環節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任務一:(),

由我來通過屏幕廣播方式演示示範操作過程,讓學生們觀看我我操作過程中作品的變化是什麼?(這樣設計是為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給學生()分鐘,在學生完成任務後,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加以強調、説明,同時肯定學生的成績。(我這樣設計目的是及時對學生的操作成果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確定自己的方向)

任務二:如果(),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操作呢?

在這一環節裏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時必要的補充,完成書中設定的任務。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以啟迪學生思維為核心,以學生參與為標誌,不能將結果簡單地塞給學生,而應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後互相討論補充,教師總結。

任務三:(),這是與()學科有關的問題,這個任務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日積月累”後,與同桌交流討論,然後製作演示,適時請幾名同學談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在交流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任務四: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是這樣嗎?學生回答後,接下來我們共同來學習製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藉助老師的直觀演示學習()。

(三)協作提高:本環節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昇華,是本節課最具閃光點的一環,在這時裏既應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又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所以我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了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本組的一件個性作品。

(四)觀摩欣賞: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學生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的學習他人的長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目的。)

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書中()練習。

五、説評價:

本節課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採用如下三種方式進行。

一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操作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

二是在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互評過程。

三是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後,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完成自我評價

總結:

本節課,我本着“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一些求知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謝謝各位評委!

信息技術説課稿5

WINDOWS中多媒體程序的使用

教學目標:

1、瞭解媒體的概念和分類,理解多媒體的內涵和特徵。

2、熟練啟動和推出“錄音機”;

3、瞭解“錄音機”的功能;

4、熟練地應用“錄音機”錄製和播放聲音;

5、能夠對聲音進行簡單的處理。

教學重點:

1、熟練地應用“錄音機”錄製和播放聲音

2、對聲音進行簡單的處理

教學難點:

使用錄音機對格式的聲音文件進行編輯處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媒體遊戲:分別請兩組同學上台進行遊戲,根據所給的提示詞,

第一組:一個人做動作,但不能説話,另一個猜(胡蘿蔔)

師:通過這組同學的表演,我們知道了,用我們動作可以傳遞信息,但是除了動作以外,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給我們傳遞信息呢?請學生回答,引出媒體的分類和概念。

第二組:一個人做動作,可以説話提示,但不能説出題目中的字詞,另一個猜(跳高)師:通過這組同學的遊戲,我們發現,剛才第一組同學只用了動作,有時候很難去描述一樣東西,或者會發很長時間去描述。但是在第二組同學進行遊戲時,我們允許他們加入語言了。那麼描述一樣東西就相對簡單,別人也更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説如果我們同時用兩種或者更多的媒體會比只用單一的媒體帶來更大的好處。於是,多媒體就出現了。

二、認識多媒體

1、老師講解多媒體的概念。

請學生舉一些身邊的媒體的變化。

2、認識多媒體計算機師:計算機是現代社會中,很重要的媒體之一,有沒有人聽説過多媒體計算機呢?它指的是什麼?請學生回答。再次讓學生體會什麼是多媒體。

3、瞭解媒體數字化

師:目前還有一個詞是很流行的,就是數字化,比如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的數字電視,什麼叫做數字化呢?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師:計算機就很好地體現了數字化,在計算機中,任何的東西都是用“0”和“1”這兩個數字通過不同的組合來代表的。講解媒體數字化的概念。

三、錄音機的使用

調控手段

教師活動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圖片中的錄音機嗎?

2、總結補充學生的答案

3、引入知識點“使用錄音機”。

(1)觀察圖片,(2)回答問題(3)進入學習狀態學生活動

二、選擇語句

1、使用錄音機

2、安排學生自行錄製聲音,設置發現法、探究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對知識點加深理解。小障礙(耳麥插口是否正確。麥克風選項是否被選中。)

3、班級若有能解決問題的學生,則由學生暫時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如若沒有,老師解答

4、安排學生分組重新開始錄製聲音文件。

5、向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順序

三、混音音頻文件

1、向學生展示準備好的混音音頻錯誤的聲音文件,引出知識點,利用課件生動形象的講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問:和學生自己錄製的聲音文件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

2、引出知識點“混音音頻文件”的製作。

3、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混音音頻”文件的錄製。

4、播放學生作品。

5、分組錄製聲音文件。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又掌握了一項新的電腦功能,只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就會有新的收穫。

課堂練習:打開資源庫,為不同的古詩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完成配音。

信息技術説課稿6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為教科社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2章《信息獲取》第2節《因特網信息查找》的第2部分內容《搜索技巧》。《搜索技巧》共2個課時,本教學案例是第1個課時。

前一節主要學習了搜索引擎的分類及基本使用方法。本節旨在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利用搜索引擎獲取網絡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使其成為每位學生在信息社會必須掌握的生存技能。本節是本章後兩節《文件的下載》《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檢索》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高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已經具有較強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日趨嚴密。情感趨於深刻穩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於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我所教學生大部分來自城市,但根據開學之初所做的書面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按照“以強扶弱”的原則,把他們分成了15個左右的小組,每組4人,並指定了各組組長。在前幾次上機課中,給學生操作的時間較多,對文件的共享和訪問、word的使用等都有講解和實踐。特別是前兩節課對網上獲取信息的一般過程、搜索引擎的分類及基本使用方法的學習,學生普遍掌握較好,為本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搜索技巧

培養靈活運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種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探究,啟發學生思維和在學習中探索的意識

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與對比,培養學生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運用搜索技巧有效獲取信息對於學習和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處理思路

(一)教學重點:關鍵詞的提煉、多鍵詞的使用、搜索條件的細化、強制搜索、常見邏輯命令的使用

(二)教學難點:常見的邏輯命令的使用

(三)依據及處理思路:

搜索技巧包含的內容很多,但是所有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歸根結底其實就是關鍵詞的提煉,所以關鍵詞的提煉就是本節課的重點。而關鍵詞的提煉需要通過多關鍵詞的使用、搜索條件的細化、常見的邏輯命令的使用、強制搜索、中英文結合搜索等技巧來支撐和實現,所以這幾條也應作為重點內容,需要設計相應的任務讓學生探究學習。而像養成良好有效的搜索習慣、向搜索高手求救、選擇不同的搜索引擎、準確的關鍵詞等技巧無須專門設計搜索任務,可藴含在任務探究的活動中,教師應把握時機,適時靈活地提醒學生。

常見的邏輯命令,絕大多數學生在以前的搜索中都沒有使用過,理解和運用起來有一定難度,故為本節的難點。為此,教學中單獨設置了一個相應的探究任務。對於這個任務,僅僅讓學生探究是不可取的,教師應先通過類比數學上集合之間的關係啟迪學生思考、講解並示範其用法,再讓學生以先分解再綜合的方式完成任務,以突破教學難點。

五、教學策略

搜索技巧看似很簡單,其實卻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教材上列出了搜索技巧的相關要點,沒有提供詳實的教學案例;這些知識(搜索技巧)間沒有較高的系統性,但同時又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以及方法的多樣性。另外,學生原有水平差異明顯,已有一些搜索經驗但存在着許多不科學而又自我盲目的成分。因此在設置活動時,我認為本課時(第1課時)不適合綜合性的主題活動,那樣容易忽略一些重點環節和方法,並且容易使學生沉迷於搜索內容本身,而不注意搜索技巧的運用、積累和總結,達不到預期目的。下一課時(第2課時)再設置相對綜合的活動任務,鞏固技巧的靈活運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採用了“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設置了3個針對性強、有趣味性、貼近學生視野的小主題任務,每個任務分別突出一兩個重點,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主要採用教師引導探究、螺旋式提高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同時緊緊圍繞“技巧”這一中心點,強調對比,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比與互動讓學生多維度、多視角地認識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在對比中,突出技巧的靈活與多樣,體現“搜索”的思想和方法。

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學有所獲、學有所用,並拓展課本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我設計了2個鞏固提高任務和1個知識拓展任務,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作。同時也防止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必作任務後,去做與課堂無關的其他事情。

另外,根據學生愛玩和好勝的心理特點,採用了激勵教學法。以用五星的個數來量化評價,星數越多,期末總評時加分越多。另外,根據整節課各個小組的綜合表現,選出三個優勝組,利用課外時間給予他們一個小時的自由上機獎勵。

六、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5分鐘)

用一道類似福爾摩斯探案的智力題(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這麼一道招考題目:“一個人到朋友家吃飯,覺得味道怪怪的,就問朋友這餐吃的是什麼肉?朋友説是企鵝肉,他沉思了一會兒,就着就號啕大哭自殺了。”為什麼?),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進而引導他們帶着問題自學教材基礎知識。

(二)佈置任務、引導探究(22分鐘)

先要求學生訪問教師機下載學習記錄表,在探究過程中填寫,完成後提交。並告訴學生,老師會根據整節課各個小組的綜合表現,選出三個優勝組,利用課外時間給予他們一個小時的自由上機獎勵。

設計意圖:1.激勵機制,強調小組合作

2.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防止個別學生濫竽充數

1.[必作任務一]即完成“新課導入”提到的智力題(7分鐘)

設計意圖:關鍵詞的提煉、多關鍵詞的使用、搜索條件的細化

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搜索,比比哪組先找到答案,教師巡視指導,並注意收集學生所用關鍵詞。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對搜索技巧有一定的認識後,展示幾組學生方案,進而提供教師方案,加以對比分析(選擇的關鍵詞有何不同、為什麼要那樣選擇、不同的關鍵詞對搜索效率有何影響)。

幾種關鍵詞對比:

美國聯邦調查局招考題目答案

美國聯邦調查局企鵝肉自殺

美國聯邦調查局企鵝肉自殺答案

[選作任務一]微軟公司招聘時,曾有一道著名的題目:下水道的蓋子為什麼是圓的?試試你能搜索到多少種不同的答案。

2.[必作任務二]一天,丁磊同學在電視上看到了對汪國真詩歌的介紹,其中一首他格外喜歡,但他沒有注意到詩名,也記不清具體的內容,只是對其中的那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記憶猶新。你能幫他找到整首詩嗎?(6分鐘)

設計意圖:強制搜索(雙引號)的使用

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究,教師巡視各組,然後請一組完成較好的學生代表演示搜索過程,邊演示邊講解思路,教師適時補充指正,其他學生觀察對比,反思不足。

幾種關鍵詞對比:

汪國真詩歌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汪國真詩歌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國真詩歌"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選作任務二]用同一個搜索引擎,關鍵詞分別是:美麗的海南島和"美麗的海南島",得到的網頁數量相同嗎?如果不同,你覺得哪個更多?為什麼?你能從中得出什麼結論?

3.[必作任務三]李琳想搜索一些關於韓國電影的網頁,但只對故事片或者喜劇片感興趣,不希望恐怖片出現,你能替她想一種快捷有效的辦法嗎?(9分鐘)

設計意圖:邏輯命令(and、or、not或+、|、-)的使用

這是本節的難點,教師應先啟迪學生思考,再講解並演示“and、or、not ”或“+、|、-”的用法(結合數學上集合的關係);然後建議學生把該任務分解成3個小任務,分別完成後,再綜合起來完成本任務。

參考關鍵詞:韓國電影+故事片|喜劇片-恐怖片

(注意:減號前必須有一個空格)

(三)拓展探究、提升知識(5分鐘)

1.對於還未完成必作任務的學生,教師及小組給予指導幫助;

2.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引導他們完成拓展任務。

[拓展任務]查找介紹“搜索技巧”的網站,看看還有哪些好用的技巧,相互交流探討,並通過實踐,進一步拓展與提高自身的搜索水平。

(四)交流評價、歸納總結(8分鐘)

1、基本技巧總結(師生互動)

2、學生展示交流其他技巧

3、學習評價和建議(結合教學目標和各班學生具體情況給出針對性建議)

評價標準:用五星的個數來量化評價。星數越多,期末總評時加分越多。

4、宣佈3個優勝小組,給予課外上機獎勵。

七、教學反思

整堂課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小組探究和自主實踐完成必作探究任務,有1/3左右的學生完成了部分選作題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師生間的互動也比較愉快,課堂氣氛活躍。

1、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大膽對教材進行建設,以針對性強、有層遞性、貼近學生視野的小任務探究活動的形式,引導探究、由淺入深、層層深入。

2、整個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點而展開,並通過幾個小的任務分散了教學的重點;並以先分解再綜合等方式逐步突破教學難點。

3、以完成必作任務和選作任務、並填寫學習記錄表的方式,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形成挑戰,實現分層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並較好地避免了學生沉迷於搜索內容本身,而不注意搜索技巧的運用、積累和總結。

4、教學引入比較有趣,以及獎勵機制的應用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

5、整個探究活動都貫穿了技巧的對比,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比,突出技巧的靈活與多樣,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反思自己的不足。

另外,還有極少數同學未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對於這部分學生,應適當削減一些題目,並多給予指導;還可利用課外時間讓其自主上機操作練習。同時,在下一課時的綜合任務裏,應該設置一些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如何防止電腦中毒”、“交通路線”等,讓學生通過網絡加以解決,培養他們把知識用到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

信息技術説課稿7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網站。

2、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採集信息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興趣,合理安排網頁內容,採用文本、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佈局頁面,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要敢於突破、敢於想象。做出有個性的網頁。

4、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內容,確定美觀的格式。充分發揮自主性和相像力,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教學重點:

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網站。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課網頁主題屬於地理、自然方面的內容,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有機結合。哭泣的森林主要指的是我國的森林已經遭到了人們的嚴重破壞,人們為了自身的發展,大力開展工業,而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平衡。但自然條件一旦失衡,各種環境問題就會應運而生。所以我們要在人類前進的同時,儘量保持自然的平衡,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課是綜合課。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有關天氣的網站。教材提供了網站的內容、參考網址和網站佈局,學本課主題屬於自然、氣象方面的內容。天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都關心的一個問題,人們的生產生活,尤其是農業生產方面對天氣的依靠的更多。人們的生活、身體健康等都跟天氣有關係。正確認識天氣的變化,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科學看待問題的態度。

本課是綜合課。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有關地球的網站。教材提供了網站的內容和參考佈局,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格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相像力,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本課主題是地理、天文方面的內容。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起源、形成、內部構造、地球上的生物,地球這顆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等等,瞭解這些信息是製作該網站的基礎,根據信息的性質,確定合理的網站佈局和色彩搭配,製作內容豐富、形式美觀的網站。

作品創作完畢,學生可以交流各自的心得,交流了解的地球的相關信息,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十三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本冊書的活動,安排製作網頁和網站的主題都是圍繞“大自然”進行的,大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我們都應該愛護,學生通過製作有關大自然的網站,瞭解有關植物、動物、生物等多方面信息,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愛護我們的大自然,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

本課是製作“人與自然”專題網站的最後一課,通過製作“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首頁,把每課製作的專題網站鏈接成一個“人與自然”的大專題網站,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網站的結構並學會網站發佈的相關知識,能夠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

1.製作首頁

首頁中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前專題的名稱,本課的特點就是將以前做的專題網站都組織到一個大的網站,在首頁點擊相應的標題就可以瀏覽需要的專題網站。整個網站首頁內容很全面,包含了多個層次的內容,中心都是圍繞大自然展開的。首頁中還增加了一些環保的欄目,充分體現了通過製作眾多關於大自然的網頁或網站來號召更多的人保護大自然的目的。

2.超鏈接

本課製作首頁與二級頁面鏈接的方法與以前有所不同,直接拖動到相應位置即可。“鏈接”將更多的相關信息結合在一起,方便瀏覽和使用,使網站具有了專業性和系統性。超鏈接是製作網站的橋樑,通過超鏈接的作用,使網站的信息更加豐富,具有系統性和層次性。本課首頁中更多鏈接的還是網站,體現了網站、網頁間的網絡層次關係,體現了信息的網狀聯繫。

3.發佈網站

把製作的網頁或網站發佈到互聯網上,讓更多的人瀏覽,需要服務器的支持。本課在“鏈接”中講述了網站的發佈方法和程序,教師可以嘗試在局域網中講學生的作品發佈。本課網站內容非常豐富,有關大自然的多方面如自然界的植物、動物、水、土、環境等信息都有所涉及,相信通過製作該網站,學生肯定會受益匪淺,很有成就感。

信息技術説課稿8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泰山版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4課《省時省力來畫圖》如何使用logo重複命令。本課是在學生掌握logo的基本命令的基礎上,已經學會了前進、後退、抬筆、落筆等基本命令,而本課是讓學生感受到logo語言的魅力,體會重複命令既省時又省力的效果,也為學生學習以後的《重複命令的嵌套》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本課的特點,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學會指揮小海龜準確地畫出正多邊形,學會使用repeat命令。

2、能力目標:通過編程練習,培養嚴謹、認真、科學的編程習慣,提高計算能力、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協作,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思考養成積極進取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 點:重複命令REPEAT的功能及格式。

難 點:讓學生自己“悟”出重複命令中的內容重複次數和重複內容間的關係。

教學資源及教具準備:

教師:網絡教室、教學課件、投影儀等

二、説教學理念及教法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料,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因此本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以大綱為依託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加強對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運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進行討論、探究,以任務驅動法、知識遷移等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使學生在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完成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教學對象分析及學法

所教學生是國小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節課教學內容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邊數與角度的關係,命令形式從單一命令到複合命令,命令功能從一步操作到多步操作,學生的認識過程也從形象過度到抽象,學生對LOGO語言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更深刻的理解。本課擬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彙報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

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情境感知 揭示課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大顯身手 感受成功——歸納總結 暢談收穫 ”四個環節。

下面我就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及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實際水平和生活情感彙報如下: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4分鐘)

師:同學們喜歡最遊戲嗎?我們一起做個遊戲好嗎?起立,請同學們遵照老師的口令,畫一個圖形,並仔細觀察重複了幾次是個什麼樣的圖形呢?

(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

生:正方行,重複了4次。

師:同學們這樣畫一個正方形是不是很麻煩呀?有更好的辦法嗎?

神奇的LOGO就能幫助我們做出來。屏幕顯示“repeat 4[fd 100 rt 90]”,請同學在LOGO語言中輸入,看一看有何效果。(也畫出了一個正方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省時省力來畫圖》——如何使用logo的重複命令 (板書課題)

【次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環境,利用孩子們喜歡的遊戲,通過親身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認識重複命令】

(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20分鐘

師:通過剛才指揮小海龜畫正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呀?小海龜是怎樣執行重複命令的?

生答:小海龜重複了4次每一次旋轉90°

師:repeat(重複命令)重複的次數 [重複執行的命令]

REPEAT 4次 [FD 100 RT 90]

師:重複的次數=邊數 你怎麼知道旋轉的角度是90°呢?

生答:

(預設)

1、因為正四邊形的角都是直角,所以是90°。

2、因為正四邊形的邊是4條邊,內角和是360°所以旋轉的角度是360/4等於90°

師:剛才我們用重複命令畫了個正四邊形,知道了它的邊數是4條邊,角度是90°,如果畫一個邊長為100的正三角形呢?想一想它的旋轉的角度是多少呀?

(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學生畫正四邊形,理解小海龜的旋轉角度,再利用知識的遷移法讓學生計算出正三角形的旋轉角度和邊數,進一步突破難點】

師:那名同學願意試一試,看看和你們的想法相同嗎?

師:你發現什麼了?

生:邊數越多,正多邊形就越接近圓形。

(三)、大顯身手 感受成功(12分鐘)

剛才的驗證同學們發現了,邊數越多正多邊形就越接近圓形,真了不起,你們已經都成了電腦編程小高手了,那麼老師出個考題考考你們,如何用重複命令畫一個五角星呢?又如何計算旋轉的角度呢?

(課件出示)温馨小提示

1、重複的次數=角數

2、旋轉的角度=180—180/角數

(小組內討論,學生操作練習、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小結及時評價並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旋轉的角度=180-180/角數

(四)、歸納總結 暢談收穫(4分鐘)

師:時間過的真快又到下課的時候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得快樂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還想做什麼?有那些收穫?

五、反思

本節課我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總之,這節課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學生探究、質疑、發現、研究等活動凸現出來,在教學中,倡導學生髮現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同時生生評價,自我評價相結合,為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展示學生作品,給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以上是我本人對本課的認識,不足或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信息技術説課稿9

首先非常感謝我們學校我這個機會,今天能和全鎮的信息技術權威坐到一起,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下面我將從以下8個方面來闡述我的這節課,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計算機是國中信息技術教材一年級上冊。本課是是信息技術的入門課,是以後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信息的豐富多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而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瞭解信息技術的在現實中的應用,認知信息在當代技術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審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組成.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對電腦學習與應用的濃厚興趣;在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共同研討、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時間、具體任務與問題設計:

本課分一課時完成,此次説課的內容為第一課時:什麼是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組成。具體學習任務如下:

1、看圖片的合作研討一,瞭解計算機在生活中的應用

2、合作研討二,通過圖片文字的學習瞭解信息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3、總結:什麼是信息技術

4、合作研討四,通過計算機圖片的認知來概括計算機的組成

四、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什麼是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組成、插入圖片。讓學生逐步學會知識的遷移和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讓學生知道計算機中的許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類似的。

2、教學難點:計算機的硬件的組成和軟件的作用

五、教法:

採用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倡導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以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網絡教室直觀演示等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六、學法:

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通過上述教法,堅持以學體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發現問題、分組研討問題、親自嘗試、合作解決、最後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來完成本課的四個任務。讓學生以練為主,以親自嘗試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七、教學資源準備:

硬件準備:計算機網絡教室。

軟件準備:Windows操作系統、Word20xx、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素材準備:學生導學案、課件、圖片素材。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劃分團隊,展示排行榜,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全班分為兩大團隊,每個團隊又由多個合作小組組成(一般是兩人為一個合作小組,強弱聯合)。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哪個團隊的同學最先發言,且回答正確,老師會在排行榜上為其所屬團隊插上一張笑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充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按照心理學常識,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在本課的導入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組明星修飾化粧前後的對比圖片,讓學生來發現修飾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三)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親自嘗試;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感知。

利用計算機圖片

合作研討一六人一組寫出計算機的部件

時間:5分鐘

提問:哪組同學最先完成任務,請舉手。

展示。(掌聲鼓勵)

請最先完成的學生,學生評價,教師總結。

展示其餘三個任務:

合作研討二:討論計算機組成。

提問:哪組同學最先完成任務,請舉手。

時間:3分鐘

補充

在學生研討探索的過程中,老師加強巡視,瞭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協作學習。因為學生中電腦水平的差異是很大的,對於有的同學來講,這個問題可能早已學會,那麼就鼓勵水平高的學生去幫助水平差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對於學生探究中共同遇到的困難,老師就藉助網絡教室演示系統帶領學生一步步探索,並給探究成功的學生以展示自我的機會——噹噹“小老師”,演示並介紹自己的做法。在學生探究發現的基礎上,老師再引導學生深入感知。

深入感知的主要內容是本課的難點問題:“

這一難點學生容易忽視或不知如何處理,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演示系統加強指導。

最後,這是我從事信息技術教學三句話總結三句話用信任的目光鼓勵學生嘗試;用讚許的目光鼓勵學生創造;用微笑的目光評價學生成績。

信息技術説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編寫的《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二單元第九課的內容。在前面章節的學習中,學生已熟練掌握了flash動畫的基本製作,特別是補間動畫的製作技巧,本節是在“禮讓行車”一課的教學基礎上,加入了引導線動畫製作,主要是突出引導線動畫的製作技巧。是上一節內容的延伸,也為後面的作品創作與整合作了有力的鋪墊。本節是全章中的重點之一,起着承上轉下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瘋狂超車”的動畫製作,瞭解flash動畫中

⑴知道什麼是引導線動畫。

⑵如何創建引導線動畫。

【能力目標】

掌握創建引導線動畫的方法。

【情感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自私的嚴重性,做任何事都應考慮到他人。

2、提高對交通違章行為認識,時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3、樹立動畫表達事物的意識

當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教學不僅應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基本結構,而且還要使學生獲得最好的智力發展,培養各種的優異才能”。根據國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本節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三種

在知識目標裏通過“瘋狂超車”的動畫製作,瞭解flash動畫中什麼是引導線動畫、如何創建引導線動畫。在能力目標裏讓孩子切實掌握創建引導線動畫的具體方法和動畫製作的思考方法。在情感目標裏通過系列的交通安全知識讓孩子認識到自私的嚴重性,做任何事都應考慮到別人。提高對交通違章行為認識,時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樹立以動畫表達事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⑴認識引導線動畫。

⑵創建引導線動畫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引導線的畫法,移動超車車輛到引導線的兩端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體會到flash軟件進行補間動畫製作的強大功能。而本節的引導線動畫作為一個新知識點,尤其是學生可利用它們來解決動畫製作中存在指定路線行走的一些問題,根據教材分析,我把認識引導線動畫以及創建引導線動畫的方法作為本節的教學重點。

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要在正確掌握在引導線的畫法的基礎上進行動畫創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往往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與而製作技巧,而在製作時正確移動超車車輛到引導線的兩端卻成為了製作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把引導線的畫法與移動超車車輛到引導線的兩端作為了本節的教學難點。

(四)上課的硬件與軟件要求

硬件:windows2000網絡(60台學生用機、老師機、服務器、投影幕、網絡廣播)

軟件:windows98,flashmx軟件

(五)教學對象:

國中八年級學生,學生經過前面8節課的flash教學後,具備補間動畫的製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創作思維,能大膽開展動畫創作。

(六)教材處理

對教材中涉及的“引導線運動”的概念,由於概念性很強,枯燥,不容易理解,學生對此並不感興趣,於是我利用輔助軟件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觀看並利用小組的力量,讓孩子們自我探究,討論,找出概念裏關鍵的地方,從而引導孩子進行記憶。

如何進行引導線的添加呢?由於教材編寫細緻,展示力強,所以緊貼教材的教學內容,剖析動畫製作過程,讓孩子品嚐成功的喜悦。最後通過故事結局的創建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達到了課程整合的目的。

二、説教法

<一>説教法

教育學家蘇霍林斯基曾經説過:如果教師不是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為了完滿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情景、引導探討法。

在新課的引入時以故事展開情節,在馬路上,有位機動車駕駛員不顧後果地瘋狂超車,給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展示《瘋狂超車》動畫,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製作該動畫為主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輔助演示與講練結合。

通過輔助軟件的直觀演示操作和學生的觀察、實踐,把講與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本節的技能要求,掌握自我學習的技能。

(一)嘗試教學與任務式教學法。

對於課本中學生能自學掌握的內容,嘗試讓學生自己實踐,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任務,讓小組為單位,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科學創新思維。

<二>説教學手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讓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知識的建構。因此本節採用了在建構主義教學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小組討論——任務完成——效果評價——歸納小結——課程整合”六個步驟進行教學。

三、説學法

中國現代學習科學的創造人葉瑞祥教授説:“教學的全部內涵在於教會學生會學”。結合授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我對學生進行了以下的學法指導。

1、自主探究法

學生在輔助軟件的幫助下,進行實踐操作的探究活動

2、練習法,指導學生做好上機的實踐,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3、小組協助學習法,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鍛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正確啟發、引導學生,讓他們對知識進行比較-實踐-總結,不斷積累技巧。

4、温故而知新。計算機課的新舊知識聯繫緊密,綜合運用性強,促使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同時不斷鞏固舊有知識,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反覆的練習、加強,從而不斷得到擴充和提高。

四、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教學活動

激趣引學

上節課,我們目睹了一位司機因為麻痺大意而產生了交通事故的悲劇,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交通裏還經常存在着今天出現的這種情況,讓我們來看看在捅堵的馬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觀看《瘋狂超車》動畫

故事展開:在馬路上,有位機動車駕駛員不顧後果地瘋狂超車,給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問:“孩子啊?馬路上出現了什麼事情?”

“這事情危險嗎?”

“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的現象呢?稍有不幸會發生什麼事情啊?”

為了讓廣大的市民關注我們的交通安全,那今天我們一起來製作這個瘋狂超車的動畫,宣傳交通意識,讓廣大市民認識到日常交通中不能違章超車,以維護良好的正常交通秩序。

在過去的動畫製作中,我們運動的部分都不能按照指定的路線進行運動,而這動畫是要按指定路線進行運動的,這動畫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呢?這用到我們今天所學到內容:引導線

展示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瘋狂超車”的動畫製作,瞭解flash動畫中

⑶知道什麼是引導線動畫。

⑷如何創建引導線動畫。

【能力目標】

掌握創建引導線動畫的方法。

【情感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自私的嚴重性,做任何事都應考慮到他人。

2、提高對交通違章行為認識,時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3、樹立動畫表達事物的意識

協作學習

(一)小組觀看《引導線教學輔助》製作動畫,並結合書本P99的內容,思考歸納:

(1)什麼是引導線動畫?

(2)對這個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認為關鍵的地方在哪裏?

(3)從概念上看,你認為具備引導線動畫的作品至少具有多少個層?他們分別是什麼?

(4)你認為在引導層裏出現的線段是連續的還是不連續的?

協作學習

(二)參考書本P100-101的內容,讓孩子在上節課禮讓行車文件裏進行今天的製作修改。

(1)利用禮讓行車的源程序進行修改

(2)製作幾輛正常行駛的汽車

(3)添加超車車輛製作引導動畫

注意:1.引導層要在“超車”圖層上面;

2.引導線是一條線段,它必須是連續的一條線段,中間不能斷開;

3.當汽車圖片的中心靠近引導線端點時,它會自動的被吸附到引導線上

綜合任務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故事結局編寫

請根據超車的動畫,聯繫上兩節課的所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故事情景製作,小組內分工完成相關的故事情節。

例如:(1)超車後,在不遠處被警察抓住進行教育

(2)超車時,因為速度太快而產生汽車碰撞

(3)超車後,不小心而碰上路人等等

你還可以在事故發生後打出警示性的語言,警告市民瘋狂超車害人害已。

分享提高分享孩子們的故事結局與動畫製作成果,交流在製作中出現了什麼情況?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情況的?

完成書本上P102的相關練習,並填寫學習評估表格

小結

今天,我們當了一次導演,上演了一場有關於交通安全的故事,學習了引導線動畫的製作。在我們的動畫製作裏,使用引導線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情況,我們來交流一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使用這種製作技巧呢?

課外作業

利用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選題合作完成

(組長要上交具體選題、分工與製作情況)

選題一:太陽系運動圖

選題二:奧運與亞運的火炬傳遞

選題三:美麗的海底世界

板書

設計課題:第9課瘋狂超車危險大

1、“引導線”動畫的概念

引導線動畫是在引導層中繪製引導路徑,然後使用動作補間讓元件、組合或文本沿着引導路徑運動的一種動畫。

2、引導層中可以放置的內容:連續的線段

“引導層”是層的一種,是與“被引導層”相對而言的。被引導層上的物體沿着引導層的引導線運動。

信息技術説課稿11

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妙用符號》,是遼寧少兒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國中版第四冊第5課,其主要內容是:按照輸出格式的要求,巧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二)説大綱

(三)説學生

(四)説教學目標

(五)説重難點、關鍵

(六)説教學環境

(七)説教法及學法

(八)説教學模式

(九)説教學教程

(十)説教學效果

(十一)説電子版書

一、説教材:

本冊書重點介紹了QBASIC編程語言,它是一種簡單、實用、易學的程序設計語言。用它編寫的程序是由一些簡單的英文單詞、阿拉伯數字及字符構成的一條條指令,國中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

《妙用符號》是本冊書第五課的內容。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QBASIC窗口組成及簡單的操作,對程序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學習了運用PRINT語句編程,對PIRNT語句的格式、功能、使用上有了較深的瞭解。在此課之後,學生將學習用循環語句、打印語句,定位語句編程打印圖形,在這些程序中,PIRNT語句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PIRNT語句在QBASIC編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本節課要研究的《妙用符號》是學習PRINT語句的重要部分,它初步接觸了編程語言的精妙之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它在本冊內容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通過本課教學,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也都有着重要意義。

二、説大綱:

按照教育部《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國中學生應瞭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能夠編寫簡單的程序,在學習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並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三、説學生:

本次課程的學習對象是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並且有一定的爭強好勝心。針對七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多尋求與學生的合作交流,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本課是學習QBASIC編程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程序的概念,大部分學生都能接受並理解什麼是程序。所以學生在同一水平上起步學習,在學習本課內容時沒有明顯的層次及優劣的區別,只是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適當的調節課堂節奏,保證整體的學習效果。

四、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掌握PRINT語句,學會運用PRINT語句編程;巧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的能力;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合作的意識品質。

五、説重難點、關鍵: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編程。

教學難點:區別各標點符號的功能。

教學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多用眼睛觀察、多動手操作實踐,運用類比的方法突破難點。

六、説教學環境:局域網環境。

七、説教法及學法:

A、教學方法:

因為本節課在全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為把重難點分解,我在教法上選擇了任務驅動法和講解演示法,通過這些的教學方法,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也能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更加活躍起來。通過教師的質疑問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B、學法指導:

本課內容並不難理解,在學生掌握PRINT語句的基礎上,我運用的學習方法是研究性學習和協作性學習。通過這些學法的運用,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更加清晰,這也有利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八、説教學模式:展開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索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

九、説教學過程:

1、導入:在這一環節中,我選擇了任務驅動的方法導出新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得出新的結論,有助於掌握本課內容。教師首先出示小黑板上的習題,請同學上機操作完成編程。

請學生演示程序,得出上面的結果。教師小結,出示正確的程序。

教師提問:為什麼在輸出結果中會有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樣來的?

學生對比程序得出: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不同,決定了輸出結果不同。由此引出本課內容“妙用符號”。

2、講授新課:在這一環節我採用了講解演示的教學方法,通過和學生協作演示講解PRINT語句後面標點符號的運用,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在師生合作研究的過程中突破本課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課內容,達成學習目標。

1) 教師講解演示:PRINT語句後沒有任何符號,則打印輸出完本語句中的'各項內容後自動換行。

2)分別找學生講解、教師演示: “逗號”——不換行(標準格式輸出) “分號”——不換行(緊湊格式輸出)

3)找學生講解演示:沒有指定任何輸出項”——輸出空行

學生可以舉書上的例子,也可以自舉簡單的例子為其他學生講解。

4)請學生小結剛才我們研究過的內容,總結出PRINT語句可以輸出的四種不同格式,加深學生記憶。

3、課堂練習: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習題的操作,強化符號的運用和操作,在此同時教師做個別指導,對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給予有側重點的講解。對於普遍出現的問題,重點強調。(課後練技能:略)

4、小測試: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一些有特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分組比賽,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測試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間出題測試,看看誰的新知掌握的好,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協調組織分組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5、小結:在這一環節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及重難點,讓學生再一次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十、説教學效果

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大部分學生掌握了PRINT語句後符號的使用方法,能順利完成課後習題,並在測試中充分發揮團結協作的精神完成編程。少部分學生對逗號和分號的使用還不夠明確,容易混淆。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學習中的瓶頸,應抓住教學中的主要矛盾,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十一、説電子版書:Word文檔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希望各位老師指正。

信息技術説課稿12

課題:即時通信真便捷

教學目標:

1.熟悉用即時通信軟件交流的過程;

2.瞭解網絡即時通信的特點;

3.體驗即時交流的魅力。

教學重點:熟悉用即時通信軟件交流的過程

教學難點:瞭解網絡即時通信的特點

教學準備:

1.調試每台計算機。

2.打開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

二、進行新課。

(一)申請賬號

1.雙擊桌面上的POPO快捷鍵,啟動

2.打開申請賬號的對話框;

3.輸入自己的賬號名稱及個人資料等信息;

4.根據窗口中的提示繼續操作。

(二)添加好友

1.教師演示、講解:

2.向周圍同學詢問他們申請到的popo賬號;

3.打開用於添加好友的對話框;

4.輸入一個聯繫人的賬號並添加為好友;

5.繼續添加好友。

學生實際操作。

(三)收發信息

1.打開對話窗口;

2.輸入併發送信息;

3.打開表情框,插入需要的表情符號;

4.輸入其他表情符號或文字信息併發送;

(四)傳送文件

1.打開“發送文件”對話框;

2.選定要發送的文件,提交發送申請;

接收好友發來的文件

1.接受發送申請,打開“保存”對話框;

2.選定合適的文件夾,開始接收文件。

(五)共享網絡資源

1.搜索感興趣的圖片;

2.查看並複製圖片的網址;

3.設置“網絡資源”;

4.發送信息,觀察對話窗中出現的圖片。

(六)練一練:

(七)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生答,師訂正。

板書設計

第十二課 即時通信真便捷

一、申請賬號

二、添加好友

三、收發信息

四、傳送文件

五、共享網絡資源

信息技術説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電腦教學的每一節實踐操作課學生都非常喜歡上。在五年級學生學會了使用powerpoint軟件設置背景、插入圖片、插入藝術字、文本框等一些操作技能之後,我設計了一節讓學生學習製作賀卡的綜合實踐課。

賀卡是學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表達美好祝福的方式,它可以傳遞祝福、表示問候與祝賀,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製作賀卡不僅能讓學生綜合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表達心意,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後的自信與愉悦。

二、設計理念:

以學生髮展為主導,以自主探索為主線,採用“自主、實踐、創新”為特徵的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愉快、和諧、寬鬆、平等的氛圍中通過嘗試、觀察、分析、探究和實踐後主動建構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三、教學目標:

1、在powerpoint軟件中運用圖片、藝術字、文本框、背景設計賀卡,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

2、 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介紹製作電子賀卡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探究、實踐,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綜合實踐操作能力。

3、 通過分析和欣賞作品,使學生對多媒體制作軟件有更深刻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作熱情。

4、 通過動手設計和製作賀卡,發揮學生的設計才能和創意,並學會評價作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教學重、難點:

重 點:賀卡中圖片、藝術字、文本框、背景之間的位置關係。

難 點:賀卡中各對象的色彩搭配和版面佈局。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11張 製作素材(春節 中秋節 國慶節 教師節)100多幅

五、教學過程:

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 談話導課,激發興趣(談話、欣賞、分析)

二、 任務驅動,實踐探究(提問、嘗試、歸納)

三、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動腦設計,動手操作)

四、 展示交流,評價作品(展評、介紹、共享)

五、 總結延伸,拓展提高(總結、鞏固、延伸)

1、 談話導課,激發興趣

新課一開始,我先和學生一起開心地交談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節日來臨時,以怎樣的方式表達祝福,引出課題。接着我又和學生一起欣賞和分析了四張節日賀卡(春節、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的主色調,內容及給人的感覺。

春節賀卡主色調為紅色,再配上黃色的藝術字,色彩搭配很和諧,給人以喜慶、熱鬧的節日氛圍。

中秋節賀卡以藍色為主色,配以黃色的圖片、藝術字,整個頁面給人以爽朗、詳和、秋高氣爽的感覺。

國慶節賀卡主色也是紅色,以代表性建築物天安門廣場前鮮花簇擁,營造出一片歡騰、熱烈的節日慶祝氛圍。

教師節賀卡上一束温馨的康乃馨,一杯濃濃的咖啡,配以清新淡雅的背景,表達對老師的問候與祝福。

欣賞教師精美的賀卡,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想自己動手製作賀卡的興趣和慾望,因此我設計了欣賞精品賀卡這一教學環節。

欣賞完這些精美的賀卡,我又出示了一張教師節賀卡,讓學生仔細觀察賀卡中都有哪些我們以前學過的操作內容?想想它是怎樣設計的?讓學生分析一張賀卡要包括的各個操作要素:圖片、藝術字、背景、文本框。知道使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分析這張賀卡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知道製作一張賀卡並不難,都是一些我們以前學過的操作內容,更加躍躍欲試,想很快就動手製作。

這時我又設計問題:如果讓你製作,你會分幾步?先製作什麼?讓學生在頭腦中規劃製作賀卡的整體佈局。學生回答後,我加以補充,並出示課件:製作賀卡的四步操作法。

2、 任務驅動,實踐探究

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在完成一個個小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完成各個小任務的過程也就是製作賀卡的過程:頁面設置-背景設置-插入圖片、藝術字、文本框-保存,在完成這些小任務的過程中,我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操作方法,並在邊講邊操作的過程中探究,解決,嘗試,掌握各個操作小任務。學生熟練掌握了這些操作方法之後,為他們後面獨立完成賀卡製作做好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學生熟練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後,我將學生分成四組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製作素材分別製作春節賀卡、中秋節賀卡、國慶節賀卡和教師節賀卡。動手之前,我再一次讓學生明確製作一張漂亮賀卡應該注意的事項:課件出示製作要求,同時要求在各小組中開展競賽,看哪組的作品最精緻、最有創意。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各小組同學在一起互幫互學,營造了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

在學生製作的過程中,伴隨着課件出示製作要求的悠揚的輕音樂飄逸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優美的音樂聲給課堂創設了更加輕鬆和諧的氛圍,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美好的祝願運用賀卡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對圖片東挑西選,心猿意馬而浪費時間,結果許久仍想不出滿意的賀卡設計稿圖。對此,我把賀卡設計的基本方法、步驟介紹給學生,讓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藝術的天地中馳騁。而在講述方法步驟時仍可結合展示的賀卡引用加以示範。在實際設計中鼓勵學生打破陳規,樹立獨創意識,精心設計製作出具有獨創風格的,新穎的賀卡。當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我會及時地走到他們身邊,耐心指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體驗成功後的快樂!

4、 展示交流,評價作品

一張張作品製作完成了,儘管有些作品並不是十分的完美,但都是學生用心創作的作品,是學生思想的結晶,這時我讓學生盡情地展示交流,講解,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展示的時候,我和學生一起從作品的色彩、版面、創意、審美幾方面評價作品,使學生知道一張精美賀卡的標準,並評出最好的一組為最佳設計組。課堂上,學生興致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

5、 總結延伸,拓展提高

在鼓勵和表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優秀作品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一張帶音效和動畫效果的賀卡,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新內容,激發學生將今天的學習熱情持續到下節課。

六、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總體上進行得比較順利,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積極,課堂氣氛活躍,無論是課前的引入,還是中間的學生製作階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而且課快結束時,每個同學都設計出了非常精美的賀卡作品,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整個的教學過程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進行引導的新課程理念。

信息技術説課稿14

説“教材”

本節課所採用的教材是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內容節選其中第四章第四節,即字符和段落的格式編排。在前三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Word20xx的基礎知識,下一節我們將要學習圖片和圖形對象的排版處理,所以本節課內容在這一章中十分重要,也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文字處理軟件以及其他排版軟件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新課標的三維教學模式,我確定本堂課有三個教學目標:他們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知識目標就是學生通過學習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設置以及在上機操作中的演練,掌握一般文字排版的方法,並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和創新。能力目標着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髮現新問題,通過師生間的互相交流最終解決問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中,並能夠指出字符和段落格式編排在文字處理軟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這堂課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形成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課堂氣氛。

教學重難點

在完成了向Word文檔輸入文本內容並進行編輯修改以後,就可以充分利用Word提供的各種排版功能對Word文檔進行排版,包括設置字符和段落的格式、添加邊框和底紋等,從而得到一個整齊、美觀、符合規範的版面。因此,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習動機;字符和段落格式和合理運用將直接影響到今後Word文檔的學習。特別是段落格式的編排,裏面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基本貫穿Word文檔學習的全過程,因此這一內容是教學的又一個重點;此外,本節學習是在上機實踐基礎上進行的,上機練習是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重要手段,而認真、有序的進行任務練習是上機課的關鍵點,因此藉助上機實踐培養學生實踐的目的性和有序性是本節課第三個重點。

由於學生平時接觸這部分時間少,頭腦中的感性材料積累有限,而這部分內容比較零散,學生自己很難組織起有效系統的理性認識,所以能夠獨立運用文字和段落格式編排,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説“學情”

本節課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中等職業高中一年級學生,由於很多學生在國中階段都已經學習過信息技術,知道文字編輯軟件Word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也知道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編排對於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重要性,這些知識為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此外,經過前面章節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和“計算機上機實踐探究”來學習文字編輯軟件的方法。因此,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Word文字和段落格式編排是完全能夠實現的。當然,教材只是介紹了字符和段落格式的設置方法,並未説明採用哪種文字或字

符格式是符合規範版面要求的、使用什麼樣的排版才能讓整個文檔顯得美觀大方、不同的文本應該用哪些格式來區分等等,這些內容將會成為學生的疑點。此外,受家庭條件、個體身心發展、知識水平等的限制,學生對教材中提到的“製表位”等日常生活中不太常用的內容也會感到困惑。

 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就會事半功倍。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學理念,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採用在任務驅動模式下“示範+實操”的教學方法,具體是:

1. 講授法和演示法相結合:我通過課件向學生講授製作精美、符合規範版

式文檔的製作過程,同時通過展示平台和投影儀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報紙雜誌的優秀版面展示給學生,堅持直觀性與抽象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2. 觀察法和練習法相結合:學生通過觀察正確的示範操作、生動的畫面展

示產生了強烈的學習動機,而這種學習動機恰恰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然後通過分組練習的方式,將班級分成五個小組,每組六人,由一個基礎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配合教師完成本堂課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知識水平差異負責指導、答疑體現教學主導的作用,並且要堅持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

 説“學法”

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力爭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作為教師應該讓學生先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領悟到製作符合規範版面文檔的要點和難點,再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操作,邊思考邊操作,遇到難點及時提問,互相請教,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現擬定以下學法:

1. 觀察法:通過演示操作,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學生積極性得到提高,

他們仔細觀察,並熟悉操作步驟,體會操作重點和難點。

2. 主動探究法: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大膽操

作,勇於實踐,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 討論法:通過分組教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模式得到充分地發

揮,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在這堂課的學習過程中也能有所提高。

教學設備:

教師:電腦、展示台、投影儀。

學生:學生電腦。

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4分鐘)

(二)、新課講解(11分鐘)

(三)、課堂練習(24分鐘)

(四)、課堂小結(5分鐘)

(五)佈置作業(1分鐘)

信息技術説課稿15

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科中最年輕的工具性學科,同時又是知識技能更新最快的學科。《信息與信息技術》這一節是國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同學,它是教材關於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初步認識。

本節是基礎性的純理論的內容,所介紹的一些有關信息的知識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後續內容打下基礎,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基本技能---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

新的學科的學習,對學生充滿着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產生一種求知的衝動。正是這種衝動,導致學生的理想和實際技能的不平衡。

基於此點,從信息技術本身學科特點出發,結合與生活實踐的整合理念,設計這一課時,目的在於讓學生知道現今是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瞭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這一社會現實,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2、學情分析:學生對微機充滿了嚮往,甚至用“崇拜”這詞決不過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次上信息技術課之前,學生在機房門口早已排好了長長的隊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師的到來。特別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同學,用手摸一摸顯示器都會歡欣鼓舞)

基於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內容作了一些調整,我想在學生初步建立信息技術中“信息”的感性認識後,能親自在網上根據特定的任務,搜索一些信息,來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本節課的內容:瞭解信息的特徵和信息的表達方式;

重點:

信息的特徵;

難點:

培養能從各種途徑獲取信息的思維習慣,以及培養辨析信息的能力。

説目標:

1、一個指導思想:

“使學生明白,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活動的終極目標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對推動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2、兩個學會:學會信息的特徵和信息的流程;

3、一種體驗和一種培養:

以信息處理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信息的意識,體驗信息從獲取到運用的全過程,並在其中享受快樂;

4、多種收穫:

養成在獲取信息到運用信息的思維習慣,通過聆聽、理解老師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聽力;通過閲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上機姿勢矯正、上機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合理分配,使學生養成勞逸結合的習慣。通過對信息的正確判斷,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任務驅動:

結合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應以“典型任務”為主,突破一個“思維障礙”,因此本課採用建構理論下的主體教育模式,通過學生已儲備的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任務中,自己思考,主動探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組織、引導、協調、控制、諮詢的作用。啟發、誘導貫穿其中,創建自我探究的學習的平台。

(2)、講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圖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見的,也包括學生只要稍稍動腦就能馬上反應過來的,結合課本插圖來共同討論。

2、學法指導:

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應賦予學生最多的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應此在討論的過程中,重在學生説出他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逐步對問題“深層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決問題中交流探索,在實踐中內化、自悟。

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設置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具體感受信息的獲取方法,二是,“自悟”,針對不同的任務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根據現有條件,選擇最佳。三是:“嘗試”,通過動手操作來體現通過信息技術獲得信息的優越性。

過程設置分為:

創設情境,以境激趣----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1、創設情境:

一公司貼出招聘廣告,廣告上只有公司名稱和該公司所需的聘用職位(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沒有,如果你是一名應聘者,你該如何處理呢?

目的:創設美好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有明確了任務,利用學生對虛擬生活情境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2、合作討論、自主探究:

本環節從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瞭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對不良信息的正確識別;

(1)相鄰兩個同學相互討論,舉手發言,你能在生活中發現獲得信息的途徑嗎?(交通標誌、閲讀等等)

(2)閲讀課本,觀察課本上的圖片給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圖片:例如: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等等,學生交流,反饋信息。(有的學生一眼就可看出,有的只要“學生“掂掂腳”就可以達到)

這一環節是課堂內容的中心部分,我通過學生的自主討論,以前知識的遷移,來發散思維。真正體現信息的“無處不在”。

第二層次:怎樣識別不良信息

(1)手機短信:“某某中了大獎後?”

(2)講一個小故事來激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説明怎樣去識別信息的好與壞。

(3)讓學生自己搜索記憶,你知道哪些與此類似的事例;

本環節的安排是讓學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優劣之分,培養學生的辨析信息的能力。(藉此告訴學生,天上不會掉餡餅)

第三層次:學生上網查找我們學校的主頁(投影出上網的基本步驟和查找的關鍵字),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某些同學上機的操作姿勢和不良習慣;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做科學有效的控制;這一過程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選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進行輔導。

分層次的教學的運用,使全體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發展,從而突出了課堂的重點,分散了難點。特別是最後的上機操作,讓學生過了一把癮。

3、總結歸納,體驗成功:

(1)、交流學習心得,各自説説本節課學了哪些內容?

(2)、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

4、設疑,為後續學習打下基礎:

“當一輛汽車突然從我身邊駛過,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本節課後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識的遷移;

5、作業佈置:

課後調查:無論通過什麼合理的途徑,瞭解一些社會上的通過誤導信息來騙人的實例。要求講出你獲得該信息的途徑。

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信息技術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信息的獲得和信息的正確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學生更大的興趣,是我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不在機房上的純理論課,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如何採用得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和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概念,我覺得是本課教學中的關鍵。我設計了一個帶學生去逛信息技術博覽會的情境,通過體驗區、學習區、活動感悟區、收穫區、反饋練習區五大區的參觀活動,將本課知識點融入其中。通過體驗區“信息技術改變生活”視頻的觀看,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未來發展技術,體驗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未來生活變化,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通過學習區的參觀學習,瞭解信息技術和信息的含義,通過活動感悟區的實驗和遊戲,讓學生了解獲取信息的方法、體會信息的特徵。從上課的實際情況看,採用這樣的教學流程是比較可行的,尤其小組回答問題大PK活動、電子白板的使用、學案的使用加強了與學生的互動,較好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同時這節課也讓我意識到還有很多的不足:

1、對課堂突發情況的處理不夠機智。

2、一些問題的答案仍需推敲。

3、對一些課堂細節的處理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