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如何有效合理運用國小信息技術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1.41W

一、研究背景

如何有效合理運用國小信息技術

俗語説的好:“要想在二十一世紀中不被淘汰,必須做好兩種準備:一是懂英語,二是會電腦。”隨着現代科學進步、社會的發展,當今社會要求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國小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着深遠的意義。20世紀後期,信息技術網絡席捲全球的速度令人震驚,從遠距離教學到電子商務,從電腦上網到手機上網,直到現在各國政府宣佈大力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可以發覺信息化時代的真正來臨,它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信息技術已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帶給我們的影響已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次變革。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教育面臨着迫切改革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引用,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在國小階段,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與信息能力;把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教學的工具,使學生掌握這種工具的使用方法,並藉助於這一工具來幫助他們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傳統的信息技術學科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目標、講授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採用啟發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研究與實踐正在中國小深入展開。為此,本人對如何有效、合理運用“國小信息技術教與學”的實效性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現略抒淺見,拋磚引玉,以冀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探討,從而推動國小信息技術課教學成效的進一步開展和完善。

二、遊戲入門,自覺學習。

國小生對遊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遊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遊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意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打老鼠”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三、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科研課題的理解和記憶。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國小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而且形象具體,然後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

四、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夠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軟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況下采取“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學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時,一開始老師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要用到,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己去閲讀教材,然後老師再加以引導,最後解決實際操作問題,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步會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説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採取了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程,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

六、利用網絡教室構建學習環境

在信息社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的教學平台或自己動手建立教學網站,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網絡上向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提供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學習資源、檢測練習,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組織、指導學生學習活動,在不同範圍內解答疑難問題,隨時調控教學進度等作用。教師通過網上專題討論為各個學生提供了單獨或小組討論的機會,每個學生可以在富有競爭性的討論中積極思考問題。

 七、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而“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首先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完成“任務”,並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面臨教育信息化的挑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正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

總之,要上好國小信息技術課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而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言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如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那就需要重視語言教學的薰陶感染作用,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應該有效地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但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只有學生不斷的積極參與,以自己感性之軀的各種感官理性地去觸摸、去品味、去探究,用自己的生命和最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去建構人生歷程,讓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矗